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对心理症状水平的影响
认知情绪调节对医学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的影响
R g lt nQ et ni 。 hns es n a dS m t hc l t 0 eut : h r refcoso C 一 0 euai u so a eC ieeV ri n y po C eki .R sl T efs t e at fS L 9 o i r o m s9 s i th r
难 自己能解释 抑 郁 1 . % 的 方差 变异 。结 论 : 29 灾难化 与 责难 自己是 强迫 症状 、 际关 系敏 感 、 人 抑郁 的共 同预
测 因子 , 思对 强迫症 状 与人 际关 系敏 感均 有一 定 的预 测作 用 , 沉 责难他人 策略对 人 际关 系有 一定 的影 响。 [ 关键 词 ]医学 生 ; 知 情绪 调 节策略 ;强迫 症状 ; 际关 系敏 感 ;抑郁 认 人
[ src]0bet e os d h m at f ontee tnrglinsaeyo h rthe at so Abtat jcv :T t yteipc o giv moo euao t t ntefs trefc r f i u c i i t r g i o
S CL‘ 0 9 me i a sud n s c r d. M e ho : 5 6 d c l t e t s o e t ds 8 me c l t d n s dia su e t wee s e t c mp ee r a k d o o l t Co n tv Emoi n g iie to
得分 位 于前 3位 的 因子依 次 是 强迫 症 状 、 际 关 系敏 感 、 郁 。 灾难 化 、 思 、 难 自己 可 解 释 强 迫 症 状 人 抑 沉 责
1. % 的方差 变异 ; 21 灾难化 、 责难 自己、 难他人 、 思能解释 人 际关 系敏 感 1. % 的 方差 变异 ; 责 沉 59 灾难 化 与 责
认知、生理和环境等因素对情绪的综合影响
认知、生理和环境等因素对情绪的综合影响认知,生理和环境,对情绪的影响很大,它们整体致使情绪变化。
而它们的综合影响也与它们分别单一的影响有关。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在于判断评估刺激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从而产生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
在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Singer,1962)的一个实验中探讨了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状态对情绪的作用。
他们给被试注射一种药物,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称为"SuProxin"的复合维生素,目的是测定这种新药对视力的影响。
但实际上注射的是肾上腺素和食盐水。
注射肾上腺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发抖、脸发热等情绪生理反应。
被试分为三组:正确告知组、错误告知组和无告知组,分别给以不同的指示语。
对于正确告知组,即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发抖、脸发热等反应。
对于错误告知组,有意错误地告诉他们注射这种新药可能无感觉、会发麻、发痒、头痛等。
对无告知组,主试什么也没有告诉他们。
注射食盐水的所有被试都列为无告知组。
然后,人为地安排了两种实验情境:一种是"欣快"的环境,一种是"愤怨"的环境。
所谓欣决环境,是由主试的助手(这个助手是受过训练的,他和被试一起,被试以为他也接受同样的注射,在同样的情况下参加实验)同被试一起唱歌、玩耍和跳舞。
所谓愤怒环境,是主试的助手当着被试的面对主试要他填写的调查表,表示极大的愤怒,不断咒骂、斥责并把调查表撕得粉碎。
实验后,主试向被试询问当时的内心体验。
结果显示误告知组的反应最容易受助手的高兴所感染,正确告知组的反应不容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无告知组的反应则介于上述两组之间。
同样,他们对愤怒的环境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说明,注射肾上腺素虽然引起了典型的情绪唤醒状态,但它的单独作用却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同样,环境因素也不能单独决定人的情绪。
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情绪心理学小论文学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班级:网络工程2班学号:1308093099姓名:李嘉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摘要】情绪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面情绪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负面情绪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应强化情绪管理,通过进行自我安慰、学会适度宣泄、参加体育锻炼等途径来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情绪管理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在中医学里,有这样一种说法:“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
”其实,长久的坏情绪不仅伤肝,还会导致人的心理状况失衡,情绪高度紧张,神志恍惚。
在这样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下,大脑中的“脑岛皮质”受到刺激,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运作。
对于部分女士来说,长期维持一个不好的情绪,还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
可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学生的健康。
一、学生身心健康健康不仅要求身体(生理或躯体)健康,还要求心理健康。
若无心理健康,人的价值就会降低。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反映,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健康的心理既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又会对疾病的治疗、康复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只有身体与心理同时健康,才是一个幸福的健康者。
二、情绪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情绪emotion这个词源自拉丁文e(向外)和movere(运动),意思是指从一个地方向外移至另一个地方。
他描述着“动”的现象,所以有较多的学者认为情绪是表达个体和环境事件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
如坎波斯认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Campos, 1970).也就是说,情绪是作为个体愿望、需要和环境之间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
医学生应对、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2月46卷2期基础医学研究医学生应对、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作者:杜鹃,张红静,李韵,牛娟作者单位: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厦门361012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其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
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应付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405例大学本科生进行评定,并依据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准,将其分为症状组和对照组。
结果在对正性情绪的忽视、抑制和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上,症状组要高于对照组(P <0.001或P<0.05),而对正性情绪的宣泄方面,症状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
在应对方式上,症状组比对照组更倾向于选择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
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对正性情绪的忽视,对负性情绪的重视和自责等呈正相关(P<0.01),而与对负性情绪的抑制、解决问题、求助等呈负相关(P<0.05或P<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负性情绪的感受频率,幻想等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
结论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大学生不适当的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反应;应对方式;情绪调节;医学生LI Yun, NIU Juan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chool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 2.Xiamen Xianyue Hospital, Xiamen 361012, Fujian, China Toand coping style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405 college students accepted examinations withStress Respons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ale standar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ymptom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 group had more avoidance and suppression in positive emotion, and also had more rumination in negative emotion(P<0.001 or P<0.05), while they had less positive emo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ping styles, the symptom group preferred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voidance in positive emotion, rumination in negative emotion,<0.01),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ppression in negative emo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asking for help(P< 0.05 or P< 0.01).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showed that rumination in negative emotion, frequency of experiencing negative emotion and fancy were independently predictiveresponse and inappropriately coping styles and emotion regulation.g styles; Emotion regulation; Medical students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个体在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从而导致个体出现与创伤有关的插入性思维(intrusive thinking)和记忆、持续的逃避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持续增长的警觉状态[1]。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在医疗专业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1)
目的和任务
任务
目的:通过培训,使医疗专业人 员掌握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心理素 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传授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的基本 理论知识。
培养医疗专业人员自我认知、自 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教授有效沟通技巧和情绪调节方 法,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沟通能 力和应对患者情绪波动的能力。
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和情绪调适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 更好地进行情绪调适,而有效的情绪调适策略也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共同作用
心理健康和情绪调适在个体发展中共同作用,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生理 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它们共同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促进个体的 全面发展和幸福感提升。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
02
适概述
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
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保持正常状态,具有积 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有效的心理调节能力 。
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 作效率、增强创造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提升生活质 量和幸福感。
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03
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积极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医疗专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医疗机构可
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庆祝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
总结与展望
07
主要观点回顾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在医疗专业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
医疗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调适能力,以应对工作压力和提供优 质的医疗服务。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简答题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心身统一(2)社会影响(3)认知评价(4)主动调节(5)情绪因素(6)个性特征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三种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
一方面,情绪情感和意志总是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和意志对人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影响。
3、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感觉获得材料,在感觉的基础产生的。
4、解决问题与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有关。
5、情绪情感的区别:(1)情绪是由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
(2)情绪是动物与人所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所独有的。
(3)情绪带有情境、不稳定与短暂的特点。
(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外部必须不明显。
它们的联系是: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6、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意志活动受目的的支配,意志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对认知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论述题1、如在护理一手术病人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心理评估尤为重。
可以从病人的心理需要及护理质量等来论述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意义。
2、(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疼痛的心理影响因素:(1)早期经验(2)原因与评价(3)情绪(4)注意(5)暗示(6)人格(7)教育4、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规律。
根据此规律进行论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5、情绪与情感的作用:(1)学习各种效率(2)心身健康(3)人际交往。
6、意志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简答题1、人格形成的标志:(1)自我意识的确立(2)社会化2、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良好(3)人际和谐(4)社会适应(5)人格完整3、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4、判断是否是心理障碍的标准:(1)内省经验标准(2)统计学标准(3)医学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5)时间标准5、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1)患者具有环境刺激导致的心理因素(2)患者躯体上可以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3)疾病的开始不是由躯体是病变引起的6、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要求:(1)标准化工具(2)标准化指导语(3)标准施测方法(4)固定施测条件(5)标准记分方法(6)代表性常模二、论述题1、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1)遗传潜能(2)共同经验(3)独特的经验2、心理卫生的意义:(1)有助于心理健康的防治(2)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3)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3、(1)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2)行为反应(3)自我防御反应4、见书113-116页根据标准可以判断心理障碍的存在与否。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本文将从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和心理教育三个方面讨论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在临床心理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善不健康、否定或有害的思维模式,来减轻心理困扰和改善情绪。
在临床医学中,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消极情绪和不合理思维的产生方式,并通过引导患者重新审视问题、改变思维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积极应对困难。
2.心理动力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是一种通过心理分析和探索个体潜意识发现内在冲突、解决情感问题的治疗方法。
它注重解决患者内心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医疗实践中,心理动力治疗常用于治疗人格障碍、心理创伤等病症。
通过与患者进行情感上的亲密接触,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挖掘潜意识中的问题,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过去经历,解决痛苦和人际关系问题。
二、心理评估1.精神状态测量心理评估在临床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神状态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通过量化测量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压力水平、自尊心等。
通过精神状态测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医生可以利用心理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化测量患者的抑郁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个性特质评估个性特质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不同特质和行为方式的心理评估方法。
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个体在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个性特质评估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诊断人格障碍、行为问题等疾病。
医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干预实验
} 本 研究 得 到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7J X X 6 ) 的 资助 。 0 JD L 2 5
作 者 简 介 : 马惠 霞 ,女 ,天 津 师 范 大学 心 理与 行 为 研 究 院 教 授 ,博 士 。E ma :m x 2 @1 3 o — i h 84 6 . m。 l c
心 理 与 行 为研 究 2 1 ,1 ( ) 3 8 3 3 0 2 0 5 : 7 ~ 8 Su is f sc oo y n Bea ir tde o Py h lg a d h vo
医学生情 绪调节方式的干预 实验 木
马惠霞 窦光茜
30 7 0 04)
( 津 师 范 大学 心 理 与 行 为 研 究 院 ,天津 天
收稿 日期 :2 1 — 15 0 1 1-
节策 略的个 体 .较 采用 单一策 略 的个 体 体验 到更 多
的积 极 情 绪 .身 心 问题 也 较 后 者 少 得 多 。也 就 是 说 .不 同情 绪采用 不 同的情绪 调节 策略 收 到的效 果 会有 不 同 .而且 使用 调节策 略 的多寡也 对个 体 的情 绪体 验有不 同影 响 。
式 涵 盖 了情绪 调 节 的基 本 类 型 。黄 敏儿 等 (0 2 20) 认 为情绪 调节 习惯 ( 指经 常使用 且不 易改 变 的情绪
调 节方法 )本 身没有 好坏之 分 ,具有 良好情 绪 调节
能 力 的个 体 。应该 能根据 不 同的情境 、不 同的情绪
对 负性 情绪 的压 抑 、发 泄则 与生 活满 意度 之 间有着 负 相 关 。情 绪 调 节 可 以改 善 人 的情 绪 。如 魏 义 梅 (0 8 2 0 )研究 了认 知情绪 调节 与抑郁 的关 系 ,结果也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_刘启刚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刘启刚① 李 飞②【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影响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方法 329名大学生接受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SCL -90中的抑郁和焦虑2个分量表的评定。
结果 大学生采用较多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积极设想、自我负责、反思和积极关注;反思和灾难化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在灾难化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01)。
结论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和焦虑有显著影响,且各有不同特点。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提供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抑郁;焦虑;性别差异Eff ect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gnit 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 iu Qigang ,L i Fei .Department of Social Psycholog y ,J 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P .R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 plor e the effec t of underg raduate students 'cog nitive emotio n reg ula tion strategies on depr essio n andanxiety .Methods 329underg raduate students in J il in co mpleted the subscal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 f SCL -90.Results The cognitiv e reg ula tion stra teg ies which w ere used mo re often a re po s itiv e v ision,self -blame,rumination and positiv e refocusing ;Rumina tion and catastr ophiz ing ca n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there w as g rea t g ender difference in catastr ophizing 's predicting depressio n (P <0.001).C oncl usion Th e cog nitiv e emo tion r eg ula tion strategies had g reat influenc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is study prov ide a base fo r further study on the underg raduate students 'depression a nd anxiety .【Key words 】 Cognitiv e emo tion reg ula tion st rateg ies;Depressio n;Anx iety;Gender difference 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部情景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1]。
医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与自我调适
鉴于医学的专业性,作为医学生应当学会认同自己的专业,从而及早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可通过树立榜样、寻找自己兴趣的落足点,从而及早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减少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心态。
一旦发现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时,可多进行心理咨询,利用学校的良好资源,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良隋绪,找到情绪的产生原因,从而克服由于不良情绪产生的心理障碍。
2.2 焦虑 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现象的综合性负性情绪,在大学生中,它主要表现在适应性焦虑、考试焦虑、选择的焦虑、两性的情感焦虑等。适应性焦虑主要表现在一年级学生的身上,刚进入大学,对于集体生活、宽松自由的环境、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和远离家乡的孤独都易引起学生的情绪焦虑。考试焦虑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尤其在那些平时没有花足够时间但又对于成绩有较高期待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异常的情绪焦虑是指因为担心考试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无法进行考试。选择的焦虑也是大学生情绪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主要学生对于自身未来的不确定,和面对各种机会与大量信息而产生的迷茫和无法出于明确的目的而做出选择。
1、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由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样,学生关于各种情感的体验构成了大学生几种普遍的情绪特点 自我情感的多样性、情绪冲动性与爆发性、情绪矛盾性和波动性以及情绪的易于心境化。自我情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对自我认识态度的体验,如自尊、自卑、自负等,还表现在两性情感上即对爱情的情绪体验;冲动性和爆发性主要源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旺盛的精力,它可以导致感情用事和冲动行为,甚至可以造成自杀、伤害等难于挽回的结局;情绪的矛盾性主要指情绪的外现与闭锁,在一些事情上会喜形于色,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则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波动性主要体现了情绪的起落,如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情绪波动;情绪心境化则是指情绪被激发以后导致的心境变化,不良情绪会导致不良状态,从而引起一些心理问题 。
心理学基础知识认知情绪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基础知识认知情绪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中,认知、情绪和行为是三个关键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认知是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挑战,从而调节情绪和指导行为。
例如,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如果他能够正确地评估局势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他的情绪就会变得稳定,并且他的行为会更加理性和合理。
认知也能够影响一个人对情绪和行为的解读。
不同的认知模式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例如,一个人对待失败的方式也会因为认知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如果一个人认为失败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并且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那么他可能会感到一种积极的情绪,并且会坚持不懈地追求成功。
而另一个人如果认为失败是自己无能的证明,那么他可能会感到消沉和无助,并且对未来失去信心。
二、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及内部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能够提升个体的注意力、记忆和创造力。
例如,一个人在积极情绪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灵活思维,并且更能够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
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干扰个体的认知功能,使其难以专注和思考。
情绪还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
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方式。
例如,愤怒和恐惧可能会导致个体采取攻击性的行为,而喜悦和爱心则会促使个体表现出友好和合作的行为。
三、行为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行为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它也会对认知和情绪产生影响。
通过行为,个体可以主动地改变认知状态和情绪体验。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时,他可以选择进行深呼吸和放松瑜伽等行为来缓解情绪,并改善自己的认知状况。
行为还能够改变个体对刺激的反应方式。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通过积极的行为来改变个体的环境,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认知和情绪模式。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和压力时,通过自我观察、理解并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情感体验的过程。
人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一、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1. 降低压力水平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寻求社交支持、积极应对问题,可以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情绪调节还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的稳定状态。
2. 增强自我掌控能力情绪调节让人们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调节情绪,个体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决策,避免情绪冲动的后果。
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社交交往的质量。
3. 促进身心健康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响。
调节情绪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认知和注意力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状态。
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心理相关疾病的风险。
二、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1. 情绪表达和倾诉积极表达情绪和倾诉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与亲友交流、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可以帮助个体分享情感体验、减轻负面情绪的压力,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2. 自我观察和认知重构个体应该学会观察和认知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进行合理的认知重构。
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可以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能量,改善心理状态。
3. 情绪调节技巧利用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情绪。
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都是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可以让个体从紧张和焦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理健康。
4. 注重生活方式个体在情绪调节时还需要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影响
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影响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信息的理解、接受与内部已有的信念、知识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导致思维与判断的困惑与不确定感。
这种认知失调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探讨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处理认知失调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认知失调可能引发心理不适。
当个体在面对信息的冲击和不一致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矛盾。
这种内心不适可能导致焦虑、压力和沮丧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研究表明,长期的认知失调可以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其次,认知失调可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和处理能力。
当认知失调发生时,个体可能无法有效地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难以适当地应对和管理这些情绪。
这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情绪爆发和情绪失控等问题。
这种情绪困扰可能进一步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认知失调还可能影响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
当个体面临认知失调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
这可能导致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的削弱。
缺乏自尊和自信的个体可能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产生自我负面评价和自我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目标和努力。
另外,认知失调可能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当个体在认知上存在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产生戒备心理和难以相信他人的倾向。
这种戒备和疑虑可能导致个体与他人的隔阂和冲突,进而影响到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品质。
长期来看,这将会导致社会孤立感和孤独感的加剧,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的稳定。
针对认知失调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有几点建议可以有助于处理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首先,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存在认知失调的问题。
认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其次,通过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来解决认知失调问题。
与专业人士合作,可以获得指导和支持,进一步了解认知失调的原因和途径,以及有效应对的方法。
此外,发展一种积极、自信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也是处理认知失调的关键。
临床医生对患者情绪的认知与应对策略
临床医生对患者情绪的认知与应对策略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生常常需要面对患者的不同情绪,包括焦虑、恐惧、悲伤等。
正确地认知和应对患者情绪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临床医生对患者情绪的认知和有效应对策略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在医疗实践中改善患者体验。
一、认知患者情绪1. 观察非言语信号患者情绪的表达不仅仅限于言语,还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言语信号。
临床医生应当细心观察患者的身体语言,以获得更全面的情感理解。
例如,患者紧张的手势、低头的姿势或是眼神的躲避可能暗示着其内心的焦虑或恐惧。
2. 倾听与理解作为医生,认真倾听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一步。
在面对患者时,医生应当全身心地倾听其抱怨、忧虑或问题。
在倾听的过程中,医生要学会从患者的视角出发,体验其情感和思维,进一步认知患者所处的情绪状态。
3. 理解患者背景患者的情绪常常与其个人背景和经历有关。
临床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家庭、社会背景以及既往的医疗经历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情绪的形成机制。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情绪的根源,并通过相应策略帮助其应对情绪问题。
二、应对患者情绪的策略1. 以同理心对待患者同理心是临床医生在与患者交流中的重要品质之一。
通过设身处地地体验患者的情感,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共情关系。
在应对焦虑或恐惧情绪的患者时,医生可以主动给予患者安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2. 温和沟通对于患者情绪激动或沮丧的时刻,临床医生应保持温和并稳定的沟通方式。
在面对冲动的患者时,医生可以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引导,让患者放松下来,以便更好地开展有效的治疗。
3. 提供支持和希望患者情绪常常与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初次确诊或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时,患者往往会感到绝望和失落。
在此时,临床医生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明确表示医生将尽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耐心解答其疑虑。
4. 多元化的应对策略不同情绪状态的患者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
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
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一、本文概述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正念注意觉知如何通过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正念注意觉知的概念,即个体在没有评判的情况下对当前经历的意识和接受。
这种觉知能力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从而促进情绪智力的发展。
接着,文章将分析情绪调节在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即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情绪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并增强积极情绪的体验。
本文还将探讨积极重评的中介作用,即如何通过重新评估和解释情绪事件来改变原有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积极重评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还能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正念注意觉知、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教育干预措施,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和实践,我们期望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文献综述正念注意觉知(Mindfulness Attention Awareness, MAW)作为心理学领域内的一种核心概念,近年来在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部分旨在系统梳理关于正念训练对中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积极重评策略影响的相关文献,揭示其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跨时间中介作用机制。
正念注意觉知起源于东方禅修传统,后经西方心理学家如KabatZinn(1990)等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
在教育环境中,MAW被定义为个体在当下时刻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关注自身内外经验的能力(Brown Ryan, 2003)。
这一概念强调了对当下情境的全然接纳、对思维和感觉的非反应性观察,以及对注意力的持续而灵活的维持。
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3
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其个人和周围环境因 素密切相关,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干预和 培养。
分析意义
01
通过深入分析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状况,可以为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适应能力。
02
健康教育干预在提高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推广 到其他群体或领域,为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03
健康教育干预
健康教育干预的定义
健康教育干预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 活动,旨在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促进 健康。
在这个研究中,健康教育干预主要是针对医学生的情绪管理 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学 生的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干预的措施
1 2 3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生的情绪管理 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 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对于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调查和 评价。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 白,为提高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 供参考。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了解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并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效果。
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方式 ,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进
行评价。
比较干预前后学生的情绪管 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生
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对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进行整 理和分析,不断完善和优化 健康教育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
04
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
01
02
03
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普遍较弱,需要提高情 绪认知、情绪调节和情 绪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临床医学中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
临床医学中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一个愈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临床医学领域,心理健康干预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
CBT通过帮助患者意识到其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并通过学会积极的思考和行为来改变这种模式,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在应对焦虑症的治疗中,CBT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恶劣的自我评价和过度担忧的习惯,进而减轻焦虑症的症状和不适。
二、药物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心理健康干预不仅限于心理治疗方法,还包括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缓症状的出现和发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三、催眠治疗催眠治疗作为一种心理健康干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通过催眠状态下的建议和引导,可以达到改变患者行为、情绪和感觉的目的。
催眠治疗常用于解决一些习惯性行为问题、焦虑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催眠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调节能力。
四、心理支持与辅导除了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支持与辅导在临床医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支持与辅导注重患者的情感表达和倾诉,在理解和关怀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
心理支持与辅导可以通过个体会诊、热线咨询或者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旨在患者面对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五、心身医学治疗心身医学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方法,将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通过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和焦虑。
心身医学治疗在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干预中被广泛应用,通过调整身体和心理的平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
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认知与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其对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一、认知对情绪的影响1. 认知评估对情绪产生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估可以影响其情绪反应。
例如,当个体对一个事件进行评估时,认为这个事件对自己的利益有益时,可能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如喜悦或满足感;而当个体评估一个事件对自己有威胁或损害时,可能会引发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恐惧或愤怒。
这表明认知评估对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
2. 信念和期望对情绪产生影响个体的信念和期望可以塑造其情绪反应。
研究发现,个体的信念系统和对世界的期望会影响其情绪状态。
例如,一个乐观的人往往持有积极的信念和期望,并且更容易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和满足。
相反,一个悲观的人会持有消极的信念和期望,更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如悲伤和焦虑。
这说明个体的认知信念和期望对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情绪对认知的影响1. 情绪对注意力和记忆的影响情绪对个体的注意力和记忆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情绪会引起注意力的偏向,即个体更容易注意到与其情绪一致的信息。
例如,当一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注意到与愤怒相关的信息。
此外,情绪还可以影响个体的记忆。
研究发现,与情绪有关的事件更容易被个体记忆,并且情绪记忆具有更强的自动性和持久性。
2. 情绪对决策和推理的影响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决策和推理过程。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如喜悦)可以提高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反,消极情绪(如悲伤)可能导致个体的决策偏向安全和保守。
这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决策和推理能力有着显著影响。
三、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影响1.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认知控制能力和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个体应对压力和挫折,提高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Gross情绪调节模型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1]。
情绪情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所体验的情绪以及应对情绪的方式构成了其人格的一部分并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来,情绪调节日益成为情绪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重要问题。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Gross及其同事做了大量的实验与测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对情绪调节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情绪是不断被个体所唤醒和体验的一种状态,情绪的唤醒有时是显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2]。
Gross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情绪调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绪调节生活事件;另一方面是情绪自身的调节。
个体的情绪反应有时候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协调一致,但有时候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与社会交往产生矛盾与冲突,与特定的生活情景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个体经常进行情绪调节以适应生活环境[2]。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方式(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3]。
作者简介:李娜(1977.10-),女,陕西蓝田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研。
Gross情绪调节模型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李娜摘要: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指出,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五个方面。
其中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发生,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反应调整是在情景反应形成之后发生,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同时Gross还提出了两种最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并分析了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心理健康962.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Gross 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mp a c t o f c o g n i t i v ee mo t i o nr e g u l a t i o no nme n t a l s y mp t o ml e v e l o f m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1 2 g 1
S u z h o uM i n k a n gH o s p i t a l ,S u z h o u 2 1 5 1 3 7 ,C h i n a C l i n i c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o c h o wU n i v e r s i t y ,S u z h o u 2 1 5 1 2 3 ,C h i n a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n i t i v es t y l e sa n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s t y l eo fm a n a g e m e n ts t u d e n t s 本研究选取了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心 理压力的状况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韧性在减轻心理压力感方 面具有作用。但研究结果能否在其他人群中使用, 需 要进一步的验证。另外, 心理韧性在减轻压力感方面 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具有 一定的稳定性, 如何能有效地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 理韧性。这些都是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2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i m p a c t o f c o g n i t i v e e m o t i o nr e g u l a t i o no nm e n t a l s y m p t o ml e v e l o f 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 Me t h o d s 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o f S o o c h o wu n i v e r s i t yw e r ea s k e dt oc o m p l e t eS y m p t o mC h e c k l i s t 9 0 ( S C L- 9 0 )a n dC o g n i t i v eE m o t i o nR e g u l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 a i r e -C h i n e s e V e r s i o n ( C E R Q- C ) . R e s u l t s ①T h em e d i c a l s t u d e n t s w h os c o r e dg r e a t e r t h a n1 6 0o nS C L- 9 0a d o p t e dm o r e s e l f - b l a m e ,r u m i n a t i o n ,a n dc a t a s t r o p h i z i n g ,w h i l el e s s p u t t i n g - i n t o - p e r s p e c t i v e . a l a d a p t i v es t r a t e g ys h o w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p o s i t i v e ②M 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e a c h f a c t o r m a r k s a n d t o t a l m e a n m a r k s o f S C L- 9 0 ( P< 0 . 0 1 ) , m e a n w h i l e , r u m i n a t i o n a n d c a t a s t r o p h i z i n g p o s i t i v e l y r e ,w h i l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s e l f - b l a m e w i t ho b s e s s i v e - c o m p u l s i v e , l a t e dt o e a c hf a c t o r m a r k s a n dt o t a l m e a nm a r k s r e m a r k a b l y
h t t p : / / w w w . p s y c h j m . n e t . c n 四川精神卫生 2 0 1 4年第 2 7卷第 6期
医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对心理症状水平的影响
李晋文 傅文青
【 摘要】 目的 研究医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症状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9 0 ) 与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 C E R Q- C ) 对江苏某大学医学部 5 8 6 名本科生进行调查, 按S C L- 9 0 界值分组后进行认知 S C L- 9 0总评分 > 1 6 0分) 较 情绪调节策略比较, 并对两个工具各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阳性组( 多运用责难自己、 沉思、 灾难化策略, 而较少运用理性分析策略; C L- 9 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 ② 不适应性调节策略与 S P< 0 . 0 1 ) , 其中, 沉思和灾难化与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正相关; 责难自己与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 呈正相关( 虑、 精神病性及总均分正相关( P< 0 . 0 1 ) , 与躯体化、 敌对呈正相关( P< 0 . 0 5 ) ; 责难自己、 沉思三种策略可 ③灾难化、 联合预测心理症状水平 1 5 . 9 %的变异程度。结论 医学生越多运用不适应性调节策略, 其心理症状水平越高。 【 关键词】 医学生; 认知情绪调节; 心理症状水平 中图分类号: R 3 9 5 . 6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1 1 8 8 6 / j . i s s n . 1 0 0 7 3 2 5 6 . 2 0 1 4 . 0 6 . 0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