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5篇

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5篇

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5篇第一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数学四则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数学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一些例子和练题帮助我们巩固了这些知识。

接着,老师介绍了乘法和除法的原理和运算规则,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老师还强调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小数的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小数的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回顾了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然后通过一些实例演示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接着,老师讲解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并进行了一些练。

在课堂上还提到了小数的特殊情况,如小数乘以10、100或1000等。

最后,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些小组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分数的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回顾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通过一些实例演示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接着,老师讲解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并进行了一些练。

在课堂上还提到了分数的化简和通分的方法。

最后,老师进行了一次小测验,检验我们对分数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四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比例和百分数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老师首先介绍了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解释了比例的应用。

接着,老师讲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进行百分数的转化和运算。

在课堂上还进行了一些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老师提出了一个综合应用题,要求我们利用比例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老师首先介绍了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通过几何图形和实际物体的例子解释了它们的意义。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范文(通用多篇)第1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第2篇: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1. 圆的认识(12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生活实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练习,巩固了圆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对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数的基本概念(150字)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概念。

她通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各种分数,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和小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80字)这堂数学课上,我们讨论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老师通过举例子,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她还强调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性,并给我们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在两者之间进行转化。

4. 变量与代数式(160字)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变量和代数式的概念。

她解释了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在数学中的作用。

她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代数式,并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变量和代数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独立地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5. 运算法则的应用(17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应用。

老师通过举例子讲解了如何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一些练习题,巩固了我们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提高了我的运算能力,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6. 二次根式(14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老师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她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应用二次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二次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7. 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16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导语】教师听课是⼀种向优秀教师学习的⼀种⽅法,在听课结束后⼀般都会写⼀份听课评语。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课前谈话: 1、组织学⽣整理学具。

2、⽼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下⾃⼰?“五⼀⼩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故事,叫做“⼩故事,⼤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象的重量,结果去称⽯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嘛不直接称⼤象啊?⼤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头,就可以称出⼤象的重量了。

…… 评:⽤⼩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法,为后⾯学⽣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积》⼀课,探索“圆的⾯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思想⽅法便是⼀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 ⼀、揭⽰课题,认识圆⾯积。

1、出⽰圆形纸⽚,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积。

板书课题。

2、请⼤家想⼀想,什么是圆的⾯积? 请⽣上台指出来。

揭⽰:圆所占平⾯的⼤⼩就是圆的⾯积。

评:开门见⼭,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经历圆⾯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起 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积,在⼤脑中检索⼀下,咱以前要研究⼀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的是哪些⽅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以三⾓形转化为平⾏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组合作(估计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张、蓝⾊圆形纸⽚若⼲、剪⼑⼀把、双⾯胶⼀个、直尺等) 3、⼩组代表上台展⽰⽅法: (1)组1: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

这样,其中⼀个扇形的⾯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积。

师:有什么问题? ⽣1:扇形⾯积不会算。

⽣2:看成三⾓形。

师:⾏不⾏?为什么?但是还是⽐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这种⽅法在以往《圆的⾯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的环节中经过学⽣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积的计算公式,⽽且⽐较容易理解。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通用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笔记范文10篇【精选9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通用 小学数学教师听课笔记范文10篇【精选9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通用小学数学教师听课笔记范文10篇【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通用小学数学教师听课笔记范文10篇【精选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记录吧。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初中教案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初中教案小学数学听课笔记

教案主题:小学数学听课笔记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教师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听课笔记1.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教师在解决问题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师布置的作业具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巩固练习。

通过本次听课,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篇一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篇二地点:五年级教室授课人:夏常松听课人:唐义红孔奎华夏维贵钟华林汪宜松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例5、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思考题。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经过一天的团体听课观摩,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以他们各自的团队特色,给我们上演一场教育教学的视觉盛宴。

在这7节观摩课中,既有全国知名教师团队的特征,又有区域教学的特点,对我们来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有很大的学习意义。

其中,来自北京的薛铮教师教授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

薛教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薛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从而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是怎样变的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发现规律,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

浙江的学俞教师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给我印象最深,这整整一堂课中并没有使用任何课件,而是在课堂中就地取材,在纸包里装粉笔,用在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的岁数、会场的。

人数,甚至用自我秃顶的头发来引导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学生们在俞教师诙谐幽默的教学中不间断的发现、思考,时时会有在场教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经典的反复问话“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但精彩程度却不亚于年轻的教师有课件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这次小学数学教学年会所收获的教学经验,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欠缺的还很多,我们离那些名师的教学还有必须的距离。

我们的教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本事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不一样的体验……第一次行动(教学)……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教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

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头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校数学听课记录: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篇1一、情境导入:1、师:小伙伴,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

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预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

小伙伴,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生:不知道师:扶手究竟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

哪位小伙伴情愿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师:这可古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生:是由于选用的工具不一样〕师:假如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同学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同学的爱好一下子就抓住了。

然后老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同学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让同学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究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1、观测直尺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觉了什么?生:尺子上有许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次读一读。

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

〔板书〕你们还发觉了什么?生:尺子上有许多线,有长有短。

还有“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日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评:通过同学自主观测、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让同学掌控直尺的基本构造。

既培育了同学的观测技能,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1、估几厘米师:咱们估量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2、量几厘米同学量,老师巡察。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7篇)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1今天在师傅的带领下,我有幸听了人民路小学汤瑛老师的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

自己刚好也教五年级,所以这节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从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之后,还有两个单元,一个是统计,还有一个是数学广角。

这两个单元是比较难上的,网上的资料也不多,真的也不知道怎么来上。

听了汤老师的课(数字与编码),对这个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广角这个内容是比较难上的,问题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到底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节课从学生要了解编码的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了编码的作用、方法、解读、原则和来历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码。

课后,很多老师对这节课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汤老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强调。

其实学生学数学就是要有方法,汤老师在要学生编码的时候一直强调要先分级再编码。

教学生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了方法,对于解决类似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对于评课的汇总:1.信息量比较充分;2.调整练习(练习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3.教学目标明确性;4.练习量还要加多,利于学生巩固;5.前呼后应;6.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评价,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7.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8.鼓励、激励学生,调动课堂氛围;9.对于数学广角整体内容的梳理;10.参与与反馈(关注全体学生)丁校用了五个词来形容:简单,明白,准确(材料等各方面),生动(生活化),深刻(数学味)。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2一、引子:教研室组织新课程培训,我校施老师将执教研讨课《购物策略》。

教材创设了“商店促销商品”的生活情境,提供了三种常见的优惠策略;甲店是“买一送一”,乙店是“打九折”,丙店是“累积达到一定数目后,打八折”。

教材通过几个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了解各个商店优惠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各个商店店优惠策略的含义,然后通过对几个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选择适当的购物策略,使问题得以解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

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明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局部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老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2020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1篇)范文.doc

2020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1篇)范文.doc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第一篇: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数学听课记录本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数学听课记录本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日期:2022年3月1日年级:小学一年级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4。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敏感性。

教学难点:1. 数字4的写法。

2. 对数字4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4的图片。

3.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复习数字3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有数字3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字4,数字4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画有数字4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4的含义。

2. 教师讲解数字4的写法,让学生跟着书写数字4,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触摸、观察数字4,加深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练习书写数字4。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数字4。

2.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数字4的含义和写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图片、练习本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数字4,掌握了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运用数字4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字4的知识。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下册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下册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第一篇课程主题:小数乘法授课人:李老师课程摘要:李老师讲解了小数乘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他强调了小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小数乘法的意义。

难点分析: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没有将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正确的位数。

李老师通过举例和反复练习,让我们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

个人感悟:我认识到小数乘法并不只是一个数学运算,它也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反复练习,我能够逐渐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篇课程主题:面积与周长授课人:张老师课程摘要:张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解了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他强调了正确掌握公式和灵活运用公式的重要性。

难点分析:我们经常容易混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张老师通过对比教学和大量实例,让我们明确了二者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个人感悟:我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堆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更是一种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

通过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第三篇课程主题:分数的加减法授课人:王老师课程摘要: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加减法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他强调了通分和约分的重要性,以及在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难点分析:我们经常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中犯错。

王老师通过画图和实例,让我们理解了通分和约分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个人感悟:我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逻辑和方法的结合。

通过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我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篇课程主题:比例尺授课人:陈老师课程摘要:陈老师讲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让我们了解了如何将实际长度转化为图上的长度,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进行计算。

难点分析:我们往往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不够清晰。

陈老师通过实例和图示,让我们明确了比例尺的意义和运用,并通过练习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个人感悟:我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比例尺的应用在生活中非常普遍。

小学听课记录(15篇)(可直接编辑使用).docx

小学听课记录(15篇)(可直接编辑使用).docx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

纵观整个展示课,感觉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

反思整个展示课,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

下头以宁晓英教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的一点看法。

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1、注重实践,构成概念。

宁教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

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重参与,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

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鼓励学生用自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光。

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

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1、教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教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

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

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比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教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

而没有设置比较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经过比较,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

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八年级下册《织女星和牵牛星》1、教师导入新课2、学生作报告,报告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星空博览:展示有关天文学的图片二、作者介绍:叶至善的生平三、说明文简介: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点: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介绍织女星、牵牛星、光年、银河四、课程小练:学生自行出题,抢答题目,自行考核,主要考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记录生:积木、毽子等。

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右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学生开始摆物体)师: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

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

师: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生:长方体的正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右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

(电脑验证结果)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

)(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师:(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

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

(集体汇报)师:(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师: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右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

(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师: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

(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可以这样搭:(图略)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可以这样搭:(图略)(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多。

要用乘法算,就只能说围方框的花有几盆,就是4个8,可以用乘法。

还可以再问方框内花有几盆,就是求3个4,用4×3=12。

不能用乘法求全部的花。

师: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大家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写成乘法。

(评析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4:跳舞的有多少人?横看是3个6,列式6×3=18人,竖看是6个3,列式相同。

生5: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从中间分开,每边都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人。

生6:照相的有几人?求3个4用乘法。

生7:空中飞的小鸟有几只?求3个5,列式3×5=15。

生8:纪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队员?2个8,8×2=16。

生9:纪念碑前的鲜花有多少朵?5个6,6×5=3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评析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观察仔细,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节日场景,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生:叔叔您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评析教师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生: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第二幅是从侧面,第三幅是从上面看到的。

(三)实践与应用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生1:每辆出租车有4个轮子,6辆出租车有几个轮子?4×6=24(个)或6×4=24(个)。

生2:我的舅舅10月2日结婚,请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来宾?可以列为10×25或25×10,结果我不会算。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大家回去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把它记在成长袋里,如果遇到不会计算的乘法,可暂时存进问题银行,也可以请教父母或与老师讨论。

教学内容:P18 P19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

“克与千克”家庭实践调查表物品名称物品重量二、从生活中引入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

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

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

(板书:克和千克)二、在生活中学习1、认识秤。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C、识秤练习。

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板书:1克)(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

这儿有标有不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每包重量数量100克袋200克袋500克袋800克袋总重量克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学生活动)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00克。

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学生活动)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生:500克。

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学生活动)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千克。

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

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

花狐想敲小猪一笔100个玻璃杯。

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

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

五、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

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课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学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练习课教学内容:P18 P19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教学过程: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1)6000克 8千克 9000克(2)4吨 7千克 3900千克 4200千克2.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76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共要走多少米?3.一只羊重50千克,一头骆驼重450千克,那么8头羊和一头骆驼哪个重?重多少?4.今天是星期三,再过8天是星期几?如果今天是12月23日,再过20天是几月几日?1 吨有多重教学内容:P21 P22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