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分析PPT

合集下载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八章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八章

变异性和过程控制
深入探讨变异性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过程控制来减少不可避免的变异性。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控制图与其类型
介绍控制图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控制图类型。了解如何使用控制图监控过程 的稳定性和性能。
X-bar和R控制图
学习如何绘制和解读X-barHale Waihona Puke R控制图,以监控过程的中心线和变异性。
统计质量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
探讨统计质量控制在各个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医疗保健行业。了解如何利用 SQC提升业务的质量水平。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第八 章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统计质量控制(SQC)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工 业中的应用。您将了解到变异性和过程控制的概念,以及掌握控制图和过程 能力分析的方法。
统计质量控制的定义与重要性
了解统计质量控制(SQC)的定义,以及在管理和改进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掌握如何利用统计方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过程能力分析
介绍过程能力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过程能力指数,以 及如何计算和解读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改进与六西格玛
了解过程能力改进的方法和目标,以及六西格玛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了解 六西格玛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六西格玛方法论与DMAIC改进 流程
介绍六西格玛方法论的具体步骤,以及DMAIC改进流程的应用。了解如何通 过DMAIC流程实现过程改进和质量提升。
P和np控制图
了解如何使用P和np控制图监控离散型数据的质量特征。学会通过控制图来判断过程是否受到特殊原因 的影响。
C和U控制图
学习如何使用C和U控制图来监控计数型数据的质量特征。了解如何根据控制图的规则判断过程是否受 到特殊原因的影响。

社会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社会经济统计学PPT课件

通过对比两个相互联系的总量指标来反映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如比例、比率、结构相对数等。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 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如算术平均数、调 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 志值的差异程度的指标,如标准差、方差 、变异系数等。
民生福祉改善
考察居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等,反映民众 福祉提升情况。
企业经营决策
市场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及消费者行为,为企业制 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及风险水平,为投资决 策提供参考。
生产管理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优化及质量控制,提高企业运 营效率。
大数据技术
应用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技术
应用于数据挖掘、预测模型和智能决策,推动统计学的智能化发展。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
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和优化。
统计方法与模型创新
统计方法创新
发展新的统计方法,如高维数据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应对复 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产业结构分析
研究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变动趋势, 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问题。
经济增长与波动
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趋势及波动 特征,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
依据。
社会发展评价
社会指标体系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卫生、文化、 环境等方面,衡量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社会公平与正义
关注收入分配、贫困、就业等社会问题,评价社 会公平程度及政策效果。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课件(PPT34页)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课件(PPT34页)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LOGO
1.比较分析法
它是以定量的方式来揭示矛盾,寻找差 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专题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某一要素)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LOGO
五、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七、结构
• 标题 • 前 (导)言 • 主体 • 结尾 • 落款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正 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适用范围:
范围广
整个国民经济问题
某一行业问题
某一地区、某一企业
某一部门的某项经济指标
二、作用
有助于制订经济计划,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
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 益。
有助于经济职能部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LOGO
三、特点
1.专业性 2.定量性 3.指导性 4.检验性
LOGO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34页)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 T服务 技术管 理培训 课件安 全培训 讲义

《统计分析法》课件

《统计分析法》课件

聚类分析
总结词
将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
VS
详细描述
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 于将相似的对象归为一类。通过聚类分析 ,可以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类别,使得 同一类别内的对象尽可能相似,不同类别 之间的对象尽可能不同。在聚类分析中, 通常采用距离度量、层次聚类等方法来对 数据进行分类,并解释其意义和用途。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统计分析法的 重要研究方向,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统计分析法》ppt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统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统计分析法的常用方法 • 统计分析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统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大量数据进行 处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解释和推断数据,来认 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方差分析
总结词
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变异程度。
详细描述
方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变异程度。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确定不 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由随机误差还是系统误差引起的。在方差分析中,通常采用F检验或t检验等方 法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变异程度,并确定各因素对总体变异的影响程度。
主成分分析
3.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如描述性统计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
05
4. 结果解读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为决策 提供依据。
医学研究数据分析
2. 数据整理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PPT课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PPT课件
2008年1月
27
《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文献 返回
[1]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国民账户体系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1993)》,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SNA1968
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具体研究,往往要 直接参考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
13
• 反过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不断深入,可 以推动宏观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1. 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统计是 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基础,它提供了描述国民经 济运行过程数量特征的系统方法和系统数据;
5.撰写分析报告。
本章完 23
SNA1968、SNA1993、SNA2008
24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92、2002、2015) 25
课程教材
杨灿主编、 周国富副主编: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四版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年3月
26
上一版本
杨灿主编、 周国富副主编: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国民经济统计学)》 中国统计出版社,
计分析(邱东教材较好) • 失业统计分析 • 国际经济比较统计分析 • 宏观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10
赵彦云(201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的章节安排
• 总供给与总需求统计分析 •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 消费需求统计分析 • 投资需求统计分析 • 产业结构统计分析 • 资金流量统计分析
• 通货膨胀统计分析 • 经济周期统计分析 • 国民经济景气统计分析 • 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 国际经济统计分析 • 产业竞争力统计分析

经济定量分析PPT课件

经济定量分析PPT课件

饼图
1998山东省露天蔬菜产量分配图
西红柿 17%
圆白菜 10%
白菜 7%
菜椒 22%
茄子 15%
马铃薯 11%
数据来源:三线表
黄瓜 18%
双轴图
山东省各年露天蔬菜面积产量图
播种面积
总产量
250
10000
200
8000
150
6000
100
4000
50
2000
0
0
万公顷 万吨
2008 2006 2004 2002 2000 1998 1996 1994 1992 1990 1988 1986 1984 1982 1980 1978
功能
满足条件的数字型数据的个 数
mod(n,d) n和d相除的余数 rank(n,r) 数字n在数字列表r中的排位
sqrt 平方根
varp
sum
加总
stdevp
average 算术平均值
mode
geomean 几何平均
median
max
最大值
skew
min
最小值
kurt
count 数值型数据的个数
方差 标准差 众数 中位数 偏度 峰度
一、EXCEL表格的制作
(一)统计表的结构与格式
表1 1997-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
项目
单位 1997年 1998年
一、调查项目

37890 39080
二、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

三、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

四、平均每人全部收入

五、平均每人实际支出

3.19
3.16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

企业经济统计学课件

数据转换
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形式,如进 行变量转换、创建新变量等。
数据可视化
利用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直观地 展示出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数 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 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等,以揭示 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03 企业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01
02
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
效率。
资产负债率指标
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和 风险程度,包括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等。
产值能耗指标
反映企业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 源,是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的重要指标。
劳动生产率指标
反映企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 创造的价值,是评价企业劳动
效率的重要指标。
03
数据整理和展示
通过图表、图形和数字等 方式整理和展示数据,以 便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 布和特征。
集中趋势的度量
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 数等,以衡量数据的中心 位置或平均水平。
离散程度的度量
计算方差、标准差和变异 系数等,以衡量数据的离 散程度或波动情况。
推论性统计分析
假设检验
通过设定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 和确定显著性水平等步骤,对企 业经济数据进行假设检验,以判
断总体参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置信区间估计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置信区间,以估 计总体参数的置信范围和可靠程度。
方差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方差,分 析各因素对总体变异的影响程度。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的构成和特征
时间序列的季节性调整
了解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如趋势、 季节性和周期性等,并分析其特征。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05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
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描述性统计分析
Exce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可以 进行求和、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 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图表展示
数据透视表
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可以帮助用户 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组、汇总、筛选和 聚合,从而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 势。
Excel的图表功能强大,可以制作各种 类型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 图等,用于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据不同的聚类算法(如层次聚类、K-means聚类等)进行分类。
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总结词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并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模式。
详细描述
时间序列数据具有时间依赖性和趋势性,因此需要使用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 括指数平滑、ARIMA模型、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的走势。
总结词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VS
详细描述
推理性统计分析是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 体特征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样本均值 和标准差来估计总体均值和标准差,通过 样本比例来估计总体比例。这种方法的前 提是样本数据能够代表总体数据,因此需 要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高级统计分析案例
总结词
运用复杂模型和算法,揭示数据内在结构和 关系。
统计分析方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推理性统计分析 • 高级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分析软件介绍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的 应用,如经济学、市场营销、医 学等。
0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件

❖初次分配:生产领域
再分配: 全社会
2、分配部门不相同
初次分配: 由营利部门自主进行。
再 分 配: 由政府部门来进行。
3、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
初次分配: 对要素价格的形成起基础作用。
再 分 配: 以收入税等形式对各经济主体的 初次分配起调节作用,解决社会发展和社 会公平问题。
(二)、分配流程: 1、初次分配流程
目前食品价格指数14.4% CPI 达到6.4%
3、统计测定法 (1)本期形成总供求差率= (流量总供给—流量总需求)/流量总需求
本期形成总供求差率=社会总供需比率-1
❖ 供求差率= (存量总供给—存量总需求)/存量总需求
供求差率=存量总供需比率—1
❖ A、如果供求差率>100%, ❖ 说明 供>求
(三)、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主要是在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统计方法的应用进而加 快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第二节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
❖ (一)、制度化的 统计分析工作
• (二)、宏观经济 专题或问题的统计 分析工作
❖ 1、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含义:
❖ 在宏观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统计资 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
❖ 2、特点:
❖ (1)、系统运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反映 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整体及各方面的 数量特征;
❖ (2)、为国民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系统的宏 观和科学的依据;
2、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 • 特点:
❖二、社会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指标
存量总需求
期初结余
流 量 总需 求

《统计分析方法》课件

《统计分析方法》课件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80%
提出假设
根据研究目的,提出一个或多个 关于参数的假设。
100%
检验统计量
根据样本数据和提出的假设,计 算一个或多个检验统计量。
80%
决策
根据检验统计量和临界值,决定 是否拒绝或接受提出的假设。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单侧检验
只考虑参数在某一方向上的变化,例如只考虑数值增大或只考虑数值减小。
VS
详细描述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通过使用核函数对数据 进行加权,并根据权重生成密度函数,能 够估计出数据的分布情况。该方法不需要 假设数据分布形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 稳健性。
非参数秩次检验
总结词
非参数秩次检验是一种不依赖于数据 分布形式的统计检验方法。
详细描述
非参数秩次检验将数据按照大小进行 排序,并赋予秩次,然后根据秩次计 算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该方法能够 处理异常值和离群点,且对数据分布 形式的要求较低。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提高其数据处 理和分析的能力。
02
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01
02
03
04
确定研究目的
在开始数据收集之前,需要明 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以便有 针对性地收集相关数据。
方差分析的统计模型
方差分析使用F统计量 来检验各组数据的方差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F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F=frac{组间方差}{ 组内方差}$。
如果F统计量大于临界 值,则说明各组数据的 方差存在显著差异,即 数据来自不同总体。

《经济学统计学》课件

《经济学统计学》课件

时间序列分析
1
趋势分析
学习如何分析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趋势,以及如何应对季节性变动。
2
平稳性检验
探索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并了解如何处理非平稳序列。
3
时间序列模型
介绍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如ARMA、ARIMA,并探讨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 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 分析实际案例并探索不同统计方法的应用。 • 了解数据分析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
总结
通过《经济学统计学》课程,你将掌握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 经济问题。希望你在这个旅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假设检验
了解假设检验的原理,以及 如何使用统计方法对经济假 设进行检验。
统计推断
置信区间
学习如何使用置信区间 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并了解其在经济学中的 应用。
样本调查
掌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 体特征的方法,以及如 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
回归分析
学习如何建立经济模型, 并Fra bibliotek用回归分析来评估 变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统计学》PPT课 件
欢迎来到《经济学统计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介绍统计学的基 础知识,概率分布,统计推断,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案例分析。让 我们一起探索经济学中的统计学应用!
课程简介
1
什么是经济学统计学?
学习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了解如何分析经济数据以作出合理的决策。
2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统计学?
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经济问题和预测市场趋势至关重要。
3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使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企业财务评价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ppt 79页)

企业财务评价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ppt 79页)
1470 950 225
2660 163
18.5 25.5 2816
856 1960
一、企业收入分析
(一)收入及其分类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
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中所形成的 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不 同类型,企业的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 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3.总资产贡献率
总资产 利 贡 润 平 献 税 总 均 率 金 额 资 利 总 产 息 额 累 总 支 12 计 额 出月
二、企业负债状况与效益分析
(一)企业负债的种类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
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包含的项目有:
(1)应付帐款---它是流通负债中的主要项目,应付帐款是指因 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2810+2980)/2=2895(万 元)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10220/2895=3.53
3.单位流动资产提供的总产值
单位流动资产 企业全年总产值 提供的总产值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应收帐款周转率分析
应收帐款周转率 平赊 均销 应收 收入 帐净 款额 余额 平均应收 期 帐初 款应 余收 期 额帐 末款 应收帐
产品销 产 售 品 净 销 销 额 售 售 总 销 退 额 售 货 折扣
平均流动资 年产 初总 流额 动年 资末 产流 总动 额资产总 2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平 产均 品存 销货 售成 成本 本
平均存 期 货初存货 期 余末 额存货余额 2
例:
表9-1 假设该公司年初的流动资产为2810万 元,年末的流动资产为2980万元,则该公司的流 动资产周转率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解读
汇总数据
模块解读
汇总函数
模块解读
分类汇总结果输出窗口
实例讲解
▪ 例2.9:以性别作为分组变量,对职员的工资和 年龄的均值进行汇总。见数据“2-9汇总数据 .sav”15-4.sav。
数据的加权
定性分类数据,在系统默认情况下,每一行就 是一个记录。但对于定量区间数据,一般采用频数 格式录入数据,即相同取值的观测值只录入一次, 另加一个频数变量用于记录该数值共出现了多少次。 为了在统计分析时让计算机知道每一个分类或者每 一个区间组段的频数,需要定义权重变量。
排序个案
模板解读
排序后数据
实例解析
▪ 例2.8 将职员的工资按职工号和职称,见“2-8 排 序数据.sav”。
要求:职工号按升序、职称要降序。
数据的分类汇总
▪ 分类汇总:按指定的分类变量对观测值进行分 组,对每组记录的各变量求指定的描述统计量,结 果将保存为SPSS数据文件,可以存入新数据文件 ,也可以替换当前数据文件。
▪ 要求同时使用该数据“重新编码相同变量”和“重 新编码不同变量”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PSS数据文件类型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 语法文件 输出文件 脚本文件
文件扩展名 .sav .sps .spv .sbs
对应窗口 数据编辑窗口 语法编辑窗口 结果管理窗口 脚本窗口
模块解读
▪ 1.运行SPSS
▪ 2. 打开数据
SPSS可以直接打开的数据类型
实例讲解
▪ 例2.1:打开.sav文件
模块解读
分割文件
模块解读
拆分后的数据编辑窗口
实例讲解
▪ 例2.7:将职员的按性别、年龄进行拆分, 见 “2-7 拆分数据.sav”数据。
数据个案的排序
数据编辑窗口中个案的前后次序是随机的,其 先后顺序由录入时决定。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中, 有时希望按某种顺序来观察一批数据,以便于更好 的了解数据信息。
选择类型
①按条件选择:给出一个SPSS条件表达式,选取符 合该表达式的个案。 ②按数据范围选择:选择一定的数据范围内的全部个 案,要求给出数据范围的上、下界的个案编号。 ③随机选择:对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所有个案进行随机 筛选 ④过滤变量选择:选择指定的一个已存在的变量作为 个案选取的标准
模块解读
选择个案
权重变量通常表示每个分类或者每一个区间组段的 频数,它是数值变量,且必须取正值才有意义。
模板解读
加权个案
加权标识
实例解析
▪ 例2.10 将人数进行加权,例见“2-10加权数据 .sav”
重复数据的查找
SPSS系统具有查找重复数据的功能,可 以迅速的定位重复观察个体。该功能适用于 数据双录入后的数据检查。
并是有实际意义的; ②为方便SPSS数据文件的合并,在 不同数据文件中,数据含义相同的列,最好起相同的名字 ,变量类型和变量长度也要尽量相同
合并类型
▪ 横向合并:按照记录的次序,或者某个关键变量的数值,将不同数据
集中的不同变量合并为一个数据集,新数据集中的变量数是所有原数据集 中不重名变量的总和,实质就是将两个数据文件的记录,按照记录对应, 一一进行左右对接,合并的两个数据文件的变量不同,但具有相同个案例 数。
实例讲解
▪ 例2.2:打开.xlsx文件
实例讲解
▪ 例2.3:打开.txt文件
IBM-SPSS
2.2 数据的保存
数据保存类型
模块解读
数据保存
实例讲解
▪ 例2.4:将打开的.sav数据存为.txt格式。
IBM-SPSS
2.3 数据的整理
数据合并
▪ 当数据量很大时,经常需要将 一份大的数据分成几个小部分,将 这些若干个小的数据文件合并成一 个大的数据文件,是进行各种统计 分析的前提。
模块解读
计算变量对话框
模块解读
计算变量“如果”按钮
实例讲解
▪ 例2.13:计算某班男生,每位同学的平均成绩, 见2-13计算新变量.sav。
变量值的重新编码
数据分析中,将连续变量转换为等级变量,或 者将分类变量不同的变量等级进行合并是常见的工 作。比如知道班级每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但是需要 将这些同学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4个等 级,那么如何通过SPSS功能来完成这一任务呢? 重新编码过程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类任务。
1)定义 个案排序:就是将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数据, 按照指定的某一个或多个变量值的升序或降 序重新排列,所指定的变量称为排序变量。
排序分类:
①单值排序:排序变量只有一个;
②多重排序:排序变量有多个,多重排序的第一个排 序变量称为主排序变量,其他排序变量依次称为第二 排序变量、第三排序变量等。
模板解读
合并类型
▪ 纵向合并:是几个数据集中的数据纵向相加,组成一个
新的数据集,新数据集中的记录数是原来几个数据集中记 录数的总和,实质就是将两个数据文件的变量列,按照各 个变量名的含义,一一对应进行首尾连接合并,两个数据 文件的变量相同,合并的目的是增加分析个案。
▪ 合并条件: ①两个待合并的SPSS数据文件,其内容合
IBM-SPSS
第2章 数据管理
在我们的科学研究过程中,都离不开对数据 的分析,一切统计分析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 对数据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在数据分析过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BM-SPSS
2.1
数据的打开
数据类型
▪ ①采用SPSS软件将原始资料录入,建立 而成的数据文件。
▪ ②采用其他软件录入,保存为其他数据格 式的资料,如.xls、txt、sys等
模板解读
添加合并个案文件
模板解读
纵向合并变量选择
模板解读
横向合并变量选择
实例解析
▪ 例2.5 将“2-4 未标题4 数据保存”与“2-5 未标 题”数据进行合并。
实例解析
▪ 例2.6 将“2-4 未标题4 数据保存”与“2-6 Untitled 2” 数据进行合并。
数据个案的拆分
▪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只需要对具有某种特性的 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就涉及到分组分析,则可以通 过拆分数据集来加以实现,它能使数据分析过程按 照分组变量进行分组分析,得到各个组的结果。
模块解读
按条件选择
模块解读
随机选择
实例讲解
▪ 例2.12:选择工资大于1800元人员进行分析; 见例2-12.sav。
计算新变量
▪ 使用SPSS算术表达式及函数,对所有记录或满 足SPSS条件表达式的记录,计算出一个新结果 ,并将结果存入一个指定的变量中。
▪ 通过使用SPSS算术表达式、SPSS函数、 SPSS条件表达式进行实现。
模板解读
标识重复个案
模板解读
重复数据编辑窗口结果
模板解读
重复数据输出结果统计表
实例讲解
▪ 例2.11:查找2-11重复数据.sav中的重复数据。
个案的选择: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需要 从SPSS中的所有个案中筛选出特定的个案进行分 析。这可以通过给数据表设置选择条件或者过滤条 件,来满足这一要求。
▪ 合并条件: ①如果不是按照记录号对应的规则进行合并,则两个数据文
件必须至少有一个变量名相同的公共变量,这个变量是两个数据文件横向 对应合并的依据,称为关键变量。如学号、贵宾卡号等,关键变量可以是 多个;②如果是使用关键变量进行合并的对应,则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 先按关键变量进行升序排列;③为方便SPSS数据文件的合并,在不同数据 文件中,数据含义不相同的列,变量名不应取相同的名称。
重新编码:
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对原始变量的取值进行 修改,用新编码直接取代原变量的取值;
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将新编码存入新的变量 ,根据原始变量的取值生成一个新变量来表示 分组情况。
模块解读
重现编码到相同的变量
模块解读
重现编码到不同的变量
模块解读
旧值和新值
实例讲解
▪ 例2.14:为了解某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情况,将他们 的平均成绩分为4个档次 ,80分以上的为“优秀 =1”、70-80分的为“良好=2”、 60-70分的为“ 中等=3”,60分以下的为“差=4”。数据见“2-14 重新编码数据.sa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