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有几瓶牛奶

合集下载

《有几瓶牛奶》PPT教学课文课件

《有几瓶牛奶》PPT教学课文课件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
【第7单元 加与减(二)】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COURSEWARE VOLUME II
一年级上册
7.3 有几瓶牛奶
【第7单元 加与减(二)】
SECOND GRADE MATHEMATICS COURSEWARE VOLUME II
一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牛奶中 含有大量优质蛋白与钙质,对人体十分有 益。最近笑笑购买了两箱牛奶,我们一 起来帮助她数一数吧!
情景导入 一共有几瓶牛奶?
凑十法
9+5= 14
分9把5凑成10。
5+5=10 10+4=14
9 + 5 = 14
45 10
探索新知
借助计数器计算
9+5= 14
探索新知 圈一圈,算一算。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巩固新知 一共有多少块核桃酥?
8 + 6 = 14
学以致18
13
学以致用 2.
9 + 8 17
4 + 9 13
学以致用 3.登山。
17 15 11 16
17 15 16 11
学以致用 4.
15 17
学以致用 5.
9
3
12
7
9
16
9 + 3 12
7 + 9 1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 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采用“点数 法”“接数法”“凑十法”等进行计算,其中 “凑十法”比较简单。
9+5
探索新知
9+5= 14
点数法
接数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3《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3《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3《有几瓶牛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页。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用20以内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理解数量和数词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们对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感知和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和数数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和数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2.让学生学会用20以内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和数词之间的关系,用20以内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学生对数量和数词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用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直观教具:使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牛奶瓶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用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3.教学实践: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词之间的关系。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数出牛奶瓶的数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数的方法,掌握从1开始顺序数数和倒序数数。

2. 学会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如“一瓶牛奶”、“两瓶牛奶”等。

3. 通过对牛奶瓶数量的比较,学会使用“多”、“少”等词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数出牛奶瓶的数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牛奶瓶模型或图片,以及数数卡片。

2. 学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牛奶瓶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牛奶瓶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询问:“你们看到了几瓶牛奶?”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2. 教学数数方法:a. 教师示范从1开始顺序数数,边数边指向牛奶瓶。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c.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倒序数数,同样边数边指向牛奶瓶。

d. 学生独立进行倒序数数,教师巡回指导。

3. 学习用数词描述物体数量:a.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牛奶瓶,引导学生用数词描述,如“一瓶牛奶”、“两瓶牛奶”等。

b. 学生模仿教师,尝试用数词描述其他物体的数量。

c.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描述正确的例子,进行表扬和展示。

4. 进行数量比较:a. 教师准备一些相同数量的牛奶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的牛奶瓶。

b. 教师再准备一些数量不同的牛奶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多”或“少”的牛奶瓶。

c. 学生分组进行数量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鼓励学生在家中找出一些牛奶瓶,与家人一起进行数数和比较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c.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我们在超市看到很多牛奶瓶,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数出它们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有几瓶牛奶》教案

《有几瓶牛奶》教案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口诀,解决更多类似的牛奶问题,巩固乘法运算。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有几瓶牛奶》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运算素养,提高数学思维敏捷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数学抽象思维,形成数感和量感。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乘法口诀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乘法口诀快速准确地计算总数。
-重点包括: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有几瓶牛奶》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乘法口诀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尽管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练习,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惑。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比我预期的要高,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和见解。这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
在讲解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仍然在记忆口诀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有趣的记忆方法,如口诀歌、故事联想等,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乘法口诀。
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非常积极,但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角色扮演、模拟演示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

《有几瓶牛奶》数学教案教案主题:《有几瓶牛奶》数学问题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加法和减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材料:1. PowerPoint演示或黑板2. 图片或卡片以表示牛奶瓶数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问题:“小明在冰箱里看到了一些牛奶瓶,他数了数,发现有几瓶牛奶被拿走了。

我们能帮他算一算,知道到底有几瓶牛奶吗?”2. 展示一张图片或卡片表示牛奶瓶数,并询问学生:“你们觉得有几瓶牛奶?”探究活动:1. 将图片/卡片再次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仔细观察。

2. 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猜测。

3. 逐一展示每个瓶子,并询问学生:“你们猜测这个瓶子里有几瓶牛奶?”4.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数学运算,以求得牛奶瓶的总数。

例如,学生猜测第一个瓶子里有3瓶,第二个瓶子里有4瓶,第三个瓶子里有2瓶。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加法运算:3 + 4 + 2 = 9。

所以,总共有9瓶牛奶。

巩固活动:1. 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小明又买了3瓶牛奶放进冰箱,那么现在有几瓶牛奶?”2. 学生可以利用之前学习的加法运算,得出最终的答案:9 + 3 = 12。

3. 鼓励学生自行提出其他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总结活动:1. 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应用。

2. 总结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创造类似的问题,交给其他同学解决。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数学运算,如乘法或除法,来解决类似问题。

教学参考提示:1.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适度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最新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精品课件

最新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精品课件

提示:凑十法。
学以致用
3. 计算9+3= 12
课件PPT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提示:先算9加1等于10
学以致用
15
课件PPT
17
学以致用
9
3
12
课件PPT
7
9
16
9 + 3 12
7 + 9 16
课堂小结
大家有什么 收获?
课件PPT
1.在算9加几时候,先算9加1等于10,再 算10加几。
2. 用凑十法计算更简单一些。
北师大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7单元 加与减(二)
课件PPT
3 有几瓶牛奶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 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情景导入
课件PPT
探索新知
课件PPT
9 5 14
列式计算。
课件PPT
9﹢6=( 16 )
?个 9﹢6=( 15 )
学以致用
课件PPT
11
18
13
提示:用凑十法更简单一些。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提示:求一共用加法,计算用凑十 法更简单一些。
学以致用
课件PPT
9 + 8 17
学以致用
课件PPT
4 + 9 13
学以致用
3. 计算9+3=
课件PPT
③10加4等于(14)。
典题精讲
2.列式计算。
?个
9﹢5=( 14 )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列式计算。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数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牛奶瓶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牛奶瓶、彩色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牛奶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瓶子的数量。

2. 新课导入:教师用PPT展示数字1-5,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3. 活动一:教师发放牛奶瓶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用数字表示瓶子的数量。

4.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如“我有3瓶牛奶”。

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并描述出来。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的概念和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几瓶牛奶》2. 板书内容:- 数字1-5的认识- 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牛奶瓶,用数字表示瓶子的数量,并描述给家长听。

2. 让学生用彩色笔和纸张,画出5瓶牛奶,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同时,通过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