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分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分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分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分时操作系统是使一台计算机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同时为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用户服务的一种操作系统。

把计算机与许多终端用户连接起来,分时操作系统将系统处理机时间与内存空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轮流地切换给各终端用户的程序使用。

由于时间间隔很短,每个用户的感觉就像他独占计算机一样。

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是可有效增加资源的使用率。

例如UNIX 系统就采用剥夺式动态优先的CPU调度,有力地支持分时操作。

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分时概念并不局限于上面说的三种,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分时系统的概念又增强了许多,而形成多道程序分时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

如果每道程序一次运行一个时间片,而且都是经过用户终端和一个用户相连,用户就可以通过终端与之交互作用。

虽然说有多个用户同时在使用该系统,但是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其他用户的存在,就好象整个系统就只有他一个人在使用一样,这样的系统称为分时系统或多路系统。

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分时系统,它有如下特征:1同时性,计算机系统能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2独立性:用户和用户之间都是独立操作系统的,在同时操作时并不会发生冲突,破坏,混淆等现象;3及时性:系统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结果显示给用户;4交互作用性:用户能和电脑进行人机对话。

补充:分时操作系统基本思想时间片:是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PU时间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为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给各联机作业使用。

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

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使一台计算机为多个终端服务。

对每个用户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并提供交互会话能力。

设计目标:对用户的请求及时响应,并在可能条件下尽量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分时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分时TimeShar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思想也逐渐演进。

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梳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探讨其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

1. 批处理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诞生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计算机还是比较原始的机器,没有显示器和键盘,只能通过打孔卡片来输入和输出数据。

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人们开发了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是指一种通过批量输入作业,按照一定顺序执行并输出结果的操作系统。

批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时间片轮转等算法实现多个程序之间的并发执行。

在批处理系统中,程序被划分成一批批作业,先进入作业队列,然后由操作系统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配和管理。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由于整批作业的处理速度是一致的,不便于实现对高优先级作业的快速响应,效率有限。

2. 分时系统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是一种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分时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时间片轮转算法,将中央处理器和其他资源分时分给多个终端用户使用。

分时系统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响应速度和交互性。

例如,UNIX系统就是一种基于分时思想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并提供强大的命令行界面和工具。

3. 实时系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需要开发实时系统来满足对实时响应性能的要求。

实时系统是一种通过及时响应事件,保证处理任务的实时性的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抢占式调度算法,即当出现中断事件时,立即中断当前程序,处理优先级更高的任务。

实时系统应用广泛,例如嵌入式系统、航天航空控制系统、工业控制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实时系统要求对硬件资源和调度算法进行优化,保证对高优先级任务的快速响应和处理。

4. 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人们需要开发分布式系统来支持分布在不同设备或者地点的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

EC设计中多任务分时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EC设计中多任务分时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通过对 E C功能及多任务分 时系统特 点的讨论 ,完成任务模块 的合理划 分和 E 的软硬件设计 ,并给出应用实例 。 C
Co s r c i n a d I p e e t to f u tt s n t u t0 n m lm n a i n 0 li k M a
Ti e s a i g S s e m - h rn y t m i EC sg n De i n
tmes ai gs se t ai o fts d u aia o n es fwae had  ̄r e i no i c iv d, o rs o dnga pl a o x mpe s i —h rn y tm,hep ti no kmo lrz t na d t o t r- r va ed sg fEC sa he e c rep n t a i h i p i t n e a lsi ci
文献标识码; A
中啊分类号。T33 P0
EC 设 计 中 多任 务 分 时 系统 的构 建 与 实现
汪 锋 ,姚 维 ,王 曩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 所,上海 2 0 3 ) 0 2 3
曩 关糊
要 :针对 E C设计 中如何可 靠有 效实现系统众多功能模块 的关键 问题 ,提 出在 E 的软硬件 设计中构建多任务分 时系统机制 的思想。 C :嵌入式控制器 ;多任务分 时系统 ; 便携 式计算机
是便携式计算机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正是因为 E 的使 用, C 体现 出了便携 式计 算机与普通 台式计算机 的一 个重 要区别。 E 目前普遍应 用在 具备智能型节 电功 能的便携式计算机设 C 计中,在系统 中的地位绝不次于南北桥 ,在设备 电源开启 的
C U,从而造成微观 上轮流执行 ,宏观上并发运行 的多任务 P 分 时效 果。而单片机 本身运算能力和 内存空 间的限制 ,要求

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步进电机群分时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步进电机群分时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7O 1 1 1 9; 000 ) 3 0 6
要: 复杂 的运动控制系统往往 由多个步进 电机构成 , 在功 能组 件相 同的情况下 , 了能够复用 相同 为
的组件控制 功能 , 出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 P D) 提 C L 的步进电机群分 时控制系统 的设计 。以 4个 组件每个组件 8个 电机为例 , 介绍 了控 制系统原理 , 详细 阐述 了控制 系统 的硬件实现及 软件设计 。实际工 程 结果表 明: 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控 制要求 , 具有简单 、 可靠 、 性价 比高的特点 , 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Ab t a t o l ae t n c n rl s se wa l a s c mp s d o ln i lse tr . n t e c s ft e sr c :C mp i td moi o to y tm sa w y o o e fp e t u t p moo s I h a e o c o f h
迫扎 - 控 制 应用 2 1 3 1 ) 号 } 0  ̄ 7( 2
控制与应用技术 E A
基 于 复 杂 可 编 程 逻 辑 器 件 的 步 进 电机 群 分 时 控 制 系统 设 计 与 实 现
翁寅 生 闫亚 东’ 何俊 华 , 翁方煜 , , ( .中国科 学院 西安 光 学精 密机械 研 究所 , 西 西安 1 陕 2 .中国电子科技 集 团第三 十三研 究所 , 山西 太原
a d rc cl rj t eut so e a tec n o ss m c n f e cnrl e da d h d a vna e fs l, t .P a t a poe sl h w dt t h o t l y t a t h o t e n a d a t so i e e i cr s h r e i t on g mp

实现一个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

实现一个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

实现一个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一、介绍分时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使用计算机。

而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它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共享一台计算机,实现多任务处理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

二、实现分时操作系统的要素要实现一个分时操作系统,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 进程调度:实现进程调度算法,将 CPU 资源分配给各个进程,使得各个进程能够公平地使用计算机资源。

2. 内存管理:为每个进程分配内存,保证各个进程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3. 用户界面: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4. 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存储和管理文件的功能。

三、实现分时操作系统的步骤下面,我们将从步骤的角度来介绍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分时操作系统。

1. 确定系统框架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基本框架,包括设计系统的模块,定义系统的数据结构,确定模块的交互方式等等。

比如,在我们的系统中,应该至少包括进程调度模块、内存管理模块、用户界面模块和文件系统模块。

2. 实现进程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是分时操作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进程如何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得CPU 资源。

可选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很多种,比如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等等。

在我们的系统中,我们可以选择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即为每个进程分配一个时间片,在时间片用完之后,将 CPU 资源交给下一个进程。

3. 实现内存管理模块内存管理模块负责为每个进程分配内存空间。

在我们的系统中,可以采用页式内存管理,将物理内存划分成多个大小相等的页,在需要分配内存时,为进程分配连续的多个页。

同时,还需要考虑内存的回收问题,即当进程结束时,如何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

4. 实现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负责提供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该系统。

在我们的系统中,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Shell 程序,让用户可以通过 Shell 命令来进入不同的模式,执行各种操作。

分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时间片轮转调度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支持多用户共享系统资源。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是一种灵活的分时调度算法,将进程按照优先级分成多个级别。
每个级别都有一组进程队列,当一个进程执行完成后,它会根据其优先级被分配到相应级别的队列中。
高优先级的进程会先于低优先级的进程得到执行,同时考虑到低优先级进程也需要得到执行,因此这些进程会按照FCFS(先进先出)的方式进行调度。
分时操作系统通过同时处理多个用户或任务的请求,使得每个用户或任务都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从而实现多用户多任务的目标。
02
分时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机制
时间片轮转调度
时间片轮转调度是一种简单的调度算法,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片(quantum),在时间片内执行。
当一个进程的时间片用完时,调度程序将切换到下一个进程,每个进程都有机会在时间片内执行,使得所有进程都能得到执行。
分时操作系统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05
分时操作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的比较
实时操作系统是指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并执行相应的任务,以达到实时控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具有任务调度、资源管理、同步与异步工作机制、任务间的通信以及系统配置等基本要素。
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分时操作系统是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进行时间上的分割,同时响应多个用户请求,实现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目的。
调度策略
处理机调度程序按照一定的流程,根据调度策略选择一个程序执行,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上下文切换。
调度流程
处理机调度
内存管理
分时操作系统将内存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存放一个程序。
内存分区
分时操作系统通过内存保护技术,防止一个程序的错误操作影响其他程序的运行。

实验四(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

实验四(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

实验四、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2012019090013 李旭冬一、设计思路: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原理是,通过数据选择器将并行数据分时一一送出,再通过数据分配器(用译码器实现)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分配到其各个相应的输出端口,从而恢复原来的并行数据.数据分配器选用74x154,为4~16线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选用74x151,为8选1数据选择器。

74hc154功能表:输入输出G1G2D C B A Q0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Q15 0000000111111111111111 0000011011111111111111 0000001101111111111111 0000011110111111111111 0001001111011111111111 0001011111101111111111 0001101111110111111111 0001111111111011111111 0010001111111101111111 0010011111111110111111 0010101111111111011111 0010111111111111101111 0011001111111111110111 0011011111111111111011 74hc151 功能表:输入输出En_L S2S1S0Y Y_L1X X X010000D0D0'0001D1D1'0010D2D2'0011D3D3'0100D4D4'0101D5D5'0110D6D6'0111D7D7'由于74hc154为4~16译码器,故需要两片74ls151,级联成16~1多路复用器。

故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真值表为:(令并行数据为D0,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D15)输入输出D C B A Q0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Q150000D0000000000000000 00010D100000000000000 001000D20000000000000 0011000D3000000000000 01000000D400000000000 010100000D50000000000 0110000000D6000000000 01110000000D700000000 100000000000D80000000 1001000000000D9000000 10100000000000D1000000 101100000000000D110000 1100000000000000D12000 11010000000000000D1300 111000000000000000D140 1111000000000000000D15二、电路图:三、Verilog 仿真:1.仿真代码:`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system(En,X,Choose,Q );input [0:15] X;input [3:0] Choose;input En;output [0:15] Q;reg [0:15] Q;initial begin Q=16'b0;end always @(*)beginif(En)for(i=0;i<16;i=i+1)if(i==Choose) Q[i]=X[i];else Q[i]=1'b0;else Q=16'b0;endendmodule2.测试代码:`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lll;reg En;reg [0:15] X;reg [3:0] Choose;wire [0:15] Q;system uut (.En(En),.X(X),.Choose(Choose),.Q(Q));initial beginEn = 1;X = 16'b1010101011;Choose = 0;repeat(20)#5 Choose=(Choose+1'b1)%16; En=0;#200;endendmodule 3.波形:。

课程设计---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的设计

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的设计一、设计摘要:现在通信技术是社会上的热门专业,而数据传输中传送的并行数据想要用来处理需要进行分离和重组,将他们每一个并行数据抽离出来进行重新排序和处理,从而形成了可以单独处理的数据为后续的电路做准备,这也是所有的数据传输电路中必须的一部分,做好这一步将会为我们后续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做出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论文中用到的方法很简单,也就是从前往后一步一步的进行推理,知道最后结果实现。

其中硬件的模拟是利用multisim软件,而软件的仿真是利用了QuartusII软件进行的。

二、设计具体要求:1)列出真值表;2)画出逻辑图;3)试用Verilog HDL进行仿真;三、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原理: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原理是,通过数据选择器将并行数据分时一一送出,再通过数据分配器(用译码器实现)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分配到其各个相应的输出端口,从而恢复原来的并行数据.数据分配器选用74×154,为4~16线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选用74×151,为8选1数据选择器。

四、关键字:多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数字仿真,数字设计,74×154数据分配器、74×151数据选择器、Verilog HDL语言、multisim软件、QuartusII软件、真值表、数字逻辑图。

五、设计环节1、真值表EN ADD3 ADD2 ADD1 H BUS0 0 0 0 x¯00z0 0 0 1 x¯01z1 0 1 0 x¯02z20 1 1 x¯03z31 0 0 x¯04z4 1 0 1 x¯05z5 1 1 0 x¯06z6 1 1 1 x¯07z71 0 0 0 x¯08z80 0 1 x¯09z90 1 0 x¯10z100 1 1 x¯11z110 0 0 x¯12z121 0 1 x¯13z131 1 0 x¯14z141 1 1 x¯15z152、运用QuartusII 软件画出的电路图加输入输出后的逻辑图如下3、波形仿真图如下4、verilog源程序ModuleVrfenshi(EN,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 B6,B7,ADD,Z);input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EN,A DD;input [0:2] ADD;output [0:15] Z;reg [0:15] Z;always @ (EN or A or B or ADD)beginif(A & B & ADD)case (EN)0:case (ADD)0: Z = A0;1: Z = A1;2: Z = A3;3: Z = A4;4: Z = A5;5: Z = A6;6: Z = A6;7: Z = A7;default : Z= Z;1:case (ADD)0: Z = B0;1: Z = B1;2: Z = B2;3: Z = B3;4: Z = B4;5: Z = B5;6: Z = B6;7: Z = B7;default : Z=Z;endcaseelsedefault;{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 = Z; endendmodule四、结论本设计通过数据选择器将并行数据分时一一送出,再通过数据分配器(用译码器实现)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分配到其各个相应的输出端口,从而恢复原来的并行数据.通过此种方法则实现了多通道分时传送的目的,即完成了多通道分时传送系统的数字设计。

博物馆场馆分时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南通博物苑为例

博物馆场馆分时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南通博物苑为例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47博物馆场馆分时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南通博物苑为例陆毅南通博物苑 江苏 南通 226006摘 要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何做好安全有序开放,对博物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分时预约系统,实现“线上实名认证、分时预约游览、错峰限量入馆”等管理目标,改善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为公众创造了安全、便捷、可靠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 博物馆;场馆预约;分时预约;微信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ime-sharing Reservation System for Museum Venues——Taking Nantong Museum as an Example Lu YiNantong Museum, Nantong 226006, Jiang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museum craze”, more people have entered the museum.How to ensure a safe and orderly opening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service level of the museum. Through the time-sharing reserv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goals of “online real-name authentication, time-sharing reservation visit, and limited entry to the museum at different peaks” have been realized, which improves the visiting experience of the audience and creates a safe,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travel environment for the public.Keywords museum; venue reservation; time-sharing reservation; WeChat引言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规模持续扩大、稳步走向开放,博物馆持续提升魅力、主动走近公众,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博物馆作为游览、了解一个城市的首选场所,“到博物馆去”渐成社会新风尚。

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

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

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分时系统是一种多任务操作系统,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分时系统需要对各种任务进行调度,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每个用户提供服务。

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对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进行详细介绍。

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主要分为两类: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1. 静态分配算法静态分配算法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就预先为每个任务分配一定的时间片。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无法根据任务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常见的静态分配算法有以下几种:(1)先进先出(FIFO)算法:按照任务进入队列的顺序进行调度,即先进入队列的任务先执行。

这种算法公平性较好,但可能导致某些任务长时间得不到执行。

(2)优先级调度算法: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任务优先执行。

这种算法可以根据任务的重要性进行调整,但实现较为复杂。

(3)轮转法(RR):将时间片分为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一个任务提供服务。

当一个任务的时间片用完时,下一个任务开始执行。

这种算法公平性较好,但可能导致某些任务长时间得不到执行。

2. 动态分配算法动态分配算法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根据任务的实际需求和系统资源状况进行调度。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任务的需求,但实现较为复杂。

常见的动态分配算法有以下几种:(1)最短作业优先(SJF):选择预计执行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执行。

这种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任务的等待时间,但可能导致某些任务长时间得不到执行。

(2)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选择剩余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执行。

这种算法能够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得到一定的执行时间,但实现较为复杂。

(3)最高响应比优先(HRRN):综合考虑任务的响应时间和等待时间,选择响应比最高的任务优先执行。

这种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公平性和效率,但实现较为复杂。

总之,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

时、分、秒计时器的设计报告

时、分、秒计时器的设计报告

时、分、秒计时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基本方法;掌握键盘按键控制的实现方法;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实验板上实现时、分、秒计时器。

二、实验内容1、在STC89C52实验平台上实现时、分、秒时钟,4位数码管上显示分、秒或者时、分。

2、应用键盘控制时间的显示。

键盘按键控制“切换时分、分秒显示”、“启动停止”、“加秒显示内容”、“加分显示内容”、“加时显示内容”。

3、根据已知电路和设计要求在PROTEUS平台仿真实现时钟系统。

三、实验原理流程图如下所示:11、主程序流程图2、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5 仿真分析在Proteus ISIS的80C51中载入程序生成的HEX文件,按开始符号运行,在数码管上观察程序运行结果,系统仿真结果如图5.1所示。

设计功能如下:(1)、初始状态:未按键之前,上电,数码显示00-00-00。

程序运行后,从秒针开始自动运行。

当秒数到59后,下一秒自动变为00,分针变为01,以此类推。

(2)、调整状态:仿真运行过程中,按p0键,系统暂停,此时,继续按p0无效。

第三次按p0,又开始,如此循环。

(3)、设置状态:按下p0暂停后,按p1,则时针加一,按下p2,则时针减一;按两下p0,在按下p1,则分针加一,按下p2,则分针减一。

时间显示格式为:时分秒;误差分析:实际程序到实验板中的电子钟显示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来源可能为三个方面:第一,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时钟周期的不精确导致机器周期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差别;第二在中断一秒显示过程中,一些指令需要消耗一定的机器周期,使得一秒延时比实际要长;第三在键抖动的反应程度在运行中比较慢。

25.1实例仿真总结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我对单片机的知识学的太少了,对于书本上很多知识还不能灵活运用,都需要去巩固加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我的不足。

我也了解了80C51集成环境和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用此软件练习电子时钟的设计,不仅使我熟悉了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且复习了单片机编程的相关知识。

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

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

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简介时间管理系统是一种帮助人们有效管理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工具。

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记录和安排任务、制定计划、设置提醒,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时间和增强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功能模块等方面介绍时间管理系统的设计。

需求分析时间管理系统主要满足用户记录和管理任务、计划和提醒的需求。

基于这些需求,时间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任务管理:能够让用户添加、编辑和删除任务,包括任务名称、描述、优先级和截止日期等信息。

2.日程管理:用户可新增、修改和删除日程,设置起止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

3.计划制定:用户可以制定个人和团队计划,并设置计划目标、里程碑和关键任务等。

4.提醒设置:用户可以设置任务和日程的提醒方式和时间,如邮件、短信或应用内弹窗。

5.数据分析:系统应该提供数据报表和统计功能,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时间分配和工作效率。

6.多设备同步: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上同步数据,并实时更新任务、日程和计划等信息。

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时间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

客户端可以使用Web、移动应用或桌面应用等形式。

技术选型根据系统需求和可用技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选型:•客户端开发:可以使用React、Angular或Vue等前端框架进行开发,实现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

•服务器开发:可以使用Node.js、Java或Python等后端语言进行开发,实现服务器端逻辑和数据存储。

•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NoSQL数据库(如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

•数据同步:可以使用WebSocket或长轮询等方式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同步。

功能模块时间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用于用户登录和注册,并管理用户的权限和角色。

2.任务管理模块:负责任务的添加、编辑、删除和查询等操作,并提供任务列表和详情展示功能。

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与分时系统介绍

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与分时系统介绍

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与分时系统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多任务处理和分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概念和功能,本文将对多任务处理和分时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多任务处理多任务处理是指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或程序。

在单核处理器的系统中,通过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将CPU的时间片分配给各个需要运行的任务,使得这些任务看起来是同时运行的。

而在多核处理器的系统中,不同的核心可以同时运行不同的任务,实现真正的并发执行。

多任务处理的好处是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使得多个任务可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同时,多任务处理也需要考虑任务之间的调度和资源分配,需要一套完善的调度算法来平衡各个任务的执行顺序和优先级。

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是多任务处理的一种应用,它通过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进程或任务,使得每个用户都感觉自己独占了计算机系统。

分时系统通常在服务器端使用,用户通过终端或远程登录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资源。

分时系统的核心是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每个任务被分配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用完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切换到下一个任务,使得每个用户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响应。

分时系统的优点是提高了用户的交互性和响应速度,缺点是对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资源要求较高。

三、多任务处理与分时系统的应用多任务处理和分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计算机系统中。

在桌面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处理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服务器端,分时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共享。

此外,多任务处理和分时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实时系统中。

嵌入式系统中,多任务处理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满足设备的不同功能需求。

实时系统中,多任务处理可以保证任务的实时响应能力,如飞行控制系统、医疗仪器等。

总结: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和分时系统是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领域中,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是两种重要的类型,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同的便利。

先来聊聊分时操作系统。

想象一下,在一个计算机机房里,有多个人同时在使用同一台计算机。

分时操作系统就像是一个公平的管理员,它把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分成很小的时间段,然后轮流分配给每个用户,让每个用户都感觉自己好像在独占这台计算机。

这种操作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多用户”和“交互性”。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登录到系统中,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比如编写文档、运行程序、浏览网页等等。

而且,用户可以随时向系统发出指令,系统会及时响应。

这就使得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频繁而灵活的交互。

分时操作系统的实现依赖于一些关键技术。

其中,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核心之一。

系统会给每个正在运行的程序分配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片。

当时间片用完后,系统会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切换到下一个程序。

这样快速地切换,让每个程序都有机会得到执行,从而实现了多任务的并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分时操作系统广泛用于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 Windows、Linux 等操作系统,在多用户登录的情况下,其实就是分时操作系统在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一边听音乐,一边写文档,还能同时进行下载任务,这都得益于分时操作系统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管理。

然而,分时操作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多用户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极其严格的任务,它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实时操作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那些对时间响应要求极高的场景。

比如,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医疗设备等等。

在这些领域,哪怕是微小的时间延迟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时操作系统的关键在于“及时性”和“确定性”。

它必须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实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将任务按照重要程度和时间紧迫性进行排序。

分时分区操作系统互斥信号量的设计与分析

分时分区操作系统互斥信号量的设计与分析
RAN Pe ng。 Y AN J i — x un
f Hi g h t A u t o ma i t c C o n t r o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i t t u t e 。 X i ’ a n 7 1 0 0 6 5 , C h i n a )
p a r t i t i o n t O s h a r e r e s o u r c e a n d mu t u a l l y c o o p e at r e r e a s o n a b l y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l y, a k i n d o f r e l i a b l e mu t e x me ch a n i s m i s n e e d e d f o r s e c u it r y.
De s i g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M ut e x i n Te m po r a l a nd Sp a t i a l
Pa r t i t i o ni n g Op e r a t i n g S y s t e m
冉 鹏, 颜 纪迅
( 飞行 自动控 制研 究 所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
摘 要: 随着 航空 电子 系统 日趋 复杂 化 以及对 安全性 的不 断提 高 , 采 用空 间隔 离 、 时间 预先 分配 的分时 分 区操作 系统 已成
为 未来 的发 展方 向 。分时 分 区操 作 系统 F C O S中为 了使 分 区内部并 发执 行 的多个任 务之 间合 理有效 的共 享资 源 和相互 合 作, 需要 一种 可靠 的互 斥信 号量 机制 进行 保障 。文 中设计 了一 种 同时采用 优先 级 继承 和优 先级 天 花板 的混合 型互 斥信 号 量 机制 , 并在 P o w e r P C 7 5 5平 台与其 他操 作 系统 的互斥 信号 量进行 了试 验 对 比分析 , 证 明其 可 以高 效地 防止任 务 问发 生优

双燃料发动机分时、混合供给控制系统的设计

双燃料发动机分时、混合供给控制系统的设计

器 L 3 3的 正 输 入 为 转 速 信 号 ,R M 9 1与 R 2为 比 较 器 提 供 2 参 考 电 压 , 比较 器 输 出进 入 高 速 光 耦 6 1 7 V N 3 ,经 光 电 隔 电
1 2 3
4 5 6 7 8
P1 / O T P1 / 1T P1 2

MAX2 4构 成 的滤 波 电路 7



6 ll V 凸5 上 O , 2 + Z V I W +
J 一 = 口 , 、 1 、=
1 0 0I 0 0 ̄ .
( ) 整形 电路 设 计 2 转速 传感 器 输 交 流 信 号 幅 值 在 ± V 以 内 , 形 状 很 不 4
端 ,控 制 定 时 器 对 机 器 周 期 的 1 2分 频 计 数 ,从 而 测 得 转
础 ; 在正 常丁 作 阶段 , [ 为 发 动 机 的 温度 较 高 ,燃 料 燃 大 J 相 对 充 分 , 同 时植 物 油 的温 度 升 高 后 ,其 特 性 指 标 与 柴
比较 接 近 , 因此 可 为发 动 机 提 供 部 分 植 物 油 以 实 现 柴 油
ms — b2 1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n — O
I — N l I 2 N一 I 3 N I 一 N 4
P】 7


P0 7
2l P 0 2
lb — s28
AD D — A
1 3 一
1 ^
I T1 N
替 代 , 当一 况 较 好 时可 用 植 物 油 完全 替 代 柴 油 ,即 :正 I _ 阶段 可 进 一 步 根 据 发 动 机 的 _ 况 提 供 不 同 混 合 比例 丁作 T 柴 油/ 物 油 混 合 油 。 植

分时系统 生活中的例子

分时系统 生活中的例子

分时系统生活中的例子分时系统是一种操作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策略,通过将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片,使得多个任务能够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并发执行。

生活中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分时系统的应用,下面将列举十个例子。

1. 电视节目播放:在电视台播放节目时,可能有多个节目同时进行,通过分时系统可以让不同的节目在不同的时间段播放,使得观众能够同时收看多个节目。

2. 公共交通调度:在城市的公共交通中,多条线路的公交车需要在有限的道路上运行,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合理安排不同线路的公交车的出发时间,避免拥堵和交通事故。

3.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车辆需要缴纳过路费,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将收费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的车辆,避免拥堵和排队等待。

4. 电话交换机:在电话通信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实现多路复用,使得多个电话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同一条电话线路进行通话。

5. 网络服务器:在网络通信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访问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6. 高速铁路调度:在高速铁路运营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时间和路线,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7. 机场航班调度:在机场航班运营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合理安排航班的起降时间,避免航班之间的冲突和延误。

8. 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合理调度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和负荷,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电影院放映:在电影院放映电影时,通过分时系统可以将不同电影的放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时间段,使得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电影放映时间。

10. 游乐园游客管理:在游乐园中,通过分时系统可以控制游客的进入和离开时间,避免游乐设施过载和人员拥堵。

以上是十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了分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的分配,分时系统能够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并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享受。

操作系统中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介绍

操作系统中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介绍

操作系统中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介绍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操作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旨在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

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使多个程序能够同时在计算机上运行,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中,操作系统会同时处理多个程序的执行,而不是顺序地一次只能处理一个程序。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CPU、内存等计算机资源,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和效率。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主要包括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

批处理系统是最早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它允许多个作业按顺序提交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

在批处理系统中,操作系统会自动将作业从磁带或卡片中读入内存并运行,直到所有作业都完成。

通过批处理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降低人为干预的需求。

分时系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它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登录到计算机系统中,共享系统资源并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在分时系统中,操作系统会根据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分配CPU时间给每个用户和程序,实现多个程序之间的快速切换和并发执行。

分时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适用于互联网和网络应用等场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并发执行多个程序,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

通过合理调度和管理多个程序的执行顺序,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并发性,实现快速响应用户请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现代操作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通过合理管理和调度多个程序的执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在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智能分时自动抄表系统的设计

智能分时自动抄表系统的设计

智能分时自动抄表系统的设计Design o f Intelligent Time -allocation Meter Reading System陈学珍 Chen Xuezhen 南光群 Nan Guangqun作者简介!陈学珍,女,工学硕士,讲师,现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黄石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系。

通讯地址:435003湖北省黄石市。

南光群,黄石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系(黄石435003)。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分时自动抄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系统分时抄表功能及软件设计。

关键词!智能 分时 抄表系统 收稿时间!2003-08-041.系统构成和工作过程该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有采集终端、集中器、通信模块与计算机系统等。

计算机系统称为上位机。

采集终端、集中器和通信模块称为下位机。

采集的数据不是电度量,要将脉冲量乘以电度表的常量和脉冲常数才可得到电度量。

集中器定时读取、电度量计算和存储。

各集中器通过通信模块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

计算机接收集中器传送过来的电表电量数据,并对各个用户群体进行存储、分类、统计及计价。

图12.系统分时抄表功能每天零时自动记录各电表的即时值,每日00:00集中器自动向各采集模块/终端发布数据冻结的广播命令,再逐个进行抄录,各电表00:00即时值和时间信息一并存入集中器,等待主站调用。

抄表频度可调整(即:抄表间隔可调整),抄表间隔可以通过主站向集中器设定,一旦设定,集中器便会严格执行。

为了降低不必要的能耗,通常是将抄表间隔设定为1小时或以上。

指定电表的半小时数据,为了负载侧数据的需要,可以通过主站向集中器选定一块或多块电表,由集中器对选定的电表每半小时自动抄收一次,并存入集中器。

实时抄录指定用户,通过主站向集中器请求实时抄录部分或者全部电表,并立即将抄得的数据传给主站,这一功能可以用来分析可疑用户或者现场校对数据。

保存给定年中每月末的数据,每月末00:00各电表的即时值存入集中器中,供主站随时调用。

分时供水设计方案

分时供水设计方案

分时供水设计方案分时供水是指供水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供水。

其设计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源选择、水质处理、供水管道设计、用水计量和监控系统、用户需求调查和定价策略。

首先,水源选择是分时供水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水质状况以及各类用水设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可以考虑采用地下水、江河湖泊水、海水淡化等不同的水源,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性。

其次,水质处理是分时供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不同的水源特点,采用适当的水质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确保供水的卫生安全和水质的合格。

供水管道设计是分时供水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应根据不同的用户用水需求情况,合理设计供水管网的布置和管道的直径、材质等参数,确保在高峰时段供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在非高峰时段降低供水压力和水泄露的风险。

用水计量和监控系统是分时供水设计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应通过安装合适的智能水表,对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计量和监控,提供数据支持,调整供水策略,确保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平衡,降低浪费。

最后,用户需求调查和定价策略也是分时供水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应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用水习惯、用水峰谷时段、用水量等信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合理的定价策略,引导用户在非高峰时段使用水资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用户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改变用水行为。

总的来说,分时供水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水源选择、水质处理、供水管道设计、用水计量和监控系统、用户需求调查和定价策略等多个方面,合理配置供水资源,提高供水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用户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共同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时系统的设计朱有田2016/11/30本文仅讨论笔者在实践分时系统过程中的方法和思想,不拘泥于编程语言工具及其技巧,不用程序语言描述,全文采用叙事的方法,引出工程实践过程中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和思路。

第一部分:单CPU计算机运行的模型计算机最基本模型是图灵模型(相关知识自行脑补),计算机将所有要处理的复杂任务分解到有限的基本的操作(指令),这个操作的集合就是指令集,指令集被设计固化到硬件(CPU或处理器)中。

程序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编制的一个指令序列,计算机的运行就是一个在时间上串行的一个指令流。

如果有2个程序需要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常见的场景是先运行其中一个程序,运行结束后,再运行第二个程序。

第二部分:单CPU计算机中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多个程序并行的概念出现的很早,早期为了共享昂贵的计算机资源,人们试图使一个计算机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服务。

多个程序并发执行,采取分时的方法来实现,称分时系统。

分时即将时间视为资源进行分配,将时间切分为人们感知上较小的一个单位,比如20毫秒(0.02秒),称为一个时间片。

若程序11 / 18和程序2都要被执行,每个程序轮流被执行一个时间片。

从宏观(感官)上来看,程序1和程序2是同时一起执行的,就像两台计算机在同步工作一样。

若程序1和程序2同步运行,计算机是这样进行的:先运行程序1,20毫秒后,切换到程序2,20毫秒后又切换到程序1,20毫秒后再次切换到程序2,如此反复… 一秒钟切换了50次,程序1和程序2都在运行、暂停、运行、暂停这样的状态中进行,由于切换时间够快,人的感官认为程序1和程序2是同步运行的。

第三部分:中断和定时器的作用要实现分时的机制,离不开定时器和中断机制。

定时器就是定时发出中断信号让计算机能够进入切换程序;中断机制是指计算机的硬件要能够支持在执行过程中被中断,跳转到指定的中断程序中去运行,并在运行结束后能够返回到被中断的点继续运行原来的程序。

如果计算机硬件没有中断机制,则无法实现分时。

对于信号的输入处理,程序总是以顺序的方式进行的。

比如按下一个按键,程序并不是立即就知道有按键被按下,而是要等到程序指针运行到按键处理程序时才会被发现。

按键响应的速度取决于程序指针本身的运行速度和按键处理程序的长短及间隔距离,前者依赖于硬件主频,后者依赖于程序设计的水平。

这种依赖程序主动去发现的信号输入方式一般称查询方式,与查询方式相对应的是中断方式。

中断方式是设计在硬件级别的,假如按下一个按键采用中断的方式处理,那么当按键按下时触发中断,系统执行完当前指令后保存当2 / 18前的程序指针位置(返回时候用),然后将程序指针跳转到指定的点,程序设计时在这个点编写好按键处理程序,程序结束后返回到被中断的点继续运行。

很显然,中断方式的响应时间很小且容易估算,程序也不需要“定时的去查询”。

中断机制依赖于硬件提供的中断资源(可接受的中断源数量),往往比较有限;其次当多个中断信号发生时,要考虑优先次序和中断嵌套(中断过程中再响应中断)的问题。

事实上,中断的实现也是一种查询方式,当中断信号发生时,计算机并不是真正的立即响应,而是要等待当前的指令被执行完,硬件才会去查询是否有中断信号存在。

中断也可以理解为在微指令级别(一个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组成)下进行查询处理的,其颗粒度是一条指令。

定时器是一种二进制计数器,其硬件上原理非常简单:用一些边沿触发器串接起来就能构成一个二进制计数器,只要输入一个方波,就能使计数器的数值加一。

当计数器加到溢出时,将溢出信号引出到中断信号,就能起到定时的作用。

我们通过给定时器设置一个初始值来设置定时器时间的长短。

比如在程序中要等待一秒钟的延时,如不用定时器,则必须让程序指针在一个循环体中空转N次,达到延时的作用。

这种方式有两个弊端:一是程序空转浪费计算机资源,在这个延时过程中,程序啥也干不了,无法响应按键,无法刷新显示,如同死机一样;二是延时精度难控制,由于程序指令本身执行时间有长短之分,要达到精确的延时,程序设计要反复调教循环体空转的次数。

3 / 18如采用定时器进行一秒延时,只要在定时器内设置好初始值(使初始值到溢出的时间刚好为1秒),开启定时器后,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工作,如按键扫描等。

当1秒时间到达,定时器溢出发出中断信号,使程序指针跳转到中断响应程序,程序在此进行延时后的处理。

由此可以发现,定时器相当于硬件级别并行的设备,程序指针的跑动和定时器内计数值的增加是并行的。

言归正传,定时器和中断是实现分时系统的基础,其中中断机制尤为重要,70年代流行的PDP系列小型机上,分时系统的定时中断是由一个从工频电源上获取的50-60Hz的定时中断外设产生,称之为电源时钟,令人脑洞大开。

现代操作系统的祖宗UNIX就是在这种机型上产生的一种分时操作系统,UNIX最初的用户是贝尔实验室的文员们,他们用它来处理专利文书,由于多个终端上可以同步进行操作,又能方便进行共享和调用,得到当时女职员们的好评。

摘要:UNIX是用于DEC PDP-11及Interdata 8/32计算机的一个通用的交互作用的分时操作系统。

从1971年开始以来,使用日趋广泛。

UNIX所论及的内容有以下领域: 1.文件结构:一个统一的、可随机寻址的字节序列。

取消“记录”的概念。

文件寻址的效率。

2.文件系统设备的结构:目录与文件。

3.I/O 设备与文件系统的一体化。

4.用户接口:外壳程序原理,I/O重新定向以及管道。

5.进程环境:系统调用、信号、以及地址空间。

6.可靠性:瘫痪,文件的丢失。

7.安全性:损坏与检查时数据保护;阻塞情况下的系统保护。

8.一个高级语言的使用—收益与代价。

9.UNIX系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实时”、进程间通讯、异步的I/O等功能。

4 / 18UNIX内核由10,000行左右的C语言代码和1,000行左右的汇编语言代码所组成。

汇编语言代码又可进一步分成两部份:一部份为200行,包括为提高系统效率而设计的那些代码(可以用C语言来写);另一部份为800行,包括不能用C语言写的、执行硬件功能的那些代码。

第四部分:分时的意义从程序设计角度,程序是一个单线顺序的指令流(语句流),在程序里,指令(语句)一个接一个被执行,从开始到结束,或条件转移,或反复循环。

程序员安排好这一切前后处理的次序。

在应用角度,用户打开程序,运行程序,直到结束退出,再打开另一个程序。

在DOS时代,人们就是这么做的,那真是一个单纯的时代。

在分时系统下,多个程序并行,程序员设计程序时可以设计多个线程,比如一个线程负责显示,一个线程负责键盘输入,一个线程负责数据处理。

每一个线程都是单独的程序,最终他们将同步运行,程序员除了要考虑单个线程的运行,还要考虑线程之间的同步、通信和互斥。

这改变了传统的程序设计思维,使软件的表现和可能性更加丰富多彩,程序设计手段也更加多样。

在应用角度,当你在编辑文档时,同时又在下载电影,耳机里又能播放着音乐。

这些当下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计算机还是单任务时代真是难以想象的。

5 / 18第五部分:在80c52单片机上实践分时系统分时系统并不高不可攀,了解以上的概念后,任何有经验的程序员都能对它进行实践,笔者就是在最便宜和古老的51单片机上实践了分时系统。

80c52是intel的一款增强型mcs-51单片机,51系列8位单片机自80年代开始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场景,这种芯片很便宜,也很容易就能搞到。

后来Intel将mcs-51授权给了多个芯片制造商。

以ATMEL生产的AT89S52为例,它支持总计111条的51指令集,256字节RAM,8k字节程序闪存(可反复刷写),3个16位计时器,5个中断源,1个串口,4个8位IO口。

要使她运行起来非常的方便:只需在XTAL管脚之间加一个晶振和2个27pF电容(晶振的频率决定运行速度),在VCC脚加5V电源,然后把RESET管脚对地短路一下(复位),计算机便开始从程序闪存的0地址开始取指令执行..没玩过51单片机的读者一定好奇程序是怎么编制到芯片的闪存里面去的。

单片机程序的开发主要依赖个人电脑,首先通过文本编辑器编写源程序,然后通过51的编译器程序编译成目标文件,最后通过芯片烧录器将目标文件复制(烧入)到51芯片内。

然后你的程序就可以在单片机跑动了。

事实上,无论是伟福,还是uvsion,都提供了包括编辑器、编译器、仿真和调试为一体的开发环境,程序在编制完成后,直接在开发环境里面仿真调试,经过排错后,将问题降到最低再烧入到单片机运行,这比反复烧写芯片验证程序效率要高的多。

6 / 18最要紧的事情是:AT89S52具备实现分时系统的必要条件:1支持中断,2具备计时器,3勉强够用的RAM空间。

第六部分:时间片的分配实现分时系统的第一要考虑怎么进行时间片的分配,也就是程序之间的切换问题。

这个很简单,可利用一个定时器产生一个固定的延时,当延时到达,进入定时器中断,将这个中断的入口跳转到切换程序。

注意:程序的切换不是简单的跳转,而是要先保存当前程序的执行状态、被中断的地址,不至于下次回来继续当前程序时变量、状态都被改变,那就会乱套了。

然后再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程序,将被选中程序的状态恢复到当前的各状态寄存器当中,恢复到这个程序上次被打断的点继续运行,等待下一个时间片用完,进中断,重复以上过程。

既然每个程序都要保存和恢复它的运行状态,那么问题来了。

一是要保存哪些信息,称之为保护的范围;二是需要多少内存,能够支撑多少个程序进行分时。

第一个问题,保护范围取决于用户程序的断点地址、状态字、寄存器组,以及堆栈空间。

第二个问题,支撑多少个程序进行分时取决于内存的大小,89C52的256字节支撑8个线程后,留给应用程序的内存只有36个字节,因此80c51的128个字节RAM是不够的。

在此,为了区别于系统程序,改称以上所谓被分时的程序为任务或线程。

7 / 18第七部分:内存组织的方法我们能设想到最原始的方法是通过数组(数据表)的方式,将每一个线程的保护内容固定的保存起来。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灵活,要增补被保护的内容就要重新定义数组,改动操作数据的代码。

当然还有更值得推荐的方法:用堆栈来组织内存。

堆栈是一种数据结构,数据如被压入冲锋步枪AK47弹匣的子弹,最先被压进去的子弹,最后才被弹出到枪膛。

在计算机内一般设有一个SP寄存器,存放堆栈指针,如果执行PUSH指令,SP先向前推一格,数据被写入SP所指向的内存;如果执行POP指令,数据从SP所指向的内存读出,SP再向后退一格。

这种先入后出的结构能够很好的支撑子程序嵌套调用时的数据存储。

举一个栗子:主程序运行时调用子程序A,当前的程序指针PC被压入堆栈(必须留下跳转点的脚印,否则子程序完成后返回不到原来被跳过去的点),接着PC跳转到子程序A中开始运行,在子程序A里面又有调用子程序B,此刻的程序指针PC也被压入堆栈,接着跳到子程序B 中,子程序B完成后返回,将堆栈中最近保存的PC弹出到PC寄存器,程序返回到子程序A,子程序A完成后返回,从堆栈弹出最早压入的PC,程序返回到主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