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细部构造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建筑构造形考任务答案二

形考任务2一、判断题1.在非砖混结构中,墙体可能是承重构件,也可能是围护构件。
(√)2.加气混凝土砌块多用于承重墙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3.石材墙主要用于山区或石材产区的低层建筑中。
(√)4.墙体设计时,在热工方面没有具体要求。
(×)5.隔墙是填充墙的一种特殊形式。
(×)6.为保证墙体的耐久性,满足各构件的使用功能要求及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这就是墙体的细部构造。
(√)7.砖墙的细部构造主要包括墙脚(勒脚、墙身防潮层、踢脚、散水等)、窗台、过梁、墙身加固措施等。
(√)8.勒脚是内墙身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保护和饰面处理部分。
(×)9.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10.墙体水平防潮层选用的材料有防水卷材(油毡)、防水砂浆和配筋细石混凝土。
(√)11.根据幕墙玻璃和结构框架的不同构造方式和组合形式,又可分为明框式、半隐框式和隐框式三种。
(√)12.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应采用合理的连接节点,以保证荷载传递路径简捷,符合结构的计算假定。
(√)13.作为水平方向的分隔构件,楼板层需要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潮、防水能力。
(×)14.木楼板具有自重轻、构造简单、耐火、耐久、隔声等优点,但为节约木材,目前已很少采用。
(×)15.钢筋混凝土楼板强度高,刚度好,有较强的耐久性能和防火性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楼板形式。
(√)16.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主要用于大空间、高层民用建筑和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17.楼地层设计时,只需考虑安全要求,不用考虑经济要求。
(×)18.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指在预制构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外预先制做,然后再运到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19.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3时,楼板在长边方向都挠曲,即荷载沿长边方向传递,按双向板计算。
墙体细部构造—防潮层(建筑构造)

为了防止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水分进入 砖墙而设置的材料层。
二、作用
阻止潮气侵蚀墙身,提高墙体的坚固性和 耐久性,保证室内干燥、卫生。
分类:水平防潮层、垂直防潮层
阴天,地面 犯潮
水平防潮层 室内地面
室内地面 垂直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
防潮层设置
三、做法
(1)水平防潮层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
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 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 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 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 时(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 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 60mm处。
(3)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 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 1:2水泥砂浆内掺3%-5%防水 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 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此种做 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 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0厚 防水砂浆
室内地面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 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 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
60厚 细石混凝土
室内地面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 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 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 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 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油毡防潮层
室内地面
(3)墙身水平防潮层的 构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 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 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 可以不设防潮层。
地圈梁代替 防潮层
室内地面
三、做法
(2)垂直防潮层 当建筑物内墙两侧的室内地坪存在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 时,还必须对有高差部分的靠近土层墙体表面采取垂直防潮措施。
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散水整体面层为防止温度应力及散水材料干缩造成 的裂缝,在长度方向每隔6~12m做一道伸缩缝并在缝中
填沥青砂。
散水
明沟
(2)明沟的构造做法:
明沟按材料一般有混凝土明沟、石 砌明沟和砖砌明沟。。
3、构造柱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 设置在墙身中的钢筋混凝土柱。
位置: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 墙交接处、楼梯间和电梯间四角以及较长 的墙体中部,较大洞口两侧。
作用: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结,形成 空间骨架,增强建筑物的刚度,提高墙体 的应变能力,使墙体由脆性变为延性较好 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
抗震设防地区砌体结构房屋,其外墙 与内纵墙应层层设置圈梁。
(4)圈梁的类型及构造
1)钢筋砖圈梁 :
在楼层标高以 下的墙身上, 在砌体灰缝中 加入钢筋,梁 高4~6皮砖, 钢筋不宜少于 6φ6,分上下 两层布置,水 平间距不宜大 于120mm,砂 浆强度等级不
2)钢筋混凝土 圈梁:
高度一般不小 于120mm, 常见的高度为 180mm、 240mm,构 造上宽度宜与 墙同厚,当墙 厚为240mm 以上时,其宽 度可为墙厚的2 /3。
圈梁与预制板宜在同一标高处(高低圈梁)或 圈梁紧靠板底(板底圈梁),圈梁与现浇板宜在同 一标高处(板平圈梁)。一般情况,外墙圈梁与楼 板相平,内墙圈梁设在楼板下部。
(a)板底圈梁
(b)高低圈梁 (c)板平圈梁
(3)圈梁的数量
在非地震区,食堂、厂房、仓库等空 旷的单层房屋的墙体采用砖砌体时,檐口标 高为5~8m,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 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在中部增设一道圈梁; 当墙体采用砌块及料石砌体时,檐口标高为 4~5m,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 标高大于5m时,应在中部增设一道圈梁。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防潮层的位置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设 在垫层厚度中间位置,一般低于室内地坪60mm;
–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三合土或碎石灌浆等非刚性垫层 时,防潮层的位置应与室内地坪平齐或高于室内地 坪60mm;
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 幕墙等。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 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
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 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 而成的墙体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 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1.2 墙体的构造要求
根据墙体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 墙体构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 满足防火要求 – 满足隔声要求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 砖墙的构造
3.2.1 砖墙的材料 •砖 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 粉煤灰砖等;按形状分为实心砖、空心砖 和多孔砖等。 普通实心砖的规格为 240mm×115mm×53mm (图3.1)。 为适应建筑模数及节能的要求等,近 年来开发了墙细体部许的构多一造般及砖构设型造计,和 如空心砖、多孔砖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3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包括墙身防潮、勒 脚、散水、窗台、 门窗过梁、圈梁和 构造柱等(图3.9)。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表3.2
圈梁设置要求及配筋
设 计 烈 度
圈梁设置及配筋 沿外墙及内 纵墙
6、7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楼盖处间距不 大于15m;构造柱对 应部位 4φ 8 250mm
8度
9度
圈
梁 设 置 沿内横墙
屋盖处及 屋盖处及每层楼 每层楼盖 盖处 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 盖处;屋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楼 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构造柱对应 部位 4φ 10 200mm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各层 所有的横 墙 4φ 12 150mm
2、沉降缝
• 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 筑物某些部位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 缝称为沉降缝。 • (1)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①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 ②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 致; ③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 结构形式不同; ④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 毗连处。 • (2)沉降缝的缝宽 • 沉降缝的缝宽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有关,其 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其 缝宽应适当增加。
3、防震缝
•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 置的垂直缝。 • (1)防震缝的位置 • 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简单规整的独 立单元; • 建筑物(砌体结构)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 • 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 •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基础可不断开。 •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地震区需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 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 • 防震缝封盖作法与伸缩缝相同,但不应做错缝和企口缝。由于防震缝的宽 度比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做好盖缝防护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砖墙构造

砖墙构造一、砖墙材料及组砌1.砖墙材料砖墙材料主要是砖和砂浆。
(1)砖。
砖按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分为许多种。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砖。
①烧结普通砖它是由黏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砖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
分烧结黏土砖、烧结页岩砖、烧结煤矸石砖、烧结粉煤灰砖等。
烧结普通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其抗压强度应从MU10、MU15、MU20、MU25和MU30等5个强度等级中选用。
②烧结多孔砖它是以黏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
目前多孔砖的规格分为M型和P型两种。
M型为190mm×190mm×90mm,P 型为240mm×115mm×90mm。
其抗压强度应从MU10、MU15、MU20、MU25和MU30等5个强度等级中选用。
③烧结空心砖烧结空心砖是以黏土、页岩、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的砖。
其长度有240mm、290mm,宽度有140mm、180mm、190mm,高度有90mm、115mm。
壁厚应大于10mm,肋厚应大于7mm。
该砖抗压强度分为MU2、MU3、MU5等3个等级。
(2)砂浆。
砌筑砂浆采用材料分为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和掺有有机掺和料(微沫剂)的微沫砂浆3种。
水泥混合砂浆是指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黏土膏、电石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等无机掺和料,以及为改善砂浆性能而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制成的砂浆。
砂浆的抗压强度等级应从M2.5、M5、M7.5、M10、M15中选用。
2.砖墙的尺寸和组砌方式(1)砖墙的厚度尺寸。
用普通砖砌筑的墙称实心砖墙,目前应用仍较广泛。
由于普通黏土砖的尺寸是240mm×115mm×53mm,所以实心砖墙的尺寸应为砖宽加灰缝(115mm+10mm=125mm)的倍数。
墙体细部构造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 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 潮层。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 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 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并高出非燃烧 体屋顶400mm;高出难燃烧体屋面500mm(如图)。
防火墙的设置
小结: 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许多内容,如:勒脚、墙身 水平防潮层、散水或排水沟、窗台、门窗过梁、变形 缝、圈梁和构造柱等,其中,勒脚、墙身水平防潮层、
变形缝、圈梁、构造柱必须掌握。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砖砌体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 缝搭接,避免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厚薄均匀。常
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错砌筑。每排列一层
砖称为一皮。常见的砖墙砌式有全顺式(120墙)[如图],一 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
十字式(240墙),两平一侧式(180墙)等(砖墙的组砌方
我国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 砖长:宽:
厚=4:2:1(包括10mm宽灰缝),标准砖砌筑墙体时是以砖
宽度的倍数,即115+10=125mm为模数。这与我国现行《建筑 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模数M = l00mm不协调,因此
在使用中,须注意标准砖的这一特征。
砖的强度以强度等级表示,分别为MU30、MU25、MU20、 MU10、MU7.5六个级别。如MU30表示砖的极限抗压强度平均
圈梁构造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 附加圈梁,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变(如图)。
砖墙的细部构造

6.1 过梁
砌 体 结 构
钢筋混凝土过梁:
通常采用预制标准构件,常用的有矩形、 L形截面,可供不同的建筑要求选用。 对于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 均匀沉降的房屋,或过梁跨度较大 时,均应采用钢筋混凝过梁。
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 钢筋砖过梁为 砖砌平拱为 1 .5 m ; 过下列规定:
1 .2 m ; 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 ,应采用
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
构造柱与砖墙拉结
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构造柱马牙槎构造图
a.构造柱最小截面为180mm×240mm,纵向钢筋宜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
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九度时,纵向钢筋宜用 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房屋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
构造做法:① 油毡防潮层②防水砂浆防潮层③防水砂浆砌 砖防潮层④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卷材防潮层
防水砂浆防潮层
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2) 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 地面时,为避免室内地坪较高一侧土壤或室外地面回填土 中的水份侵入墙身,对有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在填土一侧 沿墙设置垂直防潮层。 构造做法:在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的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 砂浆抹灰,再涂冷底子油一道,刷热沥青两道或采用防水 砂浆抹灰防潮处理。
6.1 过梁
砌 体 结 构
钢筋砖过梁:
砌筑方法与一般墙体一样,仅在过梁底面先铺放厚度不小于30mm 的砂浆层,然后放置纵向受力钢筋。钢筋直径为5~8mm;根数 不应少于两根;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端部应带弯钩,伸 入墙体内的长度不应小于240mm。这种过梁适用性强,比较灵 活,故常在中小型建筑中采用。
四.窗台
—— 窗洞下边缘构造处理。
砖墙细部构造

砖墙细部构造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工程造价-> 其他
资料来源:互联网编制日期:2011-9-9 点击:216
砖墙细部构造
1、砖过梁
过梁是门窗洞口上方的横梁,其作用是承受洞口上部墙体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
1)砖拱过梁
包括砖平拱过梁和砖弧拱过梁。
砖平拱是用砖立砌或侧砌成对称于中心的倒梯形,适用于宽度不大于1.2m的门窗洞口,厚度等于墙厚,高度不小于240mm。
砖弧拱是用砖立砌成圆弧形,适用于宽度不大于2m的门窗洞口。
砖拱的竖向灰缝下宽不小于5mm,上宽不大于25mm,如图2.3.6所示。
图2.3.6 砖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施工程序:
①先在洞口内支底模,底模较洞口低30mm
②模板上抹1∶3水泥砂浆30厚
③摆设Φ6~Φ8筋3根,钢筋末端伸入墙内不小于250mm并设弯钩。
④上方砌砖4~6皮高度范围砂浆等级不低于M5
⑤待砂浆凝固后,拆除底模即可。
钢筋砖过梁适用不大于2m洞口,施工简便,应用较广泛。
2、零星砌体
与墙体相关的零星细部构造有窗台虎头砖、窗套线、凹凸线、挑檐与基座、窗眉等。
土建篇砖墙的细部构造

土建篇:砖墙的细部构造1.墙脚墙脚是指基础以上靠近室内、外地面的墙段。
它包括勒脚、踢脚、墙身水平防潮层和散水等部分。
1)勒脚勒脚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其作用主要有:保护墙身避免外界雨雪侵蚀而破坏;加固墙身防止受外界机械碰撞而受损;装饰墙身美化立面效果。
勒脚的高度确定主要应考虑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等特点。
为保证防潮,并考虑机械碰撞的影响,勒脚至少应高过水平防潮层。
勒脚的构造做法通常有抹灰、贴面或石砌等几种。
2)散水勒脚下端沿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造,称为散水或护坡。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室外地面水及屋檐滴水对墙基的侵蚀。
散水需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为2% ~ 5%。
散水的宽度主要与屋顶排水方式有关。
对于有组织排水,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对于无组织排水,当设有明沟时,檐口滴水中心与明沟竖向对齐;当不设明沟时,散水宽度比屋顶挑檐宽出200mm.散水与明沟的构造做法通常有砖铺、块石、混凝土散水等。
3)防潮层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保持墙身干燥。
防潮层位置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时,其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高度范围内,一般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b.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透水材料(如灰土、碎砖)时,其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c.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或外墙是地下室墙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和一道垂直防潮层。
防潮层做法通常有柔性防潮和刚性防潮两大类。
柔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各种卷材;刚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防水砂浆防潮和细石混凝土防潮。
2.窗台窗台按位置不同分为外窗台和内窗台。
外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外侧流下的雨水,保护墙面;内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内侧的冷凝水,并防止内墙面被撞坏且便于清洗。
窗台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
悬挑窗台可用于外窗台或内窗台,外窗台的形式常与立面处理相结合,可做成单个窗台、通长窗台、窗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墙细部构造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工程造价-> 其他
资料来源:互联网编制日期:2011-9-9 点击:216
砖墙细部构造
1、砖过梁
过梁是门窗洞口上方的横梁,其作用是承受洞口上部墙体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
1)砖拱过梁
包括砖平拱过梁和砖弧拱过梁。
砖平拱是用砖立砌或侧砌成对称于中心的倒梯形,适用于宽度不大于1.2m的门窗洞口,厚度等于墙厚,高度不小于240mm。
砖弧拱是用砖立砌成圆弧形,适用于宽度不大于2m的门窗洞口。
砖拱的竖向灰缝下宽不小于5mm,上宽不大于25mm,如图2.3.6所示。
图2.3.6 砖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施工程序:
①先在洞口内支底模,底模较洞口低30mm
②模板上抹1∶3水泥砂浆30厚
③摆设Φ6~Φ8筋3根,钢筋末端伸入墙内不小于250mm并设弯钩。
④上方砌砖4~6皮高度范围砂浆等级不低于M5
⑤待砂浆凝固后,拆除底模即可。
钢筋砖过梁适用不大于2m洞口,施工简便,应用较广泛。
2、零星砌体
与墙体相关的零星细部构造有窗台虎头砖、窗套线、凹凸线、挑檐与基座、窗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