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⑴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⑵辨识危险源: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

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⑶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

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

⑷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施是否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⑸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

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

⑹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物的故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因素,环境缺陷(温度、噪声、振动、照明、或通风等方面的问题)1按能量分为7种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或心理)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和我们有关的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好、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气温过高等);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不清、不准等);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不规范、位置缺陷等);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范围:.必须覆盖用人单位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性的运行、检修和维护等活动)。

.必须覆盖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分包方和访问者、供货者),以及使用外部提供的服务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二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二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是指针对企业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策划程序,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的范文,供参考。

一、危险源辨识程序1.确定辨识对象:确定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辨识小组:召集辨识小组,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在辨识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

3.收集信息:收集与辨识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物料危险性、人员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4.分析辨识对象:对辨识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危险源。

5.评价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其频率、严重程度、暴露程度、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6.制定辨识报告: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制定辨识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评价结果和建议的控制措施。

7.审查和确认:组织辨识小组对辨识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二、风险评价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工作场所、工作过程和工作条件。

2.召集评价小组:召集评价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职业卫生师、环境工程师等。

3.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

4.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事故记录、职业病发病率、环境污染指标等方面的信息。

5.分析评价对象:对评价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风险,包括人员伤害风险、职业病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6.评估风险:根据评价标准,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其概率、严重程度、可预见性、可控性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级别。

7.制定评价报告:根据风险的级别,制定评价报告,包括风险的描述、评估结果和建议的控制策略。

8.审查和确认:组织评价小组对评价报告进行审查和确认,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及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等活动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职责及方法,旨在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不可承受风险采取有效的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2 职责2.1 行政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2.2 行政部负责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评审。

2.3 各部门负责协助行政部辨识和审核本部门活动或主管业务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2.4 体系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和重要危险源的审定。

3 相关/支持文件3.1 《不合格品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2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4 定义4.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4.2 危险源辨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4.5 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的根源或状态。

4.6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5 程序内容5.1 危险源种类和状态5.1.1 危险源种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经分析本公司危险源的种类有:机械能:物理伤害;噪声;振动;压力;坠落;撞击。

电能:触电;漏电等。

化学能:皮肤腐蚀;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灼伤等。

热能:温度等。

放射能:X射线;同位素等。

5.1.2 危险源状态●产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机构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一、目的应用组织化与系统化方法,对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以下同)进行辨识,并及时更新、评价其风险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行管制度,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并顺利实施,以此做为:1.1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实施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决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或操作规程的修改。

1.2监督管理需求以确认其实施有效性及适时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三、职责3.1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

3.2安全环保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主管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4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新、改、扩建项目由技术部门或项目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6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工作从业人员进行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

3.7外来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和车间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安全环保部人员负责。

3.8同一项目涉及多个部门作业(如设备、电气、仪表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调查、辨识、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辨识及评价项目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本项目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3 职责3.1 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工作。

3.3安质部负责负责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 工作程序4.1 危险源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应以项目所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依据,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业务活动内容包括: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人员(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和工作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组织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组织的常规活动(正常活动),如正常生产活动、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活动等;⑵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包括异常活动(如停电、停机、设备维修、临时抢修活动等)和紧急情况下的活动(如发生火灾、坍塌等情况下的抢救活动);⑶所有进入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及与办公区域难以划分的生活区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等;⑷与产品实现过程相关的所有场所,包括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和相关的生活场所等(如宿舍、食堂、饮用水源等);⑸与生产实现有关的所有设施,包括所有场所内的相关设施,如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资等;⑹工作场所内由外界提供的设施,如组织所租赁的建筑物、设备等。

4.2 危险源辨识依据和途径⑴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⑵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⑶根据实际经验确定的与项目有关的危险源;⑷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⑸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⑹工作场所环境和辅助生产设施;⑺与员工和其它相关方协商和沟通的信息。

4.3 危险源辨识要求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情况:⑴三种时态:—过去(公司遗留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现在(明细现有的、现存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将来(项目将来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⑵三种状态:—正常(例行的作业活动状态);—异常(计划中但非例行活动,如开车、停车、试验、停电、检修状态);—紧急(合理预见,但不能预见何时何地发生,如火灾、爆炸、洪水、地震、雷击等事故);⑶七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和生理性、行为性及其他危险危害。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并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程序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全面的辨识,对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行业类型。

二、程序的基本内容:1. 危险源辨识(1)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现场巡查、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

(3)进行危险源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危险源台账。

(4)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价(1)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员工接触情况相结合,评估潜在的风险。

(2)采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3)确定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应用风险矩阵或其它方法,确定风险的具体评估结果。

3.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高风险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优先考虑控制措施的根本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3)制定明确的控制措施的目标、方法和期限。

(4)组织实施控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5)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和完善。

4. 监督和管理(1)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实施。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立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和职业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5)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程序的执行和监督:1. 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需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活动。

3 定义3. 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 危险源辨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4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5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3.6 重大危险源: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危险源。

部门级重大危险源:指各部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

公司级重大危险源:指在对各部门重大危险源的汇总基础上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作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的依据。

4 管理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4.2 综合管理部4.2.1 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实施。

4.2.2 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对部门级重大危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清单进行备案。

4.2.3 负责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工作。

4.2.4 公司资料管理员负责对公司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的相关记录的存档。

4.3 各部门4.3.1 负责完成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3.2 负责将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的相关记录自行存档,并报综合管理部备案。

4.3.3 根据本部门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目标、管理方案或相关作业指导书等加以控制。

6 管理程序5.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5.1.1 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变化情况,确定公司危险源辨识范围和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并向相关部门下发危险源辨识通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4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识別与评价方法451基本分析法故分类gb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卫生部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描述的危险有害因素综合考虑某项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的伤害辨识造成事故町能的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最后确定出具体的危452安全检査表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现代化安全技术研究成果和相关事故教训等把作业活动生产工艺设备设丿施生产环境等各环节因素结合运行经历归纳总结所冇的危险源不符合内容确定检查项目并按顺序编制成表格进行辨识的方法
4.5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方法 4.5.1 基本分析法
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GB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 的分类及标志》和卫生部《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中描述的危险、有害因素,综合考虑某项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的伤害, 辨识造成事故可能的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最后 确定出具体的危险源。 4.5.2 安全检查表法
4.2 基本工作步骤 识别和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是否可承受风
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案)→评审控制措施(方案)。 4.3 划分作业活动 4.3.1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4.3.2 按地理区域或工作区域划分; 4.3.3 按生产装置或设备划分; 4.3.4 按作业任务划分。 4.4 危险源辨识 4.4.1 危险源辨识范围:所有常规(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如临时抢修等)、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包括可能接触的外单位 的作业用设备设施)。 4.4.2 危险源辨识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 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针对具体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要从作业 活动必须的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器具、全员作业行为、接触或使用的设 备设施(建、构筑物)、相关方(人员)、作业环境6个方面的内容和 顺序进行辨识。 4.4.3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分析设备、材料性质、生产工艺特点、作业条 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问题。应结合 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与正常、异常和紧 急“三种状态”,采用实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法。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GB/T13861-2009)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b、《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 发〔2015〕92号)
粉尘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放射性因素 生物因素 其他
c、制药企业危害防治规范 (AQ/T 42552015)
C、按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a、《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速记口诀: 物车机起电, 淹烫火坠塌, 顶水炮药瓦, 锅容其毒它。
b、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版)
2.危险源描述
A、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三个对象
公司所有(区域界定)的活动 所有的设备设施 所有的人员
B、危险源的描述举例
a、 错误:仓库甲醇的存放 正确:仓库甲醇存放区甲醇装卸作业发生甲醇泄露 b、 错误:菌种室灭菌柜 正确:菌种室灭菌柜消毒作业超压、超温 c、 错误:自动装盒机运行过程 正确:自动装盒机运行状态下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调整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
2
每月一次
1
每年几次
0.5
非常罕见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危险等级划分(D)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危险程度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40
灾难,数人死亡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7
严重,重伤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3
重大,致残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后果(C)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技术与方法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 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应急资源和救援力 量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风险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如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等, 提高风险控制效果和效率。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第六章
石油化工行业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方法: 采用HAZOP、 L O PA 等 风 险 评 估方法识别潜在 危险源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危险源可能 导致的事故后果, 确定风险评价准 则
控制措施:针对 不同等级的风险, 采取工程技术措 施和管理措施进 行控制
危险源分类:物 理性危险源、化 学性危险源、生 物性危险源、心 理生理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方法: 直观经验法、系 统安全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等
危险源辨识步骤: 确定评价对象、 收集相关资料、 辨识危险因素、 确定危险源、风 险评价等
危险源辨识方法与流程
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或财产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辨识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等 辨识流程: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等 注意事项:全面覆盖、定期更新、持续改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确立组织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为管 理体系的建设提供方向。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全面识别组织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评估其风险等 级,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实施与监督:确保各项控制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 题并进行整改。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完整表格)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完整表格)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1、目的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职责3.1 办公室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2 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工作。

3.3 OHS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风险控制措施。

4、工作程序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

4.1.1 公司OHS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

4.1.2 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在设定第二年的OHS目标前进行。

4.1.3 在相关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2 危险源辨识4.2.1 办公室将“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发放到相关部门。

4.2.2 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OHS危险源,填写“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并反馈到办公室。

4.2.3 对公司共有OHS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由办公室进行。

4.2.4 办公室对收集回来的“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进行统计和分析、整理。

4.3 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4.3.1 办公室依据“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将汇总分类后的危险源逐一填入“OHS危险源识别及评价表”的“评价栏”中,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

4.3.2 风险级别的确定。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1)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2)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

表1 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Ⅰ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Ⅱ一般伤害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Ⅲ轻微伤害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可能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A 很可能可能性极大B 极少有可能发生C 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严重性等级风险级别可能性等级轻微伤害(Ⅲ)一般伤害(Ⅱ)严重伤害(Ⅰ)不可能(C)5级4级3级极少(B)4级3级2级很可能(A)3级2级1级4.3.3风险级别的含义:风险级别风险级别的含义1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事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2级风险(重大风险)◆事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会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的风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3级风险(中度风险)◆虽然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4级风险(可容许风险)◆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极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或粉尘、噪声、高温、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5级风险(可忽略风险)4.3.4 重大OHS风险的确定4.3.4.1 确定重大OHS风险的准则① 1级、2级、3级、4级风险,要确定为重大OHS风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辨识范围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辨识的范围。

这个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的所有生产和作业场所,如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2 识别潜在危险源在确定辨识范围后,应开始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机械伤害:如运转的机器、传输带等可能导致夹击、割伤等事故。

b. 电击:不正确的操作、维护或维修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c. 化学危害:如化学品泄漏、误用等可能导致中毒、火灾等事故。

d.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e. 职业病危害:如尘肺、噪声等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1.3 危险源分类与评估在识别潜在危险源后,应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分类应按照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划分。

评估则应考虑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以便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评价方法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LEC法等。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 评价风险等级根据选定的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需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中等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计划逐步降低风险;对于低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加强监测和预防,防止风险升级。

三、风险控制策划3.1 制定控制方案根据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

这些方案应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方案还应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1 目的对本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施工现场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以及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险源,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施工现场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以及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3 职责和权限3.1工程部负责组织对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全部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管理;3.2各相关部门配合。

4 控制要求4.1 辨识范围辨识的范围应包括:本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与外部关联活动中可能产生且可施加影响的危害。

具体包括:●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包括: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其它方面内容。

4.2 识别内容4.2.1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应从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施工生产作业活动、施工工艺;其他辅助活动、产品或服务。

进行工作活动分类;分类时还应考虑工作场所所在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所提供的服务阶段,计划和被动性的工作,以确定的人、物等方面的因素。

4.2.2各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依据活动或服务的分类、方位、性质和时限,对危险源进行充分的辨识。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
本演示将介绍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 性和方法,并提供示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
了解并辨识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对预防事故和保护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风险评价的概念和方法
风险评价是识别并评估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对员工造成的潜在风险的过程。
2 行为控制
通过培训员工和制定规章制度来减少操作和行为上的风险。
3 管理控制
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来管理和监控风险。
示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的实施
1
步骤 1
辨识可能的危险源,并对其风险进行初
步骤 2
2
步评估。
采集详细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3
步骤 3
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 施和监控。
常见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
机械危险
如旋转机械、移动零件等,需要采取适当防护 措施。
物理危险
如高温、噪音和辐射等,需要提供相应防护设 备。
化学危险
包括有害化学品和有毒气体,应进行正确的储 存和处理。
支 持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分类
1 技术控制
通过改变工艺、设备或环境来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的合规性和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总结和建议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是创建安全工作环境的关键步骤。

职业健康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背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何规模的企业都需要做好相关工作。

其中职业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完善的职业健康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可以有效预防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职业危险辨识职业危险辨识是危险源的识别、危害评价、制定控制措施和监控效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信息,分别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危害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职业危险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信息,包括职工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差异、作业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2.辨识出职业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危险源。

3.进行危害评价,评估危险源对职工健康和安全的危害程度。

4.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

5.监控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根据职业危险辨识的结果,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评价危险源对职工健康和安全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未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职业危险源对职工的影响。

2.评估职业危险源的暴露水平。

3.确定职业危险源对职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风险。

4.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

5.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程序设计职业健康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程序设计的主要功能如下:1.收集相关信息,包括职工的劳动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差异、作业方法等方面的信息。

2.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

3.进行风险评价,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

4.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

5.监控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1目的应用组织化与系统化的方法,对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以下同)进行辨识,并及时更新,评价其风险水平,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以此作为:1、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实施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2、决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或操作规程的修改。

3、监督管理需求以确认其实施有效性及适时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定义3.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3.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并不对两者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3.3危害识别:是认知一个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的本身。

3.4风险:一个特定危害事件发生之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

3.5可忍受风险:组织顾虑其法律责任与其自身之职业安全卫生政策,而降低其风险至能忍受的程度。

3.6 风险评价:是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审批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

4.2 安全管理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3 各部门主管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4.4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5 新、改、扩建设项目由工程部负责在项目规划,设计前应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项目的建设过程由工程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4.6 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

5 危害辨识实施5.1 公司每年在制定目标之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安全管理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

5.2 各部门按策划要求组织所属区域内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并汇总后报安环处审查。

5.1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 危害辨识的范围6.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停车等阶段;6.2 常规活动:正常的作业活动;非常规活动:临时性检修、停车等;6.3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访问者);6.4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5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6.6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7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7.1 科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的危险,而并非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

要求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指导。

7.2 系统性: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地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

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害性。

7.3 全面性: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识别开车、停车、检修,装置受到破坏及操作失误情况下的危险、有害后果7.4 预测性: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

8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8.1 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GB/T138611—1992 )规定,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类。

8.2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GB6441 —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将危险因素分为20 类。

8.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7 类。

8.4 按照《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 —1992 ),将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另依据《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 版)、《高毒物品目录》、易制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所列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

9 风险评价准则公司定性风险评价按《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需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采用合适的评价准则。

外部评价由相关资质机构自行选用评价准则。

10 风险评价10.1 各部门主管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组织成员由有安全评价工作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评价组织编制评价大纲。

10.2 风险评价小组根据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果,首先通过集体讨论,采用主观评价法,确定可忽略风险和可容许风险。

10.3 对于集体讨论不能确定风险水平的危险源,可采用风险水平评估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源风险评价专家打分法来确定风险水平等级。

10.4 安全管理部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危险源评价结果与控制方式汇总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发至各部门。

10.5 对重大风险和不可容许风险应作为建立公司及部门目标指标的依据,各部门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管理方案”。

11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11.1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原则a) 如果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无害物质替代危险或有害物质;b) 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毒阻燃物料代替高毒易燃物料;c) 将危害进行隔离,如通过局部排风把有毒气体排除;d) 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如远距离操作,防爆墙等;e) 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员工教育;f) 在其他控制措施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可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为暂时性控制措施,但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消除和降低风险。

h) 必要时:确定预防性测量指标,以便监控。

11.2 对重大风险和不可容许风险应作为建立公司及部门目标指标的依据,各部门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管理方案”。

11.3 控制措施实施部门等相关部门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评审应包括管理现状分析、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审的要点是:a)准备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许水平;b)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c)是否己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d)准备采取的控制措施能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改进公司通过组织内部审核、跟踪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情况和现场检查的方法,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实施监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13 相关文件《风险评价准则》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是指通过评价作业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评价准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判断准则等级标准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5 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3 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过去曾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22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事件后果严重性S 判断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 万元停工公司形象部分装置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2 套)或重大国际、国内影响设备停工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2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截肢、骨折、1 套装置停3内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听力丧失、慢>10地区影响定等性病工或设备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轻微受伤、间<10受影响不大,公司及周边范程序、规定歇不舒服几乎不停工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L*S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 〜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 〜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立即或近期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整改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年内治理4 〜8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14 相关记录各部门危害分析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