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数学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冀教版适用】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节关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和应用的章节。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丰富的实例和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能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
2.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例。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十二章 四边形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_16
《22.3三角形中位线》教学设计一、概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平行四边形,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首先引入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然后师友合作交流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从而使证明成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同时也体会逻辑证明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它不同于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
2、理解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方法,能熟练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进一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和逻辑证明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感受公理化体系,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5、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重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教法:采用探索归纳法、练习法1、复习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2、学习新知(1)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点 D 、E 分别是AB 、AC 边的中点,线段DE 就是△ABC 的中位线。
思考:(1)一个三角形共有几条中位线?答:三条(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区别:中位线:中点--------中点中线:顶点--------中点C BF C BC B联系: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三条中位线,它们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且都是线段3、合作探究(1)DE 是 ΔABC 的中位线,将ΔADE 以点E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80°,使点A 与点C 重合,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吗?DE 与BC答:由操作可知:与ΔCFE 关于点E 成中心对称则CF=AD,∠F=∠ADE由∠F=∠ADE 可得:AB ∥CF又由CF=AD ,AD=DB 可得:DB=CF所以四边形BCFD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E ∥BCBF12DE BC(2)已知,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 求证:DE ∥BC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2.3三角形的中位线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2、会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方法,学习常用辅助线的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教学难点】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灵活应用.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1、布置预习内容:课本P89-90,“三角形中位线性质”.2、自学提示(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异同?(2)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3)你能证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吗?3、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测方法预设:(1)通过量一量的方法发现结论 .(2)沿中位线折叠成矩形 .(3)将三角形沿中位线剪开,旋转后拼成平行四边形(利用转化思想).AEDFBC二、互动交流.(在此环节要让学1、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大家共同评判,看谁的方法更科学生充分说自己的思路,只要是学生的想法,都鼓励其说出来 .)2、如果利用转化思想,过点 C 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与点F,你能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吗?(辅助线学生不容易想到,所以教师在此可仿照操作过程直接给出,降低难度)①给学生 2 分钟时间思考证明方法.②找同学说自己的证明过程,大家共同整理证明过程.③教师点评:此种证明的思想是通过证全等,将三角形的知识转化到平行四边形里面去解决 . 3、如果再连接 AF ,和刚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①同样给学生 2 分钟时间思考证明方法.②找同学说自己的证明过程,并对比与刚才的方法有何异同?将三角形的知识转化到平③教师点评:此种证明的思想是通过两次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行四边形里面去解决.4、总结记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三、反馈检测的中点,四边形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 、 BC 、CD、DAEFGH 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ADHAD EGEBBCCFF① 中出了四个中点,如何才能用上我所学的知呢?②提示助(接了AC 或 BD ),你想到了什么?③学生完成解程,个学生叙述,生共同充.2、三角形各的分5cm、7cm 和 9cm,接各中点(如),你能得到哪些呢?1①列可能的: DE= 2 BC , DE∥ BC ⋯⋯四形ADFE 是平行四形、四个三角形都全等⋯⋯② △ DEF 的周与△ ABC 的周有什么关系呢?△DEF 的面与△ ABC 的面有什么关系呢?③假如接 AF 你又有什么呢?④假如去掉段 DF、 EF,你想到 AF 与 DE 互相平分?⑤由学生小 .3、如, A 、 B 两地被建筑物阻隔,量 A 、B 两地的距离,你有什么方法?鼓励方法多化:用三角形中位的方法,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量,用平移的方法来量,用等三角形知求解,用勾股定理来解等.4、学生反思、小疑①学生自己小,不足的部分教充.(概念、性、尤其是的程,中位的作用.)②学生自己学的疑点行提.5、作:①本 P91: 7② 明三角形中位性定理.。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全等、相似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够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难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解法: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自行车三角架、梯子等,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中位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教案)新课标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22.3三角形的中位线
22.3三角形的中位线一、教学设想《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冀教版第二十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定理,它不但是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今后证明一些几何题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节教材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证明能力,但学生在自主探索、验证三角形中位线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因此设计1.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的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抽象的几何定理形象化、明朗化,降低了证明难度。
让学生在猜想、论证的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教学目标;2.由于本节的定理证明及应用相对学生的能力来说难度都较大,因此设计了小游戏贯穿始终,从课堂教学到课下作业始终以小组竞争形式出现,每个环节都注意互帮互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防止学困生掉队,符合课程标准中的“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理念。
二、教学目标:(一)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二)经历定理证明的一题多解,活跃学生思路,培养猜测和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体现了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运用于生活,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三、学情分析本节是八年级第二学期几何内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证明能力,但学生在自主探索、验证三角形中位线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由学生现有的实际能力和认知能力,把中位线定理的论证作为难点,把中位线定理及应用作为重点四、教法方法(一)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二)大量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创设了问题情景,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使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和密度。
22.3三角形的中位线-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求三角形中位线长度的方法;3.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
教学重点1.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2.三角形中位线长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要提前备好教材和教学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引入本课话题。
比如可以播放一段介绍三角形中位线的视频或幻灯片等方式,让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有一定的了解。
二、授课1.指导学生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相连,所连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具有以下性质:–每条中位线都与第三边相等;–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且该点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且为该三角形重心;–中位线同时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通过讲解和题目演示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2.指导学生应用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后,要结合实际问题来练习运用该知识。
可以从课本上提取出一些题目来作为练习,如:–已知三角形ABC,AB=12cm,BC=16cm,AC=20cm,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已知三角形ABC的三条中位线的长度分别为3cm、4cm和5cm,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分别对这两题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来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技巧和求解方法。
三、小结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前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让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掌握了如何运用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授课内容是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如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在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初中学段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这一性质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感知和逻辑推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逐步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能够运用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及应用。
2.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直观教学:运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展示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4.巩固练习:通过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几何画板等软件的课件,展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习题:准备适量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学习小组:分组安排,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三角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中位线。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并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角的计算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仍存在困难,对于中位线的概念和性质可能首次接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使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2.利用中位线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何图形,直观地展示中位线的性质。
3.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中位线解决实际问题。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几何画板或三角板。
3.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性质。
2.提问: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两边,那么它与第三边的关系是什么?呈现(10分钟)1.介绍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2.通过几何画板或三角板,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位线的性质。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画出它所有的中位线。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中位线的性质。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解决一些与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的问题,如: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求其他两边的长度。
2.让学生互相讨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方法。
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中位线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作用?2.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2章四边形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9)因此,三角形的中位线长度为4cm。
4.题型四:三角形中位线与角平分线的关系题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的一个角平分线长度为5cm,求三角形的中位线长度。
解答:
(1)画出三角形ABC,其中一个角平分线长度为5cm。
(2)标记中位线DE。
(2)标记中位线DE。
(3)由于高线是垂线,所以高线与底边垂直相交,交点为H。
(4)由于中位线DE是底边的中点,所以中位线DE与高线H平行。
(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中位线DE与高线H的交点F是底边的中点。
(6)由于F是底边的中点,所以FH是高线的中位线。
(7)根据高线的中位线性质,FH=1/2高线长度=1/2*4cm=2cm。
(8)由于QP是角平分线的中位线,所以中位线DE=2*QP=2*2.5cm=5cm。
(9)因此,三角形的中位线长度为5cm。
5.题型五: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不等式的关系题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的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求三角形的最大边长。
解答:
(1)画出三角形ABC,其中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
6.创新思维:学生将能够提出关于三角形中位线的创新性想法或建议,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7.数学建模: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和符号,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
8.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能够在课后自主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相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
1.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游戏设计:设计一个关于中位线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中位线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新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优秀教案: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
B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学习目标】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学习重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学习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47-4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 【探究一】: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2. 【探究二】:三角形中位线概念连接三角形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思考:(1)三角形的中位线有几条?(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3)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3.【探究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图,点D 、E 、分别为△ABC 边AB 、AC 的中点,求证:DE ∥BC 且DE=21BC . 【思考】:如保将证明DE=21BC 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你能构造平行四边形完成本题的证明吗?相信你能行!证明: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并且 .二、合作、交流、展示:1.例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 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所得的四边形是.2.例2: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相邻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邻角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2)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CD=CA,点E、F分别为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交AB于点G.求证:四边形AGEC是等邻角四边形;思考:怎样发挥中点E、F的作用,另找中点将两个中点沟通起来.三、巩固与应用1.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 m.2.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cm.3. 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O=12.则△DOE的周长为.四、小结:(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与定理.(2)遇中点常构造中位线.。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课题作者及工作单位冀教版八年级下册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课设计冀教版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马明丽永年县第四中学教课策略设计我采纳了研究式的教课方法,整个研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表现了教师是教课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课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2 章《四边形》中的第三节的内容。
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会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为此后证明线段的平行及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 2 倍或 1/2 关系打下了基础。
教课识题诊疗剖析1、划分清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的观点。
2、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包含数目关系和地点关系双方面。
3、要灵巧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课目的分析知识与技术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观点、性质,会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感觉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对问题的研究研究,培育学生勇敢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
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研究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难点:性质获取的过程如何把未知内容转变为以知知识教课过程及设计企图教课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企图引例:(课件) A 、B 两经过创建问题情境,为地被一建筑物分开不可以直接学生供给自主研究发现的空情境创建抵达,要丈量 A 、B 两地的距间,而后再去证明,进而使离应如何丈量?推理成为研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需发展,让学生经历“猜想—研究——发现— -推理”的过程,领会集情推Ac D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取结论中各发挥的作用,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共同商讨E B的习惯。
观察与思考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有一种新的方法来丈量AB两点的距离 .方法:先选定能直接抵达A 、B 两地的点 C,又分别取AC 、 BC 中点 D 、 E,量出DE 的长,就能够求出 A 、 B两地的距离.你知道此中的道理吗?今日这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此中的学识 .三角形中位线你还记得吗?从前学过的三角形的重要线段有哪些?它们各有几条?在三角形 ABC 中,D 是中点,AD 是三角形 ABC 的中线E 、F 是 AB 、 AC的中点, EF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角均分线、高线、中线3条经过复习三角形的三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认识了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新版)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二章四边形22.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新版)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2.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重点)3.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所示,吴伯伯家有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空地ABC ,已知点E ,F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量得EF =5米,他想把四边形BCFE 用篱笆围成一圈放养小鸡,你能求出需要篱笆的长度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三角形的中位线【类型一】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线段的长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AF 平分∠CAB ,交DE 于点F .若DF =3,则AC 的长为( )A.32B .3C .6D .9解析:如图,∵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DE ∥AB ,∴∠2=∠3,又∵AF 平分∠CAB ,∠1=∠3,∴∠1=∠2,∴AD =DF =3,∴AC =2AD =2DF =6.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性质并熟练应用.【类型二】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角如图,C 、D 分别为EA 、EB 的中点,∠E =30°,∠1=110°,则∠2的度数为( )A .80°B .90°C .100°D .110°解析:∵C 、D 分别为EA 、EB 的中点,∴CD 是三角形EAB 的中位线,∴CD ∥AB ,∴∠2=∠ECD ,∵∠1=110°,∠E =30°,∴∠ECD =∠2=80°,故选A.方法总结: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出平行关系,所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的平行关系可以解决一些角度的计算问题.【类型三】 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C 与BD 交于点O ,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求证:∠ONM =∠OMN .解析:图中有两个中点,但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取AD 的中点P ,连接EP 、FP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证明.证明:取AD 的中点P ,连接EP 、FP ,则EP 为△ABD 的中位线.∴EP ∥BD ,EP =12BD ,∴∠PEF =∠ONM ,同理可知PF 为△ADC 的中位线,∴FP ∥AC ,FP =12AC ,∴∠PFE =∠OMN ,∵AC =BD ,∴PE =PF ,∴∠PEF =∠PFE ,∴∠ONM =∠OMN .方法总结:在三角形中,若已知一边的中点,常取其余两边的中点,以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解题.【类型四】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解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E 为AB 的中点,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BD =AB ,求证:CD =2CE .解析:直接找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较困难,可取AC 的中点F ,间接找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证明:取AC 的中点F ,连接BF .∵BD =AB ,∴BF 为△ADC 的中位线,∴DC =2BF .∵E 为AB 的中点,AB =AC ,∴BE =CF ,∠ABC =∠ACB .∵BC =CB ,∴△EBC ≌△FCB .∴CE =BF ,∴CD =2CE .方法总结:恰当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是解决线段倍分关系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又从理论上进行了验证.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时机.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实现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2.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重点) 3.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吴伯伯家有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空地ABC ,已知点E ,F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量得EF =5米,他想把四边形BCFE 用篱笆围成一圈放养小鸡,你能求出需要篱笆的长度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角形的中位线
【类型一】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线段的长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AF 平分∠CAB ,交DE 于点F .若DF =3,则AC 的长为( )
A.3
2
B .3
C .6
D .
9
解析:如图,∵D 、E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DE ∥AB ,∴∠2=∠3,又∵AF 平分∠CAB ,∠1=∠3,∴∠1=∠2,∴AD =DF =3,∴AC =2AD =2DF =6.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性质并熟练应用.
【类型二】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角
如图,C 、D 分别为EA 、EB 的中点,∠E =30°,∠1=110°,则∠2的度数为(
)
A .80°
B .90°
C .100°
D .110° 解析:∵C 、D 分别为EA 、EB 的中点,∴CD 是三角形EAB 的中位线,∴CD ∥AB ,∴∠2=∠ECD ,∵∠1=110°,∠
E =30°,∴∠ECD =∠2=80°,故选A.
方法总结: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出平行关系,所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中的平行关系可以解决一些角度的计算问题. 【类型三】 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
AC =B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C 与BD 交于点O ,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求证:∠ONM =∠OMN
.
解析:图中有两个中点,但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取AD 的中点P ,连接EP 、FP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证明.
证明:取AD 的中点P ,连接EP 、FP ,则EP 为△ABD 的中位线.∴EP ∥BD ,EP =1
2BD ,∴∠PEF =∠ONM ,同理可知PF 为△ADC 的中位线,∴FP ∥AC ,FP =1
2AC ,
∴∠PFE =∠OMN ,∵AC =BD ,∴PE =PF ,∴∠PEF =∠PFE ,∴∠ONM =∠OMN .
方法总结:在三角形中,若已知一边的中点,常取其余两边的中点,以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来解题.
【类型四】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解题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
E 为AB 的中点,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BD =AB ,求证:CD =2CE
.
解析:直接找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较困难,可取AC 的中点F ,间接找CD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
证明:取AC 的中点F ,连接BF .∵BD =AB ,∴BF 为△ADC 的中位线,∴DC =2BF .∵E 为AB 的中点,AB =AC ,∴BE =CF ,∠ABC =∠ACB .∵BC =CB ,∴△EBC ≌△FCB .∴CE =BF ,∴CD =2CE .
方法总结:恰当地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是解决线段倍分关系的关键.
三、板书设计
1.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又从理论上进行了验证.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时机.对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