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善恶有公论(下)

合集下载

是非善恶有公论

是非善恶有公论

怎么样解决上述问题?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道德手段
道德是如何引导、约束和规范人们 行为的?
道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确定 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怎样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1.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即心中要有一把尺, 这把尺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2.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要勤于学习,积极参 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 增强法律意识. 3.要增强自控能力.正确的行为,必须坚持;错 错误的行为,坚决摒弃.
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他描述了自己走上 犯罪道路睥经历:2003年的8月,一次偶然的机 会我又碰到了二梆子,他又一次让我和他干。 具体做什么他也没有说,只是让我将一个小纸 包送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的人,每送一次货 就给我五块钱。我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纸 包中是什么,我不知道。2003年8月22日,从上 午10点开始,我便开始客户送货。他用电话帮 我联系好后,我先去某居民楼给一个人送去一 包。回到他的住处后,又给我三包白粉,当我 最后一次把货送出去时,警方当场把我抓住了。 小刚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什么?你受到 了哪些启示?
想一想: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对我们明辨是非善恶有怎样的启示?
像李帅一样失控?

初中生李帅,由于爸妈忙于做生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他在缺乏管束的情况下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 朋友,逐渐形成了不正确的是非观念。看到别人花钱大 方,觉得有派头;看到别人为朋友两肋插刀,觉得够 “哥们儿”……在这些不正确观念的支配下,李帅变了。 他顶撞老师,欺负弱小的同学,与“哥们儿”一起下馆 子,频频出入游戏机厅……最后,因参与聚众斗殴致人 重伤而被送入少年犯管教所。
①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 ②消极应付 ③提高辨别能力 ④增强自控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教案:《明辨是非》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章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故事书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是非善恶,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讨论如何分辨和处理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道德和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

4.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其是非善恶,并解释判断的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例分析。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明辨是非板书内容:是非善恶的概念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次你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

2. 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是非善恶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1.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回答)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回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论善恶议论文(通用7篇)

论善恶议论文(通用7篇)

论善恶议论文论善恶议论文(通用7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善恶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善恶议论文篇1许多人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又有多少人懂得善恶,知晓因果报应呢?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冷漠的人,虽然社会上总是会报道很多命案和危险,但这并不是所谓的“凶手”造成的,改变他们本心的是这个社会,复杂多变,阴谋无处不在的世界。

所有人生下来都是个幼稚的婴儿,都一样拥有善良的内心,可长大以后的结局却截然相反,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天生的恶人,只是在一些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们接受了错误的观念,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一定的伤害,所以他们也无非就是用错了去向这个世界讨回公道的方法。

可这又怎算是十恶不赦呢?对于孩子来说,你抢了他们的东西,便会哇哇大哭,而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无端失去的,也自然会用自己的方法抢回来,人本来就是为自己而活,有错吗?人们口中的恶人尚不可怕,起码我们知道他们干了怎样违背道德的事,内心也并无多大的害怕,即使是惊悚,也只是片刻吧!可那些表面善良的人呢?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忌惮与提防的,就像是一场后宫争斗,两面三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你是否会成为他的目标,这种怀疑度日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自己亦是当局者,当然无法看清这世界所谓的善恶,谩骂的坏人和称赞的好人又真的可以分清吗?所以,不要用这个世界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做过错事的人,随波逐流地附和着别人的言论,蝴蝶效应我们不需要。

想一想,人生在世,谁没有犯过错,只是那些在狱中度日的人犯得错更大,但本质也无非是一样的,因此,,学会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们。

论善恶议论文篇2自古有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形容一个人的丑恶。

可见,一个人外貌的美与丑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美丽,内心世界却是蛇蝎心肠的话,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美吗?尽管外表美丽,但是,如果在一个美丽的外貌之下却是一个丑恶的心灵,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连自己以前所作的行为都不能反省的人,尽管外表再美,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人外表再好看也没用,再好看也不过只是用来平均内心丑恶的臭皮囊罢了,这样的人再美也是一个废人,一个彻底的废人!就如桔子一样,漂亮的桔子不一定甜,而丑陋的桔子却不一定是酸的,通常,漂亮桔子是酸的,而丑陋的桔子却是甜的一样,如果外貌丑陋,那就应该用心灵的美去平衡,而不是外貌丑陋,内心也丑陋的人,如果是这样的人,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人的善与恶是靠自己来控制的,想当初,我脾气很差,经常会和老师闹矛盾,但是,后来,我反省过了,也在手心上写了几个大字,或许当初,我认为女生做的不如男生却得到表扬感到很不自在,总想和老师反驳,但是,每次我看到手心上的字时,我的火气就消了,我的身上浑身轻松,在心中与那股邪恶的念头搏斗,对它说:如果别人认为你错了,你就应该用行动告诉他,我是对的,而不是用恶语相激。

中国有名的俗话

中国有名的俗话

中国有名的俗话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解释:指人越多,主意越多。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释:比喻微小的势力也可以发展壮大。

3.人心齐,泰山移。

解释: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4.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解释:虎生三只幼仔,其中定有一只特别彪悍。

5.君子动口,不动手。

解释:指君子只开口说理争辩,而不以拳头相向。

6.傍晚西边明,明天必定晴。

解释:如果傍晚时分西边的天特别明亮,就预示明天一定是大晴天。

7.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解释:冰结冰三尺之厚,并不是一天的严寒形成的。

比喻事物的形成或产生通常是日积月累形成的。

8.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9.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解释:有人爱吃萝卜,有人爱吃白菜。

比喻每个人对事物有自己的喜恶,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事物都会有人喜欢。

10.初犯叫过错,屡犯叫作恶。

解释:指第一次犯错误是无意间的失误,如果多次重复以前的错误就是故意做坏事。

11.刀子嘴,豆腐心。

解释:比喻说话虽然刻簿、言语尖利,但实际上心地柔和、宽厚仁慈。

12.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解释:多用来鼓励人要有同恶势力斗争的勇气,不宜太老实;也用来表示自己不能让人欺侮。

13.河有深浅,人有长短。

解释:指河水亦有深有浅,人也有优点、缺点。

14.狐狸藏不住尾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解释:比喻很多事情的本质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5.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解释:指人或事物只有进行比较以后才能分出好坏,显出差别。

16.人怕揭短,龙怕揭鳞。

解释:指人害怕被揭露短处,丧失面子。

17.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解释:指人长大后就要独立成家。

18.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解释:指人上了年纪就爱唠叨。

19.梦吉则凶,梦凶则吉。

解释:指梦境往往与现实相反。

20.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

解释:指军营总是固定不变的,而士兵们却如流水一般。

《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太史公自序西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先人①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原文|译文|赏析《太史公自序》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太史公自序》原文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

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庄子》四则-完整PPT课件

《庄子》四则-完整PPT课件

3、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 主要得益于什么?
• 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 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 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 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 游刃有余的大气。
4、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1) 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 互接近转化”道理:“大智若愚”、“大 巧若拙”、“大勇若怯”。
• 有人认为,“齐物论”就是齐是非、齐万 物、齐物我、合天人。
• 概括言之,“齐物论”就是一切 平等。
• 【原文】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 “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 应了。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 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发展——斗鸡的
• 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 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 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与其称 誉尧(仁慈)而非难桀(斗狠),就不 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
“相濡以沫”寓意:
• 比喻在困境中的相依为命和互 相救助。但更多的使用时比喻夫 妻情感状态。
你怎么理解“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 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 失、荣辱都是相对的。“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古诗太史公自序翻译赏析

古诗太史公自序翻译赏析

古诗太史公自序翻译赏析《太史公自序》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

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

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原文】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

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积极适应社会》教案 陕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积极适应社会》教案 陕教版

第三单元积极适应社会教案第九课亲近社会一、培养亲社会的情感1、感知、发现社会生活的美好从社会生活的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美好心灵等方面去主动感受、发现生活的美好。

2、理解社会生活的美好(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色调的,难免会出现贫困、不公等问题,但这不是生活的主流。

(2)我们的社会正是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为什么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取得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1)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

社会的滋养,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社会的支持,使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2)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个人的成长、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悲观,不要抱怨,自己不仅要努力奋斗,也要注意求助社会。

4、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亲近社会意义)(1)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2)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3)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高境界二、养成亲社会的行为1、亲近社会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关社会的风云变化,关注社会的潮起潮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

(1)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培养关注社会的兴趣,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2)关注社会不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2、亲近社会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1)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社会公德(2)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有形无形的规则,才能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3)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个人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对它们的爱护,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社会的维护3、我们真切地关注社会,我们自维护社会,我们更要热忱地服务社会(1)当我们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捧出自己的一颗心时,我们和他人心心相印,我们和社会紧紧相连,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强大、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愉悦(2)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3)服务社会,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中(4)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5)当别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救援(6)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是非善恶有公论(下)

是非善恶有公论(下)

自主合作导学案科目思品课题第十课学会选择是非善恶有公论(下)时间 3.18设计人王力课时第二课时序号06教学目标1、知道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培养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判断、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各种是非善恶行为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

导学过程备注补充一、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懂得了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今天,我们要了解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假定选择:假如你有一万元现金,拿去做一件你认为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你会选择做什么,为什么要选择做这件事?这种选择又对不对呢?请把你们的答案用黑颜色的笔写在投影纸上。

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下的内容,归纳并识记以下内容,10分钟后当堂检查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道德评价标准又是评价是非善恶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它主要通过范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道德以为核心,以为原则,以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道德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会主义道德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那么,它们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1)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2)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3)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道德依靠人们的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三、探究交流学法指导: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是非善恶观并不完全相同。

同一社会、同一时代,不同的人的是非善恶观也不完全相同。

但每一个社会、每一时代,都有一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是非善恶观念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0分钟以后抽查同学们的交流结果。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下的事例,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个事例中,你认为值得称道的行为有哪些?应该谴责的行为是什么?2、在这个事例中,出租车司机受到谴责后,终于向电台打了一个认错和道歉的电话,并悄悄加人了捐款的行列。

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促使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发生变化?二、请仔细观察,看看这些漫画中的行为分别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中的哪一种道德?漫画一:随意涂抹漫画二:别人排队我吐烟漫画三:“让座”(画中左边孩子漫画四:自己干净忘了病人说的话是“我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你坐……”;画中中间孩子说的话是“我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你坐……”)漫画五:撒野(画中人物说的话是“漫画六:都靠父母怎能潇洒有个有钱的老爸真好……”)四、课堂小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的探索

生 值 价
本领 ,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 我认为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组织 的真诚 、善良,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 、理 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服务社会的活动 。陕西人民教育出 解 他 人 、关爱 生 命 。 ”思 想 品 德课 应 高 度 关 注时 事 ,密 版社发行的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一节 “ 是非善恶有 切 联 系社 会 生活 ,我 们 身边 发 生 的许 多事 例 可 以 作 为我 公论 ” 中指 出 :做 人是 做事 的基 础 , ( 下转 4 0页 )
教学和其它的学科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它要帮助学生
完成从认 识到领 悟 ,从领 悟到 养成的 两次转变 。通过丰 富 多彩 、生动 活泼 的活动 来提 高思想 品德 课教 育的针 对性 、
我们时常慨叹国人的素质有时 表现 得不尽如 人意 , 这与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 ?这是不
环 境 要 付 出沉 重 的代 价 ,有 的要 承 担 法律 责 任 。寓理 于 又是我行我素 :他明明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但还是控 事 ,在 活动 中学 生 懂 得了 道 理 ,明 辨是 非 ,在 今 后 的人 制不住 自 己,走进 网吧 ;也知道吸 烟的 不利 ,但 面对 同学 生 旅途 中定将 尽 全 力保 护 我 们赖 以生 存的 环 境 。
感到亲近 ,可易引起学生情感波澜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 . 得到发展 、充实 ,这才是真真 落实了新课程的理 念。通 也 比较 容易。一个地区文化 风情 、自然环境 都有其特 过这次实践活动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技 色 ,把思想品德教学课置于本土资源 ,实践活动才比较
能 ,完 善了 学 生的 知 识结 构 ,把 热 爱社 会 主 义祖 国铭 刻

是与非的成语

是与非的成语

是与非的成语以下是十个以“是与非”相关的成语:一、是非分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 解释: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 近义词:黑白分明。

- 反义词:是非不分。

- 造句:我这个人啊,最是是非分明了。

张三做的那事,明摆着是错的,李四是对的,这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清楚,哼!可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

你要是说这事儿分不清对错,那你可真是糊涂得像个没头的苍蝇。

二、是非口舌-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 解释: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近义词:口舌是非。

- 反义词:息事宁人。

- 造句:哎,你就别在那儿添油加醋地乱说了,小心惹出是非口舌来。

你这么到处乱传那些没根据的话,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石头,溅起一堆水花,搞得大家不得安宁。

这事儿本来好好的,你非得搅和得乱哄哄的,你到底安的什么心呀?三、是非之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解释: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 近义词:善恶之心。

- 反义词:不辨是非。

- 造句:人啊,得有是非之心。

就像那指南针,永远指着南北方向。

你要是没有是非之心,那你跟个木偶有啥区别?看到坏人干坏事,你都不知道那是错的,那可不行啊。

我就不信有人天生就没有这颗判断是非的心,你有吗?肯定有啊,要是没有,那可真是太奇怪啦!四、是非颠倒-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解释: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

- 近义词:颠倒黑白。

- 反义词:实事求是。

- 造句:你看看他说的话,简直是是非颠倒。

好的说成坏的,坏的说成好的,这就好比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他是不是脑子糊涂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生活在一个跟我们完全相反的世界里,怎么能这样混淆是非呢?这太让人生气啦!五、是非得失- 出处: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二》:“奉圣旨不允者沥恳控陈,必期从欲,闻命悚惕,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是非不分的是什么意思

是非不分的是什么意思

是非不分的是什么意思是非不分的意思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

是非不分的拼音是shi fei bu fen,解释;不分善恶。

[解释]是非:对错。

是与非、好与坏,分不清。

[/解释]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看法都不同,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也许你看来他是对的,而在他看来,你又何尝不是对的呢?一件事或者是别人的一句话,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若只是道听途说,那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们常说“是非自有公论”。

但是我们身边却总是充满了纷争和矛盾。

也许因为你看不惯别人的行为或说法,于是你想去辩驳,这时候,我们就会变得纠结和犹豫。

有时候往往弄巧成拙,越描越黑。

当今社会,是非似乎变成了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的[gPARAGRAPH3]标准,只要你说别人的是非不好,那你便被贴上了“是非不分”的标签,最终落得一个遭人讨厌的境地。

所以,如果想要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首先应该克服自己的本性,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改正这些缺点。

有则故事:一位渔夫看见水面上漂着一块大石头,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龟。

于是渔夫拿起网子把大龟捞上来,放到船上,划船离开。

几天后,渔夫回到岸边,发现大龟不见了,他认为大龟还会游回来。

第二天他划船到原处寻找,仍然没有发现大龟。

成语解释:不分善恶。

[/解释]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看法都不同,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也许你看来他是对的,而在他看来,你又何尝不是对的呢?一件事或者是别人的一句话,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若只是道听途说,那我们就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们常说“是非自有公论”。

但是我们身边却总是充满了纷争和矛盾。

也许因为你看不惯别人的行为或说法,于是你想去辩驳,这时候,我们就会变得纠结和犹豫。

有时候往往弄巧成拙,越描越黑。

当今社会,是非似乎变成了评价一个人、一件事的Sentence标准,只要你说别人的是非不好,那你便被贴上了“是非不分”的标签,最终落得一个遭人讨厌的境地。

有关性善论性恶论的作文

有关性善论性恶论的作文

A.8,10,6
B.6,12,8 C .6,8,10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D. D.8,12,6
15.(2 分)横放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 2 和 4 的长方形,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12,则该长 方体的体积为 . 16.(2 分)一个长方体的左视图、俯视图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则其主视图的面积为 .
17.(2 分)一个直棱柱有 16 个顶点,则它的棱数是 . 18.(2 分)如图所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形状是 .
10.(2 分)如图表示的是组合在一起的模块,则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11.(2 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12.(2 分)主视图为下列图形的( )
13.(2 分)下图中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三棱注的有( )
A.
B.
C.
14.(2 分)长方体的顶点数,棱数,面数分别是( )
21.答案如右图(其中 15 与-15 位置可互换).
22.c、f、g
23.正方体
24.①③(答案不唯一)
25.30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26.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答案不唯一)
27.
28.a=b>c,理由略 29.长方体 30.答案不唯一,如
22.(2 分)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恰好能够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横线上填该图的
相应的代码)
23.(2 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正方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
24.(2 分)如图(1),用八个同样大小的小立方体搭成一个大立方体,小明从上面的四个
小立方体中取走了两个后,得到的新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他拿走的两个小立

古籍之反经:《是非》全文阅读

古籍之反经:《是非》全文阅读

【导语】夫损益殊途,质⽂异政。

或尚权以经纬,或敦道以镇俗。

是故,前志垂教,今皆可以理违。

何以明之? (是⽈)《⼤雅》云:“既明且哲,以保其⾝。

”《易》⽈:“天地之⼤德⽈⽣。

” (⾮⽈)《语》⽈:“⼠见危致命。

”⼜⽈:“君⼦有杀⾝以成仁,⽆求⽣以害仁。

”) (是⽈)管⼦⽈:“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古语⽈:“与死⼈同病者,不可⽣也;与亡国同⾏者,不可存也。

” (⾮⽈)《吕⽒春秋》⽈:“夫⼈以⾷死者,欲禁天下之⾷,悖矣;有以乘⾈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矣;有以⽤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矣。

”杜恕⽈:“夫*⾂贼⼦,⾃古及今,未尝不有。

百岁⼀⼈,是为继踵;千⾥⼀⼈,是为⽐肩。

⽽举以为戒,是犹⼀噎⽽禁⼈⾷也。

噎者虽少,饿者必多。

” (是⽈)孔⼦⽈:“恶讦恶以为直。

” (⾮⽈)管⼦⽈:“恶隐恶以为仁者。

”魏曹羲《⾄公论》⽈:“夫世⼈所谓掩恶扬善者,君⼦之⼤义;保明同好者,朋友之⾄交。

斯⾔之作,盖闾阎之⾅谈。

所以救爱憎之相谤,⾮笃正之⾄理,折中之公议也。

世⼠不料其数,⽽系其⾔,故善恶不分,以覆过为宏也。

朋友忽义,以雷同为美也。

善恶不分,乱实由之。

朋友雷同,败必从焉。

谈论以当实为情,不以过难为贵;相知以等分为交,不以雷同为固。

是以达者存其义,不察于⽂;识其⼼,不求于⾔。

” (是⽈)《越绝书》⽈:“衒⼥不贞,衒⼠不信。

” (⾮⽈)《汉书》⽈:“⼤⾏不细谨,⼤礼不让辞。

” (是⽈)黄⽯公⽈:“务⼴地者荒,务⼴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有者残。

残灭之政,虽成必败。

” (⾮⽈)司马错⽈:“欲富国者,务⼴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后王业随之。

” (是⽈)《传》⽈:“⼼苟⽆瑕,何恤乎⽆家?”《语》⽈:“礼义之不僭,何恤于⼈⾔?” (⾮⽈)《语》⽈:“积毁销⾦,积谗磨⾻,众⽻溺⾈,群轻折轴。

” (是⽈)孔⼦⽈:“君⼦不器,圣⼈智周万物。

” (⾮⽈)列⼦⽈:“天地⽆全功,圣⼈⽆全能,万物⽆全⽤。

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卷二十五

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卷二十五

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卷二十五卷二十一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宋赵汝愚编君道门听断上英宗乞裁决几务司马光臣闻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陛下以明德令望龙飞受命四海之内延颈倾耳渇闻圣政自践阼以来於今五月而陛下深执谦逊端拱渊默羣臣奏事一无可否中外之情深为郁悒曏者犹谓圣体未安今御殿听政巳遵旧式出入起居皆复常度而独於万几未加裁决臣窃惑之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臣愚伏望陛下凡两府及羣臣奏事稍留神省察询访利害议论是非可则行之否则却之使四方翕然瞻仰圣德亿兆羣生不胜幸甚【嘉佑八年八月上时知谏院】上英宗乞博采羣言伸以义断郑獬臣伏见陛下初即位四方传闻以谓陛下聦明英断同符太祖有志之士莫不投袂叹息倾望陛下之风采然自授政以来号令所发蹈常习故不闻赫然有以鼔动天下者始以清躬微疾犹足以为辞玉饍既复尚恭默而不言者实未知所喻将以隂拱自晦徐观天下之动而後出而制之耶则於此殆将周岁万几之变槩可见矣将以慕商宗之节思得圣人而後用以为政耶则傅说何可数有哉果无之则遂一世而不言耶将以左右牵制动有畏惮而不敢明为之耶不明为之则二府大臣与禁庭侍从皆足以寄腹心又何疑而不与之谋耶是三者皆非所以为术也非帝王南面听断之大权也先皇帝时惟用仁德以涵育万物及其久也盖有偏而不举者矣夫仁主爱义主断犹春之为生而秋之为杀也生而不杀则万物溃烂而不成其如岁功何陛下承先皇之仁爱宜用义断以整齐天下所谓义断者主柄也今夫唯唯而不断可否决於辅臣则主柄屈而不尊如辅臣朴忠虽不敢乱大法而为陛下奉行条例止可阅日月而已一旦有臲卼谁可横身为陛下当大事者乎万一奸人朋比参厠於其间则天下之大势去矣陛下眂今日为治耶乱耶必以为乱则边兵不试境内无跋扈强臣孰谓之乱必以为治则威令寖削大纲解而不辑孰谓之治是治与乱正在陛下留意之秋也右顾则为治左视则为乱盖陛下一举首而天下治乱之势分矣陛下何不日求贤者与之图议今所与共大政者不过七八辅臣则所闻所见尽於此而已矣乌能穷天下之聦明哉古者谋及卿士清问下民询于刍荛於是羣言集而治道成乃欲以七八辅臣之言而望大治岂不为阔略者哉臣愿陛下驰诏天下许尽所言有可采者与之召对至於臣下进见少赐数刻之景访以得失虚意以求之精察以审之明断以行之庶几天下之势将乱而复治矣如其优游泯默日复一日有志之士解体而去士望去则民从而去矣陛下尚欲恃四海之衆而保万世之安乎臣实不胜愚者之虑【治平元年上时知制诰】上英宗乞伸威断傅尧俞臣闻乾刚坤柔上下之定分君倡臣和古今之通义恭惟陛下德禀健粹学该治乱日旰论道渊默思政所谓有可致之资然亲政以来过事谦抑神明之断未甚闻於天下夫舜禹稷卨尚相戒敕今辅弼虽贤安得事事皆善古所谓委任责成者非谓若是与非一切徇之也大臣之言是陛下所宜从也其非是者陛下偶以为然姑行之可也既巳知其非矣又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虽愚夫愚妇有不可欺此神明之断所以未甚闻於天下也今禫服未终天下谓陛下恭默不言耳从此踰月毕三年之制威福之权傥尚循故辙人将以深浅窥测陛下伏望议政之际君臣各尽其意非非是是毋相面从间於燕闲与羣臣相接总覧衆议以裁处其当罔有适莫务存大公则柄在陛下而威断伸矣臣虽亡状窃揣陛下资性有祖宗之风真勤俭有为之主夫有为者当於可为之时今四海延颈以待德音不知何惮何嫌而不为也时难得而易失惟陛下不徒悔於他日则天下幸甚【治平二年五月上时同知谏院】上神宗论政府言职迭相攻毁乞断以大公至正之道司马光窃见近岁以来政府言职迭相攻毁分为两朋有如雠敌所以然者盖由人臣各务逞其私志互争胜负不顾巳之是非人主不忍违逆人情两加全护不肯判其得失是以羣下纷纷日鬭於前而朝廷为之多事者也臣伏见陛下天性聦明仁孝恭俭践祚之初孜孜求治此诚尧舜之资羣生之福也羣臣幸得遭遇此时不务将顺圣德纪纲治体革政事之久弊救百姓之疾苦而各为私鬭不知穷极诚可罪也臣闻人君之尊与天地同体以刚健为德以重厚为威照微当如日月发言当如雷霆昔汉武帝谓田蚡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又谓卫青曰郭解布衣权至使将军言此其家不贫人主之言若皆切当如此羣臣安得不畏服哉夫心知其非而面徇其情口顺其说依违两可此最人君之大患也国家政事未有不先经两府相与商议然後施行关防秘密外人莫得而知及诏令巳下台谏方得闻之若事有未便从而论列陛下还复下之两府人之常情自非大贤谁肯以巳之所谋为非而以他人之言为是哉必须排摈沮抑以为难从此人主之所以独取拒谏之名而大臣私得专权之便者也臣愚伏望陛下自今应有臣僚上言朝廷阙失者陛下当清心审虑自以大公至正之道决之若大臣所谋果是不必顾恤人言言者所陈果当不必曲顺大臣之意位无高下言无先後惟是之从又何纷纭之足患哉必若其人等固有争执者陛下亦当再加审察更以理道往返与相诘难以尽其情果有可取勿惮改为若汉宣帝之於赵充国则万事无不当矣必若理道是非显然在目而其人执迷文过强很不巳者虽加罪黜天下岂以为不可哉如此则岂惟事得其正亦使威福之柄尽归帝室矣凡天下之事是非未明则不可不谨是非既明则在陛下决而行之臣前日所谓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者正谓此也惟圣明裁察【治平四年五月上时为御史中丞】上神宗乞审察是非取其至当张方平臣闻陛下即位以来顾諟天之明命虑而後言议而後动欲以身先率天下以正可谓盛德矣然始初清明中外观听朝廷风体顾当先其大者远者若夫厚风俗美教化修典刑正纪律以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务此今之所当先者也而近日政令未见有可以慰天下之心者而但闻利害相倾爱恶相攻议论纷纭斥免继踵臣恐四方有以窥时政者矣国家设官分职置台谏官台官以纠邪慝绳愆违肃朝论谏官以拾遗补阙规君过失历代具员各扬其职仁宗虚怀尽下容纳无择先帝英明健粹令出惟行陛下祗遹成宪以端治本王道正直在执厥中所言是耶事固当无大而必从所言非耶事亦当无小而必察取其至当何所依违天无私覆日月无私照帝王之心如是而已矣又方今朝廷之大弊政事所以因循人情所以不尽止为避烦言恤形迹事小嫌废大体名曰公道其实徇私名曰谨重其实苟且以此为适治之路是犹北辕而之楚也伏愿陛下开大明恢远度有以率励羣下革此敝风俾协恭和衷共成雅俗如此则君体以尊人伦以穆纪律可得而正风俗庶几乎厚陛下以此图於执政推是而广之触类而长之治路由此而适顾为近尔【治平四年上时为翰林学士承旨】上神宗论察言考实则无妄毁誉郑獬臣比者进对伏蒙陛下称臣摄府尹为治甚好百姓便之臣内惟承乏才四十余日实无善状可副陛下褒谕之意故不敢祗拜以谢又以隆暑日旰不敢久对是以私怀郁塞恐悚而不安臣才能朽下安能治剧夙夜勉强粗免罪戾若曰百姓便之万无此理且所谓便之者盖知闾里之疾苦除弊兴利使元元之衆去愁叹而就安佚则庶乎其可也今臣於此未有毫髪则百姓何便之有然不识陛下从何而得之陛下聦明好问繇远访於下多言者或以此誉臣此妄誉也当其进言时陛下何不使条臣所行便民之事彼必穷而无对设使有对且实则陛下亦当深察之然後以为信今臣无是而陛下遽信之如有以臣不肖而毁之者陛下亦必听之矣何则善恶之来不考其实既容妄誉必容妄毁此臣所以不敢喜而有惧也昔者列子居郑郑君子阳遗之粟列子再拜而辞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亦必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臣虽至愚安知陛下不以妄毁而黜臣哉故帝王听纳之际不可不察不察其实则天听可得而欺奸臣乘之以逞其欲於是以白为黑以是为非附已者进背巳者斥分布朋类弥缝其失使朝廷之上惟闻党人之论而不知有天下公议善乎孟子之言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如此则当进者无苟得之幸当退者无私叹之恨以进退各当其分又孰有致疑於其间者哉伏愿陛下高视远照毋牵私言使天下晓然知毁誉之不能乱政则非独臣之愿实天下之愿【熙宁元年上时知开封府】上哲宗乞精察羣臣之言决以圣意司马光臣闻古人有言谋之在多断之在独陛下寛仁委政羣下或政有大疑议论难一傥陛下不决其是非则争辨纷纭无时而息事功何由可成臣谨按蔡邕独断叙汉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駮议其合於上意者又报曰某官某甲议可此所以各尽羣下之所见而人主亦不失操柄也今执政之臣虽相与竭力同寅协恭若万一有议论必不可合者欲乞许令各具劄子奏闻望陛下精察其是非可否以圣意决之或於帘前宣谕或於禁中批出令依某人所奏若羣臣犹有固争执者则愿陛下更加审察若前来处分果非则勿惮改为若灼然无疑则决行不移如此再思而行庶尽衆心事亦少失【元丰八年十月上时为门下侍郎】上宣仁皇后乞皇帝同御前殿以发听断彭汝砺臣闻不能知危则不能有天下之安不能知忧则不能有天下之乐臣伏观历代之君其祖宗以劳苦得天下至嗣子若孙生於深宫之中体安文绣口甘滋味耳习声音目便技巧一日出房闼而有天下偃然自以为吾固当有之甘於乐而不知忧处於安而不知危内为侈靡外习苟简谗谀之说用药石之言弃纲纪日坏祸乱并作而犹不悟虽有圣知亦不能善其後矣臣恭惟皇帝陛下以盛德履帝位今八年矣内无过举明哲方发如日之升渊默不言与天同德非太皇太后所以扶持拥护何以至此谦虚退托隐而未发於言也有所闻而无所问於事也有所知而无所命臣闻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此言人君擅阖辟予夺之权以制万物之命无有远近幽深悉知其事物如此而後能治其国家今有行则弗躬也其事则弗亲也虽有至德民有所不信矣弗能问以尽其事弗能察以尽其物於是小人得以勿罔君子矣庶民不信则不能安民矣勿罔君子则不能知人矣夫人君之失不独暴作威虐驰骋田猎而後谓之忧不能知人不能安民其忧莫大焉臣恭惟太皇太后陛下以至德受天明命清明博大齐庄中正自周以来母后之德未有如斯之盛者也今人人皆曰太皇太后陛下无意於任天下今且将还政臣以谓太皇太后陛下三世为天下母其崇高富贵上无伦敌其於称制也宜矣故其还政甚非难既还政而俾皇帝陛下能不失其圣为难其道无他在教之安民知人而已欲乞皇帝陛下同御前殿稍令近臣及知州职司入对俾稍见人才察其邪正贤不肖之实遂闻知天下之事令三省进呈公事以发听断俾日见之行事益选道德忠信之士置之左右前後使告其所巳治而规其所未至损其有余而补其所不足使一日专政则利害不能惑君子小人不能蔽以事天地而享以治万物而安以承宗庙而固太皇太后所以拥护之者可谓全矣【元佑七年十一月上时为吏部侍郎】上哲宗乞听言考实上官均臣窃闻人主之治天下考得失察邪正存乎知言听言之难在乎同异之际听纳当则政令善而衆悦听纳失则政令乖而人不服两汉以来治乱成败之机未尝不在於此世俗之情议论是非往往以多同者为是然而情有爱憎识有明暗心有向背同而多者或出於合羣而为朋党异而少者或出於守正而独立则是同者未必可取也有反常而为奇背公而行私不稽可否不顾是非惟势利之为徇则是异者未必可取也然则人主之听言其辨得失之际果不系於同异之多少当察理之是非以定去取耳贾谊明於治体尝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盖事有显迹推事以考言则诈者不能变白以为黑巧者不能饰非以为是此知言之要术也自陛下临御以来出政令行刑赏稽合义理顺於人心者不可胜数其间固有出於独断或有取於衆论公听并观不牵於异同之说天下之人皆以为陛下至公无私以治安天下为计故能洞照真伪判别是非无所壅蔽此中外之所歌颂非臣之私言也然政令之损益百官之黜陟万几日新自执政大臣以至侍从谏官御史皆得以言陛下寛仁好谏是非兼容而论者又得以尽言者既衆则意趣未必合识虑未必同意趣不合识虑不同则进言不得不异言意既异则互生爱憎迭相排毁以务相胜则是非汨乱尤为难察伏愿陛下於衆言同异之际更加审择推究事实凡言邪正者必考为行之实迹则同异之间了然而判然後在廷之臣不敢挟情饰言以荧惑圣听故邪正区别政令刑赏皆合公论天下乌有不治哉【绍圣元年四月上时为右正言】上徽宗论好问不可不择其人迩言不可不察其实王觌臣谨按中庸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夫好问不察而迩言则察者盖舜欲有问必择乎端人正士而後问之所问皆端人正士则不察而信之可也察其人在前故也至於迩言则有不问而闻之者矣舜不以人废言亦不遽信其言必察其真伪善恶而後用舍焉故不问无以致忠言之啓沃不察无以辨迩言之是非臣伏见陛下自春至今凡施设废置莫不大慰天下之望虽天纵睿智如日月之照临无所不烛然所以深究民情洞达物理者亦好问察言之助也陛下当潜龙之日政事无所预威福不在手凡达於圣聦者皆无心之言裁以英断而施之政教则法出而公论归令下而民情悦不亦宜乎今陛下尊居九重奄有四海庆赏刑威卷舒於颐指之间有所闻焉或畏威而匿情或怀利而曲说况於迩言情伪万状欲如前日无心之言岂易多得故好问尤不可不择其人迩言尤不可不察其实也舜典曰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舜之好问察言者既如彼用以命龙者又如此可谓重且谨矣陛下以大舜之资行大舜之政臣敢以大舜之所重且谨者上尘听覧【元符三年上时为御史中丞】上钦宗乞先恤公议而後谨独断邹浩臣尝读孟子见其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如此然後可以为民父母於是知公议不可不恤独断不可不谨人君之所急务尤在於此焉盖左右非不亲也然不能无交结之私诸大夫非不贵也然不能无恩雠之意至於国人皆曰贤皆曰不可则所谓公议也夫公议之所在既巳察之矣必待见贤焉然後用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则所谓独断也惟恤公议於独断未形之前惟谨独断於公议巳闻之後则人君之所以致治者又安有不善乎二帝之所以帝三王之所以王未有不出於此者也臣愚伏见朝廷之事窃疑近日以来颇有异於陛下即位之初者参听人言往往有嗟叹不平之语非若前日之无不和悦且今去陛下即位之初才半年有余耳然遽巳如此不知自今以往又将如之何也况祔庙既毕普天之下莫不延颈拭目以徯初政而初政者乃人君谨始以正其本者也尤宜省察正在今日臣愿陛下深思孟子之言务使公议先达于上然後断以独智庶几有为悉恊天下之望【元符三年九月上时为左正言】上钦宗论不断之过曹辅臣闻万几萃於一日可谓至烦数十年蛊坏之业救於一时可谓至难以至烦至难之任付於吾君而欲责效於朞月之间有拨乱兴衰之志奋而行之则善矣若支倾补漏循袭故常臣不知其可也今天下危疑之事骇心动目卒然而至者时有之矣堂陛之间相视失色无借箸之略而有失匕之惊甲可乙否纷如聚讼俯仰踟蹰而机会巳失不可追救往往转易而为难垂成而遂坏痛心切骨贻恨无穷者每每有之曩者贼去渡河纵而弗击是一失也非不断之过乎至今天下调兵馈粮疲弊生民以贻宵旰之忧殆为是也不断为患顾不大哉侥幸之门正如市道平旦啓关侧肩而入以其货贿之所聚也纷纷势利之场又甚於此前日滥恩冒赏稍行禁止而一时横窃名器之人亦皆歛迹侥幸之门似将少塞今又大啓苟贱不廉之徒弹冠复出富商巨猾挟赀献巧伺候权门小夫下伍蹑足俟进是必有以姑息之恩干动圣慈有以造谤生怨之语妄摇圣虑既以姑息为恩以造谤生怨为可虑则自时厥後小人成羣决不敢去而刑罚大柄得无委坠而不举乎是又不断之过也侥幸既多奔竞益起悠悠风尘谁复抑之不断为患顾不大哉言路初开谏官台臣摩肩而进其间亦有挺节徇公捐躯报国之士欲効?埃以助明时陛下温顔下访若水投石陛下之於言者可谓真有意矣然奏章十上六七不行纵或行之聊复应耳初信之抑又疑之初许之抑又拒之得无有以私见曲说进陈是非者乎得无欲隔絶言路故为沮折使不得一伸其喙乎陛下亦为之不信言官辄寝其奏是又不断之过也夫台谏所采惟公论耳公论所许从而与之其所不许从而击之苟言官屡发弗售则公论遂废不行古今未有无公论而能善风俗者治道陵迟诚有以也不断为患顾不大哉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夫知其贤而任之又以人之言而贰焉则贤者退藏於深渺知其邪而去之又以人之言而疑焉则邪者朋比而求援今者奸谀在位能尽去乎内官领职干与兵柄能尽罢乎陛下明知其人矣言者屡上而依违不遣是又不断之过也卒之为奸佞者朋比欺蒙上下睽隔鬻恩弄权妨功害能预兵柄者纵暴逞威呼吸变故蜂虿在怀去则必复不断为患顾不大哉人主之於大臣待之至优责之甚重不优则不足以示君之施不重则不足以效臣之报古者公卿大臣天地有大变赐之牛酒则以不起闻矣职不胜任策书一至则布衣出府矣若有他故则栈车牝马归以思过矣其所责顾不重哉今圣主所以礼貌大臣可谓至矣其敢不竭所以报乎前者河东之役种师中战殁七统制师皆溃正缘粮乏兵饥庙堂因循失於措画而敢坐视其败略不引咎近日彗星出东北十夕不灭而论道爕理之臣击锺鼎食曾莫惩嗟主忧臣辱此语端为何哉而天度包荒终不忍诘是又不断之过也臣恐自是利则同享患则相弃有全躯保妻子之念无安国卫社稷之心堂堂再造之基谁与共图不断之患顾不大哉古语不云乎日中必熭操刀必割负扆而立垂裳而治必取诸斧良有以也易於乾曰刚健中正於夬曰刚决柔也臣望陛下体乾之健乘夬之刚雷厉而风飞阳开而隂阖君子怙焉小人惧焉中兴之业何虑其不成也【靖康元年八月上时为侍御史】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一卷二十二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二宋赵汝愚编君道门诏令上上仁宗乞诏令先定议而後行孙沔臣窃闻景德中知制诰朱巽上言以所降命令不可屡改应合更张请先定议如经久可守者行之不可者止之真皇谓宰臣曰此甚识治体卿等志之故景德祥符之间每下诏令皆可遵守窃见近来臣僚凡有起请或陈利害随即颁布略无诘难或未踰时或方经月有称未便又复中变去岁暴收钱税今春权罢度僧之类是也故使如纶之言涣汗之号民未尝以爲必信恐非国家致治之道也臣欲乞今後中外臣僚有所见闻陈请者若言礼乐即下太常礼院言刑名即下审刑院言天下钱谷即下三司言民间利害即下转运司小事半月中事一月仰所属衆官将前後敕条详定奏上如系制度大事即下两制尚书省集议委中书门下更加省察然後施行亦朝廷谨重之意也【康定元年上时爲右正言】上仁宗论中使传宣诸司烦数张方平臣窃闻近日中使传宣诸司颇爲烦数其至三司日或数次臣闻王言惟作命百官承式洪范五事言曰从从作乂故王者之言是谓号令令出惟行不行则权纲亏矣今夫屑屑冗微之事皆贱者之所亲责在攸司各有程式发输督促动烦宣下所司既被受其有不可奉行者又须禀复或却寝罢下成废命上爲损威习以爲常恬弗之怪欲乞今後除有指挥中书枢密院事特降中旨外自余细务合下三司提举司开封府等处者只乞传宣中书枢密院劄下逐处有司或敢违慢自应合行勘责即事干急速不容留滞即乞宣付入内内侍省相度事体缓急须即施行者具録宣旨报下所司所冀出纳有章上下得体【庆历元年七月上时爲三司使】上神宗乞追还陈习误罚昭示信令韩维臣近尝面奏降黜陈习有亏陛下信令理须追革自尔未闻别有处分寻属廹近郊祠不及继有论列臣伏以人主深居九重之中所以鼓动羣衆共成天下之务惟在号令而已则其出之岂可以不谨行之岂可以不信陛下即位之初命羣臣转对其诏文曰斥言有位之阿私又曰郡县之官课空文而尸素仰详明诏之意是开羣臣以尽言使其抱负隐伏悉以上闻然後公聼审择以辅初政之美陈习所言臣虽不尽知然闻其大略诋人过失耳使其所言而是乃所以上副询求之意若其非也犹当含忍以劝来者今所言之事未察虚实而言事之人已加斥逐自违明诏之本意而失大信於初政未获其补乃更有害此臣愚所未谕也昔晋文覇駮之君商君刻核之臣耳尚知假伐原徙木以着其信然後政令可得而行人民可得而使也岂以圣主而不务此乎议者或谓陈习素行非美今其所言颇挟怨害得贬不爲不幸此又流俗不识大体者之言无足采信借使习实有此乃自匹夫之恶耳匹夫之恶不惩於朝政未爲甚损而使天下之人疑陛下於不信臣窃以爲害无大於此者陛下若不以此爲失亟加追改而乃欲博询细故以补聪明臣恐思虑虽远而所及者愈近施设虽多而所得者愈少也伏望圣慈特赐指挥追还误罚昭示大信【熙宁元年十一月上时爲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上神宗乞追还陈习误罚昭示信令王安石臣窃闻转对官陈习坐言人罪恶被黜监当习之爲人忠邪愿奸臣所不知然陛下施罚如此有未安者二上下之所以相遇者诏令也诏令所以行於天下者信也诏令不信则人主之权废矣故孔子以爲兵与食皆可去而不可以无信今陛下命羣臣使斥言有位之阿私朋比尸素有一人言之则不考问其虚实而绌之则甚害陛下之信此未安者一也人主之聼天下不可以偏偏。

不报怨谁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句子

不报怨谁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句子

不报怨谁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句子善恶到头终有报,坏事故尽,理应一身穷。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有些人喜欢评论是非,积下的是他的口德,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不知道背后的心酸,人心的善恶到头终有报,我的生活不需要一些无关的人来掺和,我走自己的路,路上有真正在乎我的人陪我就好!善恶到头终有报,生而为人,请务必要善良。

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易没有人会丢掉自己底线来维护其他人的虚无缥缈如果是因难就不会退缩,毕竟人行过往不分好坏立场不同不与评论,但人性始未形形色色.长大唯一好处不仅认识了五颜六色的世界,还有人心.每个人都不是大慈大悲然而也别特别险恶!善恶到头终有报,轮回因果定原由。

广结善缘种福田,妄言因果奈何天。

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得失却无前。

虚无幻境风旖旎,缥缈灵山步婴珊。

佛度有缘嫁自有,人当观众众旁观。

人啊,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善良,要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

一个人,当你知道她的真面目时,你会说她怎么变成这样,其实不然,只是她本性如此,是你从未意识到而已,人心本善并不全对。

或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我的宗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为善恶到头终有报。

我现在经历的痛苦终究会为我未来的幸福铺路,坚持住。

真正懂你的人只有自己,因为你不知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因果循环往复,只在人心一念之间。

善恶到头终有报,莫因贪欲毁今生。

谈古论今不荒唐,小人得志莫猖狂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爱你的人无论你怎么做,做什么,它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不爱你得人无论你做什么,做的再多,哪怕要求一点关心都会被人说是(作)或是(耍),所以要清楚到底爱不爱你,不要自欺欺人,清醒一点。

以前我不懂什么叫利用,现在被人上课一堂,恍然大悟,我一直认为人应该实在一点好,但是善恶到头终有报,我会静静地看着某些人得下场。

人呀,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为好,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心中留,官畅通!日行一善,平等待人,修身齐家治国~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太史公自序》原文及译文

《太史公自序》原文及译文

培养组 内老师 的团结
和教学 实践有 机的结 ,提高 课堂效 益,规 案,提 倡其他
合作精 神,做 好新教
合起来 ,做到 以学促 范教学 常规管 理,抓 详案。 要求教 师的教 的精神 ,要在 作业批
师带教 工作。
研,以 研促教 ,真正 好“五 关”。 案能体 现课改 理念。
夫儒者以六 为法。六 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 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 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 不刮。食土簋, 啜土刑, 粝粱之食, 藜霍之羹。 夏日葛衣, 冬日鹿裘。 ”其送死, 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 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 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 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 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 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 为用。无成埶, 无常形, 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 不为物後, 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 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 不中其声者谓之窾。 窾言不听, 奸乃不生, 贤不肖自分, 白黑乃形。 在所欲用耳, 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 翟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 讬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 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 “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核心:
(2)原则:
(3)基本要求:
终身为善不足,一朝行恶有余。——[古希腊]荷马
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清思路。
认真预习,自主完成导学案相关问题,疑难问题课堂小组合作解决。
温馨提示
认真阅读教材,相信你能顺利完成噢!
『知识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预习本课内容,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1.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是: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课本P19—20相关问题。
『能力训练提升』
【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一.选择题:
1.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主要是通过()体现出来。
A.社会主义道德规范B.个人好恶
C.社会舆论和媒体监பைடு நூலகம்D.法律规定
2.道德依靠(),确定是非善恶的界限,引导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本P6对应习题。
提炼与归纳
批注与反思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能力:
培养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判断、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各种
是非善恶行为的能力。
★知识:
知道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
【学法指导】
本节主要探讨的问题:学生正确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
A.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C.明辨是非弃恶扬善
D.爱祖国爱人民
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明辨是非,弃恶扬善
【拓展探究】
完成《学习与评价》P12第17题。
田家庄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品导学案编号:003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陈云云备课组长:闫科昌
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学会选择
第一节是非善恶有公论(下)
提炼与归纳
批注与反思
3.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4.道德如何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教师点拨
结合所学内容,注重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哦!
①人们的内心信念②习俗③社会舆论④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社会主义道德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A.实现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C.明辨是非,弃恶扬善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