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病例报告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图文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图文
成因
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或滋养血管破裂 导致出血,形成壁间血肿;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马凡氏综合征等是常 见诱因。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
突发剧烈胸痛、背痛或腹痛,可放射至下肢;可出现休克、血压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
CT血管成像(CTA)可显示主动脉壁增厚及血肿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晰 显示主动脉壁及血肿信号学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 理主动脉病变。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建立随访 制度,定期评估病情和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联系,提醒 其按时复诊和随访,确保治疗 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其充 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疏 导和康复辅导,减轻其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参加康复训练和社交活 动,促进其身心康复和回归社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 疡图文
目 录
• 主动脉夹层概述 • 壁间血肿诊断与治疗 • 穿通性溃疡病理生理 • 图文解读主动脉病变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01 主动脉夹层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 主动脉中,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 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保守治疗策略及适应证
保守治疗策略
控制血压、心率,减轻疼痛,降低主 动脉压力,防止血肿扩大或破裂。
适应证
血肿较小,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 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高;有手术禁 忌证。
手术治疗时机与术式选择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进行 鉴别。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 影像学表现的细微差别,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病例分享
学术交流
分享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过 程及治疗方法。
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和 心得,提高诊断水平。
经验总结
总结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容易出现的误诊情况以及鉴别诊断的 要点。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可能会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更 准确的影像诊断。
多模态影像融合诊断
将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融合分析,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 要方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壁间血肿
胸痛症状较夹层轻,可有背痛或腹 痛,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穿通性溃疡
多表现为胸痛,症状与溃疡大小和 位置有关,可伴发高血压。
影像学特征异同点分析
1 2
主动脉夹层
CT可见真假两腔,真腔受压变形,假腔内血栓形 成;MRI可见主动脉内膜片及真假两腔信号。
壁间血肿
CT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增厚,无内膜片 及真假两腔;MRI可见主动脉壁高信号血肿影。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包括降低血压、控制心率、缓解疼痛等症状,以及预防夹层进一步扩展
和破裂等风险。
02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禁忌症等,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03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监测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和调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共71页文档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共71页文档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穿通 性溃疡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和主动脉瘤的影像表现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和主动脉瘤的影像表现

PAU 病变相对局限 不形成假腔
常伴有IMH
AD 病变范围广泛 真腔受压明显(假腔大,真腔小), 可见钙化内膜向主动脉腔内移位 可伴有IMH
名词解释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 定义:各种病因导致的主动脉管腔扩张大于正常主动 脉的1.5倍以上。
主动脉直径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胸主动脉直径>5cm =动脉瘤 腹主动脉直径>4cm =动脉瘤 与临近主动脉管径比较 >1/3
分型
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升主动脉瘤、胸降主动脉瘤、腹 主动脉瘤。
按病理解剖和瘤壁的组织结构将主动脉瘤分为真性和 假性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瘤壁由动脉内中外膜构成 假性动脉瘤: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
名词解释
真性动脉瘤:指由于血管壁中层弹力纤维变形,形成 局部薄弱区,在动脉压力作用下,使主动脉壁全层扩 张或局限性向外膨凸形成的动脉瘤。
主动脉穿透性溃 疡、主动脉瘤 (真性、假性)
主动脉壁是由三层组成:
解剖
内膜:最内层,由一层内皮细胞 组成,并由内弹力层与中膜分开
中膜:最厚层,由平滑肌细胞和 弹力组织组成
外膜:最外层,包含结缔组织和 血管周围神经

名词解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 定义: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高血压、 年龄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溃疡形成最主要的因素。
鉴别诊断
假性动脉瘤: 破口小 瘤腔大 周围血栓包绕
PAU: 主动脉腔外“龛影” 常伴周围壁内血肿 无大量血栓包绕 可进展为假性动脉瘤
例1.男,73岁,主动脉夹层术后复查
小结
主动脉夹层AD
向内破裂
向 内 破 裂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微课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一、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是指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穿透内膜或内弹力板,侵及中膜,脱落后呈溃疡样改变。

通常位于外膜下,常伴有周围血肿的形成。

1. 影像学表现(1)造影显示为与主动脉同期显影的深大'龛影',如左图。

(2)CT图像则表现为主动脉管腔的囊袋样突出,具有与主动脉管腔相同强度的对比剂强化,如右图。

(3)病灶周围多合并局限性壁间血肿。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PAU的内膜和中膜均已破裂,仅剩外膜围绕着管腔呈突起样'龛影',可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下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PAU可位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等多处。

左图显示,升主动脉处存在PAU(箭头所示),且患者同时伴有壁间血肿及胸腔积液。

右图显示,降主动脉起始部伴较大PAU。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2.鉴别诊断(1)主动脉夹层较大的囊袋状PAU轴位相常被误诊为AD。

鉴别诊断时,可观察破口及管腔状况。

PAU的内膜和中膜随已破裂,但无内膜破口、无游离内膜片、无真假两腔,病变局限,病灶与主动脉管腔强化程度一致。

AD有近、远端破口及内移游离的内膜片,主动脉呈双腔结构(一般真腔小,假腔大),管腔强化程度不一致,病变范围较为广泛。

有时PAU可进展为AD。

下图为同一例患者的CT(左)及三维重建图像(右)。

此患者较易误诊为AD,箭头所示处极易误认为内膜片,实为主动脉壁。

右图显示,主动脉壁内膜和中膜已破裂,外膜向外突出形成'龛影'。

左图CT 箭头所指实际是三维图像上的'龛影'。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2)假性动脉瘤PAU可进展为假性动脉瘤,部分较大的PAU与假性动脉瘤较难鉴别。

鉴别时,可观察是否仍存在主动脉壁外膜结构及血栓包绕。

PAU 内、中膜破裂,但外膜完整,无大量血栓包绕;而假性动脉瘤的内、中、外膜均已破裂,血液被血栓及周围组织包绕形成较大的瘤腔,破口较小,但无正常动脉壁结构,如下图。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病例报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病例报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病例报告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aortic ulcer,PAU)是1934年Stanson首先提出的。

1984年,Stanson等首次将PAU定义为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的独立病变。

PAU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肿往往局限,或者是延伸数厘米,但不形成假腔。

临床上常与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和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hematoma,IMH)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所以PAU常需要与夹层及真性动脉瘤相鉴别。

笔者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PAU作一简单综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男,68岁,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就诊当地县医院,急诊行增强CT显示为胸降主动脉壁间血肿表现,给予观察对症处理。

1天后急诊入我院。

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后检查:BP:140/74mmHg, HR:80次/min。

我院给予保守治疗,发病后12天复查增强CT显示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并壁间血肿。

1.2 增强CT 如图:图1 重建后可见主动脉弓部不规则突出的溃疡样病变,形成“龛影”,且“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呈“狭颈征图2 重建后可见主动脉弓部不规则突出的溃疡样病变,形成“龛影”,且“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呈“狭颈征图3 增强后壁内血肿未见明显强化,与造影剂对比显示呈弧形低密度1.3 PAU的CT表现1.3.1 CT形态学分类(1)乳头状;(2)楔形;(3)手指状;(4)蘑菇状;(5)半圆形;(6)不规则形。

1.3.2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上广泛的粥样硬化和突出于主动脉腔的“龛影”,且“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可呈“狭颈征。

CTA显示特征性弥漫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即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和钙化,并伴溃疡样病变,即“龛影”。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病例报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病例报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病例报告李静;刘由军;尹生江;范子晟【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0(45)7【摘要】@@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是1934年Stanson[1]首先提出的.1984年,Stanson等首次将PAU定义为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的独立病变.PAU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肿往往局限,或者是延伸数厘米,但不形成假腔.临床上常与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总页数】2页(P692-693)【作者】李静;刘由军;尹生江;范子晟【作者单位】330003,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CT室;330003,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CT室;330003,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CT室;330003,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CT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相关文献】1.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J], 祝洪福;任千里;陈龙;王立乾2.64排CTA诊断腹主动脉瘤伴壁间血肿及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J], 范治国;戴捷;王志军;曹俊华;于峣;高宝军;丁晓娟3.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么刚;来颖4.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与穿透性溃疡的应用价值 [J], 许宏伟5.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 [J], 李立;钱伟军;徐建军;杨丽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深度分析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深度分析
➢ 穿透性溃疡(PAU):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 特征性病理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 弹力层并在动脉中层形成血肿,血肿往往是局限的或延 伸数厘米,不形成假腔。
精编材料
34
影像学表现
➢ AD:两个对比剂充盈的腔,增强后假腔呈延迟强 化,真腔呈早期强化,真腔与无夹层的主动脉相 连续。
➢ 瘤囊内有对比剂充盈,或某段主动脉呈梭形扩张 ➢ 对比剂外溢主动脉或充入临近组织结构,为动脉
瘤外穿指征。
精编材料
6
CT征象
➢ CT能够了解主动脉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瘤壁钙 化情况。
➢ CT能显示主动脉各部的横断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 结构的关系
➢ CT可显示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可观察附壁血 栓及其范围,观察瘤壁结构及钙化;明确主动脉 瘤与头臂动脉关系;瘤体与周围的压迫情况
➢ 瘤壁钙化常见,常见于粥样硬化性管腔迂曲、延 长基础上发生动脉瘤。
➢ 多见于老年,男>女。
精编材料
4
动脉瘤大小Leabharlann ➢ 主动脉直径随年龄和性别而变化。 胸主动脉直径>5cm =动脉瘤 腹主动脉直径>4cm =动脉瘤
➢ 与临近主动脉管径比较 > 1/3
精编材料
5
真性动脉瘤CT征象
➢ 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直径大于临近正常部位30% 即可诊断为动脉瘤
病进展的危险性很高。
精编材料
29
PAU影像表现
➢ 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伴不同程度钙化
➢ 突出于主动脉腔龛影(单发或多发)“狭颈征” (主动脉壁上溃疡状突起,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 相连)
➢ 龛影多发生于降主动脉中远段(94%)
➢ 不同量的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主动脉壁间血肿64-MSCT血管成像表现及临床分析

主动脉壁间血肿64-MSCT血管成像表现及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 0 1 5年 7月第 1 3卷 第 8期
医, 2 01 0, 2 5( 6 ): 1 0 0 1—1 0 0 2.
・ 1 O 5 1 ・
国实 用 医药 , 2 0 0 9 , 4 ( 5 ) : 7 7 7 8 .
[ 4 ] 王铭义 , 王峰 , 纪东华 , 等. 下 肢 血 栓 闭 塞 性 脉 管 炎 的 介 入 治 疗 体 会r - J ] . 介入放射学杂志 , 2 0 1 2 , 2 1 ( 1 0 ) : 8 5 1 —8 5 4 . r - 5 ] 郭惠莲 . 降纤酶和脉络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的 临床观察 r J ] .
第 四军 医大 学 学 报 , 2 0 0 3 ( 8 ) : 7 0 2— 7 0 3 . [ 6 ] 宋睿 , 王菲楠 , 刘立新. 肝 硬 化 患 者 凝 血 四项 指 标 检 测 分 析 [ J ] .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 2 0 0 9 ( 2 1 ) : 7 5 .
的可靠 、 方便 、 快 捷 的检 查 方 法 , 多种 重 建 技 术 相 结 合 能够 清晰 显 示壁 间 血肿 的 直接 、 间接 征 象 。
关键词 : 主 动脉 壁 内血 肿 ; 6 4排 螺旋 C T; 血 管 成像 技 术 ; 主动脉病 变 中图分 类号 : R 5 4  ̄ , 1 R 2 5 9 文献标 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1 3 4 9 2 0 1 5 . 0 8 . 0 4 2 文章 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5 ) 0 8 —1 0 5 1 一
2 0 0 8, 1 1 ( 5 ): 31 2 .

主动脉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

主动脉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

发病机制探讨
• 1 主动脉滋养血管或中 膜营养血管自发性破裂
• 2 动脉内膜动脉硬化斑 块破裂使血液渗入血管 中层
• 3 主动脉夹层但破口非
常小,夹层内形成血肿 而无流动性血流,是一 种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 。
IMH的鉴别诊断—与
无明确内膜片
无血流灌注
主动脉壁环形或新月形 增厚
• 诊断与鉴别 与假性动脉瘤 与真性动脉瘤
不典型夹层的病程演变
向内破裂
主动脉夹层
IMH
局 限 于 中 层
向外扩张 或破裂
PAU
真/假性动脉瘤
IMH的预后及治疗策略
• 预后 慢性:一般病情稳定或自然吸收 急性:约30%发生主动脉破裂,升主动脉大于降主动脉 • 治疗策略 保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 以下情况应尽早介入或手术治疗: 合并PAU 持续或复发疼痛,药物难以控制 胸腔,纵膈或心包积液进行性增多 破裂倾向者
• 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
• 内壁不光滑:充盈缺损 ,多发小溃疡
• 钙化位于增厚的主动脉 壁内
• 有好发部位,病变多不 连续
• 临床常无症状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诊断
• 发病机制:粥样斑块溃疡穿透内膜/内弹力 板,破入中膜
• 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诊断
• 临床特征:多发>60岁老年男性 多伴高血压 广泛的动脉硬化或钙化
主动脉壁内血肿及穿通性溃疡
概述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 临床 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系列主动脉疾患,发病机 理不同,但可合并存在或互相转化,包括:
• 典型主动脉夹层 •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

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与穿透性溃疡的应用价值

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与穿透性溃疡的应用价值
XU n - i Ho g we
( e a t n f R d oo y- u x o l Ho p tl S ia 4 6 0 Hu e ,C ia D p rme t a ilg Y n i o Pep e s i - h y n 4 2 0 - b i hn ) a
[ src] Obe t e To e au t h ig o t au f l—l es i lC MS Abta t jci v v laeteda n si v leo t si pr T( CT)i o tcita r l e — c mu i c a n a ri nr mua ma h t ma AI .Meh d MS o ( H) tos CT li n n a cd sa swee p ro me n eo sr ce ma ig o R,CP a d pan a d e h n e c n r ef r d a d rc n tu tdi gn fMP R n
ac o d n o t t nd r l s iia in. Reuls A m o g 1 c s s w ih AI . te t e e t pe A , n 0 p te s w e e c r i g t hes a a d ca sfc to s t n 1 a e t H 1 pa in sw r y a dl a int r
( 西 县人 民医 院放 射 科 , 郧 湖北 郧西 42 0 ) 4 6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多层 螺 旋 C MS T 诊 断主 动脉 壁 内血 肿及 穿透 性 溃疡 的价 值 。 方 法 1 T( C ) 1例 主 动 脉 壁 内血
肿 患 者 采 用 多层 螺 旋 C T进 行 平 扫 及 增 强 扫 描 并 结 合 多模 式 重 组 如 多平 面 重 建 ( R 、 面 重 建 ( P ) 容 积 再 现 MP ) 曲 C R 及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荟萃】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荟萃】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 断【荟萃】
contents
目录
•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概述 • 影像诊断技术 • 主动脉瘤的影像诊断 • 穿透性溃疡的影像诊断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主动脉瘤及穿透性溃疡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主动脉瘤
指主动脉壁的异常扩张,超过正 常管径的50%,可分为升主动脉 瘤、主动脉弓瘤和降主动脉瘤等 。
鉴别诊断
穿透性溃疡需要与主动脉夹层、动脉 粥样硬化等其他主动脉病变进行鉴别 ,主要依靠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
穿透性溃疡的治疗方案评估
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穿透性溃疡的具体情况,选择药 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治疗 方案。
评估指标
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结果,包括溃疡愈合情况、主动脉狭 窄或扩张的情况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主动脉瘤
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严重时可出现 主动脉破裂、夹层分离等并发症。诊断标准主要依靠影像学 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穿透性溃疡
临床表现与主动脉粥样硬化相似,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 诊断标准同样依靠影像学检查,观察溃疡形成和血栓形成的 特征性表现。
在某些长期形成的主动脉瘤中,可以观察 到钙质在动脉壁上的沉积,这在X线平片或 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
主动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主动脉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X线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这 些检查可以无创或微创地提供详细的血管影像,帮助医生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主动脉瘤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这 些疾病的影像表现与主动脉瘤有所不同,通过仔细分析影像特征可以进行区分。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价值研究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价值研究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MIH)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1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和分析。

结果 15例MIH中,Stanford分型的升主动脉A型的有5例,仅累及到降主动脉B型的有10例。

5例还患有穿透性溃疡,患有的并发征为:胸腔积液的有6例,心包积液的有3例,主动脉夹层的有2例,主动脉瘤的有3例。

结论 64排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的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壁内血肿的间接、直接征象和并发征象,能决定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64排螺旋主动脉壁内血肿 CT【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163-01主动脉壁内血肿指的是主动脉夹层内没出现内膜撕裂口,如果再发展下去会造成自行吸收或主动脉夹层,它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及变异的主动脉夹层的早期阶段,和主动脉夹层的病症相似,一旦患有该病就会出现很高的致死率和危险性[1]。

此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主动脉内膜溃疡和破溃致主动脉中层血液形成血肿,或者主动脉外膜和中膜的滋养小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进一步形成主动脉壁内的血肿[2]。

64排螺旋CT具有无创、快速、影像后处理技术(如: CPR、M IP、M PR、VR)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为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细腻、更清晰、更直观、更立体的影像资料,做出该疾病的直接诊断。

该研究选取我院1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5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其中含有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是45-77岁,平均年龄约58.7岁。

全部的患者都患有腹部剧烈疼痛或突发胸背部等症状,入院检查后发现大多是血压升高,其中11例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病。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的X线平片、血管造影检查和增强CT扫描。

64排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64排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64排MS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64排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检查影像资料,通过观察整理CT平扫、增强、MPR、CPR、VR、MIP等图像,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SCT表现特点。

结果:16例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增厚;5例表现为壁环形增厚;21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4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等密度;16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12例伴有血管壁钙化斑内移;21例增强检查均未发现内膜破裂口及主动脉壁强化;7例合并壁内溃疡,1例为穿透性溃疡;按照主动脉夹层DeBaKey 分型法:其中Ⅰ型6例,Ⅱ型1例,Ⅲ型14例。

其中4例合并心包积液,7例合并双侧胸腔积液。

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位置、范围及其它并发征象,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3月间21例经64排螺旋CT及临床确诊的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患者影像资料,经过整理分析,男性3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4岁;19例患者有急性胸背部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12例患者伴有胸闷气短症状;2例偶然发现,无明显疼痛病史。

其中17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或伴有血压升高。

方法:使用我院64排东芝CT机,行胸腹部联合平扫+增强扫描。

扫描条件:120kv,180-200mAs,使用高压注射器,采用团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80-100ml,流速为3.5-4ml/s,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扫描,重建增强扫描数据,获得MPR、CPR、MIP、VR等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结果]:平扫表现为主动脉不同程度增粗,主动脉壁增厚;16例表现为新月形增厚;5例表现为环形增厚;17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4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等密度;12例伴有血管壁钙化斑内移;16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后21例均未发现内膜破裂口及主动脉壁强化;4例合并壁内溃疡;6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1例仅累及升主动脉,14例累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其中2例累及髂动脉;其中4例合并心包积液,7例合并双侧胸腔积液,1例为双侧胸腔及心包血性积液。

主动脉壁间血肿与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壁间血肿与穿透性溃疡

分离层次
AD、 IMH、 PAU
AD
AD分型
Christoph A Nienaber,etl.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The Lancet.Vol 385.2015.
病因和病理生理
Christoph A Nienaber,etl.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The Lancet.Vol 385.2015.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鉴别诊断
PAU预后及治疗策略
病例3
AD、 IMH、 PAU
AAS is a clinical chameleon.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变色龙。
—— Christoph A Nienaber
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疾病,发病机 理不同,但可合并存在或相互演变。包括: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enatrating Aortic Ulcer,PAU) 动脉瘤破裂 创伤性主动脉离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鉴别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鉴别诊断
IMH预后及治疗策略
IMH
结论:壁间血肿累及升主动脉,持续性疼痛,血肿进展,建议早期腔内治疗。
术后
病例2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的诊断
诊断: 急性腹主动脉壁间血肿
病例3
蔡某某,女,56岁,既往COPD、高血压 呼吸科住院期间突发胸痛半天。 胸部CT提示降主动脉局部瘤状扩张。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MSCTA诊断及影像特征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MSCTA诊断及影像特征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MSCTA诊断及影像特征王刚;张皓;李芸芝;卢星如;辛仲宏【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行多排螺旋CT扫描确诊为主动脉壁内血肿9例,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血管壁溃疡并按Stanford分型.结果:9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为A型,6例为B型.CT主要表现为:①主动脉壁呈环壁增厚或偏侧性新月形增厚,增厚血肿壁≥mm(9例);②主动脉内壁溃疡形成(4例);③内膜瓣钙化、内移征(3例);④并发胸腔积液、心包积液(7例).结论:CTA薄层轴位结合MPR、CPR及MIP均可清楚显示血肿的部位、累及范围、血肿程度以及并发症,64-MSCTA检查可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1(022)009【总页数】3页(P657-659)【关键词】主动脉;血肿;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作者】王刚;张皓;李芸芝;卢星如;辛仲宏【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R814.42主动脉壁内血肿(AIH)是一种逐渐被大家认知的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其特点为没有内膜撕裂口,血肿不与管腔相通;约占主动脉夹层的5%~20%。

主动脉壁内血肿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临床症状、患者体征及危险程度均与主动脉夹层相似,可自行吸收或发展成为典型主动脉夹层,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1-2]。

因AIH影像学表现较典型主动脉夹层特殊,笔者收集本院2008年7月~2010年6月间的9例AIH,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它的认识。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主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内膜和外膜之间形成的假腔,通常与真腔相通。

主动脉夹层也可以伴随着血管壁的局部血肿,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

在临床上,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十分常见,而且可以发生于整个主动脉的任何部分。

如果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未经治疗往往可以进一步演变成主动脉夹层穿通性溃疡。

病因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主动脉瓣膜病变。

此外,烟草使用、家族遗传和某些先天性缺陷也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

症状对于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的胸痛。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背痛、脉搏不规则、运动时气短、头痛等。

但是,症状的表现有时会因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诊断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的组合来完成。

这些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心动图。

另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X射线检查、心电图(ECG)和血液检测以评估病情。

治疗如果发现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或穿通性溃疡,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包括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减轻疼痛和防止血栓形成等。

而手术治疗方面,包括主动脉内膜修补术、主动脉内膜切除术和主动脉置换术等。

对于穿通性溃疡病变,手术治疗通常会比非手术治疗更为有效。

预后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和穿通性溃疡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中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是否接受了适当的治疗。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特别是对那些及早接受治疗的患者而言。

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及穿通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都需要严格的管理。

考虑到其治疗方式的多样性,患者应当在接受适当的专业检查和接受治疗之前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密切关注病情的进展及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 ,PAU )是1934年Stanson [1]
首先提出的。

1984年,Stanson 等首次将PAU 定义为
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的独立病变。

PAU 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肿往往局限,或者是延伸数厘米,但不形成假腔。

临床上常与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和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 ,IMH )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所以PAU 常需要与夹层及真性动脉瘤相鉴别[2]。

笔者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男,62岁,家中突然昏倒,脸色苍白,大汗淋漓,3min 后自然清醒,就诊当地卫生院,给予观察对症处理。

26h 后急诊入我院。

该患者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后检查:BP95/74mmHg ,
R116次/min 。

超声心动图提示:(1)心包积液;(2)主动脉增宽。

次日转入ICU 后经对症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行CT 平扫检查,2d 后胸痛加剧行CTA 进一
步检查,如下:
1.2CT 平扫提示升主动脉扩张,其左侧缘见弧形稍高密度影,宽约11mm ,提示壁内血肿。

2日后CTA 检查提示:主动脉起始部弓下偏前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突起形成“龛影”,长约49mm ,且“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呈“狭颈征”,未波及上方3个大血
管开口处,腔内显示该处病灶明显凹陷,边缘显示尚清晰,其左侧缘见弧形低密度影(壁内血肿),宽约
15mm ,未见明显强化,与2日前CT 平扫比较壁内
血肿较前增宽,两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也较前增多(图1~6)。

1.3PAU 的CT 表现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 病例报告
李静刘由军尹生江范子晟
[关键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壁内血肿;CTA [中图分类号]R543.1
作者单位:330003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C T 室
图6增强CT 提示两侧胸腔积液及
心包积液
图1,2,3为VR 及MIP 重建后可见主动脉弓部不规则突出的溃疡样病变,形成“龛影”,且“龛影”口部
与主动脉腔相连,呈“狭颈征
图4为平扫CT ,主动脉腔左缘见弧形高密度影,壁内血肿形成
图5增强后壁内血肿未见明显强化,与造影剂对比显示呈弧形低密度
1.3.1CT 形态学分类(1)乳头状;(2)楔形;(3)手
指状;(4)蘑菇状;(5)半圆形;(6)不规则形。

1.3.2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上广泛的粥
样硬化和突出于主动脉腔的“龛影”,且“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可呈“狭颈征。

CTA 显示特征性弥
·检测与诊断·
随着多排螺旋CT 的广泛使用,其快速成像和多功能重建的特性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同行认可。

现对我院16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行CTA 检查24例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32~65岁,平均48岁。

1.2扫描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 ,
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心率>80次/min 的受检者
30s 前给予口服倍他乐克25~50mg 控制心率。

管电
压120kv ,管电流600mA ,准直16×0.625mm ,螺距
0.16:1,视野25cm ,距阵512×512,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2cm 至膈下2cm ,长12cm 。

使用双筒高压注
射器,A 筒吸入浓度为370mg/ml 的优维显100ml ,B 筒吸入50ml 生理盐水,先经肘正中静脉团注20ml 造影剂,速度4ml/s ,进行预扫描,测降主动脉增强峰值时间,将此时间加上2s 作为冠状动脉扫描延时时间,然后A 筒注射70~80ml 造影剂,B 筒注射30ml 生理盐水,速度设在3~5ml/s,在设定区域按延时时间屏气完成扫描。

1.3图像后处理及评价按多相位窗进行重建比较,多平面重组(MPR ),容积重组(VR ),曲面重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的冠状动脉成像分析
肖红卫林忠海项新民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 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本院2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应用16
层螺旋CT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显示冠状动脉,分析图像质量、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

结果低心率下多层螺旋CT 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及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左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最优相位窗为75%R-R 间期,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优相位窗为65%,较好地显示管腔狭窄及斑块钙化性质,并对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结论1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较高特异性及准确性的一种经济、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的初步筛选及评
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 ;心率;图像处理[中图分类号]R816.2
作者单位:334000上饶,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放射科
漫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即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和钙化,并伴溃疡样病变,即“龛影”。

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壁内血肿,其范围可局限或弥漫。

1.3.3间接征象(1)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可局限
也可广泛,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增厚或高密度影。

(2)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的表现。

(3)其他征象如粥样硬化斑块、内膜钙化等。

1.4PAU 临床意义该病常见于老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PAU 最主要
的诱发因素。

PAU 急性发作较常见,患者常常出现与经典主动脉夹层相似的胸痛或胸背痛的临床表现,也可见纵膈积液、心包及胸腔积液、晕厥、声音嘶哑等症状。

1.5PAU 与AD 、IMH 的关系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
动脉溃疡(PAU )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典型的主动
脉夹层(AD )始发于主动脉内膜和中层撕裂,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破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将中层分离形成夹层,主动脉壁分离层之间被血液充盈形成一个假腔,真假腔形成所谓的“双腔主动脉。

而主动脉壁内血肿(IMH )1920年首次被尸检证实,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了,多数学者认为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及中膜营养血管的自发破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造成内膜断裂使血液渗入血管壁中层造成[3]。

参考文献
[1]Stanson AW,Kazmier FJ,Hollie R,et al.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 -ic ulcer of the aorta: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 -tions.Ann Vasc Surg,1986,1(1):15
[2]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等.电子束CT 诊断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2):172
[3]金敬琳,戴汝平,何沙,等.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电子束CT 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10:740
(收稿日期2010-0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