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构造
1 砌块墙构造
1.1 砌块的接缝
中型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少于砌块高度的1/3,且不小于150mm,小型空心砌块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当搭接长度不足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ф4的钢筋网片,网片每端均超过该垂直缝300mm,如图1所示。
砌筑砌块一般采用强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竖直灰缝的宽度主要根据砌块材料和规格大小确定,一般情况下,小型砌块为10~15mm,中型砌块为15~20mm。当竖直灰缝宽大于30mm时,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缝密实。
图1 砌缝的构造处理
1.2 设置过梁、圈梁和构造柱
当出现层高与砌块高的差异时,可通过调节过梁的高度来协调。砌块建筑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圈梁,以加强砌块墙的整体性。当圈梁与过梁位置接近时,可以将过梁与圈梁合并考虑设计施工。圈梁分现浇和预制两种。预制圈梁一般采用U型预制块代替模板,然后在凹槽内配筋,再浇灌混凝土,如图2所示。
图2 砌块预制圈梁
构造柱多利用空心砌块上下孔洞对齐,并在孔中用4ф12~14的钢筋分层插入,再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层灌实。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的拉结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混凝土小型砌块房屋可采用ф6点焊钢筋网片,沿墙高每隔600mm设置,中型砌块可采用ф6钢筋网片,并隔皮设置。
2 隔墙构造
2.1 隔墙的设计要求
1) 重量轻、厚度薄;
2) 要保证隔墙的稳定性良好,特别要注意其与承重墙的连接;
3) 要满足一定的隔声、防火、防潮和防水要求;
2.2 块材隔墙
2.2.1 普通砖隔墙
普通砖隔墙一般采用半砖隔,用普通黏土砖顺砌而成,其标志尺寸为120mm。
不同等级的砌筑砂浆对应相应的隔墙长度和高度,当长度超过6m时,应
设砖壁柱。
半砖隔墙构造上要求隔墙与承重墙或柱之间连接牢固,一般沿高度每隔500mm砌入2ф4的通长钢筋,还应沿隔墙高度每隔1200mm设一道30mm厚水泥砂浆层,内放2ф6拉结钢筋。
半砖隔墙的特点是墙体坚固耐久、隔声性能较好,布置灵活,但稳定性较差、自重大,湿作业量大、不易拆装。
2.2.2 砌块隔墙
目前常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硅酸盐砌块,以及水泥炉渣空心砖等砌筑隔墙。
砌块隔墙厚由砌块尺寸决定,一般为90~120mm。砌块墙吸水性强,故在砌筑时应先在墙下部实砌3~5皮黏土砖再砌砌块。砌块不够整块时宜用普通黏土砖填补。砌块隔墙的构造处理的方法同普通砖隔墙,但对于空心砖有时也可以竖向配筋拉结,如图3所示。
图3 砌块隔墙构造
2.2.3 骨架隔墙
由骨架和面层两部分组成。它是以骨架为依托,把面层钉结、涂抹或粘贴在骨架上形成的隔墙。
骨架
骨架有木骨架、轻钢骨架、石膏骨架、石棉水泥骨架和铝合金骨架等。
骨架由上槛、下槛、墙筋、斜撑及横撑等组成。墙筋的间距取决于面
板的尺寸,一般为400~600mm。骨架的安装过程是先用射钉将上、下槛固定在楼板上,然后安装龙骨(墙筋和横撑)。
面层
有人造板面层和抹灰面层。根据不同的面板和骨架材料可分别采用钉子、自攻螺钉、膨胀铆钉或金属夹子等,将面板固定在立筋骨架上。2.2.4 板材隔墙
单块轻质板材的高度相当于房间净高的隔墙,它不依赖骨架,可直接装配而成。它具有自重轻、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目前多采用条板,如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条板、炭化石灰板、石膏珍珠岩板以及各种复合板(如泰柏板)。条板厚度大多为60~100mm,宽度为600~1000mm,长度略小于房间净高。安装时,条板下部先用一对对口木楔顶紧,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堵严,板缝用粘结砂浆或粘结剂进行粘结,并用胶泥刮缝,平整后再做表面装修。
3 变形缝
3.1 伸缩缝
概念:为防止建筑物受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又叫温度缝。伸缩缝要求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分开。
间距:与结构类型和房屋的屋盖类型以及有无保温层和隔热层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构造要求:宽度一般为20~30mm。因墙厚不同,墙身变形缝可做成平缝、错缝或企口缝等形式。外墙缝内应填塞可以防水、防腐蚀的弹性材料。对内墙和外墙内侧的伸缩缝,通常以装饰性木板或金属调节板遮盖,木盖板一边固定在墙上,另一边悬空,以便适应伸缩变形的需要。伸缩缝处理,
如图4所示。
图4 墙体伸缩缝构造
3.2 沉降缝
概念:为防止建筑物由于各部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结构变形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沉降缝将建筑划分成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
设置条件:
1、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
2、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3、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致;
4、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
5、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毗连处。
构造要求: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沉降缝两侧应各有基础和墙体,以满足沉降和伸缩的双重需要。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性质及建筑物的高度有关,最小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缝宽应适当增大,沉
降缝的盖缝处理见图5。
3.3 防震缝
概念:在抗震设防烈度7~9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在地震波作用下相互挤压、拉伸,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设置条件:
1、建筑物平面体型复杂,凹角长度过大或突出部分较多,应用防震缝将其分开,使其形成几个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2、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在高差变化处应设缝;
3、建筑物毗连部分的结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
4、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开距离较大,须在变化处设缝。
构造要求: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基础可不断开,但平面较复杂或结构需要时也可断开。防震缝一般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但当地震区需图20 墙体外缝口沉降缝构造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体系以及设计烈度确定。防震缝封盖作法与伸缩缝相同,但不应做错缝和企口缝。由于防震缝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