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填报说明
附件2:《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填报说明(注:该材料供各学校提取有关数据时必须参考使用)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基本情况(表Ⅰ)1.“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按评估前一年国家(地方)统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填写。
其他数据按最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填写。
2.“人口总数”和“农业人口数”按常住人口统计,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L5、L6、L7、L8列数字保留个位。
3.一贯制学校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4.小学教学班数、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中,包括一贯制学校中的小学部、教学点;初中班数、学生数、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中,包括一贯制学校中的初中部、完全中学的初中部。
二、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表Ⅱ-1/2)1.表(Ⅱ-1/2)表头需按省级实施办法中规定,具体列出义务教育学校达标的主要评估指标,重点是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所列指标不超过十项。
2.表(Ⅱ-2)中“该校综合评估是否达标”列,达标的填“1”,不达标的不填。
3.表(Ⅱ-2)中如某学校的某项指标值不达标,请将该指标值所在格,用深色背景做标志。
4.表(Ⅱ-1/2)小学包括普通小学、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初中包括独立初中、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完全中学的初中部。
每所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单独一行填写。
每所一贯制学校和每所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单独一行填写。
5.表(Ⅱ-1/2)小学和初中均不包括民办(私立)学校,不包括省(市)直属、高校附属、企业办学等各类办学主体非本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学校;不包括小学教学点。
三、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情况(表Ⅲ)本表所填数据(除差异系数外)均可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提取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独立设置的小学数据在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小学),独立设置的初中、完全中学数据在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数据在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办法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为此,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对象是县(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下统称县)。
第三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坚持“依法实施、保障公平、注重质量、社会认可”的原则。
第四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三年以上;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后年度监测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第二章评估内容与标准第五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内容。
第六条资源配置评估通过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
具体包括:(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最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资料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政府保障程度评估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The鏀Duo Chuai Bin Hong湴鍧€
The Xi樼幇Lu arch鑰?
The Juan €?埇鎶Dian娂鏉?
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国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评估标准。
第二条本评估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县(市、区),旨在评估各地县(市、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情况。
第三条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四个方面。
第二章教育资源配置第四条教育资源配置要合理,包括师资、教育设施、教育经费和教育用品等。
第五条师资配置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包括教师数量、师资素质和师生比例等。
第六条教育设施要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地和宿舍等。
第七条教育经费要保障合理,包括教育经费来源、分配和使用情况等。
第八条教育用品要充足,包括教学教材、实验器材、辅助教具和计算机设备等。
第三章教育质量保障第九条教育质量保障要全面,包括学生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等。
第十条学生学业水平要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包括学科成绩、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第十一条学生身心健康要得到有效保障,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第十二条学生综合素质要全面提升,包括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等。
第四章教育公平第十三条教育公平要体现在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机会均衡上。
第十四条教育机会要均等,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等。
第十五条教育机会要均衡,包括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学校差距等。
第五章教育管理第十六条教育管理要规范和有效,包括教育规划、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等。
第十七条教育规划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包括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规划等。
第十八条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包括学科设置、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等。
第十九条考核评价要科学公正,包括学业考核、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
第六章附件本评估标准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至附件5.附件 1:教育资源配置评估表附件 2:教育质量保障评估表附件 3:教育公平评估表附件 4:教育管理评估表附件 5:其他相关附件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详细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标准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标准[正文]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发展、家校合作、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管理等。
一、学校基本建设1.1 校舍面积及设施: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规定标准,各项设施齐全,且保持完好。
1.2 环境卫生:学校周边环境整洁,校园内卫生管理良好。
1.3 安全设施:学校配备完备的安全设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1.4 学校功能完善:学校设有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并正常使用。
1.5 校园美化及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美化工作有效开展,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二、教师队伍建设2.1 教师配备及师资力量:学校教师编制齐全,具备相应专业及教学能力。
2.2 教师队伍稳定性:教师流动率低,有稳定的教师队伍。
2.3 师德师风: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严守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2.4 培训与发展: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教学质量3.1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监控教学质量。
3.2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计划按时执行,并能满足学生需求。
3.3 教学方法及手段:学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4 课程设置:学校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
四、学生素质发展4.1 学习态度及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积极主动学习。
4.2 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3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4.4 兴趣特长培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五、家校合作5.1 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5.2 家校沟通渠道: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
5.3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活动:学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各类活动。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实施方案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实施方案一、前言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智力和文化事业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家基础教育体系的核心。
实现全民受教育是促进一国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指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发展与均衡化的政策,要求全国各地区努力争取实现所有县(区)基本均衡发展的目标,为全体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教育服务。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本文将深入分析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为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转变,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首先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许多地区由于地域、经济、社会等原因,无法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使得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无法享受优质和均衡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教师素质、人员流动问题等导致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较低。
此外,义务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依然显著,义务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治理不力、制度不完善等也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实施方案3.1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一个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是均衡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和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在人口、地理、经济等方面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在资源配置上,大力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加强城市和农村间、东部和西部等地区、校际间、班级间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3.2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立全面、高效、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使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成为可能。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也是全民族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战略,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任务目标:到2025年,全县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教育全面提升,师资力量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教育公平效果明显,教育水平在全国同类县中达到中上水平。
任务:1.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每个学生接受公平而均衡的教育。
2. 加强学校办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推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道德规范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发展水平。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作共育,形成教育共同体。
5. 加强特殊教育工作,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平等参与和优质教育。
6. 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艰苦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实施过程1. 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调整学校布局,合理划分校区,确保每个学生就近入学。
(2)优化教育经费使用,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3)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硬件条件,提升学习环境品质。
2. 加强学校办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1)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
(2)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学校争创优质教育品牌,提高办学质量。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广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道德规范建设(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
(2)完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教师职业发展水平。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作共育(1)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内容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内容基础数据部分1.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18㎡,初中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3㎡。
2.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4.5㎡。
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
3.有平整、适用的操场。
小学生均活动面积不低于4㎡(含风雨操场);初中有不低于300米环形跑道及100米直道的田径场(老城区学校环形跑道最少不低于200米)。
4. 教学仪器设备齐全。
学校教育装备高于《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类)》。
5.有图书资料及阅览室。
生均藏书量小学不少于20册、初中不少于30册。
6.小学科学实验室至少1个;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至少各1个。
7. 有计算机网络教室。
每百名学生不少于10台计算机。
有音乐教室,初中有钢琴,小学有钢琴或电钢琴,均要配有音响设备、乐器等。
有美术教室及教学器材、体育器材室及教学器材。
音体美教学器材和设施能满足教学和体艺活动需要。
8.学校办学规模适度,与办学条件相适应。
原则上小学、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生源30%以上的学校,班额可适度放宽(10人以内)。
9.教职工配备不低于省定编制标准,师生比小学不低于1:21,初中不低于1:16。
10.教师学科结构能满足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教育教学需要。
11.专任教师均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适宜。
小学、初中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不低于70%和60%。
每所学校都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12. 配备安保人员,安全设施齐全,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
13.食堂卫生并满足师生就餐需要,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14.厕所能满足学生课间如厕的需要,并有水冲设施。
15.寄宿生宿舍安全、卫生、够用,住宿及消防、报警设施齐全。
每生一张床。
16.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
有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7.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择校生低于10%)。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各级政府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方案。
以下是一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的草案:一、总体目标本方案旨在推动全县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2. 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消除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3. 优化教育环境,改善学校设施设备,提升学生教育体验。
4. 健全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培养更多高素质、热爱教育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步骤1. 制定方案区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2. 资源配置根据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对义务教育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合理配置教育经费、教师数量、学校设施等资源。
3.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组织教学交流、引进优秀教师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4. 学校建设改善学校设施设备,提高校园环境。
按照学校规模和需求,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室条件、图书馆设施、实验室设备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 家庭教育提升通过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家庭教育辅导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育儿能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6. 学校评估与奖惩建立完善的学校评估与奖惩机制,对于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进行督导和帮扶。
7. 跟踪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实施方案进行跟踪评估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和改进,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三、保障机制1. 财政保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资金来源。
2.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从教,提高教师待遇和福利。
3.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顺利实施。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办法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为此,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对象是县(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下统称县)。
第三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坚持“依法实施、保障公平、注重质量、社会认可”的原则。
第四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三年以上;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后年度监测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评估内容与标准第二章第五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内容。
第六条资源配置评估通过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
具体包括:(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人以上;5.3人以上;1(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人以上;达到0.9 (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元以上;25002000元以上、(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间以上。
2.4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价标准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价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任务。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提出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的评价标准。
这一标准的实施,旨在推动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在资源配置、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均衡:包括学校布局、校舍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配置的均衡。
要求各地按照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确保各学校具备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
教育教学均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考试评价等方面。
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考试评价的公正、公平。
师资队伍均衡: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均衡。
要求各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各学校提供充足的优秀教师资源。
学生发展均衡:学生综合素质、学业水平、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
要求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指导均衡:强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均衡。
要求各地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更好地和指导孩子的成长。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同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各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
加强交流与合作:鼓励各地区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各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
加强宣传与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办法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办法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为此,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对象是县(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下统称县)。
第三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坚持“依法实施、保障公平、注重质量、社会认可”的原则。
第四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三年以上;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后年度监测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第二章评估内容与标准第五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内容。
第六条资源配置评估通过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
具体包括:(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人以上、人以上;(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人以上;(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间以上、间以上。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测试卷9.doc
一、填空题(2X15=30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图书、()等资源,努力提高()和()。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2.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目标以培养()为导向;课程开发面向()和();课程实施注重()和(); 课程评价主张()和()。
3.学校最低藏书量小学生均()册以上,初中生均()册以上。
4.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天不留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毎天控制在()以内。
除初中非毕业年级学生外,毎天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个小时。
二、选择题(2X5 = 10分)1.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A.研宄性学习B.劳动课C.信息技术教育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2.你们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的工作有(A.开齐开足课程B.禁止学生外出活动C .分快慢班和重点班 D .实施大课间活动3.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小学净入学率达到_在上,辍学率控制在_以内;初中阶段入学率_以上,辍学率城市控制在_以内,农村控制在_以内。
()A.99%、1%、98%、2%, 3%B.99%、2%、98%、2%、2%C. 99%、1%、99%、2%、3%D. 99%、1%、98%、1%、3%4.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是()A.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生均预算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C.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右所提高D.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5.《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围绕五项内容:()A.理想信念教育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C.法制教育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E.生态文明教育 F.心理健康教育三、判断题(2X5 = 10分)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校园周边300米范围内不得有游戏机室、歌舞厅、台球室、网吧等经营性场所。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标准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标准目录
1.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
1.3 评估流程
2.综合素质发展
2.1 课程设置
2.2 教学质量
2.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4 校园文化建设
3.师资队伍建设
3.1 教师数量与结构
3.2 教师队伍建设
3.3 师德师风建设
4.学校办学条件
4.1 学校设施与设备
4.2 学校环境与安全
4.3 学校管理与规划
5.家庭参与与社会支持
5.1 家庭教育支持
5.2 学校与社区合作
5.3 支持与政策保障
6.教育质量保障
6.1 教学监督与评估机制 6.2 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
6.3 教育资源配置与监管
7.结果与评价
7.1 评估指标体系
7.2 评估结果分析
7.3 发展建议与总结
附件:
- 附件1:相关统计数据
- 附件2:学校调研问卷
- 附件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义务教育: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接受的教育阶段,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中国,义务教育通常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综合素质发展: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校园文化建设:指学校在教育环境中培养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等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工作。
4.师德师风建设: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坚守职业道德、进修学问、提升教育水平的一系列工作活动。
5.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指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注:以上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具体解释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 单位名称:1-2 单位所属地区:1-3 单位地质:1-4 负责人姓名:1-51-6 申报单位简介:2-申报县(市、区)基本情况2-1 县(市、区)名称:2-2 所属地区:2-3 地理位置:2-4 人口规模:2-5 行政区划:2-6 经济发展情况:2-7 教育资源情况:3-教育发展现状分析3-1 学校数量及类型:3-2 学生数量及构成:3-3 教育经费支出情况:3-4 师资队伍现状:3-5 教育设施与硬件条件:3-6 教育质量与教学成果:4-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4-1 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4-2 教育资源整合计划:4-3 教育经费投入计划:4-4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4-5 教育设施与硬件改善计划: 4-6 教育质量与成果提升计划: 4-7 监测与评估机制建设计划:5-实施方案5-1 方案设计与制定进程: 5-2 实施目标与指标:5-3 实施策略与措施:5-4 监测与评估安排:5-5 资金投入与使用计划:6-合作与支持情况6-1 合作伙伴介绍:6-2 外部支持方案:6-3 资金支持情况:6-4 相关政策支持:7-推广与示范效果预期7-1 推广范围与方式:7-2 示范学校与教育机构: 7-3 预期效果与影响:8-实施风险分析与对策8-1 风险分析:8-2 风险对策:9-附件9-1 附件一:相关申报文件9-2 附件二:合作伙伴协议9-3 附件三:经济支持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根据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提供给公民的基本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2-优质均衡发展:优质教育是指教育质量高、教学内容丰富、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资源。
均衡发展是指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追求公平与平衡。
3-教育经费:指用于教育事业的经济支出,包括教师工资、学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费用。
4-师资队伍:指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的总体。
中学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知识问答
中学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知识问答知识问答:1. 什么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使各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基本均衡配置的县级行政区域。
这个称号是对在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一种表彰和奖励。
2.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设立有什么目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设立是为了促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和一体化。
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县级行政区域,鼓励其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改革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激励其他地区借鉴经验、加强改进,推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3. 如何评选“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选“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一般而言,评选的依据主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改善等方面。
评选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通常包括征集材料、组织评审、公示公示等环节。
4.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有什么权益与优势?被评选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县级行政区域将享受到一定的权益和优势。
首先,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改善教育设施、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可以获得示范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前往该地区工作。
另外,还会获得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5. 如何进一步促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建设?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确保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2) 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和机制;(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4)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5) 加强教育与产业、社会的对接,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6)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附件
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
单
河南省(24个)
开封市:兰考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郏县
安阳市:滑县
新乡市:原阳县封丘县
濮阳市:华龙区濮阳县
南阳市:邓州市南召县社旗县新野县
商丘市:睢阳区
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固始县
周口市:川汇区淮阳区西华县太康县鹿邑县
驻马店市:上蔡县正阳县新蔡县
湖南省(15个)
衡阳市:耒阳市
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张家界市:桑植县
永州市:江永县新田县
怀化市: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娄底市:新化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龙山县
青海省(3个)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学校简介、解说词参照版本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评估朝向完美走向幸福——常熟市冶塘中学简介常熟市冶塘中学原名为常熟县冶塘乡初级中学,于1959年创建。
1983年,随常熟撤县建市,更名为常熟市冶塘中学。
200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
学校毗邻尚湖风景区,坐落于尚湖镇冶塘镇区尚湖大道北侧。
学校占地面积32349㎡,建筑面积11738㎡。
校园内杨柳依依,松柏挺立。
教学区隐蔽于林荫道、校园河畔之侧,富曲径通幽之美。
学校目前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31人,在职教职工61人,本科学历以上41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43人,常熟市市级骨干教师12人。
建校以来,冶中人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校,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品位不断超越。
上世纪末,学校被评为常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本世纪初,学校在各年级开展了以美术、音乐、体育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近年来,学校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运动、艺术节、阅读节、每月主题活动、第二课堂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学生欢呼雀跃。
学校最终形成了“朝向完美,走向幸福”的“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阳光体育、书香校园”的学校特色建设项目。
“一主两翼”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
“一主”是指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即继承“勤奋、踏实、文明、创新”的校风,使学校文化更浓厚,让学校特色更鲜明,使学生素质更全面;“两翼”中的一翼是指不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以幸福塑造幸福,即围绕“十二五”省级课题的申报,开展提升教师校园生活幸福指数的行动研究;另一翼是指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研究,使学生乐于学习,围绕校园体艺活动、第二课堂、大课间等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实施方案一、前言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仍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水平。
因此,各地应该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手创建实施方案。
二、县创建实施方案1. 问题分析(1)目前我县义务教育水平不够理想,学校数量少、教育资源不均等不利因素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2)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资源满足不相对等,学生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难以得到满足。
2. 创建目标(1)促进教育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2)加强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估,提高教育质量;(3)提高教育公平性,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 创建措施(1)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合理分配经费,财政保障义务教育发展;(2)增设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学校布局,普及义务教育;(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营造浓厚的教育环境;(4)推广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5)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提升;(6)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4. 创建成效(1)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3)义务教育公平、均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4)实现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使学生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三、总结共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需要加强各层级人员的思想认识,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和参与,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快义务教育教学、管理、评估等现代化建设步伐。
同时,不断推进各项措施落实,把教育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多个方面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为学生造就更加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省督导组成员,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委托,正在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公众满意度调查。
根据随机抽样方法,您被选为被访者。
您的答卷将由省督导组直接汇总。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亲身感受,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一、您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
1、县城
2、乡镇
3、农村
二、根据调查需要,请问您的职业或身份?
1、校长
2、教师
3、学生家长[(1)企业单位职工;(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教文卫体);(3)机关单位工作人员;(4)个体户及其雇员;(5)自由职业者(指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6)无业(失业)人员;(7)离退休人员;(8)农民;(9)其他(请注明)]
4、其他人群[(1)企业单位职工;(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教文卫体);(3)机关单位工作人员;(4)个体户及其雇员;(5)自由职业者(指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6)无业(失业)人员;(7)离退休人员;(8)农民;(9)其他(请注明)下列十项内容请您逐一填写,否则不能成为有效问卷。
———————————————————————————————
一、您对本地的小学教育均衡情况是否满意?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不了解[ ]———————————————————————————————
二、您对本地的初中教育均衡情况是否满意?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不了解[ ]——————————————————————————————
三、您认为本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否重视?
1.重视
2.还可以
3.不重视
4.不了解[ ]———————————————————————————————
四、您认为本地小学与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是否大体相当?
1.相当
2.差不多
3.差距大
4.不了解[ ]———————————————————————————————
五、您认为本地初中与初中之间的办学条件是否大体相当?
1.相当
2.差不多
3.差距大
4.不了解[ ]———————————————————————————————
六、您认为本地现有小学的好学校、差学校是否差距很大?
1. 没什么差别
2.差不多
3. 差距很大
4.不了解[ ]———————————————————————————————
七、您认为本地现有的初中好学校、差学校是否差距很大?
1. 没什么差别
2.差不多
3. 差距很大
4.不了解[ ]———————————————————————————————
八、您认为本地各小学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否差距很大?
1. 没什么差别
2.差不多
3.差距很大
4.不了解[ ]———————————————————————————————
九、您认为本地各初中学校之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否差距很大?
1. 没什么差别
2.差不多
3. 差距很大
4.不了解[ ]—————————————————————————————
——
十、根据您知道的情况,本地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有没有不能上学的?
1.没有
2.有个别的
3.有好多个
4.不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