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通过预习,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通过预习,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请欣赏-----(出示课件古筝伴奏《高山流水》)【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欣赏《高山流水》,从中领悟音乐的魅力,从而走进文中的意境中。
2、欣赏完这美妙的歌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说出高山、流水等,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伯牙绝弦》。
这是一个流传了千年,也被吟诵了千年的故事,为什么千古流传呢?让我们去读读吧。
二、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为什么绝弦?伯牙为谁绝弦?)2、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质疑,唤起学生对“伯牙”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伯牙为什么绝弦?伯牙为谁绝弦?等问题的探讨,带着问题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正所谓“学贵在疑”。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朗读要求。
出示:自由读,放声读,把字音读准,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板书“哉”和“兮”)3、分别讲解“哉”和“兮”的意思。
出示:哉 :文言语气助词。
a.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如“何哉?”“有何难哉?”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哉!”。
哉 :语气词,在文中表示感叹。
兮:文言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4、知识扩展。
引出“哉”和“兮”在其他古文中的句子,并读一读。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
伯牙绝弦教案(备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伯牙绝弦”的成语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理解成语“绝弦”的含义。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感受友谊的可贵。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成语“伯牙绝弦”的由来和含义。
引导学生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分析故事中的友谊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第二章:词汇学习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列出《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包括成语、古代文化词汇等。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熟练掌握这些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采用词汇卡片法,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重点词汇。
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4 教学步骤向学生展示《伯牙绝弦》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卡片。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
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翻译技巧。
帮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故事中的文言文句子。
3.2 教学内容选取《伯牙绝弦》故事中的几个关键文言文句子进行翻译。
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翻译练习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翻译经验。
3.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伯牙绝弦》故事中的文言文句子。
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句子的翻译练习。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翻译经验和成果。
第四章: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伯牙绝弦》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翁洪云《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
翁洪云《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翁洪云《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案大成小学民族校区:翁洪云教材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的魅力”。
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喜欢弹琴,山野樵夫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因音乐而结下不解之缘。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赏曲导入,由“绝弦”生疑1.欣赏音乐导入。
(古筝《高尚流水》)2. 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扣“知音”主线1.自由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3. (出示)默读思考:课文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伯牙绝弦的原因?4.初解“知音”。
三、精读课文,悟“知音”深意(一)自主学习,理解句意1.小组学习:(出示)默读课文,运用看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句意。
哪些地方最能看出他们是“知音”?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句意①解句意。
(重点提示“善”的一词多义和语气助词“哉”“兮”)②连起来说说整篇文言文的意思。
(二)品读句子,感悟得“知音” 之喜1.艺术的“知音”①汇报句子和感受。
②联系上文,感悟对音乐的共同追求。
③句式迁移,感悟“知音”2.生命的知音①补充故事。
②导入原文资料(出示)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三)重现情景,深悟失“知音”之痛……四、赏曲回味,咏“知音”情怀1.伴乐吟诵《伯牙绝弦》。
2.欣赏乐曲和有关“知音”的诗句,感受艺术的魅力。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理解伯牙的悲痛之心,并于朗诵声中。
5、熟读朗诵。
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2、整体读文(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初解绝弦(1)、理解*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4、再解绝弦。
何为知音:将*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示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榜样。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放录音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5.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境1.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课件示)(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 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4.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点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善鼓”、“善听”中的“善”解释为“擅长、善于”;两个“善哉”中的“善”解释为“太好、太妙”。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概括呢?这时,你是怎样赞叹呢?(3)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同学们,我国古代曾有这样的千古佳句流传至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已没,世上无知音。
”你们知道这些佳句是歌颂什么的吗?(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
)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伯牙绝铉》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弦”的读音。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二、初解“绝弦”(引导自学“闯关一”)(一)(出示“导学方案”的“闯关一”)现在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完成“闯关一”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约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交流(约5分钟)(三)小组汇报1.(出示“闯关一1”)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昨天的预习情况,谁来读读课文?(及时引导学生正音,约两名学生读)2.同学们读得不错,要想读出古文的韵味,还得注意断句的停顿。
现在听老师读读好吗?(师范读)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同学们有信心读出古文的韵味吗?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4.我们来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5.读得古色古香,韵味无穷!(或:有点古文的韵味了,相信学完课文后会读得更好。
)6.(出示“闯关一2”)你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读懂课文的每一句话吗?你读懂哪句,就说说哪句的意思,谁来说说?7.学生汇报,翻译正确的表扬,翻译不正确的引导学生及时纠正。
8.现在同位之间再将全文意思说一次。
9.(出示“闯关一3”)刚才阅读了两份阅读材料,谁来汇报第三道填空题?(学生汇报完,教师出示答案)好,我们齐读一遍。
10.小结: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真强!从今天的自学,可见同学们确实是很有思想的,希望下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得更出色!现在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精选3篇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7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2、能力目标培养和作能力3、情感目标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知音难求。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音乐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了解单元目标(1)、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的表达方法(4)、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艺术2、感受音乐魅力,揭题导入:(1)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感受音乐魅力,引出演奏者(板书:伯牙绝弦)(2)人物了解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被尊称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3)解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3、出示学习文言文方法,学生自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B借助注释,一句一句读,想一想每一句的意思C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并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D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共同探讨交流或请教老师E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背诵下来4、交流自学情况,学习课文A朗读课文,注意停顿(1)自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难读的句子(3)划分朗读节奏B翻译课文合作学习,出示要求请同学来翻译课文,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注释:绝:断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等奖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等奖1. 引言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传说故事,讲述了乐师伯牙在好友邹衍去世后,弹奏琴曲《高山流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突出了友情和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和音乐能力的理想素材。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讲解伯牙绝弦故事并组织学生参与乐器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力。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伯牙绝弦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传统的认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品味和欣赏能力•学习并演奏《高山流水》这一具体乐曲,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和合作精神3. 教学内容3.1 伯牙绝弦故事讲解基于学生对音乐素材的理解力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通过讲解伯牙绝弦故事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传统的认识。
3.2 乐器演奏《高山流水》以《高山流水》为例,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4.1 情景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有关伯牙绝弦的图片、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伯牙绝弦故事的兴趣,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伯牙绝弦故事的背景知识。
4.2 故事讲解教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伯牙绝弦故事,突出故事中的情感联系和音乐意义。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学习乐曲《高山流水》教师向学生介绍《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来源、特点和演奏技巧。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位置、节奏和指法等。
4.4 乐曲演奏与合作安排学生分组,组织学生一起演奏《高山流水》。
教师可以起到指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协调演奏过程中的合作与配合。
4.5 演出和评价安排学生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小型演出,展示所学乐曲的演奏成果。
通过观摩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音乐,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例如是否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参与演奏等。
5.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伯牙绝弦故事和乐曲《高山流水》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演奏中的技巧和表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
(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借助解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借助解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设计:古文化如璀璨的珍珠,熠熠闪光。
瞧,这颗颗珍珠,你能将它收入囊中吗?出示与知己好友相关的诗句:(1)海内存知己,(2)桃花潭水深千尺,(3)又送王孙去,(4)有朋自远方来,(5)士为者死。
请任选一句填空。
相机提问:第(2)句是谁?第(4)句出自哪里?一、揭示课题,质疑"绝弦'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2000多年前春秋时候的一个文言文故事,出示课题:《伯牙绝弦》。
谁来读题。
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一次就把最难读的一个"弦'字读准了;读得清晰响亮,字正腔圆。
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齐读课题。
2、了解伯牙,解释"绝'是什么意思?(断绝)"绝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断琴弦)师:"绝弦'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3、伯牙是名满天下的琴师,应该爱琴如同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绝弦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反复读课文,读出韵味1、请同学们以自己的节奏大声地读课文,至少读两遍,碰到难读地方的多读几遍。
2、读通顺了吗?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有困难的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停顿来练练。
3、指名读课文,评价1: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评价2:读文言文我们要读出停顿与节奏,才能让人感受到古文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想象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使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学习文言文常用学习方法。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准备相关的音乐和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1.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
2.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准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打开语言。
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体会“善”的意思了解伯牙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理解句子意思,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2)使用词语、诗句联想、想象的方式丰厚语言,丰富情感,指导朗读。
①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②读到洋洋兮,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语?2.体验“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2)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引导学生实行语言拓展和应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琴声,你怎么赞叹?(3)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4)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初步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交流:课前欣赏,高山流水。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教师板书课题:21、伯牙绝弦(学生读课题,教师正音,注意“弦”字的读音)
3、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绝”和“绝弦”的意思,引入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读不通顺的地方可结合注释想想该怎么读。
2、指名读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一会儿点评、正音。
)
3、教师引导正音。
(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教师适时正音,)“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和韵律美。
但停顿不等于断开,要把尾音拖长就更有韵味了。
5、课件范读。
6、学生再读课文,可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
7全班齐读。
小结:读得太好了,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
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
借助资料袋,以及课后的注释,小组内交流理解词句的意思。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插图内容
①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结合插图,理解“善”(善:擅长)。
②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2、、课文中还有两个善,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读句子。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A、理解“善哉”表示赞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1)这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妙啊!好啊!)
2)“善哉”相当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B、讲解:“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
(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
C、刚才说到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体会二人心灵相通。
D、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
(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
5、全班汇报:
(擅长弹琴的俞伯牙遇到了善于听的钟子期,两人相见恨晚,成了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了琴,决定从此不再弹琴。
)
四、巩固所学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讲一讲,看谁讲得生动(推选一
名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讲述,教师总结)。
2、再次朗读课文,领悟写法
课文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
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
知音难得
子期善听必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