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 第3章
发动机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三、名词解释1. 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
2. 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每升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3. 活塞平均运动速度: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速度的平均值称为活塞平均运动速度。
4. 机械效率:指示功减去机械损失功后,转为有效输出功的百分比称为机械效率。
5. 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h kW ⋅1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
6. 燃烧效率:燃料化学能通过燃烧转为热能的百分比称为燃烧效率。
7. 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指示功称为平均指示压力。
8.工质定压比热容:单位质量工质在定压过程中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称为工质的定压比热容。
四、简答9.简述工质改变对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影响。
答案要点:1)工质比热容变化的影响:比热容Cp 、Cv 加大,k 值减小,也就是相同加热量下,温升值会相对降低,使得热效率也相对下降。
2)高温热分解:这一效应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的等容度而使热效率ηt 有所下降。
3)工质分子变化系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μ>1时,分子数增多,输出功率和热效率会上升,反之μ<l 时,会下降。
4)可燃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当过量空气系数φa <1时,部分燃料没有足够空气,或排出缸外,或生成CO ,都会使ηt 下降。
而φa >1时,ηt 值将随φa 上升而有增大。
10. S/D (行程/缸径)这一参数对内燃机的转速、结构、气缸散热量以及与整车配套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答案要点:活塞平均运动速度30sn m =ν若S /D 小于1,称为短行程发动机,旋转半径减小,曲柄连杆机构的旋转运动质量的惯性力减小;在保证活塞平均运动速度m ν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n 增加,有利于与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的匹配,发动机高度较小,有利于在汽车发动机仓的布置;S /D 值较小,相对散热面积较大,散热损失增加,燃烧室扁平,不利于合理组织燃烧等。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10
燃烧过程
11
结论:膨胀
发动机的实际膨胀过程与压缩过程很相似,也是一 个复杂的热力过程(吸热量大于放热量、吸热量等于 放热量、吸热量小于放热量)。总体来说,缸内气体 的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膨胀过程不仅有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还有补燃损 失。 膨胀过程终了b点的压力和温度越低,说明气体膨胀 和热量利用越充分。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2
课程内容概述
第一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三章 汽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四章 柴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五章 燃气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第七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九章 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第十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十一章 汽车的舒适性 第十二章 汽车的通过性 第十三章 汽车性能的合理使用
原子数,单:k=1.67,双:cvk=1.4,三:k=1.3。
根据热力学公式和循环平均压力可求出混合加热循环的平均 压力为:
pt
k 1
p1
k 1
1
k
1t
影响因素
定容加热循环。
由4个热力过程组成:(ρ=1)
循环净功为W 。
将ρ=1代入混合加热循环计算式中。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为:
t
1
1
k 1
定容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
k p1
1 k 1
1t
影响因素
18
4.理想循环的影响因素
(1)压缩比ε。ε提高,循环热效率ηt和平均压力pt提高。因 为ε提高,可以提高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在定容加热量一定 时,缸内最高压力提高,使膨胀功增加。
(2)压力升高比λ和预胀比ρ。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压力升高比 λ增加,循放加热量增加(在ε一定时),使循环净功W0和循环放 热量Q2均相应增加, 所以循环热效率不变,但循环平均压力提高; 在混合加热循环中(在ε和总加热量一定时) ,λ提高,预胀比 ρ减小,循环热效率和平均压力提高。
第3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修正,如果有爆振发生,最后还要经过爆振传感器确定的爆
振推迟角修正,假设最后这个工况最佳点火提前角为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二步:确定累计记数基准点 由于点火在压缩上止点前发生,所以向电脑反映1缸压缩上 止点前XX°的信号出现的时刻必须要比点火提前角要早得多, 否则第三步的累计记数就来不及了。
况的传感器;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微处理机;响应微机发出 指令的点火器、点火线圈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该点火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废除真空、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由发动机负荷信号和发 动机转速信号代替控制基本点火角。实际点火角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点火角=初始点火角+基本点火角+修正点火角
角不能直接用作点火提前角。如果直接用这个提前角,与传
统的真空和离心机构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就没什么分别了。
基本点火提前角从存储器中取出后,实际点火提前角的确
定,依据厂家不同,其控制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分别以日产
汽车ECCS系统和丰田汽车TCCS系统为例,讲述控制其实际 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不精确,考虑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如发动机水温)不全面。
(2)为了避免大负荷时的爆振,必然采用妥协方式降低点火 提前角。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3)仍脱离不开机械控制范围造成点火提前角脉谱图上山顶 较平缓图3-1所示为数字化后的机械式点火提前角脉谱图。 传统点火提前角的计算公式为: 传统点火提前角=辛烷值调整器确定的初始角+(离心机构和
第3章 点火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
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
航发原理第三章
航发原理第三章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航空发动机知识发动机性能计算发动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考虑应用对象、重量、成本、体积、寿命及噪音等诸多限制因素,需进行发动机设计点下的一些参数优化选择,继而进行发动机总体性能计算。
发动机设计点的性能将取决于设计状态下各部件的热力过程。
本章将介绍发动机主要工作过程参数对发动机单位性能参数的影响及设计点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
航空发动机知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单位性能参数发动机最重要的两个单位性能参数:1. 单位推力定义:Fs=F/qm ;2. 单位燃油定义:耗油率sfc=3600qmf/F。
发动机推力F通常由用户给定,提高Fs可降低流量qm,这意味着将减少发动机的重量和最大迎风面积,因此该参数对发动机总体性能影响十分重要。
如假定尾喷管完全膨胀(p9=p0),且忽略燃气与空气流量的差别,即qm=qmg , 则有单位推力:Fs=V9-V0航空发动机知识发动机主要工作过程参数概念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用来描述气流沿程流动状态变化的参数,如P0、P1、pc 、T0、T1、T3* 。
.. 等参数称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参数。
其中压气机压比pc和涡轮前温度T3*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参数,也是设计时需要选择的重要参数。
航空发动机知识工作参数对单位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一下循环功。
若把压气机和进气道作为一个总的压缩过程,则每千克气体输入功为:Wc C p (T2* T0 ) C pT0 (p11) / hc其中:hc 为压缩过程的总效率,p=P2*/P0为总增压比。
若把涡轮和尾喷管作为一个总的膨胀过程(不计燃烧引起的总压损失),则每千克气体输出功:' ' * Wp C p (T3* T9 ) C p T3 (1 1 p' 1 ')h p其中hp 为膨胀过程的总效率。
航空发动机知识循环功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关系发动机循环功代表发动机可以使用的能量(可用能量), 可以表示为:W循环功1 1 ' * W p Wc C pT3 1 ' 1 h p C pT0 p 1 hc ' p ' , T3* T0 , C p (1 1若取:e p1p1 '') C p (1 1p1)e 1 a hch p 则循环功:W循环功C pT0 ( 1) hc e(1)航空发动机知识循环功影响参数分析e 1 a hch p W循环功C pT0 ( 1) hc e 影响发动机循环功W的主要参数是压比p、温比, =1.02-1.04。
发动机原理第三章 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惯性进气
进气迟闭角:从进气下止点
河
到进气门关闭为止的曲轴转
南 理
角。
工
大
学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上止点
下止点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气门叠开现象和气门定时
气门叠开 配气相位 气门定时 扫气现象
进、排气提前角和迟闭角:
排气提前角:30~80°CA
南
理
工
TS ,Ta ,c , ρs
大
学
§3-3 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
➢ 减小进气系统阻力 ➢ 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 有效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 ➢ 有效利用排气管的波动效应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一、减少进气系统阻力
一)进气门:阻力最大
气门的流通能力——时面值或角面值
Af
dt
1 6n
Af
d
=6nt
pa ps pa
流动阻力和转速关系
pa
v 2
2
和v
进气阻力的主要措施: 进气管长度、转弯半径、
管道内表面粗糙度;气流速度;增压中冷
和 r : ,Vc , r ,c
r c 燃烧恶化
河 南
汽油机: =6~12 r =0.05~0.16
理 工
非增压柴油机: =14~18 r =0.03~0.06
用电磁阀将高压共轨内油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油 压柱塞位置控制气门升程。
为精确控制气门升程 设置气门位移传感器
油压式可变配气机构的特点:
➢控制自由度高,提高进排气效 率气门的丰满系数接近1;
➢主要缺点:存在气门落座速度
河 南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习题及答案 第3章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1、燃油喷射是利用____将燃油以雾状喷入____、____或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喷油器;进气总管;进气道2、按喷油器喷射燃油的部位不同,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缸内喷射;进气管喷射3、D型燃油喷射系统通过检测____和发动机转速,推算出吸入的____,因此又被称为____控制型。
进气歧管压力(真空度);空气量;速度-密度4、L型燃油喷射系统由____直接检测进入进气歧管的空气量,又被称为____控制型。
空气流量传感器;质量流量5、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中的热丝是指____,而冷丝指的是____。
高于进气温度的铂金属丝;温度补偿电阻6、为了防止热丝上的____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设计有____电路来实现功能。
沉积物;自洁7、热丝(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出现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____,电路断路或者短路;二是____,传感器计量失准,不能提供正确的空气进气流量信号。
完全失效;热丝污染或热膜破裂8、当热丝(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将使混合气____或____,引起发动机性能下降或不能正常工作。
过稀;过浓9、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桑塔纳2000 AJR发动机进气质量参数,标准值应为____。
2.0~4.0g/s;10、在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内,通常有一个____,控制电动汽油泵的运转;还有一个____,用于测量进气温度,为进气量作温度补偿。
油泵触点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11、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常见故障有____、____、____等。
叶片总成摆动卡滞;电位计滑动触点磨损而与镀膜电阻接触不良;油泵触点烧蚀而接触不良12、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当节气门开度增大时,进气歧管压力____,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电压____。
升高;增大13、用故障诊断仪读取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数据流,当将点火开关置于ON时,测得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应该在____kPa左右,与____相同。
发动机原理(第三章2节)
•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性能参数(F, 随飞行条件(Ma,H)以及发动机 发动机性能参数 ,SFC)随飞行条件 随飞行条件 , 以及发动机 油门位置的变化关系。 油门位置的变化关系。
• 重要意义
飞机的飞行性能与发动机特性密切相关。 飞机的飞行性能与发动机特性密切相关。
• 特性包括
– 油门特性:给定飞行条件和调节规律,性能随油门位置 油门特性:给定飞行条件和调节规律, 的变化; 的变化; – 速度特性:给定油门、调节规律和飞行高度,性能随飞 速度特性:给定油门、调节规律和飞行高度, 行马赫数的变化; 行马赫数的变化; – 高度特性:给定油门、调节规律和飞行速度,性能随飞 高度特性:给定油门、调节规律和飞行速度, 行高度的变化; 行高度的变化; – 过渡状态特性:启动、加速、减速等过程性能变化。 过渡状态特性:启动、加速、减速等过程性能变化。
2. 可变几何面积 的转速特性
• 尾喷管临界截面 积A8可调 调大A 调大 8共同工作 线下移 ∆SM↑ ↑ 增压比 ↓ 涡轮前温度 ↓ 排气速度 ↓ 推力 ↓
2. 可变几何面积 的转速特性
• 压气机之间级放气
放气使 • ∆SM↑ ↑ 被放掉的气体: 被放掉的气体 • 消耗了压缩功 消耗了压缩功; • 不参与涡轮作功 单位涡 不参与涡轮作功,单位涡 轮功↑ 涡轮前温度↑ 轮功↑, 涡轮前温度↑ • 增压比 ↓ • 排气燃气流量↓ 排气燃气流量↓
1.加速过程 加速过程
• 加速过程
– 慢车状态 → 最大状态 – 巡航状态 → 最大状态
转速迅速增加的过程 2π n • 加速性 ω = 60 推力迅速增加的能力 用完成加速过程所需时间 J d (ω ) = ( P η − P ) / ω t m k dt 表示加速性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1.内燃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为什么要分为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两大类?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所做的功为基础的,它不考虑动力输出过程中机械摩擦和附件消耗等外来因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由燃烧到热工转换的工作循环进行的好坏:有效指标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了发动机整机的性能。
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平均指示压力p mi是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平均指示功率P i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P i=p mi V s in30τ平均有效压力p me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有效功率P e发动机指示功率减去机械损失功率对外输出的功率,P e=P i−P m有效扭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C m:提高发动机转速,即增加单位时间内做工的次数,从而使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和功率增加。
转速增加活塞平均速度也增加,他们之间的关系:C m=Sn30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指示热效率ηi是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
指示燃油消耗率b 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与指示热效率之间的关系:b i=3.6×106ηi×Hμ有效热效率ηe发动机有效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有效燃油消耗率b e与P e的关系:b e=BP e ×106,与ηe的关系ηe=3.6×106b e×Hμ2.怎样求取发动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平均指示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指示功率P i=p mi V s in30τb i=BP i×106 P i=P e+P m有效功率P e=P i−P m P e=T tq n9550P e=p me V s in30τb e=BP e×106平均指示压力p mi=W iV s P i=p mi V s in30τ平均有效压力p me=30P eτV s in p me=0.1047T tqτiV s×30×10−33.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机械效率是有效功率和指示功率的比值,ηm=P eP i =p mep mi=1−P mP i=1−p mmp mi4.压缩比的定义是什么?压缩比等于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赵英勋汽车概论-第三章汽车发动机
4.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用来过滤机油中直径0.001mm以上的细小杂质,这种滤 清器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它与主油道并联,只有 少量的机油通过它滤清后又回到油底壳。
二、润滑系统工作原理 1. 润滑作用机理
润滑油
轴承
轴
2.润滑系统原理
§3-7 冷却系统
功用
把发动机工作时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 温度下工作。
功用: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 体压力传递给连杆。
活塞销连接方式 形式:全浮式(工作时自由转动)、半浮式。
活塞销
全浮式:活 塞销能在连 杆衬套和活 塞销座中自 由摆动,使 磨损均匀。
连杆
半浮式: 活塞中部 与连杆小 头采用紧 固螺栓连 接,活塞 销只能在 两端销座 内作自由 摆动。多 用于小轿
保证气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并把活塞顶
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水将其带
走。
气环
切口
气环密封原理 将2~3道气环的切口相互错开形成“迷宫式”封气装置。
气环断面形状及泵油作用
油环
功用 ❖ 布油(活塞上行) ❖ 刮油 ❖ 密封(辅助作用)
活塞环
油环的刮油作用
油环形状
3. 活塞销
空气供给系统
汽油供给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3.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
喷油器
喷油器
电磁线圈
分配器
柱塞针阀
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
电动汽油泵
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 燃油压力调节器和燃油分配管
二、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3-发动机轴系扭振
I4 I5 I6 I7 I8 I9 I10 I11
车辆工程系
I12
Node
Element
理论
Theories
轴系当量化简的基本假定
Cranktrain Equivalent System Assumptions
转动惯量(由EXCITE DESIGNER内部计算或外部输入):
气缸转动惯量 - 气缸内活塞、连杆、曲拐等运动件的转动惯量集中在气缸中 心线位置,采用动能相等原则折算,与曲拐的转动惯量叠加。 1 I ( m j mB )r 2 I q (单列式机) 2 飞轮、推力盘、弹性联轴器等有较大转动惯量的部件,将其转动惯量集中在 各自的中心线位置
以试验结果为最终检测要求。
车辆工程系
理论
Theories
轴系当量系统方程
Cranktrain Equivalent System Dynamic Equation
I1 C12 I2 C23 I3 C34 I4 C45 I5 C56 I6 C67 I7
根据牛二定律,有方程: I1 D12 C12 M 1 I 2 D 23 (C 23 C12 ) M 2
轴系扭振
系统绝对和相对阻尼定义
System Damping wi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Damping
0
k rel
典型发动机原理 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典型发动机原理简答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1、简述工质改变对发动机实际循环的影响。
答:①工质比热容变化的影响:比热容Cp、Cv加大,k值减小,也就是相同加热量下,温升值会相对降低,使得热效率也相对下降。
②高温热分解:这一效应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的等容度而使热效率ηt有所下降。
③工质分子变化系数的影响:一般情况下μ>1时,分子数增多,输出功率和热效率会上升,反之μ<l时,会下降。
④可燃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当过量空气系数φa1时,ηt值将随φa上升而有增大。
2、S/D〔行程/缸径〕这一参数对内燃机的转速、结构、气缸散热量以及与整车配套的主要影响有哪些?答:活塞平均运动速度?m?sn30,假设S/D小于1,称为短行程发动机,旋转半径减小,曲柄连杆机构的旋转运动质量的惯性力减小;在保证活塞平均运动速度?m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n增加,有利于与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的匹配,发动机高度较小,有利于在汽车发动机仓的布置; S/D值较小,相对散热面积较大,散热损失增加,燃烧室扁平,不利于合理组织燃烧等。
反之假设S/D值较大,当保持?m不变时,发动机转速n将降低。
S/D较大,发动机高度将增加,相对散热面积减少,散热损失减少等。
3、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包括哪几局部?常用哪几种方法测量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答:机械损失由活塞与活塞环的摩擦损失、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消耗、流体节流和摩擦损失、驱动扫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等组成。
测定方法有:①示功图法、②倒拖法、③灭缸法、④油耗线法等。
4、简述单缸柴油机机械损失测定方法优缺点。
答:测量单缸柴油机机械损失的方法有:示功图法,油耗线法,倒拖法等。
用示功图法测量机械损失一般在发动机转速不是很高,或是上止点位置得到精确校正时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在条件较好的实验室里,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最可信的测定结果。
油耗线法仅适用干柴油机。
此法简单方便,甚至还可以用于实际使用中的柴油机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
第一节 机体组
二、气缸盖
二、气缸盖 气缸盖作用:用来密封气缸的上部,与 活塞、气缸等共同构成燃烧室。
气缸盖示意图 1-排气门 2-进气门 3-排气道 4-火花塞座 孔 5-进气门 6-凸轮轴座孔
第一节 机体组
二、气缸盖
别克气缸盖示意图 1-前凸轮轴盖 2-气缸盖螺栓 3- 孔塞 4-气门导管 5-凸轮轴轴承 盖 6-火花塞座孔7-后凸轮轴轴承 盖 8-防冻塞 9-机油油道盖 10- 排气管安装螺栓 11-节温器 12- 气门 13-凸轮轴座孔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
二、活塞环
二、活塞环 活塞环按其主要功用可分为气环和油环两类。
活塞环三隙 1-活塞环工作状态2-活塞环自由状态3-工作面4 -内表面5-活塞6-活塞环7-气缸壁 Δ1-开口间隙Δ2-侧隙Δ3-背隙d-内径B-宽度 油环 气环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
二、活塞环
1.气环 气环也叫压缩环,用来密封活塞与气缸壁的间隙,防止气缸内的气 体窜入油底壳,以及将活塞头部的热量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水或空气 带走。另外还起到刮油、布油的辅助作用。
拔掉火花塞 拔掉分电器电插头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验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验
技术提示
在拆卸火花塞或喷油器前, 要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或喷 油器周围的赃物。在吹赃物的 过程中,眼睛要进行防护或躲 开,防止赃物进入眼睛中。在 装火花塞或喷油器时,不要忘 记安装密封垫,密封垫应更换 新件。要保证螺纹扣对正,扭 紧力矩合适。
飞轮上的转速信号轮 正时标记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护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验
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验
拔掉喷油器电插头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复习笔记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第一章绪论1.1绪论火箭发动机:自身携带燃料和氧化剂的喷气发动机(推进剂燃烧不需要依靠空气中的氧气)吸气发动机:自身只携带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化剂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吸气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中工作。
固体火箭发动机(sol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使用固体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预先均匀混合液体火箭发动机(liqu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使用液体推进剂(由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化剂组成),常见的有单组元推进剂——肼,以及双组元推进剂——液氢和液氧1.2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固体推进剂装药、燃烧室、喷管、点火装置。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类型:固体、液体、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源和工质)种类:双基、复合、复合改双基推进剂装药方式:自由装填(通常需要挡药板使药柱固定)、贴壁浇注包覆层:用阻燃材料对装药的某些部位进行包覆,以控制燃烧面积变化规律燃烧室(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体,装药燃烧的工作室)特点:有一定的容积,且对高温高压气体具有承载能力材料:合金钢、铝合金、或玻璃纤维缠绕加树脂成型的玻璃钢结构形状:长圆筒型热防护法:在壳体内表面粘贴绝热层或采用喷涂法喷管(是火箭发动机的能量转换部件)拉瓦尔喷管:由收敛段、喉部、扩张段组成中小型火箭多采用锥形拉瓦尔喷管(收敛段和扩张段均为锥形)大型火箭一般使用特型拉瓦尔喷管(扩张段为双圆弧、抛物线等)喷管基本功能:1.通过控制喷管喉部面积大小以控制排出的燃气质量流率,以控制燃烧室内燃气压强2.利用先收敛后扩张的喷管结构使燃气由亚声速加速到超声速喉部材料:(喷喉处工作环境恶劣,常发生烧蚀或沉积现象),需采用耐高温耐冲刷的材料,石墨、钨渗铜等点火装置(提供足够的热量和建立一定的点火压强,使装药的全部燃烧表面瞬时点燃,尽早进入稳态燃烧)组成:电发火管+点火剂(烟火剂或黑火药)或点火发动机(尺寸较大的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优点:1.结构简单(固体火箭发动机最主要的优点)。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
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
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
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
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
(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
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
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
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
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
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
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
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理论循环: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循环,而又简化了实际循环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
2.示功图:记录相对于不同活塞位置或不同曲轴转角时气缸内工质压力的变化,有Vp -示功图或ϕ-p 示功图两种。
示功图是研究实际循环的依据,一般是由专门示功器在发动机运转条件下直接测出。
3.指示指标: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主要是衡量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好坏。
4.有效指标: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输出轴上所得到的功率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主要是考虑到发动机自身所消耗的机械能,用来综合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
5.指示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
6.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
7.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8.比质量:发动机的净质量m 与它所发出的额定功率e P 之比。
9.发动机强化系数:发动机平均有效压力me p 与活塞平均速度m v 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是评价发动机强化程度的指标。
10.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的比值。
是为了比较各种不同的发动机机械损失所占比例的大小,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
11.发动机热平衡:发动机的热平衡,就是给出燃料的总发热量转换为有效功和其他各项热损失的分配比例。
从这些热量分配中,可以了解到热损失的情况,以作为判断发动机零件的热负荷和设计冷却系统的依据,并为改善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指明了方向。
二、填空题1.示功2. 提高率3. 工质的影响 换气损失 传热损失 时间损失 燃烧损失 (涡流和节流损失、泄漏损失)4. 实际5. 发动机输出轴上所得到的6. 实际循环指示7. 实际循环有效8.9550/n T P tq e =9.平均有效压力me p 活塞平均速度m v10.下降11. 可靠润滑12. 有效功 其他各项热损失三、思考题1.什么是发动机的理论循环?什么是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答题要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 循环,而又简化了实际循环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
发动机原理(第3章第3节双轴)
发动机各处,确保引擎的稳定
和污物,防止它们流经发动
剂,它能够减少发动机零件的
工作。
机,减少磨损和故障。
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寿
命。
双轴发动机点火系统
1
点火线圈原理
点火线圈是将12伏低电压升压成高电压,供火花塞点火使用的装置。
2
CDI点火原理
CDI点火使用脉冲高压,从而实现更好的起动性和燃烧效率。
3
双轴发动机传动系统
离合器
起到了将发动机扭矩传递到变速箱的作用。
变速箱
完成将发动机功率的变换,以适应道路条件和车
速的变化,是整个车辆动力传递系统中至关重要
的组成部分。
万向节
万向节是将动力从变速器传递给车轮的最后一道
关键部件,进行角度转换和扭矩传递。
双轴发动机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机油更换和检查
火花塞更换和检查
故障排除方法
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状态,
火花塞是点火系统中的重要部
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码,采取
定期更换机油,以保证发动机
件,必须定期检查并更换。
合适的故障排除方法。
的运转。
双轴发动机简介
双轴发动机采用双曲轴结构,具有更高的功率和可靠性。本节将介绍该发动
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轴和单轴发动机的比较
1
功率更高
双轴发动机的双曲轴结构使其更加均衡,因此具有更高的功率。
2
维修难度较大 ️
由于曲轴相互独立,因此双轴发动机的维修难度要大于单轴发动机。
3
占用空间更大
双轴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对于占用空间有限的车辆会造成一定的限制。
发动机原理(第3章第3节双轴)
一、工作特点(防喘机理) 工作特点(防喘机理)
1. 压气机工作特点
例如: 例如
当物理转速不变, 当物理转速不变 进气总温增加时
前面级:V 前面级 1a ↓, +i, ∆wu ↑ , 后面级:V 后面级 1a ↑, -i, ∆wu ↓ ,
前“重”后“轻” 高、低压压气机功的比值
WkL/WkH变大
物理转速下降同样有这种现象
• 当采用涡轮前温度保持不变的调节规律时: 当采用涡轮前温度保持不变的调节规律时:
涡轮功基本保持不变,低压转子转速下降, 涡轮功基本保持不变,低压转子转速下降,高压转子转 速上升。 速上升。
高度特性
转速特性
低压压气机
高压压气机
二、双轴涡喷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共同工作条件
流量连续 功率平衡 转速相等 压力平衡
* ekH − 1 1
共同工作方程 共同工作线
η kH
* *
π kH
*
q ( λ1.1 ) = C H q ( λ1 ) = C L
e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
1
η kL
π kLπ kH
* *
三、双轴涡喷发动机调节规律及特性
第三节 双轴涡喷发动机
转速降低或飞行Ma数增加 1*增加, 数增加T 增加 增加, 转速降低或飞行 数增加 引起发动机工作点沿工作线左下移 引起发动机工作点沿工作线左下移 喘振裕度减小。 动, 喘振裕度减小。 特别是高设计增压比(大于 大于12), 特别是高设计增压比 大于 , 稍偏离设计状态时稳定工作裕度过 小。 将高设计增压比的压气机分成两个 或三个, 分别由各自的涡轮带动, 或三个, 分别由各自的涡轮带动, 构成双转子或三转子发动机 。 目的— 目的 防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为什么应尽量减少发动机的补燃?
答:在高速柴油机中,由于燃油和空气形成混合气时间短,混合不均匀,总有一些燃油不能及时燃烧,要拖到膨胀过程燃烧。由于这部分热量是在活塞远离上止点时放出,故做功的效果很差。同时还会增加传给冷却水的热量,并使排气温度升高,零件热负荷增加,使柴油机经济性和动力性下降,所以应尽量减少发动机的补燃。
工作原理:在这类系统中,燃油在供油泵内增压后先供入燃油分配
管,再由燃油分配管分配到各缸喷油器,喷油器直接由ECU控制其启闭(P99-p100)
(共轨系统没有写)
喷雾锥角b :他与喷油器结构有很大关系。对相同的喷油器结构,一般用b来标志油束的紧密程度,b大说明油束松散,b小说明油束紧密。
雾化质量 : 表示然后喷散雾化程度,一般是指喷雾的细度和均匀度。细度可用油束中的油粒的平均直径来表示。均匀度是指喷注中油粒直径相同的程度,油粒的尺寸差别越小,说明喷雾均匀度越高。
压升比高,工作粗暴 ,对喷油系统要求高。
分隔式:相对散热面积大,节流损失大,经济性差,不易起动
压升比小,工作柔和,排放好,对喷油系统要求低
[12] 简述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并说明共轨系统工作原理。
答:分类 :位置控制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控制型
答:第I阶段 滞燃期,图中的1-2段。从喷油开始(点1)到压力线与纯压缩线的分离点(点2)止。点2视为燃油开始着火点。
第II阶段 速燃期,图中的2-3段。从气缸压力偏离纯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点2起,到最高压力点3止。
第III阶段 缓燃期,图中的3-4段。从最高压力点(点3)开始到最高温度点(点4`)止。
[7] 简述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各种因素,着火延迟期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答:影响着火延迟期的因素:1)压缩温度,随着压缩温度上升着火延迟期下降。2)压缩压力,其他条件相同时,燃烧室压力增加,着火延迟期缩短3)喷油提前角其实是温度压力和反应物焰前反应时间对着火延迟的综合影响。角越大,喷油时缸内温度和压力越低,因而反应速度越慢,反应时间越长。4)转速,影响有双重性,对以时间计的Ti随n增加而缩短,压缩比E越低,n对Ti影响越明显。n增大后以曲轴转角计的着火延迟期可能增大5)油品,柴油机中含烷烃量越多,含芳香烃越少,着火延迟期越短。
[3] 简述孔式喷嘴和轴针式喷嘴的特点。
孔式喷嘴
孔数: 1~5个,f = 0.25~0.8 mm。
雾化好,但易阻塞
轴针式喷嘴
f = 1~3 mm ,雾化差,但有自洁作用,不易阻塞
[4] 简述产生进气涡流的方法?
答:异气屏、切向气道,旋转气道。
[5] 柴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绘图分阶段阐述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进行情况 。
原因:二次喷射 高压油管残余油压过高,高压油管内压力波引起 。
不稳定喷射 喷油系统结构参数匹配不当。
穴蚀 高压油管下降过快,高压油路中会产生油的蒸气泡。气泡
[11]简述柴油机直喷式和分隔式燃烧室特点。
答:直喷式:相对散热面积小,无节流损失,经济性好,容易起动
[2] 简述喷雾特性参数。
答:油束射程L:也称油束的贯穿距离。L的大小对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燃烧室尺寸小,射程大,就有较多的燃油喷到燃烧室壁上。反之如果L过小,则燃料不能很好地分布到燃烧室空间,燃烧室中空气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油束射程必须根据混合气形成方式的不同要求与燃烧室的大小相互配合。
着火延迟期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 对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的影响:最佳着火延迟期Tiop,小于其时,找回延迟期过短,最高燃烧压力在上止点前过早出现,使压缩过程中消耗的负功过大,散热损失增加,Pe下降;大于时,峰值在上止点后过迟出现,燃烧过程推迟,热效率降低,Pe下降。
2) 对燃油消耗的影响:U形
3) 对烟度和排气温度的影响:过短,预混合燃烧阶段烧掉的燃料量减少,而扩散燃烧阶段燃烧的燃油量增多,后燃增加,烟度升高。对排气温度呈—/状,(上升)。
[9] 什么是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答: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一定,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n的变化关系 。
[10]简述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现象及原因。
答:不正常喷射现象:二次喷射 不稳定喷射 穴蚀
第三章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
[1] 简述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个基本方式和特点。
答:1、空间雾化混合 特点:○:1 对燃料喷雾要求高 (采用多孔喷嘴) ,经济性好。○2对空气运动要求不高○3 初期空间分布燃料多 ,工作粗暴
2、油膜蒸发混合 特点:○1对燃料喷雾要求不高 ○2放热先缓后急 ,工作柔和,噪声小 ○3低速性能不好,冷起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