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痤疮近5年临床概况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概况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概况
2 挑刺 疗法
李 氏L取大椎及背部夹脊处皮肤反应点 , 6 J 挑刺后 挤出少量血并拔火罐 5rn i左右 , a 针孔消毒包扎 , 每周 挑 1 , 次 4次 1 程 。经 1疗程 治 疗 5 疗 0例 , 部 有 效 , 全 其 中治愈 3 9例 , 转 1 例 。刘 氏[ 取 身柱 穴 常规 消 好 1 ] 毒后 , 以三棱 针 挑断 皮 下部 分 纤 维 组 织 , 局部 消 毒 , 覆 盖敷料 , 胶布 固定 , 天挑治 1 , 7 次 5次后观察疗效。9 6 例患 者 , 愈 7 痊 9例 , 转 1 , 效 率 为 10 好 7例 有 0 %。候 氏 在背部正中线 , J 即第 1 1 胸椎棘突连线旁开 0 至 2 . 5 3 — 寸处寻找反应点作为挑刺点 , 配合 内服 中药枇杷 清 肺饮 加减 , 治疗 痤疮 9 8例 , 总有效 率为 9 .6 89 %。王 氏等L 9以大椎为主穴 , 9 J 额部加肺俞 , 两颊加 胃俞 , 下颏 加 肾俞 , 经前发作取肝俞 , 血瘀者加膈俞 , 便秘加大肠 俞 。每次选 2 3 — 穴用三棱针挑刺加刺血拔罐 , 次 1 4 疗程 , 一般治疗 1 3 — 疗程 , 并配合中药内服, 丘疹型用 枇杷清肺饮 , 脓疱型用五味消毒饮 , 囊肿结节型用凉血 四物汤 , 日 1剂 , 每 每月 6剂 。同 时用 蒸 气 浴 面 洁肤 , 以痤疮针清除黑头粉刺及 成熟 的脓栓 , 红肿痒痛者不 可硬行挤压 , 每周 1 次。治疗 6 例 , 8 痊愈 5 例 , 0 治愈 率为 7 %, 4 有效率 为 9 %。栾 志勇等 3 1 0以锋针速刺 耳尖放血 , 并用锋针挑刺背部痣点出血后拔罐 , 针刺双 侧两侧曲池、 合谷 , 平补平泻 , 留针 3 i, 0mn 每天 1 次, 1次 1 0 疗程 , 疗程间休息 3 5 , — 天 配合中药内服, 经治 疗 6例, o 痊愈率为 8 .%, 75 全部有效。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观察

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耳针加体针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明显,且具有价廉、有效、副作用少和不易复发等特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痤疮;针灸;临床效果痤疮是临床上与皮脂代谢有关的皮脂腺和毛囊发生慢性炎症的一种病变,该病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和中年妇女,中医学上称为“肺风粉刺”,临床表现主要是为以面部、胸背部皮肤出现丘疹、粉刺、结节和脓包为主的皮肤组织损伤。

虽然目前现代的西医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其副作用大且较易复发,祖国中医学认为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面部、血热瘀阻所形成[1]。

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1.4岁,病程时长为7个月~12年,痤疮分型主要为结节型28例、化脓型24例、混合型8例;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5~37岁,平均年龄22.3岁,病程时长为6个月~11年,痤疮分型主要为结节型27例、化脓型26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长和痤疮分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中药包括地骨皮15g、桑白皮20g、白花蛇舌草20g、牡丹皮15g、败酱草15g、夏枯草20g,女性患者则多加生甘草10g和鸡血藤12g,中药煎煮两次,并将药液混合一起,共约400ml,2次/d,200ml/次,连續服用10d。

针灸治疗痤疮研究概况(一)

针灸治疗痤疮研究概况(一)

针灸治疗痤疮研究概况(一)【摘要】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严重的困扰着青少年,影响其身心健康。

中医发挥自身特色,采用个体化治疗,以针灸为主,辅以耳针、耳压、刺络、拔罐等多种方法治疗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及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针灸;痤疮;综述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称为“肺风”、“粉刺”,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结节等损害,是困扰青春期男女的顽症,本文对以针灸为主的外用治疗痤疮方法综述如下:1体针治疗黄碧玉等〔1〕取大椎、肺俞、灵台为主穴;肺热血热型加曲池、合谷、耳尖,胃肠湿热型加足三里、阴陵泉、曲池,气血瘀滞型加膈俞、血海。

主穴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火罐,其余穴位用针刺泻法,隔日1次,有效率为83.8%。

魏波等〔2〕于患者面部病变下缘取穴,用1寸毫针在病变下缘0.8cm左右处刺入,取穴点在8~12穴点之间,每周治疗2次,有效率为100%。

贾秀春〔3〕用圆利针从灵台透至阳,每周1次。

毫针治疗取主穴: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配穴:生于面部、颈部、配内庭;上胸部配尺泽;上背部配肩井;行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

总有效率100%。

2耳穴治疗赵建华等〔4〕取耳穴肺、内分泌、肾上腺、神门、皮质下、面颊为主穴。

肺经风热型加大肠穴;脾胃湿热型加脾、胃、大肠穴;冲任不调型加肝、肾穴。

用王不留行籽压贴,隔日换贴1次,总有效率达100%。

苗茂〔5〕选穴:肺、肾、交感、内分泌、耳尖。

随症配以胃、脾、内生殖器、小肠、神门、肝、皮质下、心、交感等穴位。

针刺所选穴位出血数滴后,埋针耳廓与耳压王不留行籽两耳交替,每次留针5d,总有效率为98.34%。

陶琳等〔6〕选穴:肺、肾、内分泌。

肺胃蕴热型加胃穴、脾穴、子宫、小肠,气血郁滞型加神门穴、肝穴、皮质下,痰瘀结聚型加神门、心穴、交感;便秘加大肠穴。

患者耳穴刺血后每次选一侧耳廓,埋针3~5个,每次留针3d。

针灸治疗痤疮进展综述

针灸治疗痤疮进展综述

针灸治疗痤疮进展综述朱松山近年来,针灸治疗痤疮的方法颇多。

虽疗效不一,但总的说来效果不错。

现将各种方法综述如下。

1.单纯针剌杨氏以针刺治疗痤疮70例。

局部取下关、颊车、攒竹等。

并取足三里、合谷、丰隆调整肠胃;关下(关元下5分)、邻宫(关下旁开2.5寸)、三阴交调补肾精。

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腹部穴位必用,局部穴位作扇面状横刺。

结果痊愈51例(72.86%)。

2.火针张氏等用火针治疗痤疮94例。

肺经风热取膈俞、肺俞,配大肠俞;湿毒血瘀取膈俞、脾俞。

每次取3~4穴,左右交替,每日1次,共5次,以后5次为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

结果基本治愈75例(79.8%),显效14例(14.9%),好转4例(4.2%),无效1例(1.1%)。

总有效率98.9%。

3.穴位注射周氏等以自家血穴位注射治疗痤疮256例。

以静脉血2毫升注入足三里,1毫升注入肺俞。

两侧穴位交替使用,3天1次,6次为1疗程。

休息一周后再作1疗程。

2疗程不愈者,改用其他治疗。

结果治愈213例(83.2%),有效34例(13.3%),无效9例(3.5%)。

总有效率96.5%。

范氏等用甲氰咪胍穴位注射治疗痤疮85例,42例外用复方硫磺洗剂治疗的作为对照。

以甲氰咪胍3毫升(300毫克)和2%利多卡因1.5毫升混匀后注射双侧肺俞、足三里、曲池。

每次注射0.5毫升,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4~5天。

3个疗程后穴位注射组痊愈44例(51.8%),显效25例(29.4%),有效11例(12.9%),无效5例(5.9%)。

总有效率94.1%。

对照组痊愈10例(23.8%),显效10例(23.8%),有效7例(16.7%),无效15例(35.7%)。

总有效率64.3%。

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4.针剌加穴位注射周氏等以针剌曲池、合谷、足三里、上巨虚,加穴位胎盘组织液于双侧足三里、上巨虚治疗痤疮50例。

肺经风热配大椎放血,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冲任不调配三阴交针剌。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70例门诊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针灸治疗组和中药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

结果:采用SPSSll.5软件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面部痤疮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一个疗程后疗效评价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针灸治疗组面部痤疮面积与中药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的疗效优于中药组,且见效快,作用持久,廉价。

标签:痤疮;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寻常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发育期患病率可达70%一80%,传统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外来风热,侵袭肺卫,饮食不节,情致不畅及妇女冲任不调所致,西医学认为本病由内分泌失调,体内雄性激素水平高,皮脂溢出,机体免疫反应,痤疮丙酸杆菌刺激等导致。

1临床资料1.1观察人群:患者共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13一48岁,均来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针灸科门诊,随机分为针灸外治法的治疗组和中药内服法的对照组。

1.2观察目的:看患者皮损的改变比较两组治疗痤疮的效果。

1.3诊断标准:(1)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疙,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2)多发于青春期,好发部位为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3)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受外邪等诱发;(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5)妇女多可伴有月经不调。

1.4入选标准a.年龄在13一48岁之间,男女不限。

b.治疗前1周未行其他治疗,治疗间停止使用外院与本疾病有关的内服、外用药物。

c.自愿遵循本治疗方案,并坚持复诊治疗。

1.5排除标准a.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b.服药过敏或不适,或不能接受针灸治疗。

c.有心、肝、肾器质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疤痕体质.d.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痊疮及药物引起的痤疮。

1.6剔除标准a.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坚持治疗者。

研究针灸治疗对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针灸治疗对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94·左金丸加减配耳背放血治疗肝郁胃热型胃脘痛临床观察程 芳(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上海 200136)【摘 要】目的目的 左金丸加减配耳背穴位放血肝郁胃热型胃脘痛。

方法方法方法 84例肝郁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耳背穴位放血加左金丸加减,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

疗程均为1个月。

结果结果结果 ①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②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远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③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3.5±1.2)d少于对照组(8.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论结论 治疗组治疗肝郁胃热型慢性胃炎疗效明显,适合临床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耳背穴位放血;左金丸加减;肝郁胃热证;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1-0094-012015年1月~2015年7月,我中心脾胃专病门诊用耳背穴位放血配中药治疗肝郁胃热型胃脘痛84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4例中,治疗组42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6岁,病程2月~6年。

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55~74岁,病程2个月~5年。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方面基本一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0)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确诊。

1.3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药以清肝泻火利胆,健脾理气止痛为治则,左金丸加减:黄连6g,制半夏9g,陈皮9g,竹茹6g,枳实12g,广郁金9g,煅瓦楞18g,吴茱萸2g,九香虫9g,炒赤白芍各15g,黄芩15g,元胡12g,生甘草6g,每日一剂,煎取200毫升,分2次餐后1h服用。

针刺治疗痤疮的概况及展望

针刺治疗痤疮的概况及展望

蔡 氏¨ 取 曲池 、 三 里、 海 为 主穴 。便 秘 】 足 血
者 加 天 枢 ; 经 不 调 加 关 元 穴 均 用 平 补 平 泻 , 月 诸
留针 3 0分钟 。隔 日针 1次 . 次 为 1疗 程 , 程 如 疗 间 隔 5 日。 同时配 以活血 化 瘀 . 热 凉血 舶 中 药 清 口服。共 收治 8 倒 . 1 治愈 7 0倒 . 8 . % : 效 占 64 显 1 1例 . 1 . % 。 占 3 6 总有 效率 为 10 0 %。
3 2 耳 针 、 穴 压 豆 疗 法 . 耳
痍 . 久化 热 , 瘀 湿热 痰 邪 凝滞 肌 肤 而 成。 ( ) 血 4瘀
阻滞 病久 不愈 . 聚不 敢 . 邪 气滞血 瘀 . 经脉失 畅 ,
徐 氏1 取肺 ( ) 肾 ( ) 主穴 . 癌 型 加 4 1 双 、 双 为 脓
刺心 ; 皮脂 溢 出重者加脾 ; 秘 加大肠 : 便 庸经 加肝 、
中 圈 分 类 号 :R2 6 7 4 .
痤 疮 为 常 见 病 . 发 病 , 发 病 率 约 占 人 口 的 多 总
根 据 病 因病 机 , 目前 主要 将 奉病 分 为 四型 。 () 1 肺热血 热型 : 表现为颜 面潮 红 . 刺灼 热疼痛 . 粉
2 ~2 % . 其好发 于青春 期 男女 . 0 4 尤 故又有 青春痘 之称 。本病 好 发于 面部、 口、 胸 后背等皮 脂腺 丰 富 的部 位 , 局部有 瘙 痒 和 疼痛 , 程 长久 而缓 慢 , 病 严 重时 此 起 彼 伏 , 患者 精 神上 带来 一 定 的 痛 苦。 给 3 0岁 以后 , 情 逐 渐 减 轻 或 自愈 , 分 患 者 因 病 病 部 情 较重或治 疗不 当 、 愈后也会 留下“ 凹陷型” 疤痕 , 俗称 “ 皮脸 ” 橘 。 近十年 来针 刺治 疗本病 在理凝聚而 成 。另外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概况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概况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临床概况【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6-02寻常痤疮是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24%,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在青春期人群中的发病率可高达30%-50%,故又有青春痘之称。

本病好发于面部、胸口、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局部有瘙痒和疼痛,病程长久而缓慢,严重时此起彼伏,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压力。

西医治疗寻常痤疮主要是应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性激素及维a酸类药物治疗,但长期服用药物价格较贵,且疗效不尽人意,远期复发率较高,患者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较多。

近年来针灸治疗寻常痤疮的报道屡见不鲜,针灸治疗此病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可靠、安全、简便、复发率低等优点。

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此病临床概况作一综述。

1 体针疗法针灸治疗本病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经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

毛氏等[1]采用针刺背部夹脊穴及压痛点配合大椎、足三里及合谷,连续针刺5天停止,1周为1个疗程,然后统计治疗效果。

治疗41例痤疮患者,总有效率为87.8%,与口服美满霉素对照组相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李氏等[2]以“内庭”穴为主加局部取穴针刺, 较大脓疱处则进行围刺,使针尖达到脓疱根,内庭,出针时摇大针孔,最好能见到出血。

留针20min,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1疗程,疗程间隔5日,连续治疗3个疗程。

针刺组120例,治愈55例,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3%。

董氏[3]针刺治疗青春期痤疮80例,穴取血海、曲池、合谷、少府、足三里、三阴交平补平泻, 大椎、肺俞、心俞、脾俞行散针刺, 每周治疗2次,疗程1-3个月。

痊愈36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

2 自血疗法自血疗法又称为自血穴位注射,是将病人自身的静脉血液抽出后再注入其自身的经络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聚合性痤疮临床研究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聚合性痤疮临床研究
t r p d t o r o r up w t m i c c i r ly f rt o c ur e . e c i i a f c d e l v l f he a y a he c nt lg o h no y l n i ne o a l o w o s s Th ln c e e t a l n h t e e o
摘要 : 目的 观 察耳 穴 结合 面部 刺 络 闪罐 及体针 等 综合疗 法对 聚合性 痤疮 的临床 疗效 , 讨其作 用机 理 。 探 方法 将 6 0例聚合性痤疮 患者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 3 。治疗组采用耳穴结合面部刺络 闪罐及体针 治疗, 0例 对照
组采用 口服米诺环素治疗, 共治疗 2 个疗程 。对比观察 2 组临床 疗效及治疗前后血 清白细胞介素一 o( 一 ) 1【I 1 【水平。 L o 结 果 治 疗组 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 组治疗后血清 I— 水平均较治 .5。2 Ll【 c
c n r l o p wi o sg ic tdf rn e( o to u t n in f a iee c P>O0 ) A trte t n , h e e fs r m -o o o r g h in .5 . fe ra me t t elv l e u I i fb t o L h r u sd c e s d s ic l t n b fr P<O01, d t a f ra n o p wa we a o to g o p e ra e in f a t a eo e( g i n yh . ) a h to e t gg u sl rt n c n r l n t i r o h r u h sg ic ie e c P>0 0 ) o c s n EP o i ain a u u cu e t e a y c n g o p w t inf a t df rn e f i in . 5.C n l i CB c mbn t c p n t r h rp a uo o i rv e in fF , d b te h n c ci e A j sig i mp o e lso so AC a etrt a mio y l . du t mmu i u cin ma e o eo h n n n n n t f n t y b n ft e y o

针灸对痤疮护理的临床观察

针灸对痤疮护理的临床观察
综上所述:针灸对痤疮患者实施针灸 治疗护理相关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很快的恢 复,提升患者皮肤愈合能力,促进预后水 平的优化,值得临床关注与推广。
1.4 统计学处理
统 计 数 据 采 用 SPSS11.5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2 结果
接受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评 分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 统计学意义。接受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 患者评分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 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数据见表 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接受护 理 3 个月后的皮损及伴随症状改变情况。 分别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的检测,晨起空腹血 8-10 毫升(避开月经 期和排卵期)。
3 讨论
临床实证研究资料当中指出:痤疮是 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针 灸治疗护理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痤疮 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还与焦虑、睡眠、 抑郁等情志有关,与激素关系尤其密切 [2]。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对于痤疮患者而言,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化的针灸治疗 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皮损和症状,通过心理 护理可以治疗患者产生的烦躁、抑郁等负 面情绪,对痤疮患者的恢复有重要价值。 有关的临床研究中也证实了:对于临床痤 疮患者而言,及时的给予针灸治疗护理, 能够使患者面部经络畅通,症状得到有效 的恢复,这些优势也是传统药物治疗与常 规护理所无法实现的 [3]。
研究组 24 例患者在给予常规皮肤护理
表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Fugl-Meyer 评分、Barth1 评分对比示意表
组别 对照组 研究组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皮损评分 重 轻 重 轻
症状评分 重 轻 重 轻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研究概况周军;杨白燕【摘要】寻常性痤疮是好发于青年男女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损关性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重视,多种针灸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兹就中医对寻常性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发现其中问题,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4页(P789-792)【关键词】痤疮,寻常;针灸疗法;综述【作者】周军;杨白燕【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3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3;R246寻常性痤疮又称为“青春痘”,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痤痱、面疮等,是发于青年男女,以颜面、胸背部出现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物质为临床特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1]。

现代医学认为,寻常性痤疮主要与皮肤油脂分泌增多,皮脂腺角化异常,排出不畅导致皮脂堆积,或体内雄激素过高导致痤疮杆菌滋生,使面部产生炎症、水肿有关[2-3],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色素沉着,遗留瘢痕,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4]。

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方法丰富,不良反应少,其中针灸治疗以其双向调节、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快的优势,深得患者青睐。

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寻常性痤疮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中医学对寻常性痤疮早有认识。

《素问》中“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是对本病最早的记载。

《肘后备急方》“年少气充,面生施疮”阐明了本病好发于青少年。

《诸病源候论》云“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指出风热上攻面部,蕴于皮肤则发为痤疮。

《医宗金鉴》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外科正宗》论“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指出寻常性痤疮系肺经蕴热,血热瘀阻而成。

针灸护理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护理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护理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针灸对痤疮护理的价值与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9 月~2015 年9 月于本院就诊的痤疮患者共84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 例,对照组方法:①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②少食或忌食肥腻,甘甜、油炸、烩灸的食品,禁烟酒;③患者采用口服异维A 酸软胶囊进行治疗;④患者不要随意用手挤压痤疮。

观察组方法:患者入院之后除了采用观察组种方法外,同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

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8 w的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1.9%,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进行痤疮护理时,可以采用针灸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针灸;痤疮护理;异维A 酸软胶囊;效果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针灸对痤疮护理的价值与效果,选取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于本院皮肤科就诊的痤疮患者共84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浅述中医针刺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1

浅述中医针刺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1

浅述中医针刺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刺疗法对痤疮的治疗进展。

方法:将98 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

治疗组予针刺治疗、中药汤剂内服, 同时外用中药面膜及药膏;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内服。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针刺疗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痤疮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痤疮;辨证论治;针刺疗法;中药内调外敷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也是美容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

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

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

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笔者自2011年以来,采用中医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调外敷观察治疗痤疮9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00例痤疮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9例,年龄均在20-30岁,平均年龄25±4.5岁;病程1个月~2年;对照组49例,年龄均在20-30岁。

平均年龄25土4.2岁;病程1个月~2年。

两组患者,就诊前半年内均未使用过避孕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没有内分泌疾患。

对两组的平均年龄、病程和发病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10),具有可比性。

2、辨证分型2.1 肺经风热型:主要表现为丘疹较小,色红,常伴有痒痛,或有脓疱,多呈粟粒状,内容物多为白色线状皮脂栓,伴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多因腠理不密,热邪乘机侵犯肺经,使肺经血热郁滞,肺失宣降,皮毛被郁,邪毒肺热蕴于肌肤而致病。

2.2 肠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较大,高出皮肤,可连接成片,或连及背部,且红肿疼痛,可有脓疱,多见于口唇周围,溃后流出粘性脓液,有时呈豆腐渣样,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述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述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述寻常性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中医称之为“粉刺”,青春期开始发病,有研究提示男孩在16岁时患病率几乎达100%,12~24岁青少年中痤疮的发病率高达85%,因寻常痤疮致病因素复杂,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向儿童和中年两级扩展的趋势[2][3][4]。

寻常性痤疮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

皮损除黑头粉刺外,炎症性皮损表现为毛囊部位的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聚合等红肿溃疡大小不一的损伤类型,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自然愈合后留有瘢痕及色素沉着[5]。

目前西药治疗本病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多,针灸治疗本病历史悠久, 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

针灸治疗痤疮方法很多,包括毫针、皮肤针、三棱针、耳针等疗法,它们在治疗痤疮方面各有特色,笔者就近10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方法与疗效综述如下。

1.毫针疗法熊国平等[6]采用毫针浅刺的方法治疗痤疮患者76例,头面部每个座疮均为针刺点;肺经血热型加肺俞、膈俞、合谷、尺泽、上星、太阳、阳白、迎香、风门,胃肠湿热型加颊车、攒竹、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支沟、天枢、三阴交、脾俞;冲任失调型加太溪、合谷、内庭、血海、隔俞、阴陵泉、三阴交,总有效率达90.8%。

黄碧玉等[7]针刺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132例,以大椎、肺俞为主穴,风热证加合谷、曲池,湿热证加足三里、阴陵泉,血瘀证加血海、膈俞,冲任失调证加三阴交,总有效率为88.6%。

韩新强等[8]采用毫针刺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取主穴合谷、曲池、内庭、阳白、四白,肺经风热配少商、风门;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天枢,冲任不调配血海、三阴交、肺俞、心俞。

治疗52例,治愈43例,占82.7%;好转9例,占17.3%。

毛亮等[9]采用针刺与药物法对照观察治疗痤疮。

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针刺法治疗,针刺背部夹脊穴及压痛点、足三里、大椎、合谷,连续刺5d停止,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3例口服美满霉素。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杨圣洁;高瑞骏;王彤;卢岩【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报道文献进行了整理,从普通针刺疗法、火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其他疗法7个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对针灸治疗痤疮的取穴情况、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阐明了针灸治疗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5页(P636-640)【关键词】痤疮;针灸疗法;综述【作者】杨圣洁;高瑞骏;王彤;卢岩【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7;R758.733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等,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皮损以颜面部、胸部及背部居多,多对称发生,可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损害[1]。

国内外研究表明,由于痤疮多发生于面颊、额部、颏部及鼻颊沟等颜面部,可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社交回避、恐惧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及生活状态[2-3]。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在治疗痤疮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与西医治疗比较具有明显优势[4]。

我们现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普通针刺疗法普通针刺疗法多以循经取穴配合局部取穴,所选腧穴以督脉、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穴及皮损局部阿是穴为主,操作手法一般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寒薄为皶,郁乃痤”,故多治以清热解毒、散郁消痤为法。

其中督脉为诸阳之会,针刺可透达诸阳经之郁热;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上循于面,针刺可清泻阳明之邪热;局部取穴则可疏通面部经络气血。

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顾春英;黄嘉琪;车竹梅【摘要】目的比较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与口服丹参酮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对照组口服丹参酮.两组均治疗8星期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痤疮总有效率优于口服丹参酮治疗.【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痤疮;针刺;刺血疗法;挑治【作者】顾春英;黄嘉琪;车竹梅【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江阴214400;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泰州225300;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7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胸背部,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多因精神紧张、环境污染等所致,中年以后发病者也较多。

笔者近两年采用拨针为主综合针灸疗法治疗痤疮,并与丹参酮口服治疗加以对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患者来自江阴市中医院针灸美容门诊及皮肤科门诊,全部为女性,按患者治疗意愿、治疗条件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4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3年;肺经风热型8 例,脾胃湿热型6例,热毒内蕴型7例,气滞血瘀型9例。

对照组30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11年;肺经风热型7例,脾胃湿热型9例,热毒内蕴型6例,气滞血瘀型8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证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损害为多数散在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对称分布,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治疗前1个月未用过与治疗本病相关的内服、外用药;③年龄在17~49岁之间;④自愿纳入治疗组或对照组,并完成既定疗程者。

中医治疗面部痤疮的近况

中医治疗面部痤疮的近况

中医治疗面部痤疮的近况摘要:痤疮是中医门诊常见病之一,困扰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痤疮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

本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新的方案。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中医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从不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痤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面部闪罐灸法痤疮痤疮是指多见于青春期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

本病易反复发作,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等,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寻常痤疮独具特色,治疗方法上可分型辨证论治,还可结合中医外治、现代化医疗设备等综合治疗,疗效肯定。

本文综述痤疮的中医内治、外治治疗的研究进展。

1.拔罐放血治疗胡凤鸣[1]予以刺络拔罐加中药疏肝消痤汤内服。

刺络拔罐操作方法:取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做好定位标记,局部予碘伏消毒皮肤,用三棱针针尖点刺上述每穴35下,以轻度出血为度,然后迅速将火罐扣压点刺处,留罐约10mi后起罐,出血量一般在35mL左右,最后予消毒棉球擦干血迹。

每3日治疗1次。

内服中药疏肝消痤汤方剂组成:金银花12g.连翘12g、野菊花12g、柴胡9g、黄芩9g、栀子9g、白术9g、白芍9g、薄荷9g、芪15g、当归9g、红花6g、我术6g、甘草6g,每1剂,水煎2次,取药汁400mL,分早晚2次口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刺络拔罐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炎症,调节内分泌,抑制皮脂腺分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刺络拔罐法联合疏肝汤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景春晖等[2]将 136 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60 例予中药( 黄芩、野菊花、赤芍、丹皮、浙贝母、桑白皮等) 辨证加减,水煎服,2 次/d,治疗组 76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刺络拔罐配合面部中药湿敷后倒模面膜外敷。

选取大椎和双侧肺俞作为固定穴位,用采血针快速点刺 5 ~ 7 下后拔罐放血 3 m L,其余背俞穴( 双侧肝俞、胆俞、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 仅拔罐不刺破,每次 4 组,交替取用,留罐 8 ~ 10 min,然后在面部中药湿敷( 丹参、黄芩、白花蛇舌草等) 及倒膜面膜外敷。

针灸治疗痤疮

针灸治疗痤疮

针刺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关键词:痤疮;针刺疗法;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严重损害。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背俞穴拨罐治疗痤疮。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观察80例,均为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5-27岁,平均17.5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4.5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6-28岁,平均18.6岁,病程5个月至7.5年,平均4.6年,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皮肤病学》[1]拟定:患者多为青年,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发达部位,多数为散在性的黑色粉刺、皮疹、脓疱或结节,且呈对称性分布。

2、治疗方法治疗组:局部皮损部位围刺,面部选用0.20m m20mm的毫针,在痤疮较明显的部位浅刺1~2mm,针刺毫针数以将病灶包围为宜,毫针间距最小2mm;同时针刺合谷、曲池、、血海、肺俞、大椎,三阴交,选用0.25mm30mm的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

出针后,肺俞、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5min.每两天一次,三周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清热暗疮片(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片,每日三次,三周为一个疗程。

两组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

显效:皮损消退70%,偶有新疹出现,有效:皮疹消退30%,仍有新疹出现,无效:皮疹消退少于30%或反增不减。

3.2结果(见表Ⅰ)表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0 16 11 9 4 90*对照组40 5 7 11 17 56与对照组比较,*P<0.014、讨论痤疮是一种发生于人体毛囊及皮脂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见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有调查结果显示[3],在青春发育期痤疮的发病率在90%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的分泌增强,加之皮脂腺导管角化,毛囊口被堵塞而形成炎症性丘疹、脓疱及结节。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摘要: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皮脂腺、毛囊等的慢性皮肤病,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引起痤疮的因数的较多,目前在临床上关于引起痤疮的病因尚未明确。

基于此,本文对痤疮产生原因、不同体质痤疮表现类型、针灸治疗面部痤疮进行综述。

关键词:针灸;痤疮;病因;病症1痤疮的病因痤疮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皮肤病,常表现为粉刺、结节、囊肿和青春痘等;目前,关于痤疮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医学界经过大量的研究并对痤疮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痤疮受许多因数的影响,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1)外在因数:包括天气情况、日常对皮肤的清洁情况、饮食方面情况等;(2)内在因数:包括先天的基因遗传、自身情绪以及自身内分泌情况等[1]。

中医自古对痤疮有了很深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认识[2-3]。

时方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理论体系,认为其发病机制为:自身阳热偏盛,在加上青春期自身生理机能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瘀滞,蕴阻肌肤。

而经方认为:是以痤疮的临床表现来辩证的治疗痤疮。

2痤疮的病症表现痤疮对于不同的体质发病机制不同,目前关于痤疮的医学调查研究显示,痤疮的发病体质以湿热体质患者居多,因此从湿热体质对痤疮患者展开治疗具其特有的优势。

刘亚男[4]通过对318例的普通寻常痤疮患者从中医学角度的体质类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在318例患者中,湿热质占比最高,达到了23.54%、其次是阴虚质、痰虚质等,占比最小的是平和质;邹云[5]对279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他们的习惯、体质进行统计,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痤疮患者中,青春期占比大于男性;偏颇体质占比最高,达到了81%,其次是平和质占比较小为19%;单一质体占比60.93%,兼夹体质占比39.07%;从中医学的角度对痤疮患者进行分类,其中湿热症的占比54.1%,冲任失调症的占比21.9%,风热症的占比17.2%。

统计结果显示痤疮患者以偏颇体质居多,偏颇体质又以湿热质居首,其次是阴虚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琳琳,女,在读硕士生#通信作者:解秸萍,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15~30岁的青壮年男女,皮损部位多位于面部,其次是胸背部,多对称发生。

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身影响。

属于中医“肺风粉刺”的范畴。

病位多在肺、脾胃、心、肝,多从热、火、痰、湿、瘀进行辨治。

临床常分为肺经郁热、心肝火旺、肠胃湿热、热毒夹瘀和痰瘀互结5种证型[1]。

本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很多,有针刺、放血、拔罐等。

我们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痤疮概况进行总结。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 )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中2005-2009年公开发表在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献100余篇。

检索主题词为针灸各种疗法治疗痤疮,如针刺治疗痤疮、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等。

1针刺疗法1.1毫针疗法毛亮等[2]对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针刺法治疗,针刺背部夹脊穴及压痛点、足三里、大椎、合谷,连续刺5d 停止,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3例口服美满霉素。

1周后统计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久里拉[3]用毫针针刺患者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处,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总有效率为93.3%。

1.2三棱针疗法左莹等[4]认为痤疮属于三棱针疗法治疗疾病谱的优势病种。

临床多用三棱针刺络后加拔罐,增强泄血疗效。

易建昌[5]将269例门诊患者辨证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痰湿凝结、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热毒聚结、冲任不调7型,分别进行刺血治疗,首先在大椎穴或肩胛间区肺俞、心俞、膈俞处寻找痤疮点1~2个(如果没有就分次选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用大三棱针挑刺出血,然后拔火罐,并于耳背静脉处用三棱针刺血,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1~3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68.7%。

结论认为刺血治疗对不同证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以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热毒聚结型疗效较好,瘀血阻滞型疗效次之,痰湿凝结、肝郁气结、冲任不调型疗效较差。

1.3其他针刺方法黄蜀等[6]对来自3个研究中心1068例痤疮患者进行了开放性临床实验研究,主要分型为肺热型、湿热型、血瘀痰凝型及冲任不调型。

针具选用盘龙火针,针刺深度取决于皮损深度。

背部常规选双侧肺俞、膈俞、脾俞。

5d 治疗1次,连续4次,20d 后观察结果。

随访时间以结束治疗时为起点,半个月1次,共2次。

2个疗程后痊愈561例,显效283例,总愈显率为79.0%,4个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且对不同皮损(丘疹黑头脓疱与结节囊肿)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后皮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丁慧[7]采用粗针治疗严重的囊肿结节性痤疮,陶道透身柱,隔日针刺,10次为1个疗程。

但未总结病例及有效率。

2穴位注射疗法卢木华[8]采用板蓝根注射液每次注射单侧合谷、曲池、后溪、内关、心俞、肝俞、肺俞,1次/d ,10d 为1个疗程。

治疗痤疮患者300例,1个疗程后,痊愈268例。

32例有效者按上法继续治疗2~3个疗程后,均基本治愈。

陈继超[9]取2%利多卡因2.5mL 、生理盐水2.5mL 、曲安奈得1mL 、维丁胶性钙2mL ,分别注入大椎穴、双侧曲池穴、膻中穴、双侧太阳穴进行穴位封闭。

1次/月,共3次。

同时口服甲硝唑、西咪替丁、复合维生素B 2共8周。

治疗后痊愈者占88.0%,好转者占12.0%。

随访6个月,65例患者中57例无复发。

针灸治疗痤疮近5年临床概况孙琳琳解秸萍#齐丛会(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100029)关键词:痤疮;针灸;综述中图分类号:R275.9自体血穴位注射(自血)疗法是用注射器抽取患者静脉血,一般为肘正中静脉,再注射于自身穴位。

杨巧菊[10]将68例患者按初次就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

治疗组36例采取自体血穴位注射,穴取曲池、足三里。

3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32例口服利君沙,外用2%酮康唑霜。

治疗组愈显率为91.67%,对照组为81.2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3穴位埋线张理梅等[11]将100例痤疮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肺经风热型,主穴为肺俞、曲池、大椎、尺泽,配穴为天枢、支沟、大肠俞、血海;肠胃湿热型,主穴为曲池、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配穴为中脘、天枢、大横、梁丘、阴陵泉;血瘀痰结型,主穴为丰隆、阳陵泉、曲池,配穴为膈俞、血海、陶道;冲任失调型,主穴为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配穴为丰隆、足三里、肝俞、心俞。

根据辨证取5~7个穴位,将医用羊肠线植入穴位。

每2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94%。

4刮痧疗法蒋晓霞[12]将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刮痧治疗取项背部督脉、膀胱经共5线,督脉从哑门刮至腰俞以下,两侧膀胱经则分别从天柱至大肠俞以下,从附分至胞盲。

并于净面后,以自制的清热去痘面膜外敷。

对照组21例纯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76.1%,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5综合疗法5.1针刺配合中药徐晶萍等[13]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30例用中药治疗(组方:桑白皮、生地黄、丹参各15g,枇杷叶、连翘各12g,黄芩、虎杖、金银花各10g,黄连、甘草各5g),并辨证加减,1剂/d,分2次口服。

对照2组28例予以针刺治疗,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皮损集中处为中心向心围刺,体穴取合谷、三阴交,均隔日治疗1次。

治疗组62例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方法同上。

3组均以15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1组为66.7%,对照2组为60.7%,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陈萍[14]将病例分为2组。

对照组78例用自制中药面膜敷面20min(面膜调制用1/2甲硝唑注射液加1/2蒸馏水),倒模20min。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频电针对囊肿皮损进行治疗,之后采用5mL注射器吸取庆大霉素2mL,在电灼针口处进入囊肿皮损囊腔内注射。

每次治疗3~5个皮损,4~7d治疗1次。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5.2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拔罐王启芳等[15]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针刺取穴:阿是穴(面部及背部皮损处)、阳白、四白、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

并根据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血瘀痰凝4型辨证配穴。

1次/d,15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组针刺治疗后,配合沿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走罐,走罐完毕,在背部根据辨证分别取大椎及背俞穴,每次取穴4~6个,梅花针叩刺出血、拔罐,留罐,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

3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刘长征等[16]选取52例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26例。

针刺组在痤疮局部围刺,并于合谷、血海、丰隆、三阴交穴常规针刺,治疗1次/d,同时,结合大椎、肺俞穴刺络拔罐,每周治疗2次;西药组选用异维A酸胶丸口服。

2组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

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4.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针刺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

5.3针刺配合耳穴贴压龚顺波等[17]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面部皮损局部散刺及耳穴贴压治疗,常规取穴配合辨证配穴,均治疗6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予以甘草锌胶囊口服,15d为1个疗程。

连续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0%。

2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4针刺配合艾灸张蕾[18]将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82例、针刺结合艾灸组78例。

针刺组取合谷、三阴交、太冲、曲池、太阳、颧髎为主穴并随证加穴,平补平泻治疗;针刺结合艾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对痤疮皮损部位进行雀啄灸治疗。

2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针刺结合艾灸组为97.4%,针刺组为87.8%,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5.5刺络放血为主的综合疗法陈海林等[19]采用刺血疗法结合耳压治疗寻常痤疮17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68例对照,治疗组刺血疗法选穴为曲池、合谷、大椎、足三里、肺俞。

耳压治疗主穴为肺、内分泌、皮质下、交感。

王不留行籽两耳交替贴压。

对照组口服灭滴灵、维生素B6。

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8.5%,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陈建华等[20]以梅花针叩刺大椎、肺俞、膈俞穴及痤疮局部,至微出血为度。

1次/d,10 d为1个疗程。

配合穴位注射,选择肺俞、足三里、曲池,注射液为甲氰咪呱注射液300mg加2%的利多卡因1.5mL的混合液,取以上穴位其中2个,每穴注入0.5mL注射液,隔日1次,5d为1个疗程。

有效率为93%。

5.6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陈宁刚[21]将患者随机分2组。

治疗组95例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1剂/d,分上、下午各煎服1次。

同时予克林霉素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粉针0.1g 予2%利多卡因针4mL溶解成液)于曲池、肺俞穴注射,每周注射1次。

对照组92例口服强力霉素。

2组均每晚睡前外用0.1%维A酸霜1次。

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痊愈率为52.6%,对照组痊愈率为29.3%,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5.7穴位埋线为主的综合疗法赵喜新等[22]将患者依据随机表随机分为2组。

埋线针刺组50例,埋线选穴为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并根据肺胃郁热、瘀血内阻、痰瘀结聚不同证型配穴。

并于痤疮局部针刺。

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药物组25例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酸锌,连服40d后判定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埋线针刺组为90%,药物组为68%,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2组均80d后进行随访,埋线针刺组后期疗效优于药物组,无复发。

5.8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法马素慧等[23]将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

综合组126例体针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耳针取神门、内分泌;三棱针点刺拔罐取大椎、肺俞、膈俞,每次1~2穴,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后真空拔罐出血;用高频电针对准丘疹、脓疱、囊肿、硬结的顶部刺入,用粉刺挤压器挤出脂质栓和脓血。

以上疗法均每3~5日1次,同时口服自制解毒祛痘胶囊。

2个月为1个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