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13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s-QP-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品转序、交付或非预期使用。
2 范围2.1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记录、隔离以及评审和处置作出具体规定。
2.2适用于对原辅材料、外购(协)件、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及成品出厂前、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不合格品控制评审,并做好记录。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隔离和处置。
3.3 仓库负责对原辅材料、成品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和处置。
4 工作程序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中被判为不合格品,以及顾客退货的不合格品,责任部门进行隔离存放,并做出标记。
4.1不合格品的确定4.1.1品管部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判定。
不合格品的确定:a、原辅材料、外购(协)件、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出按品管部制定的检验规范及产品图面进行判定;b、成品按产品BOM表,图面及检验规范执行。
4.2 不合格品的标识4.2.1 原材料、外购(协)件不合格品由仓库悬挂红牌或隔离存放以红线或红绳加以标识。
4.2.2 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由责任部门隔离存放并以红牌进行标识。
4.3 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有:a、拒收,针对对不合格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b、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c、报废,通过返工不能达到规定要求。
4.3.1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方法4.3.1.1 原材料、外购(协)件不合格品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处理。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4.3.1.2 过程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a)操作工自检发现的不合格品应返工,返工后仍不合格的经生产主管及品管确认后作报废处理,若属工装模具或设备方面原因造成的,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b)检验工序发现的不合格品,如为轻微不合格,由检验员在在巡检记录上提出处置意见,开出“品质异常单”进行处理;如为重大不合格,则由厂长或者品管经理负责组织品管部、生产部,工程部等有关人员召开会议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生产部执行,品管部,工程部跟踪验证,并依检讨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快速,及时,适当的处理,处理时限不得超过2天。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表单)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范围适用于生产、安装、服务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3 职责生产车间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理。
其它部门配合实施。
4 工作内容4.1 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和记录4.1.1生产车间负责对采购物资、半成品、成品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对其中不合格品加以判定,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规定加以不合格品的质量状态标识。
4.1.2 不合格品也可以由其它作业人员发现后进行不合格品标识,可放入规定的不合格品存放处或有不合格品标识的盛器,同时应报告专职的检验人员或立即交检验人员处理,严禁与其它产品混淆。
4.1.3检验人员应在相关的检验质量记录中记录不合格品的情况。
4.1.4 对于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应有相关检验人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4.2不合格品的隔离4.2.1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现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4.2.2仓库负责对不合格采购物资和仓库现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4.3不合格品的评审4.3.1非批量不合格品由相关检验人员负责进行评审,并在相应检验记录上加以记录。
4.2.4对于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检验人员将“不合格品处理单”报生产车间主管进行评审。
4.4不合格品的处置4.4.1检验人员可对非批量不合格品按产品类别作如下处理:a.对采购物资不合格品可作拣用处理;b.对半成品不合格品、成品不合格品可作返工或报废处理。
4.4.2 生产车间主管可对批量不合格品、情况严重的不合格品以及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作如下处理:a.对采购物资不合格品可作退货或拣用处理;b.对半成品不合格品、成品不合格品可作返工或报废处理。
c.对回厂返修的不合格品作返修或报废处理。
4.5 由生产车间将处置意见传递相关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按处置意见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目的对来料、过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控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客户。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与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三、定义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3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门进行批准,确定返工方法并对返工过程进行监控,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3.4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3.5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责任单位申请,经品质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仓库安排做报废处理。
四、职责与权限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隔离,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负责对顾客抱怨、投诉的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4.2仓库负责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负责接收客户退货产品。
4.3采购部负责负责办理采购产品退货、特采,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的联络。
五、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质部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不合格标签,IQC填写《物料IQC报告》经总经理确认后,将检验报告转采购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给品质部),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库主管开《销售出库单》,经采购部审核、质量部会签及财务部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客户急用,由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IQC将《物料IQC报告》反馈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文件编号:1.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标识、隔离、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
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2.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及包装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或合同要求的产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挑选: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报废:无法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制作成本的不良品。
退货:质量部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产品整批退还给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特采:于进检、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担当或业务部代表征得客户同意,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能力、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标识,等同让步接收。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标注定义要求,而采取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4.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隔离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4.1.2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4.1.3按照技术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等作业。
4.1.4负责生产原因及品质异常之分析改善。
4.2质量部4.2.1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置的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制程不合格、客户反馈不合格等。
4.2.2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识方式。
4.2.3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4.2.4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4.2.5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技术部4.3.1品质异常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4.3.2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3对返工、返修作业方式的定义。
4.4其他部门4.4.1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1.引言对于任何制造企业来说,合格的产品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有一些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不合格。
为了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2.定义和分类不合格产品-类别A:严重不合格,可能对用户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类别B:中等不合格,可能对产品功能和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处理。
-类别C:一般不合格,不会对产品功能和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但仍需要进行记录和纠正。
3.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1)不合格产品报告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产品报告,并详细描述不合格问题和数量。
报告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编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2)评估(3)处理措施根据不合格产品的分类-类别A: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如召回产品、修理或更换等。
-类别B:暂停生产该产品,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修复和更新产品,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类别C:记录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和原因,并进行纠正措施,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4)不合格产品追踪对于所有的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追踪和记录。
质量部门应建立不合格产品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产品的处理和纠正情况。
同时,质量部门应定期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
(5)培训和改进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次发生,必须进行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
公司应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质量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合作,改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风险。
4.结论通过建立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制造企业能够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减少对客户的影响,并提高公司的声誉和竞争力。
不合格产品的分类和处理措施应根据质量要求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同时,公司还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以预防和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QM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運 作 程 序
文件名稱: 不 合 格 品 控 制 程 序 文件編號: ZSE-QM13 版本: A1 頁數: 第 3 頁 , 共 4 頁
加工使用: 线上加工的物料于现品票上盖加工使用章; 5.1.3.3 不 合 格 品 记 录 :正 常 抽 检 的 不 合 品 直 接 记 录 于 《 来 料 检 验 报 告 书 》 ,全 检 出 的 不 合 格 品 记 录 于 《 全 检 记 录 表 》 . 5.2 制程不合格 5.2.1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 5.2.2 判 定 :由 检 验 员 或 现 场 作 业 人 员 依 作 业 标 准 书 进 行 判 定 ,必 要 时 交 品 质 部 科 文 或 助 工 确 认 ,不 合 格 的 最 终 裁 定 权 属 于 品 质 部 主 管 . 5 . 2 . 3 标 识 与 隔 离 : 发 现 此 不 合 格 的 人 员 依《 标 识 和 可 追 溯 性 控 制 程 序 》 进行标识与隔离. 5.2.4 不 合 格 的 处 理 5.2.4.1 生 产 过 程 中 已 发 现 的 不 合 格 物 料 ,依 《 生 产 物 料 退 仓 管 理 作业指引》办理退料作业. 5.2.4.2 生 产 过 程 发 现 的 半 成 品 /成 品 不 合 格 由 物 料 员 统 一 交 修 理 依《修理管理作业指引》实施. 5 . 2 . 4 . 3 不 合 格 品 的 记 录 : 不 合 格 品 记 录 于《 检 查 日 报 表 》或《 测 试 不良记录表》. 5.3 检验不合格 5.3.1 判 定 : 由 检 验 员 依 检 查 标 准 书 进 行 判 定 , 班 长 进 行 确 认 , 必 要 时 由 品 质 科 文 或 助 工 进 行 确 认 ,不 合 格 的 最 终 裁 定 权 属 于 品 质 部 主管. 5 . 3 . 2 标 识 与 隔 离 : 由 发 现 此 不 合 格 的 人 员 依《 标 识 和 可 追 溯 性 控 制 程 序》进行标识与隔离. 5.3.3 不 合 格 处 理 由 发 现 人 员 通 知 制 造 班 长 和 QC 班 长 进 行 确 认 后 ,进 行 不 良 数 量 交 接 ,并 补 足 良 品 数 ,同 时 制 造 班 长 需 将 不 良 品 交 修 理 依 《 修 理 管 理 作业指引》进行修理. 5.3.4 不 合 格 品 记 录 :检 验 不 合 格 记 录 于 《 IPQC 巡 检 日 报 表 》 或 《 QA 检查记录表》. 5.4 客退品 客退品的处理以《 客诉及返修品处理作业指引》 进行处理. 6. 相 关 文 件 际 工 资 6.1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2 《修理管理作业指引》 ZSE-QM0601 ZSE-QM1302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建立一个符合ISO9001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QMS)是控制不合格品的基础。
QMS将帮助企业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程序、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纠正措施的可持续性。
2.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企业应对不合格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通过分析过去的不合格品情况和其产生的原因,识别可能导致不合格品产生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添加额外的质量检查步骤、加强员工培训等,以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3.质量检验和测试质量检验和测试是不合格品控制的关键步骤。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客户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标准,并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和设备。
质量检验和测试可以分为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层次,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中都符合质量要求。
4.管理供应链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制定质量要求和标准。
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并建立供应链审核机制,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5.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企业应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如机器设备的校验和维护、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监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6.强化质量意识和培训不合格品的控制不仅仅依靠设备和流程,还需要通过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强化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企业应加强员工的质量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员工应了解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到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内部审计和质量培训活动,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总之,不合格品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质量检验和测试、过程控制等措施来控制不合格品的发生。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检验中,未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接收和分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该在收到后立即进行分类,将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措施。
2.质量评估: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保证后续质量问题不再次发生。
5.纠正措施:在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记录和报告: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措施和纠正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未来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参考依据。
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收到不合格品:当工人或相关人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收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
不合格品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2.质量评估: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品质部门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质量问题被彻底解决。
QP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质检部负责进货、生产过程和成品中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并分别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4.程序不合格品的分类a.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b.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总体质量的不合格。
进货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退货。
A对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报质检部经理、资材部经理作出退货处理并要求供方采取纠正措施。
B对一般不合格品经批准作让步接收时,由质检部在原标识上注明让步接收,直接发放给生产车间使用(合同有要求时,让步接收需经顾客确认同意),对于重要物资(如A类原材料)不允许让步接收。
D退货时,检验单发至资材部采购,由资材部采购办理退货手续。
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降级使用、让步接收、报废等。
A)降级使用时,应按质量评定等级划分来确定。
B)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不合格标签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库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的同意。
C)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统一处理。
“不合格”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质检部在相应的记录上确认,并提出《不合格品评审表》交质检部经理作出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成品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与顾客相关的不合格品处理其他不合格品的处理仓库进行巡查时所发现的不合格品,搬运过程中所造成不合格品等,需经质检部重新确认,作出相应处理决定,相关部门执行。
5.相关文件《进货、过程、成品检验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程序》6.质量记录《不合格品评审表》。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方法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首先,需要明确对于不合格品的定义,并将其进行分类。
不合格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制程不合格品、产品不合格品和服务不合格品。
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和程序。
2.不合格品检测与监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合格品检测与监控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具体方法包括:(1)制定合理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2)设立检测点和监测点,对关键过程和关键环节进行监控;(4)制定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统一标识、隔离和处理;(5)执行不合格品记录和统计,分析不合格品的发生频率和原因,寻找改进措施。
3.不合格品整改和防范措施:针对不合格品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整改和防范措施,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具体方法包括:(1)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流程,确保整改措施的及时性;(2)将不合格品的整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馈;(3)建立改善措施的跟踪和评估机制,确保改进的可持续性;(4)培训员工,提高其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二、不合格品控制方法1.过程管理:通过过程管理,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控制和管控,确保不合格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具体方法包括:(1)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流程,确保每个员工都按照流程进行操作;(2)监控和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确保其稳定和可控;(3)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4)建立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
2.合作伙伴管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也对不合格品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方法包括:(1)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审核机制,确保合作伙伴的质量能力;(2)与供应商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3)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4)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找到供应商和自身的责任。
3.统计质量控制:通过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和解决不合格品的根本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QP-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制定并保持本程序,旨在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客户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进行进料、外发加工、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及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3 职责与权限3.1品质部:负责进料检验、过程巡检、成品最终检验。
3.2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自检和对上一工序产品的互检。
3.3 各相关部门:提供相应服务。
4工作程序4.1 进料检验抽样方案:按公司进料检验规程执行。
4.2 进料检验4.2.1 进料或外发加工的半成品由仓管人员负责点收后通知来料检验员检验。
4.2.2 检验4.2.2.1对于制造急需的进料,经品质主管批准,来料品检可以将同一批进料分为多个检验批检验;经总经理通知予以紧急放行,由进料检验员于进料的包装上逐一加贴放行标贴并在注明“急料放行”字样同时做好记录,在制造过程中过程检验员还得进行抽样检验,如发现进料不合格应实时停止制造并追回所有进料,并对己制造的产品进行复查。
4.2.2.2 检验方法:来料品检按“来料检验标准”的要求,对进料的规格、抽查交货数量、外观要求、包装要求进行检验。
4.2.2.3针对无法检验的物料或某种特性无法检验时须填写【免检物料清单】经理审批认可后不做检查。
(必要的须有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检测报告)4.2.3 判定与标识及不合格处理4.2.3.1允收处理:判定允收的进料,经主管复核签名后收货,来料检验员应在进料外包装上逐一加贴放行标贴。
4.2.3.2拒收和选用的评审与处理:来料检验员初步判定拒收和选用的进料应报主管复核签名。
复核时,应根据进料不良状态与生产需要,考虑选择下述处理方法:a、特采:进料不良不致降低功能,不影响本公司商誉的,可予以特采,在外包装上逐一加贴放行标贴并用黄色标签注明起状态为“特采物料”b、合格:经进料检验员对进料检验合格的物料。
待全检后分别加贴放行标贴并用蓝色标签注明,表明其状态为“合格物料”。
c、选用:因生产需要,必须在制造加工前由操作工选出不良进料的可予以选用,进料检验员在外包装上逐一加贴放行标贴并用橙黄色标签注明,表明其状态为“选用物料”。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简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指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及时判定和处理不合格品,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合格品流入市场或影响正常生产的一套管理措施和操作程序。
通过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声誉。
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标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如下:•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入市场;•及时发现和判定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对生产线的延误和影响;•降低不合格品带来的成本和损失;•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流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不合格品发现不合格品的发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巡检和抽检:定期进行巡检,抽取样本进行检验;•自检和互检:生产过程中工人要自行检查产品质量,同时工作组之间也要进行互相检查;•其他质量控制方法:如设备监控、试验验证等。
3.2 不合格品判定和评估一旦发现不合格品,需要进行判定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主要的判定和评估方法有:•质量测试:对不合格品进行详细的质量测试,确定是否达到产品标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和频率,评估其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不合格品报告:将判定和评估结果记录在不合格品报告中。
3.3 不合格品处理处理不合格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修复:对不合格品进行修复,使其符合产品标准;•退货: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要求其重新制造或退款;•报废:将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改进:通过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过程,以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3.4 不合格品数据分析和改进对不合格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帕累托图:通过统计不合格品的发生原因和频率,确定主要的质量问题;•根本原因分析:通过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设备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培训和教育: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质量控制的意识和技能。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范围对不合格产品、管理服务中的不合格行为及本公司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的识别、评审和处理。
3.职责(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不合格(品)处理意见的批准,负责对严重不合格行为进行经济、行政追究建议。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出现的不合格的认定和追究、重大不合格报本公司认定和追究。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各自的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4.程序(1)不合格品的分类①轻度不合格:个别或偶然发生的,经解释沟通后,取得顾客谅解的不合格;②一般不合格:连续发生的,采取措施后,很快可以弥补过失的不合格;③严重不合格:连续或多次发生的,在顾客中或社会上对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不合格。
(2)4.2 不合格的类别①采购产品的不合格由采购部门负责处置,一般采用退货、返工、让步接受等方式。
②物业管理、后勤服务中的不合格:1)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2)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合格;3)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不合格;4)其他损害公司利益或顾客利益的行为;5)本公司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
(3)不合格发现途径①内、外部检查发现;②客户举报、投诉发现;③客户反馈、沟通中发现;④下一工作或管理服务环节发现;⑤其他途径发现。
(4)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理①上级组织或外部检查发现的各类不合格,由公司领导指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②公司级内部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发现的各类不合格,由相应的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③被客户投诉举报发现的内部管理类不合格,由综合办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④其他途径发现的不合格,由产生不合格的部门负责调查核实,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报告》。
⑤对客户反馈、沟通、内部检查、下一工作过程或服务环节中发现的轻度或一般的不合格项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跟踪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详细完整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下是一个详细完整版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它有助于组织有效地识别、处理和预防不合格品:一、不合格品定义与分类:1.确定不合格品的定义和标准,包括产品、材料或过程中的缺陷、功能问题或安全隐患。
2.将不合格品分为临时性不合格品和永久性不合格品,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不合格品识别与记录:1.建立不合格品识别流程,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
2.在生产过程中,设立检查点和抽样检测措施,及时发现不合格品。
3.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类型、数量、原因等详细信息,并建立不合格品管理数据库。
三、不合格品处理与处置:1.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返工、报废、整改等。
2.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负责推动和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和处置。
3.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造成不合格品的根本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出现不合格品。
四、不合格品预防与改进:1.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等手段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2.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运用质量工具如5W1H、鱼骨图等,解决潜在问题并改进业务流程。
3.提供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五、不合格品管理审核:1.立定期的不合格品管理审核机制,评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参考审核结果,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修订和改进。
六、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能力。
2.监督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及时处理和追究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品。
以上程序可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一、目的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定义1.不合格品:指制作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品处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四、责任与权限1.制作人员:负责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五、程序1.发现不合格品(1)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制作,并将不合格品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
2.记录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类型、不合格品发现时间、不合格品发现地点等。
(2)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正确的标识和保留。
3.分析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分析可能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操作错误、设备失效、原材料质量问题等。
(2)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加以改进。
4.处理不合格品(1)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型和数量,品质部门应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返工、报废、退货、补偿等。
(2)对于无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处理的不合格品,品质部门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标识和保留,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反馈处理结果(1)品质部门应及时向制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反馈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反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作过程的改进措施等。
六、改进措施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品质部门应及时对制作过程进行改进,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七、培训对于制作人员和品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八、监督管理层应对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运行。
九、附件1.不合格品记录表2.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表以上就是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内容,通过执行该程序,可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制作过程的稳定性。
QP130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_修正版
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控制,以防止非预期性使用.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产品全过程的不合格品和可疑材料控制及交付后的不合格品处理.3.定义3.1不合格----没有满足某项规定的要求.3.2不合格的处置----为了解决不合格的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3.3特许----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以书面认可.3.4返工----对不合格品新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3.5返修----对不合格品新采取的措施,虽然不符合原规定的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4. 职责4.1质保部是不合格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4.2技术课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评审并作出处置意见.4.3质保部、采购课、制造部、业务部分别负责执行评审后的处置.4.4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的审批.5.工作程序5.1检验员按QP1001《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或QP1002《过程检验的试验程序》或QP1003《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对外购外协件,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后,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5.2 鉴别依据: 不合格品的判定依据是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检验指导书等规格).5.3标识、隔离和记录一经发现或怀疑为不合格品,检验员负责立即对不合格品按QP080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记录产品不合格项,采取必要措施对以前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到规定区域,及时将《不合格品通知单》递交技术部.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域的产品在尚未作出处置意见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5.4 不合格品的评审5.4.1 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确认是否能让步接受(经返修或不经返修),或返修、返工、降级或报废.评审内容主要包括:a.不合格品的类型和范围;b.不合格品的不合格原因及责任部门;c.不合格品严重程度的评价;d.根据不合格品严重程度对产品的互换性、进一步加工、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及外观的影响,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5.4.2参加评审的人员应有能力评价所做出的决定对互换性、进一步加工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及外观或整机的影响,评审员一般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设计人员、相关过程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5.4.3评审方法5.4.3.1外购外协件不合格品评审,首先由质保部对不合格品严重程度作出评价,由技术部作出处理意见(记录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然后由采购课负责处理.5.4.3.2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品成品)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按不同方式组织评审.a.在生产中出现的偶然的、少量的不合格品(不合格率在0.1%以内),授权检验员直接处理后,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b. 在后道工序或最终检验发现同一规格的批量不合格(在班产量0.1%以上),由车间班组长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交质保部,由质保部会同技术课、制造部作出处理意见, 填写《严重(重大)不合格品评审记录》,由责任部门负责执行,质保部负责跟踪;如不能作出合适的意见,报总经理裁决.c. 对严重不合格,如突发性大批量重大事故,严重违反工艺要求,造成无法挽回损失的质量事故等,由副总理召集技术课、质保部、制造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作出处置决定,形成《严重(重大)不合格品评审记录》,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5.4.3.3对产品交付后由顾客投诉的不合格品,由质保部委派检验员进行检验确认,并对不合格作出评价,由技术课召集品管部、制造部进行评审,作出处理决定.具体执行按5.3.3.2条执行.5.5不合格品的处理5.5.1不合格品按评审处置决定进行处置5.5.2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5.5.2.1拒收或退货:对外购外协物资不合格品,作拒收或退货处理采购课与分承包方联络协调,办理拒收或退货手续.5.5.2.2返工:对不合格品批经评审作返工处理后,由技术课制订返工指导书说明返工的作业要求和重新检验项目及方式.返工指导书须放置在返工工位处易于得到,由制造部安排车间返工,返工完毕后由检验员按返工指导书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方式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允许放行,并填写《返工单》,未经顾客维修部门批准前,不得将外观上有返工痕迹的产品作为维修件出售.5.5.2.3报废:由检验人员在《不合格记录单》上签署报废结论,并挂上废品标签由当班组长及时送至废品库进行处理,并由质保部填写《废品处理记录单》.5.5.2.4只要产品/过程与现批准的产品/过程规范不同,就需向顾客申请经批准(包括从分承包方处采购的产品,以及任何返修件),在业务部得到顾客认可前,如涉及到分承包方时由采购课与分承包方协商达成一致.顾客认可后,须由业务部保存经批准的期限和数量等方面记录,当授权期满时,须确保符合原来的规程或顾客更改后的规范要求.被批准的材料装运时,须在包装箱上作顾客特定标识.5.5.2.5顾客正在进行样品认可和装车试验时,本公司事后发现发运的产品有问题,以及正常生产中在分析过程记录时发现发运产品有问题时,须由业务部立即与顾客联系,追回所生产产品.5.5.2.6对于任何未作检验状态标识的产品以及无法立刻确定合格与否的产品均须作为可疑产品并标识,标识须清晰明确注明“可疑品”,由质质保部负责进行检验.5.6 由制造部负责清点不合格品数量并分类,填报《缺陷收集卡》,由质保部负责采用统计技术(如排列图、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缺陷,制订优先减少计划并组织实施.对于现场缺陷种类由制造部负责采用封样或照片方式表示放置在现场.5.7对过程中产品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时或不合格率>0.11%时,按YC/QP-14.0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制订、实施纠正措施,质保部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记录,对于那些已采取措施但没有根本消除原因,或可能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品,可展现问题,确定课题,开展QC攻关活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5.8他产品和/或已生产的前几批产品由质保部负责抽查,并作记录.6. 使用记录。
QP-1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修订内容摘要1、目的对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控制,防止非预期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客户所退货品等各类不合格品。
3、职责3.1 技术质量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3.2 其它各部门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不合格品处理决定;3.3 生产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
4、工作程序4.1 进货不合格品处理处理方法有全检、让步接收、退货等;4.1.1 进货检验员在材料上挂“不合格标签”、“进货检验记录表”呈理者代表在该记录上作处理决定,之后由技术质量部将其发到相关部门执行;a.全检时,由技术质量部作好“全检”标记,组织生产部门依据技术质量部提供的样品进行全检,检出的不合格品做退货处理;b.让步接收时,由技术质量部做好“让步接收”标记,直接发给生产或使用(当有合同要求时,让步接收需经顾客确认同意);c.退货时,《零部件检验入库通知单》发到采购部,由采购部办理退货手续;4.1.2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经技术质量部重检后,由管理者代表在“进货检验记录表”上做出(让步接收、退货、报废等)处理决定,发相关部门执行;4.2 (半)成品检验的不合格品处理;检验员在检验中发现的批量不合格处理方法有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由生产部填写《返修、返工记录表》。
4.2.1 生产过程中检验或自检发现的单个不合格品,需放置于标有不合格的容器内(或红色箱),由返修人员进行返工、返修,并在《质量检验卡》上记录返工、返修情况,返工返修后的产品重新由第一道检验工序投入生产或进行重检,重检不合格时,技术质量部负责人可在相应检验记录上做出报废的处理决定;4.2.2 检验员抽检所判定的不合格批,需挂上相应的“不合格”标签或移至不合格品区,由技术质量部负责人在相应检验记录上签字认可,呈管理者代表作出处理决定(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由技术质量部将记录发至采购部和仓库进行相应的处理;a.让步接收、检验员作好“让步接收”标记,转至下道工序或入仓(如果合同中有要求时,让步接收需经顾客确认同意);b.返工、返修时,由生产部执行,返工、返修后由技术质量部对该批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填写相应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控制,以防止非预期性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产品全过程的不合格品和可疑材料控制及交付后的不合格品处理.
3.定义
3.1不合格----没有满足某项规定的要求.
3.2不合格的处置----为了解决不合格的问题,处理现有的不合格实体,而采取的措施.
3.3特许----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以书面认可.
3.4返工----对不合格品新采取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3.5返修----对不合格品新采取的措施,虽然不符合原规定的要求,但能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
要求.
4. 职责
4.1质保部是不合格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
4.2技术课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评审并作出处置意见.
4.3质保部、采购课、制造部、业务部分别负责执行评审后的处置.
4.4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的处置的审批.
5.工作程序
5.1检验员按QP1001《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或QP1002《过程检验的试验程序》或QP1003
《最终检验和试验程序》对外购外协件,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后,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5.2 鉴别依据: 不合格品的判定依据是产品质量标准(包括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
检验指导书等规格).
5.3标识、隔离和记录
一经发现或怀疑为不合格品,检验员负责立即对不合格品按QP080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记录产品不合格项,采取必要措施对以前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到规定区域,及时将《不合格品通知单》递交技术部.
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域的产品在尚未作出处置意见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5.4 不合格品的评审
5.4.1 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确认是否能让步接受(经返修或不经返修),或返修、返工、
降级或报废.评审内容主要包括:
a.不合格品的类型和范围;
b.不合格品的不合格原因及责任部门;
c.不合格品严重程度的评价;
d.根据不合格品严重程度对产品的互换性、进一步加工、性能、可信性、安全性及
外观的影响,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
5.4.2参加评审的人员应有能力评价所做出的决定对互换性、进一步加工性能、可信性、
安全性及外观或整机的影响,评审员一般为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设计人员、相关过程的技术人员、检验人员.
5.4.3评审方法
5.4.3.1外购外协件不合格品评审,首先由质保部对不合格品严重程度作出评价,由技术
部作出处理意见(记录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然后由采购课负责处理.
5.4.3.2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品成品)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按不
同方式组织评审.
a.在生产中出现的偶然的、少量的不合格品(不合格率在0.1%以内),授权检验
员直接处理后,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单》;
b. 在后道工序或最终检验发现同一规格的批量不合格(在班产量0.1%以上),由车
间班组长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交质保部,由质保部会同技术课、制造部作出
处理意见, 填写《严重(重大)不合格品评审记录》,由责任部门负责执行,质保
部负责跟踪;如不能作出合适的意见,报总经理裁决.
c. 对严重不合格,如突发性大批量重大事故,严重违反工艺要求,造成无法挽回损
失的质量事故等,由副总理召集技术课、质保部、制造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以会
议形式进行评审,作出处置决定,形成《严重(重大)不合格品评审记录》,经
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4.3.3对产品交付后由顾客投诉的不合格品,由质保部委派检验员进行检验确认,并对
不合格作出评价,由技术课召集品管部、制造部进行评审,作出处理决定.具体
执行按5.3.3.2条执行.
5.5不合格品的处理
5.5.1不合格品按评审处置决定进行处置
5.5.2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
5.5.2.1拒收或退货:对外购外协物资不合格品,作拒收或退货处理采购课与分承包方联
络协调,办理拒收或退货手续.
5.5.2.2返工:对不合格品批经评审作返工处理后,由技术课制订返工指导书说明返工的
作业要求和重新检验项目及方式.返工指导书须放置在返工工位处易于得到,由
制造部安排车间返工,返工完毕后由检验员按返工指导书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和
方式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允许放行,并填写《返工单》,未经顾客维修部门批
准前,不得将外观上有返工痕迹的产品作为维修件出售.
5.5.2.3报废:由检验人员在《不合格记录单》上签署报废结论,并挂上废品标签由当
班组长及时送至废品库进行处理,并由质保部填写《废品处理记录单》.
5.5.2.4只要产品/过程与现批准的产品/过程规范不同,就需向顾客申请经批准(包括从
分承包方处采购的产品,以及任何返修件),在业务部得到顾客认可前,如涉及到
分承包方时由采购课与分承包方协商达成一致.顾客认可后,须由业务部保存经
批准的期限和数量等方面记录,当授权期满时,须确保符合原来的规程或顾客更
改后的规范要求.被批准的材料装运时,须在包装箱上作顾客特定标识.
5.5.2.5顾客正在进行样品认可和装车试验时,本公司事后发现发运的产品有问题,以及
正常生产中在分析过程记录时发现发运产品有问题时,须由业务部立即与顾客
联系,追回所生产产品.
5.5.2.6对于任何未作检验状态标识的产品以及无法立刻确定合格与否的产品均须作
为可疑产品并标识,标识须清晰明确注明“可疑品”,由质质保部负责进行检验.
5.6 由制造部负责清点不合格品数量并分类,填报《缺陷收集卡》,由质保部负责采用统计
技术(如排列图、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缺陷,制订优先减少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于现场缺陷种类由制造部负责采用封样或照片方式表示放置在现场.
5.7对过程中产品出现批量不合格品时或不合格率>0.11%时,按YC/QP-14.01《纠正和预防
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制订、实施纠正措施,质保部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记录,对于那些已采取措施但没有根本消除原因,或可能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品,可展现问题,确定课题,开展QC攻关活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8他产品和/或已生产的前几批产品由质保部负责抽查,并作记录.
6. 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