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与仰韶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长江流域的文化是( )A. 红山文化B. 大汶口文化C. 良渚文化D. 河姆渡文化2.周初分封,临近内陆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以“尊尊而亲亲”为治国理念;靠近海滨的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以“举贤而尚功”为治国理念。
鲁国渐渐衰落,但齐国国势却日盛。
据此可知,齐国崛起得益于( )A. 注重事功的观念B. 农商并重的战略C. 开拓进取的精神D. 宗法血缘的废除3.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 生产关系的变革D. 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4.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 )A. 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B. 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 产品面向市场D. 洋务运动兴起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下列观点与作者相符的是( )A. 秦灭六国,完成大一统B. 大修长城,无实际作用C. 推行郡县,有利于统一D. 汉取代秦,秦政全否定6.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书法作品被评论为:“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
如图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最符合描述的是( )A. 隶书B. 楷书C. 行书D. 草书7.“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 设“中朝”B. 置枢密院C. 置刺史D. 颁布推恩令9.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故《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A. 早期国家特征出现B. 属于父系氏族社会C. 女性地位高于男性D. 尚未出现私有现象2.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
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
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A.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3. 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B.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 秦朝实行暴政政策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 观察下表内容,由此可知魏晋时期A.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 政治中心实现南移C. 疆域版图已经超过西汉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
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A.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B.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6.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包括①门第观念淡化②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③男女平等实现④民族歧视的现象严重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契丹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
其历史贡献有A. 开创南、北面官制度B.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C. 推行“四等人制”D. 推行八旗制度8. 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知识卡片。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强大威胁集权,C符合题意;A是材料的现象;BD均与材料无关。
11.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为“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有权“移文五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提供根据
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 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保护亲王大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明初太祖皇帝的训令,“天子”新即位时如有奸臣,诸“亲王”可以奉 “密诏”,“统领镇兵讨平”奸臣;若“奸臣”害亲王,王府官有权“移文五都督府,索取奸臣”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说法成为日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旗号,发动靖难之役的依据,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的《皇明祖训》是要求诸王拱卫朱明王朝,防范出现“奸臣”,B项所说要求“国人守法”的内容明显与材料不符;C项说法与本题赋予地方诸王一定的权力不符;D项所说“保护亲王”不是明太祖设立训令的宗旨。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他们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C.已经会制作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
研究北京人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北京人复原头像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考古现场的影像资料D.历史学家的著述3.他们过着集体生活,居住在一起,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他们掌握了钻孔技术,具有埋葬死者的意识。
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4.著名考古学家王巍讲道: “考古最重大的三个问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其中农业起源是文明的基础。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农业起源的是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堆B.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C.半坡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D.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5.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
考古学者发掘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特殊文字”可用于研究A.人类起源B.农耕生活C.部落联盟D.国家产生6.山顶洞人把兽牙、海蚌串起来做成项链。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A.宗教意识B.爱美意识C.祖先崇拜D.灵魂观念7.考古人员在对吉林农安围子里遗址的发掘中,新发掘房址、墓葬、灰坑多处,并出土了百余件遗物。
这些新发现是研究历史的A.口述史料B.实物史料C.文献史料D.二手史料8.至今,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5个阶段。
黄帝、炎帝生活的时代属于A.奴隶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9.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A.会制作玉器B.会纺织、制衣C.使用磨制石器D.会建造房屋10.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中有21 座墓有猪头1个……3 座墓有猪头5 个、1座墓有猪头14 个。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历史以及各个文明地区的历史,其记录与叙述都是轴心文明的创立者,诸轴心文明分散在亚欧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
”材料表明()A.古代文明遵循着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B.早期人类文明间有密切的交流C.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D.亚欧大陆有着一样的地理环境2.有学者评价某一帝国时说:作为守护者,几百年来守护着古代文明的瑰宝;作为看管者,保持了帝国思想和原则的生命力;作为传授者,教授了东欧斯拉夫民族宗教和文明。
据此判断,这一帝国是()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3.11世纪,位于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宰府,将通过贸易获取的“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天皇观阅“唐物”并将其分赏给王公贵族,这一套仪式被称作“唐物御览”。
这一举动()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B.宣示了天皇的统治权威C.旨在加快日本封建化进程D.消除了割据势力的威胁4.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他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他的船队()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B.首次成功横渡了大西洋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5.159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胡椒每袋进价为3里亚尔,在荷兰则可以售100里亚尔。
到了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购买的胡椒价格为每磅2.25-2.5卢比,在荷兰的售价是每磅20卢比。
造成胡椒购销价格比值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欧亚贸易的发展B.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C.洲际物种的交换D.欧洲价格革命的深化6.下图形象地再现了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奴隶贸易),该航运模式在历史上存在300年之久。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出现了最初的文明。
其中,两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明是()A.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3.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期,商业繁荣,贸易发展,《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对于商业界财产保护的规定。
为了援助商业、补偿商队的骡马和货物损失,《汉谟拉比法典》增加了共同分摊补偿损失的条款。
由此可知()A.契约精神深入人心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防止发生法律争端C.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4.古代罗马规定,只有罗马公民才可以参加罗马军团,并且参加罗马军团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战利品和土地,还能够获得荣誉和晋升的机会。
这一规定()A.增强了罗马的对外征服力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益C.旨在维护罗马城邦的稳定D.缓和了公民与贵族矛盾5.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系。
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
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A.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B.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C.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6.纵观整个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权力始终处于一种不完整状态之中,其限制既来自于作为中世纪思想文化权威的教会,也来自于作为贵族势力和平民势力代表的议会。
2010-2023历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英语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英语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Getting your children to study can be a little like getting them to eat their vegetables. 【小题1】 Make a study time and have i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day. This will help your kids to learn to schedule their day and will give them a sense of control over how they spend their time.Allow them to study in blocks of time, such as for half an hour with a five-minute break in the middle. 【小题2】 .Ideal (理想的)study times are after dinner or right after school before dinner.Never allow your children to study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s that will encourage passive activity. 【小题3】You’ll also need to help your kids find the right place to study. After you’ve set up a good study time for little learners, set up a good place where they can get those creative juices flowing.【小题4】 Make sure there is a table or a desk and a comfortable chair.【小题5】 This includes helping them out with their homework sometimes and being there for them with the answers to any questions. The input you give your children during study periods will help form a bond and help make studying enjoyable. A.Pick a place where your children can study properly.B.Hold them to the schedule they create for themselves.C.Finally, spend time with your kids when they’re studying.D.Keep the atmosphere light and offer lots of encouragement, too.E. Instead, use TV as a treat or a reward when the homework is completed.F. Try to stop this bad habit by offering some sort of reward.G.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form good study habits for your kids is to design a schedule that they keep to.2.Rather than ____on a crowded bus, he always prefers _____a bike.A.ride; rideB.riding; rideC.ride; to rideD.to ride; riding3.Jane, ________yourself. Have you forgotten the rules I told you?A.behaveB.respectC.considerD.entertain4.________, the pay isn’t attractive enough, though the job itself is quite interesting. A.Generally speakingB.On the contraryC.In particularD.To be honest5.I began to grow up that winter night when my parents and I were returning from my aunt's house, and my mother said that we might soon be leaving for America. We were on the bus then. I was crying, and some people on the bus were turning around to look at me. I remember that I could not bear the thought of never hearing again the radio program for school children to which I listened every morning.I do not remember myself crying for this reason again. In fact, I think I cried very little when I was saying goodbye to my friends and relatives. When we were leaving I thought about all the places I was going to see-—the strange and magical places I had known only from books and pictures. The country I was leaving never to come back was hardly in my head then.The four years that followed taught me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sm, but the idea did not come to me at once. 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I was really lost—having to study in three schools as a result of family moves. I did not quite know what I was or what I should be. Mother remarried, and things became even more complex for me. Some time passed before my stepfather and I got used to each other. I was often sad, and saw no end to "the hard times."M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amily increased a lot since I knew Englis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at home. I wrote letters, filled out forms, translated at interviews with Immigration officers, took my grandparents to the doctor and translated there, and even discussed telephone bills with company representatives.From my experiences I have learned one important rule: almost all common troubles eventually go away! Something good is certain to happen in the end when you do not give up, and just wait a little! I believe that my life will turn out all right, even though it will not be that easy.【小题1】How did the author get to know America?A.From her relatives.B.From her mother.C.From books and pictures.D.From radio programs.【小题2】Upon leaving for America the author felt_______.A.confusedB.excitedC.worriedD.amazed【小题3】For the first two years in New York, the author _________.A.often lost her wayB.did not think about her futureC.studied in three different schoolsD.got on well with her stepfather【小题4】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Paragraph 4?A. She worked as a translator.B. She attended a lot of job interviewsC. She paid telephone bills for her familyD She helped her family with her English.6.It was the first snow of winter – an exciting day for every child but not for most teachers. Up until now, I had been old enough to dress myself, but today I would need some help. Miss Finlayson, my kindergarten teacher, had been through first snow days many times, but I think she may still remember this one.I managed to get into my wool snow trousers. But I struggled with my jacket because it didn’t fit well. It was a hand-me-down from my brother, and it made me wonder why I had to wear his ugly clothes. At least my hat and scarf were mine, and they were quite pretty. Finally it was time to have Miss Finlayson help me with my boots.In her calm, motherly voice she said, “By the end of winter, you will all be able to put on your own boots.” I didn’t reali ze at the time that this was more a statement of hope than of confidence.I handed her my boots and stuck out my foot. Like most children, I expected grown-ups to do all the work. After much pushing, she managed to get the first one into place and then, with a sigh, worked the second one on too.I announced, “They’re on the wrong feet.”She struggled to get the boots off and went through the joyless task of putting them on again.“They’re my brother’s boots, you know,” I said. “I hate them!”Somehow, from long years of practice, she managed to act as though I wasn’t an annoying little girl, She pushed and pushed, less gently this time. With a greater sigh, seeing the end of her struggle with me, she asked, “Now, where are yourmittens(连指手套)?”I looked into her eyes and said, “I didn’t want to lose them, so I hid them in the toes of my boots.”【小题1】The little girl was more satisfied with her__________-.A.trousersB.jacketC.boots【小题2】Miss Finlayson had difficulty with the girl’s second boot mainly because_____.A.the girl got them from her brotherB.the girl put something in themC.they were on the wrong feetD.they did not fit the girl well【小题3】Why does the author say Miss Finlayson would remember that first snow day?A.Because the little girl was in her brother’s clothes.B.Because it was the most exciting day of the winter.C.Because the little girl played a trick on her.D.Because the little girl wore a pretty scarf.7._______ you’v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it.A.Now thatB.AfterC.AlthoughD.As soon as8.---I wonder why he has been acting so strangely these days.---Recent pressure at work may ______ his behavior.A.account forB.make forC.change forD.stand for9.短文改错(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文章共有10处语言错误,要求你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 磁山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武安县治河北岸的台地上,C14测定约公元前6000-前5600年间。
在遗址中发现的80个窖穴中存有腐朽粟的堆积,有的厚达2米以上,同时出土的还有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猪、狗、鸡和鹿、鱼、蚌、鸟类的遗骸,还有碳化的果实榛子、胡桃等。
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地()A.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B.生产方式多元并存C.产生了最初的华夏文明D.处于打制石器时期2. 夏商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是氏族,至西周春秋时期则是宗族。
春秋中期,一个地域的民众,非必只有一族,居于某地的民族就被称为某地之人;普通民众,一般都同时有两种身份,一是某族之人,二是某国之人。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走向成熟B.宗法分封制崩溃带来的后果C.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D.统一战争加快民族交融进程3. 《汉书》首创并特别重视《地理志》。
首次以“地理”命名,专章论述全国疆域、政区、户籍,兼及自然、人文等事。
这反映了()A.国家疆土意识强化B.服务现实色彩浓厚C.史学功能得以拓展D.治理体系成熟完备4. 依据现有考古墓葬出土的资料可知,在隋代入华粟特男子的世俗服饰中,粟特胡服体系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隋代本土服饰虽有出现,但所占比例不大。
而在唐代入华粟特人的墓葬中发现其所穿服饰均是唐代本土服饰。
这说明唐代()A.入华粟特人中华文化认同加深B.民族交融推动服饰多样化C.大力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中华文化的对外辐射增强5. 1819年,我国松江布(松江今属上海)与南京紫花布的出口额达到330万匹之多。
中国出口英国的土布,1817-1818年度值39万余两,1830-1831年度值38万余两白银。
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商品经济繁荣B.手工业存在雇佣关系C.资本积累加速D.长三角经济领先全国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
吉林省长春市新高一下学期历史选择题冲刺训练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新高一下学期历史选择题冲刺训练精选练习有答案含解析1.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一“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对蒋介石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等,“得人心者得天下”2.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
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A.武装割据、人民主权B.民族解放、民主自由C.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民族解放、思想解放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
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
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
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罗马法的执行缺乏强制性B.罗马法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C.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的尖锐D.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4.5.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
”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这两段话说明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法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6.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只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
吉林省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3.1494年6月7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在地球上画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点睛】
11.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苏联政府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B. 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C. 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10.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造成G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
②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③官僚资本的压榨
④国民党政府大举内债,溢发纸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数轴中G段是1964-1949,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此时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萎缩趋势,主要是美国与中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商品倾销中国,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压榨以及国民党政府为大举内债,溢发纸币,②③④正确;①是F阶段的原因,排除,选择D项正确。
A. 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 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市场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答案】D
【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兆麟中学阿城一中宾县一中尚志中学五常二中雅臣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主要反映出A、冶铁业关于农业的重要性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C、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D。
铁器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大意是:农业生产是天下人的主要生产活动,铁器是百姓的主要生产工具,工具好用则使农业生产用较少的力气得到较多的收入,因此农民乐于使用铁器,这是在强调冶铁业关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故选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故排除BC;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常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唐朝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辨》一文中对传说中的“象耕鸟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他认为所谓的“耕如象行",即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规范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粗放经营【答案】C【解析】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是在说农业耕作要讲究精细化,也就是精耕细作,故选C而排除D;在古代,农业方面没有生产规范,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地、水源、光照和气象条件不同,因此难以有一致的生产规范,故排除A;题干只是说到了耕作方面的内容,故与自给自足无关,因此排除B。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表1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
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表1A .濒临大河、农耕为主B .丰富多彩、多元发展C .文字多样、交流频繁D .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2.图1中①~④分别为四种农作物的发源地。
根据目前的研究,下列发源地与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图1A .①—小麦B .②—水稻 B .C .③—芋头D .④—玉米3.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如封臣合掌置于封君双手中,或加上下跪的姿势,还须把手放在《圣经》或圣像上起誓,以表示对封君的臣服和效忠。
这表明该制度下( ) A .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 B .封君和封臣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C .封君拥有对封臣的生杀权 D .宗教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4.“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他们从被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并把它们翻译成自己的文字。
他们还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带给了欧洲,把自己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传播到东方”。
材料中的“他们”来自()A.俄罗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C.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5.图2是某同学总结的15世纪末印加人统治庞大帝国的措施。
横线处应正确填写的是()A.发明浮动园地 B.建立大批城市国家C.修建道路系统 D.颁布最早成文法典6.在中世纪,一切官方用语,包括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平民大多看不懂。
但丁创作《神曲》时原打算用拉丁文,但最终改用了佛罗伦萨方言。
但丁此举旨在()A.宣扬新兴思想B.否定宗教地位C.解放下层民众D.维护民族独立7.1413年,哲学家扬·胡斯撰写了《论教会》一书。
在书中,他认为圣经至上,而非宗教等圣职人员所订的规条,强调教会的主权属耶稣基督;他还大肆批评宗教等圣职人员,已偏离基督真道,贪爱钱财及滥权等。
这一思想()A.受到了路德派的影响 B.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C.否定了基督教的地位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8.1592年,荷兰出版了《摩鹿加群岛》海图。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年级历史(时间:75 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
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
下列选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B . 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 . 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 . 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饲养了猪和狗2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
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 .呈现一体化趋势B .体现兼容的特色C .依赖生产力发展D .具有多元性特征3 .考古学家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提取到酒液残留,通过研究分析酒液里面的植硅体发现,当时用得最多的酿酒原料是稻米。
由此可见,当时( )A .酿酒技术日渐成熟B .统治阶级生活腐朽C .农业生产有所发展D .社会阶层分化严重4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夏朝的国家特征尚不明显。
而商朝商王之下除有尹或相外,另外还设有四类职官,一是王事职官系统,如宰、小臣;二是神事职官系统,如巫、祝、卜、史等;三是民事职官系统,如管理耕作的小籍臣,管理手工业的司工;四是军事职官系统,如多马、多亚、多射、师、旅、卫、犬、戍等。
这表明商朝( )A .官僚政治体制已成熟B .国家机器得到完善C .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D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5 .商朝时,商君尊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至西周时,周王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主张。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1.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其他颜色的笔答题,或在指定的位置以外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美国历史学家斯文·贝克特在其代表作《棉花帝国》中说:“据我们目前所知,大约5000年前,在印度次大陆,人们第一次发现可以用棉花纤维纺线。
几乎就在同时代,生活在今天秘鲁海岸一带的人们,在完全不知道南亚发展的情况下,也做出了相同的尝试。
几千年以后,东非的各个社会中也有了棉花的纺纱和织布技术。
”由此可知,古代文明A.多源发展B.彼此借鉴C.多元融合D.差距很小2.下列各项与表格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B.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C.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D.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3.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战车和车轮等文化成就属于A.尼罗河流域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第页(共8页)1C.恒河流域文明D.古希腊罗马文明4.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
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这说明种姓制度A.强调职业等级贵贱分明B.宣扬神权至高无上C.保留同态复仇习俗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5.亚里士多德说:雅典“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舰”,各司其事的全船水手实际上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
与此相似,公民的职司虽有分别,而保证社会全体安全恰好是大家一致的目的。
这一论述A.强调了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的重要性B.体现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反思C.揭示了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D.说明雅典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6.下图为古希腊人的殖民示意图。
2024年吉林省初中学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校文本版)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考古学者通过对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A.进化过程B.农耕生活C.王朝更迭D.政权并立2.唐玄宗在位前期,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文化专制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4.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5.学校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计划参观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延安6.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变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三大改造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8.下图中的成果出现在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亚非地区,其主题归纳为A.人类早期文明B.克里特文明C.人类西方文明D.迈锡尼文明9.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A.亚历山大东征B.新航路的开辟C.早期殖民掠夺D.欧共体的成立10.右侧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冷战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工程名称。
(4分)(1)战国修建,绝无仅有的水利枢纽——(2)秦朝开凿,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水利工程——(3)隋朝开通,连接五大水系的工程——(4)明朝修筑,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12.列举抗日战争中的四次战役。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古书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这些记述体现了( )A.对立阶级产生B.早期国家出现C.内外服制实行D.分封制度确立2.(2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芍陂(quèbēi)、都江堰等,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B.井田制走向瓦解C.诸侯割据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建立3.(2分)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后一段落的“郡县政治”( )A.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B.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终结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4.(2分)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①颁布“推恩令”①设刺史①铲除宦官势力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5.(2分)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千年传承的乳制食品也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这说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B.民族矛盾消除C.少数民族封建化D.民族交融加强6.(2分)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时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交流加强B.开明政治局面出现C.商人群体正式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7.(2分)《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材料反映的是( )A.初税亩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8.(2分)胡旋舞是唐代盛行的西域“三大乐舞”之一。
它源于中亚,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因舞姿旋转蹬踏而得名。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 辽宁、吉林、黑龙江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本试卷共7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该表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
其所强调的是()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4.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样本数据:6,5,7,8,9,6,则这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6B .6.5C .7D .7.5 2.设复数11i z i -=+,则||z =( )A .0B .1CD .23.若m ,n 是两条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n ⊥,m α⊂,则n α⊥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n α,则//m n4.已知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120A =︒,则c =( )A .2B .3C .4D .2或4 5.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6,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D .28π 6.在ABC V 中,2BC CD =u u u r u u u r ,则AD =u u u r ( )A .1122AB AC +u u u r u u u r B .1322AB AC -u u u r u u u r C .1322AB AC -+u u u r u u u r D .1322AB AC +uu u r uuu r 7.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如图,现有一个类似中国国家馆结构的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2AB =,114A B =,侧面面积为 )A B .C D .8.已知锐角ABC V 是单位圆的内接三角形,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222sin sin sin 4sin cos 2sin sin cos A C B A B A B C +-=-,则bc a的取值范围是( )A .1,22⎛⎫ ⎪⎝⎭B .⎝⎭C .D .⎝二、多选题9.已知(3,1)a =-r ,(1,2)b =-r ,(1,)c λ=r ,则( )A .10a =rB .若//a c r r ,则13λ=-C .若b c ⊥r r ,则2λ=-D .b r 在a r 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31,22⎛⎫- ⎪⎝⎭10.分别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设事件A =“第一枚正面朝上”,事件B =“第二枚正面朝上”,事件C =“两枚硬币朝上的面相同”,事件D =“两枚硬币朝上的面不同”,则( )A .1()2P A =B .B 与C 互斥C .C 与D 互为对立D .A 与C 相互独立 1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BC ,CD 的中点,则( )A .三棱锥1A A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πB .三棱锥1A A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C .点C 到平面1C EF 的距离为13D .已知点P 是底面ABCD (不含边界)内一动点,且1//D P 平面11A EC ,则线段1D P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三、填空题12.已知2i +是关于x 的方程250x ax ++=的根,则实数=a .13.在ABC V 中,6AB =,2AC CB ⋅=u u u r u u u r ,D 为AB 中点,则CD =.14.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于5世纪末提出了下面的体积计算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2AB AA ==,E 是1A D 上一点,EF AD ⊥于点F ,设EF d =,02d <<,则点E 绕1CC 旋转一周所得的圆的面积为(用d表示);将空间四边形11DAC C 绕1C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四、解答题15.某高校强基计划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每部分考试成绩记“合格”或“不合格”两部分考试成绩均“合格”者则考试“通过”,并给予录取.现甲、乙两人都参加此高校的强基计划考试,甲、乙在笔试中成绩“合格”的概率分别为12,13,在面试中成绩“合格”的概率分别为23,34,且每人在笔试和面试成绩是否“合格”是相互独立的. (1)甲、乙两人谁被录取的可能性大,并说明理由;(2)求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被录取的概率.16.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60BCD ∠=︒,75BDC ∠=︒,60m CD =,并在点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30ACB ∠=︒.(1)求B 与D 两点间的距离;(2)求塔高AB .17.随着全民健身意识增强,马拉松运动逐渐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之一.吉林市自2016年以来,现已成功举办五届马拉松比赛,“吉马”也因此成为了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2023年“吉马”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城市形象媒体传播赛事典型案例”.时隔一年,吉林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这一国际化赛事,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与我市激流勇进的城市精神相结合,并将其发扬光大.为此,某校举办了“吉马”知识竞赛,从所有竞赛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并按竞赛成绩(单位:分)分成六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得到如下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 的值,并求样本中竞赛成绩的第80百分位数;(2)现从样本中竞赛成绩在[)60,80内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再从这6人中抽取2人座谈,求至少有一人竞赛成绩在[)70,80内的概率;(3)已知样本中竞赛成绩在[)80,90内的平均数182x =,方差212s =,样本中竞赛成绩在[]90,100内的平均数294x =,方差225s =,并据此估计所有答卷中竞赛成绩在[]80,100内的总体方差.参考公式:总体分为2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1n ,1x ,21s ;2n ,2x ,22s .记总的样本平均数为ω,样本方差为2s ,{}22222111222121()()s n s x n s x n n ωω⎡⎤⎡⎤=+-++-⎣⎦⎣⎦+. 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BC ,//BC AD ,2BC AD =,且M 是PB 的中点.(1)求证://AM 平面PCD ;(2)若平面PBC ⊥平面ABCD ,且4PC BC ==,2PB AB ==.(ⅰ)求证:CM ⊥平面PAB ;(ⅱ)求直线C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9.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一生钟爱数学,他发现并证明了著名的拿破仑定理:“以任意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如图,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sin cos A a B c +=,以AB ,BC ,AC 为边向外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其中心分别为D ,E ,F .(1)求角A ;(2)若3a =,且DEF V 的周长为9,求AD AB AF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3)若DEF VABC V 的角平分线AM 的取值范围.。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私有制、阶级、国家先后产生。
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加强C.阶级的出现D.国家的产生2.下图所示为某部著作的封面。
这最可用于说明()A.建筑的多样化B.信仰的神秘化C.文明的多元化D.经济的复杂性A.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B.①古埃及文明②古巴比伦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C.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印度文明④古希腊文明D.①古巴比伦文明②古埃及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4.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约44个母邦建立了139个子邦。
母邦和子邦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但保留宗教、文化和种族上的传承关系。
这种殖民活动()A.产生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B.促成了克里特文明的辉煌C.根源于商业和海外贸易需要D.导致了直接民主制的确立5.公元前10世纪,亚述国王将被征服地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迁往各地核心区域,除定期服国家劳役外,他们还须参与修建和维护运河、祭祀运河神等活动。
这些做法()A.宣扬了君权神授B.强化了身份认同C.加剧了对外扩张D.发展了商品经济6.在这场以思想为主旋律的运动中,资产阶级用新的文化取代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主导的封建旧文化,用对主客观世界及其联系的直接体验和深层思考打破了蒙昧主义的桎梏。
对这一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幻想破灭,反对宗教C.反对禁欲,追求幸福D.悖离传统,注重理性7.阿拉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广泛吸收印度、波斯、希腊等地的故事。
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排斥外来文化B.融合东西方文化C.保护传统文化D.否定本土文化8.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指出,“纲常名分成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准尺,历史的‘是’‘非'全以这把尺子来衡量。
所以史学地位虽然重要,但最终又只能在从属理学的地位上”。
该学者意在强调,这种评价标准A.歪曲了历史的真实性B.削弱了史学的客观性C.确立了理学官方地位D.反映了皇权专制加强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网络歌曲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
元谋人或周口北京人的“浪漫"生活不包括A.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B.结伴采集、捕鱼和狩猎C.与其他伙伴群居在一起D.集体种植粟和饲养家畜3.西周初期,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统治阶级内部确立了“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其根本目的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B.消弭商朝政治的影响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D.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4.由表格内容可知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5.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 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6.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权势均超过宰相.汉武帝的目的是A.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B.建立军事政权C.剥夺宰相的所有权力D.为反击匈奴做好准备7.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整顿全国币制,将铸币权收归朝廷,郡国亦不得铸钱.武帝以后100余年,共铸铜钱280亿枚,使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些措施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基础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政府的垄断经营8.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我们不能用观念去说明历史,必须用历史事实去揭示历史真相。
”这句话强调的是A.社会科学理论无助于解释历史B.历史学应该放弃理论探讨C.史学研究不能滥用理论框架D.理论不符合史实2.“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
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朝廷设置江淮转运使,负责粮食北运京畿。
这一现象发生于A. 战国B. 秦代C.东晋D.唐代3.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基本以竹、木、铁为材料,以牛筋、羊肠、麻绳捆扎而成;生产动力基本以人力、畜力为主。
在农业较为发达的朝代,手工业也较为先进。
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古代手工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B.资本主义萌芽突破手工业技术形态C.古代手工业以农业为基础和前提D.手工业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小农经济4.战国时期的都城一般由小城和大城组合而成。
小城为宫城,是国君和官僚机构的所在地,多建在全城制高点,象征国君权力至高无上。
大城是各级官吏和市民的居住区,有集中交易的市场,市区内店铺林立。
无论大城与小城,都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作坊。
这表明战国时期城市A.以商业功能为主B.功能分区不明显C.政治、经济功能并重D.以政治功能为主5.桑弘羊说:“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
此皆……盐铁之福也。
”这段话表明,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财政收入B.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管理经济运行D.巩固中央集权统治6.“当新大陆的白银开始到达时,中国的金银比价仍然只有1:6,而欧洲是1:11或1:12,波斯是1:10,印度为1:8。
”这导致了A.白银流入中国B.西欧封建制度瓦解C.中国对外贸易逆差D.美洲白银被掠夺7.“任何人在掌握某些关于热与压力的关系的知识以前,决不能期待一台蒸汽机出现。
……障碍在技术方面,一台强大得足以经受住高压的蒸汽机如何制造出来?……要不是科学同时对拥有娴熟技艺的人们提出一系列类似的其他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么?”这句话表明在工业革命过程中A.自然科学比技术的推动作用更大B.技术进步是实践科学理论的前提C.蒸汽机的出现瓦特个人努力的结果D.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同等重要8.“与其把16到18世纪其他先进经济看作‘没有成功的欧洲’的实例,倒不如把这一阶段的西欧看作一种并不特殊的经济可能更为合理。
”使西欧变得“特殊”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9.在美国产业发展史上,造船业在1900年还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5强,1920年却已排名第5;电力机械业1900年只是一个很小的行业,1920年却排名第9;汽车制造业1900年还不存在,1920年却排名第6。
造成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政府扶持重工业B.生产与资本集中提高经济效率C.这些行业以高利润率吸引投资D.第二次工业革命10.郑观应说:“我国创一厂,设一局,动称官办,既有督,又有总,更有会办提调诸名目,岁用正款以数百万计。
其中浮支冒领供挥霍者不少,肥私橐者尤多。
所以制成一物,价比外洋昂率过半,而又苦于无机器,以致窳劣不精,难于销售。
……今欲扩充商务,当力矫其弊,不用官办而用商办。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作者意图的是A.国货应该努力提高品质B.官督商办企业存在诸多弊端C.应该完善官督商办企业制度D.中国应发展私人资本主义11.“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
……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
”这主要表明晚清时期A.民营手工业发展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D.农业生产衰退12.1975年2月,邓小平开始整顿铁路,要求全国铁路必须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运输必须由铁道部集中指挥,铁路职工必须由铁道部统一调配。
对制造事故、杀人抢劫、煽动停工停产、煽动哄抢物资的人员依法打击。
到4月份,全国20个铁路局除南昌外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整顿铁路的目的是A.彻底否定“文革”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加快铁路建设步伐D.恢复遭到破坏的计划经济体制13.“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
”“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
”“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政策出台的主要影响是A.完善了中国经济制度B.宣告了原有政策的失败C.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鼓励民众发展私营经济14.深圳开放为特区之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土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外,其他一切都是‘黄’的了。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之间变成解放前。
”这些言论主要表明A.特区缺乏对资本主义的鉴别B.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C.特区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特区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15.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迁与晚清时期相比,区别在于A.变迁的领域B.效仿的对象C.变化的方向D.政府的作用16.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2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7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885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20世纪初;世界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9年。
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A.中国日益融入世界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17.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洋务运动则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私营企业为主,洋务运动则以官办或官督商办为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的主体是资产阶级,洋务运动则以政府官僚的推动为主。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A.近代化成为共识B.政府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C.近代化在内忧外患背景下展开D.近代化具有内源性特征18.大萧条期间,哈佛大学教授汉森指出,资本主义正经历着长期停滞,停滞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开垦区的终结、大型个体新工业的消失、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以及节省资本革新的推广等因素,正在结束作为资本主义增长过程中心的新私人投资的机会。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推断他应对危机的主张应该是A.增加政府投资B.实行国有化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福利国家政策19. “自大萧条以来,股市上下起伏很多次,但对收入趋势并未产生像大萧条那样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7年秋天的股市波动。
这和1929年的股市波动是极其相似的,股票市场下跌的量几乎相同,下跌的天数也几乎相同。
……但世界经济在1987年秋天并未陷入低迷。
”下列推论最符合作者意思的是A.股市起伏与经济危机没有关系B.证券业改革避免了经济危机发生C.单纯股市崩溃不足以引发大萧条D.股票市场日趋稳定20. 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
”这段话表明罗斯福A.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认同社会主义思想C.仍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D.认为道义责任高于阶级利益21.瑞典被认为是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介于国家社会主义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之间的道路)的典范,但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瑞典的福利国家制度陷入危机之中,如失业危机、老龄危机、财政危机、社会危机、制度危机,在20世纪50-70年代运行良好,并得到普遍认可的福利国家制度,进入80-90年代以来却饱受争议,甚至陷入危机,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增速放缓B.福利水平高C.人口老龄化加剧D.就业人口比重下降22.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发达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阶级消失,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不复存在,剩余价值消失,以劳动券衡量产品价值,货币、贸易、商品市场因而丧失了存在的的必要。
对比斯大林模式,我们发现斯大林模式A.总体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B.基本实现了国家职能的去政治化、去暴力化C.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实验D.不符合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23.一位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民众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B.特权阶层引起民众不满C.工人缺乏物质激励D.地方企业缺乏自主性24.苏联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下来。
这一荣耀背后的最主要消极影响是导致了A.苏联经济严重失衡B.苏联官僚集团膨胀C.美国加紧遏制苏联D.苏联民众国家认同感降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共3个小题,共52分)2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那些大声地宣布他们已“一劳永逸地铲除那个疯狂的竞争制度”的劳工领袖们,正是在宣布个人自由的毁灭。
要么是由非人为的市场纪律控制的那种秩序,要么是由少数个别的人的意志指导的那种秩序,两者之间只能任择其一,除此之外,是没有其它可能的。
那些一定要摧毁前者的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助长了后者的建立。
在那种新秩序里,即使有些人或许会吃得好些,每个人无疑会穿得整齐些,但大多数英国工人到头来会不会因为其领袖中的知识分子奉送给他们一个危及他们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学说而感激他们,这是值得怀疑的。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材料二世界各国资本家梦想在苏联恢复资本主义的最后一点希望——“神圣的私有制原则”正在破灭,正在化为泡影。
被他们看作资本主义滋养料的农民正在大批地离开被颂扬的“私有制”旗帜而走上集体制的轨道,走上社会主义的轨道。
…… ……斯大林同志说:“现在,集体农庄庄员要成为生活富裕的人,只需要一件事情,就是在集体农庄里诚实地工作,正确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正确地使用耕畜,正确地耕种土地,爱护集体农庄的财产。
”——(苏)《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材料三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
而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1)材料一发表时英国经济政策正在酝酿哪一变化?评价变化后的政策?(8分)(2)材料二中“私有制”破灭的方式是什么?分析其影响。
(8分)(3)材料三中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何时提出?评析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的合理关系。
(6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民办报刊开始一般是依托于社团或学会,这个时期的舆论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主性的言论表达,到了后来,很多有明显政治目标的政党直接创办报刊,这时候的报刊舆论就直接服务于宣传的需要了。
…… ……1929年12月29日的(《大公报》)社评《国府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写道:“查党国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多少有承袭苏联式或法西斯式理论之趋势,将完全置全国言论界于党部指导管理之下,而绝对统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