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合集下载

介绍中国美食作文

介绍中国美食作文

介绍中国美食作文中国美食作文。

中国是一个美食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特色美食。

中国美食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口味多样,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中国美食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的色彩、香味、口感和造型都被认为是重要的。

比如,北京烤鸭的皮脆肉嫩,香味扑鼻;四川火锅的麻辣鲜香,让人垂涎欲滴;广东点心的精致造型,吃起来口感丰富。

这些美食都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美食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北方的食物偏重面食,如饺子、面条、包子等,以及烤制的食物如烤鸭、烤羊肉等;而南方的食物则以米饭、粽子、粥等为主,以及清蒸、煮、炖等烹饪方式。

此外,中国的美食还有着丰富的海鲜文化,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如湖南的辣子鸡、四川的麻辣香锅、广东的烧腊等,每一种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特色。

中国美食的传统也体现在节庆食品上。

比如春节时吃饺子、元宵;端午节时吃粽子;中秋节时吃月饼等。

这些传统美食不仅在口味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中国美食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讲究“一菜一酒”,不同的菜肴搭配不同的酒类,以达到更好的口感和味觉享受。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功效,如绿茶清热解毒、红茶提神醒脑等,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中国美食以其丰富多样的口味、独特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节庆食品和饮食习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

希望中国美食能够继续传承发扬,让更多的人们能够品尝到这份美味和文化的魅力。

《中餐认知作业设计方案-餐饮服务与管理》

《中餐认知作业设计方案-餐饮服务与管理》

《中餐认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中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进修中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味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中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中餐认知水平,设计了本次作业。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餐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 培养学生对中餐的兴趣和热爱;3. 提高学生的中餐品尝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1. 任务一:中餐文化知识问答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一些关于中餐文化的问题,包括中餐的起源、发展历史、代表性菜肴等。

2. 任务二:中餐菜肴制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中餐菜肴进行制作,要求按照传统做法和配方进行制作,并展示制作过程和成品。

3. 任务三:中餐菜肴品尝评判学生品尝其他组制作的菜肴,并进行评判,包括口感、味道、外观等方面的评判,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4. 任务四:中餐文化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形式展示中餐文化的特点、魅力和影响,向同砚们介绍中餐的饮食文化。

四、作业要求1. 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不得缺席;2. 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3. 作业要求简洁明了,内容丰富有趣;4. 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要求按时完成。

五、评分标准1. 知识问答得分:准确性、完备性;2. 菜肴制作得分:原汁原味、口感曲直;3. 品尝评判得分:客观、具体、建设性;4. 文化展示得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高。

六、作业总结通过这次作业,学生不仅对中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中餐品尝和鉴赏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进修中,能够继续保持对中餐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美食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中国饮食文化(一)一.单选题1、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

A.《随园食单》B.《食疗本草》C.《千金要方》D.《备急千金要方》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A.清B.明C.宋D.元3、下列不属于淮扬菜的是()。

A.叫花鸡B.虾仁锅巴C.炸蛎黄D.三套鸭4、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

A.《吕氏春秋本味篇》B.《食珍录》C.《随园食单》D.《千金要方》5、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

A.红烧全狗B.红煨鱼翅C.麻辣子鸡D.七星丸6、宫廷菜南味以金陵()鄞都为代表。

A.临安B.广州C.开封D.长安7、“驴打滚”是()的著名风味小吃。

A.天津B.北京C.山东D.陕西8、()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A.朝鲜族B.满族C.土家族D.维吾尔族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菜的饮食原则A.谭家菜B.孔府菜C.随园菜D.红楼菜10、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回族D.藏族11、()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A.蒙古族B.傣族C.回族D.壮族12、()族嗜食白煮猪肉A.满族B.藏族C.朝鲜族D.回族13、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

A.素菜B.地方风味菜C.宫廷菜D.少数民族菜14、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A.《皇帝内经》B.《千金要方》C.《饮膳正要》D.《本草纲目》15、()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A.鲁菜B.川菜C.淮扬菜D.粤菜16、()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A.皖菜B.沪菜C.京菜D.豫菜17、()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A.川菜B.浙菜C.粤菜D.淮扬菜18、宫廷菜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代表。

A.天津B.大同C.沈阳D.杭州19、()菜是我国最著名、最典型的官府名菜。

A.孔府菜B.谭家菜C.随园菜D.红楼菜20、()菜常用辣椒、熏辣制品多,口味偏重辣酸,讲究实惠。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珍贵、可亲近的文化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饮食文化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功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首先,饮食文化表现为食物的概念,中国有着完整的食物文化系统。

食物的质量是根据营养的不同而不同的,每个种类的食物提供了不同的营养素,这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饮食文化还体现在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上,如蒸、煮、炒、炸、烤、拌、煎、炖等。

这些烹饪方法使食物更加健康、美味、可口,有助于保持和提高人体的营养水平。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还体现在饮食礼仪上。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吃饭、喝酒以及行礼节等礼仪,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家庭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通常会在一起分享一顿美食,能够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从而将家庭联系在一起。

最后,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一,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也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有很多古旧的饮食传统,比如中国传统的米饭文化,米饭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团结、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并且今天,米饭文化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和精神,深受新一代的中国人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饮食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表现在食物的概念上,还体现在烹饪方式、饮食礼仪以及家庭联系上,它不仅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之一,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饮食文化申论作文

饮食文化申论作文

饮食文化申论作文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根源和演变,还展示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饮食文化不仅仅关乎人们的口腹之欲,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首先,饮食文化是传承和延续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这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饮食文化几乎与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古代的饮茶文化、四季美食到现代的火锅、熏鱼等特色菜肴,都是时代变迁中饮食文化的传承。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提升,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次,饮食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特色。

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因地制宜地选材烹制菜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例如,四川菜以麻辣味闻名于世,江浙菜则以清淡细腻而著称。

这些特色菜肴多半经历了历史的磨砺和人们的智慧积累,成为了一道道代表地区特色的独具魅力的美食。

再者,饮食文化是人们社交交际和情感表达的媒介之一。

人们经常通过宴请亲友、吃饭聚餐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和维系人际关系。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宴请,餐桌上的美食往往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这样的交流中,不仅可品味食物的美味,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的加深。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历
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情感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自己的饮食文化,同时也要学习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共同推动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6页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6页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6页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夏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朝代不断融合,形成了现在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广泛涉及到餐桌礼仪、食材搭配、烹调技法等方面。

在中国,餐桌礼仪极为重要。

从餐具的摆放到宴席的讲究,都深深地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

另外,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调味料的搭配及烹饪技法更是讲究的,这也成为了中国烹调技术的一部分。

中国的食品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文化背景产生独特的食品文化,如川菜、粤菜、鲁菜、苏菜等等。

这些不同的地域美食都有它独特的口味和特点,反映了当地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

除了不同地域的美食,中国的食品文化还包括万物皆可食的文化观念。

例如,燕窝、鲍鱼、鱼翅等海鲜美食,以及蛇、甲鱼等“滋补品”,在中国菜肴中司空见惯。

此外,中国的卤菜、熏腌食品和精致点心等,均反映出中国厨师独到的烹饪技艺。

这些食品品种广泛、造型美观、味道独特,极具艺术性和文化性,既可满足味蕾,亦可赏心悦目。

例如,每年春节期间,林林总总的传统小吃如饺子、汤圆、糖画等,都是中国食品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与医学浓厚相关。

中医追求食物的“阴阳平衡”,药膳、养生汤等都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代表元素。

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多彩,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中,饮食习俗及礼仪规范、不同地域的美食、用料讲究的烹调技艺、具有文化性的食品等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需求,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精髓。

中国食物文化作文

中国食物文化作文

中国食物文化作文
哎呀呀,中国的食物文化可太有意思啦!
嘿呀,每次吃饭的时候我都特别开心。

中国有那么那么多好吃的,数都数不过来呢。

比如那香香的饺子,哈哈,我最喜欢吃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啦,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味,嘿嘿,好吃得不得了。

还有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哎呀,甜甜的,每次元宵节的时候都能吃到。

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菜呢,像糖醋排骨,酸酸甜甜的,嘿呀,我能吃好多块。

还有宫保鸡丁,那味道,啧啧啧。

中国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特色美食呢。

四川有辣辣的火锅,哎呀,看着那红红的汤就觉得好刺激呀。

广东有美味的肠粉,嘿嘿,滑溜溜的。

而且呀,我们吃饭还有好多讲究呢。

过年的时候要吃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可热闹啦,哈哈。

中国食物文化真的好神奇呀,我好喜欢呀,嘿呀!我以后一定要尝遍所有的美食,嘿嘿嘿。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通用25篇)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通用25篇)

饮食文化的作文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通用25篇)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饮食文化的作文篇1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五千余年,可谓是灿烂辉煌,如若繁星。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饮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从神农氏开始至今,五千余年来,中国人一直强调药食同源的道理,而神农尝百草正是药食同源的最早见证。

中国的饮食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我国从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

第三,讲究美感。

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

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第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华传统美食作文

中华传统美食作文

中华传统美食作文中华传统美食作文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也源远流长。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欢迎阅读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作文篇一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食,大若天地。

我们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从食物中获取的,大地万物的生灵全部都要靠食物来补充能量,获取营养,维持生命。

再看这部《闲话中国人》,开头第一炮便是在大谈“饮食”。

中国的饮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传统文化了。

由此可看出,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占地位之重。

外国人重于情趣,中国人则重于饮食。

中国人既然能以食为天,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世界上还有比天大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中国人甚至认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认为不管任何事都能用“吃”来解决。

这就是现代中国人对千百万年前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的认识,这也是书中所说的“泛食主义”。

说到这“泛食主义”,它也包含在饮食文化内,只不过是口语上通过文字来表达的。

就像是说人就叫“人口”;谋生就叫“糊口”;职业和工作就叫“饭碗”。

干什么工作就吃什么饭,就像书中所说的:“修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

”总而言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切都与“吃”扯得上边。

饮食,说白了也就是吃饭。

但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终于深刻的了解了中国人的“吃饭”文化。

何为“吃饭”文化,我想这也只能在中国才寻找得出答案。

在中国人看来,食物乃生命之源。

因此给人食物,请人吃饭,是一种很重的礼仪;而接受他人的食物,则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须加以回报。

这,便是中国文化中“吃饭”文化的基本准则。

但在这一来一往,你一席我一顿的过程中,这“吃饭”文化渐渐的变了味儿。

中国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丰满的腰包也闲不住了,开始流行起“请客吃饭”,而“吃饭”文化的基本准则也渐渐成为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正当理由。

大家也习惯起这新一代的“吃饭”文化。

像这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老人做寿诞,小孩过生日,谁家不请,哪个不吃?如果升了职位,涨了工资,搬了新居,走出国门,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会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请客吃饭。

中华饮食文化之美作文

中华饮食文化之美作文

中华饮食文化之美作文
标题:中华饮食文化之美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中华饮食文化更是璀璨夺目,独具魅力。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业革命时期。

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满汉全席”,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菜系和烹饪技法,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鲁菜讲究色香味形,注重火候;川菜麻辣鲜香,口感独特;粤菜清鲜嫩滑,选料精细;苏菜酥烂软糯,口味清淡;闽菜鲜醇爽口,注重原汁原味;浙菜清香脆嫩,色彩艳丽;湘菜酸辣可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徽菜咸鲜微辣,注重炖烧。

这些菜系既体现了各地的地域特色,又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的美,不仅体现在菜肴的美味上,更体现在饮食背后的人文精神。

中国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同时,中国人在饮食中也注重和谐共处,提倡“和而不同”,尊重个人口味差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中华饮食文化还是一种生活哲学。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既有丰富的美食,也有深厚的哲理。

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揭示了人性的本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传达了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中华饮食文化是一种美的艺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人文的精神。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影响着全球的饮食潮流。

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它的美。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关于中国先进的食文化与落后的食研究的举例: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沃、更新、发展的趋热,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安全、功能有效的食品,而有对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域将不断拓宽犁深,既不会宥于某一或某些领域的事象层面,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弘扬”,一定会在人类饮食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存在与发展结构中透视的探究民族食生产、食生活、饮食文化的更丰富表象与更深刻内涵;不仅注视食事的昨天,更会注重今天和明天。

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结构内容的烹饪研究,也将改变过去那种一度较偏颇的、厚古的国粹主义的观念与形面上学的方法,通过传统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研究整理,逐步实现传统食物加工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

烹饪研究不仅要看过去,更多的注意力将放在现实、放在民族大众日常三餐的内容及其变化上。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食品和进食文化等,都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

史料钩沉(如从正史、方志、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文典筹划中搜检出饮食文化史实)、文献整理、饮食考古、文字训诂、食品科技史、民族饮食风习、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南开20秋《中国饮食文化》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南开20秋《中国饮食文化》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1.下列哪一个不是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A.地理环境B.政治经济C.科技因素D.文化因素答案:A2.以下中国菜中以消费对象来划分的是()A.宫廷菜B.傣族菜C.鲁菜D.清蒸菜答案:A3.下列不属于满族传统点心的是()A.沙琪玛B.打糕C.蜜果子D.蜜饯果脯答案:B4.饮食文化丰富发展的背景:() ①农业经济高速发达②工具加工与手工业繁荣发达③交通、物流通畅、饮食市场兴旺④对外交流异常频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5.元宵节一般吃下列哪种传统节日食物()A.粽子B.鸡蛋C.饺子D.元宵答案:D6.在烹调工艺中处于关键地位、决定菜肴风味的流程、质量最主要的因素()A.调味B.制熟C.拼摆D.制汤答案:A7.李曦先生在《中国烹饪概论》一书中总结出的重食、重味、重养、重利、重理等从最为深刻的层面上反映出的中国饮食文化与()等密切结合。

A.宇宙观B.社会观C.价值观D.审美观、价值观、社会观、宇宙观答案:D8.以下不属于饮食养生原则的是()A.五味调和B.合理调配C.饮食卫生D.暴饮暴食答案:D9.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称的菜肴体系是()A.豫菜B.苏菜C.川菜D.鲁菜答案:C10.(“ ”)全面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出他们在体内有补益精气的作用。

A.五谷为养B.五果为助C.谷肉果蔬,食养尽之D.五菜为充答案:C11.以下调味品中在我国最早使用的是()A.酒B.糖C.醋D.盐答案:D12.宴会种类复杂,名目繁多。

从规格上分有()A.中餐宴会、西餐宴会、中西合餐宴B.早宴、午宴、晚宴C.欢迎宴会、答谢宴会D.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家宴答案:D13.饮食文化丰富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烹饪原料丰富多样的生产供应②烹调工具及饮食器具的进步改善和发达③烹饪工艺与饮食方式的变化与进步④中国风味流派的初创与筳饮之风大盛⑤烹饪饮食理论繁荣、名家辈出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B14.中国不同的节日喝不同的酒,喝菊花酒的习俗是在()。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中国饮食文化作文5篇中国饮食文化作文1有那么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食,在百姓的心中可以说是大若天地。

中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了中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也造就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年糕,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农历年时的应时食品。

在春节,我国许多地区都会吃年糕,我的老家自然也不例外。

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寓意,象征着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一年都比一年高。

虽说只是寓意,没有多大的真实性,但象征了老百姓们朴实、简单的美好祝愿。

听爷爷说,这年糕的由来,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在远古时候,有一种怪兽称为“年”。

“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

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起来过冬了。

“年”饿得不得已时,便只好下山,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

“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

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

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

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人们为了纪念和感恩“高氏族”的首领,便把“年”与“高”字和在一起,取其谐音为“年糕”。

年糕,在我的老家是过年的必备品。

拜神时,总要取一小块年糕放在贡台上,以祈求神灵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拜完后,便可以拿年糕来吃了!这对于我来说莫过于最好的事了。

煎、炒、炸、蒸、煮,一块普通的年糕在奶奶的巧手下,运用不同的烹饪手法做成了一道道各具风味、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灿黄灿黄的,别提有多诱人了!吃的时候,大家都围成一桌,一边吃一边聊着生活的趣事与近况,你一筷,我一筷,你一言,他一语,好不热闹!其实,我想,在那一刻,重要的已不是年糕本身了,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欢乐与亲情。

中国传统饮食习题

中国传统饮食习题

中国传统饮食习题中国传统饮食习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味道美味,而且有益健康。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享用西餐、快餐等外来食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性。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饮食的饮食习惯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饮食注重荤素搭配,追求饮食的平衡。

在传统饮食中,荤素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肉菜相结合,通过不同食材的搭配,既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又能保持口感的丰富,使得饮食更加美味。

比如,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传统菜肴就是典型的荤素搭配,荤素搭配也正是中国传统菜肴口感丰富的秘诀。

中国传统饮食追求“变化”,强调应时应景。

中国传统饮食看重四季变化,根据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食材,烹调出适合当季的菜肴,满足人们对食物口感和营养的需求。

比如,夏天吃清凉解暑的冷菜,冬天吃养生壮身的热汤等。

中国传统饮食注重应时应景,让人们在不同的时节都能吃到最适合的食物,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国传统饮食重视饮食文化,讲究饮食礼仪。

中国传统饮食强调饮食文化,讲究吃饭的礼仪和规矩。

比如,在用餐时要端庄恭敬,不要大声喧哗,用餐前要洗手,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食物,餐桌上要懂得尊重他人等。

这些饮食礼仪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体现,更是对食物和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饮食习俗就是以其特有的饮食理念、方式和文化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得以传承。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重视并传承中国传统饮食习俗,不断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并享受到传统饮食的独特魅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品尝到美味的传统佳肴,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把中华美食传承下去。

中华饮食文化作业材料

中华饮食文化作业材料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中国饮食文化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作文3篇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作文3篇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作文3篇中国饮食文化作文3篇中国饮食文化作文1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

“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

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烹饪技艺而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由于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更是由于中国人民对饮食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研究食物的烹饪方法和营养价值。

《食经》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讲述饮食的书籍,其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食材的特点、烹饪方法和食用效果。

这部书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菜肴而闻名于世。

中国菜肴的种类繁多,口味各异,风味独特。

中国菜肴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调味品而著称。

中国菜肴的烹饪技艺包括炒、煮、蒸、炖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

中国菜肴的调味品也是多种多样,包括酱油、醋、料酒、姜、蒜等,这些调味品不仅可以增加菜肴的风味,还可以增加菜肴的营养价值。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于世。

中国菜肴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菜肴的食材种类繁多,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这些食材都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菜肴的烹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烹饪出的菜肴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

北方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南方的饮食文化以米饭为主,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以火锅为主,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以烤肉为主,这些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更是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一、具体内容见yinshiwenbhua11@,密码yswh6699
二、请在以下中国饮食文化作业备选题目中任选一题,题目自拟,按要求按成文献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备选题目
1.饮食文化的含义研究综述
2.“味”的含义研究综述
3.“菜系”的内涵研究综述
4.“满汉全席”问题研究综述
5.饮食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研究综述
6.餐厅点菜技巧研究综述
7.现代食品营养学与中国传统食疗保健学比较研究综述
8.中国筵宴改革研究综述
9.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研究综述
10.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研究综述
11.饮食文化遗产承传政策研究研究综述
12.传统食品产业化研究综述
13.中式快餐发展研究综述
14.家乡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15.中国食俗研究综述
16、中国饮食思想研究综述
17.佛教饮食研究综述
18.伊斯兰教饮食研究综述
19.道教饮食研究综述
20.基督教饮食研究综述
21.中国茶文化研究综述
22.中国酒文化研究综述
23.中国菜肴文化研究综述
24.其他饮食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三、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标题:xxx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单位、姓名、学号
摘要:200—30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引言:一两段
正文:又分成研究回溯、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问题、研究评价与建议等
结尾:稍微总结一下、展望之类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位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1997a”、“1997b”等。

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之间用“,”隔开,超过3人时,列出前3名作者,后面加“等”(是外国作者的用“et al”)以示省略;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作者姓名的姓应写全,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姓与名之间用“,”隔开,空一字符。

名字可以进行缩写,即仅写出名字各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

表示名字的字母应全部大写。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
参考文献,但可作脚注处理。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和逗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和“,”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

各种来源的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1. 何帆.涉过WTO的激流险滩.http:///bbs
2. 黄浩.西北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J].2001(2):42-50
3. 姜锡州.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4. 祁春节.中国柑橘产业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1
5.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 6447-86.文献编写规则.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6. 邱泽奇.建构与分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过程.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
究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会纪念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北京,1996,天津:天津农业科技术出版社,1998,1-10
7. 苏东水.东方管理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47-48
8. 杨国枢.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心理学的观点.见:乔健主编, 中国人的观念与
行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209-239
9. Aldemita R R.Genetic Engineering of rice: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rice and evaluation of a corn pollen-specific promoter using the gusA gene in transgenic rice.(Ph D dissertation).West Lafyatte: Purdue University, 1998 10. Blatterg, A and Deighten, G.(1999).Interactive marketing: exploiting the age of
addressability.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 ol.23 No.4: 5-14.
11. Kaplan and Norton.The Strategy Focused-Organization.New York: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151-159
12. Morison J I L.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stomatal responses to CO2.In:
Zeiger E, Farquhar G D, Cowan I R eds., Stomatal Func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229-251
13. Tian. G. and L. Yang.“theory of 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f Happiness’’.http:///tian/paper/.htm, 2005
14. Wang X M.Recombinant DNA sequences encoding Phospholipase.USA patent,
5670366.1997-09-23
以上范例所列参考文献包括常见各种来源文献,其著录格式分别说明如下:文献2和10是期刊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用斜体),出版年,卷号:起讫页”。

文献3和14是专利,其著录格式是:“专利权所有者.专利名.国别,专利文献
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年-月-日)”。

文献4和9是学位论文,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文献6是会议论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In(见):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ed.多编者加eds.), 文集名.会议名,会址,会议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5是技术标准,其著录格式是:“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文献7和11是著作,其著录格式是:“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8和12是专著章节或文集,其著录格式是:“作者.题名.见(In):编者(主编或编,英文编者后加 ed.多位编者加eds.), 专著(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文献1和13是电子文献,其著录格式是:“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四、2012年4月19日交作业,交纸质版与电子版各一份,电子版发至yinshi123456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