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的修复
损伤的修复名词解释
损伤的修复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损伤,无论是身体上的创伤,还是心灵上的伤痛,都需要经过修复过程才能恢复原状。
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生理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解释损伤的修复的相关名词,并探讨其意义以及各自的作用。
一、自愈力 (self-healing capacity)自愈力指的是生物体在受到损伤后能够通过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修复和恢复的能力。
这种能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包括人类。
当我们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损伤时,自愈力会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作用,促使受损部分的细胞和组织修复并重建。
这种自愈力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重新找回健康和幸福。
二、再生 (regeneration)再生是指受损组织或器官恢复其原有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在某些生物体中,如蜥蜴和水螅等,再生能力非常强大,它们可以重新生长失去的尾巴或四肢。
对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再生能力相对较弱,但在一些情况下,如肝脏和皮肤的损伤,我们的身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再生是一种关键的修复机制,它可以显著改善损伤区域的功能和外观。
三、愈合 (healing)愈合是指受损部位或组织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愈合通常发生在无法进行再生的情况下,如骨折或心脏肌肉损伤。
在愈合过程中,身体会以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的方式填补损伤区域。
愈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本组织类型的愈合,二是瘢痕愈合。
原本组织类型的愈合是指受损组织恢复到与原始组织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如骨折愈合后的骨骼恢复。
而瘢痕愈合则是指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形成了瘢痕组织,这种组织通常与原始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存在差异。
四、再建 (remodeling)再建是指在愈合过程完成后,身体对受损区域进行进一步的重塑和调整,以使其恢复更接近正常状态。
再建通常涉及到细胞和组织的重塑,以及血管和神经网络的重建。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再建的结果往往是损伤区域逐渐恢复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第七版)
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在脱离了组织, 处于悬浮状态时皆呈球形,且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及 膜皱襞,此时胞质中的细胞骨架呈解聚状态。脱离了
基质的正常细胞很快停止于G1或G0期。实验证明,细胞
只有粘着于适当的基质,才能保持正常形状,才能合成 蛋白质及RNA;只有铺展状态下才能复制DNA。基质表 面积与DNA的合成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细胞铺展 受到限制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丧失分裂能力 — 永久性细胞。
又称为周期性细胞
— 不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强 表皮细胞、消化道、 呼吸道、泌尿生殖 道粘膜的被覆上皮。 淋巴造血细胞、间 皮细胞
又称G0 期细胞
— 稳定细胞。
较强潜在再生能力 没有再生能力 腺体、腺样器官的 神经细胞、骨骼肌 实质细胞、原始间 细胞和心肌细胞 叶细胞及分化的细 胞(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骨细胞、 软骨细胞、血管内 皮细胞)
纤维性骨痂 3、骨性骨 痂形成 成骨细胞 类骨组织 透明软骨 软骨化骨
结构疏松 骨小梁排 列紊乱
钙盐沉积
编织骨
4、骨痂改建
破骨细胞吸收骨质, 成骨细胞产生新骨质
板层骨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一)全身因素
年龄 营养
感染和异物 局部血液循环 (二)局部因素 神经支配 电离辐射
(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首先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 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它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 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 肉眼观:鲜红、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肉芽。
肉 芽 组 织
镜下观:由内皮细胞索、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成纤维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一)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源于血小板α 颗粒, 能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 胞的增生和游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在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中, 能使内皮细胞分裂并诱导其产生蛋白溶 解酶,溶解基底膜便于内皮细胞穿越生 芽。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 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 纤维组织再生 纤维细胞、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分裂增 生→ 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胶原纤维→ 纤 维细胞。可有两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部位。
◆ 血管的再生 小血管再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分裂 增生→ 幼芽、细胞索→ 出现管腔→ 新生 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网 →小动(静) 脉。 大血管的修复:需手术缝合,两侧内皮 细胞分裂增生,恢复原来内膜结构,离 断的肌层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
神经组织的再生
1.神经细胞: 2. 神经纤维的再生:神经细胞存活,可再生性修复。
神经轴突长的很慢,1天1-2毫米,很细,需慢慢增粗。 需3个基本条件:相应神经元活着;断端不能太远 (<2.5cm); 断裂处不能有增生的纤维阻隔。否则,可 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创缘不整、缺损较大、无法整齐对合或有感染。与一期 愈合不同。由于坏死及炎症反应,需控制感染、清 除坏死,再生才能开始。需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 平。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也大。
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再生
细胞周期与细胞再生能力
不稳定细胞
表皮细胞 呼消粘膜被覆细胞 生殖管腔被覆细胞 造血、淋巴、间皮
稳定细胞
肝脏、胰腺 大量腺体 肾小管上皮细胞 间叶细胞等
永久细胞
神经元细胞 骨骼肌细胞 心肌细胞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②形态特点:
➢ 新生毛细血管向损伤表面垂直生长,以小A为轴心 ,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Cap.网;
➢内皮细胞数量多、核大;
➢ 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也可见中性粒细胞 和淋巴细胞;
➢常有多量渗出液; ➢大量的成纤维细胞。
肉芽组织示意图
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性细胞
纤维组织
3、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织的重构。
第三节 创伤愈合
(一)概念: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是机体对 外伤引起的组织离断或缺损进行修补复原的过程, 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及纤维性修复的复杂组合,表 现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
(二)皮肤创伤愈合
1.基本过程(以皮肤手术切口为例):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
早期变化
伤口局部组织坏死,血管破裂出血 数小时内,炎性反应(红肿热疼) 血凝块干燥为痂皮
血肿形成并凝固
骨髓组织坏死 骨皮质坏死
血肿机化(折后2-3天) 纤维化(肉眼或X线见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 纤维性骨痂 透明软骨 软骨化骨
骨性骨 痂形成
骨母细胞 形成类骨组织
钙盐沉积
编织骨
骨痂改建、再塑
破骨细胞吸收骨质,
骨母细胞产生新骨质 板层骨
结构疏松
骨小梁排 列紊乱
(四)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损伤的修复
Tissue Repair
概 述:
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 组织缺失后,机体对缺损部 位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损伤 缺损 修复 修复 再生(regeneration):—修复的基础 损伤周围同种细胞修复-完全再生 Repair by same tissue 纤维性修复(fibrous repair) -瘢痕修复 纤维结缔组织修复 Replacement by fibrous tissue 通常两种修复同时存在
(二)创伤愈合的类型
1.一期愈合 (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伤口状态:无菌性手术切口,组织缺 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特点: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 结局:线状瘢痕,不影响功能。
一 期 愈 合
2.二期愈合
(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伤口状态:缺损较大、创缘不整、伴有明 显感染的伤口; 特点:①坏死组织多,有感染—需首先控 制感染、清楚异物; ②伤口大,长出多量的肉芽组织将 伤口填平。 ③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 大。常影响外观和功能。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 ——微弱或无再生能力细胞
特点:在出生后不能分裂增生,一旦 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见于:中枢神经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横纹肌、心肌细胞
细 胞 周 期 及 组 织 的 再 生 能 力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方式
细胞周期(cell cycle) 间期:G1期(合成前期) S期(合成期) G2期(分裂前期) 分裂期:M期
再生能力: (Regenerative potentials of tissues)
损伤的修复
瘢痕过多,可 引起器官变形
2、功能 有利: 不利:
• 瘢痕收缩: 关节、十二指肠溃疡、皮肤
• 瘢痕粘连:胸膜腔、心包腔 •瘢痕组织弹性降低:
•在腹壁可形成疝,在心壁可形成室壁瘤。
室壁瘤
2、功能
有利: 不利: • 瘢痕收缩:
关节、十二指肠溃疡、皮肤 • 瘢痕粘连:胸膜腔、心包腔 • 瘢痕组织弹性降低: • 组织内广泛的纤维化,引起器官硬化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repair)
修复的概念:
各种原因造成组织的缺损,机体对缺损 进行填补的过程就叫修复。 修复的方式
再生性修复 纤维性修复 瘢痕性修复
第一节 再 生 (regeneration)
一、概念: 为了修复的目的而发生的细胞增生叫再生。 二、类型
生理性 病理性
三、细胞的再生能力 再生能力不同,取决于几个因素: ①细胞有无分裂能力 ②细胞经历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
一、肉芽组织 1、成份与形态特点
镜下: 新生的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 少量胶原纤维
肉眼:色鲜红、湿润、表面不光滑、呈颗粒状、 质脆,触之易出血
2、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 (1)血管的生成 (2)成纤维细胞 (3)细胞外基质
3、肉芽组织的结局---瘢痕组织(组织重构)
肉芽组织 纤维组织
新生的毛细血管 多
作用 • 是细胞生存依赖的微环境 • 将细胞连接成组织、组织连接成器官 • 通过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控制细胞的生长、
分化、增生、移动、迁移等。 • 在胚胎的发育、损伤修复、组织的重建、
肿瘤的侵袭中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干细胞的作用
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自我 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修复(repair)2.再生(regeneration)3.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4. 稳定细胞(stable cells)5.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7*.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8*. 生长因子(cell growth factors)9.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10.瘢痕组织(scar tissue)11.瘢痕疙瘩(keloid)12.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13*.痂下愈合(healing under scab)14*.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二、填空1.组织损伤的修复包括①----、②----2种不同过程。
2.生理性再生可发生在①----、②----、③----、④----等器官、组织。
3.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组织细胞分为①----、②----、③----3类。
4.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①----,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②----,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例如③----细胞。
5.胃肠黏膜上皮缺损后通过①----修复,纤维组织的再生是通过②----修复,毛细血管以③----方式再生,心肌损伤破坏后一般发生④----修复,皮肤附属器损伤后发生⑤----修复。
6.短距离调控细胞再生的重要因素有以下3方面:①----,②----,③----。
7.请列举4种细胞生长因子:①----,②----,③----,④----;抑制上皮增殖,促进间质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为⑤----。
#8 *.胶原纤维的生成过程是①----在生长因子刺激下将②----分泌到细胞外,被③----酶切去两端球形结构,形成④----,后者相互错开1/4平行排列交联成⑤----,再进一步聚合成较宽的⑥----。
损伤的修复介绍.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㈡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由细胞受到损伤因素的刺激后释放,刺激同类细胞或同一胚层发 育来的细胞增生,促进修复过程 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来源于血小板α颗粒) 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增生
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刺激内皮细胞、其它间叶细胞增生 ③表皮生长因子(EGF)(颌下腺分离出的一种6kDa多肽) 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促进增殖 ④转化生长因子(TGF):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 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内皮细胞促进作用
部分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向本身组 织进行分化,也可向无关组织类型的成熟细 胞进行分化 传统认为的不可修复、不可再生组织的损伤 修复成为可能,更为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资源和前景
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①造血干细胞
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卵黄岛,定居在骨髓并维持机体终身造血 在人工干预下大量扩增造血祖细胞和各阶段的细胞
⑹神经组织再生
神经细胞(脑、脊髓)破坏:不能再生
由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 胶质瘢痕
外周围神经受损:
如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 完全再生 创伤性神经瘤
图3
图4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外微环境和各种化学因子的调控是细胞再生的关键环节)
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 ECM)在细胞再生 过程中的作用: 影响细胞的形态、分化、迁移、增殖和生物学功能 ①胶原蛋白(collagen)
⑥其他细胞因子(cytokines)
IL-1和TNF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和刺激血管再生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㈢抑素与接触抑制
第二章损伤修复(repair)
渐慢,一月时瘢痕形成
伤后24h内基底细胞开始增生, 覆盖于肉芽表面,细胞相遇时再 上增生停止,开始分化(伤口过 大,超过20cm,须植皮)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比较
组织缺损 创缘
感染
对合 瘢痕 愈合时间
一期愈合
少 整齐
无
整齐、严密 少 短
6月中旬手术切口中段处皮肤出现破溃流脓,换药 治疗,破溃处反复出现,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北 京骨髓炎医院。
谢谢各位的聆听
pathological regeneration:指病理因素引起缺损 后的再生
1.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不稳定细胞 (labile cells) 表皮、粘膜上皮、淋巴造血细胞等
稳定细胞 (stable cells) 肝细胞、纤维细胞、腺细胞、骨母细胞等
永久性细胞 (permanent cells) 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物流出; 给予引流1个月后,伤口愈合不佳。仍有大量
脓性分泌物流出; 再次行清创术,见创口遗留黑色塑料,长约
0.7cm,宽约0.5cm,厚约0.3cm; 直今三个多月,形成窦道,有分泌物流出,局
部红肿。
例2
患者, 男, 76岁 2006年4月26日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入北
京某医院手术治疗。于4月29日行“全髋关节置 换术”两周后拆除缝线,住院22天后出院。 住院期间病人出现尿失禁现象,回家后出现尿潴 留,就诊回龙观某医院以“前列腺炎”治疗。用 药后症状消失。
第二章损伤修复(repair)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repair)
修复方式
再生 纤维性修复
创伤愈合
一、 regeneration
损伤的修复
纤维性修复特点 Features of fibrous repair
纤维性修复,瘢痕修复 (Scar repair)
再生能力弱或缺乏再 生能力的组织; 无原组织的结构及功 能 不完全修复 (incomplete repair)
pink, soft, wet and granular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Basic courses of wound healing)
1.伤口早期变化 2.伤口收缩:2-3d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4.表皮等组织再生 3d:肉芽组织 5-6d:胶原纤维形成, 3-4w:瘢痕完全形成
二 创伤愈合的类型(Types)
1. 一期愈合
Summary
损伤的修复 Tissue Repair P21
病理学教研室
耿
舰
损伤(injury)缺损(defect)修复(repair)
修复(repair)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 细胞和组织丧失后, 机体对所形成缺损 进行修补恢复的过 程。
修复形式(Types of repair)
1.再生(regeneration): 同种组织完全再生
纤维母,肌纤维母细 胞 炎细胞:中性粒,巨噬, 淋巴细胞
Granulation tissue: function
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症渗 出物及异物
转化——疤痕组织(scar)
二 瘢痕组织(scar tissue)
瘢痕组织是肉芽组 织逐渐成熟(纤维 化)并老化(玻璃 样变)的纤维结缔 组织。
瘢痕组织形态(morphology)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第三章损伤的修复一、基本要求1.掌握修复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再生的概念和类型。
3.掌握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了解各组织的再生过程。
4.了解再生的调控,熟悉生长因子、生长抑素、接触抑制的概念和作用。
5.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6.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熟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二、知识点纲要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细胞和组织损伤丧失,由邻近健康细胞再生、填充、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主要包括再生与纤维性修复两种形式。
(一)再生邻近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现象,称为再生。
包括生理性再生:完全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属完全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可能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属完全性再生),也可能不保持,由肉芽组织修补(属不完全性再生)。
1.人体细胞再生潜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1)不稳定细胞:在生理状态下能及时从G1期进入S期,不断分裂增殖以更替衰老死亡的细胞,病理情况下再生能力也极强。
如皮肤表皮、造血细胞、呼吸、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被覆细胞等。
(2)稳定细胞:生理状态下不增殖,处于G0期,在受到损伤时,可活跃增生。
如肝、肾、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如神经细胞、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等,损伤后需瘢痕修复。
2.各种细胞与组织的再生过程(1)上皮组织:1)被覆上皮:由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为完全再生。
2)腺上皮:基底膜完整,可完全再生;反之,则为不完全再生。
3)肝脏:若网状支架完整,可完全再生,否则形成假小叶,为不完全再生。
(2)纤维组织:静止的纤维细胞或幼稚间叶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前胶原蛋白并形成胶原纤维,自身则成熟为纤维细胞。
(3)血管:1)毛细血管:以生芽方式完成基底膜蛋白酶分解内皮细胞分裂、移动实性细胞索血流形成管腔冲击分泌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基底膜闭锁消失纤粘连蛋白基板新生分泌胶原、基质基底膜毛细血管网板转变为小动、静脉2)大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再生,肌层由结缔组织修复。
损伤的修复医学
损伤的修复医学损伤的修复医学损伤是人体在意外事故、疾病或外界力量作用下的生理或结构性的破坏,它是人体自然反应的一部分。
损伤的修复是指人体在发生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修复过程,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损伤的修复医学是研究和应用各种医学手段来加速和促进损伤修复的学科。
损伤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炎症反应阶段、再生修复阶段和重构修复阶段。
炎症反应阶段是损伤发生后的第一个阶段。
它是机体对损伤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目的是清除损伤部位的细胞碎片和损伤组织,以便为后续修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炎症反应主要包括血管反应、细胞反应和体液反应。
在损伤处,血管会迅速扩张,增加血流量,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细胞反应包括炎症细胞的迁移和血管内外的炎症细胞的活化。
体液反应主要是指炎症部位的渗出液,其中包含大量的炎症细胞和其他营养物质,为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供必需的物质。
再生修复阶段是指损伤后组织和器官恢复到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损伤部位的组织会通过增生和再生来填补缺损。
细胞增生是指损伤部位的细胞开始快速分裂和增殖,以恢复损失的细胞数量。
而再生则是指损伤部位的细胞开始恢复其分化和功能,以恢复损失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
再生修复的速度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损伤的程度、损伤部位的血液供应和细胞局部环境等。
重构修复阶段是指损伤部位的结缔组织开始重建和修复。
在这个阶段,损伤部位的细胞会合成胶原蛋白和其他结缔组织成分,以恢复组织的力学性质和结构。
这个过程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合适的刺激,以促进损伤部位的结缔组织重建和修复。
适当的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帮助加速结缔组织的修复,同时也可以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
除了自然修复过程,现代医学也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加速和促进损伤的修复。
例如,人造材料可以替代损伤部位的缺陷组织,帮助修复和再生。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来修复损伤部位的组织和器官。
另外,外科手术也可以通过整形和重建来修复严重损伤,恢复人体的功能。
病理学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表皮生长因子( EGF) 对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 促增殖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TGF)
TGF-有与EGF相同的作用。 TGF-:低浓度诱导PDGF合成、分 泌,高浓度抑制PDGF受体表达,生长受 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促进血管 的形成,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仅内皮细 胞存在其受体。
基底膜
蛋白酶
分解
血管外膜细胞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分裂增生
突起幼芽
细胞条索
向前移动+后续细胞增生
管腔形成
分泌胶原 层粘连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毛细血管构筑完成
新生血管连接成网 基底膜基板
血管的再生——以出芽方式再生
(4)肌组织与神经组织再生
平滑肌、心肌破坏后基本 上都是瘢痕修复。 横纹肌的再 生能力很弱。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概述
• 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的过程称为修复 • 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 不能完全由原组织再生修复, 由纤维结缔组
织来修复, 称为纤维性修复 (不完全再生), 纤维老化形成瘢痕
第一节 再 生
1. 类型: (1)生理性再生 (2)病理性再生 1) 完全再生 2) 不完全再生
神经节细胞;
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
skeletal muscles cells
nerve cell
cardiac muscles cells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 上皮组织的再生:包括被复上 皮和腺上皮的再生
Hale Waihona Puke 各种上皮组织的再生能力鳞状上皮 :基底细胞分裂,单层→复层 被覆上皮
胃肠粘膜上皮:立方→柱状
上 皮 腺上皮
第2章损伤的修复
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一般而言: 低等动物组织和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强, 幼稚组织和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强, 易受损伤的组织和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生理状态下经常更新的组织和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根据细胞再生能力强弱,将细胞分为: 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细胞
1.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
二、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1.概念:瘢痕(scar)组织是指肉芽组织改建成 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2.病变特点: 肉眼:灰色半透明、毛玻璃样,质硬,弹性差。 镜下:大量老化的胶原纤维相互融合组成,呈均 质红染(玻璃样变性),纤维细胞稀少,核细 长且深染,血管及各种细胞成分均减少。
3.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 1.保持组织器官完整性 2.保持组织器官坚固性 不利: 1.瘢痕收缩影响功能 2.瘢痕性粘连 3.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致器官硬化 4.增生过度→瘢痕疙瘩
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干燥 后形成硬痂,在痂皮下进行的愈合过程。 1.所需时间长,因表皮生长必须先将痂皮溶解, 然后再覆盖创面。 2.痂皮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
二、骨折愈合
1.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①血肿形成(数小时)
②纤维性骨痂形成(第2~3天-2周) 肉芽组织机化血肿→纤维化→纤维性骨痂
4.组织修复过程中,再生能力弱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纤维组织 C.软骨组织 D.骨组织 E.毛细血管
5. 肉芽组织中具有收缩功能,又能产生基 质和胶原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肌成纤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下列那种病变或其进一步发展与肉芽组 织无关 A.胃溃疡 B.血肿 C.血栓 D.静脉石 E.肺脓肿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损伤的修复,
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 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repair),修
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参与
修复过程的主要成分包扩细胞外基质和各种细胞。 修复过程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形式:1由损伤周围的 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 regeneration ),如果完 全恢复了院组织的结构功能,称为完全再生;
纤维性骨痂中的软骨组织也经软骨化骨过程渐变为骨组织,至此形成骨性骨痂。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又称非分裂细胞(nondividing cell)。 随着水肿消退,浸润的炎细胞减少,血管改建数量减少,第二周末瘢痕开始“变白”。
2. 稳定细胞又称静止细胞(quiescent cell).在生理 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在细胞增殖周
一、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细胞周期( cell cycle)由间期( interphase )和分 裂期( mitotic phases, M期)构成,间期又可分为G1 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分 裂前期)。一般而言,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细胞或 组织再生能力强。就个体而言,幼稚组织比高分化 组织再生能力强;平时易受损伤的组织及生理状态 下经常更新的组织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期中处于静止期,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表现
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体或腺 样器官的实质细胞,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 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又称非分裂细 胞(nondividing cell)。属于这类细胞的有神经
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不论中枢神经 细胞及周围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在出生后都不 能分裂增生,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瘢痕 少、规则、线状 大、不规则
2.4.04 ①生长因子 可刺激细胞的增生,并且还参与损伤组织的重建;
②细胞因子 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刺激血管再生;
③细胞外基质 把细胞连接在一起,借以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④生长抑素和细胞接触抑制 当细胞增生到与邻近组
2.4.01 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2.4.02 试述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2.4.03 举例说明伤口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有何区别?
2.4.04 简述损伤处细胞再生的分子机制及其作yong
2.4.01 ①肉眼 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 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 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④结局 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2.4.02 ① 炎细胞可以抗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尚可促进组织再生和增生;②成肌纤维细胞可使伤口收缩;③毛细血管可提供局部组织修复所需的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坏死组织吸收和控制感染;④肉芽组织的所有成分有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的功能。
2.4.03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条件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的伤口 组织缺损大,创缘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坏死组织 少 多
炎反应 轻 重
表皮再生 伤后24~48小时再生上皮覆盖伤口 异物清除、感染控制、肉芽组织形成后才开始
肉芽组织 第三天从伤口边缘开始长入少量肉芽组织 伤口边缘或底部长入多量肉芽组织
伤口收缩 不明显 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