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管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一、引言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的出现和传播给全球的医疗系统带来了严重挑战。
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抵抗力,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医院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医院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二、多重耐药菌的识别和监测1、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于所有确诊或疑似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或共同隔离,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
2、加强临床监测:定期对重点病人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包括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部位,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实验室诊断:实验室应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能力,包括及时、准确地检测和报告多重耐药菌。
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确保在接触患者或处理医疗物品前后都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
2、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处理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使用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以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而导致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规定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四、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措施1、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一旦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毒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等。
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强化培训和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的认知和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意识。
五、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加强临床监测、强化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管理
监测结果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多重耐药菌的 传播风险和危害程度,提出防控建 议和措施。
数据共享与应用
数据共享
建立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地区、各部门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监测 效率和准确度。
耐药机制及基因检测
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外膜通透性降低、药物靶点 改变以及药物泵出等。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细菌的耐药基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03
MDR流行病学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监测
通过收集患者临床样本,检测 多重耐药菌的存在和种类,以
及耐药基因情况。
感染控制监测
通过对医疗机构、病房、医生 和护士的监测,了解多重耐药 菌的传播情况,及时采取防控
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调查患者接触史、旅行史 、暴露史等,了解多重耐药菌
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监测流程
监测计划制定
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和实际 情况,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 测目标、监测人群和采样时间
等。
数据收集与整理
2023
多重耐药菌管理
目录
• 引言 • MDR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 MDR流行病学监测方法 • MDR感染控制策略 • MDR感染控制措施实施 • MDR感染控制案例分析
01
引言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指对 至少三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细菌。
案例三:某社区医院MDR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YOUR LOGO
为什么要控制MRSA等多重耐药菌?
MRSA是一种特点而不是一种疾病; MRSA耐干燥耐高温,在干燥的物品表面可以
存活数周甚至数月,稍不注意可能会致期播散 在人体全身的分布:头发、前额、口咽、腋窝
及会阴等处分布较多,60%的携带是间歇性 MRSA的致死率要高于MSSA三倍
衢州市第三医院院感科 邵翠萍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YOUR LOGO
医院内大多数耐药菌来自有耐药菌定 植或感染的病人。耐药菌在医院内扩散最 重要途径是经过医务人员的手在感染者与 易感者之间传播。因此,医务、护理、院 感和临床检验等多部门应共同采取有效措 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 播。
相关概念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MDR) :细菌对3种以上不同类抗生素药物耐 药,即可称为MDR。
泛耐药菌也称超级细菌( PDR):对临床使用的抗 菌药物几 乎均耐药的细菌(仅对多粘菌素敏感)。
MRSA: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PDR-AB:泛耐药不动杆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我院院感检查情况
YOUR LOGO
2012第1季检测结果
消毒供应室:手消液未注明开瓶时间;化学监 测未按规定登记备案;使用中的消毒液未按规 定设立登记本;拖把无标识;紫外线无监测记 录。
检验科:采血时未按规定使用手消液;洗手池 东西杂乱。
口腔科:生物监测未及时记录;浸泡消毒未完 全浸没;泡镊筒盖未及时盖上;紫外线登记有 漏登记现象;器械清洗未按规定清洗;消毒员 合格证未拿到。
物浓度所抑制,和/或证明抑菌环直径落在可存在某些特定的微生物耐药 机制范围(如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情况检查
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未做到位;部分护士、 医生、保姆及保洁人员无相关隔离意识; 医生有漏开接触隔离医嘱;手卫生未按要 求做好;外出检查未提早通知相关辅助检 查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未按要求做好消毒 隔离工作;病房患者及物表未按规定做好 清洁、消毒工作;体温表、血压计等器械 未能专用或一用一消毒;解除隔离未按要 求做好病原学检查。
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情况检查
科领导及科室相关人员重视程度不够。防 控意识不强;医生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病 原学检查不及时或漏检查;病原学检查结 果报告不能及时向科室反馈;科室患者较 多为外院带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重患 者,致使科室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好消毒 隔离工作。
我院院感检查情况
2012第1季检测结果
普通病房:一次性用品有过期现象;拖把 未分区使用,未晾干;有一把拖把拖到底 的现象。多重耐药菌患者病房接触隔离工 作不到位:有个别医生、护士和保姆对隔 离标识不认识;或对隔离的重要性缺乏认 识;手卫生工作等同其它病房;消毒隔离 工作较多未做;终末消毒流于形式;病房 用物没有按要求一日一消毒。
我院院感检查情况
消毒供应室:手消液未注明开瓶时间;化 学监测未按规定登记备案;使用中的消毒 液未按规定设立登记本;拖把无标识;紫 外线无监测记录。 检验科:采血时未按规定使用手消液;洗 手池东西杂乱。 口腔科:生物监测未及时记录;浸泡消毒 未完全浸没;泡镊筒盖未及时盖上;紫外 线登记有漏登记现象;器械清洗未按规定 清洗;消毒员合格证未拿到。
我院细菌耐药情况(1)
4.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对青霉素G和氨苄 西林耐药率达94.7%,红霉素耐药率为 88.2%,环丙沙星耐药率68.4%。 5.鲍曼不动杆菌 15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率 72.9%;对复方新诺明耐药达71.4%;对 左氧氟沙星耐药达69.2%;哌拉西林、头 孢噻亏、妥布霉素耐药率达64.3%。
多重耐药菌管理
呼叫按钮 床头桌 床上托盘 电视遥控器 床上用台灯 便桶 床架和控制器
ICU环境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严重
CHAIR
REMOTE CONTROL
BED RAIL & CONTROLS
OVER BED TABLE
TELEPHONE
BED SIDE STAND
COMPUTERS & CABLES
415
14.1
肺炎克雷伯菌肺 炎亚种
401
13.4
铜绿假单胞菌
918 16.9
金黄色葡萄球菌 267 8.2
大肠埃希菌
371 12.6 鲍曼不动杆菌 386 12.9 金黄色葡萄球菌 565 1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铜绿假单胞菌 251 7.7 金黄色葡萄球菌 332
11.3 大肠埃希菌 339 11.3 克雷伯菌属
耐药菌三个概念
多重耐药(MDR):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的获得性(非天然的) 耐药
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 耐药。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耐药。
卫计委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多重耐药菌管理
一、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引言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增加,临床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
因此,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1.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通常指的是对多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这些细菌可能对不同类别的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均显示出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是由于抗生素滥用和不恰当使用、细菌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2.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直接接触:例如手术、检查设备、医务人员等。
•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等。
•空气传播:例如病房内的空气循环系统。
•食物和水源:由于多重耐药菌常常存在于动物产品或环境中,通过食物和水源也是一种传播途径。
3.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措施针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1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控制策略:•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
•隔离措施:对已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消毒和洗手:定期对医疗设备、病房和环境进行消毒,医务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
3.2 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管理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合理用药的策略:•药物选择:根据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合理选药。
•用药时间和剂量: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用药时间和剂量进行用药。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尽量避免误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3.3 监测和报告监测和报告是多重耐药菌管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的措施:•建立耐药菌监测网络:在医疗机构、社区和实验室建立耐药菌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耐药菌感染情况。
•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多重耐药菌信息系统,方便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
多重耐药菌管理与防控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Fill in the title here
等级医院评审院感十三项指标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 五类七种
名称
细菌
耐药特征
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耐药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
对万古霉素耐药
CRE CRAB CRPA
通过“感”字进入院感系统,如是医院感染,上报院感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多重耐药菌定植或者感染均需要执行接触隔离
执行隔离措施期间需要自查上报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如果找不到,就重新登录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通过“感”字进入院感系统
选中病人,鼠标右键,弹出框,判断污染、 定植、确认社区感染、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院感系统,如何管理MDRO 临床医生怎么做?
多重耐药菌管理
Fill in the title here
如何判断检出多耐的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1.定植与感染的定义 细菌感染:指细菌在体内或局部组织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或代谢产物
等引起机体受损,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
如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 后(或机械通气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 增多、性状改变或者吸痰次数增多,或无其他原因发热,或呼吸频率增加 等;影像学检查有新发肺部浸润影,或新发实变,或空洞形成;病原学依 据血培养阳性(排除其他部位感染),或下呼吸道标本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体,即可判断为VAP。
多耐的管理
病人周围用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换 下的床单、被套等放入黄色垃圾袋密封后送洗衣房。 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必要 时按要求穿隔离衣。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尤其有创操作中避免污染 导致感染。 床旁放黄色垃圾袋,病人产生的一切垃圾均按医疗垃圾 处理 病人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应做好交接。 病人的诊疗一般放在最后进行。 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检出该病菌,方 可解除隔离。病人转科或出院后对病室或床单位进行终末消 毒。
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
学试验动物尸体等,包括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 等。(如手术室、人流室、产房)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注: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的处理,(可造成传染 病传播的)胎盘(应消毒后)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置。
注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 作,针对各地在医疗废物分类中存在的理解方面的差异,现对有关问 题说明如下: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生部 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卫医发〔2003〕287号)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 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 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 理。 二、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 (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 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 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 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注:少量药物性废物可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如病房中含少量药物或残留疫苗的输 液、注射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引发的感染及其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医院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和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范围内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与控制等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各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成立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或者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监督和评估实施情况,及时处理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设立多重耐药菌监测小组,负责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第三章监测与评估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对临床感染标本进行常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
第九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预警机制,对高风险病例和高风险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和评估。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医院应当根据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数据和感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第五节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一、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一)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避免联合用药或频繁更换抗生素,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株。
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应依据病原学药敏试验结果,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物。
(二)严密监测高危人群:对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管插管(切开)、深静脉插管等患者;住院时间长以及接受过长时间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均要高度关注,及时送检标本,保证早期检测和恰当的预防措施得以实施。
(三)加强消毒制度:医护人员检查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或快速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措施(一)隔离措施1、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病人尽量隔离于单间或将同类病人隔离于一个较大的病房。
若无条件的科室可床边隔离。
同时在床边或病历卡首页粘贴MRSA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护理人员采取接触性隔离措施。
当感染病人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减少与感染或携带MRSA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的数量。
必要时可设置专门小组负责MRSA患者的照顾和治疗,医疗工作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病人标本的采集。
3、减少病人病房的转换。
尽量限制探视人员。
(二)手部卫生1、工作人员接触感染或定植病人后要加强洗手,严格按照标准洗手六步法进行认真洗手(或用手快速消剂)。
2、脱手套、脱隔离衣后必须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
(三)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1、处置病人呕吐物、排泄物或其他污物时要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2、帽子/口罩,在如下情况应该戴帽子/口罩:(1)病人疑似或者确诊具有鼻咽部的感染;(2)确认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3)开放性气管抽吸;(4)大面积皮肤和伤口感染的情况下,更换绷带;(5)脓肿并有分泌物排出;(6)调整和更换床单。
3、一次性手套:在接触带有病原体的材料或者受污染的物体时必须使用。
(四)消毒措施1、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多重耐药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管理制度MDR的临床表现包括:耐药菌株的扩散速度加快、抗生素治疗效果下降、治疗期延长及治疗费用增加、重症和终末期患者的温床消耗加剧、医院感染率增加、输血反应率加剧、手术后感染率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增加、长期抗生素使用导致的有毒反应增多等。
因此,建立和实施多重耐药管理制度对于防控MDR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重耐药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综合防控。
多重耐药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和措施,包括从源头上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强调感染控制措施、加强临床药师的参与等。
2. 精准用药。
遵循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根据微生物学药敏试验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抗生素使用质量。
3. 强化监管。
加强对抗生素的配送、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抗生素。
4. 提升专业水平。
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指导,及时反馈多重耐药菌株的信息。
5. 合理使用。
倡导患者在用药前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或滥用抗生素。
多重耐药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多重耐药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医生、临床药师、医疗保健人员、微生物学专家等,通过制定多重耐药感染控制和防治方案、制定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开展感染监测和感染源追踪等方式,全面加强多重耐药管理。
加强医学教育,提高医师和护士对多重耐药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开展多重耐药管理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建立临床用药指导制度,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监督。
制定临床用药指南,倡导医生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对医院感染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感染。
开展抗生素使用评价,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加强药物配送和使用的监管,建立合理的抗生素配送和使用制度,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数量。
强化临床监测和反馈机制,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多重耐药菌管理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 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 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 复其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高龄患者 高危手术 免疫抑制剂应用 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长期住院患者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呼吸机应用;
(2)被多重耐药菌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各种诊 疗物品,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 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 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消毒 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 消毒,作用30min。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我院手卫生现状
个别科室治疗室内无流动洗手设施 重点部门未按规定配置非触式水龙头 多数科室用肥皂洗手,皂盒未及时清洁,保持干燥 全院除部分科室治疗室外均未配置干手设施 未按规定配置速干手消毒液(各治疗室、口腔科、检验
科、各病房等) 速干手消毒剂用量仅为1.92ml 洗手图欠规范,有待修改 医务人员洗手意识差,手卫生知识缺乏,洗手依从性仅
等级评审中关于“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1、加※ 2、4.15.1.1 3、4.19.5.1 4、4.19.5.2 5、4.19.5.3 6、4.19.6.2 7、4.14.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在病人间交叉感染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3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之间
甚至社区中传播。
6
二、常见耐药菌的检测
MRSA检测 VRE检测 β-内酰氨酶检测 ESBLs检测(只报告院感) 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 肠球菌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检测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检测 KPC酶的检测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
主要内容
1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2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
3
药敏选择与结果使用
4
耐药菌感染管理办法介绍
2
一、定 义
多重耐药菌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 以上(而非同一类中的三种)抗菌 药物同时呈现不敏感的细菌。
泛耐药(PDR)
对所有临床上可获得的抗生 素均耐药的细菌。
定植
指微生物存在于某一部位并能繁殖,但未造成症状和体征。
2. 用棉签蘸取菌液涂布MH平皿如纸片扩 散法试验;将厄他培南或美罗培南(最 好)纸片贴于平皿上
3. 将待测菌株(#1 - #3)从纸片边缘向外划 线(使用1微升接种环)
4. 孵育过夜
5. 观察划线菌株周围大肠杆菌的生长-提 示碳青霉烯水解酶
24
二、药敏药物的选择
各医疗机构用药习惯不同,同一种细菌药敏试验所选择的药 物不尽相同。为使耐药监测结果应用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
4
细菌耐药趋势
1
90%金黄色 葡萄球菌将 是MRSA?
te2xt1
革兰阴性肠杆菌 科细菌耐药性不 断增加,ESBL 向社区蔓延,出 现对碳青霉烯类 耐药:KPC, NDM-1
3
4
MDR, PDR-AB, PA不断增加, 检测和治疗 手段匮乏?
加强院感控 制措施,主 动筛选耐药 菌,进行抗 菌药物和耐 药菌管理日 趋重要!
5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存在耐药机制 细菌天然存在或后天因为基因突
变或转移得到了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决定了各种
1
不同的耐药机制,使细菌能够抵抗抗菌药物的杀
伤作用。
您的标题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由于
过多地使用抗菌药物,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
2
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 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
23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碳氢霉烯酶的确证试验
改良Hodge试验
大肠杆菌 ATCC 25922
厄他培南对大肠杆菌 ATCC25922的抑菌区
#1 阳性
#2阳性
#3阴性
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增强生 长
1. 制备大肠杆菌ATCC25922的0.5麦氏浊 度菌悬液,再10倍稀释
1、葡萄球菌属: 按照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将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 于MH平板,15µg红霉素纸片和2µg克林霉素纸片边缘相距15~26mm, 33~37℃孵育16~18h,与红霉素相邻侧抑菌圈出现“截平”(D抑菌圈) 或克林霉素抑菌圈内有薄雾状生长时为阳性,应报告克林霉素耐药;或将 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于含4µg/ml红霉素和0.5µg/ml克林霉素的阳离子 调节MH肉汤(CAMHB),33~37℃孵育18~24h,任何生长为阳性,应 报告克林霉素耐药。
1、纸片扩散法 将 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于MH平板,
贴120µg庆大霉素或300µg链霉素纸片,33~37℃孵育16~18h,
抑菌圈直径6mm为耐药、≥10mm为敏感,7~9mm为不确定,需 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确认。
14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HLAR微量肉汤稀释法 将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于含
22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八)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以纸片扩散法检测肠杆菌科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时,
若抑菌圈直径在中介或耐药范围,需使用MIC方法进行确 认,IPM/MEM/DRM折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4µg/ml;厄
他培南≥2µg/ml为耐药。
确认试验阳性,需要进行MHT表型确证试验。
B)cMLS型耐药:指erm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发生突变而使erm基因持续稳定表达产生耐药 其表型为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
2 主动外排: msr基因编码外排蛋白,介导细菌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MS型耐药)
21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肺炎链球菌和β溶血链球菌(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试验 ) 按照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将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于5%血
15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敏感性 万古霉素MIC≥6µg/ml菌株筛查:将0.5McFarland待
测菌以10µl微量吸液管或棉拭子(在菌悬液中浸润后挤干) 点种于含6µg/ml万古霉素的BHI平板,接种面积直径为10~
15mm,33~37℃孵育24h,>1个菌落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或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耐药。
10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路邓葡萄球菌以外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 性检测 待测菌按照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采用30µg头孢 西丁纸片于33~35℃孵育24h,≤24mm为mecA阳性,即苯唑 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若18h后即出现 耐药可报告为MRSCN。
17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青霉素MIC≤0.12µg/ml或抑菌圈直径≥29mm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以头孢硝噻吩纸片
刮取MH或血平板孵育16-18h后青霉素或头孢西丁纸片边缘
菌落,纸片变红色为β-内酰胺酶阳性。当金黄色葡萄球 菌头孢硝噻吩试验阴性时,需经青霉素纸片边缘试验确证 其是否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
11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3、苯唑西林盐平板筛选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1µl接种环或棉拭子将0.5McFarland待测菌接种至含 4%NaCL和6µg/ml苯唑西林的MH琼脂平板,接种面积直径为 10~15mm,35℃孵育24h,以透射光判读,≥1个菌落为苯 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及建议监测药物
25
三、药敏结果解读
药敏试验报告药物分组
非苛养菌:
肠杆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
苛 养 菌: 嗜血杆菌属;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以外其他链球菌属;
抗菌药物的选择:
A组首选试验和报告;B组首选试验选择报告; C组补充选择性报告;D组作为补充只用于尿路感染;
26
非苛养菌药物选择
27
三、药敏结果解读
一般来说,体外耐药到体内也耐药,体外敏感体内不 一定有效;
体内体外不一致的影响因素: 培养条件、培养时间、产酶量、检测方法等。如
7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一)苯唑西林(或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CLSI药敏指南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所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对苯唑西林 (或甲氧西林)耐药,则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 类和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均应报告耐药,而不考虑其体外 药敏结果”。
8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理,规定斜体加粗的抗菌药物为各种属细菌必须监测的药物, 其它为建议监测药物。
除必须纳入的药物外,其它检测药物由各医疗机构微生 物学、药学、感染病学专家讨论,遵循以下原则确定: (一)参照国际、行业要求,并根据标准每年度更新(应至少 遵循上一年度的CLSI标准); (二)根据各种属细菌特点,选择相应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尽 量包括本医院临床有效的常用抗菌药物,适当选择临床少用但 使用价值高的药物; (三)根据耐药监测结果调整监测药物种类。
12
(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的检测
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表型特征
万古霉素 表型 耐药
替考拉宁 耐药
VanA 高水平(MIC≥ 耐药(MIC
64μ g/ml)≥ 1来自 μg/ml)VanB 不 定( MIC16 ~
248μ g/ml)
敏感
VanC 低水平(MIC8~
16μ g/ml)
敏感
可诱导性
基因定位
菌种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粪、屎肠球
质粒
(+) (+) 菌等
染色体 染色体
(+) (-) (-) (-)
粪、屎肠球 菌等
鹑鸡、铅黄 肠球菌
13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三)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 对于苯唑西林纸片抑菌圈直径≤19mm的肺炎链球菌,需
使用MIC方法检测青霉素敏感性(青霉素注射剂,非脑膜炎 MIC≧8ug/ml为R;脑膜炎MIC≧0.12ug/ml为R)。 (四)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肠球菌(HLAR)筛选试验
9
特殊耐药性检测方法(不包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一)苯唑西林(或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邓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性 待测 菌按照纸片扩散法操作步骤,采用30µg头孢西丁纸片于 33~35℃孵育16~18h或按照微量肉汤稀释法,采用4µg/ml 头孢西丁于33~35℃孵育16~20h,≤21mm或>4µg/ml为 mecA基因阳性,即为苯唑西林(或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 葡萄球菌或路邓葡萄球菌。
(一)苯唑西林(或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
MRSA检测方法
基因水平:mecA基因——PCR扩增法 蛋白水平:PBP2a蛋白——胶乳凝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