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及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人加以增减或修改,但基本上包括了到那时为止的有关管理过程的观点,并成为以后有关这类研究的出发点。
古利克有关管理七职能论的基本观点是:计划即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而制定出所要做的事情的纲要,以及如何做的方法。
后来有人将计划具体分为:(1)为企业经营活动而设定目标;(2)确定经营方针,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3)为使方针具体化而制定严密而科学的活动程序;(4)为某种特定的项目而制定具体规划;(5)对资金、劳动时间、产品单位和机械时间等进行预算;(6)制定企业长远规划即战略性决策;等等。
组织为了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权力的正式机构和组织体系,以便对各个工作部门加以安排、规定和协调。
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主要是正式组织机构,是使人适应于机构,他们强调要按照目标的需要来决定活动和建立组织机构,而不受人事关系、感情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很重视设立参谋机构,并注意参谋机构与直线指挥人员的协调。
他们认为,参谋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咨询,它不直接向下发布行政命令。
指挥则由直线指挥人员统一进行。
他们还建议,除了专业参谋之外,还应设主要协助高领导制订和传达指示、监督工作进行的一般参谋人员,他们负有协调各专业参谋人员工作的职能。
然而,一般参谋人员在协调专业参谋人员工作的职能。
然而,一般参谋人员在协调专业参谋人员工作时,不是以他们的参谋身份,而是以高层领导代表的身份出现的。
人事包括有关职工的选择和训练、培养和适当安排等方面的职能。
以后,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方面的思想,认为必须按照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来选择和训练人才,并将这一职能视为使企业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
指挥指包括以下各项的一种连续的工作:作出决策;以各种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和指示使决策具体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作用,即包括对下属的领导、监督和激励。
传统的管理不排除泰罗以外都很强调“统一指挥”原则,他们还很强调所谓“一个最高领导者原则”或“一个管理原则”,不大同意委员会式的管理方式,认为那会影响效率。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管理思想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法约尔和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之外,还有:1.亚力山大·丘奇的管理思想代表著作有:《管理的科学和实务》、《管理的原则》、《一个经理人员的发展过程》等。
丘奇从职能观点全面地论述了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原则。
他认为经营管理是由设计、设备、控制、比较、作业着五种有机职能综合组成的,提出了被他称之为工作的普遍规律的管理原则。
2.詹姆斯·穆尼的管理思想代表作《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其主要思想为:(1)组织原理。
他认为组织是一种“纯属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管理的机构,即管理的过程;要使管理能正常地进行下去,首先必须要有组织;组织还必须包含一种仔细而恰当的分工。
(2)协调原理。
认为协调是人们为追求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的一致行动。
(3)阶层原理。
认为是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按其权利和责任的不同而在承担责任方面分成不同的阶层。
(4)职能原理。
指各种职责之间的区别,即专业化。
穆尼认为职能是阶层原理的后果,他把职能分为三种:决定性职能、应用性职能、解释性职能。
这三种职能可以分成为原理、过程、后果。
3.拉尔夫·戴维斯的管理思想代表作:《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等。
戴维斯的管理思想经过了下面几个发展阶段:(1)从车间一级的作业的角度看待管理。
(2)研究范围转到更广阔的管理的角度。
(3)进一步发展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但仍以相当大的篇幅论述生产车间的问题。
(4)完全从企业高层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经营管理问题。
4.哈罗德·孔茨的管理思想哈罗德·孔茨的代表作:《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走向统一的管理学》等。
孔茨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
他非常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
孔茨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5项。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西方现代管理学派
西方现代管理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人的职能》主要内容: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2,—个组织的三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3,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
4,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2.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肯尼思·博尔丁代表作:《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主要内容:1,组织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由5个分系统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
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
,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企业还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外部条件,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3,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3.决策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赫尔伯特-西蒙主要内容:决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它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对决策进行科学管理的学术。
4.经验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戴尔主要内容:1,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
2,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
3,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5.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霍勒斯卡·文森,希尔。
主要内容:1,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3,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一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 .W.泰勒<1>人物简介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从工人做起,经过不停地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优异的工程师。
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停地在工厂进行实地试验,系统研究和剖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作业所花销的时间,将这些试验逐渐改良发展,成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即“泰勒制”。
他一生活的专利 100 多种, 1902 年获“埃利奥特 .克雷森奖章”。
1906 年,他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并获取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霍巴特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2>主要贡献A科学管理原则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升效率2在薪资制度上推行差异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升4拟订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行5使管理和劳动分别,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履行职能B精神革命科学管理不单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泰勒所倡议的精神革命是实行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很多人以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峙的,而泰勒所提的科学管理却恰好相反,它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对于雇主而言,追求的不单是收益,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
而正是这事业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同,事业的发展不单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薪资,并且更意味着充足发挥其个人潜质,知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相互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这类合作看法是特别重要的。
即“将蛋糕做大,而后大家都能多分一点” 。
科学管理是一场重要的精神革命,每一个人都要对工作对同事成立起责任看法;每一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业心和事业心。
<3>限制性泰勒纯真从经济人假定出发,以为公司家的目的不过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工人不过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薪资收入。
这就忽视了人的动机的多面性。
他一机械的模式对待员工,他们把员工当作进行必定生产作业生产工具——活的机器。
科学管理不是全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倒是千万不可以的。
管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及理论
人际行为学派(20世纪二十年代)代表人物学派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埃尔顿·梅奥(elton.mayo),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herger)。
后来,则有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原籍德国后来移居美国的库尔特·卢因(kurt.lewin)、主要理论管理理念来源及主要理论这个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这个学派把社会科学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
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数都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他们注重个人,注重人的行为的动因,把行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其中有些人强调处理人的关系是管理者应该而且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有些人把"管理者"笼统地看成是"领导者",甚至认为管理就是领导,结果把所有的领导工作都当成为管理工作;还有不少人则着重研究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激励和领导问题。
所有这些,都提出了对管理人员大有助益的一些见解。
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巴纳德主要理论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1)协作的效果(2)协作的效率(3)协作目标能否适应协作环境2. 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1)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的目标(2)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德为组织目的的实现做出贡献(3)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
管理学流派
管理学流派1.古典学派(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成长阶段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著作:《科学管理原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观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贡献: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
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
局限: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系统的内部,而对企业外部环境对组织系统的影响考虑得就非常少。
2.行为学派(开始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以及穆顿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工作的激励因素》观点: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包括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的研究。
贡献: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局限: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
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现代管理学派是指20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管理学理论和观点。
在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思想。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
1. 科学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管理学派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科学管理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工作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科学管理学派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分工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工作分析、工作测量和薪酬激励等。
2.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管理学派是对科学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
它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强调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人际关系、领导风格和员工参与等管理原则和方法。
3.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学派。
它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系统管理学派强调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出了管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和方法。
4. 现代管理学派现代管理学派是对传统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
它强调适应变化、创新和学习的能力,关注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现代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如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等。
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圣吉、杰克·韦尔奇等。
5. 质量管理学派质量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德明。
质量管理学派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
质量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六西格玛和ISO认证等。
管理学11派简要
企业经济管理十一个学派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
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3优点: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
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
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点:不能适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
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
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优点: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缺点:三.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2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11个管理学派的代
(一)管理过程学派 一 管理过程学派
7条基本信念 (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很好地 加以剖析. (2)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这些就是管理原 理.它们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启示的作用. (3)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 大其在实际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这些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 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 (5)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 改进的技能 (6)即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背离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损失,但管理学中 的原理,如同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 --样,仍然是可靠的. (7)尽管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但管理理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来才能起一种科学基础或 理论基础的作用.
(八)决策理论学派 八 决策理论学派
这个集团的注意中心是合理决策的方法—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 择一种行动路线或一种思想.这个学派所探讨的可以是决策本身,或 者是做决策的人们或组织集团,或者是决策过程的分析.其中有些人 把自己严格限制在决策的经济合理性方面,另一些认为企业中发生的 任何事情都属于他们分析的范围,还有一些人则把决策理论扩展到包 括心理和社会方面以及决策环境和决策者. 有些人认为,由于管理的特点是以决策为中心,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 可能就以决策为中心点,而管理理论的其他部分则依附于这个结构中 心之上.这是可能发生的.而且正如任何人都可以设想的,对决策, 决策过程和决策者的研究肯定会扩展到管理的整个领域.尽管如此, 人们仍会感到怀疑,这个中心点是否也可用来作为建立人类整个知识 领域的中心?因为,正如绝大多数决策理论家所承认的,选择问题既 是组织的,又是个人的,而以上所说的绝大部分纯决策理论对鲁宾逊 的生存和思考也是适用的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1)人际关系学说。
其代表人物是主持著名霍桑试验的行为科学家埃尔顿·梅奥。
霍桑试验是标志着现代管理学说出现的界碑。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系统阐述了与经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可以概括为“社会人”的观点、“非正式组织”的观点、“管理职能”的观点等。
2)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是一种跨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
科的理论,它被引进管理学之后促进了管理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行
为科学的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霉戈与威廉·大内的X、Y、Z理论等。
3)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学术团体,它主要是对英美一大群有着相近管理思想、方法的管理学家的概称。
4)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以及其对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的强调和对决策过程的系统分析而引人注目。
决策理论认为,管理就
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5)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研究组织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
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
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3。
管理学派的基本理论
管理学派的基本理论(1)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
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
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
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提问人的追问 2010-12-27 16:53我说的是古典管理学派的三位人,泰罗,法约尔,韦伯。
三位观点的共同之处????回答人的补充 2010-12-27 16:59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1911年,美国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管理成为一门学问。
管理过程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管理过程学派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
开山鼻祖是法约尔,当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孔茨。
管理过程流派吸收其他管理学家的思想和主张,不断丰富各项管理职能的内容,具有广泛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1.法约尔。
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他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把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当作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
2.亚力山大·丘奇代表著作有:《管理的科学和实务》、《管理的原则》、《一个经理人员的发展过程》等。
丘奇从职能观点全面地论述了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原则。
他认为经营管理是由设计、设备、控制、比较、作业着五种有机职能综合组成的,提出了被他称之为工作的普遍规律的管理原则。
3.詹姆斯·穆尼的管理思想(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
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代表作《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其主要思想为:(1)组织原理。
他认为组织是一种“纯属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管理的机构,即管理的过程;要使管理能正常地进行下去,首先必须要有组织;组织还必须包含一种仔细而恰当的分工。
(2)协调原理。
认为协调是人们为追求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的一致行动。
(3)阶层原理。
认为是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按其权利和责任的不同而在承担责任方面分成不同的阶层。
管理流派总结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理论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作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优点:1从实验的方法寻找管理方法,切合实际
2确立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缺点:1研究对象比较单一,没有从多方面对管理进行探索
2往往从个体出发,没有考虑工人和外界联系,忽视了社会与心理对工人工作的影响(二)组织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Z.巴纳德
主要理论:1亨利法约尔(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2)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2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权威的三种类型:(1)个人崇拜式权威(2)传统式权威(3)理性—合法的权威
3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
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的一种因为工作上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组织
二行为管理学派
(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著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二)行为科学
三数量管理学派
主要内容:(一)运筹学(二)系统分析(三)决策科学化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全面质量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行为学派(20世纪二十年代)代表人物学派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埃尔顿·梅奥(elton.mayo),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herger)。
后来,则有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原籍德国后来移居美国的库尔特·卢因(kurt.lewin)、主要理论管理理念来源及主要理论这个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这个学派把社会科学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
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数都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他们注重个人,注重人的行为的动因,把行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其中有些人强调处理人的关系是管理者应该而且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有些人把"管理者"笼统地看成是"领导者",甚至认为管理就是领导,结果把所有的领导工作都当成为管理工作;还有不少人则着重研究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激励和领导问题。
所有这些,都提出了对管理人员大有助益的一些见解。
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巴纳德主要理论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继续生存取决于(1)协作的效果(2)协作的效率(3)协作目标能否适应协作环境2. 指出正式组织存在的三个条件(1)有一个统一的共同的目标(2)其中每一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德为组织目的的实现做出贡献(3)组织内部有一个能够彼此沟通的信息联系系统。
此外,还指出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 对经理人员的职能提出三点要求(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2)善于使组织成员能够提供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不可少的贡献(3)规定组织目标美国的怀特o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他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1)职能规范系统,即由于协作而划分和安排工作岗位所产生的合作系统(2)职位系统,即直线的职权层次(3)沟通联络系统(4)奖惩制度(5)组织规程,即使企业具有特征和个性的构想与手段理论依据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
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材料与机器)、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著作《经理的职能》系统组织理论(1938)代表人物巴纳德简介他早年就学于蒙特赫蒙学院,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全部经济学课程,因缺少实验学科的学分而未获得学位。
后来却由于他在研究企业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了杰出的贡献,得到过7个荣誉博士学位,他于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作,1927年起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直到退休。
他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极大热情还使他自愿参与了许多社会组织的活动。
他帮助制定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策,在新泽西紧急救济队、新泽西感化院、联合劳务组织担任过领导职务。
1948-1952年担任渃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
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担任过美国新泽西巴赫协会主席。
管理理念经理人员的作用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
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⑴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⑵促成个人付出必要的努力;⑶规定组织的目标。
个人承认指令的权威性并乐于接受指令的四个条件他能够并真正理解指令;他相信指令与组织的宗旨是一致的;他认为指令与他的个人利益是不矛盾的;他在体力和精神上是胜任的。
经理人员不应滥用权威,发布无法执行或得不到执行的命令。
管理理念来源和主要理论他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们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
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组织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
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综合起来。
巴纳德用了"感觉"、"判断"、"感知"、"协调"、"平衡"、"相称"等词语来表述管理过程个人可以对是否参与某一协作系统作选择,这取决于个人的动机包括目标、愿望和推动力,组织则通过其影响和控制的职能来有意识地协调和改变个人的行为和动机。
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
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
作品及贡献1938年出版《经理人员的职能》,被誉为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1948年出版《组织与管理》,是其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作,是其毕业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巴纳德在组织管理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后来的许多学者如德鲁克、孔茨、明茨伯格、西蒙、利克特等人都极大地收益于巴纳德,并在不同方向上有所发展。
对于经理人员,尤其是将一个传统的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员来说,巴纳德的价值尤其突出。
因为传统的组织偏重于非正式组织和非结构化的决策与沟通机制,目标也是隐含的,要将其改造为现代组织,就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权力结构和决策机制,明确组织的动力结构即激励机制,明确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
这三个方面是现代组织的柱石;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
管理过程学派20世纪40年代初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孔茨非常活跃,曾经做过企业高管、大学教授、管理顾问等。
他是美国和国际管理学会的会员,1963年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主席。
1978-1982年,孔茨还曾担任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职务。
因其对管理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孔茨被列入《美国名人录》、《金融和工业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主要理论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
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
这个学派把它的管理理论建立在以下7条基本信念的基础上:(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很好地加以剖析。
(2)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
这些就是管理原理。
它们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启示的作用。
(3)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在实际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4)这些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
(5)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6)即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背离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损失,但管理学中的原理,如同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样,仍然是可靠的。
(7)尽管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但管理理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来才能起一种科学基础或理论基础的作用。
著作群体行为学派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卡特·卢音(1890--1947)主要理论群体行为学派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个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
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习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约和霍桑试验。
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提出所谓"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
"理论来源群体行为学派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习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贡献及著作《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系统管理学派(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理查德·约翰逊主要理论系统管理学派是用系统观点来考察工商企业及其管理的。
系统观点认为:整体是主要的,而其各个部分是次要的;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条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或综合体,是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的;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通过新陈代谢而使自己不断地更新: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而其组成部分则不断改变著作权变理论学派20世纪70年代初代表人物卢桑斯、菲德勒、豪斯主要理论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