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

合集下载

常吃附子的案例

常吃附子的案例

常吃附子的案例
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助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阳虚寒凝、风湿痹痛等疾病。

然而,附子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吃附子的案例:
1. 李某,男,45岁,患有慢性胃炎,表现为胃脘冷痛、喜热饮食、舌淡苔白、脉细弦。

医生诊断后,给予附子理中丸治疗,每次1丸,每日3次。

李某坚持服用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胃痛减轻,食欲增加。

2. 王某,女,60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弦。

医生诊断后,给予附子温经汤治疗,每次1剂,每日1次。

王某坚持服用一个月后,关节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3. 张某,男,70岁,患有阳痿早泄,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弦。

医生诊断后,给予附子肉桂汤治疗,每次1剂,每日1次。

张某坚持服用一个月后,性功能明显改善,畏寒症状减轻。

这些案例表明,附子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提醒我们,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自郑钦安宗师以来,中国各地的扶阳名医,多为得享八九十岁之修龄,乃至寿过百岁者。

扶阳名医之间,多有长期大剂量服用附子剂养生袪病的适应。

假设以每周服用二两附子来计算,终生服用附子量,应至少达五百斤,多者更愈千斤以上,故长期服用附子之平安性,应无可置疑。

仲景先师之用附子,并非要求先煎,药不眩冥,厥疾不疗。

反观目前,同业几乎全有普遍共识,生附子之乌头碱,经加热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后,毒性可减低近二千倍,故医者一样均会嘱患者先煎附子。

故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确信远高于仲景时期,毒性理应极低。

可是,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乃至有所谓积存性中毒的报导。

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会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映的中毒表现所苦。

乃至因此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发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样反映频生的问题。

笔者原籍四川,曾任职临床脑外科医师,考研后专志研究,最近几年来之主攻重点,为扶阳方药医治肿瘤。

因有文献指出,江油附子具独有药理成份,用于临床,呈特异之双向调剂性,笔者考虑此或为川地之扶阳名家,领先进展出(病在阴者,扶阳益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特殊用药心法的药理背景之一。

另外,笔者亦盼能对附子加工时的有效成份流失问题,有所跟进。

故于今年夏秋期间,返回四川江油,多次深切各江油附子农户查访,更自行动手炮制附子,实验药效,历时数月。

笔者初期和附子农接触时,其戒心普遍极重,连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直至笔者多次说明,只为自行生产优质附子,以求改善临床疗效,并多次一同下田,一同采购,乃至长期在其家中食宿与共,如是投身附子农与加工户群体一段时刻,得其认同为自己人后,才得以听到真说话。

从而惊悉,目前附子之低药效和高毒性,是如何形成的。

其间之切身见闻,惊心动魄!近日网上报导,有附子生产厂方表示,废弃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缘故很“简单”,是因为传统的掉队设施,达不到“现代化”的GMP标准要求,实况真的如此吗?先向大伙儿介绍制附子的加工进程。

临床运用附子的毒性问题研究

临床运用附子的毒性问题研究

临床运用附子的毒性问题研究摘要: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区,附子(即附片)使用的频率很大,特别在本院运用附子的的患者及用量都很大,吴荣祖主任在诊疗时用量更为突出。

同时由于附子属于回阳救逆药,治疗风湿寒痹及寒湿这一类的病症医生多用附子。

临床使用证实疗效极佳。

但由于其本身具有毒性,所以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本文是笔者在10余年工作中对此药毒性的一点研究,希望能给临床医师提供一点参考,同时减少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不良反应,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附子;毒性问题;临床运用中图分类号:r2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7-0082-02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性微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该植物全株有毒,以根头最毒。

附子的毒性成份乌头碱,能溶于水与乙醇,毒性极大,口服0.2mg即为中毒剂量,产生中毒症状其结晶2~4mg即可以致死。

在临床中一些中毒者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呕吐、四肢麻痹,严重者可致神志不清。

附子在煎煮时应该用开水先煎4 h,要严忌生冷豆类食物。

如果煎煮时间不够,则会中毒。

附子中毒有时还与煎煮的水温有关,如水温有所下降,也会导致中毒。

所以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多年来接触附子的临床毒性研究分几点来阐述。

1 附子的毒性与来源有关1.1 附子的毒性与其来源地区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的附片毒性测定可相差8倍之多,如临床上曾有服用云南腾冲所产附子9g而中毒的报道,究其因是云南腾冲所产较四川附片毒性大18倍。

附子的采摘季节,各地因客观条件不同,挖掘时间有早有晚,一般乌头栽至次年6~7月收获,传统认为以夏至到小暑问采集的质量较好。

日本学者对制附子末的质量与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9~10月采集的附子其总生物碱、次乌头碱及乌头碱含量高并且稳定,乌头碱在11月可达最高峰值。

1.2 附子的毒性与品种及采摘季节有关因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有时对药物的毒性影响颇大。

中药附子的不良反应研究

中药附子的不良反应研究
2 1 有 效 成 分 .
附 子 的 有 效 成 分 中 , 溶 性 成 分 主 要 是 乌 头 碱 、 沙 脂 美 乌 头 碱 、 乌 头 碱 、 子 灵 等 , 溶 性 成 分 主要 是 新 江 乌 头 次 附 水 碱、 宋果灵盐盐酸 、 尿嘧啶等成分 。引起毒性反应 的主要是 乌头碱 , 乌头碱 的化学构成基本 如下 : 22 附子 的作 用 . 首先附子可以强心 。有人研究认 为附子起到强心作用 的不是 乌头碱 , 而是 另一种 成分 , 这种 成分可 以直接起 到 强心作用。而且是在其它常用强心药物已经无能为力的情 况 下 , 以起 到 强 心 作用 。 可 其 次 附 子 可 以扩 张 血 管 ,增 加 冠 状 动脉 的 血 流 量 , 可 以提 高 流 量 7 %~ 0 %。 0 20 再 次 附子 具 有 局 部 麻 醉 和 止 痛 的作 用 。乌 头 碱 可 以 先 兴 奋 神 经 后 麻 痹 神 经 的作 用 , 因此 可 以 起 到 麻 醉 和 止 痛 的 作用。 3 附 子 的不 良反 应 及 应 对 措 施 31 古代文献中的不 良反应记载 . 《 神农本草 经》 是我 国第一部药典 , 中就记载 了附子 其 的药性。虽然该书没有记 载附子的不 良反应 , 但是该书将 附子列在下等药类 , 可见对其毒性 还是 有所考虑 的。三 国

简 单 的处 理 办 法 。但 是 对 其 中毒 症 状 多 无 记 载 , 理 处
办 法 也 比较 简 单 。
32 近 代 人 的 研究 .
1 祛 寒 止 痛 . 3
根据 中医理论 , 人体寒则 气血凝滞 , 气血凝滞则不通 , 不通则痛 。而附子可以追补阳气, 温补气血, 气血通则痛可止。 2 附子 的 有效 成 分 及 作 用

谁说乌头,附子有剧毒

谁说乌头,附子有剧毒

谁说乌头,附子有剧毒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薛盟举李永勤【关键词】中药;附子;毒性监制;安全用药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之药,若临床运用得当往往立起沉疴。

但附子虽是疗疾之猛将,亦是大毒之品。

历代医家在用附子之时,每每慎之又慎不无顾忌。

至于用量,多则亦不过数钱。

在临床上虽有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报道,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陕西省周至县,当地人竟把这大毒的附子如同红薯、土豆般大量食用。

陕西省是附子的产地之一.1。

周至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秦岭北麓,盛产附子。

当地人称附子为“乌药”。

每年秋冬季节,附子收后,很多人便日食附子碗余(约200—400 g),连食数月至来年开春。

笔者也系陕西省周至县人,自幼随乡俗,喜食附子,每食也以斤计。

至于该县人从何时开始食用附子,已无从考证,据一些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这样吃过。

为何要吃附子,当地老人们的说法是:“乌药”是一味中药,常吃可以令人身体强壮,不畏寒冷,不生疾病;如能连续吃过百日,身上连个虱子都不生。

故人多喜食之,以致该县产生了一种当地独有的小吃生意,即将附子煮好后沿街叫卖,并美其名日“甜乌药”,生意甚好。

买食者多是妇女和老人。

所谓“甜乌药”,未食过之人初尝之,实在苦不堪食,刚一人口,便难忍其苦,随即吐出。

但隔日再食,数日后就不觉苦,半月过后便觉其香甜可口,一日不食则数思之。

附子有毒,当地人也都知道,但为何如此大量久食而不会中毒?究其原因,全在其加工过程:当地一般于10月前后挖取成熟附子,弃乌头(当地称为“乌药母枝”),去须根,洗净晾干,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

待立冬后天气渐冷,再拿出煮食。

具体煮法为:晚饭后约21时,先将一大锅水烧开后,再向沸水中倒人干净的附子,水约没附子20 cm,然后加人甘草(甘草与附子的比例约1:10)。

煮约2 h后,向灶中加人几根大柴(未劈的直径约10 cm粗的树枝),让其慢慢燃烧(约能燃烧2 h),整个煎煮过程中不能再向锅中加人生水。

又一味中药附子被骂!多地药房禁止销售:你吃的大部分药方里都有它!

又一味中药附子被骂!多地药房禁止销售:你吃的大部分药方里都有它!

又一味中药附子被骂!多地药房禁止销售:你吃的大部分药方里都有它!今天师兄想和大家聊一味饱受争议的药材。

是附子。

小顾(化名)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他读了很多关于中医的文章,自己判断觉得自己是阳气不足。

他了解到附子是补阳的好药材,就擅自去当地的医药房抓了点附子煮汤喝。

小顾从拿到附子的第二天早晨开始喝,期间他多少感到不舒服,有点动摇,但出于对中医的热爱和信任,也硬生生喝到第四天了。

然而就在第四天上午喝了半杯药之后,就觉得舌头发麻,期间伴着头晕、眼花、偶有耳鸣。

小顾深感恐慌就跑去当地的医院看病,果然不出所料医生说附子是毒药,让他立马停下服用。

这使得他多多少少有点怀疑中医。

其实针对这个事情呢,有两大误区。

首先他在没有看过专业中医的前提下擅自用药就是不对的,任何药剂的把控都不是随意而来的。

其次咱们也经常说,药是有偏性的,大家也都知道有了阳气,人才是活人,阳气是生命的动力,就像大自然有了太阳,才会繁衍出各种生物,而阳气就是我们人身体的太阳。

人之所以生者,阳也,亡阳则死。

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味中药就是我们的附子,就是补助回阳的主药。

附子是中医四大主药之一,足矣见到它在中药材里面的地位。

它的主要作用则是大热,破寒,能够帮助沉衰的身体振奋机能,破除脾胃寒凉之气。

我们的神农本草经里面把我们的药材分为了三品,上品无毒像大米,山药等,可以理解为药食同源,日常都可以食用。

但是上品药的药性是非常平的,可以理解为它几乎没有偏性。

而像附子,乌头,半夏等就是下品,下品的偏性大,偏性大就可以理解为是毒性。

我们治病时用的正是药的偏性,用偏性去纠正我们身体阴阳的偏差,打个例子,你身体偏性本身大,那你喝大米汤就是没有用的,就必须要用偏性大的下品药去治疗。

毒性其实就是药的偏性,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所有的药都是有偏性的。

其实是药三分毒也可以说是药三分偏。

身体生病就是阴阳的失调,所以用药去纠正身体阴阳的偏差。

前面也有说到附子的性质是大热的,所有就可以用来纠正身体寒的偏性。

附子的副作用

附子的副作用

附子的副作用附子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来源于中药麻黄的根茎和发芽的芽。

附子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建议用于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

然而,附子也有一些副作用和潜在风险,需要患者和医生在使用中予以警惕。

首先,附子有一定的毒性。

附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剧毒的神经性麻痹和心脏毒素——美药氏毒碱。

如果剂量不当或使用不当,附子中的毒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剧烈的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情绪波动等。

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使用附子时必须慎重,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其次,附子可能引起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附子中的神经药物成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阻断神经传递、影响药物代谢酶或改变药物的分布。

因此,在使用附子之前或同时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常用药物,需要患者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此外,附子在中药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识别难度较大的副作用。

例如,由于附子的神经药物成分可能导致人体肌肉瘫痪,患者在使用附子时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附子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口干、恶心、头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附子并咨询医生。

总之,附子是一种潜在有毒物质,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患者在使用附子前,应告知医生有关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判断使用附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在使用附子期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及时就医。

另外,患者在购买附子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药店或制药企业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只有在合理的使用下,才能更好地发挥附子的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临床单煎工艺研究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临床单煎工艺研究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临床单煎工艺研究前言附子是中药中的一种有毒药材,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中药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部分医生认为附子充分熬制后,毒素已经被消除,可以使用;然而,使用不当的话,仍有可能发生意外。

因此,从临床角度出发,找到一种有效的工艺,可以保证附子的药效,减少患者的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附子是一种有毒药材,其独特的药效在中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毒性较强,难以正确使用,因此已成为中药的焦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对于附子的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毒效双组分控制被广为认可。

毒效双组分是指附子的药效来自于两种成分:一种是汉防己素,它是一种具有抗高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的成分;另一种是乌头碱,它是将附子熬制的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成分。

两种成分在一定的比例下,相互制约、抑制,达到了药效的最佳效果。

附子临床单煎的工艺研究附子作为一种有毒中药,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其毒性。

而单煎工艺是一种常用且相对安全的制剂方法。

本文研究的是在单煎工艺下,如何保证附子的药效,减少患者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附子的熬制方法。

附子必须要进行水煎操作,否则未处理的毒素仍然存在,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其次,在注重提取药效的同时,保留附子中的有效成分,如何平衡这一矛盾关系也是研究工艺的重点所在。

根据毒效双组分控制的理论,我们可以将附子与其他有药效的中药组合使用,达到药效相互促进,削减锐毒成分的效果。

一些药方中常常会使用桂枝、生姜等成分配伍,来削减附子的毒性。

同时,加以适当的温度管理和时间掌控,可保证药性和有效成分得到合理的提取。

结论从附子的毒性和药效入手,研究附子在临床单煎制剂中的应用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中药的安全和药效。

在使用附子的时候,需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从源头控制附子的品质。

在制剂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熬制的时间、温度等,以保证毒效双组分的药效最大化。

附子的毒性和药效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你吃的附子为何效果差

你吃的附子为何效果差

你吃的附子为何效果差【编前语】有人问:我买的附片做药汤怎么有时有效有时又无效果?生附子含有剧毒。

所以,市场上见到的附片各种品种(黑顺片、白附片、炮附子等)都是生附子的附子的炮制品。

炮制附子的传统工艺,是将生附子浸泡在胆巴(盐卤)水中10几20天,然后再水洗漂洗进入切制干燥等工序环节。

但是,人们错误理解的一点是:生附子泡入胆巴水是为了去除附子的毒性。

而真实的事实是:生附子浸泡入胆巴水,是为了防止附子腐烂,因为附子成熟期正是高温高湿的夏季7-8月间,附子出土后,极容易腐烂。

老百姓称其为有名的“隔夜烂”。

生附子本身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这既包括了毒性成分,也包括了药用成分。

附子在胆巴水里浸泡,又经过退出胆巴液的漂洗浸泡,生物碱成分大量流失于水中。

药性当然大打折扣更有过度加工炮制的现象:生附子浸泡的胆巴液浓度很大,让附子吃进更大量盐卤,而且,又不合规进行漂洗。

这样的附片,毒性减少了,药性流失了,又捡进来新的化学毒性成分。

看看下面专家的实验研究(图:汉中生附子)附子中生物碱含量与在胆巴液中浸泡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周林1,2,李飞1* ,任玉珍2,杜杰2,陈彦琳2,梁焕2,白宗利2,张晓莉3(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 2. 中国药材公司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95; 3. 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江油621700)[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在胆巴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附子中6 种生物碱的含量,分析附子中生物碱成分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Waters sunfire C18 色谱柱( 4. 6 mm ×250 mm,5 μm) ,流速0. 8 mL·min -1 ,柱温30 ℃,检测波长235 n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 25∶15) 和0. 1 mol·L - 1 醋酸铵溶液( 每1 000 mL加冰醋酸0. 5 mL) ,梯度洗脱。

误用附子”医案

误用附子”医案

误用附子”医案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本草汇言》说附子:“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在《伤寒论》中,附子也是常用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证等方,用之得当,有起死回生之功。

因此,当代学者多有喜用附子、善用附子者。

临床热衷于用附子、研究附子者,亦一时为盛!然而附子有毒,偏性较大,用之不当,毒性立现。

这和辨证是否准确,以及配伍是否得当关系十分密切。

有的病人并非附子之适应证,或者医者开方配伍不当,给患者造成无穷祸端,有的迁延数年,乃至二十年,四处求治不愈。

笔者门诊常遇“误服附子”的患者求治,撷取1则分享同仁,以供参考。

并于此呼吁:附子一味虽然神奇,但需辨证用药,本着对患者认真负责的谨慎态度运用,方不得错讹!癃闭发热医案男,80岁,4月1日诊。

小便不出伴高热1天。

患者为80岁老年病人,本为笔者门诊老病人。

半个月前因痛风发作足踝疼痛,到本市一草医处包草药治疗,后病情减轻,一天前(3月31日晚上)因足踝仍有轻度肿痛,微感恶寒到门诊求治。

当晚本来最初打算是求治于笔者,但老人来门诊时,见笔者门诊病人太多,排队困难,故临时起意,改找门诊另一病人量稍微少一些的某医求治。

某医为病人诊断后,开方一首以治。

患者当晚即服某医药方,孰料服药后,半夜开始发烧、头痛、身痛,高烧达39.3℃,早有前列腺增生,故出现小便点滴难解。

患者儿子为中医爱好者,知医通医,凌晨5点煎煮绿豆80g、葛根50g予乃父灌服,服后体温在清晨一度退至38℃,但到上午,热势又起,至39.5℃左右,小便已点滴不出,膀胱膨隆,发烧,逐渐烦躁,神志昏糊。

患者儿子中午给笔者发短信及微信,又打来电话求助,其短信解释说:“医生,我很渴望得到您的帮助,昨晚我与母亲承您药方,服下舒服。

但家父自作主张找了其他医生,服后口干烦躁,现在小便解不出,乏力,我想添加您的微信,看一下舌象,和昨晚某医生开的方子,给一些指导。

我凌晨用绿豆80g、葛根50g服四次,约400ml,体温降到38度左右,后又升到39度以上。

千古奇冤——回阳救逆第一品救人无功的附子

千古奇冤——回阳救逆第一品救人无功的附子

千古奇冤——回阳救逆第一品救人无功的附子附子花序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

附子味辛、甘,大热。

主入心、肾、脾经。

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

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气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本草经读》),能上助心阳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救逆固脱之要药。

虞摶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

”《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证要药。

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建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本草正义》曰: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重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真有寒,无可不治。

”泥附子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

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

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

”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

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

”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已故名医何绍奇谓“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 ‘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附子 毒成分

附子 毒成分

附子毒成分
附子,又称附子毒,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中药材。

其毒性成分主要为雄萜类物质,包括附子碱、附子酯等。

然而,在合适的使用条件下,附子也可以发挥药效,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本文将从附子的毒成分、使用条件、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由于其中的附子碱。

附子碱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具有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收缩的作用。

因此,附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使用附子的条件非常苛刻。

通常情况下,附子需要经过炮制处理,去除其中的毒性成分,使其能够发挥药效而不产生毒性反应。

此外,使用附子的剂量也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附子具有较多的药理作用。

首先,附子能够温阳散寒,特别适用于寒冷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寒性胃痛、寒痹等。

其次,附子具有麻醉
作用,可用于镇痛和局部麻醉。

此外,附子还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一些慢性疾病与癌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附子的毒性成分较多,使用时需要格外慎重。

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强烈建议患者在使用附子前,要咨询医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综上所述,附子作为一种有毒中药材,在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

尽管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效果,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大家在选择中药疗法时,一定要谨慎,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转帖自民间中医网)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转帖自民间中医网)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民间中医网)自郑钦安宗师以来,中国各地的扶阳名医,多为得享八九十岁之修龄,甚至寿过百岁者。

扶阳名医之间,多有长期大剂量服用附子剂养生袪病的习惯。

若以每周服用二两附子来计算,毕生服用附子量,应至少达五百斤,多者更愈千斤以上,故长期服用附子之安全性,应不容置疑。

仲景先师之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药不眩冥,厥疾不疗。

反观目前,同业几乎全有普遍共识,生附子之乌头碱,经加热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后,毒性可减低近二千倍,故医者一般均会嘱患者先煎附子。

故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肯定远高于仲景时代,毒性理应极低。

可是,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甚至有所谓累积性中毒的报导。

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会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应的中毒表现所苦。

甚至因而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常反应频生的问题。

笔者原籍四川,曾任职临床脑外科医师,考研后专志研究中医,近年来之主攻重点,为扶阳方药治疗肿瘤。

因有文献指出,江油附子具独有药理成份,用于临床,呈特异之双向调节性,笔者考虑此或为川地之扶阳名家,领先发展出“病在阴者,扶阳益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特殊用药心法的药理背景之一。

此外,笔者亦盼能对附子加工时的有效成份流失问题,有所跟进。

故于本年夏秋期间,返回四川江油,多次深入各江油附子农户查访,更自行动手炮制附子,试验药效,历时数月。

笔者初期和附子农接触时,其戒心普遍极重,连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直至笔者多次表明,只为自行生产优质附子,以求改善临床疗效,并多次一同下田,一同采购,甚至长期在其家中食宿与共,如是投身附子农与加工户群体一段时间,得其认同为自己人后,才得以听到真说话。

从而惊悉,目前附子之低药效和高毒性,是如何形成的。

其间之亲身见闻,触目惊心!近日网上报导,有附子生产厂方表示,废弃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传统的落后设施,达不到“现代化”的GMP标准要求,实况真的如此吗?先向大家介绍制附子的加工过程。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附子,又名砒霜,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若使用不当或超量服用,容易导致中毒。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的案例,以警示大家正确使用中药材。

患者李某,男,45岁,因患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

其中,一名中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开具了含有附子的中药方剂。

由于患者对药物的效果不满意,他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并长期服用。

渐渐地,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询问,医生得知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怀疑其患有附子中毒。

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附子的毒性成分——砒霜碱。

诊断结果证实,患者患有附子慢性蓄积中毒。

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解毒治疗,并告知患者家属停止使用含有附子的中药。

经过数日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但由于长期服用附子,患者的肝肾功能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这起案例引起了人们对中药使用的关注。

中药材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毒性也不可小觑。

特别是像附子这样的高毒性中药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患者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材。

同时,中医师在开具中药方剂时,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慎重选择药材,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中药虽好,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希望这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药使用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呵护健康,正确使用中药,远离中毒风险。

从对附子的争议来探讨有毒中药毒性问题

从对附子的争议来探讨有毒中药毒性问题

从对附子的争议来探讨有毒中药毒性问题
邓家刚;范丽丽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0(30)9
【摘要】附子是临床常用的有毒中药之一,其可用不可用以及如何应用、能否生用,历来颇有争议。

通过对附子应用争议的研究认为,有毒中药的应用固然与医者临床经验密切相关,但仍需遵循其特殊用药原则,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畏其毒性避而不用,也不可忽略其毒性大剂量盲目应用。

【总页数】3页(P925-927)
【关键词】附子;药物毒性;炮制;剂量;配伍;煎服方法;适应证
【作者】邓家刚;范丽丽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1
【相关文献】
1.基于“毒-效整合分析思路”探讨有毒中药附子的物质基础 [J], 熊亮;彭成;缪璐琳;何育霖;蒙春旺;苏海国
2.含有毒性中药新药研制中需关注的问题 [J], 王停;韩玲;金芳;程龙
3.中国药典中含有毒性成分朱砂、雄黄的中药使用安全性探讨 [J], 苏琼华;李国峰;袁琳;曹凤秋;陈琪
4.对含有毒性生物碱中药的防治探讨 [J], 卢建峰;闫学红
5.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药外,一般中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 这种说法对吗?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子的药理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的药理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的药理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附子的药理作用虽然非常多,但是一些服用事项以及毒副作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下面店铺要介绍的是附子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附子的药理作用(l)强心,肺肾元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观察到口服附子粗制剂后,动物血清有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的作用,给药2小时后含药血清作用达高峰,表明附子煎液中确合强心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

附子用药过量可引起心律不齐。

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DMC)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也有强心作用。

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在浓度降低至10-9g/ml时,对蟾蜍离体心脏仍有强心作用。

去甲乌药碱正性肌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在 10-9- 5 ×10-8g/ml范围内,可使心收缩幅度增加22%- 98%,心排出量增加15%-80%。

麻醉犬和豚鼠静脉滴注去甲乌药碱每分钟2μg/k g,可使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LVP)分别上升12%和58%,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 max)分别增加 73%和 26%。

静脉滴注戊巴比妥钠,或用N2饱和的灌流液灌注,均可形成急性实验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去甲乌药碱可使衰竭心脏收缩幅度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去甲乌药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2)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附子注射液或去甲乌药碱静脉注射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均可使麻醉大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

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管阻力降低,此作用可被心得安所阻滞。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研究证明,去甲乌药碱是降压有效成分,具有兴奋β受体及阻断al受体的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a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a受体均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有效成分。

附子副作用

附子副作用

附子副作用
附子,又名乌头、乌头附子,为忍冬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根茎,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毒性强大的草药。

从古代开始,附子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温阳、祛湿、驱邪的作用,被用来治疗风湿、痺痲等病症。

然而,附子具有极强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首先,附子的毒性主要来自其中的一种生物碱,即乌头碱。

乌头碱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果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就会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的情况。

其次,附子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乌头碱可以引起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律不齐等症状。

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使用附子更容易引发心脏问题。

同时,长期使用附子也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损害,引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此外,由于附子具有温阳作用,因此不宜在热病或有内热症状的人群中使用。

使用附子可能加重热病症状,导致发热、口渴、口干等症状加重。

另外,孕妇、儿童、老人、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应尤其慎重使用附子。

因为这些人群的身体较为脆弱,对于附子的毒性反应也更为敏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附子是一味具有显著毒性的草药,慎重使用十分重要。

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可以发挥其医疗作用,例如温补肾阳、祛寒湿等。

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宜过量使用附子,也不宜长期使用。

过度使用附子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谨慎对待附子的使用,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使用。

附子一用就上火,除了辩证有误,也许是剂量用少了

附子一用就上火,除了辩证有误,也许是剂量用少了

附子一用就上火,除了辩证有误,也许是剂量用少了
展开全文
附子:补火要药。

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则称附子“为百药之长”。

火神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量,祝味菊用附子少则12~15,多则30。

吴佩衡、范中林、刘民叔、陆铸之等一般都在30克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李可用量更是惊人,多则按斤计算。

小剂量(15克以内)兴阳,兴阳就容易让阳气跑出来,大剂量(30克以上)扶阳。

很多医生说附子如何如何好,但是初学者试着用附子治病,上火现象确实非常常见。

没有多次亲自喝过附子的,不建议大家超过60克使用,没喝过你就很难相信暝昡反应的微妙。

很多同事和我交流,说辩证明明准确虚寒证,但是一用附子就上火。

1.如果你临床使用附子比较多,建议直接去四川找药农定制、自己炮制,质量可靠。

或者使用大品牌的颗粒剂,大的颗粒剂厂家都是种植、炮制一体的,每批货药效稳定。

只有中药质量稳定,才能总结出使用心得。

2.我的心得,10克制附子确实有相当多的患者上火,但是30克就好点,也就是说量大点,上火就好点。

很多时候有些人担心用附子上火便秘。

其实附子量加大只会出现腹泻现象,出现腹泻,询问患者,只要腹泻完精神更好了,就没事。

附子的中毒表现就有腹泻,但是30克的制附子,质量有保障、煎煮90分钟是不会中毒的。

3.加甘草,正所谓土能伏火,补土能把火藏起来。

加知母也可以,知母知母,知道谁是你的母亲,是对金水互生最好的解释,这和张锡纯黄多配知母有异曲同工之意。

(五行本来金生水,但是水脏寄元阴元阳,又可以生金)。

浅谈影响附子毒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影响附子毒性的影响因素

性休 克及肠 系膜上动脉夹 闭性休克 等均能提 高平均 动脉 压, 延长其存活时间及存活百分 率[] 4。 1 抗心律失常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 . 4 去 甲乌药碱对异搏定所致小 鼠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明显防治作 用, 能改善房室传导 , 加快心率 , 恢复窦性心律。 附子剂量
参 考 文 献
[1 1 朱林平 , 徐宗佩. 附子增效减毒 配伍的研究进展[ 中成药, 0 5 J 】 20 ,
(7 . 0 )
【】张硕峰. 2 附子中三种双酯型生物碱 的心脏毒效关系及甘草苷的 干预作用[ S京 中医药大学, 0 7. DIL 20
[ 王付. 3 ] 经方附子的煎煮与用量田. 中医杂志,0 0 ( ) 2 1, 3 . 0 【] 4周友红, 张红伟, 张振凌. 白附子炮制前后双( 5 一甲酰基糠基) 醚含 量的测定『. J 中华 中医药学刊,0 0 ( ) J 2 1, 6 . 0 [ 周海燕, 赵润怀, 羊 勇, 5 】 孙兰, 张蕾, 常琪. 附子膨大充实期干物质及 有效成分积 累规律研究 . 中药材,0 0 ( ) 2 1, 4 . 0 【1远颖, 6 张增瑞, 徐宗佩 , 刘伟 平. 附子大黄配伍 的毒 副作用研究 [.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00 (1 : 2 — 6 6 】 2 1 , ) 6 5 22 2 2 【 佳群, 7 闶 来建琴 , 王小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附子中毒体会叨. 江西
皮质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附子除兴奋垂体 一肾上腺皮质 系统外 , 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附子所含 乌头 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 , 既是毒性 的成分 , 又是镇 痛作用 的有效成分。 . 2 影 响 附子 毒 - 陛的影 响 因 素
伍、 服药方法 、 患者个体差异等在 附子给药过程 中均要 给予 重视 , 尽量避免给患者带来的毒性伤 害。

浅谈附子的“慢性中毒”

浅谈附子的“慢性中毒”

作者单位:410219 长沙,湖南省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作者简介:王明炯(1983-),硕士,讲师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经典㊂E⁃mail:2743049460@浅谈附子的 慢性中毒”王明炯【摘要】 附子一药用之得当则疗效可靠,然而其毒性也不容小觑㊂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位有不同疾病的患者,最后都是通过解除附子的毒性而最终获效㊂然而现有关附子类药物中毒的报道大多以急性中毒为主,于这方面的救治讨论较多,而对于附子慢性中毒的报道和研究却较少,本文分析讨论了附子慢性中毒的症状㊁体症㊁救治方法和愈后,并且从仲景对附子的用法出发,就附子运用的要点与同道进一步深入探讨㊂【关键词】 附子; 附子慢性中毒; 扶阳派【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8.015 这几年来由于扶阳派的兴起,临床医生对于附子类药物的运用更加广泛,剂量也不断突破常规,与此同时有关附子类中毒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多以急性中毒为主㊂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例患者,最后以解附子之毒而治愈,临床中使用附子类药物致患者中毒的因素非常复杂,某些附子类药物慢性中毒之症状非常隐晦,常常让病者困,让医者惑,故撰此文和同道共同探讨㊂1摇附子类药物慢性中毒的表现与治疗探讨明代医家李时珍说: 药物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㊂”附子自古以来医家都认为是大毒之品,如‘淮南子“曰: 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附之毒)㊂”‘神农本草经“将附子列为下品,并指出 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可见其毒性之猛烈㊂临床中报道附子类药物中毒的很多:含乌头碱类的中药以损伤㊁毒害消化系统㊁神经系统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为主[1],可以按照中医脏腑进行归类㊂(1)心脏毒性表现:心悸㊁烦躁㊁胸闷㊁昏迷㊁痴呆(植物人)[2];(2)脾胃毒性表现:口唇四肢末端麻木㊁皮肤蚁行感㊁呕吐㊁腹痛㊁腹泻㊁乏力;(3)肝脏毒性表现:头晕㊁视物模糊㊁目胀㊁抽搐;(4)肾脏毒性表现:耳鸣㊁少尿无尿(尿潴留)[3];(5)肺脏毒性表现:短气(呼吸衰竭)[4]㊁皮肤瘙痒㊂临床中对于附子类急性中毒的抢救多有效验,如张怀明[5]对于附子急性中毒救治方法为:(1)肉桂9g,水煎10分钟,小心灌服3次,约10分钟1次㊂(2)生姜煎汁,每次1汤匙缓缓灌入,0.5小时1次,服2次以后视好转情况,改用党参㊁干姜㊁炙甘草煎剂内服㊂(3)用阿托品注射液,成人每次1~2mg,混和于5%~2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 中,摇匀后立即静脉注射,同时皮下注射1mg㊂王良馥等[6]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急诊ICU 采用综合疗法救治重度附子中毒7例,成功率达100%㊂患者服用附子后慢性中毒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从临床上看,附子之毒最易在心肝脾残留,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其毒为热毒,若残留于心脏,则患者时有心悸㊁胸闷㊁环球中医药2016年8月第9卷第8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ugust2016,Vol.9,No.8961注意力不集中㊁性格改变㊁夜卧不安等症状;若残留于肝脏,则有多梦㊁眼睛干涩㊁视物不清㊁手颤等症状;若残留于脾胃,则口唇干热㊁胸膈中热㊂且内热日久,容易导致痈疽㊁疔疮之患㊂2 附子慢性中毒之典型病例分析笔者在临床中遇到多例患者,表面上是热毒痈疽,但是最终却以解毒而收功,病例如下所示㊂2.1 颊肿患者,男,26岁,长沙医学院学生,2011年11月13日初诊㊂左侧脸颊牙龈反复肿胀㊁作脓两年不愈,症见左侧脸颊部肿胀,剧痛,左侧咽痛㊁耳蒙㊂舌尖红苔薄,左手寸浮,关尺弦,右手脾脉数㊂处方:托里消毒散加减,黄芪30g㊁羌活10g㊁柴胡10g㊁酒黄芩10g㊁生甘草8g㊁丹参15g㊁蔓荆子10g㊁金银花10g㊁忍冬藤10g㊁穿心莲7g㊁白芷5g㊁生姜10g㊁红枣20g,5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㊂2011年11月19日二诊:患者诉睡眠差,脸颊部肿胀渐轻,左侧牙龈肿胀异常,左手寸浮,关尺仍弦,右手稍缓㊂处方:黄芪桂枝汤加减,重用黄芪30g,用以托疮生肌㊂黄芪30g㊁桂枝10g㊁白芍10g㊁炙甘草8g㊁川牛膝10g㊁青木香7g㊁忍冬藤10g㊁丹参10g㊁麦冬10g㊁络石藤10g㊁白芷5g㊁生姜10g㊁红枣20g,5剂,服法同上㊂5剂后患者基本平复㊂后患者反复发作,基本保持每月发作1次的频率,每次按照驱风清热,托脓益气的原则治疗,直到2012年8月22日,患者肿胀已除,但是仍然觉得夜眠不安,心烦,左侧脸颊有硬结㊂正在冥思苦想中,却无意中听患者说起2年前由于脾胃不适曾找某火神派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处方为附子理中丸加减,将处方药物打粉后制作成蜜丸,内含有炮附片90g㊁干姜45g,每天吃5g,1月吃完,后烦躁不已,故没有继续服用㊂现在查心肝滑数,右手脉小数,舌尖红苔薄,大便可,肌肤时有瞤动㊂处方:李可老中医之解毒方[7](姑且称之)加减,防风10g㊁黑豆10g㊁生甘草10g㊁黄连8g㊁黄柏8g㊁白芍10g㊁麦冬15g㊁生姜10g㊁茯神10g, 5剂,服法同上㊂服药后心烦㊁夜眠不安消失,硬结仍在;再按照益气脱脓的思路治疗,处方7剂,诸症皆愈㊂患者2012年底外感后发作1次,仍然按照清热解毒㊁托疮排脓的思路治疗后痊愈,自此从2013年初至今再无发作㊂2.2 痤疮患者,男,21岁,长沙医学院学生,2013年11月13日初诊㊂面上痤疮反复发作三年不愈,遍求名医,吃药无数,详细询问病史和用药经过,服用龙胆泻肝汤㊁桑白皮汤㊁桃红四物汤,仍然好转不明显,满面痤疮㊁疤痕,查舌淡红苔薄,左手寸弱,关尺弦,右手脾脉数㊂诊断:痤疮㊂证型:阳气不足,湿热内生㊂处方:黄芪桂枝汤加减,生黄芪15g㊁炙黄芪15g㊁桂枝10g㊁白芍10g㊁生炙甘草各8g㊁丹参15g㊁红花3g㊁桔梗10g㊁金银花10g㊁忍冬藤10g㊁皂角刺10g㊁鸡内金10g㊁僵蚕10g㊁络石藤10g㊁白芷5g㊁生姜10g㊁红枣20g,5剂,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天两次㊂祛痘消疤油[8]一盒外用㊂嘱清淡饮食,随时观察病情,不适时随诊㊂2013年11月19日二诊:患者诉睡眠差,查左手寸脉仍然沉,关尺小紧㊂右手寸脉弱,关脉滑,舌红,少苔㊂处方:黄芪桂枝汤加减,生黄芪30g㊁炙黄芪30g㊁桂枝8g㊁白芍10g㊁生炙甘草各5g㊁丹参10g㊁鹿角霜10g㊁桔梗10g㊁忍冬藤10g㊁鸡内金10g㊁僵蚕10g㊁络石藤10g㊁酸枣仁10g㊁生姜10g㊁红枣20g,7剂,服法同上㊂嘱清淡饮食,随时观察病情,不适时随诊㊂后一直按照驱风解毒,托脓益气的原则处方治疗,直到2013年12月29日,共服中药31剂㊂查疤痕逐渐平复,痘痘基本消除,但是患者仍然觉得夜眠不安,时有心烦,查左手脉小数,关脉滑数,舌尖红苔薄,大便可,小便黄㊂再反复询问病史,惊闻患者2年前曾经找某中医处方5剂,每剂有附片20g,患者畏惧,附子先煎1小时之后乃服之㊂处方:李可老中医之解毒方加减,生甘草10g㊁黑豆10g㊁防风10g㊁黄连8g㊁栀子10g㊁黄柏7g㊁麦冬15g㊁丹参10g㊁生姜10g㊁茯神10g㊁蜂蜜兑入30mL,5剂,服法同上㊂药后夜眠不安消失㊁心烦消失,再以四物汤加减十剂收尾㊂随访半年,痘无复发,平复如初,诸症皆愈㊂按 两例患者分别以 颊肿”和 痤疮”就诊,经过常规的辨证治疗仍然反复发作,这是体内热毒未清所造成,特别是2.2中痤疮患者的症状颇感困惑难解,左手寸脉沉弱,是反复发作㊁治疗后心阳被伤之征象,所以初诊使用益气温阳托脓之法而得效,经过治疗后,阳气渐复,寸脉渐起,而心烦㊁夜卧不安的症状始终未除,且安神益气之品如酸枣仁㊁柏子仁㊁党参等不能根除症状,经过反复问诊,才知是附子残留之毒所诱发,最后通过解附子毒才得到根治㊂李可老中医之解毒汤是李可先生一生运用附子类药物经验的宝贵结晶,本方中的蜂蜜㊁防风㊁甘草古代典籍中都记载为解毒之品,‘名医别录“[9]: 石蜜味甘平㊂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 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㊂”‘新修本草“[10]云:防风 杀附子毒”;‘名医别录“[9]记载 甘草,无毒㊂主温中 烦满,短气 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本草纲目“[11]曰黑豆 煮汁,解砒石㊁甘遂㊁天雄㊁附子 百药之毒”㊂再加上栀子,解毒平肝,丹参活血养心,生姜下气通神,茯神安神,黄连麦冬清心滋阴,黄柏清下焦之热㊂诸药合用,残留之热毒尽除,患者得康㊂3 仲景运用附子‘神农本草经“载附子 辛㊁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㊁温中㊁金创㊁症瘕积聚㊁血瘕㊁寒湿㊁踒躄㊁拘挛㊁膝痛不能步行”,仲景在秉承‘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运用附子,且有所发挥,仲景使用附子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㊂3.1 回阳救脱四逆汤类方(四逆汤㊁通脉四逆汤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㊁白通汤㊁白通加猪胆汁汤㊁四逆加人参汤㊁茯苓四逆汤㊁干姜附子汤)用于治疗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烦躁,恶寒汗出,手足厥逆,干呕,脉微欲绝者”等亡阳重证,方中生附子实乃回阳要药㊂962 环球中医药2016年8月第9卷第8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ugust2016,Vol.9,No.83.2 温阳固表太阳病发汗太过,致恶风漏汗的用桂枝加附子汤;太阳病误下,邪陷伤胸阳微寒,用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恶寒汗出同时出现的附子泻心汤证;素体阳虚而初感外邪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助麻黄温化寒水而不损阳气;素体阳虚而感外邪无里证者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去细辛之温散,加炙甘草,甘温以微汗;越婢加术治 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节风,下焦脚弱”,方后注云:恶风加附子一枚,此处附子用法与桂枝加附子汤同㊂3.3 温脏寒如肾气虚寒所导致的妇人转胞,虚劳腰痛,小便不利,消渴,短气有微饮用肾气丸,方中附子温肾阳而利水;水气,小便不利者,其人若渴,用栝蒌瞿麦丸,水气,四肢疼痛,下利,用真武汤,此两方中附子均为温阳行水;乌梅丸治脏寒蛔厥证,用乌梅丸寒热并用,方中附子温脏寒而止痛;霍乱 寒多不用水”,兼见 腹满者”用理中丸去术加附子,附子温运脾肾之阳;治疗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的附子汤(虽然未见方,但是方中有附子无疑);治疗 远血”,黄土汤中用附子温助脾阳而止血㊂3.4 去风寒湿(寒水㊁寒饮),温经止痛炮附子尤善治寒痹痛剧,如桂枝附子汤㊁白术附子汤㊁甘草附子汤三方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历节,附子温阳散寒,行痹止痛;大黄附子汤治寒凝肝胆,胁下偏痛,附子温阳散寒止痛;附子粳米汤中附子配伍半夏用以化饮止痛;胸痹缓急,用薏苡附子散,附子温心阳以通络散寒,配伍薏苡仁以驱湿;头风摩散外治风寒之邪凝涩于头部的头痛,方中附子散风寒,温通血脉以缓拘急疼痛;治疗产后中风的竹叶汤,用附子去经脉中之寒湿,以预防痉证的发生;治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乌头赤石脂丸,用附子开结行痹止痛㊂3.5 疗痈疮治疗 腹内有痈脓”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方中附子仅用二分,而甘寒之薏苡仁用到十分,苦平之败酱草用五分,且每次服用方寸匕,可见张仲景取附子治疗 症瘕积聚”之时,用小剂量反佐㊂4 附子的应用不可脱离经典‘淮南子“缪称训云: 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㊂”附子之毒运用得当,可为救命的仙丹,而运用不当便是杀人的毒药,对于附子的功效自古已有定论,但是附子的运用在临床中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难点㊂附子类中草药急性中毒现代临床报道颇多,附子的慢性中毒却少见到论述,古代典籍中关于附子慢性中毒的论述也鲜见,所以附子的残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容易被医生所忽视㊂清代名医陈士铎使用附子就非常谨慎,‘本草新编“[12]云: 但古人有用附子只一片而成功,非藉其斩关夺门之神也㊂盖附子无经不达,得其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留于脏,转能补气以生气,助补血而生血,而不至有增火增热之虞,反成其健土关胃之效也㊂”尹世军等[13]认为 附子的慢性中毒,多因久服附子,其毒力未全被排出体外逐步蓄积而引起,其症状多表现为烦躁不宁甚至狂躁,或为并发疔痈肿毒㊂”杨小欣[14]认为附子中毒究其原因主要与炮制不规范㊁剂量过大㊁配伍不当㊁煎煮时间过短㊁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㊂2.1中患者是小剂量服用,2.2中患者未久服附子,并且附子已经先煎1个小时,却都深受其毒,且中毒的症状非常轻微,迁延不愈,仅以 睡眠不安,心累,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诉㊂临床中对于附子的使用,朱良春先生早就谆谆告诫:附子要善用,不可滥用㊂但是近年来中医界刮起了一股歪风,某些医生大剂量滥用附子,甚至鼓吹附子为神丹,导致临床中附子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给中毒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许多临床医生却还不以为戒,反以重用附子为荣,这实乃两千年都未见之怪现象;笔者认为对于附子的使用还是必须遵循仲景的用法,有是证用是药,既无需畏惧附子如虎狼,更不可擅做主张,凭空臆测地使用,否则遗害无穷㊂参考文献[1] 张宏顺.乌头类中药的毒性及中毒处理[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2):114⁃115.[2] 刘艳明,田福利.乌头碱中毒致心室颤动及植物人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2002,14(3):228.[3] 鞠卫萍,周建华.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川乌中毒1例[J].疑难病杂志,2006,5(2):130.[4] 吴鹏起.急性附子中毒20例救治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9):1942⁃1943.[5] 张怀明.浅谈中药附子的中毒及其解救[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64.[6] 王良馥,陈自力.综合抢救重度附子中毒7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86⁃87.[7] 李可.李可老中医经验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8] 周林柯,陈欢,尹尚辉,等. 益肤祛痘消痕油”的制备及对其结合耳穴治疗寻常痤疮的应用分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3,(2):65.[9] 梁㊃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63,23⁃24.[10] 唐㊃苏敬.新修本草[M].胡芳林,整理.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3.[11] 明㊃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版排印本)[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5.[12] 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70.[13] 尹世军,张怀明.中药附子的中毒及其解救[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6):678.[14] 杨小欣.浅谈附子的毒性反应及防范措施[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5):162.(收稿日期:2015⁃12⁃12)(本文编辑:董历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附子问题的真相自郑钦安宗师以来,中国各地的扶阳名医,多为得享八九十岁之修龄,甚至寿过百岁者。

扶阳名医之间,多有长期大剂量服用附子剂养生袪病的习惯。

若以每周服用二两附子来计算,毕生服用附子量,应至少达五百斤,多者更愈千斤以上,故长期服用附子之安全性,应不容置疑。

仲景先师之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药不眩冥,厥疾不疗。

反观目前,同业几乎全有普遍共识,生附子之乌头碱,经加热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后,毒性可减低近二千倍,故医者一般均会嘱患者先煎附子。

故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肯定远高于仲景时代,毒性理应极低。

可是,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甚至有所谓累积性中毒的报导。

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会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应的中毒表现所苦。

甚至因而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常反应频生的问题。

笔者原籍四川,曾任职临床脑外科医师,考研后专志研究中医,近年来之主攻重点,为扶阳方药治疗肿瘤。

因有文献指出,江油附子具独有药理成份,用于临床,呈特异之双向调节性,笔者考虑此或为川地之扶阳名家,领先发展出(病在阴者,扶阳益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特殊用药心法的药理背景之一。

此外,笔者亦盼能对附子加工时的有效成份流失问题,有所跟进。

故于本年夏秋期间,返回四川江油,多次深入各江油附子农户查访,更自行动手炮制附子,试验药效,历时数月。

笔者初期和附子农接触时,其戒心普遍极重,连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直至笔者多次表明,只为自行生产优质附子,以求改善临床疗效,并多次一同下田,一同采购,甚至长期在其家中食宿与共,如是投身附子农与加工户群体一段时间,得其认同为自己人后,才得以听到真说话。

从而惊悉,目前附子之低药效和高毒性,是如何形成的。

其间之亲身见闻,触目惊心!近日网上报导,有附子生产厂方表示,废弃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传统的落后设施,达不到“现代化”的GMP标准要求,实况真的如此吗?先向大家介绍制附子的加工过程。

按传统规范生产要求,制附子为以江油本地新鲜收成的泥附子,洗净后当天下午或晚上必须入池浸胆,每一千斤鲜附子,配五百斤胆巴,一般为先泡胆巴6-7天,然后流水退胆5次,每次1天,再进行袪皮,切片和热处理而成。

此法一般需用五斤左右鲜附子,来生产出一斤制附片,成品轻脆,色黄而切面无光泽,略呈浮水。

首先说说,为何要灌胆巴?江油地理属坤,其附子最得火伏土中之理气,故扶阳药效天下无双。

唯亦因其与理气相关,故江油附子必自(一阳生)长到夏至,药性方全,一过夏即又不能保存。

全年只宜在七月一日至三,五日之间掘出,过期数天不掘,即会在地下烂掉。

同是附子,长于它地,即往往无此特性,既可在其它月份种植,又较易保存.唯形态与药性,亦会随而变异!江油附子到期不掘,会在地下烂掉.掘出后,三两天内,如不逢连天烈日晒干,亦会迅速烂掉,无法阴干,是有名的(过夜烂)!因江油附子太易烂,古时为附子灌胆巴的原意,为有利于在短短的附子收成期限内,高效率地进行防腐加工,以便保存运输,而非为了调节附子的药性。

再说胆巴的特性:胆巴的化学式为CaCl2(不等如塩巴NaCl),其性属扶阴而有毒,乡下人有用以自杀的,如白毛女剧中的杨伯劳自杀药,即为本品。

至于近年来盛行大量灌胆巴的另一种真正用意,其实是因为胆巴价廉于附子甚多,灌胆后上秤,附子可增重近一倍,而且外观光亮好看又重身,自然赚头大增。

故江油附子户有句行话:无胆不重,无胆不亮!至于祛皮,除因为附子之毒性富集于皮部外,亦为了商品之外观好看,唯古法之竹刀去皮,因收成加工期,在一年之中只有十多天,故需动用之加聘人手甚多,往年是三角钱工资为一斤附子袪皮,今年则出至八角钱一斤,也不容易请到人。

奸商的生产法,非常令人震惊:首先是以焦亚硫酸钠(吊白块)、工业双氧水、工业烧碱、散泡剂等品,混合煮制附子,煮十多分钟,即可全部袪皮。

上列药物属严重致癌品,但可以低成本高速去皮,并使附子色白,透明,亮质,好看。

然后再为附子超量灌胆巴,将附子泡胆过程,延至15天以上,而只作不流水退胆1-2次。

甚至在热处理过程中,给附子再一次直接灌入胆巴汁。

在木制蒸笼顶上放置大量胆巴,胆巴遇热液化后往蒸笼中附片直接灌入,触目警心。

熏制时,可再加行工业硫磺薫白的步骤(无硫磺不白)。

此法用2.5斤鲜附子,即可生产一斤附片,成品沉水快速,身重面光,肉白好看,而其质甚硬。

正宗的制附子质地很脆,但我们常见坊间的药店,要动用到大铜锺来把附片捣碎,便是这种加工法做的好事。

至于炮附子,古法为掘出鲜品泥附子后,实时砂炒1-2天而成。

据悉,此为最接近仲景时代之炮附法,成品个头较大,皮稍焦干而浅层质疏呈泡。

此法虽简,但人力有价,产量又太低,现已极少进行。

市面上极罕有地出现本品的话,常会混称之为炮天雄。

目前市售的真实炮附子流程,多为以上述的泡胆与硫熏等制附增重流程为基础,再加上一重直接加热的步骤,令之有点烤焦了的外观,便充为炮附子了。

何谓黄附片?古法的黄附片,为工序中加入用姜黄,红花,煮制附子两三小时而成,目前因成本高,已经无人做了,连超级名店如北京XX堂卖的,也非正货!第一种变法生产,是在制附流程的基础上,用化学染料柠檬黄来染制附片,煮十分钟即可。

缺点是色不自然,且半年后会褪色。

故此,第二种更绝的生产法,是用嫰肉黄(严重致癌物质)来染制,成品成本低,色美,自然,不褪色。

何谓黑附片?正法是用黑豆,甘草或红糖等煮制。

变法则是用工业黑色染剂煮成,成品表面黑,肉心黑透像玻璃片,又称玻璃附片。

生附子又如何呢?正法为以烈日晒干,或以低温干燥箱焙干者为是。

只要煮透或蒸透了再入药,应该反而是药效最高,而又最不引起累积性中毒的补益元阳极品。

不过,如前述之因,泥附子离土后,必需在三几天的处理期限内焙干,而一个低温干燥箱,数天内是焙不出多少斤之干透附子的,故如果七月头几天是阴天,那便只能以微波或直接炭火焙干结合硫熏来处理了。

这样处理出来的,也算是较好的附子,不过加热温度较高,引致有效成份打了点折扣,用量比真正生晒的附子要加大一点,且要煎煮得久一些。

现在,江油的生附片多是用含硫的焦煤烧烤出来的,无硫无烟的焦煤价格贵一倍多,没人再做亏本加工了。

在中药中最具不可替代性,最有起死回生之能的(温阳五虎将),在近代屡屡蒙寃。

其中最寃的,还数附子!为什么?因为它的毒性是人造的!现代文献指出,正确地进行加热与水解工序的生附子,有效成份可高出市售制附子十几倍。

而进行LD50测试时,小白鼠服用至相当于人体日服附子数十斤之浓缩给药量,仍无一死亡,亦观察不到有因长期服用而致脏腑损害之现象。

换言之,天然态的附子,本来可以是无毒的。

但加工炮制后的制附,却几乎一定是有毒,甚至是致癌的!我们所报导的,是否少数不法加工户的过别现像?不是的!据我们在跟多位江油加工户混熟了之后,所得到的内部情报,与在国内外各大批发零售药店购买样品所见,现行流通的江油川附,十居八九都是这样炮制出来的!加工户要生产附子时,只需要拨一个电话到化工原料店处,说出要生产多少斤哪种附子,根本不用明说要买那种化工药剂,店方自会称好,配送到户,在单据上,自然是不会记下所购买药种之实质种类的。

本地加工户,戏称为〝一条龙服务〞。

真正的附子行家,固然入眼便知。

否则,一般人其实只要循公开的数据,细心推敲一下,也会发现这一笔附子账大有问题!江油今年的附子生产量,跌至仅五百吨之历史新低点,本地泥附子收购价升至十二元一公斤左右。

我们介绍过,如按规范生产要求的制附子,一般需用五斤鲜附子,来生产出一斤制附片,而伪法则用2.5斤鲜附子,即可生产一斤附片。

换言之,如按规范生产,一市斤制附子的原料泥附子是五市斤,收购成本为三十元,再加上加工的原料,场地,人工,水电,上税,包装,存仓,运输,利润……假如批发价低于七十元,那是全无赚头的了,假如低于六十元,那简直连生产成本都够不上!那请问,假如订回来的江油川附,索价三四十元一市斤的话,它会是规范生产的吗?起码,它多半不会是江油附子,因为其它产地的附子,原料价便会便宜上很多。

有些江油厂家股东家里的地窟或私仓,正是用来贮存在外地收购之杂牌附子的….故此,别以为在江油购入的,便一定是地道附子,很可能只是狭西汉中的旱附子!江油附子生产量大跌,而全国需求量突增,某些厂家,在七月的收获期间,并没有跟本地农户收购附子,也没有增聘人手来进行祛皮工序,那请问,供求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些生产基地,有时根本三两年来都不进行实质运作,那市面流通的制附,从何而来?可谓耐人寻味!其实,很多重要生产厂家的股东,也正就是当地之个体加工户。

至于江油以外的其它产区,产量较少,即使产品冠以大厂的名头,其实依然更常是由(山寨)户在背后供货的!附子的真正加工流程,不言可喻。

江油附子加工现状在全国具有代表意义,灌胆,袪皮,染色,加毒,增白,全国一样,因江油师傅的加工经验,早已普遍流传全国。

总结而言,在市场上流通的制附子,离不开四种问题:(1)大量灌胆巴而退胆不全的(胆巴附子),此类附子的含胆巴量,可超出规范生产品十多倍,入口较麻而苦,带有咸涩味,质重硬而面有半透明光泽,初入门的同业,最易误以为是好附子。

(2)含大量剧毒,甚至致癌化工原料的(毒附子)。

此类附子,因毒性来自化工品而非乌头碱,故长时间煎煮,根本无助于灭毒。

.(3)因某些原因,而需安排进行反复多次流水退胆的(附子渣)。

此类附子,质检乌头碱含量时,是一定过关的;可是乌头碱并非水解成有药效的乌头胺,而是被过水冲掉。

这种附子,有时一次用上半斤,药力还比不上一两正法炮制的制附,或者三钱生附!(4)其它产地的附子,混充地道江油附子。

市售制附,大部份为此四种因素之合成体。

故此,患者服用附子剂后之反应,很大程度并非关乎医家的方证水平,而是视乎他当时碰上了那一种附子!试想想,任你是国手医神,假如有个捣旦鬼,把你的君药一时推大三倍,一时减少五倍,一时又添加上大量致癌药品……试问你能不倒上大霉吗?这种情况,笔者在四川和港深见得很多,患者在服用附子剂后,尚未见有乌头碱型的眩冥反应,却已经呈现异常的头部或胃肠不适。

这种异常表现,有些同业常会误以为是排病反应;其实,多半是附子之人为添加剂引起的。

本年夏至前后,笔者请了几家江油附子户,按本人要求的规范生产步骤,试作了一二千斤制附和生附片。

其间,个个附子户摇头叹息,视为(违反传统),声言即使照辨,笔者也注定了必然会亏大本无疑(私下认同他们的忠告可能很对)!生产完成后,笔者特别着意把规范生产的附子,试用于(1)过去服用市售附子易出现异常不适;和(2)过去曾长期服用扶阳方剂,辨证无误,而疗效不明确的案例,结果是两者均呈现非常可喜的突破!例如,一个家族,全员均是一旦服用市售附子,必然引发剧烈头痛.试用正品附子,则不管如何重用,均无头痛之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