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斜玉部文字看中国古代玉文化

合集下载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四大美玉古色古香中国玉文化

4、玉器具有无穷的魅力,她能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数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拜、 崇敬和热爱未曾改变,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百姓。
二、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度的物化。出
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 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 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 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
中国玉文化
玉的定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并不只是其在 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 特性。凡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 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 都被认为是玉。 中国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 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在中国玉矿分为三 大板块:一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延伸至俄罗 斯地区;二是我国江浙地区一直到台湾;三 是新疆、西藏和青海地区。 我国四大美玉:新疆和田、河南独山、辽宁 岫岩、陕西蓝田。
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温润如玉”的君子最高准则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守身如玉”的爱情坚贞执着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2、经济价值:成为敛财手段,是显示富贵 的一种标志。
1)商周时期,以玉为币,用于交换或作为贡品。 2)西周,‘‘玉璋价值80明”相当于10块农田 价格。 3)春秋时期,名贵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 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4)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5)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6)至清代,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 身价之说。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

中国历代玉器器型特点分析一、历代玉器工艺特点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有玉琮、玉璧、玉斧、玉圭、玉璜、玉块及各种鸟兽。

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为多。

动物造型较简单,着重于头部刻画,身体则与玉石形近的几何体,头部又较重视眼目的表现。

此时玉器虽片状为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极少,凡平面之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如器物的主平面平如刨板,就应考虑这件器物是否为伪制品了。

夏代玉器新石器时代后期,在中原地区居住着许多不同血缘关系的父系氏族部落。

这就是历史文献中常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时期,五帝是当时氏族部落的酋长成部落联盟长。

各部落联盟彼此之间经历了大约4000年之久的兼并和战争。

长期残酷的征战,彼此间相互同化,最终形成后来的汉民族。

直至舜禅让干禹,继之“禹传启,家天下”,终于到启时建立了夏玉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中华大地上的古老人类终于跨进了文明的门槛。

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玉器制作技术在夏朝有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夏朝独特的玉器文化。

商代玉器,属于生产工具和礼器器形的有玉刀、玉斧、玉铲、玉璧、玉璜以及单体的玉制鱼、鸟、兽。

钻孔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另一种是两面钻孔,孔眼两端大,中部细、蜂腰状。

许多商代玉器孔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

周代玉器,玉戈、玉琮趋向小型化,圭呈细长形。

春秋战国玉器,佩玉大量增加,丧葬用玉也较多。

玉龙种类较多,一般为蛇形。

汉代玉器,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外,各种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

唐代玉器,大量出现花鸟、人物图案,器物多生活气息,有实用价值的杯碗增多,另出现新型饰件和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物。

宋代玉器,仿古玉器极多,有玉环、玉剑饰、玉璧等。

仿古玉给人似古非古、似今非今感觉。

宋代玉鸟、玉鱼数量也较多。

明代玉器,早期多选用白玉,雕刻精致,有宋元遗风。

明中晚期玉器,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玉器浑厚,加工较粗。

明晚期苏州一带制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人喜玉、爱玉,和玉有着不解之缘.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关键词发展文化内涵文化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玉,尤其是白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美、最珍贵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玉、爱玉、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在中国石器时代,玉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避邪去灾的吉祥物.古人将玉奉为神物,极尽所能地创造美,欣赏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白玉夏商王室认可的帝王之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白玉璜、玉璧以及兴隆文化遗迹发掘的白玉块,显示了古人类的智慧与一刻一磨的劳动结晶.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已超脱出原始的美感和装饰意义,逐步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红山文化出土的“C”字形白玉龙红山文化最典型的玉器品种,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和青白玉雕太阳神,在光素、简洁的形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神圣.良渚文化中的青玉琮、玉璧反映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现了先民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在盘古开天、黄帝、尧舜禹时代,白玉以其珍贵、稀有、坚韧的特质,成为皇权、财富、尊贵的象征.商周春秋时期,玉器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文化融为一体,“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比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六瑞、六器、组佩与吉、凶、军、宾、嘉结合,以礼用玉、以玉节礼,出现了大量浮雕、圆雕人物、动物玉器,并以独特的结构、几何形纹饰、流畅的线条、准确生动的造型,使各种玉器富有宗教与文化的意义.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玉比德,这位“大成至圣”的儒学先师在经典礼记·聘义一书中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玉的温润、致密、柔和、坚韧、正义、光洁、谦和、清越绵长、表里一致、瑕不掩瑜、气如白虹等一系列特征代表了君子的仁、知、义、礼、乐、忠、信、德、道等完美品行,概括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把德和玉结为一体,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的玉意识,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孔子将玉人格化、神圣化,强调佩玉的本质不只是表现外在美,而要表现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用玉来表现君子的才识渊博,洁身自好,温文尔雅,谦恭有礼.以玉修身示德,要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汉代崇尚玄学、道教、皇权贵族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得道成仙.汉代玉器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方法,将人们想象中富有浪漫色彩的仙人生活与现实中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批精美绝伦、气势非凡、神气瑰丽、富有梦幻色彩的艺术佳品.在玉器的造型上,采用粗旷豪放、高度概括、舍弃细节的手法,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注重整体效果.道教是思想、教旨、文化都源于中华本土的民间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从东汉末年形成,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能与儒、佛教抗衡的重要宗教流派.道教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就是使玉文化在儒家礼玉制度逐渐衰落的背景下能顽强地延续下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以玉的方式表现为人自身的修炼和长生,生前食玉是为了“生”,死后葬玉也是为了“生”.其“养生”“贵生”“不死”“长生”的思想与玉器联系在一起;为躯体不腐、灵魂不灭,用玉制作了大量的口塞、鼻塞、玉冶、握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等大量的丧葬玉器.唐代是中国玉文化、玉器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摆脱了上古玉器以“礼”为中心和以丧葬玉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为其后一千多年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玉器玉料精美,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工艺细腻、精湛,内涵丰富.玉带是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使用者受身分等级的制约.唐实录亦有“天子以玉,诸侯、玉公、卿、将相之带,二品以上许用玉带.天子二十四绔,龙文、万寿、洪福等雕文之带,唯天子方得使用.”唐代玉器以其卓越超凡的品质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历史画卷中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宋代玉器纹饰综合发展,各种深浅浮雕、圆雕、镂雕均有特色,其中平浅刻和镂空技艺空前高超,具有鲜明的特点.玉带板的正面、背面纹饰以多层次、复杂又工整的镂空纹饰表现出来.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采用深浅浮雕技法,黑绿白变织纹路,怪兽和海水的完整画面,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明代玉器内容繁多,寓意丰富,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玉器制作发展的巅峰,其玉器具有淳朴、简古、精工、细致的典雅风格,尤以山子玉器为世人瞩目.气势恢弘、重达5吨的大型和田青玉雕大禹治水成为中国玉雕的稀世珍宝,是清代玉器的杰作、我国玉器业发展的丰碑.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随着玉器的大量发掘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理解的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几点:1、生产工具.玉器诞生之初,它曾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2、祭器.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迷茫、误解而产生一种错误的世界观,由此出现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到由巫师持有特殊的工具执行祭祀的使命,这类特殊的工具就是祭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是通神的崇拜物,是偶像.至奴隶社会阶段,玉器作为礼制之符瑞而为王室服务,“六器”是商周时祭祀自然神的玉器,“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一祭祀制度为封建社会历代帝王所承袭.用玉祀神是玉器的重要作用之一.3、装饰品.随身装饰玉器的风俗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目前已知最早用玉器作装饰品的是距今7000—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从其出土位置可知,玦是耳部饰品.殷商时代,佩饰玉也较常见,殷墟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战国时代,出现了由许多玉器组成的“组佩”,由不同类型的佩玉串联而成.秦汉时代,佩玉成为普遍的风尚.汉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装饰玉的种类和形式日趋丰繁,制作也更精致,玉器的装饰功能渐渐地成为其主要的社会功能.4、权力、等级的标志.以玉器显示权力、等级的现象在新乐和河姆渡两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已见端倪,而红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则已显现出系列化倾向.它表明红山、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已经分化,统治集团已经形成,并行使着政治、军事、宗教、家族等各方面的统治权力.周代以后,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礼制,制作了大量的玉制礼器和佩器.周礼、仪礼、礼记等先秦文献记载了西周有关体现等级功能玉器的名称、形制、规格与用途.据周礼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 男执蒲璧”.明确规定了等级不同,所执玉器就不一样.其后,每个朝代都对持何种礼器、佩带何种玉饰都有严格的规定,以避免等级的混乱与僭越.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还是财富的一种炫示,因而玉器受到历朝贵族统治集团的重视.5、殓葬.殓葬玉器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至此已趋完善.玉殓葬风俗是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6、吉祥物.玉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礼器,本就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无法理解和抵御,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玉便是沟通神灵,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后世几乎每个朝代都把玉的出现和贡献看作是一种祥瑞的征兆,史书上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人们以玉祈求吉祥,往往通过刻于玉上的吉祥语或吉祥图案体现出来.如汉双龙“长乐”谷纹璧,就是以吉祥语“长乐”和吉祥图案双龙一起加以表现.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与人类祈求吉祥愿望联系在一起的,是驱邪避凶.吉凶祸福都是相对立的,能避免凶险灾祸,其本身就是吉祥幸福.祈求吉祥,免除灾祸是古今人类的共同愿望.人们信奉玉能起到趋吉避凶、免祸保安的作用,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观念与其说是一种迷信,倒不如说是一种风俗,一种由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风俗.7、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起,开始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孔子阐明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德,把玉拟人化,强调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并息息相关.此外,玉尚有“五德”、“九德”之说.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因此,君子佩玉,无故不离其身,也就成为一时风尚.君子比德于玉,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玉器的这种内涵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它既是古代社会对玉神观念的继承,又是世俗对高尚人格的要求.8、美好事物的代名词.最早出现的玉器是人体装饰品,可以说,玉器从一出现便与美联系到了一起.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就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诸如比喻人的品格为“玉洁冰清”,形容人的像貌为“玉容”、“玉貌”,赞尚人的身材和风度为“玉树临风”,赞美天帝为“玉皇”、“玉帝”,称居住之所为“玉宇琼楼”,好听的声音为“玉声”.甚至用玉来赞美音乐的动听和诗文的优美,如笛、箫、笙、琴等声音清亮的乐器常常被冠以“玉”来修饰而称之为玉笛、玉箫、玉笙、玉琴.而文学作品中用玉来形容文学的声律之美或诗文的风格和境界之美的现象则更为常见.9、药物.食玉可以健康长寿,长生不老,这是中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种看法.古代所谓“琼浆玉液”、“神仙玉浆”、“玉膏”、“玉脂”、“玉醴”、“玉屑”等等,都是指可食用的玉制品,而且其功效都是“服之长年不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刘大同的古玉辨以及河图玉版、十洲记、抱扑子、开元天宝遗事、圣惠方等文献都记载了食玉、用玉有益健康.此外,玉还能美容.宋代医学名着圣济录中有这样的处方,“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则自灭”. 汉书·王莽传对此也有记载.纵观我国一万多年开发、利用玉的历史,可以认为,我国的玉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玉文化一直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玉成为温厚、谦和、诚实、正直、坚韧、珍贵、高尚、美丽等精神美和崇高境界的象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人们爱玉、敬玉,认为宝玉通灵,玉能养人,人亦养玉.戴一件玉观音或玉佛,则可祈求神灵的保佑,把多少祝福、多少心愿、多少期待都寄托在这精美的玉佩中.人们佩玉、藏玉,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中久盛不衰.英国着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曹雪芹在名着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句,已将玉由饰品升华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玉美则神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已深入到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的玉文化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精神、“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构成我们中华玉文化的风骨,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新世纪立足世界之林的致胜法宝.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瓷文化和.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广泛应用于宗教、文化、艺术及工艺等方面。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装饰品,玉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从古代的祭祀礼仪到现代的珠宝产业,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美玉品种繁多,其中以和田玉、翡翠、鸟血石、紫砂玉等最为著名。

每种美玉都有其独特的形态、色泽和纹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鉴赏美玉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也需要对玉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玉文化与美玉鉴赏紧密相连,玉文化不仅是美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更是美玉鉴赏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传统玉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美玉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同时也可以更加准确地鉴别和欣赏美玉。

总之,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玉文化,才能更好地欣赏和鉴赏美玉,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玉文化。

- 1 -。

从现代汉语王旁字看中国的玉文化

从现代汉语王旁字看中国的玉文化

从现代汉语王旁字看中国的玉文化作者:王铮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10期摘要:中国人喜爱玉、尊崇玉、记载玉。

现代汉语中的王旁字多与玉有关。

本文先从王字旁还是斜玉旁的讨论引出王旁字(玉部字)与玉文化的研究综述,然后对现代汉语辞书中的王旁字进行分析,特别对姓名中的王旁字进行探讨,最后归纳总结了现代汉语王旁字所承载的中国玉文化。

关键词:王字旁(斜玉旁)现代汉语玉文化一、王字旁还是斜玉旁中国人赋予玉石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孔子称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忠、乐、信、天、地、德、道。

语言文字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玉文化也反映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中。

汉语中的王旁字大多跟玉有关,如“瑾”“瑜”“琼”“瑶”等都表示美玉。

从下文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王旁字普遍是左形右声的结构。

为什么不用“玉”字来作义符而用“王”字呢?沈海华(2007)在《“王字旁”还是“斜玉旁”——由“瑕”字偏旁所想到的》中说,篆书中“王”字和“玉”字写法相似但有区别,“王”字中间一横靠上,“玉”字三横间隔相同。

后人为了避免混淆就在原“玉”字上加上一点。

但在作偏旁时却没有改动,无论是王字旁还是斜玉旁形体上一样都是“王”。

陈寿江(2009)在《“月”“王”偏旁要名实相符》中从文字学和语文识字教学的角度论述,认为应该把表示玉的本义及其引申义有关的偏旁叫作“斜玉旁”,其他与此无关的偏旁叫作“王字旁”。

东汉《说文解字》中玉部字有127个,王部字只有3个。

现代《新华字典》中的玉部字只有7个,而王部字却有151个。

《现代汉语词典》则只有王部,根本没有玉部。

语言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演变,现代汉语中义符不直观表义的现象并不鲜见。

“王字旁”这个名称一目了然且已深入人心,也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其表玉含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现在除了汉语教学研究人员,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斜玉旁”这个术语。

所以笔者认为,顺应历史潮流使用“王字旁”这个名称更好。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

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象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玉器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它们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寓意与象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一、天人合一的象征中国古代玉器常被视为天人合一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的观念中,天地万物是相互连接且不可分割的整体。

玉器的质地瑰丽,通透明亮,被认为是由天地精华凝聚而成。

玉器中常见的图案如云纹、龙纹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自然以及君子之德的追求。

二、吉祥寓意的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玉器中常见的瑞兽、如意、蝙蝠等图案被认为是能带来好运和幸福的象征。

例如,瑞兽象征着吉祥和平安,如意象征着心想事成,蝙蝠象征着幸福和福寿绵长。

因此,中国人在重要的场合如婚礼、寿宴等庆典活动中经常使用玉器,以期带来好运和祝福。

三、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在古代中国,玉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玉器在古代帝王和贵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礼物或赏赐的高贵之物。

玉器的珍贵和稀有性使其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统治者的威严和统治权威。

古代帝王常常通过赏赐玉器来表达对臣民的赞赏和嘉奖,同时也用玉器来展现自己的威严和尊贵。

四、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玉器在中国古代家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承家族文化和财富的象征。

玉器作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家族成员会将玉器作为重要的纪念品和瑰宝珍藏,并将其代代相传,以期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同时,玉器的贵重也使其成为富贵和荣耀的象征,展示家族的地位和社会声望。

总结: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具备美观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玉器作为天人合一的象征,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崇拜;作为吉祥寓意的象征,带来幸福和福祉;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展现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作为家族传承和富贵之象征,传承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

中国玉器文化-玉字概说

中国玉器文化-玉字概说

中国玉器文化-玉字概说祝昌中整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解释:“玉,石之美者。

”这一注解从物质和艺术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众所周知,汉字是象形文字。

“象三玉之连,其贯也。

”即“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字型,“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通。

后来人们又解释“玉”字是“玉”字加一点,即玉者怀抱一块石头,当然这块石头也就非常珍贵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用玉,也将玉的含义扩及语言、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查《辞源》、《辞海》,以玉为部首的字多达五百多个,包含“玉”字的词汇、成语、句子也已超过一千条以上,这些字及词汇与玉有直接关系,包含着各种不同意义。

我们祖先赋予“玉”的内涵无比深这、无比广阔。

《礼记•聘义》及《论语》中都有“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句子。

古人认为工具有仁、义、智、勇、洁的君子美德,所以以玉比德,敦品励行。

所谓“人君德美如玉,而明若烛”,“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都是歌颂玉的温润,寓意君子美德,是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北齐书》里有句话:“大丈夫宁为玉碎,不可瓦全”,道尽中国人对信念的执著。

玉既与君于美德相连,也往往与女性形象相连。

“玉人”用以形容美貌的女子,更有“金枝玉叶”、“金董玉女”、“小家碧玉”、“玉貌花容”,“冰清玉洁”、“纤纤玉手”、“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冰肌玉骨”、“玉容”、“玉面”、“玉言”、“玉颜”、“玉照”、“玉骨”、“玉肌”、“玉手”、“玉腰”、“玉步”、“玉心”、“玉发”、“玉体”、“玉目”、“玉音”等形容女性的词汇。

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旧时激励读书人奋发上进的动力,曾经延续了几千年。

在日常生活中,以玉为性虽不多见,以玉为名则较多见,历朝历代,男男女女,都常以“玉”字为名,以象征个人的高超德行。

自然界万物中也往往被与玉相关的名词美化,如吃的有“玉米”,花有“玉兰花”、“玉蕊花”、“晚愿背叛结发,拒绝了丞相招婿,得罪权贵祸端院起,落走他乡。

传统文化 (玉文化 )

传统文化 (玉文化 )

传统文化(玉文化)《中国玉文化》记载五千年历史文化论玉崇拜,从“玉神物”说来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本质内涵,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中国巫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古代玉文化的影响、论礼仪化玉饰的时代演化:以服饰史的观点。

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

它象一颗明珠,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和田玉历来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物,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和田玉并赋予“德”的内涵,于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

中国玉文化有着万年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有8200年的灿烂玉雕文明史。

经历了萌生.发展.成熟.创新的漫长历史时期.是中国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耀眼的瑰宝。

中国玉文化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

精美绝伦的中国玉器向世人不断诉说着中国玉文化的灿烂历史和无限的生命力,释放着璀璨的民族艺术光芒。

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用和田青玉做奥运微宝(中国印)用昆仑玉做奖杯。

把中国玉器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示给全世界,充分说明中国人有爱玉.崇玉.敬玉藏玉.品玉.玩玉的美好心灵。

《盛世宝玉》有一种美丽,深隐山诃川温润莹泽。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及中国古代玉文化——以部分玉部字为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及中国古代玉文化——以部分玉部字为

浅析《说⽂解字》⽟部字及中国古代⽟⽂化——以部分⽟部字为⽂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化的载体,东汉许慎编著的《说⽂解字》是我国古代第⼀部字典,是⽂字符号的集⼤成之作,也是古代⽂化的⼀⾯镜⼦。

《说⽂解字·⽟部》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化,其中⽟部就收字⼀百三⼗九个,解释了形形⾊⾊的⽟,对⽟部字及从⽟之字进⾏分类考察,体现了我国发达的⽟⽂化。

《说⽂·⽟部》:“⽟,⽯之美。

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也;鳃理⾃外,可以知中,义之⽅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也;不挠⽽折,勇之⽅也;锐廉⽽不忮,絮之⽅也。

象三⽟之连,其贯也。

凡⽟之属皆从⽟。

”《说⽂》中,许慎在其他字部⾸下,对字义分析⼀般都简单地指明“~也”,但是对“⽟”的解释却⽤了五个排⽐句,象征君⼦“仁”、“义”、“智”、“勇”、“洁”五种德⾏。

这不仅是对⽟的赞美,也是对⽟所代表的五种君⼦德⾏的衬托。

这种解释分析已经超出了⼀般字义解释的范畴,⽽是对“⽟”字和⽟⽂化关系的⼀种阐释。

中国古代可以说是⽟的王国。

帝王⽤⽟既能显⽰其天意和权⼒,更能显⽰其⾄⾼⽆上的威严;君⼦佩戴则可以表⽰出品德之⾼尚及⾏为之端庄;⽽庶⼈戴着也体现出⼀种风流和习俗。

⽟确实很美,这些很⾃然的跟古⼈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这是⽟在先秦时期受到宠爱的原因之⼀。

再者,⽟在那时⽤途很⼴泛,祭祀、政权、朝聘、⼈事等⽅⾯都离不开⽟。

古⼈不仅能⽤汉字表⽰天然的⽟⽯,⽽且还给打磨的⽟器取了不同的名字,并⽤汉字表⽰出来,这些表⽟器的汉字《说⽂》共收三⼗多个,多为形声字,解释为“从⽟某声”。

只有琥、珑、瑞、瑁、珥这五个字解释为会意兼形声字。

具体可做如下分类:第⼀类:祭祀、丧葬类⽟器。

祭祀⽟器专指那些⽤来祭祀天地四⽅、先宗列祖、⽇⽉星⾠、⼭岳河川以及其他各路神灵的⽟器。

《说⽂》“瑒”字的解说为以祠宗庙者,可见瑒可⽤于祭祀先祖列宗。

《说⽂》⼀上⽟部:“靈,巫也。

以⽟事神,从⽟雷声”异体作靈,从巫。

中国玉文化课件

中国玉文化课件

汉代实用玉器
• 汉代玉马 • 实用器:云纹飞翔、尾巴飞翔 • 汉代马的总体风格: • 低头、动态、张嘴、鼻孔张开
• 仙人骑马玉摆件
• 陕西成阳汉昭帝平陵遗址 出土的仙人骑马的玉摆件, 非常有名,属国家级的文 物。这是一件白玉圆雕, 仙人骑在一匹飞奔的马上, 马身有羽翼,底部雕刻云 纹,表明马在天空中飞行。
冰心在玉壶。"
• 对玉的情感逐渐升华
• “玉树临风”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杜甫当时作了一首诗,对他周圈
很多能喝酒的朋友,包括李白、张旭、贺知章等人,做了 一番描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他描述的崔宗之潇洒高傲。玉树临风后来就成为成语
中国的玉文化
• 汉代葬玉的品种: • 玉衣 • 玉九窍器 • 玉琀 • 玉握猪 • 玉枕
汉代葬玉的鼎盛
• 汉代玉器殓葬制度 • 玉非常重要,等级增加,玉数量增多
• 玉晗,蝉状玉晗的寓意:蝉蜕变,重生
• 底钻出,重生
古人认为蝉高贵:以露水为生,从地
• 脱胎换骨
• 玉握 • 猪型玉握,攥在手里
• 玉晗和玉握是汉代葬玉制度的重要的一部分
• 国宝档案_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 /show/ammE2XbLa87gaGsqKEbFgw...ht
ml?nr=1
• 甲古文上的玉字—“斜玉” 旁大多与玉有关
• 天的守信 • "天降祥瑞"、"瑞雪兆丰年"
• 瑞:玉的信物——“玉 玺——国家最高权力的信 物”
• 1)玉圭多在秦和两汉墓中发现,而不见于魏晋南北朝墓中, 推测已经消失。
• 2)均在男性墓中发现,而女性墓中没有出土,推测此事 玉圭似有区分等级和身份之用,并仅供男性使用。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即被视为珍贵的财富和文化遗产。

玉被视作“石中之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玉文化不仅体现在玉的鉴赏、制作和使用方面,还体现在玉与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密切关系中。

中国传统玉文化包括玉的价值观、鉴赏方法和意义等。

它融合了宗教、哲学、道德、审美等多种因素,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在玉的鉴赏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涵胜于形式”,即注重玉的内在品质和文化内涵,更加注重玉的精神性和象征意义。

在美玉鉴赏方面,中国人对玉的鉴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鉴赏方法和标准。

中国传统玉文化注重玉的颜色、纹路、透明度、质地等方面的鉴定。

同时,还注重玉的文化背景、历史价值、制作工艺等因素的考量。

中国传统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中国考古学家相信在新石器时代与铜器、铁器时代之间,横亘着一个玉器时代。

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基本差异,就是在新石器时代有无发达的玉器文化。

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

玉,广受中国人尊重珍爱。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汤,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艺术也绵延不绝。

由考古资料可知,七、八千年前,先民已认识了美丽坚实的闪玉(Nephrite),取之磨以为兵,琢为饰物。

一些似玉之美石,亦同为先民所采用。

【玉的历史】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沈阳新乐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真正玉器。

而玉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属性,夏、商、周三代已经渐次完善。

在约距今七千至四千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掌祭祀大权者,多用珍贵的美玉制作「祭器」,礼拜神祇祖先。

他们相信天圆地方,便琢制圆璧与方琮,来礼拜天神与地祇;他们相信氏族远祖的生命,是经由神物源自上帝,便在玉器上雕饰想像中神祇祖先的形貌,甚至刻绘极具深义的符号,以礼拜之。

希望藉玉器特有的质地、造形、花纹与符号,产生感应的法力,与神祇祖先交通,汲取他们的智慧,获得福庇。

上古社会里,个人地位的高下,端视人与神祇祖先关系的亲疏而定。

事神之「礼」,建立了人神之间的沟通管道,也维系了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瑞器」就是象徵身份地位的玉器。

「祭器」与「瑞器」的制度,都源起於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三代,配合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继续发展。

在宗庙祭典与朝享会盟上,发挥其形而上的功能,以维系礼制,故总称为「礼器」。

东周时,人文主义兴起,儒家将一些传承自原始宗教的文化成份,道德化,生活化,提倡「君子比德於玉」的观念。

於是佩玉之风大盛,而雕琢之精美,後世亦难出其右。

汉室崇玉,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

甚至在帛画、墓砖上,都饰以玉璧图象。

中国汉字中的玉文化

中国汉字中的玉文化

中国汉字中的玉文化《说文解字·玉部》中收有139个字,加上“珏”部的3个字,共141个字。

玉部在《说文解字》中位置较高,居于第六位。

玉部所收的字在所有部首中位列前十。

一、玉部字的分类玉部字的排列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寻的,其排列规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玉的质地《说文·玉部》从“璙”到“琳”共计24个字,主要是按照玉的质地归在一起。

这24个字又可细分为四小类:一般玉:璙、瓘、璥、琠、玒、珦、璐、珂、玘、珝、琡和珙。

品质稍次的玉:瓒、璑、珛。

美玉:瑾、瑜、、璿、琳、瑶。

宝玉(具有宝石般质感之玉):璵、璠。

甲骨文中的“玉”2. 瑞玉、礼器《说文·玉部》从“璧”到“瑁”十五个字都是瑞玉、礼玉。

分别是:壁、瑗、环、璜、琮、琥、瓏、琬、璋、琰、玠、瑒、瓛、珽、瑁、(瑞)。

礼器是陈设在宗庙或者宫殿中的器物,常在祭祀、朝聘、宴飨等各种典礼仪式上使用,除此之外,礼器还用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等级。

古籍记载礼仪中要佩戴“六器”,有璧、琮、圭、琥、璋、璜,他们都被赋予了礼的规范,用来祭祀天地四方。

《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仓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3. 玉佩、饰玉、玉上花纹《说文·玉部》从“璬”到“瑬”一共15个字是玉作为饰品来用的。

分别是:璬、珩、玦、珥、瑱、琫、珌、璏、瑵、瑑、珇、璂、璪、瑬、(琚)。

可以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佩玉,多是指玉佩:璬、珩、玦、(琚)。

第二种是饰玉,如:珥、瑱、琫、珌、璏、瑵、璂、瑬、是指作为器物的某处的装饰,有刀剑、冠帽上的饰玉,这也只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所以玉在这里也是等级身份的象征。

第三种是玉上花纹,如:瑑、珇、璪。

瑑指圭壁之类玉器上雕饰的凸纹;珇特指玉琮上的浮雕花纹;璪指水藻花纹。

4.玉色、治玉、玉声《说文·玉部》从“瑳”到“瑝”18个字,外加“瑛”、“瓊”、“球”、“璀”、“璨”5个,共计23个字是此类的字。

中国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

9
玉的实用价值
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 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 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 气、养精神。
另外,用色泽翠绿的青玉和青白玉做成的 美酒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有美酒功能 ,能改变酒的结构,使酒变得醇厚香甜、 软绵适口。
2021/5/27
10
三、玉的历史人文价值
2021/5/27
24
玉的鉴别
6.照:玉当中有肉眼不 易发现的黑点、瑕疵 ,只要用10倍放大镜 照一照,便可一览无 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 ,每一级又可细分为 上、中、下3档。
2021/5/27
25
七、真假玉的常用鉴别方法
1.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 在玉上,如果成露珠 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
宋代玉器
2021/5/27
7
玉的实用价值
明代玉器的吉祥图案 有八仙、三星等神仙 ,寿、喜等文字,桃 、灵芝、梅、竹、兰 、鹿、鹤、鸳鸯等动 植物,以及龙、凤、 螭虎、角端等瑞兽异 禽。吉祥图案有时成 为主题图案,有时做 装饰点缀,表现出吉 祥图案的普遍性与深 入性。
2021/5/27
8
玉的实用价值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武 帝的哥哥,汉昭烈帝 刘备的第十三世先祖 ,有一百二十多个儿 子。
中山靖王墓以出土金 缕玉衣和错金博山炉 闻名海内外。
2021/5/27
20
五、中国四大名玉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 名玉”,是指新疆产 出的“和田玉”、辽 宁岫岩县产出的“岫 玉”、河南南阳产出 的“独山玉”、湖北 郧县等地产出的“绿 松石”。
而现代科技表明,玉含有锌、镁、铜、硒 、铬、锰、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 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 协调平衡。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析 少数 民族地 区小学语文教 育 中汉语表 达能力的培养
泽仁 卓呷
( 四川省 甘孜 州理 塘 县 第三 完全 小 学 四川 理塘 6 2 7 5 5 0 )
【 摘要】 一直以来, 少数 民族地 区的汉语言教 育和汉语 口语 能力的培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本组传统语言 的影响很 大, 对于学习汉语他们没有很 高的学习积极性 , 这也导致 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普遍低下。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 少数民族地 区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问题 , 从提 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怎样培养他们的汉语 口语表达能力两方面着手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1 2 月 上旬 刊
教改 ・ 教 研
德、 五德 等 。使 玉成 为仁 、 智、 义、 礼、 乐、 忠、 信、 德、 道 等社 会道 德 的 象征 。 玉的 这种 晶莹光 泽 、 坚硬温 润 的质 感 与 美感 , 与 古人 审 美情 趣, 道德 伦理 意识 相 契合 , 因而被 引入 古人 的伦理 范畴 , 成 为君 子 贤人 的人格化身。如《 大雅 ・ 卷阿》 中称赞 贤士“ 如 圭如璋 , 令闻令 知 。 望” , 就是 说 贤 士有 着 象玉 圭、 玉璋 一 样 的崇 高品质 。 2 . 玉 作 为权 利 的 象征 , 古人 对 诸 侯持 玉 的 规 格 限 定 。 反 映 了 总之 玉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 , 已走 出物质界定的 森 严 的等 级 制度 。 范畴, “ 抽择玉之属性 , 赋 以哲 学思想而道德化 排列玉以形制。 赋 《 说 文》 : “ 玺, 王者 之 印也 ” 玺是 皇 帝的 印章 用 玉 , 是权 力至 以 阴阳 思想 而 宗教 化 。 比较 玉之 尺 度 , 赋 以爵位 等 级 而政 治 化 ” 上、 地位至尊的标 志。 而诸侯邦 国的尊卑则用玉制的六瑞来标明, 玉 已成 为 一种 无法衡 量 的 意识 形 态 ,糅 合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之 中 以此 为 凭信 。《 周礼》 日: “ 以 玉作 六瑞 , 以等 邦 国 : 王执 镇 圭 , 公执 了 。 恒圭, 侯执 信 圭, 伯执躬圭, 子 执谷 璧 , 男执 薄 璧 。” 六瑞是 具 有 鲜 学 习文 言文 的 目的 不 只是 在 于 因为 考试 而学 习.是要 学会 明 的王 权特 征 的 . 其 中的 四 圭 由于 其 形制 、 尺 寸 和 寓 意 的差 别 而 学习 的方 法。 现 阶段 的语 文教 学很 多都是 以考试 为 目的 的 字词 教 显 出森 严 的等级 制度 学,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 , 而教师也疲于文章的串讲 , 导致文言 此 外 还 有 很 多 用 来标 记 统 治 阶 级 上 层 集 团 的 权 势 和 等级 文 成 为语 文教 学 的一 个难题 。 其 实在 教 学过 程 中我们 可 以从 不 同 的. 以及 用 于与此 有 关 的一切 政 治礼 仪 活动 的专 用 玉器 文 言 文 的 角度 对 文言知 识进 行讲 解 ,毕 竞 中 国古代 的 文化博 大精 深 。 可 中涉及 玉部 的信 物很 多 , 如璧、 瑗、 环、 璜、 琮 等 都是 瑞 玉 。 《 说 文》 : 以理 解 和接 受 的 角度有很 多。 虽然 一些 知识 对 学生 来讲 比较难 理 “ 瑞, 以 玉为信 也 。 ” 瑞 既有 瑞信 之 义 , 又 引 中出祥 瑞 , 福 瑞之 义 , 赋 解 , 但是 如 果 能 够找 到 一 个 准确 的 切入 点 , 将 文 言 文 的教 学提 高 予 玉一种 吉祥 的征 兆 。如 果 能从 较 深的 角度 对 学生进 行 讲 解 , 不 到 更 高的层 面 , 不但 能 够扩 充知识 , 还 能提 高学 习兴趣 . 何 乐而不 为呢7 但 扩 充 了学生 的知识 面 . 更提 到 了学生 学 习的兴趣 3 . 以玉 比德 。 参 考 文献 : 《 说 文》 对 玉的 解释说 : “ 玉, 石 之 关 。有五德 : 润泽 以 温 , 仁之 [ 1 】 《 从斜玉部文字看中国古代玉文化》岑运超 张志云 《 吉 方也 。 腮理 自外 可 以知 中 。 义之 方也 ; 其 声舒 扬 , 尊 以远 闻 , 智 之 方 安 师 专学报 》1 9 9 9 、 2 也: 不 挠 而折 , 勇之 方也 : 锐 廉 而 不忮 , 絮之 方也 。” 许慎 这种 以玉 『 2 l 《 上 台崇玉习俗文化 阐释》 李梦奎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与象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宝贵的瑰宝,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

玉文化不仅仅是对玉的材质和工艺的崇拜,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玉文化的瑰宝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一、玉璧玉璧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重要的瑰宝之一。

它是一种刻有花纹或图案的玉器,通常呈扁圆形。

玉璧在古代被视为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严。

它是古代君主举行祭祀典礼时的必备祭器,象征着天地和谐、君臣团结和国泰民安。

二、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常见的珍宝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饰品,可以悬挂在衣物的前襟或者腰带上。

玉佩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物,象征着幸福和好运。

人们相信佩戴玉佩可以驱邪辟邪、保佑平安。

同时,玉佩也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贵族和上层人士常常佩戴华丽的玉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三、玉雕玉雕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具艺术价值的瑰宝之一。

它是利用玉石的质地和纹理进行雕刻,创作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玉雕作品多种多样,包括动物、花卉、人物等各种形态。

玉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寓意和象征。

比如,雕刻一对鸳鸯代表着夫妻恩爱;雕刻一只麒麟象征着吉祥和平安。

人们相信玉雕作品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四、玉壶玉壶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常见的器物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壶形容器,用于盛装酒、茶等饮品。

玉壶在古代被视为高雅的饮具,象征着品味和身份。

玉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与雅致生活相关的文化象征。

五、玉玦玉玦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瑰宝之一。

它是一种以玉制成的带钮状的装饰品,常常用于系带或者佩戴。

玉玦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寄托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人们相信佩戴玉玦可以保佑自己平安幸福、事事顺利。

总之,中国古代的玉文化瑰宝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更是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这些玉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品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

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哲学的体现。

通过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

玉,石之美者

玉,石之美者

玉,石之美者作者:何心来源:《中华手工》2012年第02期二、识玉4P玉集自然之精华、汇人文之精美,中华民族对玉的这些情感是逐渐积累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想在众多古代工艺品中,找出一种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东西,大概非玉莫属。

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们便已制作和使用玉器。

悠悠数千载,玉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寄托着代代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

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玉的本质温润宁静,就传承着儒家文化不事张扬的平和中庸;玉看上去润泽柔美,实则坚硬纯粹,一如中国人外柔内刚的性格。

这些都是玉文化的辐射,是玉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从“玉”字说起“玉”字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作“王”字。

即三横等距为“玉”,最初的意思是三块美玉用一线绳贯穿起来,代表天地人三通,是古代“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的体现。

而后为了和帝王的“王”字区分开来,在右侧加了一点。

现在我们所见的“王”字偏旁,其标准称谓应该是“斜玉”旁。

汉字中以玉为部首的字超过500个,包括玉字的成语、词汇更在千条之上。

凡用斜玉旁的字,90%都跟玉有关。

数字9的大写“玖”,本意就是仅次于玉的黑色美石。

《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就是说:你给我一个李子,我给你一块美玉。

带“斜玉”旁的字里最特色的一个字是“瑞”。

“瑞”字的原意为玉的信物,《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以玉为信也。

”从秦朝起,一直到清朝,国家的信誉都是用玉来表示的,叫玉玺,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讲信誉的民族。

成语“天降祥瑞”、“瑞雪兆丰年”,也是指上天信守了承诺,开始下雨下雪。

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文字的复杂,表明文化的复杂。

“玉”字,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玉之精神依托中国的玉文化发展中,文人苦心孤诣,工匠穷极工巧,使玉这样一个物质的东西摆脱了物质的属性,演变为一种精神力量。

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佩带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玉器的使用权却被上层社会垄断着,普通人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使用。

关于玉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玉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玉字的研究报告摘要:“玉”字是汉字中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玉”字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深入剖析了“玉”字在文化、历史、演变和用法方面的特点,以及其对人们生活、艺术和美感的影响。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玉”字在今天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引言:“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至今,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之一。

它不仅是一种贵重的宝石,在文化、艺术和哲学领域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研究“玉”字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历史和独特价值观念,而且也可以为人们今后的文化创造和审美创新提供启发和支持。

一、“玉”字的语义特征1.1 符号特征“玉”字是由“王”和“士”两个部分组成的象形文字,其“士”部分代表了玉石的形状,而“王”部分则代表了它的价值。

这种符号特征使得“玉”字成为一种具有明显象征意义的字,代表了尊贵、高雅、纯洁和美好。

1.2 语义特征“玉”字在语义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常常与美好的事物、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人物联系在一起。

例如,“玉”的美丽、清纯和高贵,常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气质;玉的坚硬和抗摔能力,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品德的坚定不移;玉的珍贵和高价值,常常被用来形容社会领袖、文化名人等令人敬重的人物。

1.3 文化特征“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密不可分。

在中国文化中,“玉”象征着高雅、美好、纯洁和忠诚等核心价值观念,因此,“玉”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和神圣的意义,在婚礼、宴会、礼仪、祭祀等场合都有特别的用途。

二、“玉”字的语用特征2.1 词性特征“玉”字是一个单独的汉字,但它也可以作为其他词的一部分来使用,比如“玉器”、“玉带”、“玉石”等。

此外,“玉”还可以作为一种比喻或隐喻手法来使用,比如“玉石俱焚”、“牛郎织女”的“玉帛”、“有志者事竟成,天下大任皆为“玉”。

这些用法丰富了玉字的语用功能,使得它更加广泛地被运用于文学、美学和哲学领域。

玉的形声字的演变过程

玉的形声字的演变过程

玉的形声字的演变过程
玉的形声字由王和玉组成,请首先了解这两个部分的意义及其在形声字中的作用。

王部是形声字的偏旁部分之一,意为“君主,领袖”。

在形声字中作为表示“贵族、高贵、高傲、领袖”等意义的部分。

例如:“玩、玻、班、珠”等。

而玉部则是形声字中的声旁部分,表示“美玉、玉石、宝物”等含义。

这个部分亦是中文象形文字中最为常见的,玉的形状很像中文中的“玉”字。

那么,玉的形声字是如何演变的呢?下面从三个阶段介绍一下它的变化。

第一阶段:小篆时期(公元221年至3世纪末)
玉的小篆字形为“王”和“玉”的合体,上部为“王”,下部为“玉”,表示帝王手中所持有的“玉器”,意味着高贵、珍贵。

玉的隶书字形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将“王”朝向左侧倾斜,变成“玉”左侧的一条直线,形成了一个“勾”字。

这样玉的形象更加清晰,质感更强。

第三阶段:楷书时期(公元唐朝)
在楷书时期,玉的形声字形成了现今的“玉”字形。

玉部的“玉”字形有变化,上部稍稍向右弯,下部则是三个点,表示玉的纹路。

而王部的“王”字则基本与小篆字形相似。

在不同的时期,玉的形音义变化都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字的演变历程,也了解了玉这个重要文化符号在汉字中的地位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千年的文化浸透了玉器的使用史,玉器的使用史中始终流淌着文化的血液。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和派生性决定了玉器使用上的历史传承性和派生性,所以笔者虽作了这样的断代,却不敢妄言将其截然分开,界限分明,因为其中自有血脉相连。总的来说,玉从神秘的祭坛上一步步走下来,走到贵族的厅堂,走到士大夫的袍襟上,最后正如一切别的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品一样,真正地走到民众的生活中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绚烂多彩的玉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
附图{图}
@⑨、”三体,则fēng@④即fēng@④矣。又有“
附图{图}
”字……此诸字皆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⑩,若fēng@④。”《说文·玉部》也说“珏,二玉相合为珏”,则“王”似非“三玉连其贯”,而是指“一玉”,是一个具体器物的名称。卜辞中多有“三玉、五玉”的记载,如:
三、玉的文化内涵
“文化”一词,盖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教化,其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书》、《礼》、《乐》,二是礼仪风俗。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器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而且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最初被人们利用,很有可能是被混作石器,打制成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就有臼、杵、盘、勺、匕、梳等生活用具和锛、凿、铲、镰、小刀等生产工具。但由于玉质虽坚却易碎,人们放弃了它作为生产工具的用途,转而为它的温润美丽吸引,将之视作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物而顶礼膜拜,赋予玉最初的文化意义,即礼器作用。到了西周,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生活繁荣安定,周公制礼,更是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祭祀礼制。《周礼·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又曰:“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奉玉齐”。《周礼·典瑞》曰:“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大量的墓葬出土文物也证明了这些文献记载,新石器时代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太湖流域河姆渡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殷墟妇好墓遗存、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等,均有大量玉制礼器出土,形制主要有璧、环、璜、璋、圭、琮以及一些玉图腾。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玉的解释是:“矿物,硬玉和软玉的统称。”按照地质学界、珠宝界的现代地质学理论,玉分为硬玉、软玉,硬玉专指翡翠,软玉则指由透闪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玉,在中国主要指新疆玉;同时,地质学界将硬玉、软玉统称为真玉,而不属于这两类的玉石则称为假玉。中国传统的玉的概念包含的范围则很广,《说文》“玉,石之美者”,《辞海·玉部》“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不单包括新疆玉、岫岩玉、南阳玉、蓝田玉等,也包括玛瑙、绿松石、翡翠、水晶、琉璃、琥珀等等。《说文》内收玉部字227个,涉及玉制礼器、玉饰物,玉的别称,玉的声音,玉的光泽,玉的色彩,玉的雕琢等各个方面,其中还有“珉、@(11)、@(12)、珏、hu¨n@(13)、璁、@(14)、@(15)、yǔ@(16)”等一部分“石之似玉者”。下边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玉器,以便读者阅读后文。
璧:《尔雅·释器》中说“肉倍好谓之璧”(肉指璧体半径,好指内孔半径),是一种扁体圆形环状玉器,古代重要的礼器。《周礼》郑注曰:“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所以以璧祭祀天。良渚文化出土的璧造型朴素,商周以后始有花纹,诸如龙纹、虎纹、雕字等。到了春秋以后,璧的礼器地位衰退,多用来作饰物佩带于身。最著名的璧当推卞和发现的“和氏璧”,围绕它曾发生了著名的“完璧归赵”故事,成就了蔺相如的一代英名。
“庚午贞……于帝五玉……在祖乙宗卜(《粹》一二)
癸酉贞帝五玉……其牢(《后》上二六、一五)
…其鼎用三玉犬羊(《佚》七八三)”
这些记录均可证明“王”应是具体的器物。卜辞玉字作为象形文字,其造型必以客观存在的玉质器物形体作为根据,而与卜辞同时期出土的各种类型玉器中,唯有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出土的玉柄形器的形制与玉字字形相类似,并且玉柄形器作为礼器,也与“古人行礼以玉”相吻合。卜辞玉字作为象形文字,追根溯源,很可能就是渊源于二里头文化的玉柄形器,是一枚刻着数节的玉棒的象形,“↓则是玉棒顶端的缨饰。由此而看,祭祀中的“三玉、五玉”当指三枚、五枚玉柄形器,也就是说,玉字初文是玉柄形器的专称,只是到了周代金文当中,才发现玉字逐渐冠于其它玉质器名之上,成为这种矿物的专称。
3、隋唐时代,全国割据战乱的状态结束, 大一统的中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迅即发展起来;到了宋代,虽然政府卑弱,对外侮屈膝投降,文化艺术并未从此衰退,而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玉器生产更是大规模恢复和发展,并成立了由政府管辖的专门管理制玉的机构。玉器的使用在这个阶段里达到了又一个顶峰期:赏鉴娱目期。顾名可知,这一时期的玉器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欣赏娱目。玉器的风格也有了很大变化,琢磨技术的长足进步使玉器愈加精致细巧,却不免流于琐碎和俗气,尤其明清时期的某些玉器不免此讥。这一时期玉器的形制更多地出现了生活用品,如梳、簪、佩、印、杯、戒指、钗、碗、砚、笔筒、笔洗等,以及一些仿古的礼玉和佩玉,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到了普及的程度。玉器的雕琢技巧多种多样,灵巧纯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匠人们巧夺天工,创造了一系列精美的玉器艺术品,明清时代更有大宗玉山、玉船造型出现。在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中对此有详尽精到的介绍。
从斜玉部文字看中国古代玉文化
岑运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属于表意文字系统。所谓表意文字,是不直接表示文字读音,而是用特定的书写符号来表现语义。汉字“因形示义”,正是从语义着眼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特殊性的一种文字,由于它的表意性,它与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个字都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它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古人思想发展状态的吸精抽髓式的精确描摹和记录。如“f¨@①”,《说文》释曰:“女子已嫁曰f¨@①,服也,从女持帚洒除也。”“女子已嫁”,则“服”于夫;“持帚洒除”,说明了古代女子深囿于家庭婚姻内部,没有权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地位状态。又如“玉”字,作为《说文》中玉部227字之首,它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原始状态又是什么样子呢?
@(18):用来敛尸的玉塞,置死者口中。多为蝉形或小圆柱形。@(18)制成蝉形,是因为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生物,用蝉形玉@(18)可以防止污秽之气侵尸。
二、玉文化的发展史
玉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少说也有七千至八千年左右的时间了。目前公认最早的一件玉器,是山西峙峪遗址中发现的一件用水晶制作的小刀,磨制工艺已相当纯熟。峙峪遗址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此推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以磨制石器为代表特征的时候,就有可能已产生玉器。最初的玉器使用与石器相混杂,稍后才渐渐区分开来。《越绝书·外传·记宝剑》中记有风胡子语:“轩辕神书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据此而言,中国古代曾有一个时期是以玉制兵器、工具的使用为代表特征的,这个时期大约从六千年前炎黄之战算起,到夏文化崛起,青铜器的普遍使用为止。虽然“玉器时代”结束了,但玉器的使用并未就此停止,而是愈来愈广泛地延伸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沿用至今。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对玉的不同认识态度和用玉的主要方向,笔者大致将玉器的使用分为三个阶段:神秘尊崇期、美好高洁期和鉴赏娱目期。
2、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渐衰,诸侯强盛,争夺霸主,政治动荡导致了思想发展和分化,礼制崩溃,百家争鸣。玉的礼器作用大大衰落。同时,由于这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以荀况为代表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影响了整个社会,玉的神秘尊崇的面纱被揭开了,玉器从高高的祭坛下落,走向民间。玉的神秘面纱被揭落之后,玉便以它天然的美丽征服了人们,成为品德、情操、才华、信义和美姿容的象征,以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这时起,直到魏晋南北朝止,都可称为玉的美好高洁期。这一时期玉的礼器地位衰落,在前期作为礼器的璧、璜、琮、圭、璋等开始转化为基本的陈设品种和装饰品,另外还有大批饰品出现,如玉带钩、ju¨@(20)、环、佩玉、玉剑饰,各种动物饰件等。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加强,在敛葬玉衣上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差别,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用玉风格。因此,在这一时期,玉器的使用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状态,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形制丰富;纹饰多彩多姿;雕琢手法纯熟,并发展了阴刻、阳刻、平面浮雕、圆雕等多种手法。玉器精巧大方,颇有时代特点,不流于俗。
一、玉字溯源
玉在《说文》中形“王”(@②为“王”),释曰:“象三玉连其贯也。”殷墟甲骨文卜辞中玉作“丰(《乙》二四四)或
附图{图}
(《乙》二三二七)”,为了弄清“丰”是否确如《说文》所释,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另一个字:“礼”。“礼”字原文作“@③”,卜辞,今文多作“fēng@④”,从珏,从@⑤(即从鼓),此字为会意字,表现古人在鼓乐声中以玉来祭享天地鬼神之状。王国维在《释礼》中说:“案殷墟卜辞有fēng@④字,其文曰‘癸未卜贞@⑥fēng@④(《殷虚书契后编》卷下第八页),古“@⑦”“珏”字同,卜辞“@⑧”作“丰、
琮:外方内圆,柱状,空心的一种玉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到汉以后消失,以良渚文化中出土最多。《周礼》郑注曰:“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主要用于边三角形,下平直的一种玉器。《周礼》郑注曰:“圭锐,象春物初生。”就器形来看,圭刃钝、瘦长,不利于作武器劈杀,也不宜当刀、铲一类工具使用,结合《周礼·典瑞》“王j¨n@(17)大圭,执镇圭”的记载,圭很可能是由兵器退化来的王权的象征,进而成为身份的标志。
璋:古书记载“半圭为璋”,但考古文献中常见的璋是柄形饰,为扁平长条或柱形。玉璋的用途根据《周礼》记载,有礼南方、祀山川、享后、敛尸及赠宾客,是重要的礼器和葬器。
琥:虎形或带虎纹的玉器,疑从璜发展而来。古时用作礼器。《周礼·大宗伯》“以白琥礼西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