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历史

合集下载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过程

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过程

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单位,以下是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过程:
1948年-1955年:人民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行了一系列的纸币,用于替代国民党政权时期的货币体系。

1955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人民币进一步发展,并于1955年正式被定为中国的法定货币。

在此期间,人民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包括改变纸币的样式和设计,发行新的纸币和硬币,以及实施价格改革等。

1978年-1999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币也逐渐发展壮大。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政策,包括价格改革、市场化改革等,人民币也逐步实现了外汇兑换的自由化。

1999年-2005年:中国推出了第五套人民币,也就是现在仍在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这一套人民币引入了新的设计和防伪技术,以提高人民币的安全性和防伪性能。

2005年至今: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逐步实现了汇率改革,并逐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货币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人民币的主要发展历史过程的概述,具体的发展细节和政策变化可能更为复杂和详细。

人民币的发展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国际金融环境和货币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纸币的历史

中国纸币的历史

最早的纸币
金代纸币
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纸币
元代是一个以纸币为主要货币的朝代。 这个凶猛的草原民族用武力征服了无数 的民族与国家,但是显然在经济方面是 不足的,他们发行的纸币由于政府的横 征暴敛、官员的贪赃枉法和不能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造成了纸币 的废弛,国家的动荡。
明代钞票
大清纸币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一共发行了五套货币,其中现在流 通的主要是第五套纸币,还有少量第四套货币。见证过之 处由于经济实力较弱,出现过大面值的货币,甚至万元货 币,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他们的形象代表了但是是时代 的特征。
纸币
纸币是现在当今世界通行的主流货币, 他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最终战胜其他质地 的币种,源于他的轻薄、简易的形态和统 治者的大力支持。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产生的交子,随后的 南宋产生了关子和会子,只源于当时的商 品流通的加快与人民的聪明才智,政府吸 收了这种好处于是垄断了交子的发行,成 为后世的典范。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下面是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古代货币:古代中国货币发展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在这个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货
币是贝壳、铜制品和布帛等实物货币。

2. 金银货币: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至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中国开始使用金银货币。

这些货币的使用主要源于对金属的认可和接受。

3. 铸币制度的建立: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铸币制度。

汉朝采用铜作为主要的货币材料,铸造了大量铜钱。

4. 纸币的出现:唐朝(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使用纸币的朝代。

唐朝发行了大量的纸币,方便了交易和贸易。

5. 表记货币:从宋朝(960年至1279年)开始,中国开始使
用银锭和铜锭等表记货币。

这些货币通常以一定重量的银和铜为基准,用于计算和结算交易。

6. 元朝(1271年至1368年)发行的大额铜钱:元朝以大额铜
钱的发行来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

这些大额铜钱通常有较高的含铜量。

7. 近代纸币的发行:清朝(1644年至1912年)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发行纸币。

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纸币逐渐取代了铸币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8. 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并发行了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包括货币改革、外汇制度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等。

以上是中国货币的主要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货币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内容如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远古时期的实物货币时代
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还处于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出现专门的货币。

当时人们只能通过实物交换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物品。

一些具有一定价值和保值功能的物品,如贝壳、玉器等就成为了当时的"货币"。

2. 铜钱时代
公元前6世纪,秦国开始铸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铜钱,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铜钱时代。

铜钱统一了全国货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之后的历代朝代也广泛使用铜钱。

3. 纸币时代
公元960年,北宋政府下令全国通行纸币,标志着我国进入纸币时代。

纸币的出现大大简化了货币流通,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其后元、明、清等朝代也广泛使用纸币。

4. 近代货币时代
1890年,清政府开办中国第一家政府银行——湖北官钱局,发行银元券,标志着近代银行券时代的开始。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行法币,统一全国货币。

5. 新中国人民币时代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根据地首次发行人民币,标志着人民币时代的开启。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此后,人民币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货币。

我国货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的实物货币,到铜钱、纸币、近代银行券,直至今天的人民币时代,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中国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纸币的发展史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

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

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 mdash;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

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

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

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

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纸币的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

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此外。

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以下是中国当代纸币的主要发展历程:
1.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
国开始发行新的货币,即第一套人民币。

这套人民币采用了毛
泽东的头像,并以不同面额的纸币形式发行,包括1元、5元、
10元、50元和100元。

2.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1999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反通胀
的需要,中国于1955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

这套人民币在设
计上更加精美,使用了不同的图案和颜色,同时增加了更高面
额的纸币,如500元和1000元。

3.第三套人民币(1999年至今):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
的需要,中国于1999年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这套人民币在
设计上更具现代感,使用了先进的防伪技术和材料,如水印、
光变油墨和隐形图案等。

这套人民币的面额包括1元、5元、
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除了上述的主要纸币套系外,中国还发行了一些特殊的纪念币和纪念钞票,用于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或特殊场合。

近年来,中国还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发展,推出了数字人民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简称DCEP)试点项目。

数字人民币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法定货币,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
进行交易和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纸币的设计和发行在中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发行机构。

人民币进化史

人民币进化史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纸质和印
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 年 3 月 1 日起至 1962 年 4 月 20 日陆续发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回收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 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面额、13种版别,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
第二套人民币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 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 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具 有民族风格。 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 用胶凹套印,其中角币为正面单凹印刷; 1 元、 2 元、 3 元和 5 元纸币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10元纸币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 线印刷技术。 此外,第二套人民币的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 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 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后立即得到 了人民群众的欢迎,称赞这套人民币好看、好认、好算、好使。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为董必武题写。此套 纸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图为五万元面额与董必武先生)
第一套人民币在最初设计时票面上曾设计有毛主席像,上报中央审批,中央给董必 武回电说:毛主席不同意在票子上印他的像。于是,设计人员遵照董必武“票面上要反 映解放区生产建设图景”的指示,重新进行了设计。几经周折,第一批人民币的票样设 计出台,并送交中央审批。经党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第一套人民币首批设计样稿有 3种 图案版别,即耕地图、火车站图和万寿山图。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 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 合理。

中国货币大致发展史

中国货币大致发展史

中国货币大致发展史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贝壳和铜器,但真正的纸币出现在唐朝。

唐朝的“飞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主要用于商业交易。

到了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的使用更加广泛,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制度。

元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纸币大量发行,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了严格的货币政策,恢复了铜钱的使用。

清朝时期,银两和铜钱并行使用,但由于外国势力的侵入,银元开始在中国流通。

民国时期,银元成为主要货币,但由于战乱频繁,货币制度混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国的法定货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高。

现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以人民币为主,同时还有各种外币和电子货币。

中国货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人民币的发行历史

人民币的发行历史

人民币的发行历史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1955年5月10日全面停止流通;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生产,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各解放区印钞厂为基础,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这套人民币共设计生产了12种面值、62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共有11种面额、13种版别;第二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已经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并争取两三年内根本好转的形势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情况而进行的货币改革;第三套人民币于1960年4月20日开始发行,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种面额,分币仍采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4种硬币;票面尺幅较第二套小,面额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使用自己研制生产的印钞专用设备和固定水印钞票纸印制的,是我国印钞造币工业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时期的重要标志;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从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历时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三次上报方案,于1985年国务院常务会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共9种面额、12种版别;第五套人民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历史背景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统一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展开了统一本解放区货币的工作;华中解放区发行了统一的华中币,回收原来新四军开辟各抗日根据地时发行的多种地方货币,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统一货币;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各地区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而货币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不固定成了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也给解放军机动作战中后勤补给等问题造成巨大困难;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西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统一工作,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当日即由河北省平山县银行发行第一批人民币5元第一版、10元第三版和50元第一版,标志着第一套人民币正式诞生;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统一发行人民币,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第一套人民币出现过的几种不同称谓1. 名称: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最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2. 名称:新币,最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3. 名称:中国人民银行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4. 名称:人民券,最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把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5. 名称:人民币,最早见于1949年6月14日上海市直接税总,直税字第一号上海市印花税稽行办法;“人民币”这一名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6. 名称: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8月为设计新的人民币指第二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设计方案和组建人员,称前一套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特点1、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两字说明这个钞票的性质,它不是某个官僚资本家的或某个财政金融寡头的而必须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2、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3、第一套人民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产物,其设计思想是以解放区的农业、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典型实例作为选择图样的题材;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由于原材料供应状况不同,纸张、油墨就地取材,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也没有水印,防伪效果较差;4.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其中20元券第二版万寿山甲和20元券第七版万寿山乙、50元券第二版火车大桥甲和50元券第三版火车大桥乙、50元券第四版列车甲和50元券第五版列车乙、100元券第三版万寿山甲和100元券第四版万寿山乙以及100元券第六版北海桥甲和100元券第七版北海桥乙,这五对人民币的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另外,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券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第一套人民币中的特殊版别1000元券第一版耕地是第一套人民币中唯一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除1000元狭长版外,第一套人民币票幅规格长宽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5元第三版牛是现有五套人民币中,唯一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手写体字样的币种;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第一版骆驼这四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5000元第三版骆驼和10000元牧马这两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第一套人民币停止使用时间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不多,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由于不少是珍品,其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第一套人民币中一万元面额,有牧马图有蒙文和骆驼图有维文两款;其中,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一万元牧马图案币有蒙文,在1997年一次文物拍卖会上,出价高达5万元;业内人士分析,建国初期第一套人民币有其独特身价,其中的珍藏精品价值还会走高,将来开出天价都是不足为奇的;发行人民币的重大意义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考虑周密,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是党的一项重大英明决策,对清除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统一全国各解放区的货币、支持人民币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期间,对人民币的要求是“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到那里,人民币就发行到那里”;随着人民战争的胜利,人民币成功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元券及其它各种货币;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可以说从当时的人民币就可以看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们的现状是“一穷二白”,此时人民币比炮弹还重要,祖国的稳定需要货币的支持,人民币对稳定经济的重大意义关系到新中国的存亡;为此,人民币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设准备金,不和黄金白银挂钩,也不和美元、英镑挂钩,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货币体系,对人民老百姓都具有很实在的好处,使我们建立起了自成一体的经济体系;可以说,第一套人民币是在党的领导下,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统一的时代;人民币的设计特征按规定,所有的人民币在正背面都标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产的一千元纸币,背面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原因可能是当时处在战时,通讯不便引起的,因此这也成为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的最好注解,也是区别于后面几套人民币的重要一点;还有一张五元的牛图,是唯一一张上面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字样的纸币,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在最早的印刷中我们已建立了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第一条就是没有总行批准是不准印制的,各版别的纸张和颜色都要经总行批准,这就在管理上上了个台阶,严格统一了管理要求,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在设计上,第一套人民币统一了版式,扫除了原有其他货币的半殖民地色彩,票面上取消了英文,不再采用行长的签字,而采用印章,正面所印的年号用“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背面使用公元纪年1948;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在最初设计中票面上有毛泽东头像,送审时,毛泽东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图案改为了与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所经历的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图景,如壹圆“工人和农民”、贰拾加圆“施肥”、壹佰圆“运输”等;50多年过去,从第一套人民币上的各种画面,还能强烈地感受到建国初期那种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极具收藏及鉴赏价值的第一套人民币在过去的五十六年里,前后共发行四套人民币纸币;其中,以第一套最为珍贵;它已经成了国内外收藏家集藏的热点;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图案;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专用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去年看到台湾陈正统先生人民币版式收集探索六一文中谈到第一套人民币中发现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农民”图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钱塘江大桥”图案星水印券;壹万元“军舰”图案星水印券和壹万元“双马耕地”图案星水印券;为此笔者仔细鉴赏了所集一套人民币又发现在两种伍万元券中也有相同规则的水印,此种水印并非印钞前专门设计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种印钞纸;这就打破了原来对一套人民币提出“在防伪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记外,均无水印”的说法;由此可见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由于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陆续发行至全国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纸质、技术和印刷厂都是较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复杂得多;这就使得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具有更深广的研究、鉴赏天地;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在十年前纸币收藏家还未将其列入重点收藏系列,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港台及海外华人收藏家看好第一套人民币收藏的价值,在近几年形成了收藏热点,使得其价位节节上升,年年向上推高;尤其是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更是一券难求,身价百倍;这一势头使得国内外纸币收藏家大为吃惊;四、五年前一位国内很有声望的老收藏家出让了整套人民币,其价位仅为17万元人民币;还远远不抵今天一张蒙文版壹万元“牧马”的价值;该钞券在台湾正理钞币社编印的“中国近代货币人民币系列”书中品标价35万人民币,全新品为100万人民币;真可谓是中国单张纸币价位之首了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中素有被专家称为“十二珍品”的“伍元水牛图”、“贰拾元打场图”、“壹佰元帆船图”、“伍佰元瞻德城图”、“壹仟元马饮水图”、“伍仟元牧羊图”、“伍仟元渭河桥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壹万元骆驼队图”、“壹万元牧马图”、“伍万元新华门图”、“伍万元收割机图”;但是经这几年的收集实践证明,其中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最难收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首先,这六张流通券是在第一套人民币印制后期,仅限在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的;1951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统一关内外币制命令;当年4月1日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的流通券,5月1日发行蒙文的人民币“伍千元蒙古包”、“壹万元牧马”两种;同年11月1日在新疆省发行维文版的“伍佰元瞻德城”、“壹仟元马饮水”、“伍仟元牧羊”和“壹万元骆驼队”四种,限期收回新疆省银元券;其次是发行量少,留存量更为稀少;例如上海印钞厂从1949年5月到1954年共承印过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中的8种面额,11个品种;其中该厂1951年承印的维文版“壹万元骆驼队”是采用挪威道林纸使用双面胶版印刷工艺,印制数量较其它品种少的多;另外从藏家收集到的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其号码字轨均为ⅠⅡⅢ一种,号码位数是七位,但其高位数最大是“2”,可见最多发行量不到300万;鉴于这六张蒙维文版钞券是在解放初期内蒙、新疆地区发行,当时该地区经济落后局面还未能恢复,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很少有人有能力将其完整留存;而后1955年国家实行币制改革,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又限期将第一套人民币兑换交回国库销毁,再加上近五十年的岁月流失和“文化革命动乱”时期的毁坏,在民间留下的就十分稀少了,即使发现,大多也是品相极差;至使部分人民币收藏者只得用银行存档的样票集存;第一套人民币纸币60种中稀缺程度排位前三名的当属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和维文版“伍佰元瞻德城图”三张;3月16日第二套人民币最新价格表2010-03-16九藏天下商品名称商品分类库存价格第二套人民币小全套第二套人民币10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极品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1元天安门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5角水电站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53年贰角火车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3年叁圆井冈山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3年壹分长号码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3年贰分长号码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3年伍分长号码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53年壹贰伍分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3年壹角拖拉机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1元红五星水印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2元宝塔山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5元大团结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5元海鸥水印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人民币10元工农像第二套人民币10二版56版伍圆五星水印第二套人民币10最新价格表2010年5月12日1990年100元—1980年50元—1990年50元—1980年10元—1980年5元—1980年2元—1990年2元—1980年1元—1990年1元—1996年1元—1980年5角—1980年2角—1980年1角—注:1.此表价格为北京交易价格,其他城市价格会有不同;2.此表价格为上品参考价,其他品相应按客观实际情况相酌; 年5角及1角为现流通法定货币,严禁炒作;4.此表价格截止至2010年3月1日;北京第三套人民币价格表:2010年2月正票上品参考价:10元二罗马—10元三罗马—5元二罗马—5元三罗马—2元星与古币水印—2元古币水印—1元古币水印—1元二罗马—1元三罗马—5角平版水印—5角平版—5角凸版—2角凸版—2角二罗马—2角三罗马—1角1960年—1角背绿水印—1角背绿无水印—1角凸版水印—1角凸版无水印—1角红色二罗马—1角红色三罗马—1角蓝色二罗马—1角蓝色三罗马—注:1.此表价格为北京交易价格,其他城市价格会有不同;2.此表价格为上品参考价,其他品相应按客观实际情况相酌;3.此表价格截止至2010年3月中旬;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48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的时候。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继续使用旧中国时期的货币,即国民党政权时期流通的中国金圆券。

到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新中国的第一套纸币——
人民币。

这套人民币主要包括1、2、5、10和50元的纸币。

之后,人民币的发行逐渐增加了更多面额的纸币,如100、
500和1000元。

这些纸币的设计广泛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
历史题材,如长城、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货币改革。

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继续保持面额
与前一套人民币相同。

不过,新的纸币设计更加现代化,亮丽的颜色和印制技术使得纸币更加防伪,并增加了新的安全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需求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新的人民币纸币。

在1999年,中国推出了第三套人民币,面
值分别为1、5、10、20、50和100元。

这套纸币的设计更加
注重安全性,采用了更多的防伪技术,如胶印图案和水印。

到了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推出了第五套人民币。

新的
人民币纸币继续保持了前一套人民币相同的面值,并引入了新的防伪技术,如光变油墨和光彩光纤。

此外,新的纸币还增加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建筑、山水画和中国古代文人等。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纸币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货币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升级。

纸币的设计、防伪技术和文化元素都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日益繁荣的经济和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

中国货币史

中国货币史

宋元货币
御书钱 年号钱
纸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 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 到四个月。“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 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 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 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人民币
1
第一套
2
第二套
3
第三套
4
第四套
5
第五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 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 元券4种、元券2种。
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 法的皇帝在钱文上书写的“御书钱”。宋朝年号御书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
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 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 1:。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 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 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 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中国货币发展演变史

中国货币发展演变史

中国货币发展演变史
中国货币发展演变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但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中国的货币发展才开始有正式的记录和系统的演变。

1. 贝壳和骨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贝壳和骨器被用作交换媒介,被认为是最早的一种货币形式。

2. 金属货币时代:从西周时期开始,中国开始使用金属货币,如铜和银。

这些货币多是铜锭或其他形状的物品,有标准的重量和纹饰。

3. 钱币纸钞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铸造标准化的铜钱。

随后,汉朝时期出现纸币,类似于现代的纸钞。

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纸币。

4. 货币制度完善时代: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货币制度也不断完善。

唐朝时期,货币制度较为稳定,流通的货币品种增多,包括铜钱、纸币和银币等。

5. 外来货币时代:随着与外国的交流和贸易的增加,中国开始引进外来货币,如阿拉伯银币、日本银币等。

清朝时期,英国的银元也在中国流通。

6. 近现代金融改革时代: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改变了货币制度。

1914年,中华银行发行了第一套印有国旗的纸币。

1948年,人民币开始发行,成为现代中国的
主要货币。

总体来说,中国货币发展经历了从贝壳和骨器到金属、纸币和纸钞,再到近现代的金融改革的演变过程。

货币制度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不可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纸币的发展历程如下:1.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作高价的白鹿皮币,被人们说成是纸币的先驱。

2.唐代。

作为异地兑换券的飞钱,被人们说成是纸币的先驱。

3.北宋初年。

产生于四川的"交子",是我国货币史上最早的纸币,当时,四川地区商业繁荣,交易扩大,但通用的却是体重值小、携带不便的铁钱。

4.元代。

纸币通行全国,如"中统元宝交钞"等。

5.明朝。

纸币名称统一为"大明通行宝钞"。

6.清朝。

曾一度禁行纸币,到咸丰三年,因财政拮据,才又重新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

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近代中国的货币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古典时期、改革时期、开放时期、经济发展时期及新型市场时期。

下面将围绕这五个阶段,剖析货币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古典时期:中国古代从古至今,货币经历了由货币纸上、金属货币到现代纸币形式的漫长历史。

从春秋至汉末,货币制度沿用以银为依托,并有度、钱、砝等多种货币形式的更替。

宋朝施行大元制,设立“大元钱”,统一了当时的钱币制度。

明朝发行了三百余种钱币,集中了明朝期间大量的货币制度改革的特点。

清实行朱砂铜钱制,铜钱铸行流通颇为活跃,也曾被认为是货币发展的巅峰时期。

二、改革时期:保守的政府不礼让货币变革,直到1840年实行英国货币改革开始,货币发展转入改革时期。

1850年,洋务运动兴起,引来大量外国投机家,给商品的流通带来了弊端,促使政府废除流通的洋钱,以及实行英西币兑换制度。

洋钱的逐渐退出,使得清政府发行的朱砂铜钱变得无力,更使得外国货币侵入中国,银行开办,令中国经济发展衰退,也使得中国政府实行以元为主要货币的“新民间钱制”。

三、开放时期:清朝末期,中国货币发展进入开放时期。

1911年,银行业被开放,外国银行介入中国银行业;1919年,中国经济以货币改革宣告开放,国外货币的流入使得中国的洋钱贸易扩大,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国际市场融入。

1948年,中国再次重新建立了本国的货币系统,设立人民币,但是外国货币仍然有其地位,但属于其他国家的外币在中国仍然存在,曾盛行于1948年至1958年,形成了“洋钱外国货币”和“国民币”平行发展的期间。

四、经济发展时期:1958年,改革开放政策推出,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货币也随之发生变化。

1981年,中国实施了比较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货币发展进入了经济发展时期。

1994年,中国实行了货币双结算制度,使外国货币更加稳定,以及市场体系的改革,使交易的流通更加便捷,进而促进中国货币的持续发展。

五、新型市场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货币发展继续进入新型市场时期。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纸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8年,这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版人民币问世。

以下是中国当代纸币的发展历程的主要节点:
1. 第一版人民币(1948年-1955年):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行了第一版人民币,面值有1、5、10、20、50和
100元。

这些纸币使用了毛泽东的头像和一些国内产业的图案。

2. 第二版人民币(1955年-1987年):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发
展和防伪技术的进步,中国在1955年发行了第二版人民币。

这次改革中,增加了2角、2元和5元的面值,并且正面的主
体图案也进行了更新。

3. 第三版人民币(1987年-1996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
立70周年,中国在1987年发行了第三版人民币。

这次改版中,取消了2角和2元的面值,增加了1角和1元的面值,并且进
行了更多的防伪措施。

4. 第四版人民币(1999年-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
立80周年,中国在1999年发行了第四版人民币。

这次改版中,做了更多的防伪设计,如胶印图案、激光纹和光彩光变油墨等。

5. 第五版人民币(2005年至今):中国在2005年开始发行第
五版人民币。

这一版的人民币设计更加注重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如人民大会堂、长城、羲之临汉简和神龟图案等。

同时也进行了更多的防伪改进,例如增加了光彩光变数字和红蓝防伪对印
等。

总的来说,中国当代纸币发展历程中,除了面值的调整和图案的改变外,最主要的变化是在防伪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这些防伪措施使得中国的纸币更加安全可靠。

简述中国汉朝至清朝的纸币和硬币

简述中国汉朝至清朝的纸币和硬币

简述中国汉朝至清朝的纸币和硬币
纸币: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汉朝。

此后,随着货币的不断发展,唐
朝开始使用银元、铜钱等货币,宋朝时期开始使用“交子”等纸币。

元朝时,出现了著名的“元宝纸币”,清朝也发行了大量的纸币,比如“宝泉券”、“大清银行券”等。

硬币:钱币史上,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货币交换时代的石斧、贝类、铜
贝及形如牛形、刀剑等器物。

春秋时期是铸钱之始,当时流通的多是黄金、银、铜质货币,这些货币成为古代贵族、商人和官员的代表性品牌。

汉朝
时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黄金时代,汉时流行的主要是铜钱。

唐朝初期,出
现了银钱。

明代时期,银元逐渐成为货币主力,直至清朝时期才逐渐被纸
币所替代。

清朝还铸造过各种不同材质、形制、纹饰的钱币,包括铜器、
慈禧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纸币历史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

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

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

“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

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

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

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纸币的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

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此外。

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种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

清朝末年,昏庸腐朽的清朝政府丧权辱国,把中华民族推向国将不国的危亡境地。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中国近代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孙中山先生为筹集粮饷军械和革命活动经费,积聚革命力量,在国外发行了筹饷券;南京临时政府为扫除清政府的残余势力,应付军政急需,发行了陆军部"军事用票"和中华民国南京军用钞票;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发行了带有辛亥革命标志的钞票,这些钞票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挥了很大作用,是这一伟大革命运动的产物和见证者,一向作为重要的革命文物,受到人们的珍视。

国家银行票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仍沿用旧名。

“中国”和“交通”二行在民国初年,被定为国家银行,继续发行兑换券。

后因袁世凯称帝,而引起了讨袁战争。

接着各地军阀进行混战,财政状况极为恶化。

二行在1916年曾停止兑现,引起了粮食和各种商品价格急剧上涨,使劳动人民蒙受了很大损失。

1924年,孙中山先生为调节金融,活跃经济,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发行货币,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与特种银行票除国家银行发行票外,不少普通商业银行经政府核准也取得了发行钞票的特权。

在前清取得了发行权的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银行、信成银行等。

民国政府成立以后才取得发行权的有中国实业银行、中南银行、大中银行、中国丝茶银行等、另外,还有经政府特许发行钞票的特银种行,如殖边银行、边业银行、劝业银行等,这些银行在抵制外钞、发展中国民族经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军用票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称帝激起了以云南为开始的全国规模的讨袁战争。

各省纷纷成立“护国军”、“靖国军”,宣布独立。

讨袁战争结束后、北洋军阀形成一股军事政治力量。

它们在各自的*山——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互相争斗,使全国陷入了连年内战之中。

各地军政权为了筹措饷需进行战争,一般都发行了军用钞票。

这类钞票均在战地发行,属于临时性质。

这部份负担,当然都无一例外地转嫁到了劳动人民身上。

国民政府纸币法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

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

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

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

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关金券关金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

原来海关收税为银两,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

政府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值0.601866克纯金为单位作标准计算,称“海关金单位”,合美元0.40元。

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

1942年4月,以关金一元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

1948年8月发行金元券后,停止发行。

金元券鉴于法币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之势,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

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O.22217克),以一比三百万的比率,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

然而金元券却以更快的速度膨胀,前后不到十个月,发行总额达1,303,O46亿元,比原规定的发行额20亿元增加六万五千余倍,物价比币改初期上涨一百七十万倍。

解放前夕,上海银元一元可换金元券16亿,各地纷纷拒用,逐以银元代替流通。

银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大陆解放前夕,金圆券已形同废纸,民间多已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国民党政府乃恢复银本位币制,在重庆、广州一带发行银元券。

规定金元券五亿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元券一元。

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币制方面采取分区发行制度。

对于经济环境特殊地区,发行区域性流通券,限在当地流通。

1945年12月日,首先在东北地区发行了“东北九省流通券”,其币值为法币的十倍。

1948年8月20日停止发行。

*********************1924-1949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如农民协会、苏维埃政府、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金融组织,解放战银时期的各地区银行所发行的银、铜、纸、布等货币,统称人民政权货币。

这些币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稳定金融,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扩大人民政权的建立与项固,乃至中国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北伐战争时期农民协会货币1924年至1927年,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全国出现了国共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官僚的革命热潮。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蓬勃发兴起,很多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地主豪绅的农民革命斗争。

农民革命政权在打破封建秩序以后,为活跃农村经济,方便农民借贷,于是就在许多地区建立了金融组织,发行了自已的货币。

"浏东平民银行常洋券"、"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的期票以及"黄冈县信用合作社流通券",是中国工农革命政权早期的货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货币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以后,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为了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农村经济,巩固革命政权,先后以工农银行、苏维埃政府以及其它经济部门的名义,发行了一百五十余种纸币和十余种布钞。

随着根据地的逐步统一,苏区的货币经历了由区、县银行货币到特区和省银行货币,最后统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及其各分行的货币,这样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统一的过程。

这个时期的货币是在艰苦、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因陋就简印制发行的。

它是票面设计充满了浓厚的革命政治意义,反映了党在当时特定环境中的战斗风貌。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货币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大片敌后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从1938年起,除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外,又在华北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华中先后建立了苏北、苏中、浙东、皖中等8个抗日根据地;在华南建立了东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和抵制敌伪钞的侵入和流通、保护根据地人民的财富,都分别设立了自已的银行,发行了货币。

在抗日战争中,各根据地发行的货币,一般称为"抗币"或"边币"。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货币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来各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本来有可能统一起来。

然而,由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爆发,不得不继续分散发行。

同时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发行银行又有所增加和整。

抗日战争初期,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各行政公署设立的地区性银行,合并组成了华中银行。

东北解放区增设了"东北银行"、"嫩江银行"、"关东银行"等。

内蒙古自治区增设了"内蒙古人民银行"。

中原地区增设了"中州农民银行"。

冀热辽解放区先后增设了"热河省银行"和"长城银行"等。

这些银行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发行了自已的货币,对稳定解放区的金融市场、发展生产、保证供给、支援解放战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习惯上,人们将开始发行至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的人民币称为第一套人民币。

这套人民币的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共12种,版别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由于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高涨,因此,这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