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

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

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

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

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

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

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

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

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

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

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

哈三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2018.03)

哈三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2018.03)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0页。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n office.B.In a library.C.In a bookstore.2.Where did the speakers plan to go?A.A shopping center.B.An opera house.C.The parking lot.3.Which aspect of the film does the woman like?A.The plot.B.The music.C.The dialogue.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jacket?A.It is sold at a lower price.B.It is her favorite color.C.It is her sister’s size.5.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A.The man is so forgetful.B.The man is too careless.C.The man is over confide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验收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学年第二次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达人”“达人”作为社会称谓,很早就已经出现。

《左传·昭公七年》记录了鲁国贵族孟僖子推崇“礼”的一段话,其中称孔子为“达人”。

他说:“礼,人之干也。

无礼,无以立。

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

”他追溯了孔子家族的光荣,又引了臧叔纥的话:“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臧叔纥认为“达人”的出现和“明德”的理念有一定关系。

他的所谓“圣人”如不当世,其后代必有“达人”的说法,可以说是“达人”称谓比较早的记录。

“达人”虽然不是“圣人”,却和“圣人”有某种颇相亲近的关联。

汉代人说到“达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见于贾谊撰写的一篇文采特异的文章。

他在《鵩鸟赋》写道:“小智自私,贱彼贵我;达人大观,物亡不可。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写作:“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可见,在当时人看来,“达人”和“通人”的意思是大体相近的,都是说通达之士。

“达”就是“通”,是汉代语言文字学常识。

《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郑玄的解释就是“达,通也”。

东汉晚期,“达人”的出现比较密集。

所谓“月旦评”形式与士人阶层对风誉的普遍追求,可能是这一现象的文化背景。

后来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被称作“达人”。

《艺文类聚》卷六四引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对他有“达人有作,振此颓风”的高度赞美。

汉末作为社会称谓的“达人”,通常的涵义大约是指有地位、有身份、有影响、有名望的人。

一位于天文占相“无不精微”、作卦预卜“其言皆验”的方士管辂,在一位退职返乡的官员王经来访,就他卜筮的可信程度“有疑难之言”时这样说:“君侯州里达人,何言之鄙!”由王经的身份,可以知道当时“达人”称谓的涵义。

管辂这里所说的高踞于“小人”之上的“达人”的“达”,推想已经隐约有显达的意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修与“君子之勇”孙明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欧阳修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

他以参与庆历改革而将“以姑息为安”的政治推向王安石变法;以提倡古文而上接韩柳,下开一代文风;以“庆历正学”而从唐代经学注疏传统通往王安石的新学和朱熹的理学集大成。

这些发展史统统绕不过他,后来者却也指摘他。

受他提携的王安石,当政后阻挠神宗召他回朝参与变法,说他不知经,不识义理。

朱熹也批评他经学造诣不高,并且不能躬行实践。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检讨中国文化的年代,刘子健先生站在历史家的立场,做宏观趋势的评判:“从欧阳的经历,看到经学兴而求致用,古文兴而议论更犀利,士大夫权力提高而反不稳定。

总之,儒家思想虽已部分实现,而官僚政治的纠纷,反因而愈变愈坏,至于不可收拾!”可是当推崇宋学的陈寅恪要托一位先贤来表明心迹时,只找到了欧阳修。

他曾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藩和张之洞,到“奄奄垂死,将就木矣”的时候,这两个人却还当不得他一生的旨趣。

正是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形塑、引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家的“空文”乃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生逢一个活泼时代,欧阳修活得波澜跌宕而又丰富多姿。

王安石、朱熹用经学不深批评他,却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欧阳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

他也作艳词,广为歌妓传唱,这是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的原因之一,今天说起来却让人更觉得欧阳的自由与可爱。

欧阳修喜欢酒,他不仅以“醉翁”自况,同游诸君也多是爱酒的人,连称赞诗僧,也是在“酒友”的语境中豪阔道出的:“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欧阳修也就是个烂漫文人,在如此快意中,他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袁老师题为《独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

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

④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单位的领导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而且纠正了个别党员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恰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事态度最适宜。

B. 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盼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2018 年哈三中一模考试 答案

2018 年哈三中一模考试 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C5.D6.A7.B8.A9.A10.C11.B12.C13.B14.B15.C16.B 17.C 18.A 19.D20.B21.C 22.A 23.B 24.B 25.D26.A 27.D28.C 29.A30.A31.C 32.D 33.B 34.C 35.C二、非选择题36.(1)数量大①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储存大量水分,可以维持旱季的生存②旱季较长,其他物种难以生存③受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有利于多肉植物吸收水分④有短暂的雨季,多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⑤适宜地区面积广种类多⑥纬度跨度大,范围广⑦区域内地势起伏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生长(2)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

进入休眠,生长缓慢,减少水分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分维持生命。

(3)原产地:加剧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输入地: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可能会造成病虫害传播。

37.(1)我国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

(6分)(2)自然方面:开采时可能遇到台风、暴雨、巨浪等困难;不合理的开采可能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社会经济方面:开采技术难度大;开采成本高(6分)(3)可燃冰的发现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开采可燃冰,可以进一步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加大能源战略保障;可燃冰为清洁能源,燃烧值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开始具备开采可燃冰的能力。

(8分)38.(1)(14分)①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效益(提高本地农产品信誉和形象),增加销量(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

(7分)②有利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①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

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②事实上,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

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③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

④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

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

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⑤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①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

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②事实上,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

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③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

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

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

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

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

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取直觉的形态。

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

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

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

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

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袁老师题为《独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

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

④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单位的领导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而且纠正了个别党员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恰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④⑥D. ②⑤⑥【答案】A【解析】①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使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指“这次改革”。

③飞云掣电:形容非常迅速。

使用正确。

④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

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使用正确。

⑤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也不能用于“教育质量”。

⑥朗朗乾坤:意思是明朗、清亮。

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望文生义,不能用于天气。

故选:A。

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

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

哈三中2018二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哈三中2018二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

在这里,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应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在中国,《诗经》可以说是现实型文学的源头。

《诗经》以赋、比、兴为基本艺术表现方法。

比兴中含有一定的象征因素。

但就总的倾向看,《诗经》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其后,《史记》、杜甫的诗作、白居易的诗作、明清小说等等,体现出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班固认为《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是“实录”之作;白居易主张“以似为工,以真为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曹雪芹也强调“实录其事”。

这些观点说明了现实型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

从理想型文学来看,《楚辞》最早体现了其基本倾向。

《楚辞》既有现实的抒写,也有寓意象征,但更主要的是奇异的幻想,表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精神。

其后,李白诗作狂放奇幻,超然于生活之上,纵横于仙境之中。

《西游记》、《聊斋志异》、《牡丹亭》等都体现出幻想奇异、超越现实的特征。

再看看象征型文学,《庄子》中的寓言与神话,以幻想形象暗示难以捉摸的人生哲理、哲学精神,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在以后的体现禅趣的山水诗作中,通过水光山色、阴晴变幻写出自然、人生意境,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暗示耐人寻味的哲理禅意。

王维的一些诗作即如此。

柳宗元《西昆酬唱集》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

西方最早的文学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戏剧,也初步具有了三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

神话主要是幻想的产物,但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认识客观世界的。

荷马史诗在神话传说基础上把人神化,又使神具有人的性格,表现了人们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与要求,既具有浓厚的理想精神,又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现实;古希腊戏剧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从农村酒神祭礼和民间滑稽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 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谈到绘画,第一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貌同实异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况,在今天犹可考见。

这能够说是今天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奇;但二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向来到战国期间,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打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察,能够了然我国的书与画,完好属于两种不一样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好部是属于装修意味的系统,所以它自己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比如把这种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边,以表示服用者的不一样身份,这依旧是对被装修的对象,由装修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好部是属于帮助并取代记忆的适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可以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商定俗成以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适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况且我国六书中指事的发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亲密关系,乃发生在书法自己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起此一自觉的,唯恐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

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易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适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在历史中最初在书法上遇到艺术性赏识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

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

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责难。

赵氏认草书为“示简略之旨,非贤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

2017-18学年度下学期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语文答案

2017-18学年度下学期哈三中第一次模拟语文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 2.C 3.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C5.①运用引用和对比的手法,(2分)②承接上文,进一步明确了简洁的美的写意性、象征性,引起下文对物质奢侈豪华的否定,为深化文章主旨做铺垫。

(2分)③表达生动形象,句式整齐,语言给人以美的感受。

6.①简洁是一种简洁线条勾勒出来的有写意性、象征性的美,简洁的生活能抵御奢侈生活的杂质和腐蚀,简洁的生活能以少胜多,体现精神自由。

因此作者认为“简洁是最美的生活”(3分)②作者对简洁的持欣赏的态度,冷静反思日常生活人们和简洁越来越背离的现状,真诚地期待简洁的美好生活。

(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D8.C、D9.①政府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对滞后;②企业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撑;③企业间竞争激烈;④企业自身操作运营不合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B11.A 12.D13.(1)陛下难道因为我的鄙陋浅薄,所推荐的人选不符合公众舆论(大家想法)而有所疑惑吗?现在您身边的亲近臣子都在,请求采纳大家的意见,请陛下裁决。

(5分,得分点:“猥鄙”译为鄙陋浅薄,“允”译为符合或合乎,“裁”译为裁决,各1分。

句意通顺2分。

)(2)皇帝于是派人去调查处理,罢免阿合马的亲信党羽,核查其不法行为,撤销天下转运司。

国境之内广为称赞(全国百姓都拍手称快)。

(5分,得分点:“按”译为调查、稽查或者审查,“黜”译为罢免或者清除,“罢”译为撤销或裁撤,各1分。

句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4.B、C15. (1)本诗选择的意象是作者出生地――武功旧宅中典型的自然风景:池水和老树。

它们更新或生长,展现了宅园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清花开,因有源有根,而诗人的生长亦如此,这样,诗句便流露出作者对故里旧宅的深情厚意。

(3分)(2)《次北固山下》一诗选择的意象则以时节为主,展现出时序的流逝交替,匆匆不可等待,强化了身在异地的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018-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质检一: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2018-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质检一: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018年5月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5月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5月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①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

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②事实上,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

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③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

④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

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

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模板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模板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测试语文答案1.B(强加因果关系。

)2.B(“制科考试”出现在唐代,“隋唐时期”表述不准确。

并且“有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是指“科举制”而不是“制科考试”。

)3.B(事件错位,原文说的是,只有制科考试的通过者才因为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而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就可以被直接授予相应官职。

而科举考试是不可以的。

)4.D5.D(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6.B(原文只说冯去疾等人自杀而死,没有说是不是被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的。

)7.(1)赵高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自己含冤认罪。

(“治”、“榜掠”、“不胜”、“诬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函谷关以东,大体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响应诸侯,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

(“畔”、“应”、“咸”、“西乡”各1分,句意通顺1分。

)8.断裂的墙被雨淋湿,蜗牛爬行留下歪斜的“字迹”。

老屋久无人住,任凭燕子飞来做巢。

(3分)描绘了萧条破败、凄凉冷清的居住环境。

(2分)9.首联虽写生活清苦,但诗人苦中作乐,“蜗成字”、“燕作家”写出了诗人闲适乐观的心境。

颔联写自己也想外出追寻点儿欢声笑语,但又怕归来后鬓角会更染上尘沙。

显示出诗人虽处于贫困之中,仍然保持着傲然的情操,不愿在尘世中追名逐利。

颈联即景抒怀:先写风翻蛛网,却是网开三面,昆虫仍好有个避开的去处;次写雷动蜂衙,那些蜂儿也仍然有主,有秩序地拥簇在一起。

而人在尘网之中,却是纷扰不断,屡屡触壁,难有回旋的余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坎坷、世路崎岖的慨叹。

尾联写自己屡屡失约,没能与“南邻”赏春,充满了伤春伤时的遗憾之情。

(每种情感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答满2种情感得满6分。

)10.(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小信未孚(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6)骈死于槽枥之间11.(1)C E(选C给2分,选E给3分,选B给1分,A项,原文强调“一般的”史学家比不上他;B项,原因有误,顾颉刚是认为钱穆的才华教中学有些屈才;D项,钱穆是在抗战之前和主流保持和而不同的态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哈三中2019届上学期高三学年期末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贾梦雨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

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

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

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

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

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

【哈三中三模】哈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8.05)

【哈三中三模】哈三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8.05)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①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

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的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②事实上,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

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③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欧阳修与“君子之勇”孙明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欧阳修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

他以参与庆历改革而将“以姑息为安”的政治推向王安石变法;以提倡古文而上接韩柳,下开一代文风;以“庆历正学”而从唐代经学注疏传统通往王安石的新学和朱熹的理学集大成。

这些发展史统统绕不过他,后来者却也指摘他。

受他提携的王安石,当政后阻挠神宗召他回朝参与变法,说他不知经,不识义理。

朱熹也批评他经学造诣不高,并且不能躬行实践。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检讨中国文化的年代,刘子健先生站在历史家的立场,做宏观趋势的评判:“从欧阳修的经历,看到经学兴而求致用,古文兴而议论更犀利,士大夫权力提高而反不稳定。

总之,儒家思想虽已部分实现,而官僚政治的纠纷,反因而愈变愈坏,至于不可收拾!”当推崇宋学的陈寅恪要托一位先贤来表明心迹时,只找到了欧阳修。

他曾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藩和张之洞,而到“奄奄垂死,将就木矣”的时候,这两个人却还当不得他一生的旨趣。

正是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形塑、引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家的“空文”乃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生逢一个活泼时代,欧阳修活得波澜跌宕而又丰富多姿。

王安石、朱熹用经学不深批评他,却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欧阳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

他也作艳词,广为歌妓传唱,这是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的原因之一,今天说起来却让人更觉得欧阳的自由与可爱。

欧阳修喜欢酒,他不仅以“醉翁”自况,同游诸君也多是爱酒的人,连称赞诗僧,也是在“酒友”的语境中豪阔道出的:“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欧阳修也就是个烂漫文人,在如此快意中,他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

庆历二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欧阳修却由亲见朋友的生老盛衰,而自叹“余亦将老矣”。

面对衰老,他也“形骸苦衰病,心志亦退懦。

前时可喜事,闭眼不欲见”。

他本是继韩愈起而排佛老之说的,而立时寄希望于“不朽”,最后却对佛教生出崇敬之意。

放纵、疏阔、消极,凡此所思所行,不仅不与儒家君子的追求矛盾,反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并非“假道学”的刻板印象,而是儒释道共同证成,丰满、终极而深沉,还有一点侠义。

欧阳修的豪气也一边在生命的惶惑中徊磨,一边又在世俗之美与信仰思考中淬炼,最后,在进退的大问题上顽强地绽放儒家道德的灿烂光芒。

六十五岁的欧阳修“以论政不合,固求去位”,当时还未到归田的年龄,故“天下益以高公”。

史传评欧阳修一生“可谓有君子之勇”。

君子之勇,即是道德之勇。

士大夫学术和政治一身二任,但皆以道德统驭之。

(选自《读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宋代的政治史与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之间,欧阳修都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

B.陈寅恪将自己的议论比于曾国藩和张之洞,而寄托、表达心迹的先贤却找了欧阳修。

C.欧阳修所作的艳词表达自由与爱意,广为歌妓传唱,这使得道学家攻击他不重实践。

D.因享有了美文、美人、美酒的人生快意,欧阳修对衰老的惶惑更见生命经验的厚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先肯定了欧阳修在宋代文化上的地位,之后以“庆历改革”“倡导古文”“庆历正学”三个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B.文章第一部分用了引证、例证,例证中还包含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使用比较自然地引出欧阳修的“君子之勇”的内涵。

C.文章第二部分采用多样变化的论证视角:既有古人的视角,也有今人的视角;既有欧阳修本人的视角,也有作者的视角。

D.文章将述、评、论结合,既述说了欧阳修在文化上的贡献,也评价了他的影响和意义,还论证了他“君子之勇”的要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朱熹批评欧阳修“经学造诣不高”“不能躬行实践”,作者引用刘子健先生的观点表明这可能因“官僚政治的纠纷”而起。

B.欧阳修高扬儒家君子的理想形塑并引出了宋代的优秀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史家的“空文”其实是有益于“治道学术”的。

C.王安石、朱熹都不能不承认欧阳修的文章好,虽然他们都用“经学不深”批评欧阳修,其实欧阳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学看得低于经学。

D.欧阳修的所思所行让我们看到君子的意态是儒释道共同证成的,君子之勇是一种道德之勇,道德价值高于并统摄学术与政治的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简洁是最美的生活肖复兴⑴简洁不是简单。

简单,有可能是贫乏或单薄,甚至有可能是可怜巴巴的寒酸。

简单,如同枯树枝干,只能够用来烧火,别无他用。

简洁也不是我们传统意思上艰苦朴素中的朴素。

朴素,当然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朴素很可能是洗旧的衣服,被阳光晒得发白而缺少了应该具有的色彩。

⑵简洁的洁,不仅仅是干净的意思,这里的洁,包括着美的意味。

因此,对比简单或朴素,简洁体现更多的是美,而这种美不是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而是那种以简洁线条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⑶简洁所呈现出的美,是齐白石和八大山人用最少的笔墨留出最大的空白所画出的写意式的美,是米罗和蒙德里安以干净爽朗的线条色彩和几何图形所构筑的象征性的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是简洁;“行到闲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简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⑷简洁,对应的不仅是物化的奢侈豪华,同时也是精神的杂乱无章。

千树万树,沉醉酣醉,正是生活坐标系简洁所对应的那奢靡的一极。

现代的生活,拜物教的侵蚀,犬儒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崇尚物质的占有和享乐,酒池肉林,娇妻美妾,香车豪宅,千金买笑,百杯买醉……欲望像是追求的无底洞,贪婪成了成功的光荣花,赚钱变为了人生第一的需要和幸福的惟一标志。

人为物役,钱为君主,心被挤压得千疮百孔尘垢重重,离简洁怎么能不越来越远?甚至以简洁为丢脸而不屑一顾,视简洁为简单而不值一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一点不足为奇。

⑸不要说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大款富婆,他们的日子已经发霉,他们生活的字典里早没有了简洁的字眼,酒嗝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

就是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和简洁也越来越背离,将简洁越来越遗忘,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⑹在我看来,起码有这样三点,一是我们的吃饭,越发变得繁文缛节起来,为吃饭花的心思、浪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二是房屋的装修,越发不知节度,巴洛克雕饰罗马柱,红木家具羊皮欧式灯,以豪华以金碧辉煌为傲为荣。

三是女人的打扮,脸上化妆的脂粉越发厚重,走起路来粉末飞扬,手上脚上的金银饰品越发繁多,不走路都叮咚作响,不是为了点缀而是为炫耀。

这些早已和简洁背道而驰,可是我们还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幸福和美的生活。

⑺简洁的生活,看似简单,其实是多么的不容易做到,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

因为我们就被这样崇尚奢华制造奢靡繁衍奢侈的生活包围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要想跳出这样的包围,该需要多么坚定的定力。

⑻这种定力,就是要求我们认定:简洁的生活,其实是最美的生活,这是因为这种美里包含着对现代越发堕落的生活的沉淀,沉淀下那些侵蚀我们的杂质和腐蚀剂。

⑼简洁,有时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就像毫不值钱的麦秸,简洁几下,可以做成漂亮的麦秸画:就像毫不起眼的石头,简洁几斧头,可以做成精美的雕塑;就像毫无色彩的芦苇,却可以做成洁白的纸张;就像毫无分量的竹子,只要简洁地凿几个眼,可以做成能够吹出美妙旋律的笛子。

⑽没错,简洁的生活,其实是以少胜多的生活,少的是我们对物质的贪得无厌,多的是对心灵和精神自由展开的空间,让我们的心里多一些音乐般美好的旋律。

⑾简洁,看起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审美的一种要求;其实,更是现代精神自由的一种体现,是价值系统平衡的一个支点。

(选自《我的人生笔记》,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在前文的基础上引出简洁含有美的意味,明确简洁的美是简洁线条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B.第四段中“精神的杂乱无章”,指的是人们被物欲役使,丧失了精神追求,弄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C.人们在吃饭、装修、女性的打扮上,误以为奢侈就是幸福和美,因此逃离这样的生活是需要定力的。

D.文章先从概念入手阐述简洁的含义,进而讨论社会现实,再提出自己倡导的生活方式,思路清晰。

5.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5分)答:6. 为什么说“简洁是最美的生活”?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7年共享单车经济社会影响报告》(简称《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在2017年为全社会带来2213亿元的经济社会影响,拉动就业39万人次,拉动信息消费新增长101亿元。

《报告》指出,2017年共享单车节约汽油141万吨,相当于2017年全国汽油产量的1%,节约能源使用成本124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22万吨,减少PM2.5排放量322万吨,共节约大气污染治理成本16亿元。

共享单车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面也颇具成效。

2017年,共享单车共减少4亿小时拥堵时间,相当于24万人一年的工作量;节约161亿元拥堵成本,接近18个水立方的建造费用;带动自行车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传统产业222亿元。

交通运输部表示,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当然也需要规范。

针对共享单车押金的进一步监管,交通部已经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开展了调研,制定了初步的政策文件,也征求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和部分城市管理部门的意见,不久将会按照程序发布和落实。

(摘编自2018年2月8日《北京晨报》)共享出行服务模式对比共享单车专车/快车拼车/顺风车分时租赁使用场景短途出行中/长途中/长途中/长途通勤、商务通勤通勤、用车需求使用习惯公交、地铁站往返办公楼、居住地价位0.5元起高档/平价平价/便宜昂贵服务- 服务优、乘车环境好一般-归还方式合理区域内灵活停放- - 定点归还用户规模超过2000万人8000万-1亿人8000万-1亿人50万-100万人特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应用场景广泛、主流移动出行模式用户覆盖较低材料二:2017年,共享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顶峰,除了共享单车之外,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新兴项目也都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注意,并接连获得融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