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21年高考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21年高考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一、概念阐释“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

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2015全国1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9全国1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全国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 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 反对的依据。
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 题的建设性意见。
时评性作文分析:
• 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 即评论,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 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 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 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 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 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是作文考试常见的形式。
• 依据材料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 图画材料; • 依据内容,可分为寓意类(比喻类、 故事类、名言诗歌类)和时事评论类 材料(又叫任务驱动型)。
• 写作时要依据材料的特点分清类别, 依要求进行作文。
一、学习目标
• 1、掌握时事材料作文结构模式
• 2、写好时评类作文的开头
二、写作“任务”的类型
• 3、交换意见式写作任务。 即写作任务是一个具有可讨论性的话题,让学 生充车时接电话,家 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 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 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 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 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 老陈进行了教育和 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 博上。此事赢得 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经媒体报道后, 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 或 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 的看 法。
• 三、对策: • ①关心大事,多读评论 • ②学会社会热点评论的写作.
“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 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 话题作为话题材料,要求考生贴紧 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 达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时效性、说理性。

“时事评论”(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时事评论”(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06
时事评论的注意事项
遵循客观事实和证据
1 2 3
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
在撰写时事评论时,务必核实所引用的数据、事 实和证据的准确性,避免因信息误差导致评论失 真。
引用权威来源
为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应优先引用权威机构、专 业媒体或可靠网站的信息,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 可信度。
对比不同观点
在分析事件时,应注意收集和引用不同观点的材 料,以便更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各个方面,避免偏 见和片面性。
优点分析
观众与主播实时互动,内容多样,满足不 同需求。
范例三: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
总结词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 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安全、伦 理等方面的担忧。
01
02
技术发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 性进展。
03
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
应对策略
加强立法监管,促进伦理准则制定, 开展公众教育。
批判性思维
在对比不同观点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点,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和立 场。
05
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评论
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
探究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
分析历史进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理解现象的 演变过程。
挖掘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研究相关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 等对现象的作用。
关注个体与群体心理
分析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动机,探究它们如何影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探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01
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或措施。
02
分析方案的实施难点和可能的副作用

2024时事评议类素材作文

2024时事评议类素材作文

2024时事评议类素材作文标题: 2024年时事评议:纵览全球局势与中国的发展机遇引言:2024年的世界充满了变数和挑战。

不断变化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对各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与责任。

本文将以全球局势为背景,探讨2024年中国在经济、技术和外交领域的发展机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评议。

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2024年,全球经济格局面临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西方经济体正面临着内部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挑战。

与此相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快速增长和稳定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引擎。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的消费市场也正在迅速扩大,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追逐的热土。

中国经济的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将为中国带来更大的改革和发展机遇。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挑战。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外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和调整也对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完善国际经济规则,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和影响力。

二、技术革命与创新驱动的发展2024年,科技进步和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各个领域。

中国以其创新和技术投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之一。

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为全球技术赛跑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的技术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引领未来的产业。

中国的科技创新还将带动相关领域的人员培训和就业机会。

然而,中国的科技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管理,确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新闻短评及时事型

新闻短评及时事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揭示意义——该怎么做
• 根据下述消息,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火了,没 有火了中国文学,却火了当地早已不种了的红高 莫言故居的红胡萝卜被拔光成为 粱,火了高密街上的火烧、饺子和山药,更火了 群体行为事件,让我们在众多的媒 莫言家的五间土房,尤其是小院中那一片葱郁的 胡萝卜更火了,因为《透明的胡萝卜》是莫言的 体、游客的狂热与迷乱中看到了 成名作,还被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据 滑稽闹剧般的世间百态。迷乱与狂 《北京晨报》报道,莫言故居小院中原本郁葱的 一片胡萝卜秧苗进来成了很多媒体镜头中的“常 热导致的必将是错误与荒唐,人在任 客”,可惜仅仅过了20天,胡萝卜秧苗已被络绎 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理智。 不绝来参观的游客抢光,原本凹凸不平的小院也 被踩得光溜溜。而与胡萝卜同遭此“劫”的还有 概括——揭示意义——该怎么做 莫言故居的树苗、墙角的草、晒的黄豆等。一位 中年女游客眼见在院子里找不到任何东西,索性 把莫言旧居墙外的树叶抓一把在手上说,让儿子 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佑儿子明年考上北大。
答题思路: 观点——理由(多角度) (作文上的分论点)
• 2009年高考考生见诸报端最多的当属最终被取消 了录取资格的何川洋。这个重庆文科状元还没来 答案:(1)高考应该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 得及为自己的高分庆贺,“更改民族成分”的丑 平等竞争,作为学生,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 闻一下子就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到底该 式的造假。(2)应严厉处罚家长和相关责 不该取消何川洋的录取资格,针对这个争论,某 任人,给何川洋一点宽容,让他至少还有机 报记者随即进行了采访,试根据以下不同人物的 会进入其它的学校深造。(3)我看何川洋 身份补写出相关的回答。 这个孩子还是有本事的,否则加分也考不上 (1)一高二学生: 状元,所以还是别毁了有真才实学的孩子! (2)一学生家长: (4)考试造假应该严打、打尽!违规就得 (3)何川洋的老师: 惩罚,不然高考谈何公平? (4)教育部主管官员: 答:

高考新材料作文分类指导

高考新材料作文分类指导

高考新材料作文分类指导作者:袁安彬曹保顺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3年第04期从2012年高考17道作文题来看,最突出的特点是材料型作文题的普遍使用,作文材料本身也更加丰富多彩。

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作文复习备考,我们就材料作文中的几种常考题型加以具体分析并给以写作指导,希望考生能够从中获得启迪。

一、新闻时事类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是指提供的作文材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借此考查学生如何分析、思考、议论、评析这些时事。

如何写好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不妨注意以下几点:梳理情节。

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情况下是一则情节性强的故事,主旨含蓄,不像一般材料那样有明确的中心句或主旨句,整个故事的主旨常常蕴含在故事情节中。

因此,梳理清楚整个故事情节,就成了概括这则故事的重点。

任何从情节某一处信息出发的审题,都是片断的、零碎的,都将是悖逆主旨的审题。

如2012年高考重庆卷材料,其材料“保安救人”取自2012年4月20日《参考消息》刊载的文章,这则故事的情节意义可以梳理成“某某因导致某某果”这样一个蕴意框架,因此不管考生从哪个角度来立论,其中心论点必须是在探讨某个范畴产生的结果或某个范畴延伸出来的关系。

有的考生选择“善良”或“坚持”等命题,这只能算情节中的局部信息,只有改成“善良产生怎样的结果”或“坚持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才算扣题之作。

比拼亮点。

时事类材料作文因为是生活热点或生活现象,作文与现代生活相近,学生认知也很相似,因此这类作文容易写得雷同,篇篇相似,千人一面。

考生要感染阅卷老师,在众多的应试文章中要能跳得出来,就要凭借文章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亮色,使阅卷人共鸣、感动、叫好。

这就需要考生立意时要高远,不要仅停留在这一个事件上,要善于联想类似事件,分析这一事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的本质的东西,借以提高认识的深度与高度,而不能仅仅局限在问题的表面上。

还以2012年重庆卷作文为例,材料在情节中展现了善良、礼仪带来的美好结局,铺展了“细节决定成败”的论题,但仅仅局限于此,恐怕也很难写出出众的文章,如果能够运用有文化厚度的材料,站在中华文化或世界文明的角度上,立论或叙说人性良善的威力、细节成败的道理等命题,无疑给自己的文章营建了亮点,争取了获得高分的极大可能。

7、时评类材料作文——谋篇布局(公开课)

7、时评类材料作文——谋篇布局(公开课)

课后延伸:优秀时评何处寻?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评论 性的节目,具有参考价值,比如: 电视媒体上有央视的《焦点访谈》 广东电视台的《社会纵横》、《今日关注》 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 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小莉看世界》、《文 涛拍案》等等。 另外,《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都 市报》、《羊城晚报》《新京报》台湾的《中国时 报》《联合报》,香港的《明报》《信报》等报纸 也有许多精彩的时评文章。
时评类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 概括所评之事:何人做何事遭到评价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 点,进行立意。最佳立意的三种思路: A、赞扬式 B、批评式 C、建议式 3、评论的两种模式: A、就事论事 B、就事论理
作文专题写作指导
时评类材料作文 ——谋篇布局
1、通过审题立意演练巩固时评类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 2、通过“读范文——评范文——实战演练” 来掌握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模式。 3、通过掌握时评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和写作模式从而掌握其谋篇布局的思路。
第四步:联(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
分析:①相似联想,类似举例 ②有小观点,体现层次(并列、 对照、层进)③例后有议,议要扣题(回扣论点)
高调慈善能唤醒冷谈之心,谁也不可否 认。在看待高调慈善时,我们不妨用客观的 心情,审视自己的心态去看待。陈光标就像 风向标,指向中国慈善事业光明的明天。当 社会不再需要高调慈善的时候,才能标示着 结:点题,倡议 一个民族的醒悟吧! 劝勉,引人深思 问题:此段有何特点?
高调慈善能唤醒冷谈之心,谁也不可 否认。在看待高调慈善时,我们不妨用客 观的心情,审视自己的心态去看待。陈光 标就像风向标,指向中国慈善事业光明的 明天。当社会不再需要高调慈善的时候, 才能标示着一个民族的醒悟吧!

“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指导

“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指导
考生只要就“最”文化,选准与此种社会现象相关的一个角度,切 切实实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可正面褒扬,也可反面鞭挞,也可从正 反两方面辩证看待,皆为切合立意。但观点要鲜明,行文不枝不蔓。 如:1.从评价“最”文化的角度:理性(或正确)对待“最”文化。 (1)理性看待“最”文化流行;(2)让“最”文化回归初心; (3)是虚荣作怪还是榜样带动?(4)做好文化取舍;(5)流行 文化要有度(从“最”文化的角度谈);(6)拒绝低俗,高雅中 前行。 2.从肯定“最”文化的角度:(1)让最文化传递正能量;(2)做 好自己,弘扬正气;(3)不求最好,只求更好。(4)做好自己, 弘扬正气;(5)让“最”文化点亮生活。3.从否定“最”文化的 角度:(1)勿让自己迷失于“最”文化;(2)切忌盲目跟风;
本次作文材料是一个社会现象——“最”文化,命题人中性地 提供了语料,不偏不倚,所列例子既有正面、传递正能量的“最” 文化,也有反面的、反映了浮躁心态的“最”文化。从命题意图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是考查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评析和看法,写一篇时评(时事评 论)——漫谈“最”文化(观点需集中)。 一、审题角度与立意(一)切合题意
亮出观点
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引 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 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 至想到卖肾;07年3月25日杨丽娟如愿见到刘德华, 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07年3月26日,其 父在香港跳海自杀并在遗书中指责刘德华冷血。
(二)符合题意
平时写作训练,学生写材料作文较多,对时评的写法较为陌生,因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热议事件(含解析)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热议事件(含解析)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热议事件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厦门机场候机室,一名乘客脱掉鞋袜横躺在休息椅上自顾自地睡觉,这一举动给其他候机乘客带来了不适。

此时唯有一名男子挺身而出,对该乘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批评制止,但该乘客无动于衷。

男子见劝说无效,愤怒地将其鞋子扔进垃圾桶。

事件经过的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赞有疑。

对于这一事件,你怎么看?请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月24日,“穷游者”孙永得到杭州警方救助并被送到了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登记后发现,孙永这个27岁的甘肃小伙子,四年多时间内,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他每次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就去救助站寻求救助。

据了解,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已为孙永购买了回家的火车票,但孙永向民警表示“还是会中途下车,继续旅行”。

(1月31日《北京青年报》)这一事件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孙永被救助符合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关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救急难”的规定;也有人认为,孙永的情况不属于《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的范围;也有人提出,穷游是自食其力,一边挣钱一边旅行,认为孙永这样的行为不是“穷游”是“乞游”,浪费了社会救助资源……对于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你想对“穷游者”、有关部门或社会公众说点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对象,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琅琊榜2》汇集了很多优秀演员,其中有已经在娱乐圈奋斗多年的老人,也有一些在念书的学生,比如曾经在《北爱》和《唐人街探案》中有不错表现的刘昊然。

刘昊然既然是学生,想要拍戏必须先和学校协调好,要申请一定的假期,还要处理好功课考试等事情。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就事论理,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材料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

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准题意】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2)批评顾校长:①为何不未雨绸缪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天地日月尚且有盈有亏,更何况世上的芸芸众生呢?纵使有一些缺陷,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便能够在世间立身。

可是无知世人却诸多留难,求全责备,实在可笑可怜。

指导作文审题,学习范文借鉴写作

指导作文审题,学习范文借鉴写作

指导作文审题,学习范文借鉴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仰望天空陈衍强(云南)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来我家过年的想法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随时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2020.01.22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日本某学校给学生家长发去这样的校园通知:“随着信息在新闻和网络上不断扩散,大家不要对中国以及在武汉生活的人产生言论上的不平等对待,请各位家长和孩子说起这事时要从培养孩子的正确人权意识出发,注意言行!”写作任务三选一:(一)诗作《仰望天空》发表后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这不是诗,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挑战了“中国人的底线”,还有人认为诗人有创作的自由,而作者自己则回应称只是想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提醒人们减少走动,防止疫情扩散。

对这首诗,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一,写一篇800字的文学评论,阐述你的观点,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全民防疫、宅居在家的特殊春节,一定与家人有不少温情故事。

请给材料二中日本学校的学生写一封信,让他们了解你近期在中国的生活,讲述你的春节故事,落款为“来自中国的一名考生”。

要求以记叙为主,不要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本题分列了三个不同的任务供同学们选择。

不管选择哪一个任务,对于刚刚接触新课程的考生来说,题目都具有不小的挑战性。

我们下面分别来进行解析。

任务一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和体验情感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任务一正是着眼于此,设置了两个难点。

其一是“文学评论”这种特殊体裁的文体写作。

虽然使用新教材的地区考生在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详见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上册第69页)已经对文学短评的写作有所涉及,但根据实际的成文效果来看,考生中依然存在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混同的现象,在行文中也经常出现“我觉得”、“在我看来”等过分偏重个人阅读体验的表述,忽视了文学评论写作的专业性与开放性;还有的考生将文学评论理解成新闻评论,在评述的过程中,将评论对象泛化;亦或者将文学评论的艺术性湮灭在对文本“肢解”般的“分点答题”过程中,都是不可取的。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之二-新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之二-新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审题指导湖北胡平二、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给出一则材料(一首小诗、或一则寓言、或名人名言,或时事新闻等),不指定标题或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新材料作文大致上可分为事例类材料作文、事理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和组合类材料作文四大类。

1、事例类材料作文该类作文的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其审题切入角度是“抓因果”,即由事实的结果探求原因,从而提炼出主旨。

[例题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莫泊桑曾投在福楼拜的门下,福楼拜对他十分严格,教导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才气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青年人,你努力奋斗吧!”莫泊桑十分认真地听从福楼拜的教导,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一直苦练了十年,才写出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导引]材料是一则名人故事,故事的结果是莫泊桑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写出了轰动法国文坛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原因何在?阅读材料,可以找到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老师福楼拜严格教导,由此可以引出“严师出高徒”的立意;二是莫泊桑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由此可以引出“成功源自坚持不懈”的立意。

[边学边练]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每年此时,街头都会涌现大批学雷锋志愿者。

然而,这样的学雷锋形式却遭遇到种种尴尬:在某敬老院,第一拨“雷锋”来了,帮老爷爷洗澡,老爷爷很开心。

洗好了,穿上衣服,第二拨“雷锋”又来了,又给老爷爷脱衣服,接下来还有第三批、第四批……不久前,南京还曝出了敬老院拒绝3月5日学生来学雷锋的新闻,敬老院负责人说:“学生无非是来打扫卫生,可现在敬老院都有护工,他们来了反而增加了敬老院负担。

”你看了上述新闻有什么感悟和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评论文章。

2024届高中语文备考—作文《彭清林见义勇为救人》写作案例

2024届高中语文备考—作文《彭清林见义勇为救人》写作案例

高中语文备考—作文《彭清林见义勇为救人》写作案例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评论时事的热情,通过讨论外卖小哥见义勇为行为,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2.立足“是什么”思维,层层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思考走向深入。

教学要点:一、导入时政新闻导入,引出话题彭清林从十米大桥飞身救人案件。

二、时事视频引导学生情感与思考1.视频播放,初步感知视频大概内容:救人场景中,有人打电话,有人议论,有人劝阻。

面对别人的劝阻,彭清林深呼吸,试跳,毫不犹豫跳水救人。

救人后默默离去,继续送外卖。

事后接受采访,认为自己面对十几米高的距离也认怂,但人命关天,生命至上,每一普通人在那种情下都应如此。

师: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听到、想到什么?讨论对彭清林救人视频的观看感受,引起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发言要点梳理归纳:救人细节上:别人的劝阻深呼吸、试跳、毫不犹豫,救人后继续送外卖,虽然自己认怂,但是依然从十几米高的桥上跳下——义无反顾、奉献情怀;快递小哥自我心理:认怂背后是真实心理,唯有如此才能坚持外卖小哥救人时的无畏;珍惜生命的话语,是救人者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珍视。

情感上:震撼,敬佩:对善良与奉献精神的追求;思维上:为什么义无反顾去救人,其背后是生命至上的价值信仰,是奉献情怀的体现;2.讨论话题,由表及里彭清林的纵身一跳为何感动了万千?彭清林的英勇纵身一跳背后有那些正能量?教师出示案例:案例1:这一跳,跳出了平凡英雄的善良本心。

彭清林的这一举动之所以如此触动人心就在于他的真实。

面对12米的高桥,他害怕过、犹豫过、纠结过,但在两次挣扎后他仍然坚定地选择纵身一跳,为了生命敢于不顾自己、为了救人敢于迎难而上,正是这种纠结之下的坚定选择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他的勇气与真心,让全网络都在为这种无私无畏的大爱所震撼。

案例2:这一跳,跳出了放慢脚步的时代呼唤。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人都行色匆匆,只顾低头赶路、只求利益至上,渐渐忽视了对身边人的关注、忽视了一份善举带来的影响,因此彭清林的这一跳才更加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因为他唤起了慢下来关心身边人的意识,让众多中国人再次感受到一次援手、一句关心对点燃一份希望、拯救一条生命的巨大能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新闻事件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月27日凌晨,汶川县绵虒镇板子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当天,泥石流灾害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转移受困村民,消防员架起高高的绳索;为了保障供给,消防员攀登悬崖峭壁运送物资。

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消防员让老人踩上自己的肩膀,以肩为梯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那一句“奶奶,我背你”令无数网友泪目。

无数网友纷纷到消防队送上自己的“心意”,更有少年立志“将来我也要当一名消防队员”。

这则新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新闻评论,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段时间,一些家长故意用言语惹怒孩子或送走孩子小心呵护的宠物,让孩子情绪崩溃而哇哇大哭的短视频层出不穷。

这类“萌娃搞笑视频”通常伴有轻松的配乐、搞笑的表情,往往能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很多流量。

然而,也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父母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你对这则新闻有何评论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时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00后女孩退房后屋里遍地垃圾”的新闻冲上热搜,于是00后被贴上了“任性幼稚”的标签;“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频频引发讨论,于是00后又被贴上了“敢于向潜规则说不”的标签。

有人认为这样的标签生动形象,是00后的真实写照;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标签以偏概全,让00后背负了不该有的刻板印象。

作为00后的你,对于这样的“标签”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

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互动,真心不错!
你知道吗?新能源汽车现在可是热门话题。

全球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新能源汽车就成了绿色出行的关键。

我国还搞了个充电峰谷电价机制,这样大家充电更便宜了,电网运行也更稳了。

不得不说,我国在新能源技术这块儿真是有创新力,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都出了大力!
“一带一路”这合作,真是硕果累累啊!
说起“一带一路”,那可真是个好东西!10年了,各国一起建设基础设施、做生意、搞文化交流,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这种国际合作模式真的让大家都受益了,也给全球经济复苏添了把火。

这种共赢的事儿,谁不喜欢呢?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碰撞挺有意思!
现在的社会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老是在碰撞。

这种碰撞让文化变得更多元、更多样,但也让人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价
值观。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文化可以互相学习、融合创新,让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啦,也得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加多彩多姿!。

对时事新闻进行评论的作文

对时事新闻进行评论的作文

对时事新闻进行评论的作文
最近,时事新闻从各个角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信息。

有些新闻报道令人深思,有些震撼人心,有些激励人们开阔眼界,有些甚至引发民众对政府政策进行挑战。

因此,对这些新闻进行评论,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要进行时事新闻评论,首先要搞清楚这则新闻所涉及的内容,明确事件的发生背景,了解事件发生后的进展情况,分析事件带来的影响,查阅有关资料等等。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通过分析和综合参考,才能正确地对新闻进行评论,给出准确而有根据的见解和判断。

时事新闻的评论,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能有偏见和歧视,而应兼顾不同视角,形成客观的判断,尊重不同政治和社会发展趋势,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思考和表达。

同时,在对新闻进行评论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伦理道德规范,尊重各方的意见,避免说攻击性的言论,做到客观公正,言行举止得体。

此外,在新闻评论时,应准确地把握事件本身的实质,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要理解某一事件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加强分析能力,更准确地预测发展趋势。

同时,要避免偏激主观,无视社会现实,强求结果,在不损害正当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出实际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最后,应更多地利用新闻评论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用真诚的心去思考实践,带给读者新的视野,促使社会阳光明媚,文明进步,以极大的努力,推进社会的新发展,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树立新的
时代梦想。

评论时事新闻,本质上是以客观必要的态度去思考和表达,认真深入挖掘信息,尊重各方的意见,避免偏激主观,不断的深思熟虑,给出科学的看法,更好地服务社会,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迎接良好的未来。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

2024新闻时事及适用作文主题英文回答:2024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In 2024, there were several significant news events and current affairs that captur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One of the major news stories was the global climate crisis and efforts to combat it.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a pressing concern for many years, but in 2024, it reached a tipping point.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hurricanes, wildfires, and floods, became more frequent and severe. This prompted governments,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to take more urgent actio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ansition to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implement sustainable practices. The urgency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became a rallying cry for people across the globe.Another important news event in 2024 was the ongoing COVID-19 pandemic. Whil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d been made in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the virus through vaccination campaigns and public health measures, new variants and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continued to pose challenges. Countries had to adapt their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emerging issu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well-being of their populations. The pandemic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global cooperation and solidarity in addressing public health cris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worked together to distribute vaccines, share resources, and support countries in need.In addition to these global issues,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in technology and space exploration in 2024.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continued to reshape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job market. The ris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smart homes, and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s became more prevalent in people's daily lives. Furthermore, space exploration reached new heights with the successful launch and landing of crewed missions to Mars.This mark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human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and opened up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colonization and scientific discoveries.中文回答:2024年的新闻时事包括了几个重要的事件,吸引了全球人民的关注。

时事新闻评述类作文指导

时事新闻评述类作文指导

时事新闻评述类作文指导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时事类新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文中观点的“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

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材料的认识,可褒可贬,可评可争,可谏可讽,可嘻笑怒骂,也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可以。

其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

这类材料作文,在写法上既要有评,又要有析;既要有自己明确的判断,又要有深入、透辟的剖析给予支撑。

同时还要有类似现象的联想,或由此及彼加以延伸拓展,以避免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限。

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评定事件是非得失,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但又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

一、感受社会现象类作文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

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代言”,江西卷的“圆明园铜兽首拍卖”事件;2011年课标卷的对“中国变化”所见所思所闻所感,大纲卷的“彩票最诚信业主”;最近,洛阳市期中考试的“时代观念变迁”等。

二、社会现象类作文特点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

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

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3、要有说理性。

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三、社会现象类作文写法1、概括出现象(是什么?)2、分析现象:(为什么?)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3、如何解决?(怎么办?)4、小角度切入立意:(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叙(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写作“部分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审题指导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时事类新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文中观点的“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

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材料的认识,可褒可贬,可评可争,可谏可讽,可嘻笑怒骂,也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可以。

其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

这类材料作文,在写法上既要有评,又要有析;既要有自己明确的判断,又要有深入、透辟的剖析给予支撑。

同时还要有类似现象的联想,或由此及彼加以延伸拓展,以避免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限。

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评定事件是非得失,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但又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

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结构。

具体结构一般是:
叙(概述材料)——评(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分析评价事件或人物行为的本质或意义、危害)——联(由此及彼,联系相似、相对现象加以延伸拓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回扣材料,总结全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

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
2)批评顾校长:①为何不未雨绸缪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
【例文展示】
例文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天地日月尚且有盈有亏,更何况世上的芸芸众生呢?纵使有一些缺陷,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便能够在世间立身。

可是无知世人却诸多留难,求全责备,实在可笑可怜。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和材料科学家,他在主持欢迎宋楚瑜到校发表演说时,因为引用的诗文用字冷僻,一时卡壳,以致尴尬了一番。

事后便有无知的人大发议论,道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全无文学底蕴。

又道校长不学无术,甚至还有要顾校长引咎辞职之说。

其实有心人细心一想,便知此等言论全不足道。

顾校长作为科学工作者,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于文学言辞上稍有欠缺,当然在所难免。

而且顾校长在物理、材料应用方面为我国贡献良多,怎能因此小失就要引咎辞职?顾校长虽然一时读错了文字,但瑕不掩瑜,他的才能人格并不会因此而被抹杀被贬低。

顾校长,依然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的校长。

(叙、评事件)
韩愈在其名著《师说》中反复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表明每个人学识才能各有高低,技巧手艺各有不同。

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值得学习,绝对不因某方面某科目的不足便可以耻笑。

而且天下间每门技艺,每个学科都有极其深奥的原理,不少人穷其一生之力尚且未能钻研透彻,何况要样样皆精,科科都晓呢?由此可见,在某科有缺失不必可笑可耻,反而是那些只会大发批评,高谈阔论的人才是不学无术之人。

其实不仅对不擅长的科目会出错,就是那些长年研究本门学科的专家学者也难免会马失前蹄,在最熟悉的地方摔一跤。

清代著名学者朱起凤,饱读诗书,自命不凡。

但他在学堂教书期间,却有一事令他无地自容。

有一天,朱起凤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看到“盘施两端”,以为是“首鼠两端”之误,遂作更正。

殊不知这词语出自古典,与“首鼠两端”的含义完全不同。

于是乎全院扔书毁册,指桑骂槐地指摘朱老先生学识短浅。

朱起凤虽闹此笑话,遭此大辱,却并不代表他一无所成。

流传至今的珍贵文籍《辞通》便是这位朱老先生所作。

难道后世会因为他的一点的疏忽,一丝的纰漏,就抹杀了他在文字学上的贡献吗?诚然,我们能包容朱子的过失,当然也应该理解顾校长的出错,因为,那毕竟是美璧微瑕。

(联系相似的事例作论据,支撑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应对顾校长的小小失误予以包容,而不应求全责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优劣。

我们不能“以一眚而掩大德”,只一味地攻击别人的缺点,全不顾别人其他方面的优点和贡献。

为山九仞,依然有棱有角;为海
万丈,仍旧有深有浅。

我们只会惊叹于山之高大,海之壮阔,却不会责山之棱角,骂海之有浅。

(以山海作类比,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顾校长虽然有失,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以一眚而掩大德”)
山水亦然,何况世人!(收束全文)
23+23+8=54
点评本文就顾校长“卡壳”之失而遭指责一事,为顾校长辩护。

辩护的理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顾校长虽然有失,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以一眚而掩大德”。

例文2一字千斤
清华大学校长在宋楚瑜先生的欢迎仪式上出了一次糗:在念一首诗中的某个字时卡了壳。

这一卡壳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顾校长及清华大学。

顾校长大概也为此背负了很大压力,真可谓是“一字千斤”。

有人说:顾某人是物理学家,不会念古文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清华大学的校长竟然不会念古文,反映了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

这两种意见我都不以为然。

文理之别当然不可以成为卡壳的借口,但由此得出“人文精神欠缺”也未免太过片面。

我认为,这“一字不识”
反映了责任心的问题。

平日里的家人、朋友间读错一个字,不懂一个字当然没有问题,也没有人会追究。

但顾校长不是正在家里吃饭,也不是正在与朋友聊天,而是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加一个特殊的活动。

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就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他代表了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学府之一的教育水平;作为主持,他掌握着欢迎仪式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将在全世界的媒体中出现的公众人物,他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中国;作为大陆同胞,他是与台湾同胞互通友谊的信使。

这着这多重身份的顾校长,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讲话更加谨慎些呢?再者,古文在现在并不常用,不会读也在情理之中,骂得响亮的人也不见得有多少个能读出那个字来。

但是,连小学生也知道,不会读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这种很简单就可以避免卡壳的办法,为什么身为清华大学校长却没有采用?如果在讲话之前认真地看一遍诗句,发现有难读的字马上想办法解决,那么还会出现卡壳的“事故”吗?当然不会!所以,归结原因,只能说顾校长的责任心不强,对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

在某些人看来,一字不识也许是个无伤大雅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个字值千斤重啊!这种不负责的现象当然不仅仅发生在顾校长一个人的身上。

在我们的身边,在电视里,在报刊上,随处可见类似的错误。

顾校长只是“一字不识”,没有查字典;媒体们却把那些错别字铺天盖地地堆到读者的面前。

从前,人们见到这些错别字还会提出纠正,现在却大都麻木了,面对错别字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媒体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错别字越来越多,到最后,会不会错的反倒成了对呢?人们看错别字,用错别字,教育水平又如何能得到提高呢?
各位肩负重任的文化工作者,在下笔之前,在开口之前,请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责任吧。

因为在你的笔下,在你的口中,对你对我,都是一字千斤啊!
23+23+8=54
点评本文先就事论事,评论顾校长“卡壳”之失在于责任感不强,对自己要承担的责
任没有清醒的认识。

接着并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在评论顾校长之失后,再作拓展,
联系现实,针砭当前文化工作者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文章
立意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