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系统规划样本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样本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a3e11e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09.png)
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样本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工程背景 (4)1.3 设计原则与目标 (5)二、工程概况 (6)2.1 工程简介 (7)2.2 工程地点与环境 (8)2.3 工程规模与内容 (9)三、施工组织设计 (10)3.1 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11)3.2 施工方案 (13)3.2.1 施工流程 (13)3.2.2 施工方法 (15)3.2.3 施工技术措施 (16)3.3 施工资源计划 (17)3.3.1 劳动力安排 (18)3.3.2 材料供应 (19)3.3.3 设备与设施需求 (20)3.4 施工进度计划 (21)3.4.1 施工阶段划分 (22)3.4.2 施工时间安排 (23)3.4.3 施工进度保障措施 (24)四、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26)4.1 环境保护措施 (27)4.1.1 施工期污染源控制 (28)4.1.2 生态保护措施 (28)4.1.3 环境监测与应急响应 (29)4.2 水土保持措施 (31)4.2.1 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 (32)4.2.2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 (32)4.2.3 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33)五、施工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35)5.1 施工安全管理 (36)5.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7)5.1.2 安全教育培训 (38)5.1.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39)5.2 应急预案与处置 (40)5.2.1 应急组织体系 (41)5.2.2 应急预案编制 (43)5.2.3 应急处置流程 (44)一、前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深入了解和持续发展的强烈追求,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环保工程之一。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样本旨在针对特定水库的水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以确保工程的高效实施和预期效果的达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水库面临着水体污染、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及居民的生活质量。
水体--健康水生态构建方案
![水体--健康水生态构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ccfe7284ac850ad0242e7.png)
1.1健康水生态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是指根据天然湖泊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结构,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对高等水生植物、鱼类、大型底栖动物等关键物种进行调控,在湖滨带/湖湾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草型清水”湖泊健康水生态系统,从而发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协调作用净化水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鹅湖下湖水体水质,确保其水质稳定良好,有效提升水体生态景观与透明度,在上湖水体强化净化系统,及天鹅湖前期治理工程实施的前提下,开展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系统。
1.1.1生境营造工程(1)水位调控光照条件是沉水植物恢复最关键的限制因子,研究表明当水体水深小于1.5-2.0倍透明度时,才能满足沉水植物生长对光照的基本需求。
利用降低水位后引种沉水植物,而后根据沉水植物存活率与长势,逐步提升水位的水位调控方法,是沉水恢复工程应用最广泛的解除光照对沉水植物生长限值的有效手段,而且降低水位后将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种植施工。
(2)有害鱼类清除(不利生物因素调控)根据前期治理过程中调查发现天鹅湖下湖水体中主要以鲢、鳙、草鱼、鲤鱼为主。
鱼类活动的扰动作用,特别是草鱼的摄食活动,对沉水植物的恢复十分不利。
为沉水植物恢复营造良好的生境条件,让沉水植物更好的恢复,在沉水植物恢复前需将水域中原有的食草性鱼类、鲤鱼及野生杂鱼类清除干净。
(3)水体透明度提升沉水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天鹅湖水体透明度较低,不利于沉水植物的存活及生长,通过往水体投加硅藻土可以快速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硅藻土也为沉水植物的生长启到促进作用,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每平方水域面积投加硅藻土0.2kg可以有效改善水体透明度,施工过程中投加2次,经计算天鹅湖需要投加硅藻土81.2t。
(4)有利水生动物放养根据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营养级分布及生物操纵技术,放养滤食性、刮食性鱼类与底栖动物,通过水生动物的呼吸或摄食行为消除水体中悬浮物质,保障水体透明度。
水系统规划方案模板
![水系统规划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11214c23186bceb19e8bbe9.png)
XXXXXXXXXXXXX系统规划方案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编制日期:二〇XX年X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2)二、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之源概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说明 (2)2.1 当地政府节水要求 (2)2.2 当地水资源状况 (3)2.3 XX市降水资料表 (4)2.4 地质条件 (4)2.5 市政设施情况 (4)三、用水定额及水量平衡表 (5)3.1 用水定额 (5)3.2 水量平衡表 (5)四、给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6)4.1 XX给水方式 (6)4.2 XX给水方式 (6)4.3 关于项目排水系统 (6)4.4 关于雨水系统 (7)五、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的方案 (7)5.1 节水器具的利用 (7)5.2 雨水收集 (7)5.3 其它节水保证措施 (8)六、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8)七、雨水利用方案及计算 (8)7.1 雨水利用方案 (8)7.2计算报告 (10)7.2.1 项目基本情况 (10)7.2.2输入项计算 (10)7.2.3输出项计算 (11)7.2.2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13)7.2.3 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13)一、项目概况XXXX馆与XXXX项目位于XX市园林办事处深河村殷台路以北。
项目东、北面为马昌湖,南面5米处为殷台路,西面100米为百里长渠。
拟建项目区域为风景名胜工业用地。
XXXX馆与XXXX共占地面积为116263.6m2,总建筑面积为25149.7m2。
本项目用水要求主要涉及员工用水、空调补水、水景补水、绿化浇灌以及道路浇洒。
二、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之源概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说明2.1 当地政府节水要求我省虽有“千湖之省”之称,长江、汉江在省内交汇,但过境水量较大,自有水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左右。
我省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水灾和旱灾并存,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cb519865a8102d277a22f8c.png)
5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
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12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4个子湖。
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732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
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水资源保护现状(1)网湖湖区围垦情况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时,湖泊总面积为,湖泊容积为亿m。
上世纪70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3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
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
到80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20m时,仅有湖泊面积,湖泊容积为亿m。
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3.为,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
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围养水面占%、精养鱼。
、其他占26%池占7% )水环境质量现状(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类。
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莲花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月23日,年20134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
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c27e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6.png)
水系统规划方案一、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增大、人口增加,用水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水系,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现状分析我市目前的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供水管网老化,存在漏水等问题,损失严重;2.部分地区供水不足,造成用户用水困难;3.污水处理系统需要更新升级,处理效率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我市制定了以下水系统规划方案。
三、规划方案1. 供水管网升级针对现有的供水管网老化和漏水问题,我市将进行全面升级,更换老旧设备,增加检测仪器,加强管网管理,加速管网修复和维护,实现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增加水源为了解决部分地区供水不足的问题,我市将寻找新的水源,进行引水和储水,对现有的水库和水源也会加强保护和管理,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我市将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升级,提高水质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通过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回用于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中。
4. 水资源管理为了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水资源,我市将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平台,实行水资源核算制度和管控制度,并加强对违规用水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5. 水系统科学规划通过完善水资源监测、调查、评价与水资源开发、建设、保护有机结合,形成系统规划。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地配置、保护、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规划方案的实施,将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满足城市发展需要;2.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科学规划,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促进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规划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城市用水和水资源管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希望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配合。
水生态建设方案
![水生态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2d40e943323968001c92b1.png)
目录水生态建设方案 (1)1.1.1 植物水生态系统建设 (1)1.1.2 动物水生态系统构建 (3)水生态建设方案1.1.1 植物水生态系统建设㈠植物水生态构建以水系连通与沿线补水工程实施为前提,按照河道水深与水流速分类考虑,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结合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草型植物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网水生态功能。
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草型植物水生态系统组成⑴沉水植物群落系统沉水植物通过直接吸收转化水体营养盐,能借助下光合作用向水体放氧,为其他有益生物提供态位并改善境,通过生态位争夺抑制蓝藻等有害水生植物生长,固定底泥并抑制底泥内源污染物释放,净化水质和改善水体生态,营造水面和水下自然景观等,是构建水体健康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撑。
在构建沉水植被群落时,既要考虑沉水植被覆盖面积,达到生态平衡自净要求;也要考虑河道水体系统对外来污水量的净化效果及景观分布。
各品种间混合搭配,逐步调整优化组合。
水网河道整体水深较浅,基本在1m以下。
选取水深≥大于0.5m的河段布置沉水植物。
⑵浮叶植物群落系统浮叶植物可增加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控制浮游植物发展,许多种类还能够在水面形成漂浮景观。
浮叶植物对水体透明度要求较低,常作为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构建的先锋种,用以控制浮游植物,改善水体透明度,为其它水生植物恢复创造条件。
原则上种植年生长较为缓慢、凋落物不多、有较强观赏价值的物种。
在景观要求较高有景观平台的空阔点,点缀种植观赏性强的浮叶植被。
在河道内景观要求较高的浅水区域构建浮叶植物群落,选取水深范围在0.5-0.8m的河段种植浮叶植物。
⑶挺水植物群落系统挺水植物主要靠根系吸收部分淤泥中的营养物质,植物体通过吸收、吸附和富集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对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提供生物生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挺水植物构成的近岸带是天然屏障,也可提高水体边坡景观的观赏效果。
在水网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种植挺水植物,水深范围在0-0.5m之间。
水生态研究计划书
![水生态研究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c6ee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5.png)
水生态研究计划书一、研究背景水生态系统是由水体、水生物和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研究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水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制定科学的水生态研究计划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1.分析水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演变趋势,掌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功能;2.识别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过程,研究其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3.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和生态风险,提出保护和修复策略;4.探索水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水生态系统现状分析–调查研究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布、类型和特征;–分析水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和威胁,评估其生态脆弱性;–探索水生态系统演变的原因和机制。
2.关键物种与关键生态过程研究–识别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过程,建立物种-生境模型;–分析关键物种对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维持的贡献;–研究关键生态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和调控途径。
3.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风险评估–建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估当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估水生态系统面临的生态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4.水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水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策略;–综合评估水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1.野外调查和采样–选择代表性水生态系统进行野外调查和采样;–采用现场观测、样品收集等方法获取必要的数据。
2.实验室分析–利用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等实验室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包括水质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群落结构分析等。
3.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水生态系统的相关过程和演变。
城市河湖水系统生态与环境规划共22页
![城市河湖水系统生态与环境规划共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eeb157d964bcf84b8d57b09.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城市河湖水系统生态与环境规划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河流水域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
![河流水域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caf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b.png)
河流水域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一、引言河流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它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础,还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流水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流水域,制定一套科学的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二、河流水域生态保护1. 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为了全面了解河流水域的生态环境状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评估方法。
通过监测水质、生物多样性、河岸景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生态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 水资源保护与调控水资源是河流水域的核心要素,保护好水资源对于河流生态的恢复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可以采取限制过度开发、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回收利用等措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水流,维持河流的生态平衡,保证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河流生态修复与保护许多河流水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生态破坏,这就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生态修复可以采取植被恢复、水生物种放流、湿地建设等方式,逐步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河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干扰,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三、河流水域利用规划1. 生态旅游开发河流水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可以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发旅游线路、建设观景平台和游船码头等设施,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河流美景。
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河流生态保护的意识。
2. 水产养殖与捕捞河流水域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可以进行水产养殖和捕捞活动。
在进行水产养殖时,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捕捞活动的管理,控制捕捞量,保护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是河流水域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需求,避免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河流生态规划
![河流生态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095dc82cc58bd63186bd6b.png)
项目一览表
案例2高雄的爱河
Sec.文化挖掘
传统文化
1.灯会品牌,世界艺术表演,围绕虎年,主题,高空烟火及水舞秀 ,春节期间天天在光荣码头上演 。
案例2高雄的爱河
Sec.文化挖掘
传统文化
2.端午节划龙舟
案例2高雄的爱河
Sec.文化挖掘
现代文化
主题码头:真爱码头, 爱情文化体现, 1949年6月的一天,又有徇情事件发生,有位外地来的记者误以为游船所招牌上的爱 河称呼就是此河的河名,于是在报上以“爱河徇情”为题发表了采访文章,从此爱河之名不胫而走,最终 替代了高雄川,体现了场所精神。 1.
分段概览
Part 1.River Walk
1st.高程处理
圣安东尼奥河 的 River Walk为 于城市 的 中心地带 , 规划 利 用 高 差将 交 通 进行 分 层 处 理 ,将 原来 河流低 于市 区街道 的劣 势变成了优 势 , 将 人行交 通全部 放在 河岸边 , 通过坡道和楼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 也 实现 了人 亲水 的 需求 , 为 了方 便 行人 规 划 在 4 . 5 k m 长 的河 道 上 设 计 了 3 5 座 桥 , 2 1 处 无 障 碍 设计坡 道 ,并在大 部分 桥 头设 置 了公 交 车站 , 游 客 能 够方便 换乘公 交 到达 。
河床修复
水面以下挡土墙粗糙化处理 用石灰岩、漂石等材料砌筑 驳岸内衬; 为水生动物提供 栖身场所, 如在大块凸起的 石块下面建造鱼巢等。
Part2. 北部河道和南部河道 2nd.河流改造
采用不同于南部河段的方法来建造一处充满绿色的、线性的城市滨水休闲带 1.河床修复 2.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 3.种植设计 4.布鲁克林大坝
种植设计
5水资源保护及水生态修复规划
![5水资源保护及水生态修复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a3db8158fafab068dc02a9.png)
湖北省阳新县网湖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
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12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4个子湖。
网湖流域多年均匀降雨量1400mm,多年均匀径流深732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存区,目标水质为Ⅲ类。
良荐河起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2;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因为其河水最后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定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所以良荐河流域归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归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堆积形成的内地湖泊,南面为石灰质结构的低山,并沿湖岸散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害聚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摆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水资源保护现状(1)网湖湖区围垦状况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早期,当水位为时,湖泊总面积为2,湖泊容积为亿m3。
上世纪70年月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含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建围堤。
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
到80年月末期,网湖水位为20m时,仅有湖泊面积2,湖泊容积为83湖北省阳新县网湖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亿m3。
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2,此中包含半壁山农场。
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54.8%、围养水面占12.2%、精养鱼池占7%、其余占26%。
2)水环境质量现状跟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停增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添,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方案(三)
![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方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27dba7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c.png)
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生态系统和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生态系统和地下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改革,提出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方案。
二、工作原理1. 水生态系统保护原理:通过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主要包括湿地保护、河道修复、水体水质改善等措施。
2. 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原理:通过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源的减排,保护和修复地下水资源。
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管理、污染源控制、地下水修复等措施。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规划:明确保护和修复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
2. 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工程:重点保护湿地,修复河道,改善水体水质,建立水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体系。
3. 开展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制定地下水位管理方案,加强污染源监管,推进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
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水生态系统和地下水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四、适用范围该工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生态系统和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作,重点关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地区。
五、创新要点1. 强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科学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水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2. 推进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六、预期效果1.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恢复湿地面积,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水体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2. 地下水保护与修复: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减少地下水污染源,提高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七、达到收益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水生态系统保护和地下水修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2.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和地下水资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XX生态城河道水环境专项规划文本及说明书
![XX生态城河道水环境专项规划文本及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52096d0b4c2e3f572763ac.png)
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概述 (5)第三章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8)第四章河道水环境规划 (11)第五章水环境功能分析 (16)第六章数字市政规划 (26)第七章主要工程量及投资匡算 (27)说明书1 总则 (30)2 概述 (35)3 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44)4 河道水环境规划 (52)5 水环境功能分析 (62)6.排水数字市政规划 (82)7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匡算 (8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等编制《XXXX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XXXX生态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河道水环境专项规划(2008~2020年)》。
第二条规划原则:保护水资源,控制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涉及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的重要水体与湿地恢复的设施建设;与城市各基础设施相协调,排涝、景观设施建设相结合,贯彻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近远结合,适度超前,充分发挥相关设施的效益。
第三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确定为2008-2020年。
其中近期:2008~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东至汉北路—规划的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路。
规划范围约34.2km2。
第五条规划目标:改善XXXX生态城的严重缺水状况,建设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工程和生态城;防止涝灾发生、控制城市径流污染。
适应XX生态城开发及环境景观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利用系统,有效缓解XXXX生态城用水量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具体控制指标如下:1)满足XXXX生态城3~5年一遇排涝标准要求。
2)规划本区域水体为Ⅳ类水体: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科技成果——生态城市新型水系统规划技术
![科技成果——生态城市新型水系统规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0916ae04a7302768f993951.png)
科技成果——生态城市新型水系统规划技术技术开发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适用范围城市新型水系统规划及实施领域,突破传统模式,对所有涉水专项进行系统规划,提出水质保持水量配置、建设监管、安全保障、协同管控技术。
成果简介突破传统模式,对所有涉水专项进行系统规划,提出水质保持水量配置、建设监管、安全保障、协同管控技术。
涉水系统统一规划示意图水系统供需均衡控制方面,依据不同水源情况与环境目标控制要求,构建水系统供、需水匹配关系。
水污染控制协调方面,依据现状及水质目标,确立水系统的环境容量。
水系统水安全控制协调方面,通过构建大排水系统,并通过设置海绵设施、低影响开发等措施,借助INFWORK软件,模拟排水防涝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污染,保障安全。
工艺流程(1)水系统供需均衡控制工艺流程现状及水资源结构分析→不同时空需水预测→供、需水水质、水量时空变化供、需水的匹配结构构架→模型概化,建立超结构模型→建立物料平衡、水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方程→建立约束函数等方程→建立包含成本、水资源节约、水系统安全规划目标方程→优化求解→最佳匹配方案。
(2)基于水污染控制协调控制工艺流程现状水系统调查→水系统水质目标确定→环境容量计算确定→能耗不公平性、污染负荷不公平性、污染处理费用不公平方程→协调污染物的贡献值确定→构建污染物协调分配流程图→污染负荷分配协调求解→各控制单元污染因子的控制总量。
(3)水系统水安全控制协调工艺流程构建大排水系统→划分子流域划分→降雨数据分类筛选→设施属性信息确定→建立场地模型概化→INFOWORK模型中输入已确定的参数→优化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优化结果进行调整→结果输出。
关键技术水系统多水源、高水质、变水量的供需均衡控制技术;水体水污染控制协调技术;水系统水安全控制协调技术。
技术水平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新生态城水系统构建及水质水量保障技术研究(2012ZX07308001)。
水资源保护规划样本
![水资源保护规划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12e481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4.png)
水资源保护规划样本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当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样本,旨在提供一个参考框架,以匡助各地区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水资源保护规划。
二、背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在本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质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份全面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势在必行。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本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原则:本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定将遵循以下原则:-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促进协同发展。
- 可持续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 公平性原则: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 预防性原则: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 参预性原则:鼓励公众参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形成共识。
四、水资源状况评估1. 水资源供需状况评估:对本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供需缺口等指标的分析和预测。
2. 水质状况评估:对本地区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水源地水质、水环境质量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
五、水资源保护措施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效率。
-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利用信息系统。
- 制定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加强水源地保护:- 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禁止污染源进入水源地。
- 完善水源地保护区划和管理措施,确保水源地的安全供水。
- 加强水源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水质问题。
3. 加强水污染防治:- 制定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
水生态系统规划样本
![水生态系统规划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355bc16a31126edb6f1a10ae.png)
第八篇水生态系统规划北京市域水生态环境系统由河道、湖泊、水库、湿地、排灌渠道等组成, 其生态功能体现在防洪减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污染代谢以及水景观功能等方面。
综合上述功能对水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和建设提出的要求, 规划河湖水系。
1 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1.1 现状情况北京地处海河流域, 有大小河流100余条, 长约2700公里。
这些河流分属于大清河系、永定河系、北运河系、潮白河系、蓟运河系等五大水系, 并成为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上述五大水系携带的砂砾等松散颗粒物形成了北京冲洪积扇平原。
永定河位于城市上游, 是北京市的防洪重点河道。
北运河位于城市下游, 是城市河道排水的尾闾, 其上游的温榆河是源于北京境内的唯一河流。
建国以来, 为了防洪排水和城市供水, 先后修建了官厅、密云、海子、怀柔等85座大、中、小型水库。
在中心城范围内有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等四条主要排水河道( 均属北运河水系) 及其30多条主要支流, 河道总长度约360公里, 总流域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
这些河道担负着供水、排水、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其中护城河、筒子河、土城沟、通惠河、长河等河道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工开挖而成, 解放后, 为解决城市供水又先后修建了引水进城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
可是, 由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 中心城河道中只有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南护城河、通惠河( 高碑店闸以上) 、长河、北护城河基本常年有水, 其余河道基本没有常年补充水源。
近十年来, 北京市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为改进环境, 对市中心区河湖水系进行了综合整治, 按照风景河湖标准, 先后治理了长河、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筒子河, 其中, 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和长河还实现了通航。
并对清河上段、万泉河、马草河下段、坝河( 酒仙桥段) 、北小河( 望京段) 等河道行了治理, 提高了河道的输水、防洪能力。
在大力进行河道综合整治的同时, 先后治理了”六海”、奥林匹克公园、北京植物园、朝阳公园、南湖公园、窑洼湖公园等湖泊。
水生态系统建设规划
![水生态系统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45b2e86d4d8d15abe234e65.png)
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规划1、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洛阳市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9条,较大的河流有黄河及黄河流域的伊河、洛河、涧河,淮河流域的北汝河,长江流域的老灌河、白河等。
其中伊河、洛河、涧河、瀍河穿城而过,形成了三山环抱、四水中流、独具北方特色的山水城市景观。
历史上洛阳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如今洛阳因水而美,因水而盛。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洛阳市城市水生态系统也出现了一系统问题。
突出表现为地表水径流量衰减、地下水水位下降、自然水面萎缩、城区暴雨时内涝积水、河渠水体污染治理不到位、水系连通性差、生态景观效果欠佳等方面。
总之,洛阳水生态系统忧患与危机不容忽视,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工作亟待加强。
2建设良性、健康水生态系统的意义水不仅是生命诞生和演化的摇篮、也是生命繁衍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
作为宝贵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对水资源短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市虽然具有依山傍水、三山环抱、四水中流等许多北方城市难以企及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但实际上洛阳市水资源并不富裕,仍属北方缺水城市。
根据多年统计数据,洛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0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不足450立方米,仅与全省人均占有量基本持平,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
同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衡,水旱灾害经常发生。
其中旱灾尤为突出,且多为连续干旱,有“十年九旱”之称。
健康、健全的水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康良性的水生态系统不仅具有改善城市气候、防止土壤退化、丰富生物种群、防治洪水灾害、降解污染物的功能,也能为城市发展、工农业生产就近提供适合需求的水源,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同时,健康良性的水生态系统对于营造城市景观、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空间、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篇水生态系统规划
北京市域水生态环境系统由河道、湖泊、水库、湿地、排灌渠道等组成, 其生态功能体现在防洪减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污染代谢以及水景观功能等方面。
综合上述功能对水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和建设提出的要求, 规划河湖水系。
1 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情况
北京地处海河流域, 有大小河流100余条, 长约2700公里。
这些河流分属于大清河系、永定河系、北运河系、潮白河系、蓟运河系等五大水系, 并成为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上述五大水系携带的砂砾等松散颗粒物形成了北京冲洪积扇平原。
永定河位于城市上游, 是北京市的防洪重点河道。
北运河位于城市下游, 是城市河道排水的尾闾, 其上游的温榆河是源于北京境内的唯一河流。
建国以来, 为了防洪排水和城市供水, 先后修建了官厅、密云、海子、怀柔等85座大、中、小型水库。
在中心城范围内有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等四条主要排水河道( 均属北运河水系) 及其30多条主要支流, 河道总长度约360公里, 总流域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
这些河道担负着供水、排水、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其中护城河、筒子河、土城沟、通惠河、长河等河道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工开挖而成, 解放后, 为解决城市供水又先后修建了引水进城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
可是, 由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 中心城河道中只有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南护城河、通惠河( 高碑店闸以上) 、长河、北护城河基本常年有水, 其余河道基本没有常年补充水源。
近十年来, 北京市水利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为改进环境, 对市中心区河湖水系进行了综合整治, 按照风景河湖标准, 先后治理了长河、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筒子河, 其中, 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和长河还实现了通航。
并对清河上段、万泉河、马草河下段、坝河( 酒仙桥段) 、北小河( 望京段) 等河道行了治理, 提高了河道的输水、防洪能力。
在大力进行河道综合整治的同时, 先后治理了”六海”、奥林匹克公园、北京植物园、朝阳公园、南湖公园、窑洼湖公园等湖泊。
到当前, 中心城27个湖泊总面积达到707公顷, 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场所。
1.2 存在问题
建国以来, 北京市对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
可是仍有部分山区洪水尚未得到控制, 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中心城上游西部山区洪水未得到控制, 对城市部分地区构成威胁。
已经治理的河道遗留问题较多, 实际泄洪能力低于设计标准, 存在隐患。
现状85座水库经过20~30年的工程运行, 普遍存在泥沙淤积、建筑物标准低、设备老化( 或失效) 等问题。
市域一些主要河道和排水沟长期未治理, 中心城河道除治理了通惠河、南北护城河、长河、双紫支渠、清河上段、马草河下段外, 其余大部分河道尚未治理, 河道排水能力低, 负担过重, 排水不畅, 淤积严重。
河流污染严重。
自1999年以来, 北京市遭遇连续干旱, 全市缺水形势日趋严峻, 河湖补水量锐减, 当前河湖年补水量仅3000万~4000万立方米。
由于河湖缺少水源补充, 水体流动性减弱, 对污染物基本没有稀释作用。
同时, 由于部分雨污分流管道和污水截流设施不健全, 中心城有近1000个雨水管道和污水管出口向河道溢流污水, 对河道产生严重污染。
当前已经治理的河道, 大部分是按照城市防洪排水要求进行设计的, 一般采取顺直河道、加大河宽、疏挖河床、修建护岸工程等措施, 这些河道治理工程保证了城市的防洪排水安全, 但也带来许多问题, 如, 河床硬化使河道几十年来形成的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动植物减少、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不畅, 不能充分发挥河道的资源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影响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跨河桥梁、闸坝等构筑物是城市、河湖景观的组成部分, 但中心城河湖很多桥梁、闸坝在建设时未充分考虑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造型简单, 观赏性不强, 甚至破坏河湖水系的整体风貌; 另外还有部分构筑物破损、老化严重, 满足不了河道功能的需要, 不符合规划要求。
20世纪80、 90年代, 为扩充建设用地, 先后填掉了一些湖泊水面, 有些河道被改为暗沟, 如通州的玉带河、黄村的新凤河等, 对城市防洪排水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当前, 这种状况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但部分开发单位为了谋取经济利益, 私自占用河道绿化隔离带或利用河道管理用房从事商业活动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2 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规划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 是水污染控制的依据。
在水功能分区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 前瞻性原则, 便于管理、实用可行的原则, 水质水量并重、注重水质原则以及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的原则。
本次水环境分区采用两级体系, 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一级区划是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 主要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 长远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级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一级功能区的划分对二级功能区划分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一级功能区分四类, 包括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
经过对北京市地表水体的调查分析, 并经过流域汇总协调后确定了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
北京市规划河段共101个, 总长1400公里。
一级功能分区26个, 其中保护区2个。
保护区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该区严格禁止进行其它开发活动, 并不得进行二级区划。
保留区指当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区域。
开发利用区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和游乐等多种需求要求的水域。
缓冲区指为协调省际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 以及在保护区与开发区相接时, 为了满足保护水质要求而划定的水域。
二级功能区划分重点在一级所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 分七类, 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上述水体功能分区,北京市各河流、水库水体的水质目标能够对应国家标准的五类水体水质指标制定( 图8-1) 。
第一类水体暂时空缺。
第二类水体主要包括官厅、密云、怀柔三大水库及其上游地区河道以及永定河( 山峡段) 、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 三家店—罗道庄) 、清水河( 含斋堂水库) 、桃峪口沟( 含桃峪口水库) 、拒马河等水体。
第三类水体主要包括十三陵水库、海子水库、崇青水库、潮白河( 向阳闸以上) 、永定河( 平原段) 、怀河、泃河、洳河上段、大石河( 马各庄桥以上) 、永定河引水渠( 罗道庄—广安门) 、长河以及中心城其它风景观赏湖泊的水体。
第四类水体主要包括温榆河( 沙河水库—沙子营) 、南沙河及上游支流、泃河中段、凉水河上段、通惠河上段、清河上段、坝河上段、南北护城河、潮白河( 向阳闸以下) 、大石河( 马各庄桥以下) 、天堂河、城北减河、运潮减河等水体。
第五类水体主要包括北运河、温榆河下段、凤港减河、港沟河、小中河、泃河下段、洳河下段、凉水河下段、通惠河下段、清河下段、坝河下段、凤河及上游支沟等水体。
另外, 为实施水域功能区的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质监测和主要入河排污口污染物的监测, 提出监测断面、项目、站点布设等工程内容; 并完善水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水域功能区的管理机制。
图8-1 市域地表水水质目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