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书
链路控制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法定代表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鉴于甲方与乙方拟就链路控制事宜达成合作,经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协议书,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定义1.1 本协议中所称“链路控制”指的是甲方与乙方之间建立的数据传输链路的管理与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发送、接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第二条合作内容2.1 甲方负责提供链路控制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
2.2 乙方负责链路控制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第三条权利与义务3.1 甲方权利与义务3.1.1 甲方应确保所提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符合行业标准。
3.1.2 甲方有权监督乙方的链路控制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2 乙方权利与义务3.2.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合理使用甲方提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
3.2.2 乙方有义务保证链路控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6.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和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6.2 双方均有权在提前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解除本协议。
第七条争议解决7.1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7.2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其他8.1 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8.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 授权代表签字:__________盖章:_________________ 盖章: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CH03数据链路控制
• 对网络介质进行访问控制时使用的机制 • 建立网络的物理层时使用的指导原则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Modem
电话网
Modem
数据电路
数据链路
数据电路:在传输信道两端加上信号变换设备(如Modem) 之后所形成的二进制比特流通路。即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加 DCE组成。
每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每发送一 个新的数据帧就把它的发送序号加 1。
若结点 B 收到发送序号相同的数据帧,就表 明出现了重复帧。这时应丢弃重复帧,因为 已经收到过同样的数据帧。
但此时结点 B 还必须向 A 发送确认帧ACK, 以保证协议正常执行。
流量控制技术
3、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帧的编号问题
• 假定2:不管发送方以多快的速率发送数 据,接收方总是来得及收下,并及时上 交主机。
流量控制技术
2、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流量控制的目的:
• 现代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采用了存储转 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当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小于发送方的发送量时,必须采用流量控 制。
没有缓冲空间了! 后面分组丢弃
(1) 等待; (2) 若收到由发送结点发过来的数据帧,
则将其放入数据链路层的接收缓存; (3) 将接收缓存中的数据帧上交主机; (4) 向发送结点发送一个确认信息,表示
数据帧已经上交给主机; (5) 转到(1)。
流量控制技术
2、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两种情况的对比(传输均无差错)
不需要流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
数据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连接提供 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透明的、相 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 有效的数据传送。
通信电子中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通信电子中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随着通信电子业的飞速发展,数据传输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概念、类型以及其重要性。
什么是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简称为DLC协议,是一种用于控制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输的协议。
它主要用于解决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数据丢失、数据重复、数据错乱等等。
具体来说,DLC协议的基本任务包括传输数据的起始点和终点、控制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速率以及确保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可靠性。
常见的DLC协议类型DLC协议的种类众多,常见的DLC协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被广泛应用于以太网、卫星通信、ISDN以及数据通信等领域。
它通过透明的传输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节省带宽,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 PPP协议:点对点协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应用于计算机间的数据链路进行通信。
PPP协议的传输速率相对较快,且具有较高的数据可靠性。
3. SLIP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协议主要用于通过串行线路传输网络数据,较为简单、适用于低速传输和纯文本传输等场景。
4. ATM协议: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协议主要适用于局域网、广域网等场景,通过在不同种类的网络之间进行桥接,实现了不同种类网络之间数据传输不受限制。
DLC协议在通信电子中的重要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在通信电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现代通信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而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也面临了更多的需求和挑战。
首先,无论是传统的计算机通信,还是现代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都依赖于 DCL协议的支持。
在这些领域中,大量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地点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如果没有可靠的 DLC 协议支持,数据传输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大大降低。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件——第五章:OSPF协议
10
5.3 配置OSPF
配置基本的OSPF不像RIP那样简单,它实际上非常复杂,每次操作可能都会面对允许 在OSPF中应用的许多选项。教学中只考虑单区域OSPF的配置。 下面的两个要素是OSPF配置中的基本元素: ① 启用OSPF ② 配置OSPF地区
Bellman-Ford 支持 周期性组播 跳
15 慢 是 否(只是平面) 路由表更新
RIPv1 距离矢量 不支持 不支持 自动汇总
Bellman-Ford 不支持 周期性广播 跳
15 慢 否 否(只是平面) 路由表更新
OSPF的设计
7
左图给出了典型的OSPF简易设计。其中 每台路由器是如何连接到主干网上的, 此主干网被称为区域0,或主干区域。 OSPF必须要有一个区域0。而且如果可能, 所有的路由器都应该连接到这个地区。 那些在一个AS(Autonomous Syetem,自 治系统)内部连接其他区域到此主干网 的路由器,被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这些路由器至少有一个接口必须在区域0 中。
11
5.3.1 启用OSPF
用于激活OSPF路由进程的命令是: Lab_A(config)#router ospf ? <1-65535> 它是一个纯粹的本地化数值,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它不能从0开始,它起始的最 小值只能为1。
12
5.3.2 配置OSPF区域
一个OSPF基本配置的实例: Lab_A#config t Lab_A(config)#router ospf 1 Lab_A(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area ? <0-4294967295> OSPF area ID as a decimal value A.B.C.D OSPF area ID in IP address format Lab_A(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0.255.255.255 area 0
第五章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第五章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主要内容5.1 定义和功能5.1.1 定义5.1.2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5.1.3 成帧5.1.4 差错控制5.1.5 流量控制5.2 错误检测和纠正5.2.1 纠错码5.2.2 检错码5.3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5.3.1 无约束单工协议5.3.2 单工停等协议5.3.3 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5.4 滑动窗口协议5.4.1 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5.4.2 退后n帧协议5.4.3 选择重传协议5.5 协议说明与验证5.5.1 通信协议中的形式化描述技术5.5.2 有限状态机模型5.5.3 P etri网模型5.6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5.6.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5.6.2 X.25的链路层协议LAPB5.6.3 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5.6.4 ATM数据链路层协议5.1 定义和功能5.1.1 定义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有差错的线路上,进行无差错传输。
ISO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定义: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功能上和规程上的方法,以便建立、维护和释放网络实体间的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从数据发送点到数据接收点(点到点point to point)所经过的传输途径。
虚拟数据通路,实际数据通路。
Fig. 3-1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为使数据能迅速、正确、有效地从发送点到达接收点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数据链路层协议应提供的最基本功能数据在数据链路上的正常传输(建立、维护和释放)定界与同步,也处理透明性问题差错控制顺序控制流量控制5.1.2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为网络层提供三种合理的服务无确认无连接服务适用于误码率很低的线路,错误恢复留给高层;实时业务大部分局域网有确认无连接服务适用于不可靠的信道,如无线网。
有确认有连接服务5.1.3 成帧(Framing)将比特流分成离散的帧,并计算每个帧的校验和。
成帧方法:字符计数法在帧头中用一个域来表示整个帧的字符个数缺点:若计数出错,对本帧和后面的帧有影响。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教学大纲 本专科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选修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应用原理与技术解决常见数据通信和网络问题的专业人才。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掌握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技术、无线网络等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了解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正确掌握各种数据传输技术,熟悉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体系结构,理解网络技术常见问题;能够应用数据传输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网络操作系统、组网技术与工程、网络运行管理以及网络应用等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把学生培养成为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门人才。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理论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主要采用Systemview和Matlab仿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概述1、掌握通信系统模型。
2、掌握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3、理解数据通信系统及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模型。
4、了解国家标准及其制定及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掌握信息、信号、数据概念,理解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2、了解数据传输损伤额传输质量、通信编码。
3、熟悉传输信道及各种传输介质。
第三章数据传输技术1、掌握数字基带传输技术、数字频带传输技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信道访问技术。
2、掌握信道复用技术、扩频技术、同步控制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术。
第五章《卫星通信》VSAT卫星通信网
15
卫
星
通
信
5.3.3
VSAT小站的技术性能特点
1、VSAT地球站的系统构成 小型天线、室外单元(ODU)、室内单元(IDU)
反射面
RS-232
方位/俯仰标记组合件
ODU
2线 环路变 换器 4线 E&M
DCU VCU VCU MCU
4线E&M 连接数据 终端、话 机或者程 控交换机
中 频 分 合 路 器 RET M&C
用户数据 终端
IPU
ODU
ODU
用户数据 终端
ODU
IDU
PBX
IDU
ODU
射频设备 信道单元 分组交换 网管系统
PBX
用户数据 终端
典型VSAT网络结构示意图
11
卫
星
通
信
5.3.1 主 站
1、VSAT网络的主站
VSAT网络的主站又称为中心站或者中枢站(HUB),一般采用大型天线, 直径为3.5-10m(Ku频段),并由高功率放大器(HPA)和低噪声放大器 (LNA)、上/下变频器、调制器解调器及其数据接口等设备。 主站有全网的出站信息和入站信息传输、分组交换和控制功能,主要有以 下几部分构成: • 天线、馈源和伺服跟踪分系统 • 低噪声接收放大器(LNA) • 高频功率放大器(HPA) • 上、下行链路频率变换器(U/C、D/C) • 调制解调器(Modem) • 数字复接设备 • 数字接口及终端设备 • 网络管理分系统
• 数据电路中接设备(DCE):对于数字信号,DCE主要作用是完成 数据信号的码型及其电平的转换、信道特性均衡、收发时钟的形成和 提供,以及线路的接续控制等。 •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_名词解释题_吴功宜
石河子大学 200 至 200 学年第学期XXXX 课程试卷 A/B吴功宜《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第一章:网概三、名词解释题(10分,每空1分)请在每个术语旁的括号中填写其正确的定义或含义的编号字母。
1.(A)广域网2.(G)城域网3.(B)局域网4.(E)通信子网5.(C)ARPANET6.(F)计算机网络7.(D)分布式系统8.(H)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C.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D.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E.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F.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G.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够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H.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G)OSI参考模型 2.(B)网络体系结构3.(E)通信协议4.(A)接口5.(F)数据链路层6.(H)网络层7.(C)传输层8.(D)应用层A.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C.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层次。
D. 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E. 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F. 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G.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H. 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2018版PPT课件_第5章_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
定的冗余信息,该冗余信息建立起数据信息的某种关联关系将数据信息以及附加的 冗余信息一同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可以检测冗余信息表征的数数据的关联关系是 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没有错误,否则就是有错误。 四、差错编码的检错与纠错能力[领会]
差错编码的检错或纠错能力与该差错编码的编码集的汉明码距离有关。两个 等长码字之间,对应位不同的位数,称为两个码字的汉明码距离。 (1)对于检错编码,如果编码集的汉明距高名ds=r+1,则该差错编码可以检测r 位的差错。 (2)对于纠错编码,如果编码集的汉明距离ds=2r+1,则该差错编码可以纠正r 位的差错。
1.ALOHA协议
ALOHA协议包括以下两种:
(1)纯ALOHA。纯ALOHA协议的工作原理是:任何一个站点有数据要发送时就 可以直接发送至信道。发送站在发出数据后需要对信道侦听一段时间。通常这个时 间为电波传到最远端的站再返回本站所需的时间。如果在这段侦听时间里收到接收 站发来的应答信号,说明发送成功。否则说明数据帧遭到破坏(发生冲突),则等 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进行重发,如果再次冲突继续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直到重发成 功为止。
10
第二节 差错控制
3.循环冗余码
现今的计算机网络中,尤其在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广泛应用的差错编码是循环冗余检测 (CRC)编码简称循环冗余码,或称CRC码。CRC编码的基本思想是:将二进制位串看成是系 数为0或1的多项式的系数。
使用CRC编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预先商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生成多项式的 最高位和最低位系数必须是1。假设G(x)的阶为r(即对应的位串为r+1位),则CRC编码 过程如下:
9
链路控制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链路控制协议(LLC)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在数据链路层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而链路控制协议则是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数据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链路控制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数据帧的重发等。
它通过控制数据帧的传输顺序和重发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链路控制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如停-等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等。
在链路控制协议中,流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功能。
它通过控制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拥塞。
流量控制可以通过滑动窗口技术来实现,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维护一个窗口大小,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速率,从而实现数据的流畅传输。
另外,链路控制协议还包括差错检测和纠正的功能。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数据出现错误,链路控制协议通过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常见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码等。
除此之外,链路控制协议还包括数据帧的定界和重发机制。
数据帧的定界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标志符号来标识数据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确保数据的正确接收和解析。
而重发机制则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数据帧出现丢失或错误时,链路控制协议可以通过重发机制来重新发送数据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链路控制协议在数据链路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流量控制、差错检测和纠正、数据帧的定界和重发机制等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实际网络中,不同的链路控制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和特点来选择,以提供最佳的数据传输服务。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之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3.3.4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也称链路通信规程,也就是岱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路控制协议可分为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两⼤类。
异步协议以字符为独⽴的信息传输单位,在每个字符的起始处开始对字符内的⽐特实现同步,但字符与字符之间的间隔时间是不固定的(即字符之间是异步的)。
由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中近似于同⼀频率的两个约定时钟,能够在⼀段较短的时间内保持同步,所以可以⽤字符起始处同步的时钟来采样该字符中的各⽐特,⽽不需要每个⽐特再⽤其它⽅法同步。
前⾯介绍过的"起⼀⽌"式通信规程便是异步协议的典型,它是靠起始位(逻辑0)和停⽌位(逻辑1)来实现字符的定界及字符内⽐特的同步的。
异步协议中由于每个传输字符都要添加诸如起始位、校验位、停⽌位等冗余位,故信道利⽤率很低,⼀般⽤于数据速率较低的场合。
同步协议是以许多字符或许多⽐特组织成的数据块⼀⼀帧为传输单位,在帧的起始步,使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
由于采⽤帧为传输单位,所以同步协议能更有效地利⽤信道,也便于实现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同步协议⼜可分为⾯向字符的同步协议、⾯向⽐特的同步协议及⾯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三种类型。
其中⾯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在本节前⾯的帧同步功能中已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下⾯介绍另外两种同步协议。
1.⾯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 ⾯向字符的同步协议是最早提出的同步协议,其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进同步通信部BSC(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协议。
随后,ANSI和ISO都提出了类似的相应标准。
,任何链路层协议均可由链路建⽴、数据传输和链路拆除三部分组成。
为实现建链、拆链等链路管理以及同步等各种功能,除了正常传输的数据块和报⽂外,还需要⼀些控制字符。
BSC协议⽤ASCII或EBCDIC字符集定义的传输控制字符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这些传输控制字符的标记、名称及ASCII码值和EBCDIC 码值见表3.3.各传输控制字符的功能如下: SOH(Start of Head):序始,⽤于表⽰报⽂的标题信息或报头的开始。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并提供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的课后练习题,并附上答案供大家参考。
本书作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在网络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本文的练习题部分将涉及信道、分组交换、传输、应用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1.为什么国际互联网不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答:国际互联网主要是一个基于电信网络建立的一系列网络,虽然其网络的分布式特性比较明显,但是其实质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系统,因为其存在部分垄断的情况,包括DNS根服务器、ICANN等。
2.同IP音频金融区别,视频流量传输对延迟和带宽有何要求?答:IP音频要求低延迟,可丢失,而视频数据则要求具备较高的带宽和低的延迟。
因此,在传输视频数据时要保证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
第二章应用层练习题1.SMTP和POP3之间有什么区别?答:SMTP是一个用于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POP3是用于检索邮件的协议。
邮件服务器在接收到SMTP消息后,会将邮件存储在服务器上,而POP3客户端则可从服务器上检索邮件。
2.什么是DNS?答:DNS,即Domn Name System,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服务器通过DNS协议为客户端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解析为相应的IP地址。
第三章运输层练习题1.什么是可靠传输?答:可靠传输是指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数据丢失、失序或冗余等问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答:TCP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传输数据、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UDP则是无连接协议,数据包传输效率相对TCP较高,但可靠性较差。
第四章网络层练习题1.什么是网络拓扑?答:网络拓扑指的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网格型等多种方式。
2.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什么?答:IP路由选择的基本机制是通过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获取最短跳数、最低费用的路径,实现IP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递。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目前,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的标准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完 善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通信需 求。
协议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5G/6G通信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将与5G/6G通信技术融合,支持更高速度、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提升通信质量。
物联网技术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将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实现设备间的智能互联和协同工作。
协议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将在云计算领域发 挥重要作用,支持虚拟化、容器化和 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提升云服务的 质量和效率。
车联网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将在车联网领域发 挥关键作用,支持车辆间的安全通信 和高效信息交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和运输效率。
06
结论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的重要地位
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灵活性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支持多种通信模式 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
进行灵活配置。
高效性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采用了高效的数据 传输机制,能够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 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
可扩展性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 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网 络环境。
03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的应用场景
02
由于LLC协议是标准化的,因此不同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可以遵循
相同的协议规范,实现设备的互操作性。
灵活性
03
LLC协议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模式,如同步和异步传输,以满足不
同应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LLC协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 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IEEE标准
1985年,IEEE发布了802.2标准,定 义了LLC协议的基本框架和功能。
HDLC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HDLC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是一种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
本文将介绍HDLC协议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HDLC协议的基本原理HDLC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通过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数据帧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定义了帧的结构、帧的传输方式以及数据的校验等重要内容。
HDLC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帧结构:HDLC协议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帧,每个帧包含帧开始标记、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校验码等部分。
帧开始标记用于标识帧的开始,地址字段用于标识帧的发送方或接收方,控制字段用于传输控制信息,信息字段用于传输数据,校验码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2. 帧传输:HDLC协议支持三种帧传输方式,分别是非确认传输、确认传输和多点传输。
非确认传输方式适用于数据传输不需要确认的场景,确认传输方式适用于需要确认的场景,多点传输方式适用于一对多的通信。
3. 数据校验:HDLC协议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对数据进行校验,以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CRC算法通过计算数据的校验值,并将其附加在传输的数据帧中,接收方根据校验值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二、HDLC协议的特点HDLC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性:HDLC协议采用了帧封装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高效地利用通信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2. 可靠性:HDLC协议通过数据校验和确认机制,可以确保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减少传输错误。
3. 灵活性:HDLC协议支持多种帧传输方式和多点传输方式,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4. 可扩展性:HDLC协议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控制字段和功能码来扩展其应用范围,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
三、HDLC协议的应用HDLC协议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 链路层与网络建设_A
32
以太网帧结构
发送适配器将IP分组封装在以太网帧中(或其他 网络层协议分组)
Preamble(前序): o 7 个 10101010 字节尾随一个 10101011 o 用来同步收发双方的时钟速率
33
以太网帧结构 (续)
o 地址: 6 个字节, 帧为某个LAN上的所有适配器
接收,,但只要地址不匹配就被丢弃 o 类型: 说明其上层协议,大部分为 IP,但其他 协议如Novell IPX和 AppleTalk也支持 o CRC: 在接收端校验,如果出错,则将该帧丢弃
29
LAN之间的路由选择
穿越: 经由R将A的数据传输到B
A
R
B
30
o A 创建了 IP分组,源地址为 A,宿地址为 B o A 使用 ARP 来获取 R的与111.111.111.110对应的
o o o o o o
物理地址 A 创建了以R的物理地址为宿地址的以太网帧,该帧 包含的A-to-B的 IP分组 A的数据链路层发送以太网的帧 R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以太网的帧 R 从以太网帧中取出 IP分组,知道该分组的信宿为 B R使用ARP 来取得 B的物理层地址 R创建了包含了 A-to-B IP 分组的帧并发给 B A R
etc.)
o 交换式 (e.g., 交换式以太网, ATM etc)
10
多点访问协议
o 一条共享的通信信道 o 两个或多个结点可同时发送信号: 相互干扰
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结点可以成功地发送信号 分布式的算法来决定如何共享信道, i.e., 决定工 作站何时可以发送 注意:有关共享通道的通信(协商)也必须在 该通道自身上解决!
o 错误校正:
接受端检测多个位错并加以校正 而无需要求发送端 重发
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
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一、引言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网络通信的规范和标准。
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是确保网络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讨论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的背景、定义、作用和步骤。
二、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有效通信,需要一种规范和标准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应运而生。
它们定义了网络中各个设备的通信规则和数据传输方式,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定义1. 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设备与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负责将数据传输到网络上。
它包括网卡、网线等硬件设备。
2. 数据链路控制:它是通信协议中用于管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确保数据的误码率低、传输速度高和安全可靠。
四、作用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物理接口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协调和连接,使数据能够顺利传输。
2.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错误检测和纠正的机制,防止因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3. 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和传输速度的限制,调整数据的发送频率,避免网络拥堵和数据丢失。
4. 提供安全性保护,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的方式,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五、步骤通信协议的网络接口与数据链路控制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物理接口:选择合适的物理接口,并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
2. 配置网络设备: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DNS 等参数,以及选择相应的通信协议。
3. 建立连接:通过物理接口将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确保物理链路的通畅。
4. 数据传输:使用数据链路控制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数据的发送、接收、检验和纠错等过程。
5. 错误处理: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发生,并根据错误的类型和程度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如重传数据或纠正错误。
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为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得 不同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和协作。
数据链路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1 2
早期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早期,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主 要是基于硬件实现,如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 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随着TCP/IP协议的普及,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控 制协议如PPP(点对点协议)逐渐成为主流。
数据链路安全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数据链路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数据的保 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的不安 全性和恶意攻击的存在,可能导致数 据的泄露、篡改或破坏,威胁数据的 安全性。
解决方案
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协议 等技术,保障数据链路的安全性。例 如,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 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 通过访问控制,可以限制对数据的访 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通过 使用安全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 安全性,减少数据被篡改或破坏的风 险。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效率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效率问题主要表 现在数据丢失、延迟和传输速率不稳 定等方面。
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状况的不 稳定、传输协议的缺陷或数据链路的 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延 迟,影响数据的可靠性和效率。
解决方案
采用差错控制编码、拥塞控制协议和 路由优化等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 靠性和效率。例如,通过使用差错控 制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 程中的错误;通过拥塞控制协议,可 以动态调整数据流量,避免网络拥塞 ;通过路由优化,可以选取最佳路径 ,减少数据传输延迟。
03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协议
数据链路协议1. 介绍数据链路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
它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检测和纠错等相关规范,以确保数据能够可靠地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2. 数据链路协议的分类数据链路协议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点对点协议和广播协议。
2.1 点对点协议点对点协议是一种在两个节点之间直接建立连接的协议。
这种协议通常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或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点对点协议包括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PPP(点对点协议)和SLIP(串行线路IP协议)等。
2.1.1 HDLCHDLC是一种通用的数据链路协议,它广泛应用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中。
它提供了数据的可靠传输保证,并支持多种传输方式,如全双工和半双工。
HDLC使用帧结构来传输数据,并在帧中包含了控制信息,用于同步数据的传输。
2.1.2 PPPPPP是一种用于点对点连接的数据链路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全双工的数据传输方式,并支持多种底层物理介质,如串口、以太网和无线网络等。
PPP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之间进行封装,如IP、IPX和AppleTalk等。
2.1.3 SLIPSLIP是一种简单的点对点协议,用于串行线路上的IP数据传输。
它不提供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和错误检测功能,仅仅是将IP数据包封装到串行线路上进行传输。
2.2 广播协议广播协议是一种在多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这种协议通常用于局域网中,其中的节点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给网络上的其他节点。
常见的广播协议包括以太网中的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和WiFi中的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等。
2.2.1 CSMA/CDCSMA/CD是以太网中使用的一种广播协议。
它通过侦听信道上的载波来检测冲突,并采取碰撞避免的措施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CSMA/CD协议在发生冲突后会进行退避操作,以减少冲突的概率,并最终完成数据的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简单的例子是奇偶校验,在数据后填加一个奇偶位 (parity bit)
• 例:使用偶校验(“1”的个数为偶数) 10110101 ——> 101101011 10110001 ——> 101100010 • 奇偶校验可以用来检查单个错误。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3)
设计纠错码
• 要求:m个信息位,r个校验位,纠正单比特错; • 对2m个有效信息中任何一个,有n个与其距离为1的无效码字, 因此有:(n + 1) 2m 2n 利用 n = m + r,得到 (m + r + 1) 2r 给定m,利用该式可以得出校正单比特误码的校验位数目的下 界
• 有确认无连接服务,适用于不可靠的信道,如无线
网。
• 有确认有连接服务
5.1 定义和功能(4)
5.1.3 成帧(Framing) 将比特流分成离散的帧,并计算每个帧的校验 和。 成帧方法:
• 字符计数法
• 带字符填充的首尾字符定界法
在帧头中用一个域来表示整个帧的字符个数 缺点:若计数出错,对本帧和后面的帧有影响。 Fig. 3-3 起始字符 DLE STX,结束字符DLE ETX 字符填充 Fig. 3-4 缺点:局限于8位字符和ASCII字符传送。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8)
四个多项式已成为国际标准
• CRC-12 +x+1 • CRC-16 • CRC-CCITT • CRC-32 = x12 + x11 + x3 + x2
= x16 + x15 + x2 + 1 = x16 + x12 + x5 + 1
硬件实现CRC校验
• 网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5.3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1)
5.3.1 无约束单工协议(An Unrestricted Simplex Protocol) 工作在理想情况,几个前提:
• 单工传输 • 发送方无休止工作(要发送的信息无限多) • 接收方无休止工作(缓冲区无限大) • 通信线路(信道)不损坏或丢失信息帧
工作过程
• 发送程序:取数据,成帧,发送帧,等待响应帧; • 接收程序:等待,接收帧,送数据给高层,回送响应 帧。 • Fig. 3-10
5.3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3)
5.3.3 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A Simplex Protocol for a Noisy Channel) 增加约束条件:信道(线路)有差错,信息帧可能损坏或 丢失。 解决办法:出错重传。 带来的问题:
5.1 定义和功能(5)
• 带位填充的首尾标记定界法
帧的起始和结束都用一个特殊的位串“01111110”,称为 标记(flag) “0”比特插入删除技术 Fig. 3-5
只适用于物理层编码有冗余的网络 802 LAN:Manchester encoding or 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 用high-low pair/low-high pair表示1/0,high-high/low-low不表示数据,可以用 来做定界符。
5.5 协议说明与验证
5.6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5.6.1 5.6.2 5.6.3 5.6.4
5.1 定义和功能(1)
5.1.1 定义
要解决的问题
• 如何在有差错的线路上,进行无差错传输。
ISO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定义
•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功能上和规程上的方法,以便建 立、维护和释放网络实体间的数据链路。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5)
5.2.2 检错码 使用纠错码传数据,效率低,适用于不可能重传的场合; 大多数情况采用检错码加重传。 循环冗余码(CRC码,多项式编码)
• 110001,表示成多项式 x5 + x4 + 1
生成多项式G(x)
• 发方、收方事前商定; • 生成多项式的高位和低位必须为1 • 生成多项式必须比传输信息对应的多项式短。 • 校验和(checksum)加在帧尾,使带校验和的帧的多项式能被 G(x)除尽;收方接收时,用G(x)去除它,若有余数,则传输出 错。
• 发送程序:取数据,构成帧,发送帧; • 接收程序:等待,接收帧,送数据给高层 • Fig. 3-9
5.3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2)
5.3.2 单工停等协议(A Simplex Stop-andWait Protocol)
增加约束条件:接收方不能无休止接收。 解决办法: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帧后,给发送方回 送一个响应。 工作过程
5.3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4)
工作过程 • Fig. 3-11 注意协议3的漏洞 • 由于确认帧中没有序号,超时时间不能太短,否则协议失败。因 此假设协议3的发送和接收严格交替进行。 • Fig. 3-11(与教材不同)的实现是正确的,确认帧有序号
0
发
送
0 1 ACK
接
收
ACK
5.4 滑动窗口协议(1)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1)
差错出现的特点:随机,连续突发(burst) 处理差错的两种基本策略
• 使用纠错码:发送方在每个数据块中加入足够的冗余信息, 使得接收方能够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有错,并能纠正错误。 • 使用检错码:发送方在每个数据块中加入足够的冗余信息, 使得接收方能够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有错,但不能判断哪 里有错。
• 什么时候重传 —— 定时 • 响应帧损坏怎么办(重复帧)—— 发送帧头中放入序号 • 为了使帧头精简,序号取多少位 —— 1位
发方在发下一个帧之前等待一个肯定确认的协议叫做 PAR(Positive Acknowledgement with Retransmission)或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RC码基本思想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6)
校验和计算算法
• 设G(x)为 r 阶,在帧的末尾加 r 个0,使帧为m + r位, 相应多项式为xrM(x); • 按模2除法用对应于G(x)的位串去除对应于xrM(x)的位 串; • 按模2减法从对应于xrM(x)的位串中减去余数(等于或小 于r位),结果就是要传送的带校验和的多项式T(x)。 • Fig. 3-7 • 发送:T(x);接收:T(x) + E(x); • 余数((T(x) + E(x)) / G(x)) = 0 + 余数(E(x) / G(x)) • 若 余数(E(x) / G(x)) = 0,则差错不能发现;否则, 可以发现。
5.2.1 纠错码 码字(codeword):一个帧包括m个数据位,r个 校验位,n = m + r,则此n比特单元称为n位码字。 海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两个码字之 间不同的比特位数目。
5.2 错误检测和纠正(2)
• 例:0000000000 与0000011111的海明距离为5 • 如果两个码字的海明距离为d,则需要d个单比特错就可以把一个 码字转换成另一个码字; • 为了检查出d个错(单比特错),需要使用海明距离为 d + 1 的 编码; • 为了纠正d个错,需要使用海明距离为 2d + 1 的编码;
使用海明码纠正突发错误
• 可采用k个码字(n = m + r)组成 k n 矩阵,按列发送, 接收方恢复成 k n 矩阵 • kr个校验位,km个数据位,可纠正最多为k个的突发性连续 比特错。
1 2 3 4 5 6 1 1 2 2 4 4
7 8 9 10 11 1 1 1 2 2 2 4 8 8 8
• 从源结点(source node)到目的结点 (destination node)的通信称为端到端通信,通 信路径(path)可能由多个链路组成。 • 在相邻结点间的一条链路上的通信称为点到点通信。
虚拟数据通路,实际数据通路
• Fig. 3-1
5.1 定义和功能(2)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 为使数据能迅速、正确、有效地从发送点到达接收点 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 理层编码违例法
注意:在很多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字符计数法 和一种其它方法的组合。
5.1 定义和功能(6)
5.1.4 差错控制 一般方法:接收方给发送方一个反馈(响应)。 出错情况
• 帧(包括发送帧和响应帧)出错; • 帧(包括发送帧和响应帧)丢失
通过计时器和序号保证每帧最终交给目的网络层 仅一次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主要功能。 5.1.5 流量控制 基于反馈机制 流量控制主要在传输层实现
5.3.1 5.3.2 5.3.3
5.4 滑动窗口协议
5.4.1 5.4.2 5.4.3 5.5.1 5.5.2 5.5.3 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退后n帧协议 选择重传协议 通信协议中的形式化描述技术 有限状态机模型 Petri网模型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HDLC X.25的链路层协议LAPB 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ATM数据链路层协议
• 每个码字到来前,接收方计数器清零; • 接收方检查每个校验位k (k = 1, 2, 4 …)的奇偶值是否正 确; • 若第 k 位奇偶值不对,计数器加 k; • 所有校验位检查完后,若计数器值为0,则码字有效;若计数 器值为m,则第m位出错。 • 若校验位1、2、8出错,则第11位变反。 • Fig. 3-6
数据链路层协议应提供的最基本功能
• • • • • 数据在数据链路上的正常传输(建立、维护和释放) 定界与同步,也处理透明性问题 差错控制 顺序控制 流量控制