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段落阅读训练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脊骨。
③瘳(ch?u):病愈。
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
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徐以杓酌油沥之B.不速治,且能伤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孝感中考)【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降:投降。
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
⑦连:率领。
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先帝称之曰能能用之B .此其所以为为我为云梯C .此所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D .所降下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诫子书诸葛亮第 1 页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卷(一)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②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③出征。
时遗已聚敛④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⑤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铛:锅。
②值:正好遇到,恰逢。
③即日:当天,当日。
④敛:积攒。
⑤馁:饥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遗至孝至:极,十分 (2)遗作郡主簿作:做,担任(3)辄贮收焦饭辄:就 (4)遁入山泽入:进入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陈遗十分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锅巴)。
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袁山松)和孙恩开战,(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粮食的,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文阅读一、课内阅读(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选贤与.能__________(2)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3)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4)女有归.__________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3.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有两种构想:“大同社会”是最高理想,“小康社会”是近期目标。
请在上文和链接材料中找出能够概括这两种社会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链接】“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礼运》)二、课外阅读(2021·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辕马说方苞余行塞上,乘任载①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②而服两马。
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③,背承乎韅④,靳⑤前而靽后。
其登阤⑥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
鞭策而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⑦,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
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
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
驽蹇⑧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⑨其车者矣。
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泥旋淖陷,常自顿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
八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 重点篇目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10题1.本文作者是我国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1分)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2分)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3.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山岳潜.形()(2)薄.暮冥冥()(3)把.酒临风()(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5)谪.守巴陵郡 ( ) (6)百废具.兴 ( )(7)朝晖.夕阴 ( ) (8)去.国怀乡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3)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6.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7.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分)9.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10.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精读文言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下语文精读文言文阅读练习21《与朱元思书》阅读训练1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戾()天横柯()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猿则百叫无绝()6.经纶世务者()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吴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
3.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21《与朱元思书》练习2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从流飘荡:天下独绝:百叫无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互相轩邈:负势竞上:千转不穷:经纶世务者:水皆缥碧: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四、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
②传:轮流。
③饴:同“饲”,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2)郗公值永嘉丧乱2.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所从来战则请从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及下船D.席苫于公灵床头行者休于树3.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重点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文言文重点复习一、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12、好读书,不求甚解: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14、不以千里称也: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6、食之不能尽其材: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2、色愈恭,礼愈至:2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5、俯身倾耳以请:26、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2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二、古诗文默写: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3、《山坡羊·漳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名句是: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7、《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9、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10、《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1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13、《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与朱元思书》文中总说的句子是:;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文天祥至潮州文天祥至潮阳, 见张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 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释】①张弘范: 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 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________________ (2)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___________(3)其末二句云.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 (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C. (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D. (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 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文中的3处地方)【参考答案】1.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一、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②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③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③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热甚( ) (4)循山而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境过清书以付过B.心乐之能以径寸之木C.折处辄为潭不足为外人道也D.乃记之而去乃大惊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4.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却将水、鱼各尽其妙,令人叫绝。
B.乙文“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字,写出了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及作者的感受。
C.甲、乙两文作者同属“唐宋八大家”,同处被贬之时,故所抒之情也完全一样。
D.甲、乙两文自然流畅,层次井然,又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富有诗情画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第5单元 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语句2 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训练54桓公知士齐桓①深知宁戚②,将任之以政③,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管理国家的任务, 群臣争谗之, 曰:“宁戚朝中的大臣们却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诋毁宁戚说:“宁戚卫人, 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
是卫国人,卫国离秦国不远,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吧。
若果真贤, 用之未晚也。
”公如果他真是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再重用他也不迟啊!”齐曰:“不然, 患其有小恶④者, 民人桓公说:“不能这样做,我担心他有小小的过失,而一般知小恶亡其大美⑤, 人常常只看到那小小的过失,而忽视他本质的好的一面, 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土也⑥。
”乃夜举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有德的人的原因啊。
”于是连夜点火而爵之⑦, 以为卿相⑧;灯,大排筵席,亲自宴请宁戚,并请他担任齐国的相国。
九合诸侯, 一匡宁戚担任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成就霸天下⑨。
桓公可谓善业,促进了天下的安定统一。
像齐桓公这样可算是善于求士矣。
发人才和使用人才了。
(《刘子·妄瑕》)【词句注释】①齐桓: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卫国人。
③政:指国家的统治管理。
④小恶:小的过失,小的缺点。
⑤大美:大的优点,主要优点。
⑥整句说: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啊!⑦举火而爵之:点灯烛拜封官职(爵)。
⑧卿相:即相国。
⑨九合诸侯:九次联合诸侯国。
⑩一匡天下:使天下安定统一。
匡,匡正,引申为安定。
阅读感悟:齐桓公之所以能在春秋时期称霸于天下,这与他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
选文中宁戚曾有小过,但齐桓公不以小过而埋没人才就是最好的明证。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齐桓深知.宁戚(知,了解)B.去.齐不远(去,离开)C.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所以,……的原因)D.以为.卿相(为,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民人知小恶而忘其大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为卿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齐桓公是位怎样的国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齐桓公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55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吏民皆来孙叔敖当上楚国令尹,全国的官吏和老百姓都来祝贺。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专题06:文言文阅读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2)才.通人_____________(3)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5)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本文围绕“渔人的行踪”这一线索写了哪几件事?4.如何理解渔人“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这一情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河南省淮滨县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2023河南信阳·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西南行,不知里数,山河逾远,歘①然下地,已至和神国。
其国无大山高者不过数十丈皆积碧珉②。
石际生青彩簵筿③,异花珍果。
软草香媚,好禽嘲哳④。
……人无私积囷⑤仓,余粮栖亩,要者取之。
……国人日相携游览歌咏,陶陶然,暮夜而散,未尝昏醉。
一国之人,皆自相亲,有如戚属,人各相惠多与。
无市易商贩之事,以不求利故也。
(节选自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注释:①歘(xū),快速。
②珉(mín),洁白如玉的石头。
③簵(lù),竹名;筿(xiǎo)细竹。
④哳(zhā),声音烦杂细碎。
⑤囷(qūn),存储。
1.下面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鲜为人知B.桑竹之属属引凄异C.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不足为外人道也学然后知不足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甲文段是虚构作品,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为什么读来却有一种“逼真”的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甲文段中陶渊明构建了“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你认为和神国算不算是“世外桃源”?请结合乙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解析版)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2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28题。
经典常考题(2023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钟情于崇山秀水之间,留下了大量游记名篇。
透过词藻精妙的文字,我们也能看到普通百姓的游艺民俗方式,他们对歌咏的热爱令人动容。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固户,连臂而至。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①,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③,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优劣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④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⑤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袁宏道《虎丘记》,有删改)【注释】①栉比如鳞: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
②雷辊.(gǔn):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
④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
⑤度;吐露。
1.下列加点字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音若.细发皆若.空游无所依B.而中秋为尤.胜水尤.清冽C.雅俗既.陈既.出,得其船D.飞鸟为.之徘徊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画线句划分停顿最合适的一项是()A.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B.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C.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D.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3.用文章原句补全对话小语:我感觉袁宏道笔下的百姓特别可爱,“”一句表现出城里的男女老少关系亲密,手牵手、肩并肩一起参加歌会,热闹极了。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22.03.21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
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
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里中有病脚疮者,痛不可忍,谓家人曰:“尔为我凿壁为穴”。
穴成,伸脚穴中,入邻家尺许。
家人曰:“此何意?”答曰:凭他去邻家,无与我事。
”又有医者,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
禆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内科事,不应并责我。
”噫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簇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乃隔一壁,辄思委脚,隔一膜,辄欲分科,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今日当事诸公,见事之不可为,而但因循苟安,以遣来者,亦若委痛于邻家,推责于内科之意。
(选自《江盈科集·任事》有删节)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里中有病.脚步疮者()②延.使治()③跪而请谢.()2.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噫脚入邻家犹我之脚也簇在膜内然亦医者之事也。
3.翻译下列句子。
然则痛安能已,责安能诿乎?4.读完此文后,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明白了哪些道理?(二)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使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
乃往诮②酒家,谓不传真法。
酒家曰:“尔第③不循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④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①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
②诮(qiào):责备。
③第:只是。
④并: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尔第不循.我法耳()②及.于不得酒()2.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七日而尝.之A B何异于.是吾尝.求古仁人之心乃.往诮酒家是.我忘记下米C D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何异于是.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大全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大全《马说》韩愈一、作者作品:韩愈唐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重点字词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
作用:。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食不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食或尽粟一石虽有千里之能马之千里者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异二者之为祗辱于奴隶之手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四、阅读理解: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作用:。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千里马比喻,食马者比喻。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18、《马说》的主旨是:。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话是什么?(3分)
10、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 答:
24、送东阳马生序 (一)《送东阳马生序》(31分) 46.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当余之从师也 或遇其叱咄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未至,道渴而死 无从致书以观 色愈恭,礼愈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2分) ①送东阳马生序( )③寓逆旅( )无从致书以观( )弗 之怠( )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 )( )援疑质理( )卒获有所闻( )媵人持 汤沃灌( )久而乃和( )主人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 )礼愈至( )
(二)阅读《小石潭记》(15分) 1.本文选自《 》,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 。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1)篁竹( )(2)往来翕忽( )(3)寂寥( )(4)差互(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伐竹取道( )(2)百许头( )(3)斗折蛇行( ) (3)其境过清( )(3)凄神寒骨 ( ) 尤( )为( ) (4)乃记之而去( )乐( )伐( )佁然( ) 差( )以( )乃( )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 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7.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或意思不同的一项:(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其境过清喜,不过久居 B、弗之怠属予作文以记之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负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4.《与朱元思书》选段中描写“水”的语句有 ;《小石潭记》选段中描写“水”的语 句 。两篇文章都突出了“水”的特 点 。(3分 《与朱元思书》表达了作者 的志趣, 《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 的情绪。 45、语言品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 句是写溪身的,若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换成“曲曲折折”好 不好?为什么?(2分)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5、第二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6.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 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7.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 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8.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选段,回答问题。(14分) 水皆缥碧,……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4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其境 过清( ) 42.下列成语中的“过”字与“以其境过清”中的“过”字意思不 同的是( )。 A.过犹不及B.矫枉过正C.文过饰非D.言过其实 4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段 落阅读训练
21与朱元思书
(一)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共14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2)猿则百叫无绝 ( 不停止 ) (4)经纶世务者( )(5)互相轩邈 ( ) (6)鸢飞戾天( )(7)望峰息心( )(8)负势竞 上( )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2分)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
5、翻译。(2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全石以为底。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2分) 答: 7、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 答: 8.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突出了潭水清的特点?(3分) 的感受。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6、小石潭记 (一) 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斗折蛇行( )其境过清( 6.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
)
7.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8.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