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选3篇)自然界的水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仪器药品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点评)第一板块:游戏引入(一)游戏进入1、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不同水”定出合适的价格。

2、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注: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附表一)。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有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请看网址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p52—53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1、学生上台表演,由于定价“不公”而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2、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初步认识三种水的价值)3、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4、干净得多!5、此时大多数学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梳理]考点1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正、负电极上,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

实验结论: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⑵水是由和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可分成,而不能再分。

练①、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负极产生氧气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l∶2②、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是水元素组成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考点2 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元素):如:等纯净物(种物质)物质化合物(元素):如:等混合物(种物质)练③、生活离不开水。

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矿化水 C.蒸馏水 D.富氧纯净水④、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氯酸钾C、液氧D、汽水考点3 分子1、概念: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⑴;⑵;⑶。

用⑵⑶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构成的;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4 原子1、概念:原子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不可。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如:铁、铜、金等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硫、磷、硅等,如:氦气、氖气等考点5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⑴物理变化:分子本身变化;⑵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改变。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教学过程设计】究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过滤操作来净化水呢?好,就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要点吧。

二、过滤净化水【实验4-1】1.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天然水。

2.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搅拌溶解后,分置于2个烧杯,静置,及时练习、修正,提高对天然水成分和生活用水的净化方法的认识。

通过介绍和分析其中的过滤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过滤的操作上来;引领学生继续进探究“一贴”、“......二低..”、“...三靠..”.2.你可以用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比如,纱布、餐巾纸、纸杯和一些尖端破损的圆锥形的生活容器,等等。

【误差分析、处理】如果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解释: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的差别,体会过滤净化水的奇妙效果。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过滤操作的全过程的要领;进一步理解、熟记过滤操作的关键点。

探究或长久放置时生成沉淀(水垢)。

三、硬水和软水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猜想:(1)用煮沸水的方法,看水垢的多的杂质有没有去除干净;以及水垢形成的原因”,初步了解这样净化所得的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正是这些溶解的杂质(如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结水垢的。

从而引出根据天然水中所含这类化合物的多少,可将其分为硬水和软水;进而过渡到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中。

探也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2)锅炉用硬水时,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4.硬水的软化方法解释:硬水软化就是设法减少或除去其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使其变成软水的过程。

它和前面说的水的净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具体的方法如下:观看图片认识硬水的危害,阅读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知道组成水的元素是氢元素和氧元素,掌握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讲练结合加深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 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会将物质分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可能你们大家都听说过“金”、“木”、“水”、“火”、“土”这几个字吧!其实过去人们就把万物看成是这 五种元素组成,但是到了 18世纪末就有人对水进行研究,确定水不是一种元素,而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 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的组成,为什么说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呢? 板书:课题1水的组成 师:下面请大家看看我这个实验,我是向水里面通电,请大家观察,看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3 — 1)生:(观察后回答)两极都有气泡产生,负极产生的气体只有正极的一半……师:很对,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些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在验证之前请你们看看书上第三自然段, 我要介绍一种物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淡蓝色火焰,遇到火后会产生爆鸣声,如果爆 鸣声很尖锐,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说明氢气很纯。

板书:氢气:遇火产生爆鸣声。

(演示: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 1号试管,将2号管放到火边打开) 生:(观察后回答)1号管是氧气,2号管是氢气。

师:可见水在通电的时候就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和氧气的符号分别是师:氢气和氧气又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古人就没有说了, 其实氢气就是由氢元素组成, 氧气就是由氧元 素组成,那么这些氢元素和氧元素就来自于水里面,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下面请大家看看书 上的讨论,我要请人回答。

生: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参与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没 有发生改变。

师:很好,下面请你们看看我们刚才讲的氢气、氧气和水,他们组成元素的区别,氧气和氢气是由同一种元 素组成,而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我们把这种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 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自然界中的水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熟悉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自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分;〔3〕熟悉水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熟悉水是人类珍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改变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看法价值观:树立水是珍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省用水、自觉爱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分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试验探究:1.水的组成讨论2.纯洁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外表的分布:在地球外表,江河湖海约占地球外表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留意:地球外表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特别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头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浇灌〔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整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供应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得水”4.水污染状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a.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b.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其次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节省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二、水的组成及性质1.水的组成试验:水的电解试验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管子中都消失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消失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Hydrogen〕氧气〔O2〕+氢气〔H2〕点燃——→水〔H2O〕解释:水在通电的状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水〔H2,其次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O〕通电——→氧气〔O2〕+氢气〔H2〕气体体积比:1 ∶ 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目的要求: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重点:1:水的组成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难点:1:水的组成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教学过程: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用文档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纵使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

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这验证了上一章学过的一个什么重要结论?+氢气2H2O 通电2H2↑+ O2 ↑属于分解反应,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几点建议
第三单元课题3
可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或观看有关录象
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课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准 备过滤实验的代用品,课上进行实际操作,鼓 励他们互相学习、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参照课题后的家庭小实验,就地取材 自行设计、制作简易净水器并展示制作优良者
原子概念
第三单元
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的概念放在第三单元,是为了分 散难点。
●要注意初中化学中定义的阶段性。
第三单元
分子和原子的图像
●教材图3-6苯分子图像是IBM公司的Almader 研究中心获得的,图中的白色部分表示苯分子。
问题:从苯分子的图像中,你可得到哪些 结论?
第三单元
●教材图3-7,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汉字“中 国”是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于1993年底至1994年初,在Si的表面上开展原 子操纵研究所获得的。 “中国”这两个字的 “笔画”约2 nm,是当时在室温时,人们在Si 的表面“写”出的最小的汉字,这两个汉字是 经放大约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
自制投影片、课件等以引导学生针对物理 变化、化学变化和不同的化学反应展开充 分的讨论,增加直观性
课题3 水的净化
第三单元
水的净化













软 概念 硬 水 鉴别
含不溶性杂质的水
含可溶性杂质的水
引入主题
活动与探究
简述 实验
特点:
将化学基本操作与水的净化目的结合起来,赋实验予直观、现实 的意义,且与单元主题——水融为一体

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2、既有:洁净旳空气、食盐水、铁水、冰水混合物、
氮气、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硫、液态氧几种物质
属于混合物旳是( )
属于纯净物旳是( )
属于化合物旳是( )
属于氧化物旳是( )
属于单质旳是(

么现象出现? 2、试验完后,两试管中产物旳
体积比约是多少? 3、怎样检验它们?
【试验现象】
1、通直流电后,两极都有气泡冒出, 且与负极相连旳一端放出旳气体速度 较快。
2、一段时间后,与电极正、负极相 连旳电极上产生旳气体体积比约为
1 : 2。
【生成物探究】 现象:
1、正极产生旳气 体能够使带火星旳 木条复燃。 2、 负极产生旳气 体能够燃烧。
2、水通电分解产生旳氢气与氧气旳体积比应 为 2:1,但试验中氢气与氧气旳体积比却 不不大于2:1,原因主要有:
①因为氢气与氧气在水中旳溶解能力不同, 在水中,氧气旳溶解度比氢气大; ②在电解过程中初生旳氧气从电极上逸出之 前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消耗了氧气。
文字体现式课:题 1 水旳构成
通电

课题 1 水旳构成
拉瓦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水曾被 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 纪末,在前人探索旳基础上 拉瓦锡经过对水旳生成和分 解试验旳研究,才确认水不 是一种元素。
一、水旳电解及构成
【提出假设】 水是由什么构成旳? 【探究试验】
如装置所示,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管内旳现象。
【观察试验】 1、接通电源后,两试管中有什
第三单元 自然界旳水
桂林山水 仙鹤戏水
黑龙潭瀑布 天涯海角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水涨船高 水乳交融 车水马龙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自然界的水》教案

《自然界的水》教案

《自然界的水》教案《自然界的水》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实验准备】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电脑显示图片资料)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生:水【点评】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①水的作用师:同学们吃过____葡萄干吗?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____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____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部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全部教案.

第三单元计划 自然界的水辛安一中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社会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 世界和我国水资源 概况,谁的污染与防治等问难题的同时, 以水为载体, 将单质、 化合物、物质的组成、 原子、 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以及沉淀、过滤、 、蒸馏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 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经验。

同时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 容之中。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2、原子、分子的概念;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2.单质、化合物的主要区别;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4.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教学思路:教材在介绍每一课题的内容时使体内各国对实验现象或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的讨论、练习生活的内1、 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 、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2、 化学基本概念3、 几项化学实验操作教学重点: 1 、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能够作用;教学难点: 1.纯净物、混合物的主要区别;纳、联想、分析获得,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小结各课题内容的雅典,因此学习本单元时,要突出实验和探究、联系现实、挖掘本质、把握几组概念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掌握要点,也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单元设计了7 个演示实验、2 个家庭小实验、3 个活动与探究即一个调查与研究,它们对培养实验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及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中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起参与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实习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想象及生活想象探究现象本质,归纳总结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中考热点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与原子的恩准区别以及水的组成、水灾自然界的分布、谁的污染与防治等内容是本单元考察的重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即吸附、沉淀、过滤、蒸馏也是本单元考察的内容。

《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

《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

《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3.掌握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水的利用与保护。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感受水的重要性;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究水的循环过程;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水资源的看法;4.视频展示与图片展示: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2.了解水的作用(15分钟):通过教师简短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如生命之源、洁净之源等。

a.实验展示:进行水的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c.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4.认识水的利用与保护(20分钟):a.图片展示:展示一些水资源被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b.学生发言: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c.知识普及:讲解有关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如节水、净水等。

5.总结和展望(10分钟):结合课堂内容,总结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环境挑战。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3.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4.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通过《自然界的水》教学构思与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说课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说课

三、学情分析
已知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水的组成 学过仪器的连接
未知
溶液 物质的分离
四、重点 难点
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难点: 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
五、学法:
自学 实验体会 归纳
六、教学过程
自然界的水及其净化 自学指导法
活动与实践
过滤、蒸馏
5.请你总结水的存在、性质、用途。
1.参照课本55页,自制 简易净水器。
2.了解或调查郑州市饮用 水源的质量和水净化处理 的方法,写出调查报告。
七 板书设计
3.3 水的净化
沉淀、过滤 不溶性杂质
天然水
蒸馏
可溶性杂质 煮沸、吸附
硬水
煮沸 蒸馏
软水
明矾
高聚 铝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方法叫过滤
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制做过滤器,过滤第三个 烧杯中的液体。
过滤注意事项: 1.一定要使滤纸和漏斗贴紧; 2.使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3.倒液体中要使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4.倾倒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5.烧杯口要靠住玻璃棒; 6.玻璃棒下端要靠住滤纸三层的一面; 7.漏斗的下端要靠紧烧杯内壁。
实验法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多媒体辅助法
应用与实践
教学过程(一)
请同学们用5分钟看课本52页至55页,然 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存在的水哪些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如何区分软水
硬水? 3.用什么水洗衣服既节约水又节约肥皂?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危害? 5.生活中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6.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
通电
2H 2↑+O 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
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点燃
通电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
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分子间存在间隔。

⑶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5、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二、硬水与软水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开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课题4 水资源的保护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拓展性课题 氢气(H 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
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

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
化学方程式:H 2 + CuO Cu + H 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C 、CO )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点燃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
、N
2
、Cl
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
4、C
2
H
5
OH、C
6
H
12
O
6
、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 H
2O CuO CO
2
酸 HCl H
2SO
4
HNO
3
无机化合物碱 NaOH Ca(OH)
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
CO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