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十一个管理学派梳理
管理理论的丛林-11个主要的管理学派目录一、管理过程学派------------------------------------------------------------------------------------------------------------- 21.代表人物 -------------------------------------------------------------------------------------------------------------------- 22.主要著作 -------------------------------------------------------------------------------------------------------------------- 23.主要理论 -------------------------------------------------------------------------------------------------------------------- 2二、人性行为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三、社会系统学派------------------------------------------------------------------------------------------------------------- 31.代表人物 -------------------------------------------------------------------------------------------------------------------- 32.主要著作 -------------------------------------------------------------------------------------------------------------------- 33.主要理论 -------------------------------------------------------------------------------------------------------------------- 3四、管理科学学派------------------------------------------------------------------------------------------------------------- 41.代表人物 -------------------------------------------------------------------------------------------------------------------- 42.主要著作 -------------------------------------------------------------------------------------------------------------------- 43.主要理论 -------------------------------------------------------------------------------------------------------------------- 41.代表人物 -------------------------------------------------------------------------------------------------------------------- 52.主要著作 -------------------------------------------------------------------------------------------------------------------- 53.主要理论 -------------------------------------------------------------------------------------------------------------------- 5六、系统管理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63.主要理论 -------------------------------------------------------------------------------------------------------------------- 6七、经验主义学派------------------------------------------------------------------------------------------------------------- 61.代表人物 -------------------------------------------------------------------------------------------------------------------- 6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7八、经理角色学派------------------------------------------------------------------------------------------------------------- 71.代表人物 -------------------------------------------------------------------------------------------------------------------- 72.主要著作 -------------------------------------------------------------------------------------------------------------------- 73.主要理论 -------------------------------------------------------------------------------------------------------------------- 8九、技术系统学派------------------------------------------------------------------------------------------------------------- 81.代表人物 -------------------------------------------------------------------------------------------------------------------- 82.主要著作 -------------------------------------------------------------------------------------------------------------------- 83.主要理论 -------------------------------------------------------------------------------------------------------------------- 8十、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9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 91.代表人物 -------------------------------------------------------------------------------------------------------------------- 92.主要著作 -------------------------------------------------------------------------------------------------------------------- 93.主要理论 ------------------------------------------------------------------------------------------------------------------ 10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 1908-1984) 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孔茨 西方管理理论11学派
1980年孔茨又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11个学派:经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1、经验案例学派:代表人物:戴尔主要观点: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其基本立足点是比较。
反对管理学中的“普遍原则”,戴尔认为,那种试图建立起管理学普遍原理的著作忽视了具体各别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了实际,他不认为管理是科学,而强调管理是一门艺术。
2、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主要观点:①工人是“社会人”。
人是独特的社会结构,只有使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
所以必须从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来合理组织和治理,以保持稳定和协调。
②企业中既存在正式组织,又存在“非正式组织”。
他认为,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而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行动标准。
因此,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有利又有弊。
对于治理人员来说,要充分熟悉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重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便使治理人员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治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相互协作,保持良好的气氛,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梅奥认为,生产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即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而士气的高低则取决于工人对社会因素非凡是人群关系的满足程度。
满足度越高,士气也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
3、群体行为学派:代表人物:麦格雷戈主要观点:麦格雷戈是承继了梅奥传统而又有创造性发展的后起之秀。
如果说,人际关系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那么群体行为学派则以社会学为基础。
所以,群体行为学派更偏重于组织,也更接近于管理。
二者的重合,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学方面。
组织行为学的迅猛发展,显示了群体行为学派对管理的贡献4、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西蒙理论”这个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协作系统的创见。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是一种学说观点,实质是指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认识的局限性。
所涉及的学派: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
主要观点:通过观察经理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
总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多别的工作。
系统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主要观点:组织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与环境相互影响取得动态平衡,是一个开放系统。
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应该坚持系统观点,树立全局观念、协作观念和动态适应观念.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哈罗德·孔茨。
主要观点: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劳伦斯和洛尔希。
主要观点:权变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与领导方式等方面:1、计划要有弹性;2、组织结构要有弹性;3、领导方式应权宜应变。
强调随机应变,主张灵活应用各学派的观点。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主要观点: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一个组织的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
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布莱克特和伯法主要观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过程由五大职能构成(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B.F.斯金纳主要观点: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对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529.孔茨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一、管理理论丛林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1980年,孔茨指出,他对管理 学派重新进行梳理,进一步划 分为11个学派,并分析了学派 林立的原因。由此,孔茨又被 称为 “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 侠”。
一、管理理论丛林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经验主义学派 (三)群体行为学派 (四)人际关系学派 (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六)管理科学学派
一、管理理论丛林
孔茨教授还是国际管理科学院成 员,美国管理协会会员,美国交 通运输学会会员,管理科学研究 所成员,世界未来学会会员等。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作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思想1:对管理及其过程的界定 • 把管理解释为“通过别人使事情
做成的各项职能”。 • 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
事、指挥、控制五项。并把协调 作为五项职能综合运用的结果。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思想1: • 计划:最基本的职能,是指从各个
抉择方案中选取与未来最适宜的行 动方针。 • 组织: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 使人们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有效地 工作。 • 人事:包括对员工的选择、雇佣、 考评、储备、培养和其他一些有关 员工的工作。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思想1: • 指挥:引导下级人员有效地领会
和出色地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 控制: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
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 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思想2:《管理理论的丛林》 孔茨还首次提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说法,他概括出六个有代表性的管理 理论学派。
一、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思想2:《管理理论的丛林》 1. 管理过程学派 2. 经验主义学派 3. 人类行为学派 4. 社会系统学派 5. 决策理论学派 6. 管理科学学派(计量学派)
管理理论的丛林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
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 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 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 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 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 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 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 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 司的不同而变化。”
观点4
(4)人们通常容易受骗,易受人煽动。
人性假设理论:Y理论
观点1
(1)一般人天生并不是好逸恶劳的。 (2)外来的控制与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工作的唯一方法,甚至可以说它不是最好的方法。相反,如果让人 们参与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则有利于实现自我指挥和控制。 (3)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不愿负 责、缺乏雄心壮志并不是人的天性。 观点2 Y 理 论
第一类因素是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 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又和 工作本身的内容有关。这些积极感情和个人过去的 成就,被人认可以及担负过的责任有关,它们的基 础在于工作环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成就。 第二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 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因 素涉及工作的消极因素,也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 关。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
切斯特·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系统组织理论 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出生于 美国一个贫穷的家庭 。
切斯特· 巴纳德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 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人群组织这一复杂问题上 的贡献和影响,比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任何 人都更为重要。著作如:《经理人员的职能》 (1938年),《组织与管理》(1848)。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人加以增减或修改,但基本上包括了到那时为止的有关管理过程的观点,并成为以后有关这类研究的出发点。
古利克有关管理七职能论的基本观点是:计划即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而制定出所要做的事情的纲要,以及如何做的方法。
后来有人将计划具体分为:(1)为企业经营活动而设定目标;(2)确定经营方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3)为使方针具体化而制定严密而科学的活动程序;(4)为某种特定的项目而制定具体规划;(5)对资金、劳动时间、产品单位和机械时间等进行预算;(6)制定企业长远规划即战略性决策;等等。
组织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权力的正式机构和组织体系,以便对各个工作部门加以安排、规定和协调。
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主要是正式组织机构,是使人适应于机构,他们强调要按照目标的需要来决定活动和建立组织机构,而不受人事关系、感情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很重视设立参谋机构,并注意参谋机构与直线指挥人员的协调。
他们认为,参谋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咨询,它不直接向下发布行政命令。
指挥则由直线指挥人员统一进行。
他们还建议,除了专业参谋之外,还应设主要协助高领导制订和传达指示、监督工作进行的一般参谋人员,他们负有协调各专业参谋人员工作的职能。
然而,一般参谋人员在协调专业参谋人员工作的职能。
然而,一般参谋人员在协调专业参谋人员工作时,不是以他们的参谋身份,而是以高层领导代表的身份出现的。
人事包括有关职工的选择和训练、培养和适当安排等方面的职能。
以后,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方面的思想,认为必须按照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和训练人才,并将这一职能视为使企业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
指挥指包括以下各项的一种连续的工作:作出决策;以各种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和指示使决策具体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作用,即包括对下属的领导、监督和激励。
传统的管理不排除泰罗以外都很强调“统一指挥”原则,他们还很强调所谓“一个最高领导者原则”或“一个管理原则”,不大同意委员会式的管理方式,认为那会影响效率。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
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
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本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已有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学派大大小小总起来可能不下一百余个,其中的主要学派,有人将其概括为六个,也有人将其归纳为八个或十一个。
应该着重说明,所谓“学派”,主要是指从什么角度或方面,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去研究管理问题.下面介绍八个主要的学派。
一、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
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
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
总起来看,该学派的理论有以下一些要点:(一)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1)协作的效果,即能否顺利完成协作目标;(2)协作的效率,即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使协作的成员损失最小而心理满足较高;(3)协作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
(二)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1)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目标;(2)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的实现作出贡献;(3)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
此外,还指出,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2)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3)规定组织目标。
此外,美国的怀特·贝克(Wihyte Bakke)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对管理理论也有很大意义.贝克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1)职能规范系统,即由于协作而划分和安排工作岗位所产生的合作系统;(2)职位系统,即直线的职权层次;(3)沟通联络系统;(4)奖惩制度;(5)组织规程,即使企业具有特征和个性的构想与手段。
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理论的丛林:(一)社会系统学派: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任何组织都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3.管理者的权威不能自封4、管理者的重要的领导性质(二)系统管理学派:1.代表人物是卡斯特与罗森茨维奇2.组织作为一个转换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所组成。
3.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4.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要重视环境因素。
(三)决策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美国人,197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管理就是决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都需要决策。
以“满意标准”代替传统的“最优标准”。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拍板”的一瞬间。
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经验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斯隆(A. P. Sloan)等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五)管理科学学派:在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时,着重强调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
把运筹学、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
管理科学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阶段过分依赖物质技术而忽略人的作用(六)权变管理学派: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
(七)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管理学派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他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而过程方法能够包含、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组织的经营环境PEST分析针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来做大环境分析。
另外还有2个大环境因素——国际环境(政治)和自然环境(经济)。
环境不稳定性矩阵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行业环境分析*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 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 是 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 )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那么,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受道德力量的驱动)。
管理学11派简要
企业经济管理十一个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3优点: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
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点:不能适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
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优点: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缺点: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有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古典管理理论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存在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馅饼理论”把生产率看作是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
科学管理的思想:合作。
第二,用科学代替经验。
四条原则: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情况;三是与工人们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忆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改变过去几乎把所有工作和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情况。
三大实验:搬运生铁试验,通过搬运生铁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显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过80万镑,最后取得了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主要内容(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1)人际关系学说。
其代表人物是主持著名霍桑试验的行为科学家埃尔顿·梅奥。
霍桑试验是标志着现代管理学说出现的界碑。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系统阐述了与经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可以概括为“社会人”的观点、“非正式组织”的观点、“管理职能”的观点等。
2)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是一种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
科的理论,它被引进管理学之后促进了管理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行
为科学的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霉戈与威廉·大内的X、Y、Z理论等。
3)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学术团体,它主要是对英美一大群有着相近管理思想、方法的管理学家的概称。
4)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以及其对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的强调和对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而引人注目。
决策理论认为,管理就
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5)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研究组织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
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一、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主要理论:(1)组织是开放的系统,是组织中的所有人员都寻求取得平衡的系统,组织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导致的结果;(2)诱因与贡献之比,决定了组织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③(3)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
二、决策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主要理论:(1)决策理论包括两个基本命题:一是人的有限理性理论:①知识不完备②困难难以预见③可能行为的范围受到局限;二是决策的满意准则: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因而人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满足于“足够好”或“令人满意”的决策。
(2)决策理论过程包括:决策过程、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中的科学成分。
三、经验学派(案例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主要理论:(1)管理的三项基本任务:①取得经济效果;②使工作具有生产性,并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③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2)目标管理理论(过程)①将组织宗旨和使命转化为目标;②将目标展开,使每项业务的目标都同整个组织的目标一致;③目标的实施要以自我控制为主,建立协作关系协调个人目标,从而谋求共同利益。
四、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代表人物:布莱克特、伯发等主要理论:(1)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求出最优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2)尽量减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五、系统管理学派(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卡斯特、约翰逊主要理论:(1)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起了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企业管理系统由人、资金、物、技术、时间、信息六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其中人为主体,其他各项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均受人的控制与协调;(3)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分为运行系统、控制系统、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四个子系统;(4)企业的系统管理强调以整体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子系统的最优化。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代表人物:戴尔, 彼得·德鲁克(杜拉克)
代表作:《伟大的组织者》、《管理:理论与实
践》,《有效的管理者》概括失败案例情况 为什么
成功
共性 系统化
精选ppt
理论化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5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学派)
基础: Taylor 的科学管理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伯法《现代生产管理》
理论主要特点: ❖决策:减少个人艺术成分、增加科学性(建立决策
精选ppt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7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英)伍德沃德(Woodward)
代表作:《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理论主要思想:
❖基本模式:如果… …就要… … ❖因素分析:组织的规模、工艺技术的模糊性与复杂性、管
理者位置的高低、管理者的位置权力、下级个人之间的差别、 环境的不确定性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3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卡斯特,《系统理论与管理》
理论主要内容:
❖组织是一个系统 ❖子系统与大系统、子系统之间
输入(人、财、 技术、信息)
转换过程(劳动力、 管理、作业))
精选ppt
输出(产品或服务 人力、信息、财)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4经验主义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2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Herbert Simon,《管理决策新学科》
理论主要内容: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决策:程序化(例行问题)、非程序化(例外问题)
❖决策的标准:令人满意的行为准则(非“最优化”)
❖组织设计的任务:建立一个制定决策的人-机系
统
精选ppt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三
经验主义学派
• 以向大企业经理人员提供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 代表人物: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1954年《管 理实践》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 • 理论要点: 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 的实际需要,主张以企业和组织的实际管理经验为主要 研究对象,把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理论化,用以 指导管理人员。 • 缺点: 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一个企业 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企业,过去所依赖 的经验也未必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
两条发展线索:
一条是沿着人、组织、社会这条线发展,重
点是研究组织理论,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发展
同个人目标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组织同社 会协调发展;
一条是沿着技术、方法、手段这条线发展,重点 是提高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管理手段和以模拟化为 标志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管理职能研究的科学 化、定量化水平。
对比角度看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
(2) 正式组织三个基本要素:
协作的意愿——取决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 eg.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个人与组织 信息联系——经理人员,沟通渠道
(3) 非正式组织和经理人员的作用
二
决策理论学派
• 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学派 • 代表人物: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1960年出版《管理决策新科学》 • 理论要点 (1)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四阶段:情报工作,设计工作,选择工作, 审查工作。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满意的行为准则 (4)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建立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对权变理论的全面分析:
• 一方面,与管理实践更紧密。强调针对不同的具 体条件采用相应不同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 理机制;组织的各方面活动服从于外部环境和具 体管理情景,从社会系统观点出发,把整个社会 看成一个完整系统,把组织看成其中一个子系统。 • 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特殊性,否认普遍性, 强调个性,否认共性,没有站在科学研究 方法论的高度。
管理学理论丛林
二战后,资本主义资源的积累对企业生产效率提出要求,促成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961年,管理学者孔茨指出管理理论滋生过头,像是一片枝根缠绕的丛林,代表管理学理论尚处青春期。
孔茨的丛林理论引发了学者关于关于”丛林理论“的讨论,1962年UCLA会议反响剧烈。
之后学者们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更为深入。
1980年,孔茨发文表示管理理论已发展到11个学派,如下:(1)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法约尔和孔茨。
该学派主要明确和研究管理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学有独具的知识核心,和其他学科互相服务。
(2)人际关系学派主张人际关系经营.(3)群体行为学派—和人际关系学派相比,此学派更注重研究人的行为本身,研究组织中群体行为。
(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他提出了有里程碑意义的”利益≥诱因“关系式,结合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考察技术系统的重要性,创始人特里斯特.(6)系统学派强调系统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7)数学学派主张利用数学模型寻求管理问题最优解.(8)经验学派主要研究过去的管理经验,代表人物欧内斯特戴尔驳斥了孔茨建立普遍结论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活动无普遍性意义,“丛林”难以消失。
(9)权变学派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环境改变管理方法。
(10)决策理论学派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代表人物西蒙一开始就否认孔茨的观点,他认为不存在所谓混乱丛林,所有管理理论都处于一个系统并有各自贡献。
(11)管理工作学派,代表人物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其中,孔茨认为人际、决策、群体行为、合作、经理决策趋于片面,不够完善;而社会技术、系统、权变学派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而言司空见惯;数学模型只是工具,不足以自成一派;经验学派忽视社会实情,故不够可靠.现代社会,管理理论仍存在分歧,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转移到工作本身。
过去工作于人是负担,如今员工掌握更多自由,在工作中自我实现。
管理者思考如何运用诸多激励因素调动员工积极性,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
(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授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
4.组织平衡论:(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
(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5.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
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他们认为,组织
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
统。
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
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
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6.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
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一机系统”。
这一学派重点研究决策理论。
片面地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决策不是管理的全部。
7.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是布莱克特和伯法等人。
该学派将管理作为数学模式或过程加以处理。
他们认为,由于管理全过程(计划、组织、控制)的工作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
其局限性: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
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
管理人员与管理科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
此外,采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规模复杂项目。
8.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有劳伦斯和洛尔希。
把管理看成一个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和实施不同管理策略的过程,强调权宜应变。
主要观点:权变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与领导方式等方面:1、计划要有弹性;2、组织结构要有弹性;3、领导方式应权宜应变。
权变管理理论强调随机应变,主张灵活应用各学派的观点,但是,过于强调管理的特殊性,忽视管理的普遍原则与规律。
按权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高度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9.人际关系学派。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是从60年代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变来的。
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10.群体行为学派。
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甚至易于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
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
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
"
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有时则按切斯特·巴纳德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
而所谓正式组织则指一种有着自觉的精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组织"一词来概括"集体事业中所有参加者的所有行为"。
11.经理角色学派。
亨利·明茨伯格。
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
明茨伯格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组织中5位总经理的活动,得出绪论说,总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多别的工作。
附:政治经济学派。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功能,即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就是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