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浙江高考新选考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基础演练试卷(一)历史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基础演练试卷(一)历史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基础演练试卷(一)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试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A.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B. “制天命而用之”C.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 “兼相爱、交相利”【答案】C【解析】据材料“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改革思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属于儒家思想,故A 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属于儒家荀子思想,故B项错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体现了法家变法改革思想,故C项正确;“兼相爱、交相利”属于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不法其故、不循其礼”,学生应该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属于法家思想,据此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对比,即可排除其它学派思想,得出正确答案。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后附答案解析)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后附答案解析)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

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传贤”演化为“传子”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

如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

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3.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A.战国B.西汉C.东汉D.元代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

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

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

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

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

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五)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五)学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五)1构体系理线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与调整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珍视和平——反思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精要点拨]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还产生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演练1]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就某次战役记载道:“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

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

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

”材料所述的战役( )A.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破产C.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D.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解析从“毒气”的字眼上来判断,该战役为凡尔登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视角二史研方法——关注图片里的历史[精要点拨] 浙江选考对二战中著名战役的考查多用图片、地图等形式,学会读图识史是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演练2]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二战地图,圆圈处所示战役对战局所起的影响是( )A.美军从南面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联系B.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C.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D.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解析由地图可知,圆圈处所示战役为瓜岛战役。

美军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联系是在1945年初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之后,A项错误;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是在1941年12月的珍珠港战役之后,B项错误;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是在瓜岛战役后,C 项正确;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是在中途岛战役之后,D项错误。

答案 C视角三历史解释——学会辨识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精要点拨]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新高考要求的历史学科素养之一。

[演练3]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2020年高考历史浙江卷(7月选考)及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浙江卷(7月选考)及答案

13.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 80 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
“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
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
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
“几无差别”的是
()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
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
设围场”,划定了 14000 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历史试卷第 1页(共 18页)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5.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
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
------------- -------------------- -------------------- -------------------- -------------------- -------------------- -------------------- -------------------- ------------
C.钱业公会
D.工业建设会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模块检测卷(一) 必修1 政治史综合(含两次世界大战)(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模块检测卷(一) 必修1 政治史综合(含两次世界大战)(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政治史综合(含两次世界大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

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

西周的分封制()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根据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C.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宗法破坏,贵族内讧3.历史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

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5.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

乾封以后,刘祎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6.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科举考试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的选官方式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7.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

(浙江专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选考仿真卷(一)

(浙江专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选考仿真卷(一)

选考仿真卷(一)考生须知:1.全卷共3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本试题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3.学考同学完成第Ⅰ卷(选择题前面25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31、32题),共70分。

选考同学要求完成全部试题,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2.下面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

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先后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3.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 )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摒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4.《汉书·食货志》记载:“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

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

过奏光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

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

”这说明汉朝( )A.贫苦农民不愿使用牛耕B.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C.冶铁技术获得长足发展D.政府推广农业生产技术5.宋代有“千年土地八百主”之谚,明清时期也有“百年土地转三家”的说法,甚至有“十年之间易数主”的记载。

这说明宋代以来( )A.土地的流转速度加快B.土地兼并的状况缓解C.封建土地私有制解体D.出现农业商品化现象6.明代对各国朝贡物品如国王、王妃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付款贸易收购;其他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新选考)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一)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新选考)一轮复习讲义: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一)Word版含答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一)1构体系理线索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关注民生——罗斯福新政对民生的关注[精要点拨]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通过新政缓和危机,恢复经济。

但其对民生的关注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巨大作用,为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演练1] “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

”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

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免于匮乏的自由”“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说明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关。

故最能体现的是选D。

答案 D视角二历史思维看现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精要点拨]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演练2]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了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推行总统的集权统治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兴起,它是一种以传统经济为依托,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型经济。

在这种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答案 D视角三尊重文明多样性——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相互借鉴[精要点拨]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在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发展。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探究与演练(六)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新选考精品一轮复习课件专题探究与演练(六)

世界因素,成为未来世界格局中的一极。
——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读本》
1构体系 理线索
Hale Waihona Puke 2新选 考 新命题(1)材料一反映出二战后怎样的国际格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国际格局形成的 标志。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简述这一 趋势逐渐加强的意义。
魁祸首,欧洲则是助纣为虐。欧洲难民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是因为西方国
家推行( A.①②③ 解析 ) ③人权优先论 ④“冷战”政策 D.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①霸权主义 ②强权政治
欧洲难民问题是近年来的时政问题,冷战政策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A
1构体系 理线索 2新选 考 新命题
[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政治上的胜利”指第三世界国家赢得民族
独立,“经济上的失败”是指在当前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第三世界国家经济 发展与经济独立困难重重。结合其原因做出选择。
1构体系 理线索 2新选 考 新命题
解析 正确。 答案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④错误,排除,因此A项 A
1构体系 理线索
2新选 考 新命题
考法3 考查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影响 【例3】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图
1构体系 理线索
2新选 考 新命题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大国都在努力地发展自己,要使自己成为世界大
国以至世界的一极。还有一些地区的国家集团随着其成员的扩大、经济一体化程度 的提高以及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协调加强,也完全可能由一个地区因素上升为一个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一)学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1构体系理线索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家国情怀——宗法制表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要点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血缘纽带、宗法观念、家和万事兴、家国同构等观念,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开展,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习俗中仍有表达。

[演练1] (2021·嘉兴3月测试)“终养〞是指古人辞官奉养父母至祖父母寿终。

据载,乾隆年间谕令,既不迎养、又不呈请终养年迈父母的官员,定以处分。

该谕令所蕴含的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 )解析西周分封制度是如何进展政治权力分配的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根底,注重家族成员伦理关系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的伦理观念吻合,故B项正确;郡县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C 项错误;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视角二主流历史意识——维护国家统一[精要点拨] 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亦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

[演练2]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此段文字说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愿望解析“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指人民防止了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乱,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应选D项。

答案 D视角三时政热点——国家监察、公平公正[精要点拨] 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立,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立,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

[演练3] (2021·温州3月测试)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宰相刘沆因范师道(侍御史)、赵抃(殿中侍御史)“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

范师道、赵抃被罢台职以后,御史中丞张昪抗议说:“天子耳目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宰相怒斥之?愿明曲直以正名分。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学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1构体系理线索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唯物史观——以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精要点拨]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开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开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开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场于新航路的开辟。

[演练1] 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场,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C.世界从孤立、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的开场解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完毕了相互分散、相互隔绝的状态,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由此开场,因此C项应为最正确选项。

A、B 项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与1500年阶段特征不相符合。

答案 C视角二新情景新材料——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的演变[精要点拨] 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根底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其对外经济扩张的表现形式;工厂制度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经过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创造与创新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根底。

[演练2]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出现该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的开展解析材料中手工纺车被闲置,说明机器生产的影响,应选A项。

答案 A视角三史学热点——英国的经济理念创新[精要点拨] 自由放任主义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主张对经济完全自由放任,让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开展思想。

主要内容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演练3] 以下图所示英国局部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解析观察图文,据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地升高,这反映了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应选B项。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九)课件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九)课件

有制,没有变化。
答案 B
[选考对接突破]
考法1 综合考察农村经济体制调整
【例1】 2021年6月,浙江象山、上虞等多地发放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
权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
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回忆建国后农村工作的相关举措,属于将
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是( )
专题探究与演练(九)
[热考视角演练]
视角一 关注重大政策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精要点拨] 新时期党中央做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决策,对新时期的国家经 济政治社会开展作出具体要求,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的重大决策都是关注 焦点。
[演练1]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
解析 农民申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为社会主义改造 奠定了根底。人民公社挫伤了劳动者积极性,故A、B、C项错误。农业生产合作社 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人民公社强调公有化程度,故D项是二者的共同 之处。 答案 D
视角四 历史规律认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精要点拨] 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第一手资料,但往往是一定时期政 治经济的反映,与其他历史资料的相互印证,也能成为研究历史的有力证据。
视角二 计量史学——数据表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精要点拨]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揭开了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的序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中不断成熟完善,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 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
[演练2] 以下图中促使1987年至1994年变化的因素是( ) 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D.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气象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七)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七)学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七)1构体系理线索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史研方法——区分史料史据[精要点拨] 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映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学会对史料史据的初步断定是中学历史学习的根本要求。

[演练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

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 )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解析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三项均带有主观色彩。

答案 C视角二文明交流——“一带一路〞文明印记[精要点拨] 中国“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促进沿线文明交流,高举和平开展的旗帜,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演练2] 以下图中的路线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

给该图拟一个标题,最适宜的是( )A.秦朝开辟“五尺道〞解析图示显示该路线到达天竺,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

A项明显错误;丝绸之路应更远至西亚地中海沿岸,B项错误;D项应更近吐蕃以东,错误。

答案 C视角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历史与现实的贯穿[精要点拨] 新时期文化旅游成为各地宣传名片,再现古代地方繁荣的商业演出,名人诞生地等宣传主题层出不穷,带动文化产业经济开展。

[演练3] 以下图为大型河南开封著名景区清明上河园上演的大型实景演出?东京梦华?,向游人展示原汁原味的宋代京城风范。

以下现象不适合出现在演出场景里的是( )的店铺林立B.场内见有专门娱乐的场所——瓦子D.工匠用煤冶铁,锻造农具解析宋代坊市界限完全打破,交易时间也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应选C项。

答案 C视角四关注地方历史——古代江浙经济开展[精要点拨] 浙江高考改革,单独命题,表达地方特色,关注区域开展,对地方史的关注与考察仍是重要命题点。

[演练4] (2021·浙江6月学考)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

以下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越窑的青瓷②大邑的白瓷③钱山漾的绢片④马王堆的素纱衣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②在四川;④在长沙。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二)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二)学案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二)1构体系理线索2新选考新命题[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历史思维看现实——世界货币的影响力[精要点拨]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开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演练1]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到达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以此协定为根底所建立的是( )解析解答此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迁移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应选A项。

答案 A视角二史学研究——探寻欧盟成立的原因[精要点拨] 战后欧洲一体化不断开展,尤其是两极格局解体后,欧洲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演变,其根本推动因素是欧洲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欧洲各国的经济开展。

[演练2] 有学者认为,以欧盟目前的体制形态来看,无论组织上,还是在职能配置上,欧盟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国家的能力倾向。

但是,如果我们追溯欧洲一体化的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

材料提醒了( )解析此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动力来源,就会发现,成员国家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可以得出答案是A。

答案 A视角三历史主流意识——合作与竞争,开展与共赢[精要点拨]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表达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开展而形成。

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开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局部,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演练3] “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翻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探究与演练(一)
1构体系理线索
2新选考新命题
[热考视角演练]
视角一家国情怀——宗法制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精要点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血缘纽带、宗法观念、家和万事兴、家国同构等观念,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习俗中仍有体现。

[演练1] (2018·嘉兴3月测试)“终养”是指古人辞官奉养父母至祖父母寿终。

据载,乾隆年间谕令,既不迎养、又不呈请终养年迈父母的官员,定以处分。

该谕令所蕴含的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选官制度
解析西周分封制度是如何进行政治权力分配的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注重家族成员伦理关系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的伦理观念吻合,故B项正确;郡县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C项错误;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奉养父母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二主流历史意识——维护国家统一
[精要点拨] 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亦是
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

[演练2]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愿望
解析“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指人民避免了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乱,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故选D项。

答案 D
视角三时政热点——国家监察、公平公正
[精要点拨] 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

[演练3] (2018·温州3月测试)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宰相刘沆因范师道(侍御史)、赵抃(殿中侍御史)“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

范师道、赵抃被罢台职以后,御史中丞张昪抗议说:“天子耳目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宰相怒斥之?愿明曲直以正名分。

”宰相刘沆“亦力诋台官朋党”。

张昪怒不可遏,“益论辩不已,凡上十七章,沆知不胜,乃请以本官兼一学士守南京”。

十二月,刘沆罢相知应天府。

据此可知()
①宰相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基本被剥夺②御史中丞一定程度上监督宰相规范执政③御史中丞的设立是为了分散宰相权力④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宰相刘沆因范师道……‘尝攻其短,阴上书出之’”表明宰相有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故①错误;依据材料中“御史中丞张昪抗议”的信息可知,故②正确;御史中丞不仅仅是针对宰相监察,还监察百官,故③错误;御史中丞及属下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符合史实,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视角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精要点拨]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对现存史料的整理、辨析,去伪存真,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演练4] (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后汉书·献帝纪》中记载:曹操“自为丞相”;曹操“自立
为献公,加九锡”;“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

而《三国志·魏记》中记载:“汉罢三公,置丞相,以公(指曹操)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

这说明()
A.两则都属于一手史料,因此都可以作为论据加以引用
B.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D.受作者立场的局限,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间存在一定背离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则史料对曹魏代汉的记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加以考证而不是直接作为论据引用,故A项错误;历史的书写需要客观记录而不是想象,故B项错误;历史学既追求客观公正,也需要历史细节,故C项错误;《后汉书·献帝纪》对曹魏持否定态度,而《三国志·魏记》则对曹魏持肯定态度,这说明受作者立场的局限,历史记载与历史事实间存在一定背离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 D
[选考对接突破]
考法1史料考查秦疆域的拓展
【例1】“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
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
[方法突破] 抓住史料关键信息,往往就能实现对问题的核心突破。

关键信息一“蒙恬”为秦朝名将;信息二“筑亭障以逐戎人”指修长城阻匈奴。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秦朝名将蒙恬北击匈奴的史实,据此可知B、C项时间不符;《武帝纪》记述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A项错误。

答案 D
考法2考查史学常识——历史认识
【例2】(2018·杭州高三期末)历史上对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众说纷纭,有人根据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烛影斧声”的记载,疑心宋太宗“弑兄夺位”,也有人根据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

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

对上述观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历史事件的争论越是争论越无法解决
B.历史争论的解决离不开考古的新发现
C.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
D.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
[方法突破] 本题为史学常识题。

历史事实的记载会因记载者的立场不同或信息来源不同等因素影响而叙述表达不同,历史事实的确认需要科学的考证。

解析历史事件的争论有助于解决问题,故A项错误;历史争论的解决并不一定非要新的考古发现,故B项错误;根据“虽没有定论,然后人不时提出新依据”可知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故C项正确;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并没有定论,并非倾向性选择,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法3考查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例3】据《中国政治制度史》记载:“(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

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该材料体现了明朝监察机构()
①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②有效地防止官员贪污腐败③代表皇帝履行监察职责④采用非常规手段监督官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方法突破] 逐句对应史料信息是突破数字组合题的有效方法。

解析从材料“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说明①正确;从“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说明③正确;从“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说明④正确;②错在“有效”,监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答案 B
考法4知识交叉考查秦统一及长城
【例4】(2018·杭州高二期末)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中华帝国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但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性”仍然留存了下来。

这些地域文化的多样性非但没有妨碍人民生活,相反其意义对于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引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材料二1994年9月第一届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关于长城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

关于长城的现实意义大体有如下看法:①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②经济文化的会聚线;③民族精神的凝聚线。

——根据《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的主要举措。

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举措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6分)
(2)关于长城的现实意义,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4分。

只作选择不作论述者,不得分)
答案(1)表现:①修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②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③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④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任意两个方面得4分)
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分)
(2)任选一个,共4分。

①纵深梯次的防御体系。

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抵御邻国的进攻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长城是由城墙和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

(4分)
②经济文化的会聚线。

长城有效地保护了内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历代王朝往往在长城沿线移民实边,垦荒屯田;历代王朝都在长城沿线设置贸易市场,有利于农牧经济文化交流。

(答出两点得4分)
③民族精神的凝聚线。

用血肉之躯建筑起长城工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刚毅和勤劳智慧的精神;因长城而衍生的文化灿烂夺目,异彩纷呈,显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历代在长城沿线的边贸和交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

(答出两点得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