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 复习题
生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考试试题答案
生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下沉深度指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平均深度,下沉深度小于()mm的下沉式绿地面积不参与计算(受当地土壤渗透性能等条件制约,下沉深度有限的渗透设施除外)。
A.50B.100C.150D.200用户答案:[B] 得分:6.002.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是由自然环境决定土地利用,突出自然环境的()功能,将社区发展融入自然,建立系统化生态功能网络结构。
A.自我调节B.自我修护C.生命保护D.生命支撑用户答案:[D] 得分:6.003.景观的可持续设计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能力的再生设计。
A.自然系统自我调节B.自然系统自我保护C.自然系统自我更新D.自然系统自我修护用户答案:[C] 得分:6.004.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它注重()和可持续发展。
A.以人为本B.和谐自然C.绿色建筑D.科学发展用户答案:[A] 得分:6.005.澳大利亚针对传统排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于199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雨水管理和处理方法是()。
A.低影响开发B.水敏感性城市设计C.下沉式绿地建设D.立体绿化用户答案:[B]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1.雨水湿地的出水池主要起()的作用,水深一般为0.8-1.2 m,出水池容积约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10%。
A.防止沉淀物的悬浮B.净化C.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D.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E.降低温度用户答案:[CE] 得分:10.002.基于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包括()。
A.供应服务功能B.支持服务功能C.辅助服务功能D.调节功能E.文化服务功能用户答案:[BCD] 得分:0.003.植草沟的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
A.正方形B.倒抛物线形C.椭圆形D.三角形E.梯形用户答案:[BDE] 得分:1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绿色基础设施是在有效改变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城市环境生态学复习题生态学基础部分(生态因子、种群、群落)1、在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蒂)。
2、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
3、(群团)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均匀)、(随机)、(群团)3种类型。
5、(最小面积)是指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植物种类并表现岀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一定面积。
6、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4层。
7、瑙基耶尔的生活型系统中,(隐芽)植物以隐藏在地下或水中的芽度过不利季节,而地上部分死亡。
8、我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植被型、群系和(群丛)。
9、(重要值)是一个综合数值,能够充分地显示岀不同植物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10、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四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1、植物群落中,所占据空间最大,利用环境最充分和对群落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种,称为(建群种)。
12、(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00。
13、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14、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15、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植物吸收与释放(CO2)的速率相等。
1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17、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和(蓝紫)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
18、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短,可区分为(长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19、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dN/dt = rN (1 - N/K)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0、(多度)表示所调查样地上植物种的个体数量。
21、草原上的草食动物数量总是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由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所导致的。
22、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群团分布)。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试题答案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是()。
A. 提升经济效益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C. 实现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D. 优化居民生活质量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不属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A. 系统完整性B. 多样性与协调性C. 经济实用D. 物种保护答案:C3. 生态走廊的主要作用是()。
A. 连接城市交通B. 增加商业活动区域C.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D.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答案:C4. 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水敏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增加水域景观C.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D. 减少水污染答案:A5. 景观生态规划中的“绿色基础设施”指的是()。
A.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B. 城市绿地和生态系统C. 城市排水系统D. 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答案:B二、填空题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方法,它强调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的相互关系。
答案:生态过程人类活动2. 生态网络是由不同尺度的生态单元组成的复杂系统,其目的是在区域尺度上保障生物种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存迁移3.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绿色空间”通常包括公园、花园、________等自然和半自然区域。
答案:森林4. 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应优先考虑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如水源涵养区、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答案:湿地三、简答题1. 简述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区别。
答案: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强调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它倡导在规划过程中采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而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更多关注城市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等功能性需求,对生态环境的考量相对较少。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_真题-无答案(4)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总分111,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 )于1869年首次提出。
A.赫克尔 B.伯恩C.坦斯利 D.林德曼2. 种群具有( ),反映了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征。
A.共同性和相似性 B.程序性和规律性C.完整性和统一性 D.关联性和复杂性3. 生态系统一词由英国植物学家( )于1935年提出。
A.赫克尔 B.坦斯利C.罗斯 D.林德曼4.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B.能量只能朝单一方向流动,是不可逆的C.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2.5%~10%之间,平均约7%5. 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由美国生态学家( )于1942年提出。
A.林德曼 B.帕克C.坦斯利 D.赫克尔6. 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层次上,根据( ),可将循环分为气相循环、液相循环和固相循环三种。
A.物质参与循环时的时间 B.能量流的方向C.物质参与循环的先后顺序 D.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7. 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是指由生态系统获取的非物质益惠。
A.供给服务 B.文化服务C.支持服务 D.调节服务8. 在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中,岩石风化和有机质积累则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
A.水调节 B.气体调节C.气候调节 D.土壤形成9. 关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基本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能的源泉B.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C.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D.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主观的存在10. 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C.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11.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生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城市设计的4个层次中,()更注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A.区域性城市设计和总体城市设计B.区域性城市设计和地段城市设计C.总体城市设计和地段城市设计D.地段城市设计和地块城市设计用户答案:[A] 得分:6.002.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属于()的场地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实践活动。
A.屋顶与垂直绿化B.透水性铺装C.生物滞留系统D.绿色街道用户答案:[C] 得分:6.003.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是由自然环境决定土地利用,突出自然环境的()功能,将社区发展融入自然,建立系统化生态功能网络结构。
A.自我调节B.自我修护C.生命保护D.生命支撑用户答案:[D] 得分:6.004.按水利总体规划可分为四类,其中()的河道未受水利工程控制,水位、流速等水文特性受潮汐影响。
A.外河B.内河C.行洪河道D.调蓄河道用户答案:[A] 得分:6.005.生物屋顶是“被覆盖了植被的屋顶,是用生长着的植物来代替裸露的合成屋顶、复合和木质屋面板瓦、黏土和水泥瓦,以及金属板、拉膜等各种屋顶材料,其主要目的和重要功能是()。
A.减少雨水污染B.降低噪音污染C.减少热岛效应D.减少暴雨径流用户答案:[D]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1.立体绿化在高密度城市发展下具有了新的功能与定位,建筑立体绿化在美观与功能的原有需求基础上对于承载城市能源、生态与社会使用上有了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A.健康舒适室内环境的营造B.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C.微环境的调节D.城市活动空间的使用E.建筑能效的提升与优化用户答案:[BCDE] 得分:10.002.植草沟的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
A.正方形B.倒抛物线形C.椭圆形D.三角形E.梯形用户答案:[BDE] 得分:10.003.雨水最佳管理措施通常可以分为()。
A.结构性措施B.半结构性措施C.非结构性措施D.有机措施E.无机措施用户答案:[AC] 得分:1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透水铺装中,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5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填空.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1.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喧道、明道、(必考).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遮和汇2.基质的推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掌握.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3.景观异质性形成缘由: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匀称安排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4.景观多样性三种类型: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网络的结构特征:1 .结点2网络格局3.网眼大小5.网络的功能:生境、通道、电.干扰的类型:①按干扰产生的来源划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②按干扰的功能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③按干扰产生的机制划分: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④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划分: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
⑤按干扰产生的结果划分:离散性干扰和集中干扰.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消逝6.经过景观的生态流有三种: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直接采用价值、间接采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7.景观异质性类型: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三个指标:组织、适力、弹性简答题.景观分类的一般步骤和应用?答:景观生态分类的步骤①依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资料,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并确定景观生态分类的主导要素和指标,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范围及类型②具体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各种特征,通过聚类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分类结果③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判别分析,确定不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1.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生态系统之间存在各种生态流或物质再安排;景观的形成受气候,地貌特征的影响;景观的特征与肯定的干扰集合相对应.3,简述斑块大小与外形的生态学意义.答案要点: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边缘效应,斑块内缘比上.4简述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的涵义及其生态意义.答案要点:景观多样性主要描述斑块性质的多样化,景观异质性则是斑块空间镶嵌的简单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匀称性.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打算了景观空间格局简单性,对景观中的各种过程产生肯定影响.5,简述自然景观,经营(半自然景观)景观与人工景观各有何特点自然景观:没有明显的人类影响,或人类的干扰没有转变自然性质的景观.经营景观:景观中非稳定成分一植被被改造,人类可以收获的林地和草地.人工景观:由人类活动而新产生的景观称为人工景观6简述景观生态相宜性分析的含义与意义答案要点: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相宜性和限制性.7谈谈你对“景观”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园林规划中的指导意义.答题要点:景观美学上的涵义,地理学上的涵义,生态学上的涵义.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其次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的这三方面的涵义有历史上的联系.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留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缘由,科学深化地熟悉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留意欣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8 .试述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与网络•结点模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外形的生态学意义. 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连接度,环度,曲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很多廊道可以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廊道交叉点,称为结点.结点通常可起到中继点的作用,可对某些生态流起着掌握作用,也可作为临时的贮存地.很多景观具有网络分布.网络把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网络的重要性:物质或物种移动通道,对四周基质和斑块群落的影响作用;网络的结构特征:结点,格局,网眼大小,连通性,环度.9试述景观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答案要点: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常呈正态分布的规律.景观类型少,大均质斑块,小边缘生境条件下,物种多样性低;随着景观类型(生境)多样性和边缘物种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当景观类型,斑块数目与边缘生境达到最佳比例时,物种多样性最高;其后,随着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景观破裂化,斑块内部物种削减,物种多样性降低.10.试述干扰对景观异质性,景观破裂化的影响作用.答案要点: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干扰与人为活动干扰,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干扰频率,干扰强度和范围以及景观的恢复速率,景观的大小或空间范围等对景观异质性有重要影响作用.景观破裂化把穿孔,分割,破裂化,缩小和消逝这5个过程全包括在内.分割和破裂化的生态效应既可以类似,也可以不同,这主要依靠于分割廊道是否是物种运动或所考虑的过程的障碍,缩小在景观转化中很普遍,它意味着讨论对象(如斑块)规模的减小,如林地的一部分被用于耕种或建房屋,那么残余的林地就会缩小.创新题1.以生活城市为对象说说区域景观生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规划,原则和步骤?答:城市景观生态问题(1)自然生境大量损失林地、草地、水体及农田削减。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B.1989C.1992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A.dS<0B.dS>0C.dS=0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A.I类B.II类C.III类D.W类E.V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D1994 )B 《国家环境保护七五年计划》 D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年计划》 A .结构化决策B .非结构化决策C .半结构化决策D .非程序化决策19. 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0. 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1. 风廓线是指(C )。
城市生态学复习试题2023年修改整理
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四周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刻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生物圈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由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组成。
生物群落:指一定空间内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同住结合,他们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种群: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那个限度。
都市生态学:市生态学是依照生态学研究都市居民与都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位:是指一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刻、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的关系。
植物区系:是指一定地区范围内全部植物的分类单位,包括所有的科、属、种的鉴定,并对他们的地理成分和历史成分进行分析。
归化植物:区内原无分布,而从另一地区移入的种,且在本区内正常繁育后代,并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的植物。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进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都市人口容量:一个都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生态流:反映生态系统中生态关系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交流、价值增减以及生物迁徙等的功能流。
都市生态评价: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及法定的生态环境标准,对拟评价都市的生态与环境状况进行单要素与综合要素评价以及对今后进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过程。
都市生态系统结构::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大概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阻碍的过程。
生态规划:指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一种区域进展规划方法。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三同时”制度: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4.环境容量: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5.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6.环境绩效: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7.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
8.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9.污染预防: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
10.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
11.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2.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13.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干扰的适应能力。
14.环境管理体系:是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生态系统的层级,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 个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D.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答案:C2. 生态位是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存活所需的温度范围B. 物种获取食物的方式C. 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3. 下面哪个因素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B. 适当的环境扰动C. 过量的资源利用D. 充足的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答案:C4. 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级包含生物群落?A. 个体B. 种群C. 生态位D. 生物圈答案:D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以下哪个层级中能量损失最多?A. 太阳→植物→食草动物B. 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 植物→太阳→食肉动物D.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答案:B二、判断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2.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没有重要意义。
答案:错误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只限于一个地理区域。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来提高。
答案:正确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到生物圈,再到大气圈。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由一系列生物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组成。
2. 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答: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个体是指具有独立生命特征的生物单位;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总体;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它们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互动网络;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生态规划复习题
⽣态规划复习题⽣态规划课程复习题:第⼀章⽣态规划概述1、什么是⽣态规划?⽣态规划有哪些类型,如何划分?⽣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段辨识、模拟和设计⽣态系统内部各种⽣态关系和⽣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和保护的⽣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态对策,促进⼈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建设规划;城市⽣态规划:景观⽣态规划:保护区评价与建设规划:2、现代⽣态规划特点?1、以⼈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效、和谐、可持续。
此外,⽣态规划作为区域⽣态建设的核⼼内容、⽣态管理的依据,与其他规划⼀样,具有综合性、协调性、战略性、区域性和实⽤性的特点。
3、我国⽣态规划⽅向?以⽣态城市规划为重点,以⽣态建设、功能恢复、重点保护、系统管理和单元调控为⼿段,围绕⽣态⽰范区、⽣态省、⽣态市、⽣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开展系统的规划研究⼯作。
4、⽣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原则3、功能⾼效原则4、趋势开拓原则5、保护多样性原则6、区域分异原则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态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现代⽣态规划的⽅法及程序源于系统科学在⽣态规划中的应⽤,⼀般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规划的总则,编制规划⼤纲。
编制阶段------完成⽣态调查和评价、规划设计及决策,编写规划及相关图件。
实施与管理-----按规划设计实施管理步骤:编制规划⼤纲;进⾏⽣态调查;⽣态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态功能区划;规划设计与规划⽅案的建⽴;规划⽅案的分析与决策;规划⽅案的审批与实施。
6、⽣态规划内容包括哪些?1、⽣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2、环境容量和⽣态适宜度分析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及规划⽬标的研究4、⽣态功能区划与⼟地利⽤布局5、环境保护规划6、⼈⼝适宜容量分析7、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8、园林绿地系统规划9、资源利⽤与保护规划7、什么是⽣态功能区?概念:根据区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划分不同类型的单元。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八篇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八篇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单选题]1.下列关于自然净化功能人工调节措施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综合治理城市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B.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江南博哥)地与开放空间系统C.引进外来植物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D.改善城市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
城市的自然净化功能脆弱而且有限,必须进行人工的调节,一般包括以下途径:(1)综合治理城市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2)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系统;(3)改善城市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4)保护乡土植被和乡土生物多样性。
[单选题]2.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与大量生产、生活燃烧放热有关B.“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没有影响C.与空气中存在大量污染物有关D.与城市建成区地面硬化率高有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城市近地面温度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大量的生产、生活燃烧放热;(2)城市建成区大部分被建筑物和道路等被硬质材料所覆盖,植物覆盖低,从而吸热多而蒸发散热少;(3)空气中经常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它们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反射能力较强。
城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热岛效应引起了城乡间的局部环流,使四周的空气向中心辐合,尤其在夜间易导致污染物浓度的增大。
[单选题]3.下列关于光污染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钢化玻璃反射的强光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B.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比绿草地约大十倍C.光污染误导飞行的鸟类,危害其生存D.光污染对城市植物没有影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选项D错误,光污染会改变城市植物和动物生活节律,误导飞行的鸟类,从而对城市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危害。
[单选题]4.下列关于当今环境问题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层次不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A. 生物个体层次B. 生物种群层次C. 生物共同体层次D. 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层次答案:D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B. 生物圈、生物种群、生物个体C.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D. 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物圈答案:D3.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的什么角色?A. 数量和密度B. 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布C. 聚集和群落D. 生理和行为答案:D4.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A. 食物链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B. 食物链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层次结构C. 食物链是指食物和营养物之间的传递链条D.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个体、种群、共同体、生态位、生态系统等层次。
生态学涉及的内容包括生物圈、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
2. 什么是生态位?生态位的分类和作用是什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态角色。
生态位的分类包括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生物在与其他生物竞争时所实际占据的生态位。
生态位的作用是维持物种的个体数和种群结构稳定,调节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通过竞争、适应和演化等方式塑造生物群落结构。
3. 请解释一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生态系统是由一定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圈、生物共同体、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总和;生物共同体是指生活在同一地方、相互依赖的种群的集合;生物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总体;生物个体是最基本的生态学研究单位,指一个单独的生物生命个体。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四、简答(3×5分)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③对人的心理影响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
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3、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4、什么是“生境”?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1)多种效益的统一(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地震灾害(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是指为了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容量总量操纵:是指环境容量所准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
3、目标总量操纵:是指依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操纵。
4、费用最小分配原那么:是以治理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环境目标值作为约束条件,使系统的污染治理投资费用总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准许排放负荷。
5、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容量:环境容纳某种特定的活动或活动速率而不造成无法同意的碍事的能力。
7、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8、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根底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碍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猎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这是制定规划的根底工作。
9、环境推测: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科学实验根底上,结合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对环境的开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定。
10、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主体,环境局部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开展休戚相关,具有生产、生活、提供、接纳、操纵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11、循环经济:确实是根基运用统筹学的理论和思维,针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地域空间和时刻布局的调整、优化、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耦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12、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13、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称之为固体废物,简称固废。
环境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1、环境规划:为了协调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开展关系,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划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化趋进行研究,进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造成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并能依靠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维持自身稳态运动的开放系统。
3、环境容量: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个环境单元所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4、环境承载量: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承载人类系统作用量。
5、环境承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承载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活动能力的阈值。
6、可持续开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
7、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8、复合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共生的复合体系。
11、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开展方向和开展水平所做的规划。
12、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3、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
14、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开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5、环境功能区划:它依据社会经济开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16、环境规划方案决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开展的需求,制定一定时期的环境目标,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拟,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复习题(精华版)
1、名词解释: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6.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
7.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8.生态交错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9.生态足迹: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10.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11.殘余斑块:在大规模干扰事件影响下,动植物群落在本底上残留下来的斑块。
12.粒度: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13.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4.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15.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16.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17.景观规划:按照人类目标改变和设计景观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宏观布局过程。
18.本底:本底是全方位地覆盖、高度地连接以及控制景观及地区的变化的土地。
19.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岛屿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的学科。
景观生态学复习题
二、填空题1景观生态学流派1、欧洲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俄罗斯的景观地球化研究3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土地生态分类研究4美国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5中国的景观生态建设2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是①综合整体性原则②生态性原则③资源可持续性原则④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⑤社会广泛参与原则⑥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3边界的形成机制:1)自然环境的镶嵌性特增,如土壤类型或地形等;2)自然扰动;3)人为活动。
4边界的功能:生境功能、滤网功能、通道功能、物种源功能以及汇的功能,其中1)生境功能;主要影响边缘物种的种类、丰度、密度和生物量。
2)滤网功能:主要影响景观内的各种生态流的流量和流速。
5廊道类型:1线状廊道2. 带状廊道3. 河流廊道6景观连接度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7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情况大致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分布格局:1)聚集分布2)随机分布3)规则分布8 常见景观格局1)规则或均匀分布格局 2)聚集型分布格局3)线状格局4)平行格局5)特定组合和空间连接9景观分类有哪些方法发生法、景观法、景观生态法10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有动态性、层级性、创造性、有限性、多样性、人类是系统组合11世界植被的类型森林、热带稀树草原、草原、荒漠、冻原12按干扰状况可将景观分为天然景观;管理景观;农田景观;城郊景观;城市景观。
13景观流的媒介物有①风②水③飞行动物④地面动物⑤人14与农田毗邻的林带对农田存在的影响(1)小气候;(2)水分状况;(3)动植物种类,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4)作物生产力。
15 Forman划分的景观类型①规则式均匀格局②聚集格局③现状格局④平行格局⑤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16景观具有哪些一般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17生态交错带基本特征?1生态交错带是一个应力带 2生态交错带的边际效应3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4生态交错带的空间异质性18Jared Diamond提出的自然保护区设计的若干条原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理论、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19景观生态研究数据一般包括哪些类型景观生态研究数据一般包括两类,即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题(10分,5题)1.生态评价-------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生态学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的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极其影响作用关系。
2.“反规划” --------指的是建立一个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刚性框架。
3. -生态功能分区------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规划区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4.乡土景观-------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包括农田、果园及人工林地、农场、牧场、水域和村庄等生态系统,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
5.人类生态学-------研究人与生物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6生态风险评价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
8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9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10都市圈都市圈又称城市带、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
1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12生态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
13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14生态敏感性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并用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
即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
15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
16生态适宜性是指区域土地的生态现状及开发利用条件,或是指在规划区内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生态要素对给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状况、程度)。
1.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2.生态适宜性——是指某一特定生态环境对某一特定生物群落所提供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对其正向演替的适宜程度3.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4.生态演替理论: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状态下,任何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都会发生从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正向演替,并达到一个成熟稳定的终点——顶级群落和顶级生态系统。
5.景观格局:景观的构成组分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6.景观过程: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即生态系统组分间的能量、物质和物种流动7.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
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8.地域分异现象: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空间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9.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得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环境功能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或者说是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
10.生态足迹:人类具有类似工业的新陈代谢功能,为维持自身生存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产生废弃物,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用假定的土地(或水域)面积表示出来就是生态足迹。
11.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经济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物质、能量供给与经济系统对这些物质和能量需求之间的协调状态。
12.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与公平,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利益的协调与公平体现13.生态评价——根据特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生态学方法,对规划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区域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14.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与人类有关的自然资源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优劣程度,它包括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各种因素。
15.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关系16.生态系统健康评价:①健康是生态内稳定现象;②健康是没有疾病;③健康是多样性或复杂性;④健康是稳定性或可恢复性;⑤健康是有活力或增长的空间;⑥健康是系统要素间的平衡。
他强调生态系统健康恰当的定义应当是上面6个概念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测定生态健康应该包括系统恢复力、平衡能力、组织(多样性)和活力(新陈代谢)。
从这个概念看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必须保持新陈代谢活动能力,保持内部结构和组织,对外界的压力必须有恢复力。
17.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一种或多种压力形成或可能形成的不利生态效应的可能性的过程。
18.生态安全评价生态安全评价指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对生态环境因子及生态整体进行的生态安全状况评估19.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强调特定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多种生态要素综合形成的一种自然潜能。
与其他能力一样,它可以发展,也可以衰退,取决于人类的资源利用方式。
一定生态承载力基础上,可以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可变的,取决于人口与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优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20.自然保护区(natural reserve)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频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1.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22.景观异质性:区域中,景观要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
23.景观生态规划:广义的理解是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也就是将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学原理,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各个方面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及知识,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景观生态规划。
在这个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规划,实际就是景观的生态规划。
而狭义的景观的生态规划理解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和空间过程的关系原理的规划。
二填空题(15分,5题)1. 生态规划的类型按地理空间尺度大小划分为: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生物圈保护区规划。
2.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县级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包括:生态调节功能区、产品提供功能区与人居保障功能区。
3.生态评价包括三个要素: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参照系。
4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其发展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
5系统生态学的三类关系:元—元关系:如物种与物种之间;元—库关系:植物群落与养分库的关系;元—系关系:单一群落与区域景观(多群落)的关系。
6选择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因子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所选择的因子对给定的资源利用方式有较显著的影响;二是所选择的因子在网格的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梯度。
7复合生态系统的演化决定于:社会、自然和_经济的相互制约关系。
8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9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_三大功能。
(其他略)三选择题:(10分,略)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分三类,即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价值法。
(√)4.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与传统上的生物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的意义大致上是相同的。
(×)有很大的差别5.城市的生态足迹如果超过城市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就出现生态赤字;如果小于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6.城市生态规划原理主要包括生态位原理、环境承载力原理、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食物链原理、最小因子原理和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原理。
(√)7.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一般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群健康状况五个要素来构建指标体系。
(√)9.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瓶颈要素是阻碍和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速度和规模、主导城市发展方向的关键要素。
(√)四判断题(10分,略)五、简答题(4题)(1)简述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的人类栖境。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简述现代生态规划的特点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此外,生态规划作为区域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生态管理的依据,与其他规划一样,具有综合性、协调性、战略性、区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3)简述I.McHarg的生态规划的七个基本步骤?确定规范范围与规划目标;广泛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根据前述收集到的资料,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提取分析有关信息;分析各种资源环境条件的性能及其对特定利用方向的适宜性等级;根据规划目标,建立资源评价与分级的准则;分析和评价资源对不同利用方向的兼容性;确定综合利用和发展的适宜性分区。
(4)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功能高效原则4、趋势开拓原则5、保护多样性原则6、区域分异原则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简述生态规划的主要目的目的:1)保护人类健康,提供人类生活居住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