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处世之道
孔子八大箴言,立身处世之本
孔子八大箴言,立身处世之本孔子八大箴言立身处世受益匪浅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但应该忧患不了解别人。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把工作做好,一定要先磨利工具。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行事俯仰无愧,心里总是平坦舒畅;而小人只求私利,患得患失,所以心里时常忧惧不已。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勤奋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可以改换,而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的坚贞,在所有的草木中是最后凋谢的。
作为一位怀抱远大志向的君子,就要像松柏那样,不随波逐流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家教的鼻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是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还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尘世人,后人皆称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一生主要专心致力于私人讲学,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孔门弟子有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后人总结孔子的师德主要为“传道授业解惑”。
当孔子逝世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儒家经典《论语》。
因此,即使我们与孔子相隔数千年,依然能够遵奉他的言行为人生圭臬。
由于孔子的正统观念能归正人心,因此不仅教育界十分赞扬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观念,连我们平时在谈及做人根本的基本道理时,都绝对不能忽略孔子以身言指导人们的纯正之理。
当然,任谁都不会忽视儒家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此之大的。
既然说是人类社会了,那么当然是指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影响中国之余,还广传至世界各地。
孔子为人处事的十大原则
孔子为人处事的十大原则【1】古代学者孔子,是善于创造、建立、维系人际关系的大师。
他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是: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用。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对自己要求要严格,对他人来要求全责备。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总是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要努力去理解别人。
(5)“以直抱怨,以德抱德。
”——要以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的怨恨,要以恩惠去报答恩惠。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正直的人应该努力去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7)“乐道人善,乐多贤友。
”——应该乐于宣扬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乐于广交贤德的朋友。
(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正直的人持重而不与他人作无谓的争论,与人们友好相处不拉帮结派。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到言行不轨、不学无术的人,要点对照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
(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池里的水太清净了,便没法养鱼;世上的人太严苛了,便没法交友。
孔子这些原则,固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诚实谦逊,乐于自省;光明磊落,不计前嫌;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为人处事态度,还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孔子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孔子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思想和处世之道一直为我们所推崇和学习。
他的待人接物,尤其有一套特殊的处世之道,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孔子的处世哲学。
孔子待人接物的第一原则是“仁爱之心”。
他认为人要有一颗善良、宽容、友爱的心,才能与人相处。
他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善待人,不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意见,懂得换位思考。
其次,孔子重视“礼仪之道”,他认为礼仪是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基础。
他主张“礼”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进行交往的谦让和忍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不管是面对同辈还是长辈、上级还是下级,孔子都强调要守礼节,讲究仪态和言谈举止,不轻言妄语,不做出过分的行为和言语。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即“一切要恰到好处”的原则。
他认为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保持恰到好处的态度,既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缺乏决断力。
要根据情况和时代背景去考虑问题,做出合适的决策。
此外,孔子还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他认为一个人要从自身开始,修身养性,注重品德修养,才能做到齐家治国,最终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
他认为政治家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榜样,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孔子的处世之道,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往往通过古代典籍和经典文化来体现。
孔子的处世哲学深受人们的尊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遵循孔子的处世原则,尤其是要注重道德和礼仪,学会与人相处和谐,修身养性,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孔子的处世之道
孔子的处世之道作为在中国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敬仰的圣人,孔子有自己独特的处世之道,他的为人处世让人值得深思、探索。
即便是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没有得到重视,但是他的独立不迁的处事原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忠恕之道”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记录着一个故事:孔子对着自己的弟子们说:“吾道一以贯之。
”说完之后,就施施然而去,留下弟子们一头雾水地愣在那里。
唯独有曾子明白了孔子的话,并且深以为然。
别的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何意,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简短的故事里,明确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孔子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忠恕”二字。
忠恕二字何以解释,论语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这是孔子在另外一个时间亲自回答的,他依旧简短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后来被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伏尔泰奉为圭臬,认为孔子的话语正是其思想启蒙的主旨所在。
这样简短的八个字,在两千年之后被一个法国思想家如此推崇备至,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言简意赅,但却又意蕴深远的八个字。
孔子的思想以中正平和著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如此。
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就不要推到别人的身上。
这是一种典型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虽说以己度人并非一种完全正确的思想方式,但是通常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人会接受你的推脱呢?这是一种对于自我行为的原则性约束,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集中体现了两点对人态度:一,人人平等。
二,高尚自我。
人人平等是一种很难得的处世观念,尽管这个世界推行人人平等的观念推行了几百年,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也并没有真正做到。
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
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社会地位,会造就千差万别的世界观。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眼界,对于与自己相差甚远的人,实际上无论是从心理情感上,还是具体行为上,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
而这种平等,恰恰是对于别人一种最重要的尊重。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记录着一个故事:孔子对着自己的弟子们说:“吾道一以贯之。
”说完之后,就施施然而去,留下弟子们一头雾水地愣在那里。
唯独有曾子明白了孔子的话,并且深以为然。
别的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何意,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简短的故事里,明确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孔子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忠恕”二字。
忠恕二字何以解释,论语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这是孔子在另外一个时间亲自回答的,他依旧简短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后来被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伏尔泰奉为圭臬,认为孔子的话语正是其思想启蒙的主旨所在。
这样简短的八个字,在两千年之后被一个法国思想家如此推崇备至,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言简意赅,但却又意蕴深远的八个字。
孔子的思想以中正平和著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如此。
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就不要推到别人的身上。
这是一种典型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虽说以己度人并非一种完全正确的思想方式,但是通常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人会接受你的推脱呢?这是一种对于自我行为的原则性约束,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集中体现了两点对人态度:一,人人平等。
二,高尚自我。
人人平等是一种很难得的处世观念,尽管这个世界推行人人平等的观念推行了几百年,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也并没有真正做到。
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
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社会地位,会造就千差万别的世界观。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眼界,对于与自己相差甚远的人,实际上无论是从心理情感上,还是具体行为上,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
而这种平等,恰恰是对于别人一种最重要的尊重。
当你轻视别人的时候,相信别人并不喜欢被你轻视。
这种渗透到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处世观念,最基本,也最难做到。
高尚自我是一种可贵的品德,可以看作是在做到了对于别人的尊重的基础上,对于一个有德行的君子的自我要求。
孔子处世之道
孔子处世之道:一、生命不止,求知不断。
光阴如水,岁月如流,天地长久,没有尽期。
为学之道,也亦如此,像行云流水一样,每日都要前进,永不停顿。
故,一个人要能发展得很成功,就必须了解自己的特性和特长,并按照自己希望的形象来通过学习定位自己,充分发挥潜能努力去实现目标,这就是经营人生。
二、专注求学,心静处世。
治学为人,贵在思虑纯正,贵在静心,只有静下心来,专注于知识的获取,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读书人有一句话叫做:“板凳要做十年冷”。
人生在世要有所成就,就要有耐心,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用平和的心态和仰慕圣贤的态度,做到“思无邪”,以实现人生的求学、为人之路。
三、勤学好问, 厚积薄发.为人处世,勤学好问是走向成功的的重要条件,君王也罢,贫民也罢,其一生仅仅依靠自己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对一个人来说,职位是他脚下的阶梯,并不是他真正的高度;财富是他口袋里的金钱,并不是他真正的价值.凡成功着必须是勤学好问着,一个不勤学好问的人,在事业上是不会有大成就的.四、博学多识、蓄积实力。
处世立业,首要应当蓄积自己进取的实力。
如何蓄积?那就是靠坚韧和执着,用知识和技能来武装自己的心灵。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一个不断充实自身、积累经验和实力的过程。
五、学思并进,人生不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求学和成长的历程,是学习、思考不断反复、互相促进、持续深入的过程。
人也是在多次的循环往复中走向成熟,获得真正的知识。
六、从俭戒奢,财贵善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守住现有存在并作为修持,贫穷时可以独善其身,富贵时可善待天下。
守住了节俭,就足以风范在人间,风范于世道。
勤就不缺乏财物,俭就知道结余,劳就能常足,此乃人生心境历练之要义。
七、积极思考,习惯快乐。
人生虽以苦为主,人心却要以乐为主。
痛苦往往不请自来,而快乐则需要我们去寻找。
故而,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的是不同的结论。
别人无法让你真正快乐,能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的也只有你自己。
论语为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生前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孔子的智慧和思想。
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有许多重要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论语》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修身养性孔子认为,修身养性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人们应该通过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的观念,即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世。
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二、待人接物孔子认为,待人接物要遵循“礼”的原则。
人们应该以礼待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在与人交往中,要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恕”的观念,即要以宽容之心待人,理解他人的难处和情感。
三、求知敬业孔子认为,求知敬业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
人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
在求知敬业的过程中,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四、淡泊名利孔子认为,淡泊名利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境界。
人们应该看轻名利,不被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不被贪欲所控制。
五、谦逊虚心孔子认为,谦逊虚心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
人们应该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不自以为是,不骄傲自大。
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倾听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谦虚,否则可能会给人留下不自信的印象。
六、交友之道孔子认为,交友之道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方面。
人们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交友过程中,要遵循“忠恕”的原则,即要对朋友忠诚、诚实、关心和帮助。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朋友,要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发展。
七、孝顺父母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
人们应该尊重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他们。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
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自古以来传颂的经典。
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用极其简单却又富含寓意的话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孔子提倡的的为人处事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记录着一个故事:孔子对着自己的弟子们说:“吾道一以贯之。
”说完之后,就施施然而去,留下弟子们一头雾水地愣在那里。
唯独有曾子明白了孔子的话,并且深以为然。
别的弟子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何意,曾子回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简短的故事里,明确鲜明地告诉了我们孔子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忠恕”二字。
忠恕二字何以解释,论语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这是孔子在另外一个时间亲自回答的,他依旧简短地说了一句话,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后来被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伏尔泰奉为圭臬,认为孔子的话语正是其思想启蒙的主旨所在。
这样简短的八个字,在两千年之后被一个法国思想家如此推崇备至,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言简意赅,但却又意蕴深远的八个字。
孔子的思想以中正平和著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如此。
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就不要推到别人的身上。
这是一种典型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虽说以己度人并非一种完全正确的思想方式,但是通常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又有多少人会接受你的推脱呢?这是一种对于自我行为的原则性约束,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集中体现了两点对人态度:一,人人平等。
二,高尚自我。
人人平等是一种很难得的处世观念,尽管这个世界推行人人平等的观念推行了几百年,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也并没有真正做到。
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
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社会地位,会造就千差万别的世界观。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眼界,对于与自己相差甚远的人,实际上无论是从心理情感上,还是具体行为上,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
孔夫子的三种处世之道
孔夫子的三种处世之道
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三种处
世之道,分别是“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
首先是“仁”,意为人心的爱和仁慈。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做
好事情,首先要从内心深处充满同情和爱心。
只有这样,才会愿意去
关心和帮助别人,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受益。
其次是“义”,指道德方面的正义和公正。
孔子认为,一个人必
须具有道德良知才能为人处世。
只有遵守道德规范和坚守自己的原则,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种是“礼”,指的是社会规范和道德规矩。
孔子认为,人们
离不开社会和人际关系。
所以,他提倡人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以获得更好的人际交往结果。
还有一种“智”,指的是知识和学识。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知识
和学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
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孔子的三种处世之道,即以“仁、义、礼”为基础,注入“智”的元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和个人
都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一、君子之德1.君子不器:君子不应像器具那样只具备单一用途,而应博学多才,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这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广泛知识和全面技能,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论语·为政》)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行事以道义为重,小人则只看重利益。
这体现了君子与小人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上的根本区别。
(《论语·里仁》)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开阔,光明磊落;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愁不安。
这反映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论语·述而》)二、处世之道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体现了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论语·卫灵公》)5.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上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目附和。
这强调了君子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立性和包容性。
(《论语·子路》)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并引导他向善。
如果对方不接受劝导,就不要再自讨没趣了。
这体现了君子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度原则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论语·颜渊》)三、学习与成长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不学习则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论语·为政》)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错误。
这体现了君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态度。
(《论语·里仁》)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这强调了谦虚好学的态度和求知若渴的精神。
(《论语·公冶长》)四、诚信与正直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孔子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孔子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孔子的待人接物之道,注重于礼仪、尊重和谦逊,他的处世之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在与他人交往时,孔子主张以礼待人,注重细节和规矩。
他认为,只有恪守礼仪,才能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孔子曾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味着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纯粹和无私的。
他还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这是他对待他人的一种基本准则。
孔子注重修身养性。
他认为,作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质和道德观念。
他提倡“君子修身,以立天下”,意味着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才能有资格去管理和领导别人。
孔子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典籍,来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
他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还主张“君子不器”,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物质。
孔子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标准。
他主张“礼尚往来”,即人们应该以礼待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曾说过:“行己有耻”,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有何影响。
孔子还主张“和而不同”,即人们应该在和谐的前提下,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
孔子注重智慧和学识。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学习和不断的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见识。
孔子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善于提问和思考,明辨是非,坚定地去实践。
他认为,只有通过积累知识和不断地思考,才能逐渐增长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
孔子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个人修身养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智慧和学识的重要性。
孔孟的处世之道
孔孟的处世之道
孔孟的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即对他人要有爱和同
情心。
这种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义: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义”的原则,即
做正确的事情,有利于社会和他人。
同时,他也强调“仁义”
相辅相成,仁爱之心是基础,义则规范着仁爱的范围和表达方式。
3.礼: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
重要手段。
他主张遵守礼仪,尊重传统,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4.智:孟子认为,“智”是认识世界和事物的重要能
力。
他强调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5.信:孔子认为,“信”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之一。
他
主张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和价值
观。
此外,孔孟也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个人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保持谦虚、谨慎、勤俭等美德,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重家庭和睦、君臣有
义、朋友有信等方面,以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总之,孔孟的处世之道涵盖了许多方面,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治理,从家庭关系到国家建设,都有涉及。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处世之道
孔子的处世之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
孔子的处世之道是他对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理解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孔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的基础上。
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多为别人着想,善待他人,不要伤害别人的利益和感情。
只有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社会才能安定和发展。
孔子非常重视个人的修养和自律。
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可以和谐地相处;而小人之间可能意见相同,但是往往不能和谐相处。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需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因为意见不同就产生冲突和争吵。
孔子还提出了“仁”的概念,即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对他人怀有关怀和爱护之心。
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要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然后才能影响和帮助他人。
这种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不仅体现在言行上,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
孔子还强调了人们应该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
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学习知识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才能取得进步和成长。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要有自律和自我约束的意识,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孔子的处世之道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个人的修养和自律、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
这些思想不仅对孔子时代的人们有指导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与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与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孔子——为人之道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为人处世是人际关系中的必行之道,也是必修之道。
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必须要与人打交道,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有“良善”之心态,“和谐”之行为,常怀助人为乐之爱心要以礼为纲,以德为尚。
不得损人利己,横行霸道。
采用我们中国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做人不能“缺德”!做事不能“亏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因为利益问题产生“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规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大自然新陈代谢中的必然产物.“矛”与“盾”的关系中,必然产生“进攻”与“防卫”和“伤害”与“保护”现象在人际关系的“矛盾”中,无论是处于“矛”者,还是“盾”者的角色,我们都要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一定要有高度“理解”和“谅解”的心态去对待所发生的一切“矛盾”。
必须要有与人为善的“德行”去对待“矛盾”中的一切事物。
一旦“矛盾”冲突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就必须要有“化敌为友,为我所用”的策略和组织能力去化解各种已经发生了的“矛盾”,切忌不能耿耿于怀、长存报复之心。
其举措是为人事中平常之“道理”!为了避免和减少矛盾的发生,以达到人际关系的最佳效果,我们就要首先做到:交朋结友要定位,为人处世有原则。
定位:哪些朋友可以成为未来的合作伙伴,哪些朋友是生死之交,哪些朋友是能够帮助你解决困难的及时雨,哪些朋友是你可求助的人,哪些朋友是你的捧场人脉,哪些朋友是暂时利用你的人,切忌不要身边养着一只狼。
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要轻易占他人的便宜,不要依赖他人的帮助,不要轻信他人的许愿,不要坐等他人的承诺,不要在乎他人的回报,不要忘记回敬他人的礼物,要常怀感恩之心态切记时时刻刻想着身边朋友随时遇到的困难,及时主动的伸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友谊之手去帮助遇难朋友。
《论语》里的处世之道
《论语》里的处世之道《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许多言论和思想。
其中,孔子所提出的处世之道,成为了后世人们遵循的经典。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孝道、忠诚、礼义等品质,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政治事务中的原则。
其中,孝道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忠诚也是《论语》中重要的一种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为国家尽忠,为君主效劳。
同时,他也强调了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和信仰的重要性,这种忠诚是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要求。
礼义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他认为,礼义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
人们应该遵循礼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出不合规矩的行为。
同时,礼义也是处理人际关系和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原则,人们应该遵循礼义来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孔子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困难。
同时,他也强调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即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些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政治事务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论语》中还强调了诚信、正义、谦虚等品质的重要性。
诚信是建立信任和信誉的基础,正义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关键,谦虚是保持虚心和学习的态度。
这些品质都是人们在处世中必须具备的,也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其中,孝道、忠诚、礼义、仁爱、诚信、正义、谦虚等品质都是人们在处世中必须具备的。
这些原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财富。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更应该遵循这些原则来处世,不仅要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和和谐的关系,还要在政治事务中保持公正和廉洁的形象。
孔子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孔子是如何与人相处的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那孔子是如何与人相处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是如何与人相处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处世之道孔子处世之道的核心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孔子的经典妙句之一,同时也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恕”之思想的核心部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强加给别人”,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宽恕待人。
世人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孔子还有一个“恕”的思想,有人将他的这一思想称为“恕”道。
“恕”道是“仁”这一思想的消极表现,积极的表现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改变自己也要改变身边的人,自己进步也要让身边的人进步。
后来,孔子在实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才有了后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略带消极的思想。
这句话也被现代很多人立为自己的处世准则,孔子说出这句话的本意是人要有广大的胸襟,不能心胸狭窄,小气待人,要有一颗宽恕的心。
但是,这只是孔子的处世之道,虽然被很多人所接受推崇,但是这不是放之四海之内皆准的道理。
它本来就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是一种积极无奈之后,才选择的一种处世态度。
例如,一个警察和一个亡命之徒持枪相对,两人此时心中都是想杀死对方的,如果警察抱着一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那么死的不仅仅是自己了,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无辜群众送命。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儒生都将孔子看作是极其伟大的圣人,对孔子的言行都极为推崇,就好比西方人信奉上帝那般信仰孔子。
的确,孔子在各方面的成就之大足以被世人尊称一声圣人,然而其实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会有犯错,也有不足之处。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伟大人物,在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无比巨大。
他为实现政治理想坚持游历各国十余年,即使碰壁,即使多次差点丧命,他也不曾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他主张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人生观,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热心的人。
论语之道——精选推荐
论语之道——天地之道、处世之道、交友之道、君子之道、心灵之道【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1】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原文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而立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译文2】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亡。
【译文3】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德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原文4】曾子曰:我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4】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5】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有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有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6】子谓公治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léi xiè)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译文6】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
”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7】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7】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之处世之道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有关现实生活的处世之道。
在《论语》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有关孔子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各种事宜的事例,如他对子路和冉有的同一问题即“闻斯行诸?”的不同回答,就是中庸之道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体现(参见第九章)。
但是,由于孔子对中庸之道的强调特别突出了“时中”的意义,而“时中”,如上所述,乃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境遇伦理学观点,有着“无可无不可”的特征,因此,它作为一种处世之道的灵活性经常有沦为“乡原”的圆猾性的危险,以至于鲁迅先生认为,中庸之道所培养的人格具有保守、卑怯的特征,他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去,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
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
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
”[鲁迅:《华盖集·通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由此可见,在鲁迅先生看来,中庸是传统中国的“国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国民性”实际上又是一种“劣根性”,因而需要加以批判和改造。
如此说来,则中庸之道如何可能配享“至德”的美誉呢?我认为,关于这一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中庸之道本身确实存在着向“乡原”转化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说“乡原”人格确是传统国民性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故鲁迅先生所言是有根据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本来意义上的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如孔子所说,是“民鲜久矣”。
这一情形造成了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故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中庸之道并不是孔子所讲的中庸之道,而只是中庸之道的变种。
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作为一种处世哲学的孔子的中庸之道,做出全面的描述与概括。
在《论语》文本中,孔子直接论述中庸之道只有两次,一次即《论语·雍也》所说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另一次是《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而与中庸之道相关的论述,还有诸如《论语·里仁》:“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和《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以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等。
其中,“无适”,即“没有规定怎么做”之意,“无莫”,则是“没有规定不要怎么做”之意,它们与“无可无不可”之意相同,即皆是强调处世的灵活性。
但是,从孔子对“狂狷”的态度来看,虽然二者之行与中庸之道有违,即一个是必有所为,一个是必有所不为,但就其强调处世的原则性而言,孔子是予以肯定的。
这就意味着,孔子的中庸之道虽然是以“时中”为主要取向,但处世的灵活性是以原则性为前提的,“无可无不可”是以“义与之比”为条件的,没有原则性,就没有灵活性,二者是互为条件和缺一不可的。
这一点可从《论语·微子》中看出来。
《论语·微子》集中了孔子对于历史人物或“元献”人物的评价,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语曰:“此篇记仁贤之出处,而折中以圣人之行,所以明中庸之道也。
”我认为,此论是符合事实的。
因为,此篇主要记载了两种处世类型,即“仁者”型和“逸民”型,通过比较,由中可以看出中庸之道的意蕴所在。
所谓“仁者”型,即孔子在本篇的开始所提出的所谓“殷有三仁焉”。
孔子认为,比干、箕子和微子虽皆为殷末衰世的三位仁者,但是他们表现仁的方式各有特色,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积极的处世之道。
首先看“比干型”。
“比干谏而死”。
比干是商末重臣,纣王的叔父,因犯颜直谏而为纣王挖心致死。
由此可知,“比干”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崇高的道德勇气,他们通常为坚持真理,为维护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而置生死荣辱于度外,直至“杀身成仁”,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其次看“箕子型”。
“箕子为奴”。
箕子也是纣王叔父,因进谏纣王不听而披发佯狂,最后被贬为奴隶。
与“比干”型相比,箕子代表着衰乱之世能以比较灵活的态度而积极处世的一部分人。
“箕子”型人在同社会恶势力的斗争中,一方面不乏“比干”型人的道德勇气,敢于犯颜直谏;另一方面却又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不轻易地把自己的生命权让渡给他人。
但是,由于善恶势力的悬殊,他们对生命的维护不可能以正当的方式而实现,而只能借佯狂等异化的生存样式去保持。
若从单纯地道德价值角度来评价,“比干”型人有着崇高的道德价值追求,而“箕子”型人却的苟且偷生之嫌。
但若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看,箕子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实际上是以“自救”来“救世”,在“救世”中“自救”。
尽管他采取了一种异化扭曲的形式,但不失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对人生价值选择模式的有意探索。
再次看“微子型”。
“微子去之”。
微子为纣王庶兄,因见纣王昏庸残暴,乃离他而去。
相对于比干、箕子而言,微子不只是徒逞道德的勇气,而且更显智慧的力量。
微子之所以离纣王而去,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到了殷商之亡已成不可挽回之势。
处世境况之下,比干之“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史记·宋微子世家》)固然可敬,而箕子之“为人臣不听而支,是彰君子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之。
”(《史记·宋微子世家》)亦固有可称,但二者所为皆于“国治”无补。
微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
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史记·宋微子世家》)可见,微子之所以选择“去之”,是因为他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皆已于“国治”无补,这样,“去之”便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
朱熹认为:“微子见纣王无道,去之以存宗祀。
”(《论语集注》)所谓“存宗祀”,就是使殷民族能在新王朝的统治之下继续生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克殷后,在治理殷邦上,重用殷商王朝的旧臣,使殷民族能诸侯之国的架势延续发展,微子之功是不可没的。
所以,朱子以“存宗祀”去肯定微子所为,就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价值标准,而是一种社会历史标准。
这与孔子许管仲为仁是一致的。
对于比干、箕子和微子,孔子皆许以仁,朱子认为,孔子于“三仁无间然矣”,即无微词可说。
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孔子对三者皆许之以仁,但是所用的标准却不相同。
对比干和箕子,孔子许以仁的标准主要是道德价值标准,而对微子,孔子许之以仁的标准则为社会历史标准。
那么,于“三仁”中,孔子最推崇的是谁?我认为,是微子。
因为,第一,从“三仁”排列的顺序来看,若以礼节辈份论之,比干、箕子为纣王叔父,微子为纣王庶兄,当比干、箕子在前,而微子在后;若以事论之,箕子为奴在先,比干谏死次后,微子去之最末。
而孔子称“三仁”却微子在先,其余在后。
足见孔子称人,既非以伦,亦非以事,而是以价值之高低。
第二,孔子在这里评价人物的标准不是仁,而是中庸之道。
因为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义以为上”。
而所谓“义”,宜也。
何为“宜”呢?孔子认为,“宜”者,一是要宜于道德仁义,另一是要宜于“时”。
微子所为,则是深得两者之“宜”。
微子曾说:“父子有骨肉,而臣言以义属。
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去矣。
”(《史记·宋微子世家》)而微子于纣王,亦如比干、箕子,也曾有三谏之举,可谓仁德至于此,而纣王不听,则是义尽于此,去之既不违仁,亦不违义。
所以,微子所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要求的。
相比之下,比干、箕子所为,虽照顾到了道德仁义标准,而却没有照顾到“时”的标准,有“愚忠”之嫌。
所谓“逸民”型,是生活于春秋乱世之际的一些被社会核心所遗落或边缘化的人的处世之道。
这些人的处世方式既有对殷末仁者型的继承,也有对他们的扬弃和发展。
譬如,周初殷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孔子称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其气节十分可嘉。
而伯夷、叔齐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对“比干”型模式的继承,但他并不能代表周代社会处世之道的主流。
周代处世之道的主流是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隐士型”与“柳下惠型”。
先看“隐士型”。
《论语·微子》中有不少关于孔子欲与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交流思想而不得的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也载孔子问礼老子之事。
朱熹认为,孔子对这些隐士之所以屡生“卷卷接引之意”,原因在于这些隐士本身所反映出的,“皆衰世之志也,其所感深矣。
”(《论语集注》)换言之,隐士对衰世的感受并非隐士所独有,如孔子,也曾有过“居九夷”与“乘桴浮于海”的避世想法。
我认为,正是这种共同的心理感受,既使孔子时常生发出与隐士交际的想法,又使孔子对隐士所为能采取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待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春秋之际的隐士是殷末“箕子型”处世模式的发展,它与后世的隐士有着截然的不同。
这主要表现为:虽然如后世的隐士一样,他们也退出了权力的中心圈,被政治权力边缘化,“隐身”于江湖之中,但与后世的“身心皆隐”的隐士不同,春秋之际的隐士承接了“箕子型”文化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待意识,他们是“身隐”而“心不隐”,是典型的“身在江湖心在朝”。
正是这一特点,使他们发展了箕子“佯狂”式的社会关切方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激越的社会批判群体。
与箕子相比,他们不是“佯狂”,而是“真狂”,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充满了愤世嫉俗之情,又以其理性的深刻而一针见血地切中了时弊。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往往不是从儒家那里而是从道家那里,看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最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真正使孔子儒家不愿意与隐士道家为伍的也并不是后者对社会的批判过度,而是他们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设计方案(“小国寡民”)过于落后。
至于他们“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即洁身自好和退出权力舞台的处世方式,孔子认为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无可无不可”)。
当然,以中庸之道的标准去衡量,隐士的消极正反映出他们“德”之“不及”,而隐士的尖锐又反映出他们“知”之“太过”。
所以,孔子并不推崇这种处世方式。
次看“柳下惠型”。
《微子》载:“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对于仕途的升沉,柳下惠一方面“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尽心上》),不因得志而失去操守,另一方面能“降志辱身”、“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孙丑上》),始终不离父母之国。
这种境界,可谓是宠辱不惊。
从处世的角度看,柳下惠是力图践行中庸之道的,如他一方面和悦平易,另一方面又耿介不屈,既“不羞污君”,又“直道事人”,所以,孔子称他是“言中伦,行中虑”,有中道品格。
柳下惠的为人处世对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孔孟所“数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而且为后人推崇为“在鲁言鲁,前乎夫子而圣与仁,柳下惠一人而已”(刘逢禄:《论语述何》)。
那么,柳下惠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中庸呢?关于这一问题,我认为,朱熹的看法颇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