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系列教材分析与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案例
案例1-1: 100米快速跑教材分析分析目的:明确水平五100米快速跑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顺序,把握重点,分散难点。
技术特点: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
技术环节: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技术动作特点:平稳、直线、协调。
重点:途中跑。
难点:后蹬充分,高抬积极。
文化探析:挖掘快速跑中的文化学因素,展示积极奋进、英勇直前的项目精神。
案例1-2:100米途中跑教材分析分析目的:分析100米快速跑中的最重要的途中跑技术,明确其知识内涵。
技术特点:100米途中跑就是加速后的放松大步跑。
技术环节:后蹬、腾空、落地缓冲。
动作要领:上体正直稍前倾,肩为轴来肘用力,两臂放松前后摆,脚掌扒地膝缓冲,大小折叠腿前摆,大腿下压关节伸,用力蹬地脚掌正,同时迅速将髋送。
重点:放松、大步、协调。
难点:后蹬充分,高抬积极案例1-3:跨栏跑教材分析技术特点:在快速跑进中连续跨越一定数量、一定高度和一定间隔距离的栏架的短距离运动跑的项目。
技术动作特点:直线性、平衡性、连贯性、节奏感。
环节分布:起跑至第上一栏、跨栏步、栏间跑及终点冲刺跑。
重点:跨栏步难点:跨栏步与栏间跑技术的结合动作要领:起跑步长逐渐增,屈腿攻栏要凶猛,上体前扑前腿迈,后腿蹬直髋膝踝,两臂前后大摆动,压栏提拉擦板行,栏间跑动节奏明,过栏要似平跑中。
文化探析:探索跨栏运动的起源、发展,了解其深厚的文化氛围,发扬跨越障碍,战胜困难的项目内涵。
具体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之一:挺身式跳远腾空技术教学设计学习阶段:水平五;教材内容:挺身式跳远的腾空技术学习;教学对象:高二,女40人;场地器材:(一)教学设计的思路1、背景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教师通过对部分学生的简单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及对教学对象的感性认识发现:水平五二年级的女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立定跳远,有一定的跳跃基础和能力,但对加助跑的急行跳远感知还不深,空中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还不够完善;高中女生已经从各种媒体接触过挺身式跳远,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各种问题,喜欢与同伴、好友一起交流、探讨、合作,通过体育活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特点和问题分析: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文学、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实践能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自主选择性: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程设置具有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问题分析:1.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人员和出版社不同,导致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有些教材则难度较大,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有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过于专业化,侧重于文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而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则涉及较少,这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均衡。
3.教材的实践环节不足:尽管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实践环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4.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有些课程过于简单,而有些课程则难度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践能力和自主选择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过于专业化、实践环节不足和难度梯度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全部教学案解读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X A za. 原子符号:A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 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 无中子微粒2e-微粒 8e-微粒10e-微粒 18e-微粒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高中数学_选修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一、教学目标:1.对比二次函数最值求法,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体会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对给出的实际问题,如使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用料最省等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3.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最优化问题.(重点)4.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函数模型.(难点)二、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高中阶段求最值的所有知识,思维整合度、思维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进步。
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
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整合能力,并能进一步迁移、发散、证明、解决问题。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建模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回顾例题,例1,例2的处理上多花点心思,对学生的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稳步上台阶。
【效果分析】该节课很好的达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上强化了学生对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的理解;能力上增强了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提升。
课堂上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当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教师和学生是本课的共同参与者,共同努力完成了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
在这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活动中取得了成功并饱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案例中的教学活动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方法以及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的模式与理念,是一节成功的课例。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本节我们运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并与二次函数最值求法,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进行对比。
选修五教材分析
⑶ 第二章内容结构
特点 中 国 的 自 然 灾 害 成因 分布 类型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气象灾害 有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
危害
生物灾害
⑷ 重点提示
①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理解我国自然灾害 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我国自然灾害的整体情况。 ② 本章充分体现了我国自然灾害研究的最新成果。 多幅灾害分布图科学性、教学性很强,应充分应用。 ③ 构建学生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逻辑结构。 以 “类”分节(地质、水文、气象、生物); 各类中 各种灾害分述(特点、成因、分布图、灾情案例); 各类灾害多发区(原因方框图、灾情)。 ④ 注意补充案例。
选修五教材分析
温江中学 一、选修模块的重要性 二、选修五教材分析 三、选修五教学建议 杨进
一、选修模块的重要性
1.从内容上看,选修模块主要涉及地理学科中的一些分 支领域,以及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内容。 2.从课程价值看,必修模块侧重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规律,而选修模块侧重于基本原理的应用。
3.从能力培养上看,通过选修模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
⑸ 第三章内容结构
自然灾害的 救援与救助 技术支撑 应急操作
自然灾害 的监测与 防御
自然灾害的 自救与互救
⑹ 重点提示
① 第一节围绕“技术”来讲,突出地理信息技
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重在应用,对技术本身
不做深入解释。 ② 第二节从国家政府层面讲如何应对灾害。了 解国家建立的灾害应急系统。 ③ 第三节从个人的角度讲如何应对灾害(地震
和洪灾),这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实用
性上。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选修五放在初中区 域地理学习之后进行。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案例,教会学生案例分 析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图表资料,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 害的空间分布,并比较不同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 4.该模块是从负面影响来揭示人地关系,要 指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然灾害,培养学生 批判性思维——自然灾害的双重性。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基本格局,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选修课程的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较为清晰的操作模式,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和不断丰富。
课程标准中开设的选修课共有五个系列,“新闻与传记”是其中的一个。
对传记纪实类作品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四点是需要注意和落实:①把握作品的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②在人物传记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③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④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本次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基本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筑了高中新语文课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选修课的建设无疑是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高的系统工程。
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两方面思考、探索“新闻与传记系列”的操作。
计划模块名称:传记选读周课时:4+1(“1”用于校本选修课程)教学计划:本模块学习内容为传记选读,选读内容兼顾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比例搭配。
将周课时“4”大致分为两部分,2节为现代文学习,以学生自读与交流方式进行;2节为文言文学习,以教师指导为主。
校本课程中的“1”用于阅览室自由阅读。
现代文涉及的传主:邓小平、李大钊、沈从文、袁隆平、梁思成、林徽因、谢坤山、卡尔·马克思、富兰克林、恩里科·费米、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伊莎多拉·邓肯、比尔·盖茨。
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的时间里,必须阅读完课文的内容,填写《人物传记阅读积累表》;挑选其中的1~2名传主,阅读记录他们人生轨迹的整本的传记,在班上交流。
课题研究-人教版选修3-2教案
课题研究-人教版选修3-2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概述人教版选修3-2是一本高中英语教材,主要是在第三册基础上继续完善学习内容。
本教材分为四个模块:Unit1 Working with Words, Unit2 Reading, Unit3 Language in Use和Unit4 Writing。
其中,Unit1主要讲解词汇的应用和基本语法,Unit2强调阅读技能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Unit3介绍英语语言的运用和语境理解,Unit4指导基本写作技巧和文章写作能力。
全书共计9个单元,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写作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1.2 教材特色人教版选修3-2教材具有以下特色:•分为四个模块,内容清晰明了。
•含有适配性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采用了模块化教学设计,便于教师的教学计划。
•配有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的目标是:1.能够正确掌握一些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3.能够通过文化交流学习到相关的文化及社会知识。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2.课堂互动3.团体协作3.2 教学步骤Step 1词汇复习通过词汇复习,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单元所学的重要词汇。
Step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并通过问题回答、评价和讨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单词拼写通过单词的拼写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Step 4语法精讲通过讲解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语法错误的纠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Step 5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组成小组,开展一些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
四、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综合评估,包括单项测试、作业和小组合作等形式。
五、教学计划课时教学内容1 词汇复习2-3 阅读理解4 单词拼写5-6 语法精讲7-8 课堂讨论9 期中考试10 补课,对期中考试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11-12 阅读理解13-14 语法精讲15-16 课堂讨论,学习相关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17 期末考试前的回顾,复习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18 期末考试六、教学建议1.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选修12教材分析
(1)会求回归直线方程回归直线方程是在学习《数学》必修3后,继续对线性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内容包括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以及回归系数等.了解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一般步骤:①作出散点图(由样本点是否呈条状分布来判断两个量是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存在线性相关关系→②求回归系数→③写出回归直线方程,并利用回归直线方程进行预测说明.如,提问:根据所求方程能否求出给定身高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也就是身高为172厘米将是改革的方向之一.求解:回归直线方程时要遇到很复杂的运算,为准确运算,可借助计算器与计算机,先列表求出相关数据,然后求回归系数. 从而写出回归直线方程.(2)了解随机误差的概念及其它对预报变量的影响(3)能进行简单回归分析能从散点图直观的判断相关关系,但散点图不明显时,我们就要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相关系数判断:|越接近1时,线性相关程度越强;|越接近0时,线性相关程度越弱.在确定具有线性关系后,就需建立回归模型,而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是:③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④按一定规则估计回归方程中的参数(最小二乘法);⑤得出结论后在分析残差图是否异常,若存在异常,则检验数据是否有误,后模型是否合适等.例:为研究重量(单位:厘米)的影响,对不同重量的6根弹簧进行测量,数据如下表:51015202530①画出散点图;②如果散点图中的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求与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③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④画出残差图,并说明它是否异常.⑶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在于会运用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因此就需要掌握它的基本思想与一般步骤,而学生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⑷因为直接利用三维柱形图和二维条形图可以粗略地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但它无法精确的给出所得结论的可靠程度,因而只做粗略估计,而不做具体运算. 而运用随机变量K步信卸霞煅椋冉暇罚夷芨鏊媒崧鄣目煽砍潭?SPAN>.⑸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并学会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把握独立性检验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在此基础上得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2)教学难点:①求回归直线方程,会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回归分析.②掌握回归分析的实际价值与基本思想.③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具体案例进行检验与说明.确定以上内容为教学难点是基于以下考虑⑴求回归直线方程和对实际问题进行回归分析需要一定的运算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掌握其中的规律性之后才能完成的.⑵绝大部分学生适应具体的、表面化的、摸得着的感性内容学习,而不善于理性的、抽象性的内容的思考. 特别是对有的问题只会做,不善于表达,说理就更加难了. 象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的事实来解释的,而它却偏偏发生了,从而否定前面的假设.例:某地区羊患某种疾病的概率是0.4,且每只羊患病与否是彼此独立的. 今研制了一种新的预防药,任选5只羊做实验,结果这5只羊服用此药后均未患病. 问此药是否有效.凭经验一定会认为此药一定有效,这是因为服药后羊都没有患病. 若仔细想一下,又可能有问题?嗯,大部分羊不服药也不患病?而且患病的羊只占0.4左右. 这5只羊不患病未必是药的作用. 因此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药无效的话,就随机抽取5只羊,看它们都不患病的可能性大不大. 若这件事的发生的概率很小,几乎不会发生,那么现在这几只羊确实都未患病,那么就应是药的效果,也就是说药是有效的.现在我们假设药是无效的,那么5只羊都不发病的概率是:,显然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因此该事件几乎是不会发生的,但现在却发生了,那就说明我们的假设是不对的,所以药是有效的.但同时还要指出,当我们作出判断“药有效”时,也是可能犯错误的. 犯错误的概率是0.078. 那么也就是说有接近92%的把握认为药是有效的.评注:独立性检验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时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的决策,我们也要重点关注.本章内容为新课程标准中新添加的知识点. 回归分析的侧重点应先求回归直线方程,并进行相应的估计预测,但这类的题数据的处理与计算量可能很大,教学中应谨慎把握. 对于独立新检验问题,应以K驳募扑阌肓俳缰档谋冉侠磁卸戏掷啾淞康南喙赜胛薰匚?SPAN>. 教学要求说明举例1.下列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边长 B.匀速行驶的车辆的行驶距离与时间C.人的身高与体重 D.人的身高与视力2.设一个回归方程为,解释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则().A. B.C. D. A.3.投掷一枚硬币,设事件A=“出现正面”,B=“出现反面”,则有().A.A与B相互独立 B. P(AB)=P(A)P(B)。
选修2-1教材分析
选修2-1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简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1 教材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的分析,给出数学上对命题的定义,继而通过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的过程与步骤分析,使学生体味命题真假判断的思想,进一步引入了条件p 和结论q ,了解命题在数学中的含义。
1.1.2 教材通过对“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的条件与结论的互换及否定等具体例子的讨论,引入了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定义,又加上教材引入了条件p 和结论q 结合了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分析,达到了标准的“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要求。
1.1.3 教材通过对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框图的基本描述,以及四种命题的相互真假关系框图的介绍,续而通过例举“证明:若,022=+y x 则.0==y x ”的分析与证明,进一步使学生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理解和掌握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1.2.1 教材通过对“若p ,则q ”形式命题真假性的讨论,认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对于充分条件,学生较易理解,对于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则是难点。
学生往往不清楚由p 推出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为什么p 又成了q 的必要条件了?这儿的必要性怎么理解?为此,教科书在边框中引入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帮助学生从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角度去理解必要条件。
1.2.2 教材通过对“若p ,则q ”形式命题真假性的讨论,认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通过命题条件与结论间的相互推出关系,认识了充要条件,再给出了充要条件的定义。
紧接着教材采用了大量的数学实例,注重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
1.3 教材在认识了命题,本节接着介绍命题间的联接词“或”、“且”、“非”。
这些联结词含义和用法的介绍,各部分内容的编排,一般是按照思考、探究、发现、归纳总结,最后给出数学结论的形式展开的,结合大量的数学实例,按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设计的内容安排,可以增进本节内容的亲和性,增强学生学习本段内容的兴趣,更好的体会和理解本节内容的含义以及实际意义。
高中选修化学教材分析教案
高中选修化学教材分析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选修课程教材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组织结构;
2. 掌握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3.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 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章节;
2. 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教学难点:
1. 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 如何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化学选修课程的知识。
教学准备:
1. 化学选修课程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教师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说明重点和难点;
2. 教师简要介绍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组织结构,包括各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3. 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
4.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
第二课时:
1. 学生展示各自总结的教材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讲解和解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和总结化学选修课程教材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对化学选修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组织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对各章节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化学选修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和素质。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信息技术课,代倩李新兰约3391字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
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二分法查找算法的思想,并将这一算法体现到具体的应用中。
该内容是对上一节课顺序查找方法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分法查找的概念,掌握二分法查找的算法思想,能用二分法查找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分析二分法查找的原理,合作编程,完成对二分法查找数据的学习及应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二分法查找算法的理解,如何使用二分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创新之处本节课教学地点安排在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将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引出,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上课之前,播放“购物街”节目中猜价格的片段。
其内容是让选手猜商品的价格,规则是给出商品的价格范围,主持人根据实际价格和选手报价给出提示:“高了”、“低了”、“正确”。
有一个选手,仅仅尝试猜了3次,就猜出了实际价格。
当时给出的价格数值范围是100~300,实际价格是225。
他猜的3个数是200(主持人:低了)、250(主持人:高了)、225(主持人:正确)。
师:我们仔细分析这个选手的猜数过程,可以发现每次猜的数都是相应范围中间的数,这实际上采用了“二分法查找”算法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算法思想。
设计思想:通过视频的强大渲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编程算法思想——二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李宁
lining_shao62@yahoo.
总目 一.统观教材 二.解析教材 三.把握教材 四.教学案例 五.新课程与高考
一.统观教材 新高中物理课程的总体设计思想
1.三个结构层次 2. 实行学分制 3. 设臵必修和选修课程
○每个学科都设立一定的共同必修模块。 (物理:2个共同必修模块)
UAB=φA-φB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WAB=EpA-EpB
U=Ed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场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电场力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F/q
(简单、和谐、统一、对称)
力的性质
电场力
电势能
场 强
电场线 等势面
○每个学科都设立一定选修模块。 (物理:10个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可以形成几个系列,也可以是独立的。 (物理:3个系列)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
限性。 ●机械能和能源
必 修
●电磁现象与规律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分子动理论 内能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核能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选修2系列
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 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 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理解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 力量。
2-1册 第一章 电场 直流电 路 第二章 磁场 第三章 电磁感应 第四章 交变电流 电机 第五章 电磁波 通信技术 第六章 集成电路 传感器 2-2册 第一章 物体的平衡 第二章 材料与结构 第三章 机械与 传动装置 第四章 热机 第五章 制冷机 2-3册 第一章 光的折射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第三章 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 第四章 光源与激光 第五章 放射性与 原子核 第六章 核能与 反应堆技术
①增大A点检验电荷的电量,A点的场强是否 也随之减小? ②另一个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变小 了,是因为A的场强变小了么? ③将检验电荷从A点移开,A点的场强如何 变化?
EF 1 E q
④我们是否可以认为
结论:电场强度只与场的自身的性质有 关,而与检验电荷的电量多少、受力大 小,甚至存在与否均无关。 对于比值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我 1 EF E 们决不能认为 q 有了电场强度能帮着我们求电场力
表征场的力的性质 表征场的能的性质 表征电场力做功的性质
F=qE E=qφ Wab=qUab
电容 电动势
电阻 磁感应强度
C=Q/U E=W非/q
R=U/I B=F/IL
表征导体的容纳本领
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的本领
Q=UC W非=qE
U=IR F=BIL
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强
弱
表征磁场力的性质
√
√ √ √
三、半导体及其应用 四、超导及其应用
增 加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五、电功和电功率
√ √
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
√
七、电压表和电流表
9 实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新”第三章 磁场
“原”第十五章 磁场
1 磁现象和磁场 2 磁感应强度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电场
能的性质
电场
电 势
静电场这一章在整套教材中评价是很高的。其原因 之一就是它非常注重注重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 性。
那么这个知识体系是不是‚创新‛呢?
其实这个体系和老教材‚甲种本‛基本相同。而 上面提到的原教材是‚必加选‛
我个人认为‚甲种本‛在知识体系上和知识内容的处理上都是‚旧‛教材的顶峰, 今物理量的一般 性质.
例如:电阻
U R I
电阻也是比值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它 只与导体自身的性质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 压大小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甚至是否流过 电流均无关. 1 同样不能认为 R U R
I
这是所有比值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的共同的 ‛套话‛。只要在电场强度中真正的理解它 的 含义,那么在学习其它比值法定义的概念 时,就可以把这些性质迁移过去。这样大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物理 2-3
物理 3-3
物理 3-4
修
●光与光学仪器 ●原子核与核技 系列1 术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系列2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物理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系列3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物理选修系列内容概况
选修1系列 由2个模块构成 (文化型物理) 选修2系列 由3个模块构成 (技术型物理) 选修3系列 由5个模块构成 (基础型物理) 共十个模块
物理 1
物理 2
●电场 ●电路 ●磁场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电路与电工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物理 1-1
物理 2-1
物理 2-2
物理 3-1
物理 3-2
●机械振动 与机械波 ●电磁振荡 与电磁波 ●光 ●相对论
选
●热现象与规律 ●热与生活 ●能源与社会发展
物理 1-2
●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电
势
φ=Ep /q
UAB=φA-φB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U=Ed
WAB=EpA-EpB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场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电场力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F/q
原教材中的 有关知识链
案例:静电学
电 势
新课程教材是在对‚旧教材‛的继承、发扬 和创新中诞生的。 新教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和动摇我国课 程思想的根基。
三.把握教材
①首先要明确:教师和教材谁是主人?
(士兵和枪谁是主人?AK47和M16)
②教材的编写目标:学生好学、老师好教 ③写教材的是人,不是‚神‛。 ④凡是新生事物都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 ⑤我们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接受和使用新教 材,批判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它,完善它。
F 2F 3F 4F·····NF ·····
q 2q
3q 4q·····Nq ·····
这表明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等于一个定 值。即 F
q 定值
同时,不同的点这个比值大小不同。如:
FA FB q q
F/q大说明相同的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 大,显然这表明该点的电场强。所以比值 F/q表征了场的力的性质,即表征了场的强 弱。我们把它称为电场强度,用符号E表示。
二.解析教材
视角1.通过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想 选修3-5编写思想
视角2.通过新旧教材结构对比
“课标教材”第一章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现行教材〕第十三章
一、电荷 库仑定律 二、电场 电场强度
三、电场线
四、静电屏蔽 五、电势差 电势 六、等势面
F E q
教材中也在此介绍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但 是似乎只是强调了比值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 的数学形式,缺乏物理内涵,缺乏对比值法 定义的物理量的一般性质的归纳,无法起到 举一反三的作用。 那么,比值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有哪些 深刻的物理内涵和一般性质呢?
F’
B A +q +q F
+Q
我们继续研究电场强度, 接下来可以抛出如下几 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
选修3系列
较全面地、综合地展示物理学的基本内容, 强调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较为深入地体现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 较为深入地体现物理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特点: 1.全面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逻辑关系、文化价 值、技术应用 2.为学习者进入大学理科专业和工科专业继续学习 奠定坚实的基础 3.知识内容与过去的‚必修加选修‛大致相同 4.强调了‚系列性‛,5本书的章号连续编排
选修1系列
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 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 突出物理学的人文价值,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 的影响。 1-1目录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第二章 磁场 第三章 电磁感应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1-2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电势定义: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
定义: UAB=WAB / q
电场力的功 电场力
电场强度
静电力做功与路 径无关没有证明
案例:静电学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中两点电势 之差叫电势差
电 势
φ=Ep /q
我们要尊重教材 但不拘泥于教材
四.教学案例
案例1:关于比值法定义的 物理量的教学
比值法是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的方 法。做为一类方法定义出来的物理量必然 有共同的属性。把握住这些属性,就能把 它运用到同一类型的概念教学上。这对加 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及提高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物理正式介绍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过程 是从电场强度开始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 个过程: 在学习完库仑定律之后,我们开始研究静电 场。我们知道静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存在的 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是电荷之间作用力赖以 传递的媒介。 电场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对处在其中的电荷 有力的作用,这叫做场的力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