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白叶枯、细条病(修改完)[精]
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种子期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秧田期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2.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5.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分叶期1.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6.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抽穗期1.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2.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高科)、烯肟菌胺(爱可).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8.穗枯病:三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水稻成株期茎基部得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
病原菌就是半知菌亚门得小球双曲孢与卷喙双曲孢。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得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得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得菌核.成熟后得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
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得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二、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部得一种细菌病害。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引起了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稻作生产非常重要。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
一、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生长期中后期发病。
病叶先后从叶叶缘边部向内和中心部分出现黄化和焦枯,形成一片片状,最终叶片干枯凋萎。
白叶枯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是防治白叶枯病的长期措施。
2.化学防治:利用杀菌剂进行防治,适用于病害初期和高发期。
3.田间清理:及时清理病叶、病残体,减少病害传播。
白叶枯病壳菌与白叶枯病症状相似,也是使水稻叶片出现明显的黄化和干枯凋萎的真菌病害。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整氮肥用量和施肥技术,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2.防治病害源头:在田间发现病害早期及时施用杀菌剂控制病害扩散。
三、水稻纹枯谷盗虫纹枯谷盗虫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生长点和心叶。
成虫和幼虫取食水稻的嫩叶、幼芽和心叶,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提高翻耕深度:利用机具等手段增加翻耕深度,破坏虫卵和幼虫的发育。
2.田间监测:及时监测害虫的变化情况,确定化学防治的时机。
3.化学防治: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采用灭虫剂进行防治,但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四、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以吸食叶汁为主。
在吸食水稻的叶汁过程中,还会导致水稻减产,黄疸病、矮秆等。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2.化学防治:在稻飞虱发生的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采用含氮气化物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田间清除野草、杂草,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的场所,合理施肥和调整施肥时间,增加水稻的免疫力,以上就是一些常见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同时应注意科学施肥和务农创收,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完整版)水稻病害图谱
(完整版)水稻病害图谱-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真菌性病害1、稻瘟病叶瘟大田症状,稻瘟病为害造成的白穗苗叶瘟褐点型苗叶瘟慢性型叶枕瘟苗叶瘟病斑连片枝梗瘟穗颈瘟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为重。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叶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以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1、采取“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防治措施。
即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健;2、孕穗破口期(即有5%左右穗出现时,一般2—3天)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当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以上、剑叶发病率的1%以上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喷药。
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
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3、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
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施用。
2、纹枯病纹枯病枯孕穗纹枯病包鞘叶鞘上不规则病斑纹枯病严重为害状纹枯病前期菌核纹枯病后期蜂窝状菌核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大发生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菌核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源。
早稻中后期和晚稻中前期是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盛期,尤以水稻抽穗前后最烈,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
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也是多肥茂盛嫩绿型病害。
水稻施肥多,生长茂盛嫩绿,天气多雨时,往往发生严重。
长期灌深水,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嫩绿徒长,田间郁闭、湿度增高,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展蔓延。
防治方法:1、采取“在插秧前消灭菌源,插秧后加强肥水管理,并结合发病初期防治,确保水稻倒三叶完好”的防治策略;2、每季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水稻四大病害
水稻四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以及白叶枯病是水稻的四大病害。
1、稻瘟病:水稻苗发病后,其基部变黑,上部变褐且卷缩而死,通常可以在病菌浸染前期,亩用三环唑50-75g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2、纹枯病:在叶片上会出现云纹状的病斑,若发病速度快,叶片会很快腐烂,通常可以用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
3、稻曲病:该病一般会对部分谷粒造成伤害,通常可以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 兑水37.5kg喷雾防治一、稻瘟病1、症状(1)在水稻苗上发病后,病苗的基部变成灰黑色,上部变成褐色并卷缩而死,而在湿度大的情况下,病部会出现大量灰黑色的霉层。
(2)在水稻叶片上发病后,叶片上会出现暗绿色的小斑,随后逐渐扩大为梭形斑,病斑的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外有淡黄色的晕圈,在潮湿的情况下,叶背有灰色的霉层。
2、如何防治(1)可以在病菌浸染前期,亩用三环唑50-75g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2)在叶瘟初发期以及进行早期预防的时候,每亩可以用富士一号乳油60-75ml兑水稀释1000倍喷洒防治。
二、纹枯病1、症状(1)叶片染病之后,会出现云纹状的病斑,边缘褪黄,若发病速度快,那么病斑呈污绿色且叶片很快就会腐烂。
(2)当穗颈部受害之后,颜色会变成污绿色,然后就会变成灰褐色且不能抽穗,秕谷量增多,千粒重下降。
2、如何防治(1)一般可以用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药剂防治纹枯病。
(2)平时需要加强栽培管理,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能施氮肥并合理的增施磷钾肥,以此来减轻病害。
三、稻曲病1、症状(1)稻曲病一般只发生穗部,会危害部分谷粒,在受害的谷粒内会形成菌丝块并日渐膨大,随后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的块状物,即孢子座。
(2)然后又包在内外颖的两侧,颜色呈黑绿色,在初期时,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然后破裂并散生墨绿色的粉末。
2、如何防治(1)在南方地区,一般可以选择汕优36等抗病品种,而在北方地区,一般可以选择辽粳10号等发病轻的品种。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水稻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水稻种植至关重要。
一、病虫害的分类(一)病害1、稻瘟病:俗称白叶枯,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和拔节期。
果实扁平,无籽或少籽,严重的话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2、稻纹枯病:主要出现在水稻成熟期,以及秋季收获后。
病害部位为叶片,病斑呈现棕黑色直线状,受害严重可致全株死亡。
3、稻瘟病:病害多出现在秋季收获后,初期病斑呈现黄绿色,后期会变成深褐色,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
4、白叶枯病:一般出现在稻苗期,叶片上呈现白色细状条带,长时间影响可致全株脱落和枯萎。
(二)虫害1、稻飞虱:主要在稻株的下部寄生,会吸食水稻汁液,使植株减弱,严重时呈现枯黄色,并导致大面积减产。
2、白背飞虱:俗称灰飞虱,本身对水稻损害较小,但是它会把病菌传播到水稻上,导致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
3、稻螟:主要在拔节期、灌浆期、子粒饱满期出现,其幼虫进食叶片内部,影响叶片功能,甚至导致水稻吸收养分减少和减产。
二、防治技术(一)病害防治技术1、选择病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2、施用化学药物:如50%净嗪、50%浸种龙3、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病斑、杂草等4、科学旋作种植,避免连作(二)虫害防治技术1、采用生物防治法:如放养寄生蜂,以吞噬卵、幼虫等方式对虫害进行防治2、采用物理方法,如在田间设置黄板、灯光、陷阱等,诱虫而捕获3、施用生物农药:如噻虫嗪等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
4、定期深翻田地,摧毁虫害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施需要依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科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从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同时,也需要坚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环保农药和生物防治三种手段,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精选)水稻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txt再过几十年,咱们来相会,送到火化场,全数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熟悉谁,全数送到农村做化肥。
种子处置剂:一、恶苗病: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
二、稻瘟病:苯噻硫氰、稻瘟酯-福美双。
3、白叶枯病:石灰水、乙蒜素。
秧田期一、绵腐、立枯病:敌磺钠、恶霉灵、甲霜灵。
二、白叶枯、细条病: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五、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分蘖期一、稻瘟病:三环唑、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二、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五、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抽穗期一、稻瘟病:三环唑、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二、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五、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六、稻曲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7、白叶枯、细条病:络氨铜、叶枯唑。
八、穗枯病:三环唑、三唑酮。
编辑本段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稻黑色菌核秆腐病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
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臭,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
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防治方式应以增强肥水治理为主,结合治虫防病,辅以适时喷药。
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
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黄单胞稻致病变种。
病菌从根、茎、叶部的伤口或水孔侵入稻体,在维管制的导管中繁衍危害。
最新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种子期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恶霉灵、门神、咪鲜胺、多菌灵、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井冈霉素、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秧田期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2.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丁硫克百威。
分叶期1.稻瘟病:门神、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井冈霉素、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6.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抽穗期1.稻瘟病:三环唑、氟硅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
2.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嘧菌酯、恶霜嘧铜菌酯(高科)、烯肟菌胺(爱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毒死蜱。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氟硅唑咪鲜胺、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
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
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水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及生理性枯黄的识别
小粒轻,秕谷增加,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 60%以上。由于
2. 白叶枯病与生理性枯黄的简易区别
此病容易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和生理性枯
①在病斑的病健交界处剪下 1 小块叶片,放在载玻
黄混淆,造成误诊,为此,笔者特意介绍识别方法如下:
片上,滴上 1 滴清水,上面再放 1 载玻片夹紧,对光透视,
1. 白叶枯病的发病症状
根部和基部伤口侵入。
病斑形状
长条状病斑,病部不透明,不是水渍状。 断续短条状病斑,半透明,水渍状。
发生部位
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沿叶缘和主脉扩展。 可从叶片的任何部位发生,不限于叶尖或叶缘。
菌脓
湿度很高时才产生蜜黄色鱼子状菌脓。 干燥条件下也可产生小而多的蜡黄色菌脓。
叶片枯死程度 发病后随即引起枯死或凋萎。
显著差异水平;所有药剂处理对小麦后期纹枯病的发病 以预防。对因施肥不当引起的枯黄,可采用测土配方科学
率及病情指数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 3 个敌委丹混剂的 施肥解决。对早稻生长前期因发生冷害引起的枯黄,要加
防效相对较好。
强田间管理,浅水灌溉,及时露田、晒田,增施磷、钾肥等,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 促进禾苗早生快发。
植物医院
E- mail:kxzyhhn@ 电话:010- 68152422
本栏编辑:黄华宁
水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及生理性枯黄的识别
吴政元
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少数感
前 3 种类型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或有露水时,病部表
病品种受害较重。水稻感染了白叶枯病后,粒。
约 1 分钟后,如有云雾状混浊液从切口涌出,表明该病为
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水稻秧苗期开始至 白叶枯病。
水稻细条病,附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细条病,附症状及防治方法由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所引起的并发生在水稻上的病害便是水稻细条病,也被叫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该病多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除此之外,偏施氮肥、迟施氮肥、深灌、串灌、漫灌等原因也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在发病之后不仅会增加秕粒的数量,而且还会影响水稻抽穗灌浆并造成减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情进一步蔓延。
一、水稻细条病1、定义(1)水稻细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所引起的并发生在水稻上的一种病害。
(2)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在发病后,秕粒会增多,而在危害严重时会影响水稻抽穗灌浆,甚至造成减产。
2、发生的条件(1)气候不良:该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最易发生流行,而在遭遇台风、暴雨、洪涝等不良气候之后,叶片上就容易有伤口,病菌便会趁机侵入并传播,使得该病爆发。
(2)种子带菌:若种子本身就带菌的话,也容易发生该病。
(3)田间管理不当:深灌、串灌、漫灌、偏施以及迟施氮肥等原因都利于病害的发生。
二、水稻细条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症状(1)在刚开始发病时,可在叶片上看见褐色、水渍状的小斑点,呈透明状,随后病斑便会沿着叶脉扩展,并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的细条斑,而且在上面能够看见许多露珠状的菌脓,颜色为蜜黄色。
(2)在发生严重时,条斑会合并在一起变成大块的枯死斑块,即使是在干燥的环境中,也可以在病斑上看见蜜黄色的菌脓,菌脓色深量多且不容易脱落。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在施肥的时候,需要合理的配合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基肥一般应以有机肥为主,在水稻生长后期需要慎用氮肥,平时还需要将田边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严防秧苗淹水,以此来减轻病害。
②需要培育抗病良种并淘汰感病品种,同时还要禁止从疫情发生区进行调种、换种,避免种子带菌。
(2)药剂防治①在播种前,用85%三氯异氰脲酸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随后洗净药液并催芽播种。
②一般可以用14%胶胺铜水剂500倍液、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25.9%植保灵水剂7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水稻病虫害图谱(高清完全版)
水稻病虫害图谱(高清完全版)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
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水稻常见病害1、恶苗病由半知菌亚门串珠镰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本田期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
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
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
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
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2、稻瘟病由半知菌亚门灰梨孢属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1、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2、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水稻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都受到各种病虫的严重威胁,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的有三虫四病,即: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
此外还有稻蝽蟓、粘虫、稻管蓟马、稻曲病等多种病虫,鼠害、草害、螺害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
一、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一)水稻稻瘟病1、稻瘟病发生在水稻的部位及其症状: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从秧苗到抽穗结实都会受害。
因病菌侵害水稻的部位和生育期不同,症状表现有如下几种:(1)苗瘟:用带病种子播种,种子发芽不久就会发病,病菌侵染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水渍状病斑,使幼苗卷缩枯死,严重时成团枯死,状如火烧。
(2)叶瘟:在本田稻株叶片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病斑。
急性型病斑:病斑暗绿色圆形或椭圆形,或呈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上密生灰绿色霉层,这常是叶瘟流行的先兆。
慢性型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棱形或长棱形,病斑两端有一条褐色纵线,称为坏死线。
天气潮湿时,病斑也可以产生青灰色的霉层。
(3)节瘟:病斑初期在节上产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围绕全节变黑、干枯、下陷,最后全节腐烂,折断倒伏。
(4)穗颈瘟:发生在穗颈节上,病斑灰黑色或淡褐色。
发病早而严重的全穗变白,极象螟虫为害的白穗,发病迟的可使谷粒不饱满,影响产量。
此外,在枝梗上和谷粒上也会发生枝梗瘟和谷粒瘟。
一般气温在24~28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叶片上有水珠,阴雨连绵,雾多露重,最适宜病菌产生孢子和侵入为害,在水稻的一生中,以秧苗四叶期、分蘖期和抽穗始期最易发病。
2、稻瘟病的防治:(一)农业防治:(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选用高产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如目前推广的II优128、博二优15、粤丰占等新品种,丰产性能好,米质优又抗稻瘟病。
而七桂早、糯稻等品种较感病。
(2)加强栽培管理,提倡多施有机肥料,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 水稻病虫害主要有哪些
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水稻病虫害主要有哪些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是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农作物品种之一。
能否有效防治病虫害是种植水稻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本文谈谈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水稻病虫害主要有哪些。
一、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水稻三大病害是指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稻瘟病: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造成白穗以致绝产;防治本病:可每亩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喷雾。
白叶枯病:病株叶尖和边缘会出现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出现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防治办法:用20%叶枯唑粉剂梅亩100g稀释成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水剂稀释80-100倍液,能有效遏制白叶枯病的蔓延。
纹枯病:病株近水面会呈暗绿色斑点,后扩大呈云纹形,呈灰绿色,水稻不能抽穗,粒重下降。
防治办法: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毫升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对水50千克对稻株中下部均匀喷雾,隔7天再防治1次。
二、水稻的主要病害有哪些1、水稻苗床期的主要病害水稻苗床期的主要病害是绵腐病。
低温时水稻容易发生绵腐病。
得了绵腐病的水稻,胚乳中的营养会被大量消耗,不可能生长为壮苗。
防止绵腐病的诀窍是一定要在播种后浇水前,使用氢氧化铜,三乙磷酸铝防治绵腐病。
2、水稻分蘖期的病害水稻返青分蘖期时,水稻会吸收大量氮元素,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植株的各个器官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主要的疾病是纹枯病。
3、水稻拔节期的主要病害水稻拔节期时,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虫害是二、三化螟与稻苞虫。
这两种害虫会造成稻谷空瘪,稻穗发白,严重影响产量。
这个时期的病害则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稻穗破口期前的 5-7 天,使用传统药剂稻瘟灵以及吡唑嘧菌酯,效果都会不错。
三、水稻的主要虫害二化螟:插秧后5-7天,结合追肥每亩撒施3.6%杀虫双粒剂1.5-2.0千克。
水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及生理性枯黄的识别
水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及生理性枯黄的识别作者:吴政元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11期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县发生比较普遍,少数感病品种受害较重。
水稻感染了白叶枯病后,稻叶枯焦,穗小粒轻,秕谷增加,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
由于此病容易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和生理性枯黄混淆,造成误诊,为此,笔者特意介绍识别方法如下:1. 白叶枯病的发病症状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水稻秧苗期开始至抽穗期都会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抽穗前后出现严重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4种:①叶缘型。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线状短斑,后沿叶片两边扩展,呈波状纹的长条状病斑。
②中脉型。
先在叶片的中脉部分发病,沿中脉上下扩展,中脉两侧的叶片仍保持绿色,有的半边叶片全部枯死。
③青枯型。
在稻叶生长嫩绿,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时,或致病力很强的菌株侵染感病品种时出现,叶片迅速脱水、干燥、扭曲呈青枯型。
④凋萎型。
常在秧苗移栽后3~4周内发生,先是稻苗上部第一、二片叶开始凋萎,继而发展到其他叶片,并向其他分蘖扩展,最后整株甚至成丛凋萎,迅速失水枯死。
初看似螟虫造成的枯心,但被害株无虫蛀孔,用手压基部切口,可见黄色菌脓溢出,并有臭味。
发病轻的只有1、2个分蘖呈凋萎症状,不久转为黄色枯叶型。
前3种类型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或有露水时,病部表面均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溢出,干燥后凝集成鱼子状颗粒。
2. 白叶枯病与生理性枯黄的简易区别①在病斑的病健交界处剪下1小块叶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1滴清水,上面再放1载玻片夹紧,对光透视,约1分钟后,如有云雾状混浊液从切口涌出,表明该病为白叶枯病。
②剪取1段长约6厘米的病叶,插入湿砂中加盖保湿1昼夜,上端切口如有淡黄色混浊的小珠溢出,即为白叶枯病。
3. 白叶枯病与细条病的区别(见下表)4. 病害防治方法①白叶枯病和细条病的防治。
目测全田,当发现少量病叶或有发病中心时,应及时施药。
可亩用25%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20克+绿叶基因2包(或乐万家1包),或叶青灵70克+硕丰“481”1包(或喷施宝1支),对水30千克喷雾。
农业植物病理学:稻白叶枯病与细条病
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 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 黄褐色纤细条斑,大小(0.5~ 1)mm×(3~5)mm,呈油渍状半透 明。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许多细小 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 易脱落。严重时,病斑增多相互愈 合,局部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 色斑块,外观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 但对光检查,仍可看出是由许多半 透明的小条斑融合而成的。发病严 重时,叶片卷曲,稻株矮缩
症症状状
• 1.苗期症状 • 2.成株期症状 • a.叶缘型 • b.急性型 • c.凋萎型 • d.黄化型
• 苗期症状
• 由带病种子育成的秧苗,以及病菌自幼苗,胚根的伤口 或从苗叶的水孔侵染的秧苗,在早、中稻秧田中,由于 温度低,菌量少,病情发展缓慢,一般并不表现症状。 把带菌苗移栽到本田后,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表现出症 状,成为本田的发病中心。在双季晚稻田中则常可直接 看到病苗,病斑多发生于中、下部叶片的尖端和边缘, 初呈狭小短条状,黄褐色,后扩展成长条斑,与成株期 症状相似。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侵入
病菌主要从水孔及伤口入侵。
叶片症状区别
病斑典型症状是从叶尖或叶缘 呈现长条形枯斑;病健交界明 显,呈波纹状,急剧发生时病 斑呈开水烫漂过的灰绿色,最 后枯白卷曲,远望病田一片苍 白色。早露未干时,在病斑边 缘或叶尖吐出淡黄色黏手的细 菌溢,干后容易掉落
病菌主要从气孔及伤口入侵。
生理生化特性
相同点:病菌均为好气性,呼吸型代谢。生长最适合的碳源 为蔗糖,氮源为谷氨酸。发育温度为5~40℃,最适温度是 25~32℃,无胶膜细菌致死温度为53℃10min,有胶膜细菌致 死温度为57℃10min。生长PH4~8,最适PH为6.5~7。
不同点:细菌性条斑病菌水解明胶和淀粉能力较强,生长快 ;在2%葡萄糖和20mg/L青霉素基质上均能正常生长,而稻白 叶枯病菌则相反。
水稻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现根 据笔者 多年 研究 和有 关资料 ,将其 发生 和 防治方 法
总结后 ,供参 考 。
1稻瘟 病发生 及 防治
1 1 稻 瘟 病 发 生 。 稻 瘟 病 又 称 稻 热 病 、 火 烧 瘟 、 叩 头 1 .
瘟 ,是世 界性真 菌病害 。主要危 害 叶片 、茎 秆、穗部 因
为 危 害 时 期 、 部 位 不 同分 为 苗 瘟 、 叶 瘟 、节 瘟 、穗 茎 瘟 、
绕节扩展 ,使 整个节 部 变黑腐 烂 ,干 燥时病 部 易横裂 折
断,发 生早的形 成枯 白穗 , 雨季 、空气 潮湿 时长 出灰 绿 色霉 层 ,可引起 病 叶枯 死和穗 茎瘟 。穗 茎瘟 ( 梗瘟 )发 枝 生在穗茎 部和 小穗 枝梗上 ,初形 成褐 色小 点 ,扩展后 使 穗 茎部 变褐 ,也造 成枯 白穗 。发 病迟 米粒 不饱满 ,米质
3 白叶枯病 发生 及防治
3 1 白叶 枯 病 发 生 。 白叶 枯 病 又 称 白叶 瘟 、 茅 草 瘟 、地 .
色 ,湿度大 时病斑 上产 生青灰色 霉层 ,严 重的卷缩 枯死 。
叶瘟 在整 个 生育 期都 能 发生 , 分 蘖至 拨节 期 危 害较 重 。
节 瘟 常 在 抽 穗 后 发 生 , 初 在 稻 节 上 产 生 褐 色 小 点 , 后 渐
谷 粒瘟 。苗 瘟多 发生在 3叶前 ,主 要 由种子带 菌所 致,3 叶期前病 苗基部 灰黑色 枯死 ,无 明显病 斑 。3叶期后病 苗 叶片病 斑呈 短纺锤 形 、菱形 或 不规则 形 小斑 ,灰 绿或 褐
4 g 粗水 喷 雾 。危 害重 时 ,隔 7~1 喷 雾 1次 。 5 , k d再 0
差 。谷粒 瘟 多产 生褐色椭 圆形 或 不规 则型斑 ,可使 稻谷
抓好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 杀菌剂,以防止病菌产生 抗药性。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菌
施用含有拮抗菌的生物肥料,如 芽孢杆菌、假丝酵母等,可降低
白叶枯病的发病率。
增加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 草蛉等,以控制病害的繁殖和蔓
延。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用井 冈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杀菌剂 进行喷雾,对白叶枯病有较好的
品质下降
这两种病害会使稻米品质 下降,如出现碎米、垩白 米等现象,影响稻米的市 场价值。
传播速度快
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可以通 过风雨、昆虫等传播,一 旦发病,很容易在短时间 内扩散到整个稻田。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防 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对于保障我国粮 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 展,病斑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或灰白色,病斑边缘有深褐 色线条。叶片最后变成枯白色或黄褐色,远看稻田一片枯白 。
水稻细条病的病因及症状
病因
水稻细条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主要寄生在水稻植株上,通过昆虫传播,感 染水稻叶片和茎秆,引起叶片和茎秆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条纹。
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使用说明配制药液,确 保防治效果。
防治建议的提
1 2
加强病情监测
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控制。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水稻白叶枯 病、细条病的认识和防治技能。
3
完善防治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确保防治措施 的全面落实。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毒素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毒素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白叶枯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
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和秆部。
致病机理:
1. 初侵染:水稻白叶枯菌通过吸附在水稻根部的菌丝或菌核形成营养
器官,从而进入植物体内。
初侵染通常发生在水稻幼苗的地下部分。
2. 快速侵染:病菌利用特殊的鞭毛,以及菌丝和菌核的分生孢子形成
快速侵染结构,通过水稻体内组织的壁松动器等物质,快速地侵入水
稻植株的根系内,随后进入茎部。
3. 传输:病菌经由茎内分生孢子传输,进一步侵害水稻叶片。
茎内侵
染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受害程度,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
养吸收。
毒素:
水稻白叶枯菌产生多种毒素,其中包括多糖以及一些酸性代谢产物。
这些毒素对水稻植株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破坏,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细胞代谢异常,造成水稻植株的白叶枯病症状。
此外,这些毒素还可
以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进一步加重病害的程度。
总结: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白叶枯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通
过侵染水稻的根系和茎部,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导致水稻的白叶枯病
症状。
病菌还产生一些毒素,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抓好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
抓好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
进入8月份以来,陇川县降雨增多,气温高,湿度大,时晴时雨的气候情况突出,给水稻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大部分水稻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期,也是水稻最容易感病的时期,8月3日至5日,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对全县的水稻进行调查,细条病、白叶枯病已有发生,发生面积800亩,病田率4%,病株率15%,属中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往年,叶瘟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高达1.2万亩,病田率60%,病叶率23%,叶瘟的大面积发生为穗颈稻瘟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根据目前田间发病实况,结合历年发病情况及我县8月中下旬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月中下旬我县细条病、白叶枯病,将有继续扩大蔓延加重危害的趋势,穗颈稻瘟为中等偏重发生,病害的发生对我县的水稻后期的安全生长十分不利,如不及时防治,将对今年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鉴于当前病害发生情况,为确实抓好防治工作,确保我县水稻后期安全生长,提出以下防治建议:
1、各乡镇农技站要高度重视当前“三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病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水稻病害防治工作做为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深入田间地头,加强防治技术的现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和到户率,把病害控制在初发阶段。
2、加强田间管理,控氮增钾,适时晒田,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3、利用晴天间隙,抓住当前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
白叶枯病防治对象田为:水淹田、高肥田、历年发病重的田;穗颈稻瘟防治对象田为:历年发病重的田、偏施氮肥的田块、叶瘟发生重的田块和邻近的田块。
4、推荐使用药剂:细条病、白叶枯病每亩用溃枯宁30克或叶枯宁60克兑水45公斤喷雾;稻瘟病每亩用新克瘟散或富士一号10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穗颈稻瘟的关键时期是水稻破肚达到5%的时候。
识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附图)以及防治措施
识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附图)以及防治措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细条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枯黄变红,远看似火烧,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空壳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脆,食味差。
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损失50~70%。
细条病的病菌主要从水稻叶片的气孔和伤口侵入,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半透明的水渍状短条,逐渐扩大成长条状。
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常有大量的黄色水珠状菌脓,干燥时,菌脓少而干硬,不易脱落。
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甚至枯死。
此病的病菌主要在病种、病稻草中越冬,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祸根。
病菌还可借风、雨传播蔓延。
品种抗性差、氮肥施用过多过迟容易诱发此病。
小编认为防治水稻细条病,必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要杜绝菌源细条病的菌源来自种子、稻草。
因此,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严禁病区的种子调运出境,发病田的稻草要作燃料予以烧毁,以减少菌源。
2.选用抗病良种,进行种子消毒因地制宜,选用抗性较强的良种种植。
种子用300倍的强氯精药液消毒。
方法是: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小时,然后放入药液中浸12小时,晚稻种子捞起洗净后催芽,早稻种子再用清水补浸12小时后催芽,以减轻病情。
3.合理施肥管水避免偏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实行配方施肥。
适时烤田,降低田间湿度。
在水的管理上应做到“自立门户,排灌分家”。
4.药剂防治水稻发病后应立即施药控制发病中心,中心周围田块要施药保护。
主要农药品种有:①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掺水50公斤喷雾;②20%克菌壮粉剂每亩75克,掺水50公斤喷雾;③3%金柱霉素每亩150克,掺水50公斤喷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流行趋势预测 在品种感病和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白叶枯 病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六、防治
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 抓住秧苗防治这一关键,结合肥、水管理,辅以 药剂防治。 • 1. 严格检疫,杜绝种子传病。 • 2. 选用抗病品种:转Xa21基因水稻 • 3. 培育无病壮秧:选择无病种子,在上年未发病 的田块育秧。清理病稻草,消除初侵染源。 • 4. 加强水肥管理:科学用水,科学施肥。 • 5. 药剂防治:种子消毒,生长期药剂防治。
病菌在导管内大量繁殖,引起典型叶枯症状。 • 病菌随风雨、流水、昆虫活动及、发病因素
白叶枯病发生流行与水稻品种抗病性、病菌致病性、 气候因素和栽培措施密切相关。
1.水稻品种抗病性:不同类型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 般糯稻抗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同一品种分 蘖期以前较抗病,孕穗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3.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中稻为主的地区和早、中、 晚稻混栽地区易于造成流行。纯双季稻区发病较 轻。氮肥使用过多或过迟,或绿肥埋青过多,抗 病力减弱。田水漫灌、串灌可促使病害扩展与蔓 延。
五、流行预测
• 水稻在孕穗期至抽穗期最易感病。在植株易感病期间,如 果田间菌量大、水稻抗病性差、气候条件适宜,就会导致 病害流行。
水稻白叶枯病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 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 种细菌病害。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发现。在欧洲、 非洲、美洲、亚洲都有发生,而以日本、印度、 我国发生较重。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水稻种植业的重大威胁。
• 在我国,该病害1950年首先在南京郊区发现, 随后随种子调运,病区不断扩大,目前除新疆 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生,以华南、华中和 华东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
• 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5~32℃。 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 (10min),在有 胶膜保护下为57℃(10min)。病菌最适Ph 6.5- 7.0。
病菌的致病型:
• 不同菌株对不同品种致病性有差异。 • 根据在IR26、Java14、南粳15、Tetep和金刚30 5
个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我国白叶枯病菌分为 Ⅰ~Ⅶ7个致病型。 • 长江流域以北以Ⅱ型和Ⅰ型为主,长江流域以Ⅱ 型和Ⅳ型为主,南方稻区以Ⅳ型最多,广东和福 建还有少量Ⅴ型菌。
• 寄主范围:主要侵染水稻,还可侵染茭白和
一些禾本科杂草。李氏禾、鞘糠草、秕壳草、 雀稗、马唐、狗尾草
三、病害循环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 (1)带菌谷种:干燥条件下可存活8-10个月。 • (2)病稻草和稻桩:干燥条件下可存活7个月。 • (3)再生稻及自生稻苗:热带稻区 • (4)杂草:李氏禾、鞘糠草、秕壳草、雀稗、
• 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秕谷增加,米质下降, 一般减产10~30%,严重可达50%以上,个 别田块甚至可以绝产。
一、症状
• 白叶枯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 叶片,叶鞘和主茎也可发病,以孕穗期发病最 重。
• 由于环境条件、品种抗性和侵染部位的不同, 病害症状有不同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 型、凋萎型和黄叶型。
Ⅱ型菌、 广东 Ⅳ型菌、
Ⅴ型菌
43.4
Ⅳ型菌、O 湖北 型菌、Ⅱ
型菌
77.8
主栽品种抗病 品种比例(%) 抗Ⅱ型菌:81.8 抗Ⅳ型菌:36.4 抗Ⅴ型菌: 5
抗Ⅱ型菌:50.3 抗Ⅳ型菌:4.1
• 噬菌体: 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上的病毒。对
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一性和稳定性。对菌系划 分、带菌检测、病害预测有一定作用。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
致病型
0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金刚30 R S S S S S S S
在鉴别品种上的反应
Tetep 南粳15 Java14
R
R
R
R
R
R
S
R
R
S
S
R
S
S
S
S
R
R
R
S
R
R
S
S
IR26 R R R R R S R R
白叶枯病优势菌系及主栽品种抗性监测结果
稻区
优势菌系
所占比例 (%)
科学用水:
• 白叶枯病的发生发展与水关系密切,深灌、漫 灌、串灌和大水涝淹有利于白叶枯病流行。适 时适度晒田对控制病害尤其重要。
• 管水:前期浅水、中期晒田、后期湿润。返青 养苗水(2~4cm深),分蘖泥水, 苗足放干 水(即晒田) ,孕扬花不断水。
晒田标准:“田边有裂,新根露白,叶色褪淡, 脚踩不陷”。晒田过度,水稻瘦弱、病害会加 重发生。
1.叶枯型:
• 典型症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 绿色水浸状条斑,随后沿叶缘或中脉发展形成 波纹状长条斑,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可扩展 至叶片基部或叶鞘。
• 病斑从黄褐色最终转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远看 一片白色,因此称作白叶枯病。
• 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二、病原物
马唐、狗尾草、紫云英等均被证明可带菌起越冬 和传播作用。 • 病种和病草为主要初侵染源。新病区以带菌种子 传病为主,老病区以稻草传病为主。
2.传播和侵染
• 越冬病菌随水流传播至稻苗。 • 从基部叶鞘气孔或根部伤口侵入时,病菌可在维
管束中大量繁殖,引起系统侵染而表现凋萎症状。 • 病菌一般从叶片水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通常
• 植株叶片窄挺、C/N比高的品种抗性强,水孔多而大 的品种易感病。
• 抗性遗传多为显性。目前已鉴定命名的抗病基因21个, Xa1和Xa21已克隆。
2.气象因素:一般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80% 以上发病最盛,22 ℃以下或33 ℃以上病害受抑 制。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特别是 暴雨和台风及洪涝易引起病害爆发流行。
• 稻黄单胞杆菌水稻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细菌。
•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单鞭。革兰氏阴性。好气 性。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呈密黄色或淡黄色, 圆滑。
• 不水解淀粉和明胶,能使石蕊牛乳变红,但不 凝固。能利用蔗糖、葡萄糖、木糖和乳糖发酵 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