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合集下载

关于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概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概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概况的实践调查报告潍坊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1级1班王茂杰学号:11031240126摘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是五莲县建设东部新城,接轨青岛,开放发展的前沿,重点打造的“经济特区”。

已成为鲁南临港产业发展平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与实地调查的方法,我对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发展前途等方面进行了了解。

简介: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原名山东五莲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4月, 2006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并正式命名为山东五莲工业园区。

2009年10月1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

是省级开发区。

地理位置:开发区位于日照市北郊,依海临港而建,园区座落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五莲山脚下,东临青岛,南依日照,地处“三市”(青岛、日照、潍坊)交界,主要以原五莲县潮河镇域为主,兼叩官镇部分区域,经济连射日照市河山镇,两城镇等。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距日照港25公里、青岛港85公里、董家口港25公里,与沈海(G15)、日兰高速(G1511)相隔咫尺,距“同三”高速公路14公里,334省道和潮石公路纵横贯穿,紧贴规划建设的日潍高速公路。

140公里半径内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连云港机场、临沂机场,港口优势明显。

基本情况:园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发展定位为“日照市北加工业基地”。

园区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水土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鼓励政策优惠,优质服务到位。

该园区立足日照、依托青岛和广东、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开发,已成为日照与青岛两大经济区域有机对接的经济发展平台和“桥头堡”,成为新的临港产业高地、山东半岛新兴的现代化海滨工业园区。

基础设施:区内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域内交通便捷,九纵十横45公里路网全面贯通;建有日供水1万立方的水厂1处,统一供水全面覆盖;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已经立项;燃气与市区年内接通,区内拥有工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各一处,年培养企业技术人员1000人,有业余农民夜校和业余农民技术学校各一处,能及时为企业和农村输送技术型人才。

五新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五新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五新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我们制定了五新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推动社区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理念。

我们将引入新理念,通过倡导绿色、健康、智慧社区的建设理念,推动社区建设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们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自治,实现居民自治、居民管理、居民服务的全面发展。

二、新环境。

我们将打造新环境,通过加强社区绿化、改善环境卫生、提升公共设施的品质,营造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

我们将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和功能性,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新服务。

我们将提供新服务,通过引入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让居民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四、新活动。

我们将开展新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

我们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五、新管理。

我们将实行新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加强社区治理,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强社区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五新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建设工作,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实现城市管理的新突破。

希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标准1.1 规划期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

1.2 原则与要求1.1.1体现集中、集聚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选址应考虑耕作半径,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方便居民现代生活。

积极鼓励第二、三产业依托社区集聚发展。

1.1.2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它非耕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实施相对配套的现有村庄为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1.1.3保护生态环境。

1.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选址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地段、避开生态敏感区,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

1.1.5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应避免铁路、公路、高压输电线路、输油管线穿越,应避免沿公路布局。

1.1.6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应与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特殊功能区规划等相衔接。

1.4 主要内容1.4.1 应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目标,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数量、平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目标、人均收入目标、平均耕作半径等。

1.4.2 应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预测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

1.4.2.1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M=p(1-Xβ)M ----规划期末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P----整合村庄的人口总数,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整合的行政村或村庄的人口总数。

X----期末城镇化转化率。

按某省2030年城镇化水平70%的目标,某省现有农村人口的40%需转移到城镇。

因此,某省整体的期末城镇化转化率为40%。

β----转化率折减系数。

虽然某省规划期末的城镇化转化率为40%,但却需要20年才能完成,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调查研究,并确定转化率折减系数。

一般转化率折减系数应在0.25~0.75之间。

1.4.2. 2 集中、集聚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每个行政村原则上不超过1个,每个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原则上不低于2000人,山区、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600人。

乡村振兴社区建设方案

乡村振兴社区建设方案

乡村振兴社区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社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就乡村振兴社区建设方案展开回答,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社区环境建设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首先需改善社区环境。

在社区内建设公共绿地,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

此外,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站,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落实。

还可以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垃圾转化厂,将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二、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

在社区内建设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同时,配备充电桩、共享自行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建设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三、教育资源建设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应鼓励在社区内建设幼儿园、小学、职业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同时,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执教,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四、就业机会提供通过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

可以引入技术企业和生产企业到乡村地区设立工厂,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

同时鼓励创业,扶持农民开办小型企业或农特产品加工厂,增加就业机会。

五、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农村地区的基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引入高新技术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六、农村居民权益保护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保护农村居民的权益。

应加强土地承包制度保护,确保农民土地权益。

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治理,保护农民参与决策的权益。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

七、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需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注重文化创新。

可以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和传统节日活动,激发农民的文化自信。

加速新商都建设 助推郑州都市区腾飞

加速新商都建设 助推郑州都市区腾飞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总第117期)Jou订l al。

f t he Pa^y Sch(,ol of C P C Zhe n黟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3,2012(S um,117)市情省情研究加速新商都建设助推郑州都市区腾飞张玉侠(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管城回族区委分校,河南郑州450000)摘要: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争郑州都市区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之年,在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建设中,管城新商城组团处在最核心的位置。

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建设新商都的信心;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明确建设新商都的任务;坚持“三量并举,三化协调,三保优化”的总体要求,等等。

关键词:郑州都市区;新商都;理念与思路设计;现状;机遇中图分类号:麟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一670l(2012)03—0093—04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加速推进的关键之年.在郑州都市区“六城十组团”建设中,管城新商城组团处在最核心的位置。

因此,牢牢抓住当前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创新举措加速新商都建设,助推郑州都市区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商都的定位1.历史文化内涵是坚实基础。

管城作为“商代都城”遗址主要所在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这种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管城作为民族区所具备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为管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2.繁荣的商贸业是重要载体。

“商都”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商贸之都”。

它代表了我们要立足管城作为传统商贸强区的自身优势,依托“四种经济”和“五大商圈”发展载体,突出民族特色,努力把民族及特色经济发达的管城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商贸之都”。

3.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谐宜居是前提条件。

“商贸之都”经济要繁荣,第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及早启动自然村合并过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及早启动自然村合并过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 及早启动 自然村合并过程
动员社会力量 广泛参与 。由于农 民对 其家 园建设 首先是规划 , 解 决新 型农村社 区的布 点 问题 。农业生 导扶持 , 产力 的发展 和农 民生活方式 的变 化 , 为实施村庄 规划提供 的标准 和进度要求 上 的不 一致性 ,规划 只有 抓住农 民共 涉及各 家各户切 身利益 的项 目为重点对象 , 才能 了必要条件 。 加之多年 的计 生政 策 , 人 口减 少 , 青壮年外 出 同关心 、 务工增多 , 老人 和儿童 留守家 中 , 为便于相互照应 , 群众盼 实现改变村 容村貌 的 目标 。 望居住集 中。 因此 , 要顺应农村 经济 和社会 发展 的趋势 , 充 第四是路 电, 解 决好 出行 和用 电问题 。其他公共设施 然后采取市 场化 运作和资金项 目整 分考虑农村现有基 础设施和 自然村 分布情况 , 在 与小 城市 建设 可以预留好 地方 , 但 道路和 电力必须 在布点 、 规划 、 落实 和小城镇 建设 统筹规 划布局 的基 础上 , 科 学选址 , 合理 确 合 的方式逐 步建设 , 同 定 中心村 , 科学选定居 民点 , 推进 村域 中心化 。 针对 自然村 用地 的基础 上先行建设 ,以引导 和方便农 户入 住建设 , 的现状分布 ,预测将会 自然消亡 和继续 发展 的 自然村 , 通 时也可制 止和避 免农 民 自发 的沿路乱建 。 过规划将拟保 留下来 的 、 规模较大 的 , 交 通便利 、 村 民意 见 第五是 冻结” , 在疏导 的同时杜 绝乱建。“ 冻结” 规 划 只在新 型农 村社区审批新宅基地 。认 真制定 比较一 致 的 自然 村作 为 中心村 与居 民点 的选 址对 象 , 也 外建房审批 , 和严格执行村镇建设规 划 , 停 建各种不符合规划要求 的住 就是新型农村社 区的布点 。 新 建住房 和各种公 共设施 必须符 合规划要 求 , 为今 后 其次是土地 , 解决新型农村社 区建设用地 问题 。 只有解 房 , 决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 问题 ,新型农 村社 区建设才算 逐步合并 自然村奠定较好 的基础 。 第 六是整合 ,集 中各 级政府投 入 向新型农村 社 区倾 开了头 、 起 了步 。应从各地实际出发 , 采取各种方式解决新

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吕云涛【摘要】This thes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impelling new -type urbanization by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two districts” in Dezhou city , and explored and found a new path to keep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 and informatiz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 .We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 of impelling new -type urbanization in Dezhou city , for the sak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new -type urbanization of other areas .%综述了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两区同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德州【作者】吕云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县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县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县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我县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提高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服务水平现代化,加快实现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到年底,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奋力推动海岛现代化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一)深化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放宽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开展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实行社保缴纳年限同城化累计。

大力推行电子居住证,全面施行居住证网上申领、核发、签注、使用,努力实现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全部持有居住证。

(二)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贯彻落实《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2023—2027 年)》,进一步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化以“居住证+积分”为依据的优质公共服务梯度供给制度。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

深入推进“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企业等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学校、成人学校开展农村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参与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技能人才评价,倡导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相衔接的机制,激励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快提升职业技能。

(四)迭代升级“新市民”应用。

以精益服务为目标,进一步迭代“新市民”应用,丰富和拓展特色子应用;以精准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新市民”驾驶舱功能。

总结推广具有地方特色、先行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

(五)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进一步落实“人地钱”挂钩激励政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等公共资源配置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示范和相关资源要素支持。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为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生活品质新期待,根据《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加强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健全引领机制为关键,以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和能力建设为抓手,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基层为核心、群众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让基层更加和谐稳定,让基础更加稳固,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全面领导引领。

坚持将领导贯穿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促进提升组织力,发挥服务群众带头示范作用,厚植基础。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共同体。

3.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资源等社会力量,引导市场力量,构建多方参与格局,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 坚持统筹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层状况差异性特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制度衔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市场和社会不同定位,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乡社区特点,重点突破、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全方位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

5. 坚持分类指导。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问题导向,把握政府、市场、社会不同定位,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社区特点,重点突破、分层推进、分类实施,全方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7.23•【字号】日政字〔2024〕52号•【施行日期】2024.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日政字〔2024〕52号各区县政府、各功能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属驻日照有关单位:现将《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请组织实施。

日照市人民政府2024年7月23日日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产业承载和人口集聚功能,实现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目标,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入开展产城融合攻坚行动1.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深耕细作现有省级7个“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增2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争创雁阵型集群,布局未来产业集群。

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区域联动,各经济开发区分别集中打造1—2个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新城区转型。

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融入全省“强县领跑、弱县跨越、百县图强”计划,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到2025年县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2.强化重大产业项目支撑。

每年梳理一批制造业领域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定期举办高成长性企业银企对接专场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财政和金融政策协同创新。

实施技改升级行动计划,做好钢铁产业增厚、压薄、加料、涂层文章,做优钢铁生态圈;推动粮油产业“运储贸产服”全产业链发展,争取中字号企业布局更多精深加工项目和进出口业务;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推动符合条件的化工园区扩区和重点监控点入园,到2025年应入园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60%以上;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领域转产增产,打造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加快浆纸产业向以纸代塑、纤维纸、特种纸等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 年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 年
5
2000-2013 年,农村户籍人口从 6880 万人减至 5482 万人, 农村常住人口从 5782 万人减至 4502 万人,两栖人口稳 定在 1000 万人左右,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多北少格 局。2013 年镇、乡、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 231 平 方米、232 平方米和 210 平方米,相对偏高;实有耕地面 积约 7.7 万平方公里,农村劳均耕地 5.9 亩,农村户均 耕地面积 5.3 亩。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 4 第二节 发展现状 ...................................... 5 第三节 存在问题 ...................................... 7 第四节 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 9
3
第二章 现状和条件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农村新型社区是在规划引导下农村居民点集中建 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 施完善、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聚落形态。 本规划中的“新农村”是指除集中建设的农村新型 社区以外,农村地区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包括中心村和 基层村。 二、农村新型社区分类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位特点、建设模式、空间布 局和生产方式等,规划将农村新型社区划分为城镇聚合 型、村庄聚集型两类。 城镇聚合型社区是指由几个村庄合并集中建设,在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逐步纳入城镇管理的 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城市聚合型和 小城镇聚合型两种类型。 村庄聚集型社区是指由多个村庄合并新建,或单个 较大村庄通过改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集中居住、设 施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照改造动力和空间组织的不 同,分为村企联建型、强村带动型、多村合并型、搬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xx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根据《xx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标,通过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实施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统揽,深入推进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以规划为先导,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规范管理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资源整合与功能配套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建设生活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型农村社区,到十二五末实现全镇30%农户集中入住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

三、建设内容(一)规划选址。

拟选址位于镇区西侧的xx村x组耕地新建xx镇xx社区,四至范围:东接xx,南靠xx,西临xx,北靠xx,社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占地60亩,新建社区交通条件便利,公共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根据《xx区xx镇小城镇总体规划》,按照打破村庄界限,面向全镇范围,集中建设入住的原则,新建社区总体规划建设住宅楼32栋,到2015年达到全镇30%的农户入住的建设目标,其中2012—2013年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六层住宅楼10栋,每栋3个单元36户(带地下室),共计360户,建筑面积35100㎡。

配套建设供排水、供电、供暖、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社区绿化、亮化、景观工程、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现代新型高档社区。

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社区配套建设集社区综合服务、商业、医疗、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1、集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文体活动等为一体建筑面积500㎡的二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齐齐哈尔撤屯并村建设新型城市化农村社区_吕天生

齐齐哈尔撤屯并村建设新型城市化农村社区_吕天生

黑龙江日报/2011年/4月/15日/第001版
齐齐哈尔
撤屯并村建设新型城市化农村社区
记者吕天生
本报讯(记者吕天生)齐齐哈尔市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

今年重点推进富裕县富路镇、依安县依龙镇和泰来县江桥镇10个全省百强镇试点和14个市级重点镇规划建设。

以讷河、碾子山、昂昂溪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村镇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市级重点旅游名镇,争取1~2个镇(乡)纳入省级旅游名镇,进一步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去年,齐齐哈尔市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成效显著。

推进省级试点镇和市级试点镇规划建设,撤并33个自然屯。

富裕县富路镇、泰来县江桥镇、依安县依龙镇等试点镇完成规划修编工作,社区、公寓和基础设施等陆续开工建设,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今年,这个市结合区位条件、交通状况、人口密度和产业基础等因素,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合理安排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和绿地系统,打造各具风情的小城镇。

加快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使小城镇有旺盛的生命力。

进一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具有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学校、医院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按照“撤自然屯、并行政村,建新型城市化农村社区”的思路,高标准搞好中心村镇布点规划、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依安县丰林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引领作用,今年每个县要抓1个整乡镇推进典型,每个乡镇要抓1个整村推进典型,争取1~3年内合并行政村248个。

把农村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今年计划改造农村泥草房3.6万户。

第1页共1页。

中牟加快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城_卢文军

中牟加快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城_卢文军

郑州日报/2012年/2月/20日/第001版中牟加快城中村改造及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将率先启动记者卢文军通讯员朱星伟本报讯(记者卢文军通讯员朱星伟)“中牟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打造郑州新区‘三化’协调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争当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领跑县。

”昨日,中牟县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去年8月以来,中牟县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为切实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发挥率先、带头作用,突出工作重点,成立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大切入点工程”指挥部,下设10个专项指挥部,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改四合”工程指挥部又下设县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同时,为把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向乡镇拓展延伸,中牟县在18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在较短时间内做到了人员、经费、场所三到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中牟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合村并城、安置小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构建符合中牟实际、具有中牟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1年11月26日,中牟产业园区白沙、刘集安置小区举行奠基仪式,拉开了中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序幕。

中牟县合村并城工作在设计规模、拆迁安置、就业保障、建设速度等指标位居郑州市前列,并在2011年度的郑州市绩效考核中排名居首。

今年,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中牟县将强力推进已启动的白沙镇后潘庄村、郑庵镇刘圪垱村、青年路街道民主街一组等3个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手续办理、拆迁安置、工程建设任务;新启动郑庵镇毕虎村、东风路街道小潘庄村两个项目。

在合村并城(区)方面,积极稳妥推进2011年已启动的白沙组团、九龙组团区域内3个项目,完成手续办理、拆迁安置、安置房建设任务,并按照中牟新城建设总体安排,新启动绿博组团中的1个及以上合村并城项目。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9•【字号】郑政文[2012]244号•【施行日期】2012.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郑政文〔2012〕2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精神,加快郑州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把郑州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率先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特制定政策措施如下:一、土地政策1.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点保障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

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村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农用地转用组卷报批;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的,以土地征收组卷报批,用地计划优先安排。

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卷报批,计划优先安排。

使用原有集体建设用地,符合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流转条件的,可经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后进行变更登记。

2.涉及土地征收的,在土地报批之前,土地储备机构提前做好土地补偿、拆迁安置等准备工作,缩短土地供应周期。

市内五区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国有土地收购方案由三级会审改为二级会审,经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后,市政府采用签批制,不再通过联审联批会研究。

3.合村并城安置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以不同方式供应:使用国有土地的,以划拨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其中,安置区和社区内用于经营性发展的经营性用地,参照经济适用住房配建的商业用房管理。

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篇)

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篇)

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制定并实施2024年城镇建设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____字的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以供参考。

二、总体目标1. 城镇化率目标:到2024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重点城市城镇化率超过80%。

2. 城市规模目标:建设适度规模的城市,避免热点城市的人口过度集中,实现人口合理分布。

3. 城市功能目标:推动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提高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1. 基础设施建设1.1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大对地铁、轻轨、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2 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稳定供给。

1.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

推进5G网络建设,完善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2. 城市环境改善2.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提高绿地保护质量,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2.2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水量。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

2.3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力度。

3. 城市功能提升3.1 发展现代产业,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加大对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3.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3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建设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园区,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四、实施措施1. 完善城镇化规划1.1 制定全国城镇化规划。

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各地区、各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计划一体化发展五年建设工作

计划一体化发展五年建设工作

计划一体化发展五年建设工作为全面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充分发挥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中的核心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现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高位统筹、同向发力、创新协同、政策一体、齐抓落实,围绕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加快推动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在打造“三个高地”上率先突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上聚焦发力,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创造经验,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引领示范,成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主阵地、现代化新建设的主力军、全国重要增长极。

(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人口达到1300万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达7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5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000家,单位GDP能耗较2019年下降10%以上,开放型经济显著提升,建设成为经济实力强大、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联网、产业高效联动、社会事业繁荣、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充满活力和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城市群。

经济人口承载力更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8万元,城镇化率达到80%。

科创产业融合度更深。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35%,形成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

中心区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上的基本形成,“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成功构建。

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低于35ug/m3,森林覆盖率达56.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5%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农村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社区工作计划农村社区工作计划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

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社区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社区工作计划1以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总揽,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

一、加快农民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民新居点位拆迁工作力度,确保铁佛、南桥新居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二是进一步创新机制,开拓思路,尝试吸引民间资金启动马家河和凉水井两个新型社区的建设。

二、致力打造簇桥商务圈,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明确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整合辖区土地资源、提高市场驾驭能力,打造特色街道经济的经济工作思路。

一是围绕农民新居和新型社区建设所形成的新的商业口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区“十一五规划”建立簇桥新经济生态发展区的规划,鼓励支持商贸业发展,提升专业化市场档次;依托西南物流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餐饮娱乐业,努力培植新的税源;二是依托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好拆院并院的政策,整合土地资源,积极探索集体土地的有效使用途径,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三、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做好龙井新居建成后的安置工作,积极探索新居股份制经营实体的运作模式;二是指导新居股份制经营实体管理经营好新居配套资产,确保入住新居村民的收益;三是支持龙井村加快易初莲花项目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以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工作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缩小城郊结合部和中心城区的差距。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结合农民新居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改居和社区建设工作力度;结合村、社区党组织换届,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规划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规划

三一文库()〔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规划〕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是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之一,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依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合村并城工作的指导意见》(郑政文[]2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一、五年行动计划——20XX年,全市共计划启动合村并城新型社区105个(附件一、二、三、四),涉及241个行政村、9。

6万户、37。

6万人。

二、工作目标1、做好本县(市)区、管委会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的有关工作。

2、围绕落实好“四个合理”(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的统筹城乡任务、最终实现“四个城市化”(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第1页共3页化、就业结构城市化、消费方式城市化)的目标,启动合村并城示范镇(以下简称示范镇)全镇域规划和起步区合村并城示范社区(以下简称示范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3、指导意见规定的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除合村并城示范镇之外的乡镇、办事处,原则上选择1—2个示范社区加快规划建设。

示范社区应主要结合涉及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村庄的合村并城社区和已有的合村并城省重点项目、现有合村并城试点。

4、抓紧做好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涉及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的村庄的合村并城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三、主要任务5月底前完成10个合村并城示范镇(附件五)的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和58个示范社区(附件五)和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涉及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的村庄(附件五)的合村并城新型社区的控、修规编制,6月底前完成安置区的拆迁及到示范镇、示范社区或安置区的道路拆迁培土工作,8月底前启动安置区的建设,年底前完成示范社区或安置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四、启动和规划建设标准(一)启动标准1、新型社区的规划群众认可、上级批准。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工作计划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五年行动计

合村并城新型社区建设是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之一,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依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合村并城工作的指导意见》(郑政文[]25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一、五年行动计划
——20XX年,全市共计划启动合村并城新型社区105个(附件一、二、三、四),涉及241个行政村、
9。

6万户、37。

6万人。

二、工作目标
1、做好本县(市)区、管委会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的有关工作。

2、围绕落实好“四个合理”(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的统筹城乡任务、最
终实现“四个城市化”(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消费方式城市化)的目标,启动合村并城示范镇(以下简称示范镇)全镇域规划和起步区合村并城示范社区(以下简称示范社区)规划建设工作。

3、指导意见规定的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除合村并城示范镇之外的乡镇、办事处,原则上选择1—2个示范社区加快规划建设。

示范社区应主要结合涉及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村庄的合村并城社区和已有的合村并城省重点项目、现有合村并城试点。

4、抓紧做好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涉及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的村庄的合村并城新型社区规划建设
工作。

三、主要任务
5月底前完成10个合村并城示范镇(附件五)的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和58个示范社区(附件五)和两环十五放射、10条快速通道、生态廊道拆迁涉及合村并城工作范围内的村庄(附件五)的合村并城新型社区的控、修规编制,6月底前完成安置区的拆迁及到示范镇、示范社区或安置区的道路拆迁培土工作,8月底前启动安置区的建设,年底前完成示范社区或安置区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四、启动和规划建设标准
(一)启动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