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处世之道

合集下载

道家的处世智慧

道家的处世智慧

道家的处世智慧:糊涂的智慧郑板桥主讲: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文化研究会顾问,日本老子学会顾问,香港大学、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士,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和南方学院学术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道家主张待人处世要“大智若愚”,“宽而勿察”,提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糊涂哲学”。

千万不能对他人大事小事都要“察之又察”,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使自己时刻处于他人的怨恨的危险境地。

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难得糊涂”这幅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大约在59岁时写的。

这幅古怪的字,常被“人精”们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作为座右铭,津津乐道。

那么,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这四个字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呢?难得糊涂”实际是“深明事理”在山东潍县做官时,郑板桥曾审过一件“和尚尼姑偷情案”,轰动一时。

偷情的和尚、尼姑出家前原是一对情侣,后因遭遇变故,各自遁入空门。

在郑板桥看来,二人情缘未了,私下相会,也是人之常情。

他是如何审判这件偷情案呢?郑板桥经过调查研究,细加审讯,了解到故事背后的真情。

于是,他根据道家“大智若愚”的原则,既然违背空门教规,那就叫他们走出空门,重回世俗社会,去圆这对情侣的美梦。

于是,他决定成全他们,当即宣判:和尚、尼姑都还俗。

一笔风流案就这样模糊过去了。

“难得糊涂”充分反映了郑板桥的人生态度,既包含有自我解嘲、抗议之声,也包含有心安理得和自我清醒。

诚如清代学者钱泳所云:“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

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

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

”(钱泳《履园丛话》)钱泳对“难得糊涂”四字的解读,足见其深悟其中真谛。

“难得糊涂”是一种“处世守身之道”,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充满着人生和魅力。

当我们冷眼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事纠纷,街坊不和,夫妻吵架,朋友决裂,不都是因为太较真、不会“糊涂”引起的吗?人有时往往过于聪明,两眼发亮,就会把别人的一举一动看得太清楚,还会把别人的小疵小节统统用放大镜放大,于是天下就矛盾丛生,处处纷争,各种人际风波也就随之而起。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道家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品《道德经》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老子强调尊重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法则。

他倡导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随意干涉和破坏自然规律。

他以“无为而治”来表达这一理念,即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预,而是随顺其自然。

这种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谦逊谨慎老子提倡人们要谦逊谨慎,不要过分自大和炫耀。

他认为,越是谦逊的人,越能够取得他人的尊敬。

他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种谦逊谨慎的品质,使人们不会自满自足,保持谦逊之心,虚怀若谷。

这种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重要,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3. 求得内心平静老子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认为内心平静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关键。

他强调要“无欲,则刚”,通过“无为”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他主张“近所求则远所惧”,即人们应该尽量退隐求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这种内心平静与自在的追求,对于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尊重人的天性老子强调尊重人的天性,反对过分干预和限制。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天性,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让外在的规范和束缚过多地左右个体的发展和表现。

他主张“常能自然”的处世之道,即倡导人们要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要刻意地迎合他人,以求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5. 追求无为而治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他认为,强大的力量并不总是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获取,而是要通过柔弱、温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这种处世哲学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善于化解矛盾,寻求和平与和谐。

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在古代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提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心灵安宁与坦然自若的指导,对于塑造人们的良好品质和提高人们的处世智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

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

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以下是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之处的探讨。

一、基本思想理念儒家和道家的基本思想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儒家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五常,认为这些品质是人的本性,因此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而道家则更注重“道、德、无为、自然”等理念,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的本质,主张通过回归自然来达到人的本性的解放。

二、处世之道儒家和道家在处世之道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认为人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而道家则主张消极出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争不抢,追求自由和独立。

三、文化价值观儒家和道家在文化价值观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儒家强调的是文化传承和创新,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灵魂,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而道家则更注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认为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才是人类的最高法则,应该通过回归自然来领悟生命的真谛。

四、教育思想儒家和道家的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强调的是人的教育和修养,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实现人的本性的发扬光大。

而道家则更注重自然的教育,认为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应该通过观察自然来领悟生命的真谛。

五、政治观念儒家和道家在政治观念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强调的是社会等级和秩序,认为社会应该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而道家则更注重平等和自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平等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权利。

六、人与自然关系儒家和道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强调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

而道家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法则来生活和发展。

七、个人与社会关系儒家和道家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和社会责任,认为个人应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道家的管理之道

道家的管理之道

道家的管理之道、处世之道与养生之道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出生于春秋末期涡河之滨(今安徽涡阳)的老子、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蒙地(今安徽蒙城)的庄子与出生于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们的思想分别表达在《老子》、《庄子》与《淮南子》中。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与“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与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

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与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与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

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与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

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

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

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道家为人处世的七件事

道家为人处世的七件事

道家为人处世的七件事道家哲学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提倡人们要顺应大自然、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让物自行其道、顺其自然。

因此,道家的人处世之道也与众不同,下面我将介绍道家为人处世的七件事。

一、淡泊名利道家的人,不追名逐利,不在乎名誉地位的高低,也不刻意追求财富。

因为这些都是虚无的,追求它们只会让人更加疲惫、迷惘。

相反,道家的人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精神享受,他们相信若能淡泊虚名虚利,更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二、尊重自然道家的人相信,大自然是完美的,是典范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尊重自然,不要干涉和破坏它的运作规律。

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的一个局部,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去学会和自然融为一体,不要去与自然为敌。

三、克制欲望道家认为,欲望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之一,因为欲望不停地施加压力,让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失去平静和自由。

所以,一个真正的道家,应当有克制欲望的能力,不让欲望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而是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来克服欲望,做到淡泊、无为。

四、谦虚使人进步道家强调“谦虚使人进步”,认为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代表自己的底线被冲破,反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一个谦虚的人会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和漏洞,从而不断进步。

五、永远保持平静“内敛而安,不以物乱其志”,直接反映了道家人的处事态度。

一个平静的人总是能够保持冷静,对待任何事情都不会盲目激动,因此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人生苦短,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六、心地正直一个人的心地正直,是道家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它可以让我们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让我们远离做作、虚伪以及邪恶的诱惑。

人生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正直、纯粹的内心,才能做到无愧于心,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加坦荡。

七、无为而治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让事物自自然然地发展。

道家哲学为人处世之经典名句

道家哲学为人处世之经典名句

道家哲学为人处世之经典名句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2.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5.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7.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8.至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位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0.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的,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又不信焉。

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5.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道家处世之道

道家处世之道

道家处世之道作者:杨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

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处世之道。

其中,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体会俗世种种,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

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

但是,长期以来道家处世之道备受误解,如以老子为阴谋论,以庄子为阿Q之“精神胜利法”或避世主义。

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不仅有利于探索解决中国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现代社会人们深入传统资源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

其一,守柔与尚雌的处世技巧。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

老子在其书中以“母”“牝”“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

对此,《吕氏春秋》总结说“老子贵柔”。

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

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

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当代社会,为争夺更多资源、获得“成功”,多数人以力相争、崇尚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

激烈竞争固然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人心欲望张扬、社会短视浮躁的后果。

道家守柔尚雌哲学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规避锋芒以实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反思的角度与能力。

其二,节制与宽容的处世准则。

道家的处世之道谈人际交往

道家的处世之道谈人际交往

道家的处世之道(一)“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道家的处世之道是在其“反者道之动”的辨证思维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即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矛盾总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譬如就祸福这对矛盾来说,两者就是处于相互转化之中的。

老子的名言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说,灾祸之中就包含着转化为幸福的因素,幸福之中也包含着转化为灾祸的可能。

汉代道家名著《淮南子》中讲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对老子这句话的很好说明。

(二)以无名求大名、以无用求大用的生存之道在道家看来,世俗社会所理解的名位都是短暂的、有限的,都是小名,是不可取的,贪图小名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所以他们主张“无名”,就是不好名、不图名。

但道家并非一概地反对“名”,他们所反对的是“小名”,岁追求的是“大名”,是能永恒存在的名。

道家认为,只有放弃对世俗小名的追逐,才能得到真正的大名,这就是以无名求大名的辩证法。

道家不仅主张“无名”,也主张“无用”,因为“无用”与“有用”之间也存在着辩证法。

庄子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全生法。

他所说的“无用”是指无用于世、无用于他人;他所说的“大用”是指有大用于己,在他生活的那个战争连绵的时代,这个“大用”就是指保全性命。

今天引申开来,所谓“无用”,可理解为深沉含蓄、不事张扬、不着意求用于世,庄子认为这种态度最有利于保全自己,这就是他所说的“大用”。

(三)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生活中充满了竞争,竞争中充满了辩证法。

有的人处处相争,却未必能处处得胜;有的人看似不争,却经常处于优胜地位。

道家深明于此,故主张居卑不争,辞让为怀。

所以从表面上看,道家确实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

但实际上,道家并非主张一味地退让不争。

相反,道家掌握了一种高超的竞争艺术,这就是不争之争的艺术。

老子提出了两种竞争艺术:一是争众人所不争者,即众人都不要的东西,自己却很看重;众人都想要的东西,自己却不去争。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道理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道理

道德经为人处世的道理
道德经是一本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经典,它记录了老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成为了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

道德经中的很多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下面,我们来谈谈道德经为人处世的道理。

首先,道德经告诉我们,处事时要保持“无为而治”的态度。

这是指,不要为了表现自己而盲目行动,而是要顺应事物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无为而治的方式处理事务。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态平和,处事从容,而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其次,道德经还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它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是指,做事要低调,不要过于张扬。

只有在低调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恭敬他人,不要太过自大,以免得罪人或者走错路。

除此之外,道德经还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尊重生命。

它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指,自然和圣人都不会对任何一个生命特别偏爱,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并保护它们。

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更应该珍惜生命,不要轻易伤害它们。

最后,道德经告诉我们要以德服人。

这是指,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用德行来感化对方,而不是通过暴力或者其他手段来强迫对方。

只有通过说服和感化,才能真正地获得他人的认同和信任。

总的来说,道德经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很多的,以上只是其中的一
部分。

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和生活。

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道家经典名言名句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顺应自然,守正修身。

其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启发人们思考人生和处世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味着道是无法用言语或名字来界定的,真正的道是超越言
语和名字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理解道,需要超越表面的现象,
深入思考本质。

“知足者常乐,好乐者常知足。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足常乐
是一种境界,只有心存感恩和满足,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而追求快乐的人往往得不到满足,因为他们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告诉我们,最大的声音往往
是最安静的,最大的形象往往是无形的。

这是提醒我们,要学会保
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要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
和优势。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
饪一条小鱼一样,需要细心、耐心和技巧。

这句话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不能急躁和粗心大意。

道家经典名言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们不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更是对我们生活和处世的指引。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思考这些名言名句,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涵盖了丰富的哲学、伦理和智慧,这些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重要方面:
1.仁爱之道: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即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

仁者
尽心竭力地为他人谋福利,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

2.道德经与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
宽容随和、保持平衡。

《道德经》中的理念强调谦逊、淡泊名利,
追求心灵的宁静。

3.中庸之道:中庸思想源自《中庸》一书,主张适度、平衡、不
偏不倚的处事态度。

中庸之道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平和。

4.孟子的性善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
德。

通过修养和教育,人们可以发挥出内在的善良天性。

5.忍让与谦虚:传统文化中重视忍让、谦逊和礼仪。

谦虚使人避
免争斗和矛盾,而忍让则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6.养生之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养生之术,包括饮食、起居、精
神调养等方面的方法。

中医理念认为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是整体
的,需要平衡。

7.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父母的尊敬、
孝敬和照顾。

孝道被认为是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8.义和礼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强调义和礼的价值,即在行为中体
现正义和社会礼仪,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些传统处世之道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对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强调和解释。

道家的价值观及处世哲学

道家的价值观及处世哲学

道家的价值观及处世哲学道家的价值观:道家注重天道,强调人的自然性,超越甚至摒弃人的社会性,通过人的自然性把人融化到整个世界的自然性中,并进行纯粹化、抽象化,从而构造出“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理想世界。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于是“物我相忘”,于是人便能“逍遥游”,因“天和”而“天乐”,因而是一种“大美而不言”的永恒的理想境界。

因此在对待人事上,表现为消极避世,知其不可为而安置若命。

道家处世哲学表现为:(1)身重于外物,少私寡欲。

现实之中有两种活法,一种是“物重于身”,这里的“物”是指外物,简单讲是指名和利;身是指健康生命。

另一个活法就是“身重于物”。

老子提出“身重于物”,就是说要把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因为钱和名的追求而损害了它。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

以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也被老子运乎其心,点化成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并且告戒世人“不敢为天下先”。

这里的“不敢”解释为“不愿”,或“不勉强”。

(3)以柔克刚,上德若水。

老子主张“贵柔守雌”。

“柔”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生存的前提和法则,自然界的诸多现象证明了柔弱是具有生命力的。

在老子看来,只有处于弱势,才不为人关注,进而能蓄积力量,战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水具有大的德行,能够滋润万物,同时又总是处于最柔弱、低下的状态,不为人所瞩目,但是水又是刚强的,水滴石穿,水能灭火,水覆舟决堤,摧毁万物,势不可挡。

(4)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道家九大生存智慧,做人的最高境界!

道家九大生存智慧,做人的最高境界!

道家九⼤⽣存智慧,做⼈的最⾼境界!1.守拙的智慧:⼼头洞明,表⾯糊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的最⾼境界,就是抱朴守拙。

明明什么都知道,却⼀副痴呆愚顽的表情。

这种⼈不张扬,不⾼⼈⼀等,平易近⼈,反⽽更易得众⼈的欢迎。

社会是很现实的,⼈⼼更是难测的。

当你的聪明外观、锋芒毕露时,则遭⼈妒忌。

那⼜何必呢?炫耀⾃⼰,⽆⾮想让⼈⾼眼看你,⽆⾮为了虚荣、脸上有光,但当你在官场、职场被排挤,不能尽情挥洒时,不知是否有聪明致祸之叹?2.⼝讷的智慧:不逞利⼝,不论⼈短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

究其因,⽆⾮爱逞利齿,爱论⼈长短、搬弄是⾮。

⽽最冤枉的是那些⼈,本⽆⼼之语,被⼈道听途说、断章取义,致千古之恨。

所以,如果从⼀开始就慎⾔,不是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吗?为⼈处世,万不可忘记“祸从⼝出”之戒。

⼈处世,万不可忘记“祸从⼝出”之戒。

3.隐忍的智慧:知雄守雌,以退为进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伸能屈之⼈。

没有谁⼀辈⼦都是顺顺利利的,所以,得意时固然值得扬眉吐⽓,失意时却不能⼀味消沉,应积蓄⼒量,以伺东⼭再起。

这时候的隐忍,才算把⼈⽣百味都尝尽。

失意时的忍,是知雄守雌,以退为进。

4.包容的智慧:以和为贵,宽容⼤度糊涂是⼀种肚量,是眼⾥揉得进沙⼦,是以和为贵的宽容⼤度。

得饶⼈处且饶⼈,多个朋友多条路。

当你包容别⼈时,也就为了⾃⼰积累了⼈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有包容,谋事易成。

5.做⼈的智慧:表⾯愚拙,内⼼精明⼈⾄察则⽆徒,所以⼈不能太精明、太计较,平时糊涂⼀点,给⼈留有余地,⽅是共赢之路。

当然,表⾯上可以糊涂,⼼⾥却要打个⼩算盘,时时的调整⾃⼰。

放眼远望,别死盯别⼈的缺点,要懂得吃⼩亏才能赚⼤利着急道。

6.⽣存的智慧:灵活应变,从容谨慎⼀个⼈去拜访道长。

道院的门很矮,他没注意,结果碰到了头。

道长对他说,要想不碰到头,就要学会低头。

为⼈处世也是如此。

7.交际的智慧:精于“糊涂”,⼴结⼈缘交际场合,真真假假,虚实莫辩。

别⼈的话,有些可以当真,有些则不然。

道家为人处世智慧

道家为人处世智慧

道家为人处世智慧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简朴,这种思想对于人的处世有很多的智慧可供借鉴。

第一,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人的处世中,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意愿,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

第二,追求简朴。

道家主张“温养而不劳,涵养而不耗”,即追求内在的修养和自律,而非外在的虚荣和浮华。

人的处世也应该注重内在的价值,而非外在的表象。

第三,反求诸己。

道家强调自我反省,认为人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感,时刻检验自己的内心。

在人的处世中,也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非把责任归咎于他人。

第四,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分干涉外界,而是顺其自然。

在人的处世中,也应该学会“顺势而为”,不要过分强求,应该与环境相融合。

总之,道家的思想为人的处世提供了很多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顺应自然、追求简朴和自我反省。

只有这样,人的处世才能更加和谐、自律、理性。

- 1 -。

道家核心思想

道家核心思想

道家核心思想道家核心思想道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

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之道,自然之道。

“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

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

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

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

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

道教的人生处世哲学

道教的人生处世哲学

道教的人生处世哲学
道教思想祖述黄老,继承庄列。

尊道而贵德,不争而善应。

学道修道,以道为事。

顺道则从,悖道则否。

在社会人伦道德观方面,奉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众善奉行,诸恶不作;宁可亏己,不可损人。

在处身方面,做到在尘出尘,随缘度日,无事不寻事,有事不避事,事过境迁,心不著物。

出世入世,随缘而定,遵老子告孔语:「君子得时则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

所谋有成,是机缘所至,不成亦不怨天尤人。

常以《老子》中「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不积」、「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来检束自己。

以《庄子》「逍遥游」、「齐物论」思想,开扩胸怀,不为事物扰心。

但是人不能脱离社会人群与世隔绝,生活在社会人群中总会有种种纠缠,种种矛盾,要有适应能力。

人一生中包括修道者,总会有顺境和逆境,有些是产自内心的,有些是来自外力的,要善于把握处境,驾御人生。

《太极图》中蕴涵的哲理,如运用在人生处世生活中就会使人恒处于主动地位。

《太极图》黑白对应,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中藏一点阴,阴中藏一点阳。

譬之人生,阳为顺垃,阴为逆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处顺切忌趾高气扬,注意不利因素的扩散(阳中那点阴),处逆境不要悲观失望,要看到光明点的存在(阴中那点阳),人往往在顺境中忘乎所以,无所忌讳;在逆境中垂头丧气,衰颓消沉。

若人能以《太极图》的哲理来处理人生,将会使你很自如的驾御人生,立于主动。

道教以老子之道为教,在道教历史人物中,以老子之道入世可以修齐治平,以老子之道出世可以超凡入圣。

道教人生处世哲学,若运用得当,是无往而不利的。

不凝滞于物的意思

不凝滞于物的意思

不凝滞于物的意思“不凝滞于物”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种处世之道,其意思是不要被世间万物所束缚,不要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己的本性和本质。

它指导我们在世事纷扰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不被物质所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和谐,达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不凝滞于物”的思想渊源“不凝滞于物”这一思想最早源于道教。

道教典籍中有很多篇章都强调了这个概念,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意为所有人都知道美好之物是美好的,那么丑陋的东西也就显露出来了。

同理,所有人都知道善良之人是美好的,那么恶劣之人也就表现得更加糟糕。

这里的“美好之物”和“善良之人”其实就是“物”对于人的诱惑和人性对于物的向往,所谓“不凝滞于物”指的就是一个人不被物质所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和谐。

“不凝滞于物”的现代表述如今,人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凝滞于物”的思想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尤其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很容易被物质所诱惑,而忽略了内心世界中更为深刻的追求和意义。

“不凝滞于物”的现代表述,可以简单理解为不要为了追求物质的膜拜而自我限制,相反,要追求更高尚、更深远、更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事物。

这些事物不一定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或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忙于追求名利和物质财富,忽略了健康和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不凝滞于物”就可以理解为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追逐短暂的名利和富贵,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健康、心灵清净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中。

“不凝滞于物”的意义和价值“不凝滞于物”作为道家的精神经验和思想境界,一直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不凝滞于物”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物质的束缚,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内在的和谐。

这种自由和和谐不仅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心态和更充实的人生,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处世之道
作者:杨杰《光明日报》(2016年09月26日16版)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

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处世之道。

其中,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体会俗世种种,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

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

但是,长期以来道家处世之道备受误解,如以老子为阴谋论,以庄子为阿Q之“精神胜利法”或避世主义。

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不仅有利于探索解决中国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现代社会人们深入传统资源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

其一,守柔与尚雌的处世技巧。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

老子在其书中以“母”“牝”“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

对此,《吕氏春秋》总结说“老子贵柔”。

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

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

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当代社会,为争夺更多资源、获得“成功”,多数人以力相争、崇尚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

激烈竞争固然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人心欲望张扬、社会短视浮躁的后果。

道家守柔尚雌哲学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规避锋芒以实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反思的角度与能力。

其二,节制与宽容的处世准则。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

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

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

庄子批评惠施“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是为“逐万物而不反”。

现代人们关注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更可见庄子的先见之明。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

《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

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

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

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

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老庄之道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最后,尚和与超越的处世境界。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

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

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

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

在庄子看来,人心本然是和谐的,也应该是和谐的,但由于大道沦丧,人心被各种欲望、思虑控制而呈现异化状态,这种异化需要经过一定的修养工夫才能回到其本然状态与应然之境。

在物质至上、欲望张扬的当今时代,人心的混乱、迷茫、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和谐的力量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人们回到道家所强调的少私寡欲、抱德炀和的修养工夫,回到自我性情的本真平和状态上来。

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认为真实呈现的人性是自足的、不喜干涉的,每个人遵循自洽自适的性情,以无为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在位者与百姓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则会形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

这种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是顺应的。

庄子曾指出对于马牛,应该任其逍遥于草地,而不是“络马首穿牛鼻”,扭曲自然本性使其为人所用。

这要求我们开发自然的同时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

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

《庄子·大宗师》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著名寓言。

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在道家的处世哲学中,如果人们都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和谐社会的理想就是现实的。

不可否认,道家处世之道有否定性的一面,历史上有些持避世、退缩或阴谋立场的人确乎以道家作为自己的行事理据。

不过,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必然是去粗存精的,对道家更是如此,我们不应关注其负面价值或将之往消极的一面推导,而应该汲取其积极价值为当代所用、解决当前的问题,这是道家处世之道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