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城市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城市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作者:马特

来源:《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人类纪的生态挑战,城市环境的美学再现与阐释话语出现严峻危机,促使西方生态批评研究迎来“城市转向”,城市生态批评开始崭露头角。与传统生态批评理论对荒野自然的推崇相比,城市生态批评不仅研究城市自然环境,还关注人类世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将环境研究、文化研究与城市研究联系起来。近年来,西方城市生态批评研究在生态政治学、文化生态学与非文学文本等领域取得显著的进步,不仅实现对自身研究范畴的拓展,也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城市生态批评;城市自然;文化生态学;世界主义

生态批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西方人文学科领域,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受到认可的研究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理论界的显学。目前,生态批评已衍生出后殖民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多元文化生态批评、动物研究、物质主义生态批评等诸多流派。然而,在生态批评的各种分支研究中,“城市”维度始终处于边缘甚至是“缺席”的状态,导致城市环境的美学再现与阐释话语出现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生态批评(urban ecocriticism)应运而生,近五年在西方学界崭露头角。2014年,知名生态研究学者赛匹尔(Serpil Oppermann)指出,将城市纳入生态批评的实践范畴,可以拓展生态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2016年12月,欧洲生态批评研究的核心阵地《欧洲文学、文化与环境研究》(Ecozon@)杂志特别刊发了“城市生态研究”专题,折射出生态批评在西方学界“城市转向”的前沿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球上各类生物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人文学科内的环境想象在人造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關系中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将会对人类产生越来越直接的影响。目前城市生态批评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外城市生态批评的代表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与国内研究者分享。

一、生态批评研究的四次发展“浪潮”

20世纪60年代,以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出版为标志,美国环境运动开始兴起。20余年后,生态批评学科逐步出现。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学界刊发了诸多与生态批评理论相关的文章。1992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正式建立。自此,“生态批评的文学研究……开始成为一个受到认可的研究领域”①。生态批评自诞生伊始即为一门跨学科研究,涉及自然科学、文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正如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所言,生态批评是一场“越来越异质化的运动”②。正是由于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内包含多种研究方法,生态批评概念本身也

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术语。最简单明了的定义由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 Glotfelty)给出。1996年,她出版的学界第一部生态批评论文集《生态批评读本》(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中将生态批评定义为:“一门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③20余年里,生态批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取得蓬勃的发展,批评方法越来越多种多样,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著作。截至2018年,生态批评已经大致经历了四次发展浪潮。

生态批评的第一次浪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强调将传统的自然书写即荒野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与当前的生态批评学者相同的是,在这次浪潮中,生态批评学者关注环境危机,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有义务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文化与社会现实层面积极探寻解决环境问题的良方。因此,生态批评的第一波浪潮主要是“为自然言说”④,是“一种政治分析方

法”⑤。在这次浪潮中,生态批评学者们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其研究更加推崇自然的价值。

生态批评的第二次浪潮出现在1995年前后。这次浪潮具有现代革新性,开始质疑长久以来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界限⑥,认为这些界限不过是人为建构,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此后,生态批评研究中衍生出更加具有政治性的生态正义运动,致力于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阅读文学文本,以唤醒人们关于阶级、种族与性别的意识。生态正义运动关注贫穷地区人口的窘迫生活,指出这些人作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更少拥有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

2009 年,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家乔尼·亚当森(Joni Adam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首次使用“生态批评的第三次浪潮”这一表述⑦。斯洛维克认为,美国生态批评家帕特里克·墨菲(Patrick D. Murphy)的《自然文学研究的广阔视野》(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一书从全球化与比较研究的角度重思生态批评研究,是生态批评第三次浪潮兴起的标志。在这次浪潮中出现了包括比较式生态批评、地域整体概念与新生物区域主义研究、生态性属研究、动物研究、生态行动主义和生态批评批判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代表作品包括迪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的《没有自然的生态学:环境美学再思考》(Ecology Without Nature: 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①、乌苏拉·海瑟(Ursula Heise)的《地方意识与地球意识》(Sense of Place and Sense of Planet: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of the Global)②等。总体而言,生态批评的第三次浪潮跨越了种族、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将全球生态环境纳入视野,并且开始反思生态批评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意义。

2012年末,斯洛维克在《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秋季刊》撰文指出,随着生态批评研究中“物质转向”(material turn)的不断扩展,生态批评正在迎来以“物质主义生态批评”(Material Ecocriticism)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③。受新物质主义理论(New Materialism)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转而关注环境、场所、过程、力量与经验中蕴含的基本的物质性。物质主义生态批评关注“物质的‘叙述’力所创造的意义与实质是如何与人类生活彼此互动的”,并将物质看作是“叙述的场所,是一种可以言说的物质,在人类能动性及物质本身的自我建构中蕴含有自身的叙事”④。在这一背景下,生态批评的研究对象包括从气候变化文学到生态诗学语言的研究,生态批评实践的实用主义倾向逐渐增强;甚至可以说,在“学术型的生态批评”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