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8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带课本例句)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如下: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贤,通“甚”,超过)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词义自: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听说)以:以养父母(用来)卒:泯然众人矣(最终)古今异义古: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重点词语解释令:让,使;愿,希望;令作诗;写。
奇: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乞:向人求讨或乞求。
重点句子的翻译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父亲把邻近人家年龄相与的及稍微大些的子女全部招来,让他们拜拜我仲永,让他作诗,并给我仲永题上自己的名字。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④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⑥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⑦泯然众人矣!译:完全如同常人了。
⑧得为众人而已耶?译:能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应该结尾啊!⑨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且为众人未若复吾赋不幸之可晒而因得众人也。
译:那么他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只不过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他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左传》1. 顺天行道,乱天犯道。
《孟子》1. 民无信不立。
《荀子》1. 人莫不争,争则存。
《庄子》1. 古之人,人居室,言未尝群,行未尝勇。
《论语》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君子成人之美。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孙子兵法》1.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韩非子》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大学》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中庸》1. 中庸之道,在天下人。
《孙子兵法》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国演义》1. 顺时而动,谓之轻,违时而动,谓之重。
1. 人不知而不愠,不闻而不怒,不见而不忧,不说而不怨。
《水浒传》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西游记》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三界无地,二十四番佛。
《儿女英雄传》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红楼梦》1. 一夜乍听春去后,几番新雨梦依稀。
《骆驼祥子》1. 人因梦想而伟大。
《海底两万里》1.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乐趣,就是为了认识事物而认识它们。
《浮士德》1. 搞一门业务,重要的不是年年有收获,而是一年比一年的收获多。
《古事记》1. 最险要的不是高山,而是不敢攀登。
《异闻录》1. 人要不自由,宁死也不随便受人摆布。
《安妮日记》1. 生命就像骑自行车,必须保持平衡才能朝前走。
《摆脱吸血鬼》1. 一个勇敢者,一个能活抱希望的人,将会好像一颗星星,永远在漆黑的黑夜中站立发光。
1. 难于革命中的这个时刻来说,我们不应该保留和回避一件无用的东西,包括感情。
《皮囊》1. 世界本和而生,各自依天,各自有贵贱,但到底也没有不平的。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句法结构1. 并列句:句与句并列构成句子,通过“而、兮、則”等连词连接。
例句:東方生白氣,且昨飛政東,師古者是欲以示人者也。
2. 简句:只有主谓结构,没有状语和补语。
例句:哉婦有國家!3. 省略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和状语等成分,使语句更加简洁。
例句:玉不琢,不成器。
4. 平行句: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
例句:今既一之而不再,且以皇生焉。
5. 状语从句:具有状语功能的从句,修饰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句:夫以哀滿涕泗,而愁不慚者。
6.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语,或通过自己的话语转述他人说的话。
例句:郭也,佼也,何不由郭而伤徐?(直接引语)書徒見徐,語之曰:“巫者之言,徐左秦右,欲伐吳者也。
”(间接引语)二、词汇运用1. 会意字:通过合并或组合不同的象形字形成的新字。
例字:星(由日和生组合而成,表示天上晃动的物体)2. 直筆字:由于筆劃的運筆順序逐漸變化而產生的字。
例字:以(畫第一遍的橫畫為基礎,在上部的橫畫加上橫撇)3. 通假字: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
例字:乾(qián,表示天空); 干(gān,表示从事)4. 义符:用于表示某一范畴概念的字,帮助理解词义。
例字:子(表示亲属关系); 心(表示与感情相关的词义)5. 会意词:由两个或以上形声字组成,形象地表示事物的名称。
例词:桔(由木和吉组合而成,表示柑橘类水果)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特征,用一个事物来形容或说明另一个事物。
例句:心如琴瑟,適與不和。
2. 比拟:通过比较两个相似的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突出其中的特点。
例句:君人者不事卵氣酒悅。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感的表达方式。
例句:燕雀离投,虎距之遠也。
4. 对仗:通过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的结构安排,使其呈现一定的对称关系。
例句:乱剑突如飞。
愁思盈如水。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常用有在意,能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独回答。
包括名、、形容、数、量、代六。
掌握常文言的用法及意,是提高文言文能力的关。
1.安(1)安闲。
例:死于安 (《生于患,死于安》)(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也(《曹》 )(3)怎么。
例:燕雀安知之志哉(《涉世家》 )(4)安,平定。
例:雨不安如山(《草屋秋所破歌》 )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够(《生于患,死于安》)(2)副,常与“不” 用,“ ⋯⋯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曾不盈寸 (《核舟》 )(3)曾。
例:相遇何必曾相(《琵琶行》 )(4)同“ ”,重叠。
例:胸生曾云(《望岳》 )3.从(1)跟,随。
例:从(《曹》 )/隶而从者 (《小石潭》 )(2)学。
例: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 )(3)追。
例:溯洄从之 (《蒹葭》 )(4)依从。
例:民弗从也 (《曹》 )(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 )(6)在。
例:吾从北方子梯(《公》 )(7)堂房属。
例:从弟(《从弟》 )(8)向。
例:从之先达叩(《送阳生序》 )4.得(1)能。
例:余因得遍群(《送阳生序》 )(2)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 )(3)同“德”,恩情,感谢。
例:所乏者得我与(《我所欲也》 )(4)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愉悦。
例:悠闲自得 (《童趣》 )(6)获取,得。
例:劣得所(《出表》 )5.道(1)( 正确的 )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 )(2)主,思想,学。
例:益慕圣之道(《送阳生序》 )(3)路。
例:道不通,度已负约(《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地。
例:大道之行也(《礼。
大道之行也》 )(5)德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
例: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 )6.当(1)面,着。
例:木当(《木》 )(2)在某个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也(《送阳生序》 )(3)当。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含课文例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含课文例句)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B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C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八分有奇《核舟记》数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虞山王毅叔远《核舟记》字之后甫刻简——拣jiǎn挑选盖简桃核修狭《核舟记》者为之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大道之行独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例句出处解释类型渔人甚异之《桃花源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记》语复前行、听妇前致《桃花源往前、上前名词作状词记》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穷尽,走到头记》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状胡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东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以⋯⋯为亲人、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意动用法不独子其子也》以⋯⋯为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大道之行老年人、中年人、形容词作名词所用,幼有所长也》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坠落书》散步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观潮》用银、用玉玉系腰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观潮》穷尽阵之势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变白雪》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客居雪》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在夜里村》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烂,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中来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向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多天,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崇敬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知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出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兼有讨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灰暗突然变得光明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叉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用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样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 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 ( 古义:娇艳美丽。
今义:食品尝道好。
)(2)豁然开朗 ( 古义:地方广阔,光辉充足。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初二语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高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初二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文言文的语法、阅读和鉴赏,下面将对初二语文文言文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常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点1. 文言文的五种基本句式:(1) 主谓句:主语+谓语。
例如:“康熙元年,祝由传檄征讨”。
(2) 主谓宾句:主语+谓语+宾语。
例如:“岂因祸福避趋之”。
(3) 主系表句:主语+系动词+表语。
例如:“玄德大事已成备”。
(4) 主谓双宾句: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例如:“将军何不辞冗往就思良策?”(5) 复合句: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的句子。
例如:“进谏如流,出使如神。
”2. 文言文的典型连接词:古文中常见的连接词有:“而、乃、故、则、若、为、以、因、若、虽然、然则”等。
3. 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对仗、反问等。
二、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 多读文言文经典散文和篇目,加强阅读。
通过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散文和篇目,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注意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等。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典故等,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
3. 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通过理解句子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文言文的鉴赏技巧1. 注意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主旨。
2. 注意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注意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文言文作品。
3. 善于运用词语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
在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鉴赏作品。
通过初二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对文言文的语法、阅读和鉴赏等方面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下学期语文文言文归纳整理八(上)21《桃花源记》一、通假字要——邀yāo 邀请便要还家具——俱jù详尽具答之二、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ã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â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â)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三、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名词作状语,往前、上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头.22、《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三、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6、《三峡》一、通假字[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三、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2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四、实词解释月色入户门内念无与为乐者想遂至承天寺就怀民亦未寝睡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庭积水空明清澈透明但少闲人只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八(下)21、与朱元思书一、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二、一词多义: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三、词类活用: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八年级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ǎn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类型例句出处解释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诧异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黑的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以……为子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散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初二语文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一、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解说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新亭对泣等。
3.《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4.《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本文把的思想感情与美妙的月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滢、离尘脱俗的美好意境,表达了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5.《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
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本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利和义的关系。
二、通假字1.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2.缚者曷为者也 (曷通何,什么)3.人非所与熙也 (熙通嬉,开玩笑)三、一词多义1.坐①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在)②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③何坐?曰:坐盗。
(犯罪)2.都①何以都不闻消息 (总,竟)②都不哭 (全、都)3.乐①心乐之 (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4.清①水尤清冽 (清澈)②以其境过清 (凄清)5.曰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说)②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叫做)6.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由)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跟从,跟随)7.闻①闻水声《小石潭记》 (听说)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听到的)8.道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正确的方法)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③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道路)9.见①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看见)②才美不外见《马说》 (通“现”,显现)10.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上下、左右,表估计)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处所)1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大约)②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可以)12.居①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停留)②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岳阳楼记》 (处在)四、古今异义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三峡》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字音】阙处(quē )襄陵(xiāng)绝巘(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9.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0.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1. 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2. 清荣峻茂:清,水清。
荣,茂盛。
峻,山高。
茂,草盛。
13. 良多趣味:良,甚,很。
14.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5.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6. 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17. 空谷传响:响,回声。
18. 哀转久绝:绝,消失。
【句子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文言文初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言文初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文字表达
1.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体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文言文的文字表达以古代汉语为基础,使用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书写。
二、文言文语法
1. 文言文使用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式,例如:“夫……,夫……”之类的句式。
2. 文言文的动词词态较为丰富,包括“之、乎、余、吾”等词。
三、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1. 阅读文言文需要有较高的文字词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含义。
2. 阅读文言文要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阅读文言文要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行文特点和文学风格。
四、文言文的应用
1. 文言文在古代是广泛使用的书面语言,涉及政治、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
2. 文言文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文言诗歌、经典文学等领域。
五、文言文的学习
1. 学习文言文需要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 学习文言文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古代汉语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3. 学习文言文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古代汉语进行书写和表达。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八班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八班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一一、词语: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到了。
明年:第二年。
具:通“俱”,全,皆。
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
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
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
备: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12) 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淫雨霏霏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开:放晴。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
去:离开。
国:京城。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
集:鸟停息在树上。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
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宠:荣耀。
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把:持。
临:面对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
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24)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
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以:因为。
心旷神怡怡:愉快。
二、(句子)翻译: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课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愚公移山》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将近(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家(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连……都……损:削减丘:土堆(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夫: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叩:敲,凿(15)始龀龀: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节:季节(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心:思想固:顽固彻:通(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三、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四、课文内容理解(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八年级上下册文言知识点
八年级上下册文言知识点八年级是中学学习阶段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在这一阶段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词语、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下册文言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一、文言文词语解析1. 常用连词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有:“之”、“乃”、“而”、“其”、“或”等。
这些连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语句,让文言文的表达更加清晰。
2. 常用动词文言文中常用的动词有:“行”、“至”、“处”、“闻”等。
学生需要记住这些常用的动词,以便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含义。
3. 常用名词文言文中常见的名词有:“天”、“地”、“人”、“家”等。
这些名词往往与现代汉语有相似之处,学生需要多加注意。
二、文言文语法解析1. 朝代名称文言文中常常使用朝代名称来表示时代背景,例如:“汉”、“唐”、“宋”等。
学生需要掌握各个朝代的名称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语句。
2. 谓语动词文言文中的谓语动词往往出现在语句的结尾,例如:“行”、“至”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谓语动词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3. 修饰语文言文中的修饰语往往紧跟在名词或者动词后面,例如:“严禁”、“细心”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修饰语的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语境理解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语境。
学生需要通过全文的分析,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 精读技巧在精读文言文时,学生需要借助工具书,例如《文言文常用字字典》等,帮助自己理解生僻词语,从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3. 阅读速度在阅读文言文时,学生需要采取适当的阅读速度,既不能过于追求速度,也不应该过于追求深度。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
以上为八年级上下册文言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八年级文言文重点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八年级文言文重点1. 历史背景介绍八年级文言文主要涉及到明清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个时期被称为明清文学的鼎盛时期。
明代文学发展较为早期,在此时期出现了很多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比如杨慎、杨维桢、施肩吾等。
清代文学继承了明代文学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著名作品,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
2. 文言文词汇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
这些词汇在文言文中频繁出现,掌握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下面是一些重点词汇:•言:指话语,表示说的意思。
•曰:指说的意思,常见于对话中。
•阖:合上、关闭的意思,常见于阖家的“阖”。
•主:指当家的人,领导的意思。
•谓:指说的内容、所说的话。
•仆:指属下、仆人的意思。
3. 典型文言文句式八年级的文言文中,有一些典型的句式。
这些句式的掌握对于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意思很有帮助。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式:•主谓结构:主谓结构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语通常位于句首,谓语动词位于句尾。
•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并列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
这种句式常用于陈述事实、列举论点等。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由连词引导的从句,用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方式等状语。
•状语副词的使用:文言文中有很多状语副词,如犹、极、尚等,它们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等,起到限定或者加强的作用。
4. 文言文修辞手法文言文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在八年级的文言文中,有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需要我们注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通过比较来形象地表达某种意思,使表达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夸张:通过夸大描述事物或现象,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对偶: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安排在一起,形成对比或者对照,使文章更富有韵律感。
•排比:通过排列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加强表达的力度。
•比兴:通过拟人、拟物等方式来表达某种事物的特点或者表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标志:
宾语前置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标志:
状语后置句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标志:
定语后置句
马之千里者
标志:
省略句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见渔人,乃大惊,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之
(1)的
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
渔人甚异之
弗之怠
走送之,
问所从来。
具答之。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
(3)提宾标志
何陋之有?”
(4)主谓间,取独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当余之从师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定语后置句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6)音节助词,不翻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
(1)代词,他,他的,那个,这个
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既出,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门人弟子填其室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语气词,表反问(翻译:难道),推测(翻译:恐
怕,大概),期望(翻译:一定),商量(翻译:还是)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
焉
(1)语气词,翻译:呢,吗,啊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代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兼词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若
(1)如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2)好像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比得上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代词,你,你们
以
(1)用
策之不以其道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2)来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3)因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乃
(1)于是,就
见渔人,乃大惊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王曰:“善。
”乃下令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才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4)代词,你,你的
或
(1)有时候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一食或尽粟一石。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有的人
(3)或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寻
(1)寻找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不久
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策
(1)马鞭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用马鞭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
食
(1)食物
(2)吃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3)喂养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重点字词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
..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无案牍之劳形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余幼时即嗜.学。
无从
..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
..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
四支.僵劲不能动,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以中
..有足乐者
世有伯乐,然后
..有千里马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执策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