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周测七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1.“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D.掀起新文化运动
2.近代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
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其“根本条件”是指()
A.动员广大农民 B.让人民当家做主C.民众思想解放D.推翻反动政府
3.(2014·北京海淀区期中考)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价值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2013·绍兴一模)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思想解放B.学习西方C.文化转型D.提倡科学
5. 陈独秀说:“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这一认识的根源是()
A.民主与科学潮流的兴起B.出于反封建思想的意图
C.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需要D.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6.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7.为了宣扬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版了诸如下列刊物。这些刊物的名称表明()
A.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来自劳工阶层
B.中国的工人阶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武装自己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D.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8.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新青年》)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这段话表明,毛泽东()
A.历来反对康梁维新思想B.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C.曾经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9.“五四”时期,一度盛行欧洲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主张温和改良,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达到企业自治和企业公有,进而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当时曾引发一场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这一现象说明()
A.向西方学习的途径失败B.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C.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D.当时的思想界在寻找新出路
10.下面为1912年与1920年中国部分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从此统计表中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工业布局比较合理
B.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C.工业落后面貌改变
D.轻重工业均有发展
11. “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所以等到学生
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运动()。
A.在共产党领导下学生运动日益扩展 B.中心最初在北京
C.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
12. 1919年5月4日,《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
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上述材料( )
①表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巴黎和会有了清醒的认识②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放弃了向西方学习的
主张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④有利于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关注工农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
14.(2013·嘉兴测试)中西文化思想的冲突,传统与西化的相斥相纳,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18世纪作为分界线,18世纪的中国热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向顶峰。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性的成熟,中国形象逐渐跌落,影响到西方人甚至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文化观”。
——王岳川《去中国化——18世纪以降西方现代性战略》
材料二在孔家思想统治之下……中国文化的改变,至多只有皮毛的改变,没有彻底的主张。……一.直到了民国四、五年以后,开始有了些人作了片断的个人主义言论.............................。
——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
20
——整理自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
材料三“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与材料二中加着重号的文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中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二三十年代学界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提出的几种出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在进入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想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变化:由受到推崇到逐渐跌落。
原因:西方现代性的成熟或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写政治、经济、文化具体史实酌情赋分);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形象的跌落(答“‘海禁’政策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亦可,其他写具体史实酌情赋分)。
(2)事件:新文化运动。
观点:提倡个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学习西方文化);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实行文学革命(推翻中国传统文化)。
出路:学习西方文化(全盘西化);注重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中国文化现代化(中西文化兼容)。
(3)原因: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榜样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革命)的需要;一战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