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材料题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二、“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裏。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二、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為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
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2、手工業(1)絲織業(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城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完整精品)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完整精品)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复习提纲
第一章西周时期
1.1 西周政治制度
- 西周的政治制度
- 西周天子的权力与地位
- 西周封建制度
1.2 西周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西周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 西周商业的发展
1.3 西周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
- 西周的科学技术
- 西周文化艺术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
2.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度的演变
2.2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和战争
- 鲁国孔子与齐国的外交
- 各国之间的战争
2.3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 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发展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第三章秦汉时期
3.1 秦汉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
- 中央集权制
- 法律制度
3.2 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秦朝的政治成就
- 汉朝的经济、文化、科技成就
3.3 秦汉的外交关系和对外战争
- 与匈奴的战争与和约
- 南越的灭亡与西域的开发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纲要
4.1 从五代到南北朝
- 五与南北朝时期
4.2 隋唐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外交和文化艺术- 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外交
-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4.3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
- 宋朝的科技成就
4.4 元朝时期
- 元朝的建立
- 科技成就和文化艺术
4.5 明朝和清朝时期
- 明朝和清朝政治制度- 明朝和清朝的思想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摘要: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隋唐时期3.五代十国时期4.宋元明清时期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新中国成立2.社会主义建设3.改革开放正文:【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礼乐文化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诸子百家与思想启蒙- 秦国的统一战争3.秦汉时期-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秦朝的短暂与灭亡- 汉朝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与衰落【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西晋东晋的更迭- 南北朝的对峙与民族融合2.隋唐时期- 隋朝的短暂统一- 唐朝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与衰落-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3.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更迭与十国分立-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4.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政策- 明朝的永乐盛世、嘉靖倭乱与衰落-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与国共内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2.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与“大跃进”- 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3.改革开放-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特区的设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杨广率军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隋文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大运河:(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605 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
(3)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
(4)、四段: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5)、连通五大水系:从北向南先后连接海河、黄河、淮水、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6)、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联系地图和插图掌握)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同时又加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周。
武则天主政期间,(1)、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
(2)、重视农业生产;(3)、破格选用贤才,开创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制度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
,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被。
其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6、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2.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3. 早期农业文明的兴起•早期农业文明的特点和条件•早期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与影响二、古代中国的初步形成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夏、商、周三代的君权制度•夏、商、周三代的官制与社会组织2. 周朝的分封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出现背景•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内容•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影响3.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影响三、古代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背景•秦朝的统一过程•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汉朝的兴起背景•汉朝的兴起过程•汉朝的兴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四、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埃及文明的兴起背景•埃及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埃及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2.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背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背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以上是对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的概括,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提纲展开,以帮助复习七下历史知识。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详细汇总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详细汇总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1.1 人类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特征和发展1.2 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特征1.3 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和演变1.4 古代文明国家的特征和发展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2.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征2.2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2.3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和各个国家的特点2.4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变化第三章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3.1 唐代的统一国家和文化繁荣3.2 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3.3 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3.4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海外贸易3.5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变革第四章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1 古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2 中世纪世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3 近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4 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第五章中国现代史5.1 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5.2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5.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4 内战时期和国共两党的斗争5.5 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第六章世界两次大战和冷战时期6.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6.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6.3 冷战的奠定和影响6.4 东西德统一和苏联解体第七章当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7.1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发展7.2 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情和外交政策7.3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7.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八章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8.1 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8.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传承8.3 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变革8.4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第九章时事政治与社会生活9.1 时事政治与国家大事9.2 社会热点问题与民生议题9.3 文化、科技和环保等方面的新发展9.4 青少年的成长与个人生活以上是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1.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统治措施:①政治上: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都出现了繁荣盛世局面,共同原因:国家统一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吏治等。
启示:政治清明稳定,社会就会发展,否则社会经济就会遭到破坏。
统治者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强?要爱惜百姓、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重用人才、保持社会安定等。
初一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2篇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一历史(下册)提纲
初一历史(下册)提纲
一、绪论
A. 回顾上册内容
B. 介绍下册主要内容
二、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A. 血缘制度与部落联盟
B.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C. 周朝的衰落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D. 秦始皇的统一与秦制改革
E. 汉朝的建立与西汉的兴起
三、第二章:大一统时代的政治制度
A. 东汉王朝的兴亡
B. 三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D. 隋朝与唐朝的政治制度
E. 宋朝与元朝的政治制度
四、第三章:探索海外的历史进程
A. 中国对外贸易的兴盛与丝绸之路的开辟
B.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海外政策
C.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D. 清朝的海防政策与对外关系
五、第四章: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
A. 中国近代的政治动乱与革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
D.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挑战
六、结语
A. 总结全书内容
B. 展望中国历史的未来
以上为初一历史(下册)提纲的简要内容,详细的内容将在每一章开始处展开。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1. 秦国的崛起
2.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3.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 秦朝政治改革
二、汉朝的建立和外交政策
1. 刘邦的起义和汉朝的建立
2. 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取胜
3.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4.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 科举制度的建立
3. 文化艺术的发展
4. 医学、农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繁荣
四、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唐朝的建立
2. 太宗、文/武/肃/代四次变法
3. 唐朝文化的繁盛
4. 大唐风华的盛世
五、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翰林学士制度和制科考试
3. 北宋文化的繁荣
4. 南宋的建立与文化艺术成就
六、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明朝的建立
2. 洪武、永乐、嘉靖等朝代的政治制度
3. 明朝文化的繁荣
4. 明朝科技、地理、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七、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1. 清朝的建立
2. 三藩之乱和居庸关之战
3. 清朝的封建政治制度
4.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八、民主革命和近代史
1. 辛亥革命的爆发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提纲,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文化成就等重要内容。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家、
民族的发展历程,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1 秦国的崛起- 李斯变法- 秦国的军事强大1.2 秦汉的争斗-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刘邦的胜利与建立汉朝1.3 秦汉政权的发展- 秦汉政权的组织体系- 郡县制的建立1.4 秦汉文化的传承- 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西汉王朝的兴衰2.1 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西汉的边疆扩张2.2 王莽篡权与公孙氏的- 王莽的改革失败- 公孙氏的与灭亡2.3 东汉王朝的兴起- 光武帝的- 东汉的统治和衰落2.4 西汉文化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秦汉之后的中国3.1 三国时期的分裂- 曹操与刘备对抗- 孙权的东吴3.2 三国时期的兴衰- 吴蜀之间的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3.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统治与北方民族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的传入与发展- 文化繁荣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4.1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影响4.2 中华文明的传播- 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4.3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的起源- 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4 对外交往与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以上是《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提纲整理)
背诵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后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3.开通运河的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军事: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二: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其统治时期有“贞观遗风”之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二)灿烂的宋元文化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
它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3、指南针:战国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5、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6、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7、郭守敬: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成就有《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8、《资治通鉴》:作者北宋的司马光,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内容的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
9、词: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其中:北宋苏轼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词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伤。
10、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组成。
元杂剧作家最有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11、绘画:北宋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秋郊饮马图》)。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提纲
一、大唐帝国的形成与发展
1. 大唐王朝的建立
2. 唐朝社会与经济的繁荣
3. 唐朝的外交政策
二、唐朝的文化艺术
1. 唐代诗词
2. 美术与书法
3. 科技发明与应用
三、唐朝中后期的内忧外患
1. 安史之乱及其后果
2. 藩镇割据的影响
3. 唐末的黄巢之乱及其影响
四、宋朝的建立与经济发展
1. 宋朝的政治变革与外交政策
2.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五、北宋的文化艺术
1. 宋词与宋诗
2. 画家与书法大师
3. 科技创新与应用
六、南宋的内忧外患
1. 金朝和南宋的战争
2. 元朝的入侵与灭亡
七、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1. 元朝的政治制度
2. 元朝的外交政策和经济
3. 元朝对汉文化的影响与汉人抵抗
八、明朝的建立与政治格局
1. 明朝的统治者和政治制度
2. 明朝的军事和外交政策
3. 明朝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发明
九、明朝萎缩和清朝的崛起
1. 明朝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2. 元朝满族和明朝汉族的矛盾
3. 清朝的建立与政治格局
十、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1. 清朝的君主和政治制度
2. 乾隆时期的改革和影响
3. 清朝的社会组织、官僚主义和民族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提纲,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大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历史实践活动中,比如到博物馆和遗址
参观,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同时让学习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最新整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最新整理)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1)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开创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以及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等。
一、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1.西周时的疆域、著名战役与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变化3.秦朝和汉朝的疆域巩固与扩展4.其他朝代的疆域变化二、农业与手工业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成就2.农耕文化的传播3.农耕手艺的改进与技术革新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成就三、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1.商业的起源与发展2.秦汉时期的商业繁荣3.商业活动的组织与发展4.商业关系与商业道德四、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1.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2.唐宋时期的城市与市场繁荣3.城市特点与市场规模的扩大4.城市与市场的功能与影响五、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1.大运河的修建与发展2.大运河的重要性与功能3.其他重要运输线的建设与发展4.运输线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六、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影响2.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与出版3.科技与书籍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七、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教育的体制与内容3.儒学与科学的并重八、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概述2.四大发明的意义与影响3.科技对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促进作用4.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九、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3.文化交流与物品贸易的影响十、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1.中国与西方的交通运输发展对比2.中外交通运输的相互学习与影响。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的非洲•非洲的地理特点•古代非洲人的生活方式•埃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西非的古国家:加纳、马里、锡金二、古代的美洲•美洲的地理特点•奥尔梅克文明的兴起和衰落•玛雅文明的繁荣与灭亡•阿兹特克帝国的崛起和覆灭三、古代的中国•中国的地理特点•先民的迁徙与部落联盟•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与经济•东周时期的分裂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秦朝的统一和统治者秦始皇•秦朝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西汉的兴起和汉武帝的扩张战争•东汉时期的黄巾起义和三国鼎立四、古代的印度•印度的地理特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摩揭陀王朝的兴起和阿育王的统一制度•部分的笈多王朝和长暂的外来统治•印度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兴起五、古代的希腊•希腊的地理特点•米诺斯文明的兴起和巴尔干半岛的殖民扩张•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民主制度•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和雅典民主的特点•古希腊的科学、艺术和哲学成就•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六、古代的罗马•罗马的地理特点•罗马城的建立和成长•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罗马法的发展和影响•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和迫害•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东罗马帝国的延续七、古代的东亚•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唐宋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日本和朝鲜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征服•元朝的统治和元朝始祖忽必烈•朱元璋建立明朝和明成祖的统治八、古代的阿拉伯•阿拉伯的地理特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穆罕默德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繁荣和伊斯兰教的快速传播•阿巴斯王朝的进一步扩张和文化繁荣•西班牙穆斯林王国的兴起和繁荣以上为七下历史复习提纲,包含了古代的非洲、美洲、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东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要点。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世界的发展和演变。
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材料题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材料题提纲教育专区初中教育政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材料题提纲历史复习提纲1.概括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城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遍布店铺、作坊;②社会生活商业化;③经商时间长,夜以继日;④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⑤对外贸易活跃。
2.列举成吉思汗的贡献。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发展壮大蒙古政权;③建立蒙古政权;④制定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⑤创造蒙古文字;⑥颁布法典。
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⑴政治上:推行汉制,实行行省制。
中央:设立中书省,增设宣政院;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设置澎湖巡检司。
经济上:①重视发展农业;②推广棉花种植;③治理黄河水患;④疏通运河。
⑵作用:①巩固元朝统治;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③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都市。
4.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①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制度。
②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
③元朝统一,社会安定,各族人民交流加强,有利于经济发展。
④元朝实行开放性政策,有利于中外政治经济交流。
⑤元朝注重发展经济,推广棉花种植,重视农业发展,治理黄河,开凿运河,加强南北经济发展与交流。
5.为什么说成吉思汗、忽必烈是蒙古族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成吉思汗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制定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④创造蒙古文字;⑤颁布法典。
忽必烈①建立了元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的统一;③促进了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开发;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开发;⑤为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⑥促进了蒙古历史的发展,加速其封建化进程;⑦建立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凿运河,便利南粮北运。
6.明朝统治者加强军权(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立厂卫制度(东厂、西厂、锦衣卫);③明成祖设立内阁;④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⑤明太祖时设立廷杖制度。
7.明朝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答卷形式、危害性;文字狱的含义、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复习提纲
1.概括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城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遍布店铺、作坊;
②社会生活商业化;
③经商时间长,夜以继日;
④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
⑤对外贸易活跃。
2.列举成吉思汗的贡献。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发展壮大蒙古政权;
③建立蒙古政权;
④制定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
⑤创造蒙古文字;
⑥颁布法典。
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⑴政治上:推行汉制,实行行省制。
中央:设立中书省,增设宣政院;
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设置澎湖巡检司。
经济上:①重视发展农业;②推广棉花种植;③治理黄河水患;④疏通运河。
⑵作用:①巩固元朝统治;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③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都市。
4.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①建立起一套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制度。
②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
③元朝统一,社会安定,各族人民交流加强,有利于经济发展。
④元朝实行开放性政策,有利于中外政治经济交流。
⑤元朝注重发展经济,推广棉花种植,重视农业发展,治理黄河,开凿运河,加强南北经济发展与交流。
5.为什么说成吉思汗、忽必烈是蒙古族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成吉思汗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制定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④创造蒙古文字;⑤颁布法典。
忽必烈①建立了元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②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了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开发;
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开发;
⑤为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
⑥促进了蒙古历史的发展,加速其封建化进程;
⑦建立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凿运河,便利南粮北运。
6.明朝统治者加强军权(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立厂卫制度(东厂、西厂、锦衣卫);③明成祖设立内阁;④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⑤明太祖时设立廷杖制度。
7.明朝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答卷形式、危害性;文字狱的含义、危害性。
⑴内容: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答卷形式:八股文。
危害性:八股取士钳制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的文化的发展和改革。
⑵文字狱的含义: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
危害性: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8.阅读下列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的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以上材料中所说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什么?
⑵你认为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抨击是否正确?为什么?
⑴焚书:烧毁诸子百家的书籍;咸阳之郊所坑者:儒生和方士。
⑵正确。
科举考试本是选拔人才的渠道,一旦僵化成八股文,将严重束缚天下广大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狭隘的学习内容和一贯的程式文章风格,读书人的个人思想被阉割,国家的文化也就止步不前了。
9.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首发时间、出发地点、到达最远地区、次数、特点、意义。
目的:①加强与海外的交流;②宣扬国威。
首发时间:1405年。
次数:七下西洋。
出发地点:刘家巷。
到达最远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1.时间长(早);2.次数多;3.规模大;4.到达地区远。
意义:①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10.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郑和个人能力强(不畏艰难,大无畏的精神);③航海知识丰富,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广泛运用。
11.列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的史实。
明朝: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台州之战)。
清朝: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6-1689年,康熙两次发兵北上对抗沙俄。
1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得到了人民的支持;②军纪严明,英勇善战;③戚继光个人能力强。
13.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①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康熙)
②抗击沙俄,发动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
③清朝统治者采取册封班禅和达赖,设置驻藏大臣制度,设立“金奔巴瓶”制度;
④康熙武力平定噶尔丹叛乱;
⑤武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14.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
①册封班禅和达赖;②设置驻藏大臣制度(雍正);③设立“金奔巴瓶”制度(乾隆)。
15. 什么是康熙盛世?
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熙盛世”。
16.康熙盛世出现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人民的辛勤劳动;③统治者个人能力强。
17.清朝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腐败;
③军队腐朽;
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⑤闭关锁国。
18.闭关锁国的变化。
表现:①禁止商民出海;②颁布有关条例和章程。
影响:①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
②影响了中国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③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
④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19.p86材料题。
①清朝;②愚昧无知,夜郎自大,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