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ppt
妈祖文化

•
在开幕式上,传统而祥和的乐曲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世界和平的向往。颇具地方特色的女子锣鼓、醒狮、“五献礼” 舞蹈等歌舞展示出人民安居乐业的喜悦。据了解,这次“妈祖文化节” 为期3天,期间还安排民间文化巡游、参观公平钟敬文广场及故居、 观看陆河县杂技表演、观看海陆丰戏剧演出和召开“妈祖文化与和谐 社会”研讨会的作用,她在维护两岸的和平方面做出 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初起,和平与发展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 化架构下已成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 学发展观’正契合‘发展’主轴,而‘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也正契 合‘和平’主轴。”他表示,不仅在全球如此,在海峡两岸之间亦是 如此。有和平才能带动发展,有发展才能维护和平。妈祖文化就是一 种保障“和平与发展”的文化,代表和平乐观、积极向外发展精神的 海洋文明文化。因此,弘扬妈祖文化,加强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进而 加强经贸文教等方面交流,必将推动和深化两岸和平与发展。
•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 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 的“海上女神”。
•
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以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 困、无私奉献为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汕尾城区举办第三届妈祖文化节,旨在倡导以人为本、知荣明耻、知 礼守法。同时广交朋友增进了解,促进和扩大城区与全国各地、港澳 台、海外华人在文化、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挖掘本地的 民俗文化底蕴,提高全区文化品位,实施“旅游旺区”战略
妈祖文化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说法不 一曰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 一,一曰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妈祖是 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代记载, 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代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 一个美丽的小渔村——贤良港。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八岁入塾师读 贤良港。 一个美丽的小渔村 贤良港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 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 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 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 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 均乐事为。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 均乐事为。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 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 视她升天为神, 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她升天为神,专门到海 上抢险助人去了。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 上抢险助人去了。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盘 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 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乡里之人 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 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
妈祖PPT

二 妈祖文化的发展
从丁伯桂《庙记》所知,自元祐丙寅(1086)妈祖 民间信仰开始形成,至宣和五年(1123)“赐庙额 曰顺济”,表明官方对妈祖信仰的认可。官方的认 可,对民间信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终有宋一代, 妈祖六次被加封。 元代,江浙地区的岁粮收入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 南大批粮食和物资都要由漕运输往北方,而漕运路 线是沿海而行,随着海运的兴起,妈祖信仰也更加 盛行。妈祖信仰随海运传至直沽,从此确立了天津 成为北方妈祖文化中心的地位,掀开妈祖文化史新 的一页。
明《正统道藏》有一篇《太上老君说天 妃救苦灵验经》。这是一篇以道教救世 论观点,通过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命天妃 降世,赐以封号,辅助帝王,传经符咒, 解救于民,从而再塑妈祖形象的经文。 道教是多神教,往往通过造神运动,把 民间信仰之神纳入其神仙谱系。该经是 妈祖信仰日趋兴盛的表现,为明清天妃 宫基本理清了道教宫观的管理体制,并 为宫观及民间花会、艺术创作的妈祖形 象提供了依据。
明代进入永乐、宣德年间,妈祖信仰已趋高潮。永 乐七年朱棣对妈祖的褒封以及其后不久《太上老君 说天妃救苦灵验经》的出现,都表示了明代妈祖信 仰高潮的到来。但是推动这一高潮的到来,还是与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密不可分。郑和首次下西洋, 奏请建立南京龙江天妃宫,回航后,向明成祖奏报: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是海寇陈祖 义,聚众三佛齐国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 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明成祖听 郑和在海上多次遇险,屡求天妃救助,化险为夷的 奏报后,立即遣使前往龙江天妃宫祭祀妈祖。
香港位临南海,又属于深水港和和优良港湾,不 但福建渔民多来此捕捞和定居,东南沿海地区的 大批商船也经此停泊和贸易,从而带来了妈祖信 仰。明郑和下西洋时,在新安县南山赤湾,开始 立庙,史载“永乐八年钦差中贵张源使暹罗,始 立庙。”这便是赤湾天妃庙。赤湾天后宫从明永 乐八年至清嘉庆二十二年四百余年,历经大的修 葺就有七次之多,殿宇规模之大,地位之重要, 为新安县之最,也是明清时期香港地区的妈祖信 仰中心。一直到1949年前,每年都有大批香港信 众到赤湾天后宫朝拜。其余还有佛堂门天后庙, 铜锣湾天后庙,荃湾天后宫,大树下天后庙,林 村天后庙,总之,明清以来香港的妈祖信仰长久 不衰。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 第六单元《妈祖》课件 (共26张PPT)

不 能 仅 仅 依 靠组织 或他人 的监督
千 年 女 神 ( 妈 祖 )
一为国子监在学肄业者之机构
一为地域上的南方之学术
一 妈祖其人与成神
❖ 妈祖传说起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宋元时代,盛 行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
❖ 妈祖(福建话中娘妈的意思)名林默,自宋徽宗年 间宣和五年(1123),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中首先提及妈祖,后来的《夷坚志》《莆阳比事》 《咸淳临安志》《仙溪志》《四明续志》《新编连 相搜神广记》《兴化府莆阳县志》都有记载,元明 清记载已趋神化,可信度不高,宋代《莆阳比事》 和《咸淳临安志》最具参考价值。
四 妈祖信仰
❖ 湄州祖庙,湄洲是妈祖出生地,是 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妈祖 文化交流协会所在地。湄洲妈祖祖 庙是世界妈祖庙之“祖”,是天下 妈祖信众向往的地方。他们每年不 远千山万水前来寻根谒祖,朝拜进 香,以祈求妈祖保佑。
❖ 从元代开始,天津将观音堂与妈祖庙联结在一起。 在传统生殖观念的重压下,在天后宫同堂供奉妈 祖和菩萨的基础上,开始是实现她们职权的融合。 于是在天津的妈祖庙里,天妃像旁逐渐多了几位 娘娘:送生娘娘,子孙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 娘,乳母娘娘,百子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 斑疹娘娘。这九位娘娘都为妈祖属下,也可视作 妈祖的化身,多职多权。天津妈祖庙的十大娘娘, 闻名遐迩。但分工过细,后来将案件精简重组, 形成后来的五位娘娘:天妃娘娘,子孙娘娘,送 子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
❖ 澳门在明代已经开发为渔村,渔民多来 自粤,闽,信仰妈祖。澳门有一“洋船 石”,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舶被飓 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 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目前 澳门半岛、danzidao、路环岛为澳门著 名三大妈祖庙所在地。澎湖天后宫,位 于澎湖县城马公镇,是荷兰殖民者入侵 的历史见证。相传为明郑芝龙所建。郑 芝龙明清之际福建南安人,系郑成功之 父,初起兵海上,是游走于台湾海峡, 穿梭于日本、中国台湾和泉闽沿海之间 的著名海盗,从事走私贸易。
高中地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10 妈祖文化专题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
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
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
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
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
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
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
a :区域地形特征b :区域气候特征,气温降水概况c :旅游景观的特点,影响,意义a :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b :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c :能够用简介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d :考查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考情分析 知识链接 妈祖文化话题妈祖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十高考预测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审议,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造产。
这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文化起源于福建省湄洲湾,妈祖被称为“海上女神”,民间各地大量建造妈祖庙进行供奉,祈求航海途中平安。
福建妈祖文化资源分析

推动事件:
出使高丽 海运漕运 郑和下西洋 复台定台 民间信仰运动
生平传说
显灵传说
莱屿长青、祷雨济民、挂席泛槎、化 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 寻兄、恳请治病、收伏二怪、窥井得 符、妈 祖诞降、湄屿飞升、驱除怪风、
嘚嘚
收伏晏公、收高里鬼、铁马渡江
甘泉济师、佑助收艇、澎湖助战、托 梦建庙、圣泉救疫、神女搭救、神女 救船、保护使节、天妃神助、庇佑漕 运、官员脱险、庇佑致胜、使节脱险、 旱情解难、神助修堤、神助擒寇、神 助宋师、护助剿寇
福建妈 祖文化资源分析 嘚嘚
妈 祖——东南沿海民间的重要海神,被称为“海上平安女神”,保佑护航 嘚嘚
妈 祖简介:原名林默,宋初期湄洲岛人,道德高尚、众人所钦佩的杰出女 嘚嘚
性;后被尊称天 妃、天后、天上圣 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
嘚嘚
嘚嘚
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发展历程:
肇于宋 成于元
兴于明 盛于清 繁荣于近现代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 祖 嘚嘚 “源自洋平安女神”庇佑、祈福、求子
驱疫、抵御外敌
1
妈祖PPT课件

海神为其神格的核心内容- 未变。
14
-
15
四 妈祖信仰
❖ 湄州祖庙,湄洲是妈祖出生地,是 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妈祖 文化交流协会所在地。湄洲妈祖祖 庙是世界妈祖庙之“祖”,是天下 妈祖信众向往的地方。他们每年不 远千山万水前来寻根谒祖,朝拜进 香,以祈求妈祖保佑。
-
16
❖ 从元代开始,天津将观音堂与妈祖庙联结在一起。 在传统生殖观念的重压下,在天后宫同堂供奉妈 祖和菩萨的基础上,开始是实现她们职权的融合。 于是在天津的妈祖庙里,天妃像旁逐渐多了几位 娘娘:送生娘娘,子孙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 娘,乳母娘娘,百子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 斑疹娘娘。这九位娘娘都为妈祖属下,也可视作 妈祖的化身,多职多权。天津妈祖庙的十大娘娘, 闻名遐迩。但分工过细,后来将案件精简重组, 形成后来的五位娘娘:天妃娘娘,子孙娘娘,送 子娘娘,眼光娘娘,斑疹娘娘。
葺就有七次之多,殿宇规模之大,地位之重要,
为新安县之最,也是明清时期香港地区的妈祖信
仰中心。一直到1949年前,每年都有大批香港信
众到赤湾天后宫朝拜。其余还有佛堂门天后庙,
另有“澎湖助战”的- 故事。
10
-
11
三 妈祖的神格
❖ 海神,这是妈祖神格的核心 内容,从其存在的大量传说 中可得知,她的神迹主要表 现在保护航海者的安全上, 徐兢第一次记载了妈祖的护 佑,此后,妈祖海上救难的 传说形成和发展,有宋代一 直延伸到清末,历经八个世 纪个不衰。
-
12
❖ 战神,这是妈祖神格的另一重要内容 。 从宋至清,作为战神的妈祖出现在许 多战争,如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斗;促 进友好邦交,与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 维护领土完整,抗拒西方殖民者入侵 的斗争;助涨潮水,收复祖国领土台 湾的斗争;完成祖国统一,台海助战 的斗争;以及维护百姓安全,抓捕盗 贼海寇的斗争等。
特色文化产业-妈祖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与产业开发.ppt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 国首个信俗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区域性、民族性的范畴上升到全人类的层 面。这不仅意味着对妈祖信俗的保护、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对妈祖文化 的现代传播与价值重建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对于妈祖的 研究不应只注重其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也要关注经济层面的价值彰显。在历史 的发展进程中,民间信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受到不少关注,但从现代产业 发展的视角切入妈粗文化,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升温的学术热点。目前既有的对妈 祖文化产业的研究大部分基于区域发展的视角,本研究试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出发 点,以更宏观的视野与更广阔的维度,探讨妈祖文化与其产业发展的关系,展望 妈祖文化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二是具有 生动的民俗风情。妈祖文化在传承与演化的进程中,受到历史进步、文化背 景、社会变革、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除了妈祖造像, 妈祖宫庙也记录了人类社会变化的痕迹。如在大陆“文革”时期,许多妈祖庙也没逃过 被损毁的命运,现湄洲妈祖祖庙就是1978年后在原祖庙遗址上重建的宫殿群。
02妈祖文化资源概 述 Nhomakorabea一.妈祖文化
1.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
“妈祖文化”这一概念始于 1987 年妈祖羽化千年祭 暨学术研讨会,有关学者认为妈祖传说与所形成的 民间信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此妈祖作为一种 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逐渐得到了官方与民间的认可 与共识。二十多年来,随着妈祖文化的概念得到了 海内外广泛的认同,妈祖文化的研究也扩展到宗教 学、民俗学、文学、艺术、建筑学、服饰、祭典、 海上交通史、中外关系史、华侨史、闽台关系史等 多个领域。
2020
妈祖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与产业开发
PART 01
福建妈祖文化

福建妈祖文化起源: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
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教人 防疫消灾,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
传说她能“乘席渡海”。
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被称为“神女”、“龙女”。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仅28岁。
从此以后,以后,传说航海传说航海传说航海的人常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
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妈祖神像,以祈求航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世界各地有两亿多的妈祖信众,在台湾妈祖信众占人口的三分之二。
妈祖文化流行于汉文化圈内上千年,是一种,是一种源于中源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与关羽、岳飞一样,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她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
传说中,妈祖出生祖出生当天傍当天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满屋红光,晶莹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
由于自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
她熟悉水性,能驾云飞越大海,拯救海难,在湄洲湾海域遇风触礁蒙难的船只常得她的救助;善观天象,预知天预知天气变化气变化,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 她还精研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救人防疫减灾。
她的志向是终生以慈悲为本,以济世救人、扬善除恶为己任,故而矢志不嫁,连父母也不得不顺从她的意愿。
28岁时,于重阳节前一天,林默告别家人,直上湄峰峰顶,化作一道白气,冲上天空。
此后乡亲们便时常看到她显灵,或盘坐于云彩雾霭间,霭间,或身着或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拯救遇难的渔民,于是就在她升天之处建成祠庙,尊称她为“妈祖”,虔诚敬奉。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妈祖(郭风)_课件1

细读课文
阅读课文,分析作者为何直到晚年, 但凡有出游外省的机会,但凡有妈祖庙 必去拜谒的原因。
解析:
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作者自身对妈祖的感情 进行理解。
答案:
作者的家乡莆田十分尊敬妈祖,每年 妈祖诞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这 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作者也有着这 样一种文化心理。再加上作者年岁渐长, 对妈祖文化的更加了解,也使他更加尊敬 妈祖。因此,“凡到之处,如有妈祖庙, 比前往拜谒。”
试结合文中对妈祖的描写,分 析妈祖的形象特点。
解析:
文中关于妈祖形象描绘的语句、片段 有很多,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和作者所蕴 藏的感情分析其形象特点。
答案:
妈祖是一个十分聪慧、勇敢的民 间少女。她谙医理、习水性,是一个 慈爱、博大的救苦救难的英雄。
《妈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 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 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 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 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 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妈祖是莆田望 族九牧林氏后裔,一生在大海中救急扶 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 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 已任。
传说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 化一带发生瘟疫,无药可治,妈祖托梦给 白湖一村民,说离海边不远的地下有甘泉, 喝了可以疗愈疫病。第二天群众前去控掘 并取水饮用,果然灵验。消息传开后,远 近人都来取水,络绎不绝,染疫的人全都 得救了,这口井被誉为“圣泉”。
妈祖传说——神女救船
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 队出使高丽(今朝鲜),在东海上遇到大 风浪,其中八条船沉了七条,只剩下使者 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然船桅顶上 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在上面, 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的船转危为安。 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 女搭救。
非遗系列之妈祖祭典文化PPT

2
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纪录。
社会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继承-保护-传承-发扬
重要活动
2019年11月15日
3
来自中国东南部的“妈祖祭典”在曼谷芒肯添区新唐
人街演出。
2018年4月11日
4
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的妈祖信众
们11日正在福建湄洲岛妈祖祖庙学习湄洲妈祖祭典程
式。
非遗 系列
继承-保护-传承-发扬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1. 在漫长的传承演绎进程中,妈祖文化逐步传播至中国的沿江、沿海和台港澳地区,并随着华侨华人 的脚印逐步传播到世界上的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
2. 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妈祖文化经过千年 岁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沟通世界各地 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
3. 湄洲妈祖文化习俗自成一体,内容独特,有研究和保护价值,尤其 是在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交流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继承-保护-传承-发扬
传承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 协会获得“妈祖祭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渊源
继承-保护-传承-发扬
妈祖祭典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妈祖升天以后的受祀之时。
• 宋代妈祖信仰初始时期,祭拜妈祖的仪式应比较简单,其规模也不可能很大。 • 元代,妈祖信仰的规模和规格得到提升,祭拜妈祖的规格相应扩大。 • 明代,妈祖信仰进一步传播,并且扩大到海外,妈祖祭拜活动得到了一些发展。 • 清代,妈祖信仰传播的区域、信众人群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古代妈祖祭拜活动,也达到
浅谈妈祖文化.

浅谈妈祖文化1、妈祖文化的基本概况1.1妈祖的生平简介1.2妈祖庙简介1.3妈祖的信仰规模1.4妈祖文化的基本含义2、妈祖文化与地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1促进妈祖文化产生、传播与发展的地理环境2.1.1妈祖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2.1.1.1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2.1.1.2妈祖文化产生的经济地理环境(即物质基础)2.1.1.3人文环境加强了妈祖文化产生的缘由2.1.2妈祖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地理环境2.1.2.1妈祖文化传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1.2.2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海洋环境2.1.2.3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社会地理环境2.1.2.4妈祖文化传播、发展的古代的外交地理环境2.1.2.5,妈祖文化产生的精神地理环境2.2妈祖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2.1妈祖文化促进了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的形成2.2.2妈祖文化促进了东部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2.2.3妈祖文化促进了妈祖庙所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3、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3.1妈祖文化的主要内容3.2妈祖文化的精神实质4、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4.1妈祖文化的政治功能4.2妈祖文化的经济功能4.2.1妈祖文化带动商贸和旅游产业的发展4.2.2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4.3妈祖文化的文化功能4.3.1妈祖文化促进了文明的产生4.3.2妈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4.4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4.4.1素质修养与提高功能4.4.2社会团结整合功能后记正文:1、对李老师您的六大印象…………………………….2、写这篇文章的困难和困惑…………………………..3、按照老师要求的内容进行文章的构思…………..4、写完全文的感受的简单描述……………………..浅谈妈祖文化摘要:本文主要从历史地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即从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妈祖文化产生于地理环境同时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和妈祖文化精神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妈祖文化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意义三大方面来简单透视妈祖文化的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而提出保护、弘扬或者说继承与发展妈祖文化的几点策略。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
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
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
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中文名: 妈祖文化 类别: 海洋文化起始: 宋代 起源地: 湄洲岛 目录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 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文化的外延妈祖文化的学术价值神格内容宋代崇道促进了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结合元代妈祖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清代完成了妈祖文化与儒文化的结合妈祖祭典详解仪式卤簿船模祭海妈祖生平妈祖传说与显灵《化草救商》的传说《神女救船》的传说其它的著名传说妈祖传说显灵的意义妈祖的称谓妈祖、默娘的由来神女、灵女、天妃、天后的由来其它称谓妈祖民间信仰功用庇佑的历史背景祈晴生育之神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历代对妈祖的赐封古代历朝对妈祖的褒逢各地妈祖庙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的传播海上传播历代朝廷册封传播宫庙文化积淀传播航运贸易传播学术文化研究传播民间贸易传播历史科研传播妈祖文化的重大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历史文献涉及领域学术影响旅游文化信仰文化核心思想意义展开编辑本段概况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想,好好了解妈祖文化

我想,好好了解妈祖文化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而遇难。
当地渔民立庙奉祀,逐渐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上保护神。
当地渔民立庙奉祀,逐渐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
自宋、元、明至清代,妈祖前后受朝廷褒封36次,封号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谥号最长达64字。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祭典,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
马金焰/摄妈祖文化起源于莆田市湄洲岛,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影响的扩大,妈祖信仰从湄洲岛传播到世界各地。
妈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妈祖护佑航运的功迹举世闻名,使得每兴一座港口,妈祖庙随之而建,妈祖文化也随之扎根于所在区域。
千百年来,妈祖超越了时间、空间、民族,甚至宗教的界限,实现了文化的出走,中国航海史和世界华人华侨的分布地图,几乎就是一幅以妈祖为核心的精神联络图,华人远渡重洋,开启人类历史上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
如今,妈祖信仰遍及五洲四海,妈祖文化灿烂辉煌,妈祖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海上女神”、“和平女神”、“海丝女神”,湄洲妈祖祖庙是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座妈祖庙3亿多信众的精神家园,成为全球亿万信众的心灵原乡和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朝圣中心。
蔡昊/摄2009年,由湄洲岛申报的《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世界共同精神财富。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写入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标志着妈祖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同时,紧抓妈祖文化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有利时机,成功承办由国家五部委和省政府举办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并发布《湄洲倡议》,19个国家和地区89个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出席活动,对于促进妈祖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弘扬,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交融,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妈祖的信仰

妈祖的信仰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尤其是在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东南亚中有广泛的妈祖信仰,许多沿海地区均建有妈祖庙。
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莆田县湄洲岛,为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尊为海上女神,又名天后圣母,天王母后。
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从宋朝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
道教封号:辅兜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妈祖生平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
妈祖出生时是南唐清源军(今泉州)莆田县人,莆田县湄洲岛之女,妈祖在其主要生活年代的籍贯是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县人,964年宋太祖改清源军(今泉州)为平海军(今泉州),授莆田人陈洪进为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仍然管辖着泉(包括莆田)、漳二州,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
陈洪进纳土归宋,至此,莆田人陈洪进所管的泉(包括莆田)、漳二州才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纳入宋朝版图。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平海军(今泉州)莆田县地和仙游县地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方,另置兴化县。
同年,改为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980 年太平军改为兴化军。
泉州天后宫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一座妈祖庙。
妈祖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
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
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些失望。
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后记 此次的课题活动,不仅丰富了 我们的社会实践经验,还增长了我 们对妈祖文化的了解。在查询资料 与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合作完 成,虽然也偶有风波,但正是因为 那些挫折,才让我们的活动过程显 的如此有趣。
此次活动,我们调查研究妈祖文 化,深切认识到了弘扬妈祖文化 的重要性。妈祖文化联系、滋养、 影响着台湾与福建同胞,是俩岸 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和纽带!
妈祖文化
2013.07.20~~2013.08.08
组长:戴赛萍 ●小组成员: 郑伟萍 吕晓茶 朱萍 郭紫薇 陈思懿
●
(一)调查妈祖文 化的形式; (二)了解妈祖文化 的影响查; (二)实地考察; (三)网络查询; (四)文献调查; (五)分析资料; (六)小组研讨; (七)展示与交流。
我们小组此次的研究活动的 成功,有赖与集体成员对妈祖文 化的热情和活动过程的积极配合。
我们相信,这是我们人生经历 不可或缺的一笔!
▪第一阶段: 时间:2013.07.20 地点:小组基地 目标:小组成员一起研讨活动实施方 案 结果:由赛萍制定一项方案,小组成 员再研讨补充,完成了一项可实施方 案
▪第二阶段: 时间:3013.07.21~2013.07.24 地点:小组基地 目标:网络查询与图书馆相关资 料 结果:伟萍与晓茶找到了一批 有用的相关资料,有助于活动的 顺利进行
妈 祖 文 化 交 流
▪第三阶段: 时间:2013.07.26~2013.07.30 地点:妈祖文化研究院 民众聚集地 目标:实地考察并访问相关人士 结果:紫薇与朱萍积极走访,找 到更多相关资料,并了解了民众对 妈祖文化的认识
▪第四阶段: 时间:2013.08.01~2013.08.02 地点:小组基地 目标:分析总结材料 结果:小组成员积极分析总结此 次搜集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