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药亦毒”论附子
是药三分毒,驾驭立奇功,名老中医谈附子
是药三分毒,驾驭立奇功,名老中医谈附子今日分享——高老运用附子之经验高老师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高度,立足于肝肾两脏之生理病理特性,认为附子,辛甘大热,下补肾阳以左旋肝木,从而达到恢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黄元御《四圣心源》:'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
坎阳亏虚,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
附子秉水中之阳而生,为温肾达阳之要药。
肾水温暖,则肝木得以舒畅条达,而不为病;且肝为木质,生于水而禀受火胎,恰合附子秉水中之阳的药性,故附子既温壮坎阳以生肝木,又温升肝气以条达气机。
高老师临床应用附子有以下体会:附子可温阳活血附子入肝肾,能温肾暖肝升发肝木,肝木得升,则气血调畅,从而起到温阳活血,条达肝木的目的。
常用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高老师认为该方集'温通散'于一身,三者相互配合,以通行血脉。
附子在方起'温'的作用,是该方能活血行瘀的关键药物,附子温坎阳升木陷行瘀血,故能温阳活血。
附子可温阳升提附子温肾水以涵养肝木,肝木得禀火质而升,故能升提肝气不致陷下为病。
常用方:乌梅丸。
高老师立足于足三阴肝脾肾生理特性,提出肝气温升,升而能固。
人体气机升扬,脏器位置的稳定,实际上是肝脾肾三脏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独脾气升提固摄,其中肝主升,脾为固,肾是根。
正如《伤寒论》338条:'……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所论述的久利,就是肝脾肾三脏同病以致阳气不升反陷,升降反作,阴阳逆从。
附子一药在方中既温肾且升肝又固脾,能够起到三阴同调的作用。
附子可温阳熄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黄元御《四圣心源》:'肾气者,风木摇撼之根……'可知风者肝肾所病,根在肾而发在肝。
所以附子能够暖水生肝以熄肝风。
附子——集奇效与剧毒于一身
附子——集奇效与剧毒于一身附子“附子”是因为“附乌头而生”而得名。
李时珍解释乌头、附子的关系时,用了多见的芋来作比喻。
乌头好比是“芋魁”(俗称芋头婆),附子则像是围着“芋魁”生长的芋子。
也就是说,乌头、附子同为一种植物,但乌头为主根,附子是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临床运用则以附子为多。
如果说大黄、黄连是中药寒性药的代表,那么热性药则要首推附子、乌头了。
附子作为回阳救逆药,是张仲景挽救阳气衰微(包括今所谓休克)、阴寒内结的主药。
所以古人称赞它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能“斩关夺将”。
此外,附子、乌头还能散寒、除湿、止痛,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寒湿疾病,如寒疝腹痛、阳虚水肿、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等等。
若辨证得当,常可药到病除。
成药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多种疾病效果也很好。
药用历史据考证,乌头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药物之一。
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堇”字,汉代的贾逵认为“堇”就是乌头。
公元前7世纪的骊姬曾“置堇于肉”来谋害政敌。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用上了乌头,因此,乌头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批药物之一,应该毫无问题。
翻开中国古代的本草典籍,可见到有乌头、附子、天雄三个看似不相干的药名,其实,他们是“一母同胞”,均源于毛茛科(Rantlnclalaceae)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baelii Debx。
这种植物的干燥母根入药,称乌头;其干燥子根,直接或经加工后入药,分别称附子或制附子;根部为一体、细长较大者称为天雄。
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乌头为中药川乌和附子的法定原植物来源种。
中药乌头与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记载煎乌头汁为“射罔”,可以杀禽兽。
这说明最晚在汉代,人们已经会提取乌头的有毒成分制成箭毒来猎取禽兽。
要将毒性这样大的药物用于治疗,显然必须经过炮制减毒。
最晚在东汉末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熟练掌握了炮制附子的技术,在《伤寒论》113方中,有附子者,多达21方。
附子炮制,服用附子中毒的原因,中药研究
附子炮制,服用附子中毒的原因,中药研究自郑钦安宗师以来,中国各地的扶阳名医,多为得享八九十岁之修龄,甚至寿过百岁者。
扶阳名医之间,多有长期大剂量服用附子剂养生袪病的习惯。
若以每周服用二两附子来计算,毕生服用附子量,应至少达五百斤,多者更愈千斤以上,故长期服用附子之安全性,应不容置疑。
仲景先师之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药不眩冥,厥疾不疗。
反观目前,同业几乎全有普遍共识,生附子之乌头碱,经加热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后,毒性可减低近二千倍,故医者一般均会嘱患者先煎附子。
故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肯定远高于仲景时代,毒性理应极低。
作者海云青飞:哲学家,生命科学家,传统文化第一人,唯一悟道者《悟道相对论》、《中医有毒吗》、《黄帝内经是真的吗》、《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可是,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甚至有所谓累积性中毒的报导。
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会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应的中毒表现所苦。
甚至因而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常反应频生的问题。
笔者原籍四川,曾任职临床脑外科医师,考研后专志研究中医,近年来之主攻重点,为扶阳方药治疗肿瘤。
因有文献指出,江油附子具独有药理成份,用于临床,呈特异之双向调节性,笔者考虑此或为川地之扶阳名家,领先发展出(病在阴者,扶阳益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特殊用药心法的药理背景之一。
此外,笔者亦盼能对附子加工时的有效成份流失问题,有所跟进。
故于本年夏秋期间,返回四川江油,多次深入各江油附子农户查访,更自行动手炮制附子,试验药效,历时数月。
笔者初期和附子农接触时,其戒心普遍极重,连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直至笔者多次表明,只为自行生产优质附子,以求改善临床疗效,并多次一同下田,一同采购, 甚至长期在其家中食宿与共,如是投身附子农与加工户群体一段时间,得其认同为自己人后,才得以听到真说话。
扶阳要药附子自述+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超大附子用量案例+附子惊魂————好中医真是难当
扶阳要药附子自述+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超大附子用量案例+附子惊魂————好中医真是难当2011-01-01 18:45:22|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扶阳要药附子自述在天府之国,巴蜀之地,不知从何时起,当地百姓就有用我炖肉及噙食以保健疗病的习惯。
江油为我的故乡,至今街上还将我当土特产卖,色如冰糖,可自用或以馈赠亲友。
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我炖狗肉,吃起来我的味道和土豆差不多,嚼着面面的。
我的出生地主要在该地域的江油、彰明、平武、绵阳,广西的安顺为主,陕西及其他省份有散在分布,但以江油和安顺为最好。
可以这么说吧,乌头是我的生母,我是从母体上附生出的,不是“十月怀胎”,也称得上“相依为命”。
母亲和我是田园栽培,近亲草乌为野生,为了与其区分,母亲就叫成了川乌。
还有为了与另一药物白附子有别,我又被叫成了黑附子。
这个白附子与因我的加工法不同而制成的“白附片”不是一回事,切记切记。
我移苗于冬至,收于夏至,每年暑季三伏日是我的出新季节,这与天道的运行一致哦,《易经》中坤应西南,四川地属西南,属坤土最厚的地方,土能够藏火,能够把天道所给的阳气,聚集给我雄厚的热力。
6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挖后,一身泥的我经药农水洗、煮、切片,水漂及胆巴水浸泡等各种不同炮制工序而分别叫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
市场上有三种附片销售,即黄附片、黑附片、白附片,以黑、白附片为主,川人常食用的即白附片,是药农将我身上的泥洗净经常规胆巴浸泡、清洗、去皮、晒干后,再用硫磺熏后供人们食用的干杂食品,色白或嫩黄,非常好看,毒性极小,药用也可以。
四川自贡那是有名的盐都,盛产井盐,熬盐后剩的就是胆巴水,性至寒。
《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我的加工炮制就是用它,如制作豆腐成形必须用石膏这大寒至阴之物一样。
过去我的炮制用九蒸九晒,再用胆巴水浸泡,泡了以后用长流水冲洗。
现在的制法我的功用大受影响,尤其是昧着良心的商家,偷漏工序,胆巴水不漂洗净,这时我因胆巴水的影响,则偏寒凉,有毒,再加煎煮时间如果少于2个小时,还可能会出现轻微中毒症状,甚则中毒至死。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附子,又名砒霜,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若使用不当或超量服用,容易导致中毒。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的案例,以警示大家正确使用中药材。
患者李某,男,45岁,因患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
其中,一名中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开具了含有附子的中药方剂。
由于患者对药物的效果不满意,他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并长期服用。
渐渐地,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询问,医生得知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怀疑其患有附子中毒。
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附子的毒性成分——砒霜碱。
诊断结果证实,患者患有附子慢性蓄积中毒。
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解毒治疗,并告知患者家属停止使用含有附子的中药。
经过数日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但由于长期服用附子,患者的肝肾功能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这起案例引起了人们对中药使用的关注。
中药材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毒性也不可小觑。
特别是像附子这样的高毒性中药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患者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材。
同时,中医师在开具中药方剂时,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慎重选择药材,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中药虽好,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希望这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药使用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呵护健康,正确使用中药,远离中毒风险。
附子副作用
附子副作用
附子,又名乌头、乌头附子,为忍冬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根茎,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毒性强大的草药。
从古代开始,附子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温阳、祛湿、驱邪的作用,被用来治疗风湿、痺痲等病症。
然而,附子具有极强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附子的毒性主要来自其中的一种生物碱,即乌头碱。
乌头碱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果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就会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的情况。
其次,附子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乌头碱可以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律不齐等症状。
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使用附子更容易引发心脏问题。
同时,长期使用附子也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引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此外,由于附子具有温阳作用,因此不宜在热病或有内热症状的人群中使用。
使用附子可能加重热病症状,导致发热、口渴、口干等症状加重。
另外,孕妇、儿童、老人、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应尤其慎重使用附子。
因为这些人群的身体较为脆弱,对于附子的毒性反应也更为敏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附子是一味具有显著毒性的草药,慎重使用十分重要。
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发挥其医疗作用,例如温补肾阳、祛寒湿等。
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宜过量使用附子,也不宜长期使用。
过度使用附子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谨慎对待附子的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使用。
毒药?良药?附子很受委屈!看看名医怎么用附子
毒药?良药?附子很受委屈!看看名医怎么用附子乌头前几天,我准备给自己泡点外用的药酒,就开了一剂药,可是去药房取药时却被拒绝了,再三解释后才得以解决,原因就是中间有50克生附子,附子作为中医里的大毒药物,现在的大夫提到附子就头大,一是因为附子药性峻烈,不宜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附子毒性太大,搞不好会出人命,所以现在的大夫能不用附子就不用附子,要是实在躲不过就开个三五克意思一下。
殊不知《伤寒论》中非常重视人体的阳气,张仲景擅用附子以固护阳气,对附子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
《伤寒论》中114方,有名有药者113方,用附子者23方;《金匮要略》205方,有名有药者199方,用附子者26方。
后世医家中擅用附子的也不在少数,“火神派”祖师郑钦安善用大辛大热之姜、附、桂之类来治疗虚损之证,而且屡用大剂量治愈许多群医束手无策的大症、重症,被人们尊称为“郑火神”,自此以后“火神派”使用附子疗大症、起沉疴的精彩案例不断涌现。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附子最有趣的是“祝附子”祝味菊力折徐小圃“徐麻黄”的一段公案。
徐小圃为上海儿科名医,初以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为依据,临证用药多以寒凉为主。
有年夏季,徐的儿子徐伯远患“伤寒病”,身热不退。
徐亲为诊治,但是病情不见好转。
亲友中有人建议他请祝味菊会诊。
徐叹曰:“我与祝君虽属莫逆之交,但学术观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子’,今儿患热病,祝君来诊,无非温药而已,此犹抱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自焚耶?”又等了几天,孩子奄奄一息,眼看不行了。
不得已,徐小圃乃请祝味菊来家诊视,祝味菊所开方子果然第一味就是附子。
徐小圃没抱任何希望。
谁曾想,第二天,孩子身热渐退,都能喝米汤了。
徐小圃百感交集,乃曰:“速将我‘儿科专家’招牌取下来,我连自己儿子都看不好,哪里还够资格,我要拜祝兄为师,苦学三年。
”真的亲自登门执弟子礼。
祝味菊既惊又敬,扶之上座曰:“你我道中莫逆之交,各有片面之见,兄今如此,令人敬佩。
附子应用浅谈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6 178于内,表虚更甚,故有夜间加重征象,脉沉细,更为少阴证原文所述的应用要点,故而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阳散寒、通行经络,患者有鼻后滴流感,是为鼻病,加入苍耳子散以疏风通窍,半夏、橘红化痰,咳嗽为人体祛除外邪的防御反应,而患者夜间咳甚,是为正气抗邪而不足以抗邪外出的表现,根据原文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也就是23点至次日早晨5点,此也正是人体休息回复正气之时,附子当可补足阳气,再加入花椒目、干姜,以加强温阳散寒之力,而乌梅、五味子,可敛肺止咳,芍药甘草汤可缓急解痉,而缓解症状的作用,全方以辛温为君,通经散寒、化痰通窍,佐以酸涩,缓急解痉、敛肺止咳,君臣相宜,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
参考文献[1] 程竑.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日本的研究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3):30-31.[2] 王维赋,谭晓梅,梁少瑜,等.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豚鼠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7):176-178.[3] 王艳宏,包蕾,刘振强,等._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16-217.[4] 魏梅,宋煜勋,梁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Th1、Th2型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727-729.·中医中药·附子应用浅谈杨世雷,杨扬(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摘要:附子,补阳要药,但因其具有毒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使附子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作者通过查阅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附子的使用指征、使用剂量、炮制方法、煎煮方法等方面都有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解毒之法。
剧毒?附子有话说
剧毒?附子有话说继前段时间药酒事件风波后,又爆出一因喝了自己泡的药酒,中毒的事件。
细究发现是因为药酒中有雪上一支蒿。
▲乌头属植物(左雪上一支蒿右乌头)雪上一支蒿,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有大毒。
乌头属的植物大多含有乌头碱,毒性较强。
中药中的附子、川乌、草乌等来源于乌头属植物乌头、北乌头的根,都是有毒性的中药,不可直接食用,普通患者万万不可自行使用。
▲一图认清乌头中药家族其中附子是中医非常常用的药材,现多用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等炮制品。
因有毒,其用法用量、炮制方法等常有较大的争议。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控制附子的毒性,合理运用附子呢?附子古今炮制方法附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运用。
可回阳救逆,温中散寒。
附子有大毒,主要以炮制和配伍等方法来控制附子的毒性。
汉代张仲景对于附子的运用多见,分为生用和炮用。
如四逆汤中用附子(生用)一枚,补肾阳;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用附子(炮)一枚,温中,散里寒。
这里的附子“炮”后用,是将附子炮(烫或武火烧),去皮,切片后再入方剂使用。
后来逐渐出现清水煮,加辅料炮制,如黑豆制、盐制、醋制、甘草制等方法。
附子主要的炮制方法变化如下:1唐“搪灰炮,蜜炙黄”——《备急千金要方》“青盐二钱,以泔水同爽水浸去皮根”——《银海精微》2宋“以生姜、枣同煮去皮脐切碎焙干炒。
”——《圣济总录》“附子、黑豆入瓷瓶内慢火煮,以附子烂为度”——《三因极病证方论》3明、清“炮去皮,以地黄汁煮焙干;防风、盐、黑豆合炒,附子裂去诸药用附子,去皮脐;米泔水、姜、蛤粉炒制,去皮脐。
”——《普济方》“附子切薄片用夏布包定甘草、甘遂捶碎,以烧酒共浸半日,文武火煮,酒干为度”——《串雅外编》我们现在常用的附子炮制方法是以民国时期传统的炮制方法为基础修改后的,以四川江油炮制的附子为主流。
药典里收载的黑顺片等的炮制方法如下:白附片的炮制方法和黑顺片类似,只是在切片时去皮,最后直接蒸制,不加调色液。
炮附片是蒸制后,再砂烫制得的。
轻信“附子有毒”论,丢了妈的命:
轻信“附子有毒”论,丢了妈的命:关于当今流传附子有毒的歪理邪说,前几天我已写了《中医界的邪说一一热药有毒论》,予以有力批判。
现在为了加深人们对“附子有毒”邪说的印象,特举一实例,以期喚醒更多无知昏虫,不要到时候又听信“附子有毒”的邪说,把自己的命又弄丢了。
此事始于2015年农历十月,终于2016年农历四月十五,历时半年多。
为我亲人病故的真实例子。
事情原委始末如下:2015年十月某日,听一亲人说,“某某人去县医院,去市医院,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
经她相告,于是得知大概。
因为是亲人关系,于是特地抽空去病人家里,责问病人儿子,“有病为什么不让我知道?为什么跑去县医院、市医院?”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我敢跟你商量吗?跟你商量,我不同意她吃附子,你会同意吗?”我说,“吃附子会怎么样?”他说,“吃附子会死!附子刚燥,伤津液”。
一副老子训小子的口吻。
他已经比我高明了。
我问,“不吃附子就不会死”?“不会,不吃附子就不会死,就会活”。
我说,“那你完了,你妈的生命就被你治死了。
”“谁说是我治死的?”“那怎么死的”?“她自己死的”。
他已经完全失去理智,开始强词夺理了。
大概他以为已经去过县医院,去过市医院,县市医院都已经没法治的病,治不好也可以问心无愧,可以心安理得,这是一种糊涂观念。
医院是谋财害命的地方,不会治是正常的事。
可是这一点小病,如果中医也治不好,算什么中医?当时为了提醒他,跟他说,“用凉药,必死无疑,可以先下结论”。
可是他受“附子有毒论”的邪说影响,已经太深,任我怎么说也听不进去。
因为他毕竟是她的亲儿子,主权在他手里。
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妈走向死亡之路,而一筹莫展,枉自嗟叹。
次年四月十五日晚,传来去世消息。
离我预测日期,只迟了十天。
病人什么病?开始只是脚踝微肿而已。
中医叫做阳虚有水气而已。
扶阳利水,几副药的事。
简单得要命。
治过多例,轻易治好。
但是如果不知道扶阳利水,反去挂瓶消炎,或盲目补泻,死亡之日,迟早而已。
“亦药亦毒”论附子
“亦药亦毒”论附子【摘要】附子一品,亦药亦毒,亦正亦邪,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即舌、脉、神3点,以及使用剂量,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关键词】附子;炮制;药物毒性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
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之上,如子附母,因名附子。
附子乃中药“四大主药”之一,明·张景岳将此四药,即人参、熟地黄、大黄、附子称为“药中四维”。
此“药中四维”为保命全形之要而当仁不让。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附之毒)。
”遂令畏惧之人“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
附子一品,真可谓亦药亦毒,亦正亦邪。
然而“能用毒药,方为良医”,若能扬附子宏效之长,避附子峻毒之短,医之能事毕矣。
1 附子之用1.1 历代医家对附子的应用古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医圣张仲景。
《伤寒论》凡113方中,用附子者23方,《金匮要略》265首方中,亦有23方用之者。
其中,附子或配干姜以破阴回阳,主治阴盛格阳之证;或配甘草、干姜以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衰,阴寒内盛之证;或配桂枝、甘草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或配白术、甘草以温阳健脾,“并走皮中而逐水气”;或配细辛,走经窜络,入髓透骨,启闭开窍,以破散阴寒凝结;或配以麻黄,温经助阳以发汗;或配薏苡仁,温通阳气,缓急除痹,排脓开痈,诸凡种种,可见仅此一味附子,便被张仲景运用得纵横贯通,左右逢源。
从小处看它是一味药,从大处看便是一首方,作为一味药,附子在不同的配伍结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一首方,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法度。
自张仲景开附子应用之先河,后世诸家亦多有继承与发展。
如唐·孙思邈在继承了张仲景《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的基础上,于《千金要方》之中创立温脾汤,熔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于一炉,意在温下冷积。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谓“一切虚寒,并皆治之”的姜附汤。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编者】《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清·陈士铎著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
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
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
天雄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
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
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
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
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
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
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
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
夫附子,阳药也,以阳治阴,最为相宜,以阳治阳,自然相恶。
阳主热,而阴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错误。
惟阳似阴,而阴似阳,以假乱真,往往杀人,惨于刀刀也。
我今辨阴阳寒热之殊,使用附子者尽生人,而不再误杀人也。
阴热之症,乃肾水之耗,而肾守之火不能下安于肾宫,上冲于咽喉口齿之间,其舌必滑者也。
论理大补其真阴之水,水旺而火又不归。
然而,徒补其水,火虽少衰,终不能一时骤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大剂冷服,下喉而火即消,归下肾内,上焦之热,尽化为清凉矣,此用附子以治阴热之秘法也,阳热之症,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热胃中,发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谵语,手足反现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发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苔或红、或黄、或灰黑,必燥而峭,开裂成绫者也。
论理不必从治,竟用三黄石膏直治其火,火泻而肾水不干,可免亡阳祸。
然火过于旺盛,用大寒之药,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黄石膏汤中,以火从火,引苦寒之药下行,而不相背,热性过而寒性发,自能泻火邪于顷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阳热之秘法也。
附子不可滥用
附子不可滥用近几年刮起一股歪风,刮附子的台风,想必做药材生意的商人都发了好几回合了!真后悔自己没有做药材生意!要不也许也购置了不少高档商品房了吧?什么叫附子台风,中医界的朋友也许都略有所闻,某某医用附子用到上百克,甚至一付药里一次性就好几百克,中医书,凡是提到附子的,统统都买的很火,这就是新兴起的一个中医流派,名之曰:火神派。
中医兴起一个流派本身也无可厚非,但他们用药确实是比赛一样,一个比一个风光,附子的用量一个比一个重,丝毫不管病人的病情,只要见到手脚冷,有些根本是属于热证的,还美名曰用阳化阳,让后学个个尝试,附子争先恐后的用,也不管他妈的生附子熟附子(不好意思,本人一向都很粗鲁,所以口无遮拦,人命关天,也不管那么多了),所以现在要是谁写个书关于附子的用量100克500克的,这个人的书马上脱销,保证一夜之间成为畅销排行耪!有个晚上,有个朋友谈起,他的医院来了个急救的病人,本来急救的事天天都有,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这个病人比较特别,口麻,口吐白沫,全身没有力气,面色苍白,呼吸上气不接下气,经过医务人员的诊断是,附子中毒,后来经过大付生甘草汤才了事,事后患者会议,病前因为是阳事不举,经过某医用中药调理,首先附子30克用,后来一直加,每天加,一直加到一付药150克,最后才上医院急救!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如此!真是前赴后继,一浪高过一浪,有个患者最近咨询我,他说他也是自学中医的,看过某火神用药好厉害,动辄附子上百克,他好佩服,后来经过自己辨证为阳嘘体质,开始自己开药,用到两百克了怎么反而全身没有力气,而且手脚冰冷的也没有任何改善,还一日冷过一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好家伙,又是附子伤阴证!看得我触目惊心。
更有甚者,把四逆汤当作日常饮料,还发疯的煽动时常喝四逆汤来养生,更不可理喻的是,把附子当成壮阳药来用!走上邪道而不自知,善哉,善哉!看一段民间中医论附子:肾气收藏足了,它自己就会升动上去。
如果本身就没什么资本、没什么底气,你在旁边用再多的附子,敲锣打鼓去鼓动它,照样跑不上去。
附子【大毒】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大毒】的功效与作用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
因此,一般都认为乌头为母根,附子为子根。
但现在上海地区种植乌头,在收割时不用原来种下的老根,而是挖掘种植后新繁殖的块根,作为药用。
药店供应的乌头与附子,实为一物,仅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而分为乌头、附子两药。
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
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民间传说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想法谋害当时的皇后许氏。
许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胁迫御医淳于衍利用服药的机会进行谋害。
淳于衍暗中将捣好的中药附子带进宫中,偷偷掺合在许皇后要吃的药丸内。
许皇后服药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适,很快昏迷死亡。
附子是一味剧毒药,然而,中医理论认为,药物的有毒无毒是相对的,“有是证,用是药”,根据病人的“证”选用剧毒药物,药物的针对性强,能够发挥其专注、强大、峻猛的治疗作用。
此时有毒之药就成了有益之品。
附子的功效【性味】辛甘,热,有毒。
《本经》:味辛,温。
《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
李氏:苦,有毒,大温。
《别录》:甘,大热,有大毒。
《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
【归经】入心、脾、肾经。
《汤液本草》:入三焦、命门。
《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
《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
《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功效主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
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
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附子的毒性表现及解毒方法
附子的毒性表现及解毒方法本文就附子的毒性表现、减毒机理及常见的解毒方法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其毒性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其中最易导致死亡的为心律失常及呼吸麻痹;附子的解毒方法主要有:煎服、限量、服法、炮制、辩证用药、配伍使用几个方面,其中辨证用药和配伍使用既可发挥疗效又能避免毒性,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标签:附子;毒性;减毒机理;解毒方法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辛、甘,大热;有大毒。
归心、肾、脾经。
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脘腹冷痛、虚汗吐泻、阳痿宫冷、肾阳虚衰、阳虚外越、阴寒水肿、寒湿痹痛[1]。
然而,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因其毒性峻猛,古今医家有许多“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而不敢妄用。
在临床使用时,怎样确保疗效并最大限度的降低毒副作用,成为附子运用的首要问题。
为了对附子有更客观、更全面、更多的了解,便于使用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本文就附子的毒性及其解毒方法做一综述。
一毒性表现及机理分析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血压及体温下降,四肢逆冷,心律失常,心率减慢或过速,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减慢,而后出现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乃至心室颤动。
邓士贤研究[2]表明乌头碱作用于心脏的毒性,机理一是兴奋迷走神经,二是直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引起心律失常。
其心律失常的特点是多样易变,以频发室早最常见,且为多源性,并易形成二联律及阵发性室速、扭转型室速,引发多形室速发生机制与附子可促进心肌细胞钠通道开放,抑制钠通道失活有关[3]。
同时也有实验证明乌头碱致心律失常、血管扩张及其改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与其阻滞钙通道有关。
此外还有人发现,乌头碱能引起心肌细胞释放大量乳酸脱氢酶;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导致心肌高能磷酸键的大量耗竭,使心肌的有氧氧化途径发生障碍,对心肌细胞膜有损伤作用。
如何认识附子的毒性?卢崇汉老师谈附子(下)
如何认识附子的毒性?卢崇汉老师谈附子(下)2019-05-08 投诉查看源网址阅读数:67下面谈一谈附子的毒性问题,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它的毒性,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毒是...本文摘自《扶阳讲记》下面谈一谈附子的毒性问题,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它的毒性,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毒是什么?古人怎么去认识这个毒?是药三分毒我们从《素问·异法方宜论》可以看到:“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为什么毒药从西方来?以毒药多辛味也。
我们看一看有毒的药,它们的味多数为辛味,这就知道《内经》“从西方来”是讲的这个因素,而不一定是地域上的西方。
附子辛热,半夏辛平,吴萸也是辛味,包括最厉害的砒霜,也是辛热。
也就是说多数有毒的药,味都是辛。
再看《周礼·天官医师》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古时候的医师是做什么事的呢?是聚毒药以供医事的。
这说明古人对药的毒性问题是有明确认识的。
老百姓也讲是药三分毒。
所以我们不要光盯着附子,我们所用的都是毒药,用得好就治病,用不好就害人,没有中间的路可走。
督导之功另外,《周易》在师卦里面讲“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
对这个“毒”我们就要活看了,这个“毒”不是毒药的毒,而是另外一个“毒”,是督导的“督”。
为什么附子能够引补气药入十二经,追复失散的元阳;又能够与补血药修补真阴;又能够与发散药驱除腠理的寒;又能够与温热药温补下元等等?这些都与它的“毒”性相关。
偏至无可加处则大毒我们再看陈修园著的《神农本草经读》,他谈到:“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至无可加处则大毒。
”这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句,物性的偏寒、偏温、偏热、偏凉,这叫毒。
偏得小的是小毒,偏至无可加处是大毒。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附子是回阳的第一品药,为什么附子是救命的第一要药,就是因为它有大毒,因为它偏到了无可加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生命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健康到疾病是一种偏,而从生到死,是不是一种无可加处的大偏呢?人在将死的时候,再偏一步,再往前走一步就是鬼门关了,所以生死是人生最大的偏。
附子中毒附子解毒和预防煎煮方法
附子中毒附子解毒和预防煎煮方法众所周知,附子原有毒性,但中医通过炮制与正确地煎煮,可将这样一味毒药化为起死回生之良药、补药。
因此,在古代附子既被当做补药使用,也被当做毒药使用。
所以,掌握附子正确用法十分重要。
附子中毒会有什么表现①手指麻木,心慌心悸。
附子中毒后,患者朋友首先会出现一下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主要败血症手足麻木,口眼歪斜,流口水等一些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痉挛、抽搐,胸闷、心慌、心悸等多种症状表现。
②恶心呕吐,脉搏微弱。
如果附子中毒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那么很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些胃肠道疾病症状,有的患者还会有心情烦躁,脉搏微弱,也很缓慢,而且出现神志呆滞、呼吸困难等症状。
③大小便失禁。
附子中毒如果非常严重的话,患者还会伴有一些昏迷,休克,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现有患者在附子中毒以后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的现象,一定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以免引起患者出现心脏停搏而亡的现象。
总结起来,大约有如下一些方法:1、立服生姜汁。
其实附子中毒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全身麻舌尖麻,而且服用熟附子中毒了反而效果更佳,记住煮附子的时候水要咕咚滚动,否则煮2倍时间都没用。
2、王孟英的<四科简效方>记载,用绿豆或黑豆,或甘草黑豆同煎冷服。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时候说附子煎半个小时就够了。
3、李可老师的方法: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30g 蜂蜜150g 煎汤送服绿豆粉30g。
4、陈红侠喝双黄连两瓶,一次就解。
5、一叶知秋方中加防风,制附子毒,协同附子的作用,减缓毒性。
6、绿豆甘草汤这个方子是常用的解毒药,也有解附子、乌头毒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上曾经使用过,确有效果。
用法:绿豆50到200克、生甘草(或炙甘草)15到100克,两药煎汤频饮。
也可绿豆磨粉,冷水冲服。
7、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出《外台秘要》,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物组成。
?附子是剧毒药古代宫廷秘密谋杀必备药
附子是剧毒药古代宫廷秘密谋杀必备药附子是一味剧,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大辛大热,含有许多生物碱类,如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大将军霍光的妻子想让自己的女儿做皇后,想法谋害当时的皇后许氏。
许氏分娩之后,霍光的妻子就胁迫御医淳于衍利用服药的机会进行谋害。
淳于衍暗中将捣好的中药附子带进宫中,偷偷掺合在许皇后要吃的药丸内。
许皇后服药后不久,即感到全身不适,很快昏迷死亡。
附子是一味剧,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大辛大热,含有许多生物碱类,如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
药理实验指出,口服0.2毫克乌头碱,即可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腔、咽喉部刺痛、烧灼感,口唇及舌头的麻木感,语言不流利,舌体不灵活;重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眼花,四肢肌肉强直,阵发性抽搐,牙关紧闭,甚至引起心室颤动、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鉴于此,古往今宋,不少医生对它的使用都持慎重态度。
然而,认为,药物的有毒无毒是相对的,“有是证,用是药”,根据人的“证”选用剧毒药物,药物的针对性强,能够发挥其专注、强大、峻猛的治疗作用。
此时有毒之药就成了有益之品。
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是发挥剧毒类药物临床效应、有效防止其的根本措施。
如附于是大毒之品,由于有回阳救逆,除湿散寒的良好作用,故在临床上有广泛用途。
我们还可配伍其它药物,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如“四逆汤”以附子配干姜、炙甘草主治少阴虚寒证,姜、草即增强了附子的回阳救逆之功,又缓解了它的毒性,具有一箭双雕之效果。
同时,“久煎”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煎煮的时间越长,其毒性越小。
经验丰富的医学家,能够把附子驯服得俯首听命,用它的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追复散失的元阳,常能收到立竽见影的效果,确是一个神来之笔。
医圣张仲景就很善于用附子治,在他著的《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者,有11方,16条。
喝附子的亲身经历
喝附子的亲身经历很多人都在吃附子,也有一些人出现了所谓的中毒的症状。
为什么我们叫“所谓”呢?因为中医里面没有中毒这一说。
中医里面只有返病与过量之说。
为什么?中医开药是按君臣辅佐来开的。
附子有大毒,那么附子的毒如何来解呢?用炙甘草。
甘草是解百毒的,任何人中毒了,用甘草煮水喝就可以解。
将甘草用蜂蜜炙过后就是双倍解毒,因为蜂蜜也可以解百毒,再加上能解毒的干姜,这就是三重解毒。
这里面附子为君,主生火,其它的是来辅佐它的,只让它生火,而不伤害到其它,这就是标准的四逆汤。
我前几天喝药也中了所谓附子的毒。
首先的症状就是舌头发麻,慢慢扩散到整个颧骨都麻了,然后就是眼睛不能对焦了,看东西都是旋转晕晃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附子可以搜骨。
知道什么叫搜骨吗?就是把所有的骨头都查一遍。
你就感觉所有的骨头都是冷的,连牙齿都是麻的,整个脸都不能动,麻完以后整个胃都是灼热感,非常热,这个时候要喝蜂蜜水,再加上你的意念,让它散到全身去。
如果有人胃不好,就会出现呕吐,就是把坏的东西排出去。
还会出现拉肚子或者出汗,出汗是把中焦的水排出去,拉肚子是把下焦的水排出去,这都是好现象。
中医里汗、吐、泻是排病的三个特点。
还会头晕,走不了路,脚不听使唤。
这是因为它在搜骨的过程中导致你的身体出现紊乱状态。
出现这样的现象需要用意志力把它压住,如果不压住它会往上冲,那么脸就会发热发烫,脑袋胀胀的像要炸开一样,还会流哈喇子。
热过后就会出现发冷的现象,非常冷,盖几床被子都没有用。
不停地上厕所,因为要把寒排出来。
整个过程差不多三个小时,这是比较狠的中毒症状了。
返病是吃药一小时之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出现的症状,中毒是吃药后半小时就会出现的。
如果你胃不好的要多喝点蜂蜜水,头晕时不要乱动,冷了可以用取暖器烤火,不要怕,不要慌。
心静下来,症状过了,休息一夜,第二天你会觉得你身体整个骨头都换了,骨头的密度都不一样了。
《大论附子》
《大论附子》原创原子电病道 2022-09-17 20:52 发表于江苏笔者探药,有一段特别的历程,但不艰辛。
启蒙于“味觉论药”,思维模型独特,自以为得到了伟大的革命性的进步。
因为药有“性味”,药味即药性,且只有味觉可以锁定药性,药性从属于味觉,味觉是细胞界的驱动意识;意识驱动行为,行为从属意识,所谓化学反应、物质分合的分子变化都是“假象”,不过是能量转移即物质流通的种种表现形式。
只要味觉对路,药性就对,这样一来,人参也可以“人造”,笔者以防风+红糖+牛膝调制出类似人参的味道,也能起到一定的回阳吊命作用,味觉有多像,功效就有多近。
所谓“一病多药”,各药之间分子结构完全不一,而功效与分子基本无关,纯属味觉范畴;人类拢共十几种味觉,又何须认知一万种药材?笔者治病,用药必在百种之内选择,百种里面最常用的也不过二十余种,即便有更好的药材,也要刻意回避,为的是提高味觉识别能力,从而放弃那琐碎无度的药材典籍。
所以,自古传承下来的药典是个令人讨厌的垃圾堆,一万种药材直接把中医人的生命耗尽了,药理都弄不明白,哪里还有时间去搞什么病理医理?一提附子,传统人士必大言不惭道:“性大热,以毒攻毒”。
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附子在各种条件下药性表现大相径庭。
笔者把探药过程公布如下:笔者一开始探的是炮附子(黑顺片),乃刚采挖的生附以胆巴(做豆腐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氯化钠等)浸泡防腐并烘干而成。
其药煎煮后,汤水中基本闻不到药气,但喝起来苦辛味交杂强烈,而黑顺片治疗痛风、风湿这类病具不可替代性。
各位想象一下,其药理如何?如果不是药性循环到腿脚的病位,病怎么能愈?那黑顺片为何会循环到离身躯那么远的地方?我第一想到的是:其汤液中没有“气”,只有“味”,药从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后,会深度循环进去。
上图是中药进入血液后的抽象流通演示,大多数药都带着“气”,有气意味着“气化”,药性入血时会一路气化,穿透血管发散出去,导致药力渐弱、输送压力递减,一边循环一边损失,不足以循环到血液系统的深处以及身体末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药亦毒”论附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附子一品,亦药亦毒,亦正亦邪,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即舌、脉、神3点,以及使用剂量,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关键词】附子;炮制;药物毒性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
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之上,如子附母,因名附子。
附子乃中药“四大主药”之一,明·张景岳将此四药,即人参、熟地黄、大黄、附子称为“药中四维”。
此“药中四维”为保命全形之要而当仁不让。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附之毒)。
”遂令畏惧之人“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
附子一品,真可谓亦药亦毒,亦正亦邪。
然而“能用毒药,方为良医”,若能扬附子宏效之长,避附子峻毒之短,医之能事毕矣。
1 附子之用1.1 历代医家对附子的应用古时善用附子者,当首推医圣张仲景。
《伤寒论》凡113方中,用附子者23方,《金匮要略》265首方中,亦有23方用之者。
其中,附子或配干姜以破阴回阳,主治阴盛格阳之证;或配甘草、干姜以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衰,阴寒内盛之证;或配桂枝、甘草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或配白术、甘草以温阳健脾,“并走皮中而逐水气”;或配细辛,走经窜络,入髓透骨,启闭开窍,以破散阴寒凝结;或配以麻黄,温经助阳以发汗;或配薏苡仁,温通阳气,缓急除痹,排脓开痈,诸凡种种,可见仅此一味附子,便被张仲景运用得纵横贯通,左右逢源。
从小处看它是一味药,从大处看便是一首方,作为一味药,附子在不同的配伍结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一首方,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法度。
自张仲景开附子应用之先河,后世诸家亦多有继承与发展。
如唐·孙思邈在继承了张仲景《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的基础上,于《千金要方》之中创立温脾汤,熔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于一炉,意在温下冷积。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谓“一切虚寒,并皆治之”的姜附汤。
宋·严用和《济生方》中回阳散,用大附子3枚,配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可治“一切冷气”。
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有参附汤,功在益气回阳固脱。
再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治疗“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的椒附汤,明代《普济方》中治疗“小便不通,两尺脉俱沉微”之附子散,明·陶节庵《伤寒六书》中创立的回阳救逆汤,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创立的急救回阳汤,等等,都是应用附子之佳效良方。
此外,尚有清·郑钦安之善用附子者,时人颂为“郑火神”,又称“姜附先生”,誉及云贵川,声名鹊起。
近代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的吴佩衡,每以大剂附子力挽沉疴,胆识兼备,因获“吴附子”之雅号。
现代名医范仲林,以善用大剂附子治愈诸多疑难病症,而有“范火神”之誉。
现代名医祝味菊,重视扶阳,广用附子,人称“祝附子”,章次公先生曾在祝味菊《伤寒质难》一书的序言中说,他非常佩服祝味菊用药“心狠手辣”。
众多医家,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大量地应用附子,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12]。
1.2 附子的使用指征张仲景使用附子常以“脉沉”“脉微细”“脉紧”等脉象一锤定音,此外,还指出“但欲寐”“小便色白者”等指征。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云:“无论一切上下诸病,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见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证,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3]所谓“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即指用药当扶阳抑阴,当用附子之类。
再如,恽铁樵对附子的使用提出了3条辨证要点:一是“脉硬有汗”,二是“舌色干枯”,三是“肌肤津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附子使用指征之重点可概括为3个字:舌,脉,神。
一是舌暗淡质润,口淡不渴,渴喜热饮,正如《伤寒论》附子汤条所谓“口中和”。
二是脉象当为沉微细弱无力,即“脉微细”;若寒邪盛者,脉当沉紧,正所谓“脉硬”。
三是精神不振,甚则精神萎靡,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正所谓“但欲寐”。
1.3 附子的使用剂量张仲景之用附子多以枚数论计,少仅一枚,一般多用二、三枚。
《伤寒论》中乌梅丸用附子至6两,此乃全书中最大剂量,然并非一次口服量。
目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子使用剂量为3 g15 g。
然由于对附子认识及应用经验之不同,使用附子的剂量尚存争论,故诸家多有差异。
小到不足克重,大到斤许。
尤其四川火神一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如吴佩衡、范仲林等人用附子之量一般都在30 g以上,甚则多至200 g-300 g,最多有用至500 g者。
不论诸家用量如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之人,体质不同,对附子耐受性各有差异。
笔者曾遇用附子最多至60 g使显效而无中毒者,亦有仅用10 g而效乏却致出现周身麻木之中毒者。
因此,应用附子之量尤当慎重,应从小剂量开始,如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加量,采用递增的方式。
取效后不必再加量,并以递减的方式,逐渐减量,如此比较稳妥。
2 附子之毒2.1 药即是毒,毒即是药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云“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致无可加处则大毒。
”由是可见,药性寒热温凉各具其偏性,其中热比温偏,”毒性”当然也大。
显然,在中医学看来,附子之毒,全因其大辛大热、纯阳燥烈之性,其偏性愈大,则毒性愈大。
若人处于阳气败亡之时,则当用附子大热之偏,以偏纠偏,方可救逆回阳。
可见,我们用附子,用的就是它的“偏性”,即用的就是它所谓的“毒”。
换言之,不偏不毒,则不用之。
2.2 附子中毒之征服用附子中毒之征,其实仲景已有描述,在《伤寒论》桂枝附子汤方后载:“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
”但张仲景并不认为这是中毒的表现,而认为此乃服药后药物驱邪作用之反应,故曰:“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
”后世医家通过大量实践观察,概括出附子中毒之表现为:头晕,心慌,唇、口、舌及四肢麻木,说话不爽利,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四肢肌肉抽搐,呼吸急促,皮肤湿冷,血压、体温下降,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2.3 附子解毒之法服用附子中毒后,应立即采取解毒措施抢救。
古今常用之药为大剂甘草、防风、肉桂、绿豆、黑豆、大黄、蜂蜜等急煎内服。
现代可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若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兴奋之表现,如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可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
此外还需对症治疗等。
3 附子的炮制与煎煮法3.1 附子的炮制附子炮制法自古有之,汉代有火炮法,考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第七·方药炮制》云:“附子……之类,皆破解,不口父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刮取里白者,故曰中白。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凡汤丸散,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火唐灰火炮炙,令微坼,削去黑皮乃秤之。
惟姜附子汤及膏酒中生用,亦削去皮乃秤,直理破七八片。
随其大小,但削除外黑尖处令尽”。
晋代《肘后方》载有炒炭法。
唐代有蜜炙法、纸裹煨法。
宋代有水浸法、醋浸法,姜制法,盐制法。
明代有地黄制法,甘草汤炒法等。
现代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盐制、漂制、蒸制、煮制、砂炒和甘草黑豆制等。
生附子通过炮制,使毒性降低,安全性增强,便于内服,并且利于储存[4]。
3.2 附子的煎煮法除了予以适当的炮制可使附子的毒性降低,安全性提高之外,合理充分地煎煮也是安全有效地运用附子的必要手段。
多数医家主张附子应先煎、久煎1-3 h不等。
如吴佩衡主张附子应先煎3 h,口尝不麻再与他药同煎。
然而,张仲景于《伤寒论》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方后皆云:“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方后皆云:“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其煎煮的时间很短,这种煎煮方法尤其值得后人研究。
现代也有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垂死之时,用大剂量附子剂,开水煮药,武火急煎,随煎随服,不分昼夜,频频喂服,常可挽垂绝欲散之阳于危难之时,而多获良效。
4 小结附子一品,亦药亦毒。
其实,天下本无不偏(毒)之药,亦无不偏(毒)之病。
医者原以药之偏(毒),矫病之偏(毒)。
如对证,毒药亦仙丹,不对证,谷食皆毒药。
正如清·郑钦安云:“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子,都是砒霜。
”无论病家、医士,只当讲求病系于何病,法当用何法,方当处何方,药当疏何药,对准病情,寒热温凉,皆在所用,无好无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妙手空空,无不见效。
若不论病之是非,而议药之可否,寒者畏其泄,热者畏其燥,医者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病者以耳为目,恶直好谀,则病必不可愈也。
【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911192.[2]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8.[3]唐步祺.郑钦安医书阐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4:231.[4]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