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墙体保温构造(建筑构造)
墙体保温构造
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步骤
墙体保温构造
优势
1、保温效果好 2、改善室内环境 3、对墙体保护好 4、应用范围广
特点 1、防火 2、保温
墙体保温构造
放置要求
• 设有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建(构)筑物全部列入烟花爆竹 禁放范围,其中属于重点消防单位的高层建(构)筑物 及其周边6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其他10层以上或高于 24米以上的建(构)筑物周边30米范围内为禁放区域
墙体保温构造
定义
• 外墙保温是PS)等 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
墙体保温构造
外墙保温构造做法(EPS聚苯板外保温施工)
基层处理→测量放线→粘贴EPS聚苯板→聚苯板打磨→涂 抹面胶浆→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涂抹面胶浆→涂耐水弹性 腻子和→面层涂料或面砖施工。
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知识
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知识- 结构理论(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墙体细部构造—圈梁(建筑构造)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 分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它的作用是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加强 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震动荷载等引起 的墙体开裂,提高房屋抗震性能。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1)圈梁的设置数量 圈梁的数量与房屋层数、高度、地基土状况及地震烈 度(指地震波的传递,使某一地点建筑受到影响的强弱程度)等因素有关。
(2)圈梁的位置 圈梁常设于基础内、楼盖处、屋盖处。圈梁的具体设置位置 与圈梁的设置数量有关。
(3)圈梁的种类、断面尺寸及配筋要求 圈梁有钢附加圈梁 圈梁应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圈梁分类
(1)钢筋砖圈梁 它多用于非抗震区,结合钢筋砖过梁沿外墙形成。钢筋砖圈梁在楼层标高的墙身上, 其高度为4-6皮砖,宽度与墙同厚,砌筑砂浆不低于M5,钢筋水平间距不大于 120mm。 (2)钢筋混凝土圈梁 它的宽度宜与墙同厚,当墙厚为240mm以上时,其宽度可取为墙厚的2/3,且不小 于240mm;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且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基础圈梁的最小高度 为180mm。
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
附加圈梁的设置
建筑构造:墙体
15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一、砖墙的材料
用砌筑砂浆将砌墙砖黏合而成的墙体,称为砖墙。砖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防水、隔声等指标与砌墙砖和砌筑砂浆的质地及施工手段有直接关系。
1.砌筑砖的品种与规格:
16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17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加强墙体整体性,一般应选用不低 于MU7. 5的砖和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
22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表8-3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3
02 知识点二、砖墙的材料强度和砌式
三、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砌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阻止水分通过侧面侵害墙体的防潮层叫垂直防潮层 3.防潮层的位置
(1)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2)透水性地面和垫层
(3)架空木地板
(4)相邻房间地面有高差时的防潮层位置
38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4.防潮层的材料与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 (2)细石混泥土带防潮层 (3)基础圈梁代替防潮层
39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8-4 空心墙的构造
26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一、勒脚
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勒脚。这部 分墙体极易受雨雪和地下水侵蚀,也常受到 人为的损害,并且难以修补或更换(罔8-6)。 所以,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必须予 以周密考虑,以达到保护墙脚的目的。
图8-6 勒脚的外界影响
27
03 知识点三、墙体的细部构造
(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钢筋砖过梁
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0,过梁跨度为2~3m。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M5.0。其做法是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 筋,过梁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5皮砖,同 时不小于洞口跨度的1/5,钢筋的数量为120mm墙厚不 少于1Φ5,钢筋每边伸入砌体支座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240mm。
图4.11
图4.11 散水构造
(a)砖散水;(b)三合土散水;(c)块石散水; (d)混凝土散水;(e)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散水
明沟
明沟是将雨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系统中去,属有组织 的排水形式。排水沟的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排水沟、砖 砌排水沟和石砌排水沟等。
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 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 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防潮 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 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 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内 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 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贴天然石材。勒脚的高 度一般距室外地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 要求与窗台平齐
勒脚的构造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实例图
散水
散水是将雨水散开到离房屋较远的室外地面上去, 是自由排水的形式。散水的构造做法有砖散水、 三合土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季节性冰 冻地区散水等,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坡度3%~5%,并应比屋顶檐口宽出100~200mm。
勒脚和散水课件
先用10~15厚1:3水 泥砂浆找平,再铺一毡 一油或平铺油毡一层 (搭接长度≥70mm.)。
油毡防潮层具有一 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 好的防潮性能,但整体 性差,对抗震不利,不 宜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 筑中。
② 砂浆防潮层 :
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 位置铺设防水砂浆层或用防水 砂浆砌筑1-2皮砖。防水砂浆是 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泥重量 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
防潮层厚20~25mm。
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 层的缺点,故较适用于抗震地 区和一般的砖砌体中。但当地 基有不均匀沉降时,会开裂失 效。
③ 细石钢筋混凝土 防潮层
在60 厚的细石混凝 土中配3φ 6~3φ 8钢筋 形成防潮带,或结合地 圈梁的设置形成防层。
这种防潮层抗裂性 能好,且能与砌体结合 为一体,故适用于整体 刚度要求较高的建中。
散水
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 做法: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 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
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缝隙(变形缝)。 用粗砂或米石子填缝,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 缝,缝内处理同勒脚与散水相交处。
坡度:一般为3%~5%。 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垂直防潮层:对房间室 内地坪存在高差部分的垂直 墙面,除设置上下两道水平 防潮层之外,这段垂直墙面 (靠填土处一侧)先用水泥砂 浆抹面,刷上冷底子油一道, 再刷热沥青两道;也可以采 用掺有防水剂的砂浆抹面的 作法,墙的另一侧要求为水 泥砂浆打底的墙面抹灰。
5、散水和明沟
作用: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 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 散水或护坡。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 过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 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
勒脚和散水
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 层的缺点,故较适用于抗震地 区和一般的砖砌体中。但当地 基有不均匀沉降时,会开裂失 效。
③ 细石钢筋混凝土 防潮层
在60 厚的细石混凝 土中配3φ6~3φ8钢筋 形成防潮带,或结合地 圈梁的设置形成防层。
这种防潮层抗裂性 能好,且能与砌体结合 为一体,故适用于整体 刚度要求较高的建中。
常用墙体平防潮层做法
① 卷材防潮层:
先用10~15厚1:3水 泥砂浆找平,再铺一毡 一油或平铺油毡一层 (搭接长度≥70mm.)。
油毡防潮层具有一 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 好的防潮性能,但整体 性差,对抗震不利,不 宜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 筑中。
② 砂浆防潮层 :
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 位置铺设防水砂浆层或用防水 砂浆砌筑1-2皮砖。防水砂浆是 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泥重量 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
第二节 砖墙的构造
一、砖墙的材料和组砌方式 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门窗过梁 2、窗台 3、勒脚 4、防潮层 5、散水和明沟 6、墙身加固
3、勒 脚
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 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勒脚位置——接近室外地坪的外墙表面。
2)、勒脚作用——防潮、防机械碰撞,立面美观。
散水
散水:指靠近勒脚下部的水平排水坡 做法: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基层土壤上现浇混凝土 或用砖、石铺砌,水泥砂浆抹面。
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缝隙(变形缝)。 用粗砂或米石子填缝,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 缝,缝内处理同勒脚与散水相交处。
坡度:一般为3%~5%。 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表3.2
圈梁设置要求及配筋
设 计 烈 度
圈梁设置及配筋 沿外墙及内 纵墙
6、7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楼盖处间距不 大于15m;构造柱对 应部位 4φ 8 250mm
8度
9度
圈
梁 设 置 沿内横墙
屋盖处及 屋盖处及每层楼 每层楼盖 盖处 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 盖处;屋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楼 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构造柱对应 部位 4φ 10 200mm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各层 所有的横 墙 4φ 12 150mm
2、沉降缝
• 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 筑物某些部位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 缝称为沉降缝。 • (1)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①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 ②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 致; ③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 结构形式不同; ④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 毗连处。 • (2)沉降缝的缝宽 • 沉降缝的缝宽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有关,其 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其 缝宽应适当增加。
3、防震缝
•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 置的垂直缝。 • (1)防震缝的位置 • 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简单规整的独 立单元; • 建筑物(砌体结构)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 • 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 •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基础可不断开。 •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地震区需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 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 • 防震缝封盖作法与伸缩缝相同,但不应做错缝和企口缝。由于防震缝的宽 度比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做好盖缝防护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建筑构造》第二章 墙体
第二节
砖墙构造
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 层。 第二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 带,内配三根φ6钢筋。
第三 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
铺一毡二油。
注:墙脚如采用不透水的材料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另
外油毡的使用年限只有20年左右,长期使用将失去防潮作用,目前已较少采用。
⑶.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 由纵墙和横墙混合承
受屋(楼)面荷载的结构体系。荷载传递路线为 纵墙 屋(楼)面荷载 基础→地基。见图 横墙
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的特点: 兼有前述两种
承重体系的特点,能适应房屋平面布置的多 种变化,更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点式住宅通常采用这种承重体系。
第一节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第二节
砖墙构造
㈡.门窗洞口构造 1. 门窗过梁构造
过梁-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重和楼板荷载(为承
重墙时)
⑴ 钢筋混凝土过梁
使用最普遍 构造要点:高度配合砖规格;两端伸进墙内的支 承长度不小于240mm;改变过梁形状塑造立面;防止“冷 桥”。
第二节
砖墙构造
(砖砌弧拱)
⑵ 平拱砖过梁
将砖竖立和侧立成跨越窗洞口的过梁 构造要点:两端下部伸入墙内20~30mm;中部起拱 高度约为跨度的1/50;洞口宽度≤1.2m;有集中荷载或 半砖墙不宜使用。
建筑构造第2章墙体
2.2.4 墙身的细部构造
(Shockproof way of the block wall)
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 位置进行构造处理。墙身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 身加固措施及变形缝构造等。
1)墙脚构造
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 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
第2章 墙体
Chapter 2 Wall
§2.1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Chapter 2. vertical component)
2.1.1 墙体类型
1)按墙所处位置及方向 墙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 墙按所处位置方向可以分为:横墙、纵墙。 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窗间墙、窗下墙
2)按受力情况分类 按结构竖向受力情况(是否承重)分为:承重墙与非承重墙。 在砖混结构中,非承重墙可以分为自承重和隔墙。 在框架结构中,非承重墙可以分为填充墙和幕墙。
方孔、单排圆孔、多排扁孔三种形式,其中多排扁孔对保温有 利。 按砌块在组砌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主砌块和各种辅助砌 块。 根据材料不同,常用的砌块有普通混凝土与装饰混凝土小型
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膏砌块。
2)胶结材料
块材需经胶结材料砌筑成墙体,使它传力均匀。同时胶结材 料还起着嵌缝作用,能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
砌筑原则: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砂浆饱满
在砖墙的组砌中,把砖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墙面砌筑的砖叫做丁 砖,把砖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叫做顺砖。
上下两皮砖之间的水平缝称横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缝称竖缝。 标准缝宽为10mm,可以在8~12mm之间进行调节。
建筑构造——2墙体
2020/4/19
钢筋砖过梁
• 特点及适用范围——过梁外观与外墙砌法相同,清水墙面效果统一。但施工麻 烦,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口。
• 原理——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能受弯矩的加筋砖砌体。 • 构造要点
(1)洞口顶部配置的钢筋直径6mm,间距小于120mm。钢筋伸入两端内墙不小 于240mm。
2020/4/19
• 连接构造
(1)构造柱先砌墙后浇柱,与 墙连接处宜做成马牙槎。 (2)构造柱应与各层圈梁连接, 隔层设置时,应设配筋砖带。 (3)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 内。
2020/4/19
2020/4/19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要求:
•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 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 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 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2020/4/19
• 设置部位——主要是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 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2020/4/19
2020/4/19
2020/4/19
• 截面尺寸与与配筋
(1)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240mm×180mm。 (2)竖向钢筋一般用φ12,钢箍间 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加大和层 数增加,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 截面及配筋。 (3)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注钢 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2¢6拉接钢筋,每边伸入 墙内不宜小于1m。
《墙体的细部构造》课件
墙体的维护与保养对建筑的寿命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墙体的细部构造》PPT 课件
墙体的细部构造是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课件将介绍墙体的组成、结构和材料选择。
墙体的定义和作用
• 墙体承担着支撑结构和分隔空间的作用,是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 • 墙体的分类和材料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墙体结构
1
组成和构造
墙体由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筑材料和胶结材料组成,需要合理的施工工艺。
2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保温材料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的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3
与墙体结构的协调
墙体保温材料在与墙体结构的协调上需要考虑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
总结
细节选择
墙体构造细节的选择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美观度。
施工注意事项
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确保质量和安全。
2
管线布置
墙体内部的管线布置需要考虑结构牢固、布线合理和维护便利。
3
装饰和保温
墙体外部的装饰和保温可以提升建筑的外观和保温性能。
墙体砖石的使用
分类和特点
墙体砖石分为实心砖、空心砖等,具有不同的坚固性和隔音性能。
环保性能
墙体砖石的环保性能对建筑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砖石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墙体涂料的选择
1 分类和特点
墙体涂料有乳胶漆、油漆 等,具有不同的颜色、质 地和防水性能。
2 耐用性和环保性能
墙体涂料的耐久性和环保 性能对建筑的维护和居住 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6-14 构造柱
建筑识图与构造
门窗过梁简称过梁,是指设置在门窗洞口上 部的横梁,主要用来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传来的荷 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体。过梁 的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 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其中以钢筋混凝土过 梁最为常见。
墙体的细部构造
1.4 构造柱
构造柱是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主要作用是与 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 力。
墙体的细部构造
常用的踢脚有水泥砂浆踢脚、塑料地板踢脚、水磨石踢脚、大理石(花岗 石)踢脚、硬木踢脚等, 墙裙是踢脚的延伸,高度一般为1 200~1 800 mm。 卫生间、厨房墙裙的作用是防水和便于清洗,常用的墙裙有 水泥砂浆墙裙、乳胶漆墙裙、水磨石墙裙、石质板材墙裙等。 一般居室内墙裙主要做装饰用,常用的有纸面石膏板贴面墙 裙、塑料条形扣板墙裙、胶合板(或实木板)墙裙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 500 mm的基础内,或锚固于地圈梁内。构造柱断面尺寸不小 于240 mm×180 mm,主筋不小于412,箍筋为6@250 mm。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与柱之间沿墙高每500 mm设26钢筋拉接,每边伸入墙 内不小于1 m。构造柱在施工时,应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 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 一般为C20。构造柱如图6-14所示。
墙体的细部构造
1.3 门窗洞口构造
1)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构造,用来排除窗外侧流 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并起一定的装饰作用。 位于窗外的叫作外窗台,位于室内的叫作内窗台。 当墙很薄,窗框沿墙内缘安装时,可不设内窗台。 窗台的构造如图6-10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的细部构造——勒脚、散水、明沟
2
掌握勒脚、散水、明沟的构造及了解它们的作用,以便正确地理解它们的构造做法。
1、勒脚、散水、明沟的位置、作用
2、构造做法
讲授
第二节墙体的细部构造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65一、勒脚:三、明沟:
二、散水课堂练习
1、勒脚的做法、散水的做法
第二节墙体的细部构造
]第一课时:
回顾:墙体的砌式、墙体砌式的原则。
新课:注意观察墙体上还有哪些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有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窗台、过梁、圈梁、
构造柱、通风道、变形缝等。
见图3-15
一、勒脚:
1、位置: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
2、作用:保护墙脚
3、做法:
在勒脚部位抹灰20——30mm厚
在勒脚部位镶贴块状材料
在勒脚部位加厚墙体厚度,再做饰面
用石材代替砖砌筑勒脚
4、高度:500mm以上
见图:3-17常用勒脚构造
二、散水
位置:房屋外墙四周靠墙根处的排水坡。
作用:将雨水散至远处,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
做法: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
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
第二课时:
三、明沟
位置:紧靠房屋四周墙根的排水沟。
作用:将雨水管中的水排入下水道。
做法: 混凝土明沟;砖砌明沟;石砌明沟。
房屋入口处:明沟断开或做暗沟。
课堂练习:
1、勒脚的部位、做法
2、散水的部位、做法
3、明沟的部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