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一、引言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植物的生长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1. 种子发芽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开始,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湿润和温暖,会发芽生长。

种子中的胚芽在发芽时会向外生长,同时根部也会向下生长,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 根的生长植物的根是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它会从种子底部延伸并向下生长。

根会分布在土壤中,并通过细小的毛状结构吸收水分和养分,供植物全身各部分生长所需。

3. 茎的生长植物的茎负责将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茎会向上生长,并在顶端不断分裂增长,形成新的枝条和叶子。

4. 叶的生长植物的叶子是负责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生成自身所需的养分。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长出新的叶子来进行光合作用。

三、植物的繁殖除了生长,植物还通过繁殖来延续种群。

1. 花的结构和繁殖植物通过花朵进行有性繁殖。

花朵通常包括花瓣、花萼、花蕊和花柱等部分。

花瓣和花萼呈现出各种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来传播花粉。

花粉是雄性生殖细胞,通过昆虫飞行或风的传播,落到花柱上,与雌性生殖器官结合,最终形成种子。

2. 种子的繁殖种子是植物进行无性繁殖的重要方式。

当花朵受精后,会形成果实,果实内部则包裹着种子。

种子外部的果皮可以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同时,当有合适的条件时,种子可以萌发出新的植物。

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通过风、动物、水等将种子传播到新的地方。

这样,每个种子都有机会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发芽生长。

四、小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种子的发芽、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和叶的生长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步骤。

而植物通过花朵和种子的繁殖来延续种群。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探究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探究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探究温度对物体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认识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2.理解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3.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温度的含义及其常用单位;2.温度对物体的影响,如:温度高物体膨胀,温度越低物体收缩等;3.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1.温度的概念及其常用单位。

我们要教授孩子们温度的概念及其常用的单位。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强弱程度的量度。

目前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度(℃),另一种是华氏度(℉)。

我们在中国通常使用摄氏度计量温度,而在一些国家会使用华氏度计量。

2.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例如,当温度变高时,很多物质都会膨胀,反之亦然。

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测量温度变化对水的状态变化的影响,或是使用靠它的铝棒来让孩子们观察金属展开时的变化等。

3.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我们要教授孩子们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正确测量温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非常重要。

我们要教孩子们如何将温度计放入样品中并进行读数,如何正确地清洁温度计,以及如何校准温度计等。

四、教学方法在本堂课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让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来呈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互相探讨、交流,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很重要,它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指导教学改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本课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小测验、实验记录、小组讨论等,来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对孩子们进行实时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改正。

六、总结本堂课教授了孩子们温度的概念及其常用单位,温度对物体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第一课听听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5、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单位:分贝(dB)★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单位:XXX(HZ)。

他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运用: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2、拨动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3、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粗与细比较,哪个音高?细的。

例如: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4、振动的物体有厂有短,长与短比力,哪个音高?短的。

例如: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5、同样的力去击打不同的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大音叉音低,小音叉音高。

6、不同的力去击打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量不同,用力大的声音强,轻轻击打声音弱。

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第五课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和______光照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A. 水B. 氧气C. 氮气2. 下列变化中哪一项不是物质的变化?A. 植物生长B. 草地割草C. 橡皮擦擦黑板3. 山羊的下牙可以用来啃硬物,是因为它的下牙是______型的。

A. 尖B. 叶形C. 板块型4. 有些物体看似是不停地运动,却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震动造成的声音不足以传到人类的______之内。

A. 耳朵B. 喉咙C. 腹部5. 火柴怎样才能点燃?A. 扔到地上B. 在水中浸泡C. 在砂纸上摩擦6. 橘子的营养全在哪里?A. 果汁中B. 果肉中C. 果皮中7. 在流利说话时,声音是从______发出的。

A. 喉部B. 头部C. 腹部8. 下列哪一个不是一种简单机?A. 拨弦B. 齿轮C. 桥梁9. 鸟的下嘴喙比上嘴喙坚硬,更适合______。

A. 梳理羽毛B. 抓住猎物C. 掏窝取食10. 下面哪一种材料不是好的绝缘体?A. 橡胶B. 金属C. 塑料11. ______德国实验家,发现了光的三原色。

A. 法拉第B. 黑格尔C. 荷马福斯12. 璇玑使用的调料是什么?A. 盐B. 糖C. 酱油13. 短波收音机能够接收的电波是______波。

A. 长波B. 中波C. 短波14. A、B两个太阳能灯,A的能量收集面积比B大,但它们各自的房间光线相同,那么______。

A. A的亮度比B强B. B的亮度比A强C. A和B亮度相同15. 小华试图制成可以闪烁的圣诞树灯,她在电池的两端连接上金属线,这条金属线形成了一个______电路。

A. 开路B. 串联C. 并联16. 弓箭若要飞远,箭簇应该______,拉弓的力量应该______。

A. 重一点,强一点B. 轻一点,弱一点C. 重一点,弱一点17.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距离小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______。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共6类。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鱼、蛋、牛奶、大豆、瘦肉、栗子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股焦臭味。

4、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5、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

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7、均衡膳食“宝塔”共有5层,处于顶层的是油脂类食物,每天摄入25克;处于底层的是每天摄入最多的谷类食物,大约每天摄入300克至500克。

8、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9、膳食营养原则①荤素搭配。

②粗细粮搭配。

③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④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⑤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0、生食食物能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1、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温度、水分、空气、光照等因素。

12、面包发霉是因为面包上长有霉菌,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发霉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3、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冷冻法、晒干法、盐腌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

14、食品的特点、食品的包装、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知识检测(共3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咪”“发”“索”三个音阶中,最高的音是( )。

A.“咪”B.“发”C.“索”2.声音在( )中传播本领最强。

A.固体B.气体C.液体3.当耳朵的鼓膜破裂后,耳朵听力( )。

A.不受影响B.减退C.受点影响,但影响不大4.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了很多隔声板以减弱噪音,这种措施属于(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音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5.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把音叉放在吊着的塑料小球旁,会看到( )。

A.小球被音叉吸过来B.小球来回摆动C.小球静止不动6.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右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静止不动7.吉他的音箱起的主要作用是( )。

A.美化乐器B.扩大声音C.支撑吉他8.风声的产生是由( )。

A.空气振动B.喇叭振动C.树枝振动9.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

A.放松琴弦B.拉紧琴弦C.换上粗弦10.下列声音中一定属于噪声的是( )。

A.卡拉ok厅的歌声B.学生的读书声C.刺耳的爆竹声11.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

A.停止敲击B.马上用手捂住锣,使锣面不再振动C.用手捂住锣槌12。

月球上如果不借助耳机等装置,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生命B.月球离地球太远了C.月球上没有空气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6分)1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1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

1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和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岩石的组成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岩石的组成
玻璃>蜡烛>丝绸>泥土。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观察步骤: ①把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拿到阳光直
射处,观察、描述它们表面对光的反射情况,并记 录。
②根据它们对光的反射的强弱情况,按从强到弱 排列起来。
丝绸的反 光呢?
玻璃反光 比金属弱, 比泥土强。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金属反光 最强!
观察记录: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花岗岩颗粒与石英、长石、云母比较表
矿物
矿物特点
花岗岩颗粒特点
矿物
矿物特点
科学 部花编岗版岩四颗年粒级特点下册
呈六角柱状,透明或半透明,略似圆 形的不规则颗粒,具有像玻璃或油脂 般的光泽
无色、透明、闪闪发 光 (或灰白色)
颜色淡(肉红、浅黄、灰白等),半透 浅红色或浅黄色的色
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这三种矿物进行比较,
3 辨别出这些颗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
哪些是云母。
观察目的: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通过观察、比较花岗岩颗粒与石英、长石、云母
三种矿物形态特征,认识花岗岩的组成成分。
观察步骤: 将花岗岩中的颗粒分别与石英、长石、云母这
三种矿物进行比较,再结合特点识别这三种颗粒分 别是什么。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硫黄主要用来制造硫酸,也常用在橡 胶、造纸、医药等方面。
石墨最软矿物,可制电极、铅笔芯、 防锈涂料、固体润滑剂等。
岩盐又称石盐,用于食用和防腐,制 取纯碱、烧碱、盐酸等。
科学 部编版 四年级 下册
方铅矿是重要的提炼铅、银等金属 的矿石。
石膏可用于点豆腐、医疗手术,制 作水泥、模型、塑像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飞行器,掌握飞行器的种类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建立起飞行器的概念以及飞行器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研究探究的能力,掌握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
1. 教师引入飞行器这一话题,通过出示飞机和鸟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飞行器,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 让学生观看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飞行器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 拓展
1. 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飞行器,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飞行器类型,其中包括飞机、火箭、直升机、气球等。

2. 学生自由讨论各种飞行器的特点和用途,教师适时引导并点拨。

3. 实验环节
1. 针对本单元的探究主题,在实验中将它们衔接起来,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打造飞行器。

2.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利用教具和材料组装自己的飞行器,并进行小范围比赛测试。

4. 总结
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将实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

2.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实验结果,指出优点和缺点,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

四、实施方案
1. 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积极参与。

2. 观察、动手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飞行器的种类和特点。

3.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让学生获得不同类型的信息。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新版)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新版)

小学科学新课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运动和力》是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现象来分析问题。

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操作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气球、小车、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等。

2.教学课件: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的动画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和理解力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进行巩固。

5.拓展(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现象来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认识气温及其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及其变化规律。

2.能够根据气象仪器的测量结果分析气温的变化。

3.能够正确描述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其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气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2.气象仪器的使用及其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1.气温变化规律的分析和描述。

2.气象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中的气温变化,引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思考和探究。

2.学习第一部分:认识气温变化规律1.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单位等概念。

2.讲解气温变化的规律,包括季节、时间、地区、海陆风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以及气温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等内容。

3.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从而树立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

第二部分:气象仪器的使用1.针对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常见气象仪器,讲解其使用方法和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习气象仪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气象观测及数据记录能力。

3.学生分组,利用温度计等气象仪器进行实地气象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并图表化。

第三部分: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1.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具体数据及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气温变化对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讨论。

2.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善气候环境。

五、作业布置1.在家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并记录。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如何应对当前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六、教学反思气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并掌握必要的气象观测和数据记录技能。

同时,学生还能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从中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这也是本课教育意义的体现。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冷与热 4 水去哪儿了

大象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冷与热 4 水去哪儿了
第三单元 冷与热
4.水去哪儿了
湿衣服能够慢慢晾干,用水在黑板上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 也会慢慢消失……
一、猜想假设 消失的水去哪儿了?说说自己的假设。 水会沸腾,水受热后会变成水蒸气。 应该是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二、事实证据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水消失的原因。
滴管…… ①用灯泡模拟太阳。②用滴管 在玻璃片上滴几滴清水。③将玻璃片放在 台灯灯泡下方的桌面上进行加热,观察并 记录实验现象。
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蒸发,因此空 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四、迁移应用 加热蜡烛、冰块等固体物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蜡烛和冰块受热会熔化(固态→液态)。
蒸发 凉凉的
先下降后上升 吸收热量
快 不能
蒸发
水受热变化情况的模拟实验记录单
将玻璃片放在台灯灯泡下方的桌面上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 水变干了,这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飞散到了空气中。
三、得出结论
(1)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_水__蒸__气__,这个过程叫作_蒸__发___。 (2)__加__热__可以使蒸发变快。 (3)水蒸气的微粒太小,肉眼__无__法__看__到___。 (4)水蒸发的过程中会__吸__收__热__量___。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动物与环境》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动物与环境》

小结
土壤中含水量的改变,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土、有垃圾的地方。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的生态条件, 如:温度、湿度、通气。蚯蚓有“六喜六怕。 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喜酸甜、喜 同代而居。 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淹、怕闷气、怕农药、怕 酸碱。
小结
动物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例如 空气、水、温度、食物等。
空气、水、食物等发生变化时, 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作业
大自然中许多地方会经历一年四季, 此时环境变化有什么特点?
动物们又是怎样应对的? 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类动物,
它们的形态结构会有不同吗? 请搜集相关资料。
1.动物与环境
拓展学习 动物的特殊本领
蝗虫的保护色
练习
画出下面几种鸟的爪。
说一说你知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适应 环境的案例。
寻找鸟的喙(huì)与爪的联系
观察比较不同的鸟喙,想一想它们 各有什么作用。
鸟喙长而直, 像镊子,利于它 们捕捉小鱼虾之 类的食物。
鸟喙强壮,并 且末端有弯曲的钩, 尖锐有力,适宜捕
鸟喙宽而扁 平,适合滤食漂
食小动物。
在水面的食物。
观察比较不同的鸟爪,想一想它们各有什 么作用。
鸟脚上有蹼, 脚掌宽大,适宜在 水中游泳,可生活 在河流湖泊中。
鸟儿的脚细 长,适宜在浅水 中行走,可生活 在湿地滩涂地带。
鸟的爪子强 壮有力,并且在 脚趾的顶端有强 有力的钩子,适 宜抓取一些小动 物,可生活在山 地丘陵地区。
➢鸟喙和鸟爪有没有相对应的关系?请找一找上面 六幅图中同属一只鸟的喙和爪。 ➢根据查阅的资料,说一说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 关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清单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垫圈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5.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6.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反冲力喷气2 .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小车运动距离短-减少小乍阻力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喷气运动方向反冲力 ------- ►1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理力。

2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大,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弹力越小,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第4课弹簧测力计 1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3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五部分组成。

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生”,用符号表示。

1牛约等于IOO 克力。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⑴拿起测力计,先调零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⑶测量的力橡皮筋拉伸时,要恢复原状 t⅛1数少力圈数I^ 二轴弹车轴力箭弓簧 拉弓弹弹 弹性限 无' 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形变程度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物体就不能恢第到原来的状态。

【2020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课件PPT

【2020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课件PPT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科学探索
活动手册
最开始时的方向
实验记录
√ √ √ √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分析
手在气球口能感受到有气体垂直喷在手掌,并能感受到气 体推动手掌的力,说明气体是顺着气球口方向喷出的,喷 出的气体具有推力。手在气球上方能感受到气球推动手掌 向上运动,说明气球具有向上的力。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板书设计
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让小车运动起来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完成课谢后谢同观步看练习题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2 用气球驱动小车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新课聚焦
实验结论
垫圈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垫圈 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得慢;垫圈多,重力大 ,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交流研讨
研讨一: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必须对这个物体施加力,且施加的力必须足够 大才能使物体运动。要想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
用脚踢足球,足球运动。 用脚踩住足球,足球静止。 用大的力量踢足球,足球运动的快。 用小的力量踢足球,足球运动的慢。 对足球施加不同方向的力,足球会 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沿新方向运动。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认 识了重力;认识到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 静止;研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体会到生活 中的车辆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系统。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灯泡亮了(配套课件)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灯泡亮了(配套课件)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灯泡亮了(配套课件)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灯泡亮了: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在小学科学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个有趣的话题:灯泡亮了。

通过这个话题,我们将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了解灯泡的工作原理,学习电能的转化过程,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本文将逐步介绍这些内容,并提供一些配套课件供大家参考。

**了解灯泡的工作原理**我们生活中的灯泡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器之一。

那么,灯泡是如何发光的呢?灯泡内部有一根金属丝,叫做灯丝。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会发热,这个过程叫做电热效应。

而当灯丝发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它会发出可见光,我们就看到灯泡亮了。

**电能的转化过程**灯泡能够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而灯泡则可以将这种电能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光能。

学科课件中的示意图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转化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电源,比如电池或插座。

电流从电源中流出,进入灯泡的电线中,然后通过金属丝,最终转化为光能。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通过课件上的动画和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学习科学不仅要了解科学的原理,还要关注环境保护。

在课件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如何合理使用灯泡,以及如何降低能源消耗。

首先,我们应该灵活使用灯泡。

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打开灯,不要长时间不关灯泡,尽量利用自然光线。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使用节能灯泡。

节能灯泡比传统的白炽灯泡更加高效,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并且寿命更长,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不要乱扔电池和灯泡,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应该正确地处理废旧电池和灯泡,参与到回收再利用的活动中。

**配套课件的使用**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个单元的内容,配套课件是非常有帮助的。

课件中的图像、动画和互动性质的界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灯泡的工作原理,电能的转化过程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使用配套课件时,我们可以结合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学习温度的概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学习温度的概念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教案:学习温度的概念学习温度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能够判断某物体的温度高低;3.能够说出冰点和沸点的温度;4.能够简单描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冰点和沸点的温度。

三、教学难点1.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中会有一些物体,老师让学生猜测这些物体的温度高低。

1.2.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2.概念讲解2.1.老师简单介绍温度的概念,告诉学生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热度高低的。

2.2.老师向学生展示温度计,并向学生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3.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个由水构成的热水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水袋的温度高低。

3.实验操作3.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袋的温度,并与自己猜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2.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杯子和一个密封的热水壶,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温度高低。

3.3.老师向学生展示用来测量冰点的温度计,并向学生讲解冰点的概念。

4.巩固练习4.1.老师出示一个刚煮开的鸡蛋,让学生说出它摸起来的感觉,并解释温度高低对物体的影响。

4.2.老师向学生介绍沸点的概念,并让学生说出热水壶加热到沸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3.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温度高低,并解释温度高低对这些物体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中使用的温度计,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温度。

2.让学生试着测量自己身体不同部位的温度,并做出猜测。

3.让学生画出一个温度计,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让学生选择一个物品,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物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六、教学评价本次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温度的概念和对物体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昆虫 9 庞大的”家族“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 昆虫 9 庞大的”家族“

蜻蜓
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
它常常扮成绿色植物, 这有利于隐蔽自己。它的 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 利的尖刺,捕捉猎物很方 便。
螳螂

课堂回顾
1.昆虫的特征。
2.把不是昆虫的找出来,在“○”里打“×”。
×
×
×
×
身体外部有硬壳, 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 能飞的后翅上。
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
1.准备一些枯树 枝和开心果果壳。
2.用热熔胶把头、胸、 腹三部分连接起来, 把果壳粘在背部,把 触角粘在头部。
3.在胸部的两侧粘 上三对足。
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
它的眼睛很大,翅膀 是透明的。它不仅可以向 前、向后、向两侧飞,还 可以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 空中。
3单元 昆虫
9.庞大的”家族“
观察这些昆虫,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
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 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 界种数的80%以上。
昆虫的身体 分为头、胸、腹 三部分,头部有 一对触角,胸部 有三对足,多数 有一对或两对翅。
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找出下面甲虫的相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
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而和是描术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6、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尺子振动的越。

8、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9、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10、当发声强是,鼓膜振动,发声弱时,鼓膜振动。

11、噪杂刺耳的噪音使人,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人。

二、选择题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的试管
D、盛3/4管水的试管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高
3、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强。

C、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弱。

D、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高低相同。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