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实验
20-21版: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创新设计)
第5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秒表。
二、实验设计1.实验原理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 =2πl g ,它与偏角的大小及摆球的质量无关,由此得到g =4π2l T 2。
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 和振动周期T ,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的值。
2.实验器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1米)、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1.做单摆取约1 m 长的细丝线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
实验装置如图。
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 ′,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钢球直径D ,则单摆的摆长l =l ′+D 2。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做30次~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测得周期数值的平均值。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四、数据处理1.公式法将测得的几次的周期T和摆长l的对应值分别代入公式g=4π2lT2中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2.图像法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可得l=g4π2T2,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T2为横轴作出的l-T2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斜率k,即可求出g值。
k=lT2=ΔlΔT2,g=4π2k。
五、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是否可看做质点,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
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
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计时计数的方法,即4,3,2,1,0,1,2,…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2.5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 (多项选择)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答案】AB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 )【答案】C【解析】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下列图。
如下表述正确的答案是〔〕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B【解析】由F=k(l-l0)可知,当F=0时,l=l0,即图象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正确、C错误;图象不过原点,D错误。
4. (多项选择)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关于测量弹簧原长的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先测量弹簧的原长,后竖直悬挂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弹簧的原长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身重量【答案】BD5.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下列图,如此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
(2)弹簧的弹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_。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同步检测)(附答案)—高二上学期物理选择性必修1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2.某同学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测出了摆线长度L和摆动周期T,如图甲所示.通过改变悬线长度L,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获得多组T与L,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画出函数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与测实际摆长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相比会()A.偏大B.偏小C.一样D.都有可能3.(多选)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A.选细线作为摆线B.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线长为摆长D.计时起止时刻,选在最大摆角处4.(多选)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应选择伸缩性小、尽可能长的细线做摆线B.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并记为摆长lC.在小偏角下让单摆摆动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T二、非选择题5.(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_____.A.1 m长的细线B.1 m长的粗线C.10 cm长的细线D.泡沫塑料小球E.小铁球F.秒表G.时钟H.厘米刻度尺I.毫米刻度尺J.游标卡尺(2)在该实验中,单摆的摆角φ应________,从摆球经过________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6.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 cm摆球直径为2.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则:(1)单摆摆长为________cm.(2)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在实验室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7.利用单摆测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小球直径如图甲所示,小球直径d=________cm.(2)某同学测量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乙中画出L-T2的图像,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L/m 0.40 0.50 0.60 0.80 1.20T2/s2 1.60 2.10 2.40 3.20 4.80(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摆长没有加小球的半径,其他操作无误,那么他得到的实验图像可能是下列图像中的____________.A BC D8.用时间传感器代替秒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长为l的摆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直径为d的小球,在摆球运动轨迹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正对放置一激光光源和一光敏电阻,细激光束与球心等高.光敏电阻与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__,用此装置测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9.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 cm。
PM2.5实验报告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因子:pm2.5/pm10)三、实验步骤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内梅罗型:iimax: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iave: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取平均值得:ia1 = ca1 / s01 = 0.621;ia2 = ca2 / s02 = 0.650 iaave = 0.636 ;iamax = 0.650 ia = 0.643ib1 = cb1 / s01 = 0.633;ib2 = cb2 / s02 = 0.662 ibave = 0.647 ;ibmax = 0.662 ib = 0.655ic1 = cc1 / s01 = 0.422;ic2 = cc2 / s02 = 0.441 icave = 0.432 ;icmax = 0.441 ic = 0.437id1 = cd1 / s01 = 0.624;id2 = cd2 / s02 = 0.652 idave = 0.638 ;idmax = 0.652 id= 0.645ie1 = ce1 / s01 = 0.604;ie2 = ce2 / s02 = 0.632 ieave = 0.618 ;iemax = 0.632 ie = 0.625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
如表,表明大气环境质量分级属清洁。
pm2.5实验报告[最新版]
pm2.5实验报告pm2.5实验报告篇一:大气污染PM2.5实验报告《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2、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评价因子:PM2.5/PM10)三、实验步骤1、测定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内梅罗污染指数);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提出改善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1、校园大气境质量现状值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3、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内梅罗型:Iimax:参与评价的最大的单因子指数;Iiave:参与评价的单因子指数的均值。
取平均值得:IA1 = CA1 / S01 = 0.621;IA2 = CA2 / S02 = 0.650 IAave =0.636 ;IAmax = 0.650 IA = 0.643 IB1 = CB1 / S01 = 0.633;IB2 = CB2 / S02 = 0.662 IBave =0.647 ;IBmax = 0.662 IB = 0.655 IC1 = CC1 / S01 = 0.422;IC2 = CC2 / S02 = 0.441 ICave =0.432 ;ICmax = 0.441 IC = 0.437 ID1 = CD1 / S01 = 0.624;ID2 = CD2 / S02 = 0.652 IDave =0.638 ;IDmax = 0.652 ID= 0.645IE1 = CE1 / S01 = 0.604;IE2 = CE2 / S02 = 0.632 IEave =0.618 ;IEmax = 0.632 IE = 0.625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现状监测评价中,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校区的5个大气评价因子评价所得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
2.5 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点,橡皮 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 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固定点 在纸面外) 固定点A在纸面外 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固定点 在纸面外 3.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 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 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 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 (如图 如图2-5-1所示,位置 须处于纸面以内 所示, 须处于纸面以内) 如图 所示 位置O须处于纸面以内 4.用铅笔描下 的位置和两细绳套的方向,并 用铅笔描下O的位置和两细绳套的方向 用铅笔描下 的位置和两细绳套的方向, 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5.从力的作用点 位置 沿着两细绳套的方向 从力的作用点(位置 从力的作用点 位置O)沿着两细绳套的方向 画直线, 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 图2-5-1 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的图示。 的图示。 6.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记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 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 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 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的图示。 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 的图示。 7.比较力 的图示与合力 的图示,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 比较力F′的图示与合力 的图示, 比较力 的图示与合力F的图示 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 8.改变两个力 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改变两个力F 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改变两个力
PM2.5、10实验作业指导书
PM10和PM2.5的测定1、方法依据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HJ618-20112、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重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浓度的手工测定。
本标准的检出限为0.010mg/m3(以感量0.1mg分析天平,样品负载量为1.0mg,采集108m3空气样品计)。
3、测定原理分别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PM2.5和PM10浓度。
5 仪器和设备 5.1 切割器:5.1.1 PM10切割器、采样系统:切割粒径Da50=(10±0.5)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5±0.1)μm。
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 93-2003的规定。
5.1.2 PM2.5切割器、采样系统:切割粒径Da50=(2.5±0.2)μm;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为σg=(1.2±0.1)μm。
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 93-2003的规定。
5.2 采样器孔口流量计或其他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的流量计。
5.2.1 大流量流量计:量程(0.8~1.4)m3/min;误差≤2%。
5.2.2 中流量流量计:量程(60~125)L/min;误差≤2%。
5.2.3 小流量流量计:量程<30 L/min;误差≤2%。
5.3 滤膜:根据样品采集目的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纤维素等有机滤膜。
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
空白滤膜按第7章分析步骤进行平衡处理至恒重,称量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5.4 分析天平:感量0.1mg或0.01mg。
5.5 恒温恒湿箱(室):箱(室)内空气温度在(15~30)°C范围内可调,控温精度±1°C。
实验方案PM2.5
PM2.5计数器实验方案一、PM2.5计数器PM2.5计数器是测试空气PM2.5颗粒的粒子数目的仪器,通过采用粉尘传感器,粒子计数原理,将所检测粒子直径限定在PM2.5的直径(即小于或等于2.5微米大于1微米)中,检测一定小范围内的PM2.5粒子数目。
目前市场上在销售的多是粉尘粒子检测器,检测的是空气中直径大于2.5的可吸入颗粒(粉尘)。
所以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改造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使其可以检测小直径颗粒,称其为PM2.5计数器.二、实验材料空气质量传感器,电阻电容若干,面包板,Arduino(或者Microduino),液晶显示屏三、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完整的空气粉尘粒子检测器。
写出传感器驱动代码(初步意向在网上找别人的代码研究)连接到显示屏上,调试显示屏,使得显示屏可以输出数据。
(初步实验应该用浓烟去熏传感器,使得显示数目较大,方便调试样机。
)2、根据步骤一写出完整的空气粉尘粒子检测器的电路图,代码,原理。
3、在2的基础上改编样机,使得其对粒子直径数目降低。
初步想法是,在传感器中加入加热器,使得传感器可吸入更多的空气粒子,加入滤膜,或者加入抽气泵等。
4、使 PM2.5 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 通过蓝牙或串口线传输给计算机或其他终端(待定)5、得到实验结果后,在实验室中根据线路图进行接线焊接,得到成品,并对产品进行封装(待定)四、评判依据1、每个步骤完成后对调试产品进行拍摄记录。
2、对于检测器的准确性依靠烟熏的数值必大于空气常态数值大概判断。
对空气PM2.5的数值将以天气预报的值为标准。
五、Endless的决心1、本次项目是在已有的空气质量检测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我们小组四个人都没尝试过自己去完成一件硬件成品,希望通过这次课程项目体验到硬件制作的过程乐趣。
2、对于实验步骤第4、5条我们计划在假期完成,借此完成一件我们自己的东西。
对于将检测器待检测粒子直径降低(步骤3)这点我们只能不断的尝试,可能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会尽力去调试。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7.改变悬线长度多次测量,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或作T2-L图像求斜率。
4.典型误差分析题型:
(1)针对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若将振动次数n记
为(n+1),测算出的g值比当地的g值
偏大
;
若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摆球的半径测算出的g值比
当地的g值
偏小
。
(2)图像不过原点的误差分析
①如果漏加了摆球半径,L比标准值小和标准
图形相比, 图像左移如a
。
②如果加了摆球直径,L比标准值大和标准图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51
2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1分51.3秒=111.3s
59
0 31
28 57
14 0 13
1 2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51
2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若摆球用形状不规则的重物代替,不能直 接测得摆长。我们采用如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先量得从悬点到摆球顶部处的摆线长为L1,测得周期为T1; (2)改变摆长后,量得从悬点到摆球顶部处的摆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
2.5实验活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件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
(7)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___偏__小___。
3.从溶液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 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偏__大__。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偏__小____。
设—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体积等
写—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或依据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列出对应关系式 标—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列—列出比例式。 解—根据比例式求解。
在列、写相关联的量时,要遵循“上下单位 一致,左右单位相当”的原则
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一、思维诊断——易错易混辨析 1.仪器的选用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标要求】 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知识梳理]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2.容量瓶
(1)构造及用途:
抓基础 夯实必备知识
、
、
。
(2)查漏操作:
(3)选择容量瓶的原则:
“相匹配”原则: “大而近”原则:
选择与所配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的:关系
(4)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PM2.5监测实验方案》
大气中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方法;2、掌握重量法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数据处理和结果应用的技能。
二、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空气中粒径小于的悬浮颗粒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集的气体体积,即可计算的质量浓度〔mg/m3〕。
三、分析仪器1、中流量采样器及中流量孔口流量计2、气压计;温度计;万分之一天平;镊子。
3、X光卡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或异物。
4、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5、滤膜袋:存放采样后对折的滤膜。
6、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如果没有恒温恒湿箱,可用枯燥器〔放于能控制室温的天平室内〕,滤膜在采样前后均放在其中,平衡后再迅速称量。
三、实验步骤:1、采样器流量校准由于采样器流量计上表现流量与实际流量随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变化,所以采样器流量计必须校正后使用,按标准规定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
2、滤膜准备首先用X光看片机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检查及编号后放入恒温湿箱内〔或天平室的枯燥器中〕于15~30℃平衡24h,对于很潮湿的滤膜应延长平衡时间到48h。
在此平衡条件下取假设干张滤膜依次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称量要快,从枯燥器取出至称量完毕应控制在30s 内,读数准确到。
平均值为该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
每次称清洁或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假设称出的质量在原始质量的±5mg内,那么认为该批滤膜样品合格,否那么不合格,要重新称量到符合要求。
恒重的滤膜为空白滤膜,将其平放入已编号的滤膜袋或盒内做采样备用,其中5张空白“标准滤膜〞不作采样用。
3、采样翻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外表上的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
2.5g静力试验内容
2.5g静力试验内容
2.5G静力试验是一种用于测试物体在受到2.5倍重力加速度时
的表现的试验。
这种试验通常用于测试航空航天器件、航空器件和
其他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性能。
在进行2.5G静力试验时,通常会施
加一个静态的2.5倍重力加速度,以模拟物体在真实环境中可能遇
到的加速度情况。
这有助于工程师和设计师评估物体的结构强度、
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2.5G静力试验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 试验对象,确定需要进行
2.5G静力试验的具体物体或结构,例如航空航天器件、航空器件或其他工程结构。
2. 试验设备,准备好用于施加2.5倍重力加速度的试验设备,
例如静力试验台或其他专用设备。
3. 试验环境,确保试验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以及
物体所需的测试条件。
4. 数据采集,在施加 2.5G静力加速度时,需要对物体的变形、
应力分布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5. 试验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对物体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估,以指导后续的设计和改进工作。
总之,2.5G静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测试手段,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评估物体在受到2.5倍重力加速度时的表现,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改进工作。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练习题
第5课 单摆 备作业一、单选题1.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小,可能的原因是( )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n -1次全振动数为n 次2.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A .测量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B .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 ,并由计算式30tT 求得周期 C .开始摆动时振幅过小 D .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是由于( ) A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而未加小球半径 B .测量周期时,将n 次全振动,误记成n +1次全振动 C .计算摆长时,用悬线长加小球的直径 D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4.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摆长和周期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摆长等于摆线长度加上球的直径B .测量周期时只要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C .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D .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最高点开始计时5.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 .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为100t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二、多选题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______;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7.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A.测量周期时,时间t内全振动的次数少数了一次B.测量周期时,时间t内全振动的次数多数了一次C.摆线上端固定不牢固,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D.在测量摆长时,将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直径作为摆长.E.小球没有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形成了圆锥摆8.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 − L 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 − L 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 所示,其中a 和b 平行,b 和c 都过原点,图线b 对应的g 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出现图线a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 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 次全振动记为50 次C.图线c 对应的g 值小于图线b 对应的g 值D.图线a 对应的g 值等于图线b 对应的g 值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2T 可得224πlg T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时,摆线长的测量值偏大,由224πlg T =可知,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故A 错误;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则摆长测量值小于实际值,由224πlg T =可知,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小,故B 正确;C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使得周期测量值偏小,由224πlg T =可知,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故C 错误;D .实验中误将n -1次全振动数为n 次使得周期测量值偏小,由224πlg T =可知,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故D 错误。
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试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试验原理 ......................................................................................................................................... 1 二、试验器材 ......................................................................................................................................... 1 三、试验步骤 ......................................................................................................................................... 1 四、数据处理 ......................................................................................................................................... 2 五、考前须知 ......................................................................................................................................... 2 【稳固练习】 .. (6)一、试验原理由T =2πl g ,得g =4π2lT2,那么测出单摆的摆长l 和周期T ,即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试验器材铁架台及铁夹,金属小球(有孔)、秒表、细线(1 m 左右)、刻度尺、游标卡尺.三、试验步骤1.让细线穿过小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稍大一些的线结,制成一个单摆.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试验桌边,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线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3.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 ′(精确到mm),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 ,那么摆长为l =l ′+学习名目学问把握d 2. 4.把单摆拉开一个角度,角度不大于5°,释放摆球.摆球经过最低位置时,用秒表开头计时,测出单摆完成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5.转变摆长,反复测量几次,将数据填入表格.四、数据处理1.公式法:每转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 和T 代入公式g =4π2lT 2中求出g 值,最终求出g 的平均值.设计如下所示试验表格2.).其斜率k =4π2g,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图1五、考前须知1.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 m ;摆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金属球. 2.摇摆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很小.3.摆球摇摆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4.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头计时,要测n 次全振动的时间 [例题1] 〔2023•西城区校级模拟〕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中。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练习题(解析版)
第二章机械振动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选择题:1.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若测得g值偏大,则可能是因为()A.单摆的摆锤质量偏大B.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D.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C[由单摆周期公式知T=2πlg,g=4π2lT2,而T=tn,所以g=4π2ln2t2,由此可知C项正确.]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将走时准确的摆钟从地球放到月球上去,在地球上经过24 h,该钟在月球上显示经过了() A.4 h B.9.8 hC.12 h D.58.8 hB[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得T地T月=g月g地=16,即T月=6T地,则摆钟在月球上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为在地球上的66,所以在地球上经过24 h,该钟在月球上显示经过的时间为24×66h=4 6 h≈9.8 h,选项B正确.]3.把在北京调准的摆钟,由北京移到赤道上时,摆钟的振动() A.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增加摆长B.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缩短摆长C.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增加摆长D.变快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缩短摆长B[把标准摆钟从北京移到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变小,则周期T=2πlg>T0,摆钟显示的时间小于实际时间,因此变慢了.要使它恢复准确,应缩短摆长,B项正确.]4.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最高位置时开始计时E.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解析:单摆实验的精确度取决于实验装置的理想化程度及相关物理量的测量精度.适当加长摆线,有利于把摆球看成质点,在摆角小于5°的条件下,摆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较大,便于观察,A对;摆球体积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大,对质量相同的摆球影响越大,B错;摆角应小于5°,C对;本实验采用累积法测量周期,且从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D错,E正确.答案:ACE二.非选择题:5.如图所示,三根细线在O点处打结,A、B端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两点上,使∠AOB =90°,∠BAO=30°,已知OC线长是l,下端C点系着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且做小角度摆动).让小球在纸面内振动,周期T=________.让小球在垂直纸面内振动,周期T=________.解析:让小球在纸面内振动,在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摆长为l,周期T=2πlg;让小球在垂直纸面内振动,在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摆长为(34ll+l),周期T=2π(34+1)lg.答案:2πlg2π(34+1)lg6.如图所示,将摆长为L 的单摆放在一升降机中,若升降机以加速度a 向上匀加速运动,求单摆的摆动周期.解析:单摆的平衡位置在竖直位置,若摆球相对升降机静止,则摆球受重力mg 和绳拉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此时摆球的视重mg ′=F =m (g +a ),所以单摆的等效重力加速度g ′=Fm=g +a ,因而单摆的周期为T =2πLg ′=2πL g +a. 答案:2πL g +a7.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g =4π2lT 2.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 和运动周期T ,作出T 2l 图像,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 2l 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1)造成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由图像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π2取9.87)[解析] (1)既然所画T 2l 图像与纵坐标有正截距,这就表明l 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了,则意味着测摆长时可能漏掉了摆球半径.(2)图像的斜率k =4π2g =4 s 2/m ,则g =4π2k=9.87 m/s 2.[答案] (1)测摆长时漏掉了摆球半径 (2)9.87 8.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的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解析](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摆球,A项错误;摆线应选用不易伸缩的细线,B项正确;实验时摆球应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而不能做成圆锥摆,C项正确;摆长一定的情况下,偏角不能超过5°,因此摆的振幅不能过大,D项错误.(2)设单摆周期为T1时,单摆的摆长为L,由单摆周期公式得T1=2πLg,T2=2πL-ΔLg,解得g=4π2ΔLT21-T22.[答案](1)BC(2)4π2ΔLT21-T229.某同学在一次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的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图中各坐标点的标号分别对应实验中5种不同摆长的情况.在处理数据时,该同学实验中的第________数据点应当舍弃.画出该同学记录的T2l图线.求重力加速度时,他首先求出图线的斜率k,则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解析] 将图中各点连线如图所示,可见第4点偏离直线较远,则该点误差较大,所以第4数据点应舍去;在T 2l图线中直线的斜率为k =ΔT 2Δl,由T =2πl g 得g =4π2l T 2,则g =4π2Δl ΔT 2=4π2k. [答案] 4 4π2k10.(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____. A .1 m 长的细线 B .1 m 长的粗线 C .10 cm 长的细线 D .泡沫塑料小球 E .小铁球 F .秒表 G .时钟 H .厘米刻度尺 I .毫米刻度尺J .游标卡尺(2)在该实验中,单摆的摆角θ应________,从摆球经过________开始计时,测出n 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 ,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 .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 =________.解析:(1)做摆长的细线要用不易伸长的细线,一般不应短于1米,选A ;小球应是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金属球,选E ;计时仪器宜选用秒表F ;测摆长应选用毫米刻度尺I ,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的直径.(2)根据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知θ<5°;因平衡位置易判断,且经平衡位置时速度大,用时少,误差小,所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根据T =2πl g ,又T =t n ,l =L +d2得g =4π2⎝⎛⎭⎫L +d 2n 2t 2.答案:(1)AEFIJ (2)小于5° 平衡位置 4π2⎝⎛⎭⎫L +d 2n 2t 211.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 ,摆球直径为2.00 cm ,然后用停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1)该单摆摆长为________cm ,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s. (2)如果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了C .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 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 ,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 与T 的数据,然后建立以l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系,根据数据描点并连成直线,如图所示.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 ,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用k 表示)[解析] (1)摆长l =l ′+d2=98.50 cm ,t =99.8 s.(2)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g,得g =4π2l⎝⎛⎭⎫t n 2,所以l 偏大,则g 偏大;t 偏小,则g 偏大;t 偏大,则g 偏小;n 偏大,则g 偏大.故选项B 正确.(3)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T 2=4π2l g ,那么图中直线斜率k =4π2g ,所以g =4π2k.[答案] (1)98.50 99.8 (2)B (3)4π2k12.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________.(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 .长度接近1 m 的细绳b .长度为30 cm 左右的细绳c .直径为1.8 cm 的塑料球d .直径为1.8 cm 的铁球e .最小刻度为1 cm 的米尺f .最小刻度为1 mm 的米尺∠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2)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 t 图线.∠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________s.∠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l (周期二次方-摆长)图像,并根据图像拟合得到方程T 2=4.04l +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 2.(取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根据T =2πl g 得g =4π2lT2,则可知要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摆长,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和摆球的半径之和,所以选择长度近1 m 的细绳,直径为1.8 cm 的铁球,需要测量摆线长,所以需要最小刻度为1 mm 的米尺,故选a 、d 、f.∠因为T =t n ,则g =4π2n 2lt2.(2)∠根据单摆振动的v t 图像知,单摆的周期T =2.0 s.∠根据T =2πl g 得T 2=4π2l g. 图线的斜率:k =4π2g =4.04 s 2/m ,解得:g ≈9.76 m/s 2.[答案] (1)∠adf ∠4π2n 2lt 2 (2)∠2.0 ∠9.761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长度为1 m 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30 cm 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1.8 cm 的塑料球D.直径为1.8 cm的铁球(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用L、n、t表示).(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作了部分计算处理.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 1.80 1.91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 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思路点拨:该题全面考查了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数据的处理以及误差的分析,要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重力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析](1)单摆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摆线的长度远大于小球直径,小球的密度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忽略空气阻力.(2)周期T =tn ,结合T =2πL g ,可得g =4π2n 2L t 2.(3)周期T =t n =100.5 s 50=2.01 s ,由T =2πLg,解得g =9.76 m/s 2.(4)由T =2πLg,两边平方后可知T 2L 是过原点的直线,b 为正确的图线,a 与b 相比,周期相同时,摆长更短,说明a 对应测量的摆长偏小;c 与b 相比,摆长相同时,周期偏小,可能是多记录了振动次数.(5)设A 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l ,则第1、2次的摆长分别为l +l 1、l +l 2,由T 1=2πl +l 1g,T 2=2πl +l 2g,联立解得:g =4π2(l 1-l 2)T 21-T 22. [答案] (1)AD (2)4π2n 2Lt 2 (3)2.01 9.76 (4)B (5)4π2(l 1-l 2)T 21-T 2215.如图所示,ACB 为光滑弧形槽,弧形槽半径为R ,R ∠AB .甲球从弧形槽的球心处自由落下,乙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问题:(1)两球第1次到达C 点的时间之比.(2)若在圆弧的最低点C 的正上方h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甲,让其自由下落,同时乙球从圆弧左侧由静止释放,欲使甲、乙两球在圆弧最低点C 处相遇,则甲球下落的高度h 是多少?[解析] (1)甲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R =12gt 21,所以t 1=2R g. 乙球沿圆弧做简谐运动(由于∠R ,可认为摆角θ<5°).此振动与一个摆长为R 的单摆振动模型相同,故此等效摆长为R ,因此乙球第1次到达C 处的时间t 2=14T =14×2πR g =π2R g ,所以t 1∠t 2=22π. (2)甲球从离弧形槽最低点h 高处开始自由下落,到达C 点的时间t 甲=2hg. 由于乙球运动的周期性,所以乙球到达C 点的时间t 乙=T 4+n T 2=π2Rg(2n +1)(n =0,1,2,…)由于甲、乙在C 处相遇,故t 甲=t 乙解得h =(2n +1)2π2R 8(n =0,1,2,…). [答案] (1)22π (2)(2n +1)2π2R 8(n =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多组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S.
U(V)
0
0.2
0.4
0.6
0.8
1.0
1.2
I(A)
U(V)
1.6
2.0
2.4
2.8
3.2
3.6
3.8
I(A)
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
U/V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I0.20
0.23
0.25
0.26
0.27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4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4)若已知小灯泡灯丝在27°C时电阻值约为1.5Ω,并且其电阻值与灯丝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试估算该小灯泡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______°C.(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0
1.0
2.0
2.4
3.0
3.6
4.0
电流I(mA)
0.0
1.6
5.8
8.0
11.8
16.0
20.0
(2)由此曲线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同学选择的电流表是________(选填“B”或“C”),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选填“D”或“E”).
五.【小结反思】
六.【分层作业】
某同学想描绘某一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电压表V(量程为0~5 V,内阻约5 kΩ)
B.电流表A1(量程为0~25 mA,内阻约为0.2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1.5 A)
二.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
1.两种接法比较
方式
内容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对比说明
两种接法电路图
串、并
联关系
不同
负载R上电压调节范围
≤U≤E
0≤U≤E
分压电
路调节
范围大
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
≤I≤
0≤I≤
分压电
路调节
范围大
闭合S前触头位置
b端
a端
都是为了
保护电路
元件
由上表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接法调节范围大,______接法较节能.
(2)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
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___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
2._________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
3.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
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
三.【探究释疑】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电珠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电珠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U-I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
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电珠的电阻很小,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使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四.【学业检测】
例1图3中所示器材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图3图4
(2)开关S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E.滑动变阻器R2(0~1 000Ω,额定电流0.5 A)F.电阻R0(R0=1 000Ω)
G.直流电源(电动势6 V,内阻忽略不计)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选择了适当的器材组成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得到热敏电阻电压和电流的7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5中作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U(V)
实验器材
小电珠(3.8 V,0.3 A)或(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表(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一个、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
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图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五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班级姓名组别
一.【学习目标】
1.会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
2.学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掌握分析图线的方法
二.【自学导引】
一.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
方式
内容
内接法
外接法
两种接法电路图
误差原因
____表的分压
___表的分流
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
适用于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