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美史油画人物志--提乡

合集下载

郭亮:提香的独特贡献在于空间与色彩的变奏

郭亮:提香的独特贡献在于空间与色彩的变奏

2024年5月21日威尼斯画派曾被意大利其他地区低估,却在国外委托创作中备受青睐原名提齐亚诺·韦切利奥的提香,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代表人物,也是威尼斯画派最重要的成员,而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地方画派之一。

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乔尔乔内、乔瓦尼·贝利尼都属于这一画派。

威尼斯共和国在14世纪是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商业资本集中且国家强盛;艺术受拜占庭及北欧风格影响;15世纪吸收了佛罗伦萨画派及曼坦那的艺术经验,通过贝利尼家族和安托内罗·达·梅西那等人的努力,以及政府和教会的赞助,尤其是社会团体互助会的支持,绘画艺术得到充分发展。

尽管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在1500年之前开始衰落,当时的威尼斯仍然是最富有、强大和人口最多的地区城市,并控制着大陆上的重要领土,其中包括几个为威尼斯画派贡献艺术家的小城市,特别是帕多瓦、布雷西亚和维罗纳,也包括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以及现在克罗地亚海岸附近的岛屿。

事实上,16世纪主要的威尼斯画家很少是这座城市的本地人,有些画家大多在共和国的其他领土或更远的地方工作,也意味着威尼斯画家的声誉传播到了更加遥远的地区。

不过,意大利其他地区往往忽视或低估威尼斯画派的艺术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理论家乔治·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最优秀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一生》第一版中,对该画派的忽视较为明显,以至于他意识到需要在1568年的第二版写作前访问威尼斯,以获取额外的材料。

相比之下,对于外国人来说,威尼斯往往是其访问的第一个意大利主要城市,对它总抱有极大的赞赏。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威尼斯画派最好的藏品大多在目前意大利以外欧洲国家的大型博物馆。

意大利的博物馆中,只有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和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藏有一些水平较高的威尼斯画派作品。

从提香开始,威尼斯本地的社会高层、王公贵族们对威尼斯画派的作品十分青睐,威尼斯艺术家往往也是国外委托创作中最受欢迎的人。

天才画家

天才画家

天才画家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一)E-mail文化传播网雅可布.洛布斯提.丁托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1518-159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画家,和提香、委罗内塞并称为威尼斯画派的“三杰”之一。

生于威尼斯,1594年5月31日卒于同地。

原名雅各布·洛布斯蒂,其父是染匠,他是长子,因此获得一个绰号“丁托列托”(意思是小染匠)。

受业于提香门下,是提香最杰出的学生与继承者。

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主要活动在威尼斯。

作品继承提香传统又有创新,在叙事传情方面效仿米开朗基罗,突出强烈的运动,且色彩富丽奇幻,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有《圣保罗的皈依》、《圣母参拜神庙》、《基督受刑》、《最后晚餐》、《入浴的苏珊娜》、《圣马可的奇迹》等。

Adam and Eve《亚当和夏娃》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银河系的起源》Mercury and the Graces 《墨丘利与美惠三女神》1576-1577油画(布)146X155cmAnnunciation《天使传报》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牧羊人的崇拜》1579-1581油画(布)542 x 455 cm圣洛可学会阿贝尔戈大厅藏Adoration of the Magi《三博士的崇拜》《三博士的崇拜》细部1540-1545油画(布)尺寸104 ×85cm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藏Maria with Child 《玛丽亚和孩子》The Circumcision《割礼》The Madonna and Child in a Mandorlaon a Cresent Moon and Clouds《圣母子在云中发散着新月一般的光芒》Madonna of the Conception 《构思的圣母》Mary with the Child ,Venerated by St Marc and St Luke 《圣母玛利亚和圣子,圣马可和圣路加》Doge Alvise Mocenigo and Family Before the Madonna and Child 《Alvise Mocenigo总督及家庭在圣母子前》c.1573Flight into Egypt《逃往埃及》《逃往埃及》细部The birth of St. John the Baptist《圣施洗者约翰的诞生》《施洗者约翰的诞生》(细部)Auffindung des Moses《发现摩西》16世纪油画(布) 76.3 ×132 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1582-1587油画(布) 425 x 211 cm 意大利威尼斯圣洛可学会藏St Mary of Egypt 《埃及的圣玛丽》St Mary Magdalen 《圣玛丽.麦格达林》1582-1587油画(布)425 x 209 cm意大利威尼斯圣洛可学会藏Glorification of St Roch《圣罗克的赞颂》The Miracle of the Loaves and Fishes《面包和鱼的奇迹》细部1578-1581油画(布)523 x 460 cm威尼斯圣洛可学会藏面包和鱼的奇迹1545-1550 154.9x407.7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Crucifixion《受难》《受难》(细部2)《受难》(细部1)《受难》(细部3)《受难》(细部4)《受难》(细部6)《受难》(细部5)2801566-1567油画(布) 515 x 380 cm 意大利威尼斯圣洛可学会阿贝尔戈大厅Christ before Pilate《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基督在彼拉多面前》(细部)Crowning with Thorns《头戴荆棘》The Ascent to Calvary《去受难地的上坡路》或:Christ Carryingthe Cross《基督背着十字架》1566-1567油画(布)515 x 390 cm意大利威尼斯圣洛可学会阿贝尔戈大厅《基督背着十字架》(细部)The Assumption 《圣母蒙召升天》The Assumption《圣母蒙召升天》139Brazen Serpent《蟒蛇神迹》1575-1576油画(布) 840 x 520 cm 圣洛可学会藏《蟒蛇神迹》Moses Drawing Water from the Rock 《摩西把水从岩石引下来》1577油画(布)550 x 520 cm圣洛可学会藏《摩西把水从岩石引下来》(细部)The Miracle of Manna 《吗哪的奇迹》(局部) 1577油画(布)550 x 520 cm圣洛可学会藏说明41/43《吗哪的奇迹》(细部2)《吗哪的奇迹》(细部3)《吗哪的奇迹》(细部1)42/43PPS 制作:MJF 2014.11.28背景音乐:《舒神曲》请看第二集43/43按Esc 键退出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左击页码回该页P03-Adam and Eve《亚当和夏娃》又名The Temptation of Adam 《亚当的诱惑》。

外国美术史--提香

外国美术史--提香

提香提香(Titian 1488/1490~1576)意大利画家。

生于皮耶韦-迪卡多雷,1576年8月27日卒于威尼斯。

青年时期一度与乔尔乔涅紧密合作,乔尔乔涅死后即成为威尼斯画派领袖,在文艺复兴画坛活动60余年,作品遍及西欧各国,以绚丽色彩和健美造型树立了新的艺术典型,可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为首的佛罗伦萨艺术传统争雄,对西方艺术影响极为深远。

共和国画师——提香:提香Titian(1488/1490~1576)意大利画家。

生于皮耶韦-迪卡多雷,1576年8月27日卒于威尼斯。

生平提香9岁赴威尼斯学艺,1510年以后独立工作,曾受业于G.贝利尼,青年时期一度与乔尔乔涅紧密合作,乔尔乔涅死后即成为威尼斯画派领袖,在文艺复兴画坛活动60余年,作品遍及西欧各国,以绚丽色彩和健美造型树立了新的艺术典型,可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为首的佛罗伦萨艺术传统争雄,对西方艺术影响极为深远。

他的作品之丰富在文艺复兴美术家中堪称独步。

提香1516年被威尼斯政府任命为官方画家,1530年受德国皇帝查理五世接见,此后一直为哈布斯堡王朝作画,并被授予伯爵荣衔。

1545~1546年游学罗马,与米开朗琪罗等会晤,获罗马荣誉公民称号。

1548~1551年间两度赴德国奥格斯堡工作。

终其一生,主要活动地点始终是威尼斯,他的色彩辉煌的画幅也最充分体现了威尼斯市民阶级的生活理想和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

早期创作提香在1510~1520年间的作品可归入早期创作阶段。

其特点是在乔尔乔涅风格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现存提香的最早作品可举《田野合奏》(约1510)。

这幅画以前一般认为是乔尔乔涅之作,现则公认出自提香之手。

此画表现两青年于田野间奏乐,两仙女伴随左右,背景山林古道的描绘极为出色,诗意的题旨和风景的描写都有乔尔乔涅之风,但人物形象略显粗朴壮健,则是提香个人的特色。

它很清楚地表明提香虽在乔尔乔涅影响下,却一开始即有自己的新创。

他个人风格趋于成熟的第一个代表作是《神圣与世俗之爱》(1512~1515),表现象征圣俗两种爱情的两位女性分别居画幅两边,背景山水亦各有差异,神圣之爱(左边)背景为丘陵寨堡,世俗之爱背景则为湖滨城镇,但彼此皆和前景的泉石树木相连。

浅谈米勒油画中农民题材的人文情怀

浅谈米勒油画中农民题材的人文情怀

调。 《 拾穗者》 这 幅画 已具有社会 批判的性质, 但米勒 的作 品清楚 地反 映出他 只看到农 民的无可避免 的悲惨命运 , 却看 不到农 民
的出路, 他塑造 的形象不 免流露 出宿命论 的思想, 使 他不能充分
发挥其 艺术 的批判与战斗作用 。
在 画面 中, 米勒使用 了迷人 的暖黄色调 , 红、 蓝 两块 头 巾那 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 中, 整个 画面安静 而又庄重, 牧
景 中三位 穿粗布衣 的农 妇 , 而是为农场 主所有。在这块 平坦肥
沃的土地上 辛勤耕作 了一年 的农 民却终 年不能得 以温饱 , 不得
情, 但 米勒却 将她 们 的身 姿描绘 出如 古典雕 刻一般 庄重 的美 。
三位农妇 的动作 略有不 同, 又有动作连环 的美 , 好像 是一位农妇 拾穗动作分解 图。扎 红色 头 巾的农 妇正快速 用 自己宽大而粗糙 的手拾 着麦穗 , 另 一只手握着袋 子, 里 面有一大束麦 穗 , 看得出 她 已经捡 了一会 了; 扎蓝头 巾的妇女 已经被 不断重复 的弯腰动 作累坏 了, 显得疲惫不堪 , 左手拿着一小束几乎可 以数得清 的麦 穗撑 在腰 后 , 严肃 而认 真地拾 着麦穗 ; 右边 的妇女 侧脸半 弯着 腰, 从 她弯腰的姿势可 以看 出她 已经非 常疲惫 , 正用手拄着膝盖 小 憩, 试 图直起腰来 , 黝 黑而宽大 的手 里捏着一束 麦子 , 正仔细
溃, 破 产农 民源源不断地扩充着无产者 的队伍 , 创造 出人数众 多 的失业后备 军。米勒 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 巴黎无产者 的六月起 义 的热潮 中。起 义失败后他和妻儿愤然迁到 巴黎郊外 的巴比仲 小村 , 得 以进 一步接近 底层人 民, 并过 着 自耕农 式的朴素生 活,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作品分析中国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

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

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

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

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

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地平线”与“风景”:东西方审视世界之不同视角-文档资料

“地平线”与“风景”:东西方审视世界之不同视角-文档资料

“地平线”与“风景”:东西方审视世界之不同视角一、“风景"与“地平线”概念在欧洲的产生2012年2月,意大利米兰王宫里举办了一场展览,内容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画家提香(Tiziano)的生平。

展品中有一封信,是1552年10月11日提香写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在信中,提香描述了一位同僚的作品。

在这封当时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信里,却包含了一枚划时代的星火――信中惊奇地出现了paesaggio这个词,直译过来就是“风景”。

因为提香的使用,标志着风景的概念正式在欧洲出现。

在此之前,“风景”在欧洲是一个大家都能看见,却极少被表达在艺术作品中的事物。

对于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们来说,对风景的视而不见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风景的概念在中国觉醒得非常早,历朝历代,各种流溢着对风景无限崇尚的诗文画作不胜枚举。

在文学领域中,从《诗经》里就能初见其萌芽。

《卫风》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邶风》中写道:“山有榛,隰有苓”,更有《秦风》中耳熟能详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些简短的小景描写是借景抒情的雏形,它们为中国文学的风景描绘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代,在道家思想的推动下,人们愈发重视融入自然,讲求人与自然的双向化人,山水诗渐渐形成了独立的风格,诗中的风景已不再是作者情绪的点缀,而一跃成为诗作的主体。

具有代表性的如陶渊明、谢灵运等诗人的作品充分地体现出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在意境上追求天人合一、人景相融,从而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和“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登永嘉绿嶂山》)这样淡泊清远的诗句。

待发展至唐朝时,风景就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对景物的观察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或细致入微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或壮丽宏大如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边塞诗中亦有对大漠的种种描写,如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又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即便在铁马金戈的战场,也仍不忘对风景的渲染,足见风景在中国文学里的重要地位。

外美史复习资料

外美史复习资料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威尼斯画派(活跃于15-16世纪):特点:作品多呈现出欢乐的情调。

色调饱满,鲜艳明快。

威尼斯湛蓝的海水与东方商船绚烂的色彩交相辉映,使这儿的艺术家对色彩特别敏感,美术题材从宗教转向了世俗.世俗的题材使他们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情调.首先是以前的玻璃画、镶嵌画中极具装饰性的色彩感受与丰富的世俗生活发生了冲突,这使得威尼斯画派转而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其次,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湿壁画的创作被遏制,油画得到发展。

贝利尼:他注重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

即使在圣母的形象中,他也没有忘记以优美的风景做背景。

然而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将风景画所造成的氛围与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这是他同时代的艺术家所无暇顾及的。

代表作《有小树的圣母》。

乔尔乔涅: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是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特点:早期宁静的画风,后期带着激愤和不可遏制的热情,保持了人文主义的传统,在他的作品中带有强烈的人民性,强调人物个性气质和时代色彩。

提香:西方油画之父. <乌尔比诺维纳斯>样式主义什么是样式主义艺术?举出两位形式主义艺术家.晚期文艺复兴又称为“样式主义”是一种新的艺术风格.16世纪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风格,上承文艺复兴下启巴洛克艺术.主要流行与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末.样式主义兼指形式和风格以及生活风度.17世纪起含贬义,讥讽装模作样的矫饰.企图突破前辈大师的艺术规范,开始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夸张变形、强调细节的修饰,突出个性的表现、特点:1)喜欢表现裸体,裸体人物古怪扭曲的体态和发达到夸张的肌肉2)夸张的透视和人体的变形.3)色彩生动,光怪陆离,更多的是表现情绪而非真实的自然.4)主题晦涩难懂..反对理性、典雅、优美的原则,强调想象.代表画家:如蓬托尔莫,.帕尔米贾尼诺<长颈圣母>瓦萨里,他的巨著<大艺术家传>,是有关文艺复兴最重要的美术史料,也是艺术史写作的开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的尼德兰绘画:1)总的倾向是:严肃、静穆、虔诚.2)受中世纪影响,擅长描写细节.代表人及作品:康宾《耶稣诞生》扬。

寻找原始之美的绘画精神家园——塔希提岛

寻找原始之美的绘画精神家园——塔希提岛

面对喧嚣的都市,我们该何去何从?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使我们学会了什么?生命的旅程究竟怎么走才是正确的道路?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画家似乎替我们找到了答案,他的画面色彩纯挚而充斥着神秘气息,每一个画面都阐释了生命的意义何在,暗喻着生活的哲理。

他是一个圣人,他厌倦了文明社会的生活,两度来到了塔希提岛追求他心目中的最美的象牙塔。

他也是一个罪人,为了“一己之私”抛却家庭,不负责任。

他为了寻找内心的艺术放弃和失去了太多的东西,但是他在寻找艺术过程中那浓烈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依然树立了现代艺术最雄伟、最永恒的旗帜。

他就是保罗·高更。

一、保罗·高更的早年经历保罗·高更他所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他童年的记忆与感受是密不可分的。

高更出生于巴黎,但由于家庭的变故,高更随着母亲一直在南美秘鲁生活了六年。

这六年旅居他乡的童年时光深深影响了高更艺术创作的独特审美。

他并不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浓郁的南美风情和人物印象反而深深植入在高更的脑海里,开启了他对异域风情的向往。

他在17岁时进入了海军,这一段海上生涯让他历遍巴西、巴拿马、大洋洲、东地中海和北极圈,激发了他对于旅行的渴望。

童年时深深扎根在他记忆中的异域风情和少年时有趣丰富的航海经历在内心深处促使他去追求自由,追求他梦寐以求的最具原始之美的家园———塔希提岛。

二、大师绘画风格的形成高更并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的,他在1876年才开始参加印象派的画展,那时候的他还比较倾向于印象主义,收藏了一批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有毕沙罗、马奈、莫奈……但与此同时,他逐渐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不在太在意物体的本质,而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感受作画,提倡综合和象征的美学原则。

也许是内心深处受到了童年记忆的影响,也或许是在现代社会的摸爬滚打使他厌倦了现代文明,他开始寻找心目中的净土。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人到中年的他居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为了追求艺术,奋不顾身地离开了繁华的家乡,宿命般过上了一个隐者的生活。

拾穗基本介绍

拾穗基本介绍
让·弗朗索瓦·米勒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 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 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 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 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 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 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 道路。 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法国农民 纯朴而勤劳的形象。1848年,他画了一幅《簸谷子的 女人》,卖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动物画家夏 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比仲去定居。当时,画 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 的生活。于是, 米勒毅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 一步。
《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 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 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 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 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 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 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 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 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 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 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 远 动 沉图中的
谢谢! Kittos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 以 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 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 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 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 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 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 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 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 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 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丘堤:成全与放弃

丘堤:成全与放弃

她·视野V i e wSTRAIT SISTER20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画画——画作本身只是一件副产品,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背后的目标,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丘堤,以中国第一代现代派女画家的标签,和仅存的20余幅作品,成就了自己“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的历史地位。

01画如其人,了解丘堤的作品前,依然要先探寻一下她的 生平。

丘堤(1906-1958)原名邱碧珍,字秀昆,福建霞浦人。

她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曾祖父、祖父均为官,父亲曾为福宁府商务董事,兼自治会义绅。

丘堤幼年在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就读,13岁小学毕业与同学游寿(著名女考古学家、书法家)等人考入福州女子师范。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她受革命思潮影响,对学校当局的许多“清规戒律”极力反对,与进步同学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并带头剪去发髻。

她的短发曾令全校师生侧目,但随即出现了追随者,很快竟使旧发式在校园一扫而空。

丘堤在福州女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与同学游寿、郑啸琴等人回霞浦开办妇女工读补习班。

此后,她把原名邱碧珍改为丘堤,喻为抵制一切腐朽势力的一道高岸。

1925年7月,她赴沪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三年制)。

从此,她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接受狂飙一般的激情生活,用新兴艺术诠释人生。

021928年从上海美专毕业后,丘堤与她二哥秉贤去日本东京考察学习,进修美术。

1930年从日本回国后,丘堤再次回到母校。

后来,她作为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西洋画组的研究员,继续从事绘画。

1932年9月,庞薰琹在上海中华学艺社礼堂举办个展,颇受新闻界关注。

丘堤去参观庞薰琹个人画展,认识了庞薰琹。

二人一见钟情,不久即结为伉俪。

1933年10月,决澜社第二次画展在上海世界社礼堂开幕,她参展的作品《瓶花》获得“决澜社奖”。

这是决澜社四次画展中唯一的一次颁奖活动。

决澜社是当时上海的一个新派画家团体,成立于1932年,主要成员包括庞熏琹、倪贻德、王济远、丘堤 等人。

文艺复兴的艺术瑰宝

文艺复兴的艺术瑰宝

《椅中圣母》油画 直径71公分 拉斐尔·桑西(意)
作品欣赏
拉斐尔《雅典学派》
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 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 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 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 50多个学者名人, 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 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 意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 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
作品欣赏
从上往下,依次描绘了圣父、圣子、圣 灵三位一体站在十字架两侧的圣母和圣约翰, 以及跪在柱边的两位辑僧人。下方尸骨及其题 字“我曾如你,你将如我”是在中世纪流行的 “死亡象征”,起作用是提醒人们从信仰中求 得永生,不要留恋现世,不要勾心斗角,因为 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上帝那儿。在他的笔下,彻 底摆脱了晚期哥特式 纤巧的装饰风格,把塑 造赋予真实感的人物和空间放在了首位。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 达 ·芬奇画 壁画484 × 880厘米 1495 - 1497年 米兰圣玛利亚· 格拉契修道院藏
1.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拉格拉耶修道院饭厅而创作的。 2.它不是一般的灰面湿壁画,而是掺用了一些油彩,所以有的美术史书籍中不称它 为壁画,而是标为“油性蛋剂颜料”。 3.由于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新的尝试,所以原画在十六世纪时就已逐渐退色霉坏,加 上后人保存不善,现在已很模糊。
(三)威尼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1.乔尔乔涅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 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 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 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 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 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 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 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 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 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

努尔买买提故乡系列到油画选登

努尔买买提故乡系列到油画选登
努尔 买买提故乡系 油画选登
努尔买 买提 ・ 力 马 洪 , , 吾 尔族 ,9 6年 生 于 新疆 伊 犁 察 布查 尔 俄 男 维 17
县 ,9 9年 毕 业于新疆 艺 术 学院 美 术系 油画 专业 , 学 学位 ,0 7年考 入 19 获 L 20 L 央美 术学 院攻 凑油 画专业 硕 士 , 犁 师范学 院艺 术学 院讲 师 。 f I 伊
油| 作 集》 《 术》 《 田 j 、美 、美术 关注》、新疆 美 术》 《 等。
l 鎏 重 瀚

● 20 0 3年油 画作 品《 漠 人 1》 获首届新 疆 油 画展 优 秀奖 , 沙 1荣 入选第 三
届 巾罔油 精选 作 品展 。 ● 20 0 4年油 画作 品《 系故 士》 情 入选第 十届 全 国美术 作 品展 , 荣获油 画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银 奖 , 在 日本 、 国等地 并 韩
展出。
现 任 新疆 美 术家 协 会理 事 、 油画 艺术 委 员 会委 员 、 画学 会委 员 、 犁 油 伊
州 美 术家协 会副 主席 、 新疆 l 院特聘 画 家。 【 I 1 i
参 展及 获奖 情况 :
● 20 0 2年油 画作 品《 漠人 》 选纪 念毛泽 东 同志 《 延安 文艺 座谈 会 沙 入 在 上 的讲话 》 发表 6 0周 年全 同美 术作 品展 , 并荣 获新埘 展 区优 秀奖 。
● 20 0 6年油 画作 品《 参加 新 疆 当代油 家提 名 展 , 获铜 奖 。 冬》 荣 ● 20 0 6年获 得两 年一 屑 自治 区党委 宣传 部颁发 的 “ 山文 艺奖” 誉奖 。 天 荣
● 20 0 7年油 画作 品《 乡系列》 故 参加新 疆 首届青 年 油 展 , 获金奖 。 荣 ● 20 0 8年 油画 作 品《 乡 ・ 故 净土 》 入选 第 屑 全 国青 年 美展 , 并被 巾 国美术馆 收藏 。

李自由的乡土题材油画

李自由的乡土题材油画

792019年6月 第24期黔地艺苑李自由的乡土题材油画文_顾朴光 顾雪涛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油画家大多热衷描绘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以及能够直接为政治服务的题材,造成了油画创作的单调贫乏。

但也有一些画家不跟风随流,而是另辟蹊径,致力于乡土题材油画的探索和开掘,李自由便是在这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油画家。

李自由,1932年生于福建南安,18岁入厦门鹭湖美术学校研究班学习,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分配到贵州日报社历任美术编辑和美术组组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世纪80年代初移居香港,1994年病逝。

擅长油画,一生创作勤奋,各种题材都有涉及,影响最大的是表现乡土题材的两幅油画作品《探望》和《新来的老师》。

《探望》作于1957年,描绘一个汉族女医生巡诊途中前往一个苗家探望经她接生的孩子。

女医生的造访使这家主妇十分欣喜,她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把坐在竹椅里玩耍的孩子抱起来;女医生脱去外衣,放下接生箱和雨伞,蹲在地上逗弄着长得胖呼呼的孩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们身后的老奶奶慈祥地看着这一幕,端着碗准备给客人倒水;两个邻家大嫂站在门旁,其中一人怀抱的孩子兴许也是女医生接生的吧?作品构思精心,注重细节刻画,生动表现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深厚情谊;曾入选贵州省第一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和196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并入编《贵州美术作品选集》。

《新来的老师》作于1963年,是李自由乡土题材油画的代表作。

该画描绘山村小学来了一个新老师,孩子们高兴得如同过节,他们聚在教师办公室边,有的扶着门框,有的趴在窗口,睁大好奇的眼睛朝里面张望。

画中虽未出现老师的身影,但透过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其形象已呼之欲出。

作品通过对山村孩子憨厚、质朴、天真性格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艺术手法上,作者借鉴中国美学“烘云托月”“计白当黑”“虚实互衬”的原理,实画孩子,虚写老师,给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是油画民族化的可贵探索和成功实践;该画曾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家报刊争相刊载,为贵州油画赢得了荣誉。

兴创作的作品但是他作为生活在白人...

兴创作的作品但是他作为生活在白人...

美国艺术三百年部分人物简解第一部分殖民与抗争(1700—1830)001《提斯克汉(Tishcohan)》,赫塞刘斯,1735美国在殖民地时期,有一些从欧洲移民过来的画家,他们将欧洲大陆的艺术带到北美,从瑞典移民来的肖像画家古斯塔夫?赫塞刘斯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北美大陆殖民时期最早的肖像画家之一,对美国后来的肖像画有影响。

除了接受订单为当时的著名人物画像外,他还画了中部地区有名的土著人肖像,例如在1735年画的《提斯克汉》,刻画了主人公的个性和坚毅的风度气质,而人物形象中佩戴的烟袋和烟枪,暗示了仪式功能和非正式的和平交际特征。

提斯克汉的眼睛充满机警的眼神,这是对殖民者的不信任,这幅作品不是应画中人要求完成,而是在佩恩家族的要求下创作的,因为佩恩家族购买了大量的土著人土地,佩恩家族用绘画来安抚着这些印第安人。

作品的背后是一段北美殖民历史,它可将我们带回到那段难以磨灭的北美殖民历史中。

003《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韦斯特1771–72本杰明·韦斯特出生在宾西法尼亚,后移居英国,技巧上甚至超过欧洲画家,成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

韦斯特擅长新古典主义风格,构图,简洁、清晰、富有戏剧性,让整个事件在一张画面上一览无余,中心人物突出,达到一种庄严宏大的效果。

韦斯特创作的这幅作品《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描绘了发生在17世纪80年代的一个传奇事件:殖民者和商人们在费城及宾西法尼亚的缔造者威廉·佩恩的领导下与美洲土著人谈判,用纺织品等作为条件以求换取土地。

显然,这幅绘画的主题意在强调殖民者与土著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合法的商业交换,殖民者们获得了宾西法尼亚的大片土地。

在韦斯特的作品中,一些土著人已经穿戴上了似乎是刚刚交换得来的丝织物,还有一个人则正抱着一堆布料跑开去。

这表明土著人渴望得到殖民者控制的更好的物品。

这幅绘画将殖民行为诠释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不可避免的自然扩张。

霍贝玛:用画笔记录家乡

霍贝玛:用画笔记录家乡

霍贝玛:用画笔记录家乡作者:来源:《学苑创造·C版》2021年第06期梅因德尔特·霍贝玛,荷兰画家。

其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代表作《林间小道》《水磨坊》等,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最为人称道。

17世纪的荷兰刚脱离法国的统治,久经战乱的荷兰人终于在乡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们比其他人更能体会一架风车、一座磨坊、一条乡村小路、一片果园的魅力。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就出生于这样的年代。

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

他用油画的形式,描绘乡村道路、農舍、池畔等。

每一次作画,他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观察,认真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他的画面明朗而朴素,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有人说,霍贝玛的每一幅画都像一首牧歌,有淡雅的泥土气息;还有人说,霍贝玛画作中的宁静乡村别有一番情趣,令人陶醉。

《林间小道》(又名《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是霍贝玛的杰作之一,也是荷兰风景画的杰出作品,原作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使用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作古典的示范作品。

《林间小道》描绘的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村路。

这样一幅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画,何以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霍贝玛在这幅画中再现了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以美感。

画面的左右两边是那样的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些多样但统一的各种细节,又像钢琴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令人感觉轻松又愉快。

小路两旁的树木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边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边是两间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

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

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几幅霍贝玛的经典作品——《水磨坊》。

将水磨坊作为画的主题是罗伊斯达最先开始的,霍贝玛承袭之后反复进行创作,该主题便成为他的标志之一。

看,繁茂的树叶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光芒,人们围绕着磨坊活动,水流带动齿轮机械转动,然后又化为水瀑继续前进,乡村生活宁静、美好,充满希望。

名画赏析:故乡的田野——霍克尼

名画赏析:故乡的田野——霍克尼

名画赏析:故乡的田野——霍克尼
油画世界 YAJU360,每天分享世界油画!
故乡的田野
故乡的田野霍克尼英国布面油画 1997年 120.4x100cm 私人收藏
这幅画创作于1997年,是霍克尼用织锦般的色彩描绘出他的故乡英国约克郡起伏的田野。

霍克尼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他1937年7月9日出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游历多年后返回英国,定居于约克郡。

他说:“加州也有春天,但感觉是那么微弱;但一回家,春的感觉便强烈起来。

”在约克郡,每隔一周,田野就变换一种色彩,加上调皮跳跃的光线,格外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霍克尼也无法抗拒这种灵感来源。

他60岁的时候创作了这幅让人难忘的怀念故乡的名画。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英国画家,是当今国际画坛最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

霍克尼1961年去美国,此后多次居住在美国并有自己的工作室,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杰作。

尽管大卫·霍克尼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但他的艺术与美国波普艺术的喧嚣聒噪却始终保持着距离。

霍克尼的艺术是细腻而私密的,对艺术潮流怀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冷漠态度。

埃米尔·克劳斯:手绘光彩熠熠的乡村生活

埃米尔·克劳斯:手绘光彩熠熠的乡村生活

主持:牙牙1849年,埃米尔•克劳斯出生于比利时的西弗兰德省。

埃米尔从小就很喜爱绘画,每个星期天都要步行几个小时到邻镇去学画。

埃米尔的父亲虽然允许他学画,但并不喜欢儿子以艺术为职业,他坚持让埃米尔去法国里尔市的一个面包师手下当学徒,而埃米尔不得不遵从。

在那里,埃米尔学会了法语,然而,这份做面包的工作对他并没有吸引力。

画画的欲望从没有离开过埃米尔。

终于有一天,他下定决心“任性”一回——向偶尔来家中做客的、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彼得·伯诺伊特写信求助,请彼得·伯诺伊特说服他父亲同意他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最后他父亲同意了,条件是四年的学费由埃米尔自己支付。

1888年,已经39岁的埃米尔在巴黎开了一间画室,并开始在沙龙展出自己的作品。

当时印象派属于热门画派,在巴黎的这段时间,埃米尔不仅结识了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莫奈,还认识了其他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因此深受影响。

从1889年开始,被印象主义吸引的埃米尔在巴黎度过了3个冬天。

《甜菜收获》《冰鸟》就是这个时期里创作的,这两幅画是他从学院派自然主义向印象派过渡的作品。

《甜菜收获》,1890/责编:韦春艳/12期(7—9年级)1904年,埃米尔回到比利时,他联合其他比利时画家成立了光色主义团体。

当时的业界人士对埃米尔的评论是:“他的艺术是可靠的、明确的,他在不停地寻找空气、光和生活。

”在两个世纪之交,埃米尔成为比利时画坛印象派艺术的楷模。

都说“外光”(通常专指在室外利用自然光作画,相对于室内作画而言)难画,可埃米尔却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外光捕手”。

埃米尔对光线与大气的描绘极为出色,并结合点画派的绘画技巧,将光线的变化发挥到极致。

他笔下的人物无论在逆光下还是在正光下都是优美的造型,带给人和谐的观感。

埃米尔倡导画家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强调真实的生活状态。

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追光者”“阳光画家”。

埃米尔的许多作品都是比利时东南部莱斯河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

文艺复习绘画作品

文艺复习绘画作品

波提切利
如果说,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 那么,100年以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 罗·波提切利,就是这一艺术道路的先驱者了。
在15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波切利是佛罗伦萨最出名 的艺术家。他的风格到了19世纪,又被大力推崇,而且被 认为是拉斐尔的前奏。他宗教人文主义思想明显,充满世 俗精神。后期的绘画中又增加了许多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 作品,风格典雅、秀美、细腻动人。特别是他大量采用教 会反对的异教题材,大胆地画全裸的人物,对以后绘画的 影响很大 。《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最能体现他绘画 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诞生》
这幅画中情节和形象塑造是 依据美第奇宫廷御用诗人波利 齐阿诺的长诗。诗中描述维纳 斯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 吹送到幽静冷落的岸边,而春 神芙罗娜用繁星织成的锦衣在 岸边迎接她,身后是无垠的碧 海蓝天,维纳斯忧郁惆怅地立 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 体态显得娇弱无力,对迎接她 的时辰女神和这个世界毫无激 情,不屑一顾。这个形象告诉 观赏者,女神是怀着惆怅来到 这充满苦难的人间的。这种精 神状态正是画家自己对现实态 度的写照。《维纳斯诞生》还 有另一层涵义。当时在佛罗伦 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 学思潮,认为美是不可能逐步 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 是自我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 实际上说的就是:美是不生不 灭的永恒。画家用维纳斯的形 象来解释这种美学观念,因为 维纳斯一生下来就是十全十美 的少女,既无童年也不会衰老, 永葆美丽青春。
《犹大之吻》
这是《圣经》中犹大出卖主的故事: 希律王决心灭掉神子耶稣,以重金招示, 捉拿耶稣。在耶稣的12个门徒中有个叫 犹大的,在重金诱惑下出卖了老师。希 律王派来的法利赛人说不认识耶稣,犹 大献计说:当我走近一个人并与他接吻 时,他就是耶稣。因此,犹大的吻是出 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 画家用戏剧性手法,将矛盾尖锐对 立的双方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其余人 物分列两旁,作对称式向着中心主体人 物。处于中心的犹大身体被单纯的、明 亮醒目的黄色斗篷所包裹着,在周围复 杂的人群中显得更加突出,他抬手欲搂 抱耶稣的手势,使斗篷形成扇面形的褶 纹由疏到密向上集中,将人们的视线引 向头部,人们的目光最后落在耶稣和犹 大的对立面孔上,犹大向上作乞求状, 而耶稣俯视犹大,冷静、锐利夹着仇恨, 像一双利剑欲穿透叛徒的胸膛。两个对 立着的面孔表现了人类社会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搏斗。画家最大 限度地突出这一决斗,无疑是在用画笔 赞颂光明、正义和美的化身——耶稣, 鞭挞、揭露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 犹大。

作品鉴赏国外油画大师作品《田园合奏》

作品鉴赏国外油画大师作品《田园合奏》

作品鉴赏国外油画⼤师作品《⽥园合奏》
《⽥园合奏》⼜称《乡村⾳乐会》, 是乡红⾃然美和⼥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不仅表现了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探索,还反映了16世纪以来威尼斯绘画风格的审美理想。

这件作品先是由乔尔乔内绘制,后由提⾹继续完成的。

这件作品展⽰了⼀幕耽于幻想的神、⼈⼼灵交流的幻境,充满神秘的诗意,体现了当时⼈们对美的梦幻般向往。

充满阳光的乡村风景中,两位⾐着华丽的年轻⾳乐家和两位体态丰艳的健⼥神在乐器伴奏中欢乐,将⼈们引⼊恬静的诗意境界,宛如⼀⾸⼈⽣颂歌,赞扬世俗⽣活中⼈性⼈情和爱之美。

画⾯将富有⽣机的⾃然风光与充满⽣命和谐的⼈体结合起来,体现了乔尔乔内⼈⽂主义的精神。

乔尔乔内擅长⽤清新、晶莹的各种浓淡⾊彩塑造⼈物,他的轻快细腻的笔触具有充分的造型表现⼒。

画中⾊调运⽤均衡的冷暖⾊,配置得恰如其分;⾊阶的交替变化,华丽⽽流畅,柔和⽽有层次感;光线的布置, 明暗交错,呈现温暖的⾦⾊调,给⼈们以感官的审美享受。

《⽥园合奏》是乔尔乔内在⼈⽂主义时代对⼈的幸福向往的艺术表现,它既不象在描绘神话,也不是在谱写⼈⽣的享乐的乐章,尽管他认为享乐是⼈的天赋权利。

由于画的主题⾮常含蓄,此画在19世纪时,曾被巴黎- -位名画家马奈所领悟,他也画了⼀幅后来竟起全巴黎轩然⼤波的《草地上的午餐》,结果是在1863年展出时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认为他虚构了现实⽣活中不可能有
的泛性社交活动。

⽽在早于马奈300年前的16世纪初,对乔尔乔奈的这幅画的社会反映却是平静的,虽然那时的宗教禁欲主义尚未烟消云散,但是⼈们已开始从封建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

其实,在乔尔乔内笔下的画,绝⼤多数都是体现着⼈们对美的享受的⼀种梦幻,⽽且他的⾊调⽤得也很得体。

丘堤东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生成与演进

丘堤东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生成与演进

丘堤东方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生成与演进
陈少卉
【期刊名称】《美术大观》
【年(卷),期】2022()5
【摘要】丘堤是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

她早年受日本式印象派影响,油画作品中具有明显的东方趣味;与旅法画家庞薰琹结合后,她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在日本式印象派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作品形式感与装饰性的塑造。

抗战爆发后,她在庞薰琹的影响下尝试将中国古典美术元素融入油画创作中,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东方现代绘画风格。

本文就丘堤个人绘画风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展开讨论。

【总页数】4页(P130-133)
【作者】陈少卉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
【相关文献】
1.谈中学生如何鉴赏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解读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2.色彩的限制与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3.西方后现代主义绘画及其与现代主义绘画的关系
4.浅谈现代主义绘画与后现代主义绘画
5.西方后现代主义绘画及其与现代主义绘画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香生活的时代:

以人体美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领域,在欧洲有很长有历史。当然,这一 领域在进入资本主义现当代生活中,其审美内涵要更复杂些,在欣赏西欧 这方面的美术作品时,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尽管还有不同的意见,但 只要人类自身在发展,表现人体的艺术也是不会泯灭的。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了古希腊的人体美学观,对人体美的颂扬又进入一 个新的高潮。这个高潮在威尼斯画派中尤为明显,乔尔乔奈就是其中的 弄潮儿,而提香更把它推向成熟阶段。他的美学观已不同于古希腊的准 则,在他的眼里,男女裸体除了体魄健全之外,还要姿色出众,健美的 形象是以色和姿组合而成的。如果说这是一种官能追求,也不足为怪, 威尼斯画派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充分显示现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 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审美观,它是在普遍的群众渴求中 孕育出来的。当时的人们力图求实际,而不是耽溺
提香的同学乔尔乔内:
• 乔尔乔内 生于卡斯泰尔弗兰科,卒于威 尼斯。乔尔乔内师事贝利尼,并受达芬 奇影响,出师后即以风格独创引人注目。 他虽在32岁时即逝世,对于16世纪的威 尼斯画派却有深远影响,当时的人文主 义学者卡斯蒂廖内已把他和达芬奇、米 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并列为最大画家。 他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现有少量文献 可考者只涉及他短促一生的最后几年 (1506~1510)。他的作品能公认为真迹 者只有6件,其中一件壁画已完全毁损。 因此有关他的艺术和作品的研究考证一 直是美术史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
• 神狄俄尼索斯(罗马神话即巴克科斯)的事迹。 这一切,与其说是狄俄尼索斯与众仙狂欢, 不如说是民间青年男女在郊游中尽情痛饮 的写照。这里不无为画家所歌颂的女性官 能美的意欲,但主调仍然是健康的,它充 满着为青年人生活中所独具的欢乐节奏。
• 《田园合奏》又称《乡村 音乐会》,是乡土自然美 和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 不仅表现了画家对时代精 神的探索,还反映了16世 纪以来威尼斯绘画风格的 审美理想。这件作品先是 。 由乔尔乔内绘制,后由提 香继续完成的。这件作品 展示了一幕耽于幻想的神、 人心灵交流的幻境,充满 神秘的诗意,体现了当时 人们对美的梦幻般向往
《 花 神 》
• 《花神》 花神原为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芙罗拉。意大利人把每年的 4 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 在节日期间人们欢聚在一起 尽情地嬉戏乐,人们用各种 鲜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环 境也布满花草,集会时有花 神出现,往往是手持鲜花的 年轻貌美的女子装扮。历来 画家都喜爱借用神话中的女 神来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传达人性、人情和人爱的思 想感情。这是一幅肖像性很 强的主题性绘画人 》
《 酒 神 祭 》 ( 又 名 《 酒 神 的 狂 欢 》 )

画家借画上诸神 的醉酒生活,表达 出一部分人的心理 欲望。形象大胆而 放荡,色彩丰富多 变,气氛十分热烈, 它是对神学所宣扬 的禁欲观念的挑战。 《酒神祭》描绘的 是希腊神话传说中 酒
• 神狄俄尼索斯(罗马神话即巴克科斯)的事迹。 这一切,与其说是狄俄尼索斯与众仙狂欢, 不如说是民间青年男女在郊游中尽情痛饮 的写照。这里不无为画家所歌颂的女性官 能美的意欲,但主调仍然是健康的,它充 满着为青年人生活中所独具的欢乐节奏。
8:表达出一部分人的心理欲望。形象大胆而放荡,色彩丰 富多变,气氛十分热烈,它是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 挑战。 9:从1530年起,提香开始采用“异教”题材,即以古希腊 罗马神话中的形象,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品,这也 是威尼斯画派一大题材特色。 10:提香借希腊神话题材以表现人生的欢乐与享受,正符合 一部分人在长期神学思想禁锢下产生的逆反心理 11:晚年进一步理解色调的相互关系与明暗的规律,日益完 善完善造型处理上的笔法运用与色彩安排,绘画的色彩和 谐问题,和不拘常规的笔墨问题。提香艺术的优点也正在 如此。

《基督与受骗女子》
• 乔尔乔内不仅善于描绘风景,人物造型也 很有新创他吸取了达芬奇艺术的空气透视 法而且特别重视烟雾状笔法和含蓄表情, 使自己创作的人物形像既有恬静优雅的神 态,又有微妙丰富的诗意。他的人物画代 表作有《劳拉像》(1506,这是他所有作品 中唯一留下题识者)乔尔乔内在1510年即染 瘟疫而过早去世,却没有减低他对威尼斯 画派的巨大影响。他的画以色彩微妙细腻, 景物和谐统一,诗意盎然为主要特色。
• 美学观已不同于古希腊的准则,在他的眼里,男 女裸体除了体魄健全之外,还要姿色出众,健美 的形象是以色和姿组合而成的。如果说这是一种 宫能追求,也不足为怪,威尼斯画派艺术的最高 理想,就是充分显示现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 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审美观,它 是在普遍的群众渴求中孕育出来的。这一幅画是 描摹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晨起梳妆时的情景。 两个小天使给她送来镜子和冠饰,表达了美神 维纳斯爱美的天性。她那丰满的肉体展现
作品赏析

《 镜 前 维 纳 斯 与 两 个 小 天 使 》
大约从1530年起,提香开 始采用“异教”题材,即以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形象, 创作了一系列裸体女人的作 品,这也是威尼斯画派一大 题材特色。他的这一幅《镜 前的维纳斯与两个小天使》, 便是这一类题材作品中较为 成熟的一幅。文艺复兴运动 恢复了古希腊的人体美学观, 对人体美的颂扬又进入一个 新的高潮。这个高潮在威尼 斯画派中尤为明显,乔尔乔 奈就是其中的弄潮儿,而提 香更把它推向成熟阶段。他 的
• 在镜内,她不由自主地用左手去抚摸自己的胸部, 正在自我赞赏着。但这里的维纳斯已非《乌尔宾 诺的维纳斯》一画上的青春少女形象了,她过于 肥胖,而是以一个少妇的庄重神态,在对镜自语, 显得风姿绰约,画意甚浓。提香以对比性色调强 调了丝绒织物与女人肉体的烘托关系,整个画面 映现了一个贵妇人的闺房生活。提香画过许多维 纳斯形象,他乐于表现女人体。在他看来,美丽 的女人肉体是造化的精英,他也常称自己这些表 达人体美的油画是“诗篇”。
4:作品展示了一幕耽于幻想的神、人心灵交流的幻 境,充满神秘的诗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梦 幻般向往。 5:乡土自然美和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表现了他 对时代精神的探索 6:崇尚色彩表现,尤其是提香的色彩表现力已达这 一画派的顶峰,以至于后人把那种提香作品中富 丽堂皇的金色称为“提香色”。 7: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物的有强烈感情。提香 的生活面广泛,也敏于思考,他能发现客观自然的美, 并能紧扣时代的脉搏。
威尼斯画派
乔万尼· 贝利尼 乔尔乔涅 ,

提香 ↓ 丁托列托。 委罗奈塞
乔尔乔内
丁托列托
色彩大师---------提香
西方油画之父的传奇人生

• 提香简介:
• 提香(Tiziano Vecelli约1477年 - 1576年8 月27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伟大画 家,威尼斯画派的代表。 提香出生于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 卡多列,10岁时随兄长到威尼斯,12岁在 乔万尼· 贝利尼画室学画,与著名画家乔尔 乔涅同学。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 斯。提香在乔凡尼画室时同学乔尔乔内享乐 主义的人生观,开放的思想行为,熟练的绘 画技巧以及对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现力, 令提香崇拜得五体投地。乔尔乔内竟成了他 心目中的上帝。提香崇拜乔尔乔内,模仿他 的绘画风格,以至人们几乎辨别不出作品的 作者。他们开始独立接受订画,乔尔乔内接 受来的订件,大都交给提香去完成,后来乔 尔乔内越来越发现在色彩创造和艺术技巧方 面,提香有超过自己的可能,这使他们之间 的关系开始冷淡和紧张。

鼎盛时期画家的作品,更重视色彩的运用,对后来的画家如鲁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 影响。他的作品构思大胆,气势雄伟,构图严谨,色彩丰富、鲜艳。 提香曾应教皇保罗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邀请到罗马和皇帝的宫廷中画 了许多肖像画。但他漫长的一生是主要在威尼斯度过的,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主要 的作品是一些宗教和古罗马神话的题材,充满戏剧性的气氛和动感的人体线条。 在他80 岁的时候他还创作了许多以维纳斯为题材的人体作品,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 提香的早期作品受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影响很深,以后他的作品比起文艺复兴鼎盛时 期画家的作品,更重视色彩的运用,对后来的画家如鲁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构思大胆,气势雄伟,构图严谨,色彩丰富、鲜艳。 提香曾应教皇保罗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邀请到罗马和皇帝的宫廷中画 了许多肖像画。但他漫长的一生是主要在威尼斯度过的,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主要 的作品是一些宗教和古罗马神话的题材,充满戏剧性的气氛和动感的人体线条。 在他80 岁的时候他还创作了许多以维纳斯为题材的人体作品,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
• 于幻想,故而绘画艺术也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理想主义 的。 在16世纪,威尼斯虽然已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封建 反动势力仍很猖獗。人们在经济优异的条件下,对自由与 入世哲学的兴趣日趋强烈。提香借希腊神话题材以表现人 生的欢乐与享受,正符合一部分人在长期神学思想禁锢下 产生的逆反心理。1518年以来,提香画了一些他一生中最 富激情与肉感的神话题材作品,如《维纳斯的祝宴》 (1518年,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酒神与阿丽亚德尼》 (1523年,藏伦敦国立画廊)和这一幅约作于1518~1520 年间的《酒神祭》(又名《酒神的狂欢》)。 画家借画上诸神的醉酒生活,表达出一部分人的心理 欲望。形象大胆而放荡,色彩丰富多变,气氛十分热烈, 它是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挑战。《酒神祭》描绘的 是希腊神话传说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罗
提香的绘画
1:威尼斯画派最大的独创性就在于绘 画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的转变,由 重神性变为注重人性,反映出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的社会风貌 威尼斯画 派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充分显示 现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注重表 现世俗享乐主义思想和对官能享受 的追求,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一种 人性解放的审美观,它是在普遍的 群众渴求中孕育出来的。 2:他乐于表现女人体。在他看来,美 丽的女人肉体是造化的精英,他也 常称自己这些表达人体美的油画是 “诗篇”。 3:在他的眼里,男女裸体除了体魄健 全之外,还要姿色出众,健美的形 象是以色和姿组合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