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2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问题 1.阅读以上实例,确定形成这些现象的气压带或风带。 提示:从纬度位置角度分析。
2.分析上述现象的成因。 提示: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地区都位于北纬30°附近,两地的自然景观是否 一样?为什么?
提示: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角度进行思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本节是对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应用,主要内容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过程及其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学习时需重点掌握以 下内容: 1.低、中、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季节移动;3.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的影响;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 )
南、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不同,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盛 行西北风。
4.冬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 ✕ ) 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压带。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 √ ) 6.北半球所有气压带都呈块状分布。 ( ✕ ) 北半球的气压带并不都呈块状分布,在冬季成块状分布的是副极地低压带,而在 夏季呈块状分布的是副热带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 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 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西伯利亚高压(也称亚洲高压)多生成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冬季位于西伯利 亚、蒙古地区,是大范围的高压中心,也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 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 区,使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加寒冷。 西伯利亚高压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入侵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 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我国南海地区;春季 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

大气运动规律(二轮)

大气运动规律(二轮)

大气运动规律(二轮)第一部分:逆温问题一.大气的空间结构(大气的垂直分布)(一)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二)对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6°C)/1000M;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

(三)平流层特点:1.气温随高度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

2.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

(四)高层大气特点:1.气压很低,密度很小——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2.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二.逆温概念对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R为0.6℃/100米,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气温逆温,简称逆温。

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

出现逆温现象时,不能产生垂直对流,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低层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形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三.逆温的利与弊1.利: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因为沙尘暴发生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 弊: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四.逆温产生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实际温度为T S(1)当 r1 > R时, TS>T;开始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无垂直对流,大气层结稳定。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课件)高一地理课件

1.一个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 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 存在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 平运动
热力 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1)垂直运动
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 规律: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2)水平运动
原因: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 规律:从高压指向低压
【提炼整合】“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
• 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为(高)压,下凹为( )低压 • 近地面气压配置与高空(相)反 • 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
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 气压差 )的引起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1. 判断a、b、c三地的冷热状况。
2. 判断a、b、1、2四地的气压大小。
1
2
3
注:巴山处于四川盆地内。
案例分析2:四川多夜雨的原因?
巴蜀地区地形崎岖,多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高空气流下沉不易 形成降水;而晚上吹山风,寒冷 的山风沿着山坡往下滑,将谷底 温暖的空气往上顶托,温暖的空 气上升遇冷致雨。所以在我国云 南、贵州、四川地区多夜雨。
课堂练习
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三个关系:气温、气压、气流三者的关系
【提炼整合】“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掌握热力环流
4.等压面凸凹关系:
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 高压 ),凹 向地面的为(低压 ),可形象记忆为 “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等 压面凸起方向( 相反)。
牛刀小试
• 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同 • 同一垂直方向,越向高空气压越( 低)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022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2022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3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20·临沂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手机APP中显示的我国华北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1、2题。

1.未来几天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暖锋B.准静止锋C.反气旋D.冷锋2.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多云晴大雪B.小雪晴多云C.大雪小雪晴D.晴小雪大雪【解析】1选D,2选C。

第1题,根据图中天气变化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降雪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主要是受冷气团控制,说明未来几天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冷锋;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受准静止锋影响会出现连续的阴雨(雪)天气;在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第2题,图中,上面显示白天的天气状况,下面显示夜晚的天气状况。

由图可知,甲代表今天白天,昨天晚上是暴雪,今天晚上是小雪,则甲可能是大雪。

乙代表周六夜晚,周六白天是大雪,周日白天是阴,则乙可能是小雪。

丙代表周一夜晚,周日晚上是多云,则丙可能是晴。

综上分析,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大雪、小雪、晴。

(2020·淄博高一检测)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 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3~5题。

3.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A.辐散下沉B.辐散上升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4.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高压D.高压脊5.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 )A.连绵阴雨天气B.强对流降雨天气C.沙尘暴天气D.晴朗高温天气【解析】3选C,4选A,5选B。

第3题,依图知,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

第4题,依图知,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

大气环境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共51张PPT)

大气环境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共51张PPT)

【解析】 第(1)题,在近地面附近乙地的等压面向下凸,说明其为低压, 气温较高,空气的密度较小;甲地的等压面向上凸,说明是高压,气温较低, 空气密度较大。同理可判断出在高空的同一高度丙地的气压较高,丁地的气压 较低。第(2)题,在近地面 M 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在地转偏向力的 作用下形成东北风(要注意图中的指向标)。
(5)图中 A、B 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a 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应为水平 气压梯度力,进而推断 b 为风向;c 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d 与 b 风向 相反,应为摩擦力。由于 B 处等压线较密集,故风力较大。
近地
风向最终与等

力、地转偏向力
左前方为低压,右后
面的
压线有一个夹
和摩擦力共同影
方为高压;南半球反




[体验评价] 2.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_(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此风是在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点击]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气温的高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气温高的地点,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温 低的地点,空气受冷下沉。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高的地 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 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大气运动二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大气运动二含答案

大气运动(二)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

完成1-2题。

1.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2.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2021年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市蔡甸区突发龙卷风,导致部分房屋受损、大量树木折断,多名人员伤亡。

龙卷风是一种不常见的、小尺度、突发性的天气系统,一般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影响范围较小,但旋转速度特别快,能把地面的物品卷扬到空中,是一种比较强的灾害天气。

据此完成3-5题。

3.有利于龙卷风形成的条件有()①暖湿空气交汇提供对流条件②高空、低空不同方向的强风③降温幅度大的晴朗夜晚④地形较平坦,利于气流旋转⑤多山地,狭管强风易生成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⑤4.下列正确反映龙卷风的形成顺序的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5.当龙卷风发生时,以下自救方式合理的是()A.在野外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B.行驶时,沿与龙卷风路线平行方向行进C.如在室内,躲在迎龙卷风方向墙壁处D.在野外时,应抱住大树、木桩等固定物“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吕梁山北坡,海拔2000多米。

泂穴开口向北,倾斜向上,呈“保龄球瓶”状。

洞内的冰最早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

下图示意该冰洞剖面及景观。

据此完成6-7题。

6.该冰洞洞内、外气流交换最频繁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与陆地冰川相比,冰洞内的冰()A.温度更稳定B.温度更低C.形成时间更早D.厚度更大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2.强化对大气层划分、大气运动原理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
3.加强对学生地理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大气现象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大气现象。
4.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大气层划分和大气运动原理的思维导图,要求清晰、准确、具有逻辑性,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讲解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压分布和风带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4.地理图表分析: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地理图表,分析大气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讨论:
1.分析大气层划分的意义和作用,讨论各层大气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科学已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大气层的划分及其特点认识不够深入,对大气运动原理的理解存在困难,以及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气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相对较少,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不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2.1大气圈和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第二讲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第二讲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第二讲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是描述大气中质点的运动规律的一组方程。

它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首先,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大气中质点的质量守恒情况。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ρ/∂t+∇·(ρu)=0其中,ρ表示单位体积内质点的质量,u为质点的速度矢量,∂/∂t表示对时间的偏导数,∇·表示散度运算符。

质量守恒方程可以解释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变化率等于质点的进出流量之差。

例如,当大气中其中一地区的密度减小时,质点流出该地区的质量增加,从而导致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减小。

接下来,动量守恒方程描述了大气中质点的动量守恒情况。

它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方程:∂(ρu)/∂t+∇·(ρu⃗u)=-∇p+ρg⃗+2ω⃗×ρu⃗+F⃗其中,p表示大气中的压强,g⃗表示重力加速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矢量,F⃗为单位体积内的外力,例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动量守恒方程可以解释为,单位体积内的动量变化率等于质点受到的外力的合力。

例如,在大气中存在的风力就是动量守恒方程的结果。

当地球不断自转时,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科里奥利力会导致风力的产生。

最后,能量守恒方程描述了大气中质点的能量守恒情况。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ρe)/∂t + ∇·(ρuv) = -∇·(pu) - ∇·(F⃗u) + ρg⃗· u 其中,e表示质点单位质量的总能量,v为质点的速度矢量,F⃗为单位质量的外力矢量。

能量守恒方程可以解释为,单位质量内的能量变化率等于质点受到的外部压强功、外力功和重力功之和。

例如,当大气中发生空气的压缩或膨胀时,会产生温度的变化,这是能量守恒方程的结果。

综上所述,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

这些方程组描述了大气中质点的运动规律,通过求解方程组可以得到大气中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趋势,对于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解析:根据材料,该图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
度分布图,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其气压值PA=PC=PB。故选D。
(2)C点近地面吹( C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解析: C点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风向
[应用体验]
【例1】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完成下列 各题。
(1)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其中受热的是 甲 处,气压 低 ;冷 却的是 乙 处,气压 高 。 解析:读图析图: 根据甲、乙两地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甲处气流上 升,判断该地受热,气压低;乙地空气下沉,判断该地冷却,气压高。
(2)该图所示为 北 (填“南”或“北”)半球风向,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右偏。 解析:图中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a)向右偏转,表明在北半球。 (3)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乙 地,原因是什么? 答案: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 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素养立意 本题考查风向的形成,体现了地理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示 意 图
近地面风
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大
项目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作用力(F、P、f) F
F、P
F、P、f
受力状况
只受F(水平气压 受F和P(地转偏向 受F、P和f(摩擦力)

大气运动2——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2——热力环流
却说魏兵皆奔祁山寨来,蜀兵四下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之势。司马懿见蜀兵 都去救祁山寨,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来。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 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向前视之,正是司马懿。延大喝曰:“司马懿休 走!”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不上三合,延拨回马便走,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 旗处而走。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 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魏延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 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懿曰:“此必是积粮之所也。”遂大驱士马, 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 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
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
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 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 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 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二、城市热岛
二、城市热岛



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B
A
C
三、山谷风
从山谷往山顶吹 “谷风”
等压线如何画?




B
A
C
三、山谷风
等高线
巴山夜雨
从山顶往山谷吹 “山风”
B
A
C
三、山谷风
从山顶往山谷吹 “山风”

条件1:晴朗的夜晚或黎明
逆温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通过绘制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理解掌握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

(综合思维)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综合思维)1.什么是大气环流?其意义是什么?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征是什么?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产生何种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均匀的地球表面(假设),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A 赤道低压带南北纬5°之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 副热带高压带30°附近高空空气堆积下沉E 副极地低压带60°附近近地面气流上升G 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除赤道低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个,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风带分布风向B 东北信风带赤道~30°之间东北风D 盛行西风带30°~60°之间西南风F 极地东风带60°~90°之间东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形成6个风带(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将风带与其风向连线。

[特别提醒] 大气环流特点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规律性、长期性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也是判断某一大气运动形式是不是大气环流的依据,如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

但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不是大气环流,因为它们的空间分布X围有限,运动变化周期短。

高中地理第一册:2.2.2大气运动精品课件

高中地理第一册:2.2.2大气运动精品课件

A.①
B.②
C.③
D.④
(2)解释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原理是( )
A.水循环
B.大气受热过程
C.热力环流
D.大气垂直分层
解析 第(1)题,图1陆地气流上升,说明此时气温高,为白天;图2为夜间。
风是指近地面的大气的运动,所以③表示晚风。第(2)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导致海陆风风向变化,因此体现的原理是热力环流。
答案 (1)C (2)C
探究点二 大气水平运动 情境探究
『情境』 风筝受风平衡,放飞时经常会打旋、摇摆,不容易飞上天。一旦风 筝飞到足够高的上空后,则相对稳定。
『探究』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简析风筝飞得较高后才比较稳定的原因。 提示 近地面有摩擦力,风速风向略有变化;风筝飞到一定高度后,摩擦力 较小,风速更大、风向更稳定,所以风筝飞行才能更稳定。
探究点一 热力环流 情境探究
『情境』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 魏军围困在葫芦峪,然后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原来,葫芦峪地处 两山之间,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每次只能一人一马通过,而谷内却能容纳1 000多人。此地就像个葫芦,正是设防歼敌的绝妙地带。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 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见此状, 诸葛亮仰天长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3.风力的判读 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 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下图,风力:A>B>C>D。
素养应用 例 2 : 下 图 为 北 半 球 等 压 线 图 ( 单 位 : hPa ) 。 读 图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回 答 (1)~(2)题。

2-3大气运动(教学课件)

2-3大气运动(教学课件)

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山谷降温慢,气流上升, 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山谷风环流的存在,使得夜晚山谷上方气流上升,可能形成
“夜雨”(不一定有雨) 而山谷上方白天气流下沉,由于焚风效应的存在,使山谷 地区形成“干热谷地”
焚风效应
3000m 2000m 1000m
3℃ 9℃ 15℃
3℃

13℃
湿润
(2014·天津)1.读下图,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D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知识拓展
1.风矢图 (风羽、风旗)
F1 F2和F3 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总 结 影响风的三种力
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的共同作用,三种作用 力的大小、方向和对风速、风向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所示: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 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 直,由高压指向 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 压梯度力越大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最简单的大气形式
C 海拔
气 压 P= F S
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 增加 而 降低
B 气压比较:A > B > C
A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 所组成的面
单位: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地面
等压面
热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第二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大气的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都与大气运动有关。

大气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宽的尺度谱,天气学所研究的是那些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大气运动。

对这些运动,可忽略离散的分子特性,可以视大气为连续的流体介质,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变量(如气压、密度、温度)在大气这具有单一的值,这些场变量和它们的导数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控制大气运动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定律可以用场变量作为因变量和空间、时间变量作为自变量的偏微分方程表示。

大气运动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所支配。

§2—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一、 基本作用力影响大气运动的基本作用力:是指大气与地球或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真实力,它的存在与参考系无关。

1、 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的气块上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气块会受到净压力的作用。

P G ∇-=ρ1 (1) 其中,ρ为气块密度, k zp j y p i x p P ∂∂+∂∂+∂∂=∇称为气压梯度力。

P ∇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气压梯度力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

方向指向P ∇-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

2、 地心引力由牛顿万有引力定理说明,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具有引力:⎪⎭⎫ ⎝⎛-=r r r GMm F g 2 所以,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地心引力)为:⎪⎭⎫ ⎝⎛-=r r r GM m F g2 设:地球的半径为a (地心到海平面的距离),海拔高度为z ,则()()⎪⎭⎫ ⎝⎛+-=⎪⎭⎫ ⎝⎛+-=r r a z a Gm r r z a GM g 222*112*01⎪⎭⎫ ⎝⎛+=a z g 在气象学范围内,z 的值一般为数十公里,而地球半径a 竟达6000多公里,故*0*g g≈可作为常数。

地心引力始终是作用于大气的真实的力。

3、 摩擦力大气是一种粘性流体,它同任何实际流体一样都受内摩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考点五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成因与过程: 2.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名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4、季风环流的成因,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例3 下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B.乙点位于30°N D.②盛行西南风
B
D
(2009· 天津文综)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 息,回答3~4题。
某气象小组学 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 气的空间变化。 3.在以下学生绘制的四 幅图中,接近a、b天气 实际状况的是( B)
活学活用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 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 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 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4.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 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 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 ) C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单位:米)。读图回答6—8题。
8.C点近地面吹 A.西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东北风

考点三
逆温
A 发生时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 污染
B 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C 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 慢慢消失
A)
D)
三、常见天气系统
例3 (2010 · 浙江金华期末 ) 读某海
平面天气系统图,其中M是不同性 质锋面L1、L2的交会 处,回答 (1)~(2)题。 (1)下面对锋面L1、L2的性质判断正 确的是( )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2)据图分析,此时可能出现明显降水天气的地 区是 ( ) A.山东半岛 B.东海海面 C.韩国南部 D.华北平原
C
3. 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 甲到丁的演变 ( ) A. 山地 B. 谷地 C. 平原 D. 丘陵
B
2、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①、②、③中的 ② 判断理由是 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 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
A
B
例2 读某地锋线(虚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箭头)状况示意图,完成
(1)等压线a、b、c对应的气压值(单位:百帕)最有可能是( A.1000.0、1002.5、1005.0 B.1005.0、1002.5、1000.0 C.1002.5、1000.0、1005.0 D.1000.0、1005.0、1002.5 (2)关于该地锋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附近是高压脊 B.图中风向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C.图中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运动 D.影响该地的锋面系统是冷锋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 、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1) ~(2)题。
(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 比青藏高原高得多,与其有关的主要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2)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 量却比华北平原小。与其有关的主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D
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8、右图是某地气 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 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 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2. 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 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 是 ( )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单位:米)。读图回答6—8题。
7.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 A.A近地晴朗,B近地晴朗 B.A近地阴雨,B近地阴雨 C.A近地阴雨,B近地晴朗 D.A近地晴朗,B近地阴雨
8.C点近地面吹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逆温的分类
锋面逆温
思考:锋面附近垂直 方向气温随高度变化 曲线图为:
千米

地形逆温
山坡冷气流向山底滑落, 导致空气上热下冷
辐射逆温
地面热量辐射散失,越接近地面空 气越冷,导致逆温
一般日出前 后最明显
逆温产生的影响 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 以逆温的好处有: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 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 机在飞 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 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 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 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 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 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活学活用 下图为“山东省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 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山村的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 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 象的是 ( )
A
2.关于图中时刻的叙 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
D)
出现在夜晚②图中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向由Q到P④ 此时风向由P到Q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C A

考点二
热力环流及其实践意义
热力环流
根本原因 相关原理 常见形式
地表冷 热不均
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的关系
要点二
大气运动规律
垂 直 热上升 运 冷下降 动 水 高压 平 风 运 动 低压
常 见 形 式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实践意义
形式 形成过程 实践意义
海 陆 风 山 谷 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于海洋,形 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 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 白天山坡增温快于山谷,形 成低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形成谷风,夜晚相反,形成山 风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气对 太阳辐 射的削 弱作用 吸收 散射 反射
一部分散失 大气大量吸收地面 辐射开始升温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地面增温
2.机理应用 (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 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 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3.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 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 产 生的原因是( )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 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 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B.山顶受太阳辐射多,山 谷照不到太阳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 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递减
A
例2 (2010年全国文综卷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 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 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 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B
B
下图是“我国某地清明时的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近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为逆温。 下列现象与逆温有关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村庄 )
C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如图是该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 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①冷锋雨带在锋后,暖锋雨带在锋前。②冷锋的降水强度 大,雨带范围小;暖锋的降水强度小,但雨带范围大。(见上 图虚线部分)
下图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 。读图回答7~8题。
7.以下关于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 B.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 C.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 D.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8.当乙达到强盛时期 ( ) A.我国华南处于雨季 B.满载石油的日本油轮由波斯湾返航时,在北印度洋逆风逆水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非洲南部草原的动物向北部迁徙
有关,多出现于冬季,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
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③天山准静止锋: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受天山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5~6题。
5.此锋面形成 的季节多在 ( 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B
(2)当图示海风在一天中最强盛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逆辐射最强 B.一天中气温最低 C.此时该地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值 D.北美洲五大湖区旭日东升
A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 (单位:米)。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D.PA=PC=PB

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 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 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每个2分
►考点四
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