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021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一一讲义

初一语文一一讲义

⑧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1985年4月26日清晨5.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子”。

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字)(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不超过12字)6. 第五自然段中作者用拟人手法写“霞”。

第七自然段中又用许多比喻写对云霞的感悟,不同的手法各有好处,对表现作者的性格心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两种手法的好处和作用。

(1)采用拟人的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幼年时□□□□□□□□□□□□□□□□□□□□□□□□□□□□□□。

(不超过30字)(2)采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利于表现作者老年时□□□□□□□□□□□□□□□□□□□□□□□□□□□□□□□□□□□□□□□□。

(不超过40字)7. 作者最后一句说:“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这句话是要表明什么的?(不超过12字)□□□□□□□□□□□□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A.作者认为生命中的云翳既有快乐,也有痛苦。

B.留恋、惆怅“近黄昏”的时节,就是欣赏生命的晚霞的时候。

C.作者认为生命中自然存有痛苦,但不是只有痛苦。

D.文语言朴素、淡雅,但表现力却深沉有力,富有哲理。

E.本文体物是把云彩写得璀璨多彩,述怀时写得深沉有力,意味隽永。

(二)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我的家在哪里?①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

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②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

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初一语文一对一讲义

初一语文一对一讲义

永成教育一对一讲义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学习目标与分析一、复习学过的字、词、句子。

二、积累文学常识。

三、提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讲练结合法学习内容与过程教师分析与批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按要求填空。

1、冰心原名_________,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她一步人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_”著称。

冰心的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 __》。

2、冰心的小诗创作源于印度诗人_______的《____________》。

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见解。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3、冰心的诗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并恰当地运用对比,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_____________”。

4、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 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ái yí yǐn bì hén jì suí yùér ān()()()()zhù zhái xuǎn zé jūn yún sōu suǒ( ) ( ) ( ) ( )三、组词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引()注()毫()可()随()而()不()思()()()大振枉费()()浩如()()()卧()安五、选字填空。

长常()短、()规、()识察查观()、检()、考()扁偏()僻、()担、()离误娱耽()、()乐、错()六、默写:1、请写出《咏雪》中父、兄、妹咏雪的三句诗句:①②③2、古诗中四季:春:几处早莺争暖树,。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09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09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视频讲义(12.09)一、分析精讲课文——《羚羊木雕》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P108注释①)2.结构内容:一(1-15)父母追问羚羊木雕的下落并逼“我”去要回来用问话开头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二(16-23)插叙“我”和万芳之间的真挚友情作用:补充、衬托情节表现出父母的自私及不问青红皂白的不好习惯交待了送羚羊木雕的缘由三(24-35)“我”向万芳索要羚斗木雕的经过四(36-38)“我”得到万芳的谅解,但“反悔”让我无地自容环境描写及作用结尾的含义及作用3.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腻生动)4.人物形象:(1)“我“的父母、万芳妈妈:不理解,深深伤害孩子那颗幼稚的心,过多考虑羚羊木雕的价值而没有顾及孩子的友情、重财轻义(2)奶奶:体贴孩子的感情(反衬)(3)“我”:无奈、痛苦、惭愧、无地自容(4)万芳:仗义、宁愿自己挨骂也要帮朋友解难5.中心:二、分析精讲课文——《世说新语》两则1.文学常识(P123注释①)2.《咏雪》:(1)题目解说(2)疏通文字,理解大意(3)结构内容:第1句: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2-5句:主要事件——咏雪一问二答第6句:补叙交代了身份暗示3.《陈太丘与友期》:(1)题目解说(2)疏通文字、理解大意(3)结构内容:第1句:交代事情原委第2-4句:回答客人问话得体而落落大方第5-6句:据理驳斥,明白事理第7句:结局三、分析自读课文——《诗两首》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体会主题和写作特色1。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25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25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十一周视频讲义(11.25)一课外现代文阅读: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来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

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的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初二语文面授讲义1021

初二语文面授讲义1021

科目:语文年级:初二教师:白杨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六周视频讲义(10.21)一、知识结构简述《捕蛇者说》1、了解柳宗元和他的作品;2、了解《捕蛇者说》的写作背景和“说”的简单文体知识;3、掌握《捕蛇者说》的篇章结构;4、理解《捕蛇者说》的文意;5、掌握《捕蛇者说》中的重点实、虚词;6、了解《捕蛇者说》的写作特点。

知识结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节):交待人们捕蛇的缘由。

可分二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杀三虫”):说明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医疗功效。

第二层(“其始”到段末):叙述捕蛇来由。

第二部分(2~4节):文章主体部分,借蒋氏之口说明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第2自然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第3自然段:叙述作者向蒋氏提出“更役复赋”的建议。

第4自然段:蒋氏自陈心曲。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而吾以捕蛇独存”):回顾过去,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致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

第二层(“悍吏之来吾乡”到段末):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索租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卧”“甘食其土之有”和“熙熙而乐”的情形作对比。

第三部分(5节):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全篇主旨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中心:通过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不愿受苛政之害的事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二、典型例题及检测题。

(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粗注音:当其租入( )更若役( )谨食之( )莅事者( )得而腊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若毒之乎(毒:)⑵当其租入(当:)⑶谨食之(食:)⑷君将哀而生之乎(哀:)⑸可以已大风(已:)⑹岁赋其二(赋:)⑺貌若甚戚者(戚:)⑻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3、翻译下列句子。

⑴虽鸡狗不得宁焉。

⑵君将哀而生之乎?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文章结尾作者提到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你是如何看待柳宗元的思想的?5、文中蒋氏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二)、文章阅读“……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完整版)初一语文讲义

启明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邢嗣宇年级:初一课时数:2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 文言文基础字词一T 文言文基础字词二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年1月24日14:00——15:30教学内容一、重难点知识回顾首先回顾一下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1、解释加点的词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答案1、放弃同“否”拉不回头2、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那朋友太丘那朋友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翻译: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专题精讲文言文阅读在一套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部分。

语文试卷总体想要拿比较高的分数,这一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拿到手。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02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02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视频讲义(12.02)一、分析课文:(一)分析精讲课文——《风筝》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作者:鲁迅)2.内容:第一部分(1-2):第1自然段的作用?如何理解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如何理解第2自然段中的“久经逝去的春天”?第二部分(3-4)第3自然段:我和弟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动作、细节描写)“我”:不爱、嫌恶弟弟:最喜欢第4自然段:“我”发现弟弟制作风筝“我”:盛怒、蛮横时的表现(动作、神态描写)弟弟:惊惶、害怕对比对比第三部分(5-11)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中的“不幸”?“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如何理解第11自然段?第四部分(12)环境描写及作用3.线索:风筝4.中心:5.写作特色:(1)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2)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人物形象、性格(二)分析自读课文——《拥你入睡》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字常识2.内容:(1)结构:(2)修辞:比喻3.写作特点:4.中心:渴望亲情、渴望与儿子亲密相处的感情练习题:(甲) 乞丐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

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

“没关系,兄弟。

”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

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我也得到了我兄弟的施舍。

(乙) 女乞我走过繁华的闹市,四通八达的人行天桥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并不十分衰老的女乞占去了大半边人行道。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23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223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十五周视频讲义(12.23)一、分析精讲课文——《郭沫若诗两首》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作者及代表作品)2.《天上的街市》(1)背景(2)内容结构:第一节:实写 比喻、联想 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为后文的想象做好了铺垫第二节:虚写 想像(物)第三、四节:虚写 想像(人)(3)主旨:憎恶黑暗、追求光明,向往自由幸福的生活(4)写作特色:想象合理、虚实结合、节奏感强、画面优美3.《静夜》(1)背景:(2)内容结构:第一节:实写 月色和晚景第二节:想象 鲛人对月流珠 哀伤、无奈、惆怅(3)主旨:对时代的失望。

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4)写作特色:想象、虚实结合二、分析自读课文——《寓言两则》1.文学常识(寓言及其特点 作者)2.《智子疑邻》:1.疏通文字、理解大意 2.体会寓意3.《塞翁失马》:1.疏通文字、理解大意 2.体会寓意三 练习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的儿子是很顽皮的一个孩子。

B 由于他学习不努力,成绩下降了二倍还多。

C 下学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有提高学习成绩,搞好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工作。

D 对于绝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在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学好专业知识是不困难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B 2005年中国十大名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

C 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D 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B 学习上不能守株待兔....,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总结学习方法。

C 我从高处往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028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028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七周视频讲义(10.28)一分析课文:分析精讲课文《古代诗歌五首》1 《山行留客》:作者:张旭题目:劝说在山中旅行的客人不要因天气略有阴沉而离去。

主要内容:1、2句写山中的景色和客人的心理。

(眼前)拟人:弄3、4句写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象,劝人不要把天气的变化放在心上。

(想象)主旨: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写法:情景交融构思巧妙、婉曲有致(通过写景来留客)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题目:行军——此诗作于行军途中。

九日——写诗的时间。

长安故园——安史之乱时期,那时还没有收复长安。

(背景)主要内容:1、2句(眼前):“强”表现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化用典故(陶渊明)3、4句(想象):“遥”渲染诗人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思乡之切。

寄托诗人对饱经战争的忧患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主旨:对国事的忧患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写法: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3 《汉江临眺》:作者:王维题目:登临远望汉江。

主要内容:首联: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背景。

对偶颔联:江水的流长邈远,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间。

——远景。

夸张颈联:眼前波澜壮阔之景。

“浮”、“动”:动与静的错觉,渲染水势。

尾联:议论抒情,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主旨:展现汉江壮阔浩渺的景色。

写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情于景4 《春日》:作者:汪藻题目:即春天,目的为颂春。

主要内容:首联:欲扬先抑。

“一春略无十日晴”——议论颔联:春水的清澈平静。

颈联:作者对春的深情。

拟人“似开未开最有情”——议论尾联:以动写静,写出诗人的感受。

主旨: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法:清新自然、抓住景物的特征。

5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题目: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主要内容:1句: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2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2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二学期第二周视频讲义(03.10)一、分析精讲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写作背景2.题目解说:3.内容结构:一(1-12)等待毕业典礼,回忆昨天去医院看爸爸的事情二(13-30)插叙赖床被打,破例让“我”坐洋车上学,又冒雨给我送花夹袄,表现父亲的严厉和温情三(31-32)由回忆转到现实、毕业典礼马上开始,“我”非常关心父亲的病情四(33-34)插叙爸爸爱花、养花的事情五(35-37)毕业典礼开始,主任讲话和同学唱的骊歌引发“我”的感慨六(38-53)由现实又转入回忆,重点插叙爸爸让我寄钱一事七(54-68)毕业典礼回来,看满院落花,听老高的话,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逐段分析、理解其中的关键语句和问题长大了4.写作手法:5.线索:6.三处照应:7.主旨:二、分析自读课文《在那颗星星下》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内容结构:叙事散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充满诗意3.主题:4.写作特点:三、练习:(一)父子之间的怯意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

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换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七年级上语文讲义

七年级上语文讲义

《语言实际运用》专题训练一、考点聚焦(一)新课标语言运用与创新考点解读:1、口语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及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的交际情境用简明的语言、连贯的语句、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仿写句子: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涉及到对句式的分析与表现手法(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比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常见题型:1、语言创造类:①口语交际:根据情境说话②仿写句子③对联④开场白、短信、跟帖语、颁奖辞⑤辩论、评论等。

2、材料整理类:①一句话新闻或给新闻拟标题②材料整合与探究3、活动参与类:①栏目设计②开场白或设计活动流程4、图表类:①表格分析及建议②图文转换及表述。

5、地方文化类:宣传语、主题语、广告语、景点推荐语的拟写及赏析6、学科渗透类(七年级侧重于口语交际(根据情境说话)、仿写句子、广告语赏析、图表题等等;八年级加入新闻的学习,侧重于训练信息概括能力,如;一句话新闻或给新闻拟标题、对联、表格分析及建议等等。

九年级随着议论文的学习和年龄与知识的增长,语文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地方文化类、开场白、短信、跟帖语、颁奖辞、辩论、评论等题型会有所增多。

)本堂课内容:口语交际、仿写二、经典例题1、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 A 、 B 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 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__ B 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___ 2、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运用比喻,前后内容要有联系。

例句: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语文,。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18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18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十周视频讲义(11.18)一、说明文知识介绍: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的分类?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2.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分类别3.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4.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生动、平实二、分析课文(一)分析精讲课文——《看云识天气》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内容:第一部分(1)结构(总—分—总)修辞:比喻、排比中心句(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方法:摹状貌哪些语句照应了“姿态万千”(形态)哪些语句照应了“变化无常”(特征)第二部分(2-6)第一层(2-5)云的形态说明方法:作诠释打比方修辞:比喻、拟人第二层(6)云的光彩说明方法:引农谚作比较作诠释分类别第三部分(7)意义应注意的问题3.说明顺序:逻辑4.语言:生动(二)分析自读课文——《绿色蝈蝈》《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字常识2.《绿色蝈蝈》:P86 研讨与练习一3.《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1.科普短文:介绍月球起源2.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推测:俘获说(妻子)同源说(姐妹)比喻性的说法(通俗易懂)分裂说(女儿)3.最后一段:拟人、第二人称三、练习:(一)云南地处低纬高原,气候类型多样,丰富的气候资源在国内外享有(shèng yù)。

云南除具有低纬高原及季风特征外,还(náng kuò)了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七个气候类型,独特的立体气候就是其特征之一..。

云南地形地貌奇特,境内不仅有六大江河,还有横断山、乌蒙山、无量山、哀牢山等著名大山脉。

从滇西北的迪庆高原到滇东南的红河河谷,海拔从6740米逐渐下降到76米,俨然一个阶梯式斜坡,形成了不少旖旎的自然景观。

有不少地方,从山脚至山顶就有几个气候带。

而在同一纬度上共同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几个气候带,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初一语文家教第二次课讲义

初一语文家教第二次课讲义

第二次课讲义 2011—11—6一、复习第一单元字词二、成语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

24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

比喻故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关起门来搞建设,求发展;或者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莠:狗尾(wěi)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三、综合性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

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活动一: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

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

(1分)百家姓歌谣(节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014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014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五周视频讲义(10.14)一、分析课文:(一)分析精讲课文《绿》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内容:第一部分(1-2)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一语点题第2自然段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谭观察点:“走到山边”“坐在亭边”声音(听觉)“走到山边”——梅雨谭的远景形态(视觉)“坐在亭边”——景物:(山、岩、亭、天气、草、云、水花)感受梅雨谭的得名动词的使用,修辞(拟人、比喻)的使用第二部分(3-4)第3段描摹梅雨谭的绿,抒情观察点:“潭边”动词的使用修辞(拟人、比喻)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第4自然段照应第1自然段,深化主旨3.写作特色:(1)语言(2)修辞(3)写法:对比、联想、情景交融“绿”的象征意义,用女性美形容“绿”(二)分析句读课文《我的信念》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重点问题:归纳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二、练习:父亲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母亲病故,父亲不到40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

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的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

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

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一样等着父亲回家。

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

”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

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

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1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01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二学期第一周视频讲义(03.03)整句与散句:1 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划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生活中有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解,难以登堂入室。

但只要你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2 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的画卷,而是一张....绘就白纸,需要..........去开垦.......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

...;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我.去描画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

发出的声响如虎啸震川,浊流的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的钢花练习:(一)世界(节选)铁凝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她应该往旅行袋里装什么了——都是些过年的东西,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

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就这样,长途汽车载着母亲和婴儿一路飞驰,不想停歇似的飞驰。

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

铅样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

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

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她的头颅猛然撞在车窗玻璃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11

初一语文面授讲义1111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九周视频讲义(11.11)一分析课文:(一) 分析精讲课文——《化石吟》1 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2 内容:题目: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第一部分(1——2):发问想象。

第二部分(3——6):主体,遐思飞跃。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三部分(7):回答呼应。

主旨: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二)分析自读课文——《山市》1 基础知识:实词、虚词(之、其、以、为、而)、通假字(乌,同“无”。

裁,同“才”。

)、文学常识2 内容:翻译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

3 写法:时间为序,层次井然。

语言生动,富于形象。

二 练习:1 课外现代文阅读: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

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

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

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

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

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

最新七年级语文课外学习讲义初一语文寒假讲义

最新七年级语文课外学习讲义初一语文寒假讲义

七年级语文课外学习讲义目录前言 (1)目录 (3)第一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4)第二章人物“话”廓人——人物描写及形象分析 (11)第三章阅读技法聚焦——词、句篇 (11)第四章记叙文综合能力提升 (31)第五章《孙权劝学》与古人的劝谏艺术 (38)第六章诗歌鉴赏 (44)第七章精神风貌——写出人物精神 (52)第八章学会抒情——真情实感的流露 (62)第九章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72)第十章阶段总复习&阶段自检 (80)附录一名著导读附录 (91)附录二七年级下册古诗 (94)第一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基础热身献丑作诗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

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

”在大家提议下,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

”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

冼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

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

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

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字。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家、家、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散文集、。

二、创作背景20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三、情节梳理1.主要内容来自乡间的祥子,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心强、吃苦耐劳,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语文年级:初一教师:于洁
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六周视频讲义(10.21)
一、分析课文
(一)分析精讲课文《春风》
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
2.内容:
第一部分(1-3)如何理解“春脖子短”第一部分的作用
第二部分(4)江南之春的景况(特点)第二部分的作用修辞(拟人、比喻、引用)
第三部分(5-9)北方春风的景况(特点)第5自然段的作用修辞(拟人)
第四部分(10-11)结束全文
3.写作特色:(1)修辞:拟人、比喻、引用
(2)叠词、拟声词
(3)对比、欲扬先抑
4.中心:
(二)分析自读课文《山中访友》《秋天》
1.基础知识:音、形、义、文学常识
2.重点理解的问题:
(1)《山中访友》:“研讨与练习”一
写作特色: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2)《秋天》:结构主旨
二、练习
选择题:
1.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①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

②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
③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④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⑤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生活,组织社会的生产。

A.③②①⑤④ B.④②③①⑤ C.①⑤④③② D.③④②①⑤
2.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学以来,我无时不处在兴奋之中,同学们热情友好,领导和老师的关怀更是无所不至
....。

B.我们需要变本加厉
....地学习科学知识,努力取得优良成绩。

C.权力不是餐桌上的刀叉,你不该随心所欲
....地拿它攫取任何东西。

D.对这道数学题,我还是执迷不悟
....,请你帮我解答一下。

3.选出下面说法得体的一项( )
A.你大声说:“喂,老人家,去三仙庄的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大爷,请问去三仙庄的路怎么走?”
C.你高声说:“喂,大爷,去三仙庄的路怎么走?”
D.你轻声问:“你能告诉我去三仙庄的路怎么走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

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20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

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

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

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书来就打哈欠,一碰上考试就发抖。

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

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

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

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

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

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这些在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

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1.文章第一段说:“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
..。

”对这种
..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显现出“辉煌”的“表情”,有以下描述,其中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闪亮的眼神 B.灿烂的笑容 C.炫耀的模样 D.自豪的神情
2.第三段末尾说:“只是悄悄地
..”。

这里的“悄悄地”照应了第二段中
...给了我一份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话;这里的“证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这些在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
....”的“不记分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
....”的“失败记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本文标题“儿子的礼物”的双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子女对父母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回报
B.宽厚、真诚、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C.作者反思过去,认识到只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以致忽视了他身上许多优点是不对的,并表示深深的自责
D.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踏入社会的首次成功,足以撑起一生的自信
6.下面对本文写作特色的评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B.本文文笔流畅,感情细腻而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C.本文的线索是“儿子的礼物”,着重记叙的是母亲收到儿子的礼物的经过
D.本文最后一段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主题
答案:
《儿子的礼物》
1.C
2.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 儿子能自立于社会
3.不记载品德、性格、能力等的分数 不及格的学习成绩
4.指一块德芙巧克力 指儿子的自力能力
5.C 6.C
选择题:1.A 2.C 3.B 4.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